历史 百文网手机站

初一历史第一单元练习题

时间:2023-02-10 10:52:56 历史 我要投稿

初一历史第一单元练习题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中,我们都离不开练习题,做习题有助于提高我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问题来了,一份好的习题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初一历史第一单元练习题,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初一历史第一单元练习题

  初一历史第一单元练习题 篇1

  一、单项选择

  1、据考古报道,安徽发现的繁昌人距今有180万年,这样,中国人类的历史又向前推进了

  A、10万年B、20万年C、100万年D、120万年

  2、2009年是世界生物科学巨著《物种起源》发表150周年,也是该作品作者达尔文逝世200周年。他在书中提出人类史由古猿进化而来的观点。在人类漫长的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A、语言B、直立行走C、劳动D、自然环境

  3、下列有关我国境内远古人类及其生活情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元谋人是目前已确定的我国境内的最早人类B、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

  C、山顶洞人已懂得人工取火D、远古人类都过着氏族生活

  4、学习了《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一课后,同学们对北京人过群居生活的主要原因进行了探究,你认为结论正确的的是哪一项

  A、为了共同劳动,分享劳动成果B、智力低下

  C、喜欢过群居生活D、生活环境险恶,工具简陋,只靠个人力量难以生存

  5、韩非子在描述远古社会自然环境时,写道:“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因此,古人最需要的是

  A、学会制作工具B、住在山洞里C、懂得用火驱赶野兽D、过着群居生活

  6、2007年3月,央视《探索发现》栏目播放了专题片《我们的祖先是怎样生活的》。我们可以通过这部专题片看到的生活场景有哪些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①元谋人使用石器劳动②北京人从自然界获取火种御寒照明

  ③北京人使用的石器是磨制的④山顶洞人会用骨针缝制衣服,已有爱美之心

  7、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比北京人进步表现在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D、①②④

  ①种植农作物,开创原始农耕文化②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③学会建造房屋,过着定居生活④会制作陶器

  8、下列关于氏族聚落时代生产生活状况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已经懂得了饲养家禽家畜B、开始从穴居走向定居生活

  C、普遍使用磨制石器D、半坡居民能建造干栏式房屋

  9、北京奥运会的场馆鸟巢、水立方等设计精巧,已经成为建筑史上的杰作。而大约7000年前的我国原始人类建造的房屋也令人惊叹,看右上图房屋结构,结合地理环境因素,说出它是哪一远古居民的房子A、半坡原始居民B、山顶洞人C、北京人D、河姆渡原始居民

  10、考古学家在半坡遗址发掘出船形彩陶壶。下列表述中与此无关的是

  A、当时的制陶技术已十分高超B、当时的人们已掌握了造船技术

  C、船已经作为了交通工具D、当时已出现了文字萌芽

  11、不符合黄河流域原始农耕时代居民生活实际的是

  A、饲养猪狗家畜B、种植粟等农作物C、住干栏式房屋D、住半地穴式房屋

  12、下列现象中,能反映原始农耕时代文化特征的有

  ①定居生活②建造房屋③饲养家畜④制造陶器⑤使用打制石器⑥用耒耜耕地

  A、①③⑤B、②③④C、①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⑥

  13、某电视台要拍摄右图中人物历史纪录片,如果由你来担任策划,下列情节你最可能保留的是

  A、他后来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B、它在涿鹿之战中被蚩尤打败

  C、他去世后将王位禅让给大禹D、他领导的'部落生活在长江下游一带

  14、炎帝和黄帝为争夺中原地区而展开大战,地点在

  A、涿鹿B、阪泉之野C、牧野D、安阳

  15、1958年,考古学家在陕西省宝鸡市北首岭发掘出船形彩陶壶,说明了当时已经用船作为交通工具,相传造出车船的是

  A、黄帝B、炎帝C、蚩尤D、大禹

  16、传说继黄帝之后,先后成为黄河流域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的是

  A、尧、舜、禹B、舜、尧、禹C、禹、尧、舜D、尧、禹、舜

  17、老师让欣欣做组长。她却推荐能力比较强,大家都信服的朱娟做组长,同学们感叹:这是禅让制的再现啊!关于禅让制,下列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A、前任部落首领任命B、部落联盟会议推举C、全体氏族成员选举产生D、德高望重的人自由竞选

  18、大禹治水的方法是

  A、堵塞的方法B、疏导的方法C、筑堤堵水和疏通河道相结合D、引水灌溉

  19、《礼记》所谓“天下为公,选贤任德”的社会局面,最早出现在

  A、山顶洞人时期B、半坡聚落时期C、尧舜禹时期D、黄帝和炎帝时期

  20、我知道中华民族的祖先黄帝,主要是依据

  A、传说B、考古C、想象D、推理

  二、非选择题:

  21、观察下列图片,回答相关问题:

  图一:图二:

  请回答:(1)图一是哪一个原始居民居住的房屋?这种房屋被称为什么样式?分析这种建筑方式有什么好处?

  (2)图二是哪一个原始居民居住的房屋?假如你有幸到这个原始部落去作客,请你设想一下主人会用什么饭菜招待你?

  (3)图一、二所代表的文化大致处于同一时期,造成这两种房屋构造不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结合所学知识,论述一下人类从居住洞穴到盖房定居说明了什么问题?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答ACDDCBADDDCDABAABCCA

  二、非选择题:

  21、(1)河姆渡原始居民干栏式饲养家畜,通风防潮,防止禽兽虫蛇侵袭

  (2)半坡原始居民主食有粟,副食有鱼、肉、蔬菜等

  (3)自然环境的不同造成的,北方干旱少雨,南方潮湿多雨

  (4)人类社会的进步;生产力的提高;原始居民过上以农耕为主的定居生活;人类进一步摆脱对自然界的依赖,改善生产环境(言之有理即可)

  [

  初一历史第一单元练习题 篇2

  一、选择题

  《吕氏春秋·不二》篇宣称“听众人议以治国,国危无日矣”。“故一则治,异则乱。一则安,异则危”。下列与材料观点相符的思想或主张是

  A.百家争鸣,思想自由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天人合一,天人感应

  D.君权神授,君主专制

  汉武帝以前的丞相,多为功臣或功臣子弟;汉武帝之后,丞相中出身于齐鲁地区的人开始增多,昭帝朝四位丞相中的两位、宣帝朝五位丞相中的三位就来自上述地区。这反映出汉代

  A.君主专制的加强

  B.儒学地位的提升

  C.中央集权的强化

  D.政治中心的转移

  先秦时期,墨家学派与儒家学派并称“显学”。秦汉之际,墨家急趋衰微,最终于西汉中期淡出历史舞台。墨家学派淡出历史舞台的最可能因素是

  A.小生产者大规模减少

  B.墨家学派背离了传统思想

  C.主流意识形态的确立

  D.因秦始皇焚书而遭到断绝

  《易中天中华史·汉武的帝国》中写道:“始皇的焚书,武帝的尊儒,动机都一样。”文中的“动机”主要指

  A.统一思想,巩固中央集权制度

  B.唯我独尊,树立皇帝的权威

  C.消灭异端学说

  D.繁荣学术文化

  汉代有一典型案例:父亲和别人因口角发生斗殴,对方用刀刺父亲,儿子持棍相救,结果误伤了父亲。依据汉律,子伤其父,应论死罪。但最终判决认为,“父子至亲”,儿子出于孝心持棍救助,应当无罪免刑。这一判决反映了汉代

  A.儒家伦理道德影响司法

  B.司法审判标准极度混乱

  C.儒学成为唯一司法依据

  D.孝治天下儒家独尊观念

  西汉初统治者认为“刑法不能治人心,法度过密,君主用刑虽重,而民亦无畏刑之心”,汉武帝以儒家经典著作《春秋》义理解释法律,东汉光武帝刘秀以行德政作为治平天下的主要政策而曾先后七次颁布轻刑和赦罪诏令。这反映出

  A.儒家思想成为正统

  B.礼法并举的治国模式形成

  C.儒道思想逐渐融合

  D.一直奉行刑法的慎刑主义

  董仲舒声称,他的学说完全由他在《春秋》中所发现的原理推导出来。他说的许多道理是因袭传统的:道之具是仁、义、礼和乐。这反映出董仲舒的学说

  A.将《春秋》之说发展至完善

  B.是专业性和杂糅性的结合体

  C.迎合儒学传统和新时代需要

  D.对传统经典的基础性较凸显

  汉代司法中有“亲亲得相首匿”原则,指在一定范围内的亲属之间可以首谋藏匿犯罪而不负刑事责任,或减轻刑事责任,曾有父亲藏匿了犯了杀人罪的义子也不治罪的判例。对此问题的正确理解是

  A.普遍存在司法权力滥用现象

  B.儒家伦理在司法实践中强化

  C.司法过程中法律与道德兼顾

  D.儒家经典成为法律基本原则

  据李约瑟《中华科学文明史》记载:“(中国古代)统治者残暴,记载的'日食现象就多;统治者开明,日食便很少发生”。导致中国古代天文记载呈现这一特点的思想是

  A.人定胜天

  B.天人感应

  C.道法自然

  D.相生相克

  自汉武帝开始使用“建元”年号后,汉代年号大量出现了“元”“始”“初”等字,即所谓“与民更始”就是说从头重来一次。然而一次一次的“更始”,使上帝的意志也慌忙得不亦乐乎。此年号现象说明汉代

  A.确立了“民本”治国原则

  B.新儒学影响了政治理念

  C.武帝后政治局势长期动荡

  D.崇尚重农抑商经济政策

  东汉时期,引经注律极为兴盛,如叔孙宣、郭令卿、马融等儒学大师通过释字求义把儒家思想灌输到法律之中,使汉律的概念更为准确。这反映了当时

  A.法律走向儒家化

  B.实行外儒内法的统治方式

  C.儒法已合为一家

  D.确立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与李斯比较,董仲舒要高明得多,他以‘六经为指针,寻找到了与地主制经济、宗法专制君主政体比较相吻合的文化形态。”董仲舒“高明”在

  A.鼓吹“以吏为师”

  B.倡导“儒法结合”

  C.高举“崇儒更化”

  D.抨击“无为而治”

  二、连线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孔子曾提出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伦理观念,孟子进而提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等道德规范。董仲舒按阳尊阴卑理论,提出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的主从关系,即所谓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这三纲。朱熹进一步阐释“君为臣纲”就是臣下对君主尽心竭力,臣下做好“忠”的角色是天下太平的关键;“父为子纲”就是子女对父母的绝对服从,对父母的行孝延伸出弟对兄的“悌”,孝悌是子、弟的责任和使命。“夫为妻纲”的关键是“节”,它用于规范夫妻构成的家庭式人伦关系,正所谓“饿死事小,失节事大”,极力贬斥夫丧改嫁的做法。“三纲”是“天理”在人伦道德中的表现。

  ——据徐广东《三纲五常的形成和确立》等整编

  根据材料一,简述中国古代“三纲”之说的发展历程。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后代的人们,由其现实的利益和要求出发,各取所需,或夸扬其(孔子)保守的方面,或强调其合理的因素,来重新解说、建造和评价他们,以服务于当时阶级的、时代的需要。于是,有董仲舒的孔子,有朱熹的孔子……。

  ——选自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思想“保守方面”的主要表现。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董仲舒的孔子”和“朱熹的孔子”在加强君主专制措施方面的思想有何不同?

  中国古代各家对教育有着不同的主张。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三在董仲舒看来,老天生民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就设立君王以使民善之。因为民性不善,才有立王的必要。民得之于天的未善的性,要接受君王的教化才能变善,君王的天职就是通过教化使民性成善。

  ——摘编自曹影《“性三品”:董仲舒社会教化的理论根据》

  请回答:

  据材料三指出董仲舒的基本主张及理由。为此,汉朝统治者采取了什么措施?综合以上材料,指出古代中国教育的特点。

  儒学在传承与创新中不断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二(董仲舒)把孟子的性善论与荀子的性恶论装进阴阳的框架,加上一个最高的主宰“天”,成为一种神秘的天人感应论。他所强调的不是从道德伦理意义上探讨人格的完善,而是着重论证君臣父子、夫妻之间“三纲”论之不可移位……但在政治学领域,他的大一统思想却有利于国家的巩固,而且适应于历史发展的潮流。

  ——张岂之《儒学思想的历史演变及其特点》

  请回答:

  根据材料二,概括董仲舒思想的主要特点及其政治影响。

  古代儒学家一直关注自然现象与人类社会的关系,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二陛下发德音,下明诏,求天命与情性,皆非愚臣之所能及也。臣谨案《春秋》之中,视前世已行之事,以观天人相与之际,甚可畏也。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自非大亡道之世者,天尽欲扶持而全安之,事在强勉而已矣。

  ——董仲舒《天人三策》

  请回答:

  据材料二,归纳董仲舒的思想主张及其目的,并辩证认识董仲舒与荀子思想的关系。

  初一历史第一单元练习题 篇3

  一、单选题

  中国历代王朝重视土地问题,北魏、隋、唐都曾推行均田制,宋、明等朝都有高级官员主张恢复井田制。这些措施与设想的目的是

  A、 保护小农生产,抑制商业发展

  B、 抑制土地兼并,稳定社会秩序

  C、 确立土地私有,保护地主田产

  D、 恢复周礼古制,实现儒家理想

  封建统治者认为“农为天下之本,而工贾皆其末也”,也认为“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皆莫如被服”。下列政策和措施与上述言论所反映的指导思想的相冲突的是

  A、 商人出不得乘车马,入不得住豪宅

  B、 商人及其子嗣不得入仕为官

  C、 盐铁官营

  D、 工商立国

  有学者指出,明清时期的一些江南市镇,出现了土地所有权分散化的趋势,地主所有土地占全部耕地的30%左右,富农、中农、贫农所有土地占全部耕地的70%左右。这种现象反映了当时江南一些地方

  A、 财富观念发生了变化

  B、 政府抑制兼并的措施得力

  C、 小农经济发展较快

  D、 有很强的均贫富观念

  清代旧例:“凡内地商人赴外洋者,必戚里具结状,限往返期,逾限者连坐。……过三年不归者,不听回籍。”这体现了清朝的政策是

  A、工商食官 B、鼓励贸易

  C、重农抑商 D、闭关锁国

  近年来,土地流转成为热门话题,土地制度是古代主要制度。汉代以后,“地券或地契是买卖双方私人之间所立的文契。此外还有政府官方发给天地所有人的产权证明文件。”说明

  A、 体现了“耕者有其田”

  B、 土地买卖相当频繁

  C、 土地所有权登记制度的出现

  D、 土地所有权完全由国家控制

  《史记·货殖列传》中指出,对于农、工、商、虞(从事山林水泽行业的人),政府应“善者因之,其次利导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人各任其能,竭其力,以得所欲。”材料表明司马迁

  A、 认为政府应平等对待农工商虞

  B、 主张运用法律手段来限制商业行为

  C、 主张国家应该对经济适度干预

  D、 肯定了追求财富是人类的自然本性

  “帝王们也是‘经济人’,也要追求效用最大化,他们的政策‘选择’也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社会结构和政治经济制度,都是‘经济人’在特定资源环境下‘理性选择’的结果。”下列说法,可以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A、“重农抑商”政策实现了中国古代经济结构的优化

  B、“重农抑商”政策始终是中国古代的最为明智选择

  C、“重农抑商”政策贯穿于整部中国古代经济发展史

  D、“重农抑商”是中国古代维护农耕文明的必然选择

  郭沫若在《奴隶制时代·中国古代史的分期问题》中认为:《春秋》中在鲁宣公十五年(公元前594年)有“初税亩”的记载,虽然仅仅三个字,却含有极其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这里所说的“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主要是指

  A、 承认了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

  B、 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C、 土地国有制度不断完善

  D、 井田制在历史上完全消失

  纪录片《走向海洋》中说,朱元璋坚信“农桑”才是“治国、平天下”的根本,他屡次宣布“通番禁令”,实行闭关锁国的海禁政策。这说明

  A、明初海禁令受西方入侵的影响

  B、中华儒学与海洋文明密切相联

  C、海禁令主要是内忧外患的.产物

  D、经济模式与政治决择密不可分

  明清时期山西外出经商者众多,达到“挟轻资牵车四方者,则十室九空”的地步,但是依旧“壮者服贾,老者归田”。这主要说明

  A、 商品经济占据主导

  B、 重商主义观念盛行

  C、 重本抑末观念仍影响深远

  D、 社会逐利风气不断增长

  欧阳修指出:今大率一户之田及百顷者,养客数十家;其间用主牛而出己力者、用己牛而事主田以分利者,不过十余户,其余皆出产租而侨居者曰浮客。这表明北宋时期

  A、 封建租佃关系比较发达

  B、 佃户源于破产的自耕农

  C、 佃户之间产生协作关系

  D、 劳动力商品化程度提高

  “重农抑商政策是否阻碍了经济的发展,从短期看,应该如此。由于重农抑商,资本积累速度会放慢。但是,从长期看,则恰好相反。资本积累周期越长,积累规模将变得更加巨大。经济史料支持这种逻辑分析。”对这段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A、重农抑商政策没有阻碍经济的发展

  B、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经济的发展

  C、对于重农抑商政策应该客观地分析

  D、从经济史发展的角度应该肯定重农抑商政策

  二、非选择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秦朝统治者实行“上本除末”的政策,正式把商人及商业活动贬为末等之民和末业。秦在商鞅变法之后,国家为了加强对商人的监管,将城市商人户口进行专项登记,列入“市籍”,以区别一般编户齐民的“户籍”。秦朝多次将六国的大手工业主迁徙到边远地区。

  之所以采取这样的政策,目的在于彻底摧毁六国的经济势力,使反抗者失去经济基础。同时将许多私营工商业主迁徙到秦朝统治地区成阳、巴蜀一带,允许他们继续经营手工业,也有加强秦朝统治的目的。这与摧毁六国经济势力并不矛盾。另外,商人被抑制还表现在徭役征发上。……此目的也在于摧毁六国的经济势力。由于秦朝短祚,富商们只是受到暂时的压制,很快随着秦王朝的灭亡迅速复兴。

  材料二汉武帝时,通过行政干预和经济剥夺来削弱高赀、富商大贾的势力,使抑商政策达到极端:实行盐铁酒专卖,迫使大商贾退出商业活动的主要阵地,起到了压制商人的目的……改币制,也在于打击“不佐国家之急”的商人;均输、平准的实行更是以官办贩运货易排除由政府垄断物价,而征收财产税及算缗、告缗几乎使全国所有富商大贾陷于破产。同时朝廷任用商贾子弟东郭成阳、孔仅、桑弘羊等,相继“以赀”入朝为官,就是利用其固有经验,从商贾发财致富的经济活动中获取财政收入,以支持对外用兵。虽然国家出台了许多与民争利的措施,但到昭帝时,文学言:“今郡国有盐铁酒榷均输,与民争利。散敦厚之朴,成贪鄙之化。是以百姓就本者寡,趋末者众。”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王惠茗《论秦汉时期的抑商政策与商人社会地位的变化》

  (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指出秦、汉两朝抑商的手段及其目的。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秦、汉实施抑商政策的结果。

【初一历史第一单元练习题】相关文章:

初一历史上册第一单元练习题06-20

初一历史上册第一单元练习题及答案参考06-20

初一历史第七单元的练习题及答案06-20

初一历史第四单元同步练习题06-20

人教版初一历史第三单元练习题06-20

初一历史上册第五单元练习题06-20

初一上册历史第五单元同步练习题06-20

初一语文第一单元综合练习题07-07

初一英语上册第一单元练习题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