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热词 百文网手机站

全球有名的5大科学热词有哪些

时间:2021-06-10 17:33:38 科学热词 我要投稿

全球有名的5大科学热词有哪些

  相信很多的科学爱好者都会关注最新的科学热词,然而有一些科学爱好者不了解现在有名的科学热词有哪些。下面为您精心推荐了全球有名的科学热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全球有名的科学热词

  巴黎协定

  全球174个国家及欧盟代表聚集在美国纽约联合国总部签署《巴黎协定》。此后,中国、美国和欧盟相继批准气候变化《巴黎协定》的决议。

  2015年12月12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近200个缔约方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一致同意通过《巴黎协定》,为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作出安排。全球多国当时承诺会控制温室效应气体的排放,以确保从工业化之前到2100年的全球平均气温升高不超过2摄氏度,并且朝着不超过1.5摄氏度的目标努力。

  根据协议,各国将共同努力,尽早达到温室效应气体排放量不再增加的最高点,并且在2050年到2100年之间实现人类活动排放与自然吸收之间的平衡。此外,从2020年开始,贫穷国家还将得到每年1000亿美元资金,用于清洁能源技术的发展。该协议还制定了削减温室气体排放量以及遏制全球变暖影响的行动方针。

  今年11月4日,《巴黎协定》正式生效。但这并非今年人们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唯一努力。

  10月6日,联合国国际民航组织(ICAO)通过国际航班碳排放限制协议,这是全球首个单项产业碳排放上限协议。根据该大会达成的协议,航空公司必须为其碳排放增长购买碳信用额,为全球特定环保开发项目提供资金,抵消温室气体排放增长。决议还强调要为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参与该机制提供援助,并就该机制实施情况和影响每三年开展一次审评。国际民航组织有191个成员国,65个国家已承诺加入首阶段计划,这些国家的国际航班总量约占全球的80%。

  10月15日,在卢旺达首都举办的联合国大会上,全球197个国家一致决定修改《蒙特利尔议定书》,禁止令全球变暖雪上加霜的制冷剂——氢氟碳化物(HFCs)的使用。欧盟、美国等发达国家将从一到两年内开始减少HFCs的使用,从2019年开始至少减少10%;中国、拉丁美洲等发展中国家将从2024年开始不再增加HFCs的使用;印度则将在2032年开始将HFCs的使用减少10%。 到本世纪末,这一协定有望将该物质可能的排放减少88%。

  巨型对撞机

  中国酝酿中的超大型“环形正负电子对撞机(CEPC)”被国际高能物理学界寄予厚望。但就中国是否应该建造全球最大的粒子对撞机这一问题,科学家们展开了激烈的辩论,著名数学家、菲尔茨奖获得者丘成桐和中国科学院高能所所长、中国科学院院士王贻芳表示支持,而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则持反对意见。

  争论焦点主要有两个,一是针对高额的费用,二是关于对撞机的成果。

  丘成桐认为中国高能物理需要一个突破,“这是在基础科学方面有可能出现重大原创性突破的地方,将有助于探索整个宇宙物质的基本结构是如何形成的”,8月7日,他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

  丘成桐认为,巨型对撞机全世界只有一台,会吸引1万名左右的顶尖科学家来中国工作,“这会引起西方科学阵营的迁徙,远远超过单独建一所世界一流大学的效果”。而且对中国科研体制改革的推动力量也是巨大的。

  对于费用,丘成桐认为,在中国搞巨型对撞机需要花的400亿元是分20年投入的,资金压力不会太大,而这个项目的科学价值无与伦比,是中国成为世界一流的负责任的科学大国应该做的事。

  9月初,杨振宁通过新媒体平台,发表《中国今天不宜建造超大对撞机,这是个无底洞》,明确表示,“我绝不反对高能物理继续发展。我反对的是中国今天开始建造超大对撞机”。并说了他反对的七大原因。

  杨振宁认为,造巨型对撞机是无底洞。LHC的建造前后用了多年,前后加起来不少于100亿美元。而国内的巨型对撞机预算不可能少于200亿美元。他说中国仍然只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还有数亿农民与农民工,还有亟待解决的环保问题、教育问题、医药健康问题等。还会因此大大挤压其他基础科学的经费。

  另外,杨振宁对寻找超对称粒子本身也表示怀疑,“今天希望用超大对撞机来找到超对称粒子,只是一部分高能物理学家的一个猜想。多数物理学家,包括我在内,认为超对称粒子的存在只是一个猜想,没有任何实验根据,希望用极大对撞机发现此猜想中的粒子更只是猜想加猜想”。

  对此,丘成桐之前就表示过:“如果找不到新物理,也不是一个坏消息。这就好像以前麦克尔逊—莫雷实验为了测量以太漂移,最后测到零结果——但这最终导致了爱因斯坦提出狭义相对论。所以,没有发现新物理并不一定是坏消息。”

  科幻创作

  对中国的科普爱好者来说,2016年科普热词仍然不能少了“科幻”。

  8月21日,继去年中国当代科幻的领军人物刘慈欣凭借代表作《三体》的英译本,荣获世界科幻界最高奖项之一的“雨果奖”,80后女科幻作家郝景芳的《北京折叠》获得了2016年雨果奖最佳中短篇小说奖。她也代表着国内近年来一批“后新生代”科幻作家的异军突起。

  今年9月,由中国科协主办的“2016中国科幻季”在北京拉开帷幕。活动旨在激发中国科幻创作的潜力,推动科幻产业的发展,为作家、学者、读者、媒体及投资者提供相互交流、融合发展的平台。活动内容包括2016中国科幻大会、第二十七届“银河奖”颁奖典礼、中国科幻史展、科幻嘉年华、科幻片展映、“科幻·中国与世界”国际科幻高峰论坛、第七届“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颁奖盛典等系列活动,前后持续近一个月。投入和关注程度之高史无前例。

  2016年是银河奖30周年。在过去的30年里,银河奖对中国科幻发展的意义深远。对科幻作者来说,获得银河奖不但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带有“认证”性质的身份定义。这一次,过去27届的获奖代表齐聚一堂,共同见证中国科幻创作的30年。同时,为适应产业发展要求,“银河奖”将升级为全国性的综合大奖,把“银河奖”系列活动打造为全国性的科幻活动标志性品牌。

  科幻产业这个概念在中国被正式提出,不过是最近5年的事。《三体》三部曲的最后一部在2010年出版前,我国科幻基本上处于杂志时代,图书出版领域缺少畅销书,商业价值还没有被发掘。但2010年之后,在还没有完全从杂志时代自然发展到图书时代的情况下,伴随着爆发式的文化市场需求,科幻行业突然呈现出出版、影视、动漫、游戏并行发展的态势。

  随着中国科幻迎来资本的广泛兴趣,科幻创作者们喊出了“不忘初心”的口号。尤其是科幻作家们,拒绝急功近利,不因资本而变得浮躁。6月17日,复旦大学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举办了为期两天的“科幻文学”主题工作坊,来自多个国家的嘉宾学者结合创作做了20多场主题发言。这也是近年来国内规格最高的科幻学术会议,国内科幻学术研究队伍已经初具规模。

  三父母婴儿

  10月19日,美籍华人医生张进领导的美国新希望生殖医学中心研究团队在盐湖城举行的美国生殖医学学会会议上正式宣布,世界首个细胞核移植“三父母”婴儿于今年4月在纽约诞生,目前孩子健康状况良好。不过,这种继第一代体外受精、精子注射、胚胎移植前诊断、胚胎冷冻之后的新一代试管婴儿技术,一经报道便引发了巨大的争议。

  每个人都从父母那里继承三份遗传物质,分别是来自父亲精子的细胞核DNA(脱氧核糖核酸)、母亲卵子的细胞核DNA以及母亲卵子中独立于细胞核的线粒体DNA。线粒体DNA只能通过母系遗传。

  制备“三父母婴儿”的技术,是为了防止母亲将有缺陷的线粒体所引起的代谢性疾病传递给后代,或者帮助因线粒体缺陷导致不孕不育的女性。为了做到这一点,研究人员将母亲的病变线粒体换成一名健康捐赠者的线粒体,这名不相关的捐助者就是“第三方父母”。

  张进的团队在患有一种罕见神经系统疾病的女性身上开展了这项研究。研究人员将这名妇女的卵细胞的细胞核移植到一个供体卵细胞中,使供体的健康线粒体保持完整。然后研究人员将修改过的卵子与这名妇女的丈夫的精子进行授精,并将其植入子宫内。

  依据现有技术条件,实现线粒体移植可以借助两种方式。英国批准的“原核移植”是在两枚已受精的卵子间实现基因替换,剔除线粒体中有缺陷的基因信息。而另一种方式名为“主轴移植”,即用捐赠者卵子的健康线粒体替换母亲有缺陷的线粒体后再实施人工授精。

  目前美国禁止这类技术,英国仅批准用“原核移植”的方式做三父母试管婴儿。

  由于张进团队的这项研究是在墨西哥开展实施的,批评人士认为这么做是为了规避美国和英国更严格的监管制度。还有科学家担心,来自两名妇女的线粒体的存在,是否会影响到由此所产生的婴儿的健康,以及捐赠的线粒体是否会影响这名婴儿的最终后代,这种技术的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仍是未知数。

  实际上,上世纪90年代三父母婴儿就曾经诞生过,但这项技术一直遭遇伦理困境。尽管这一次尝试已经初步成功了,但科学家们认为,“很重要的一点是我们要继续探究下去”。

  寨卡病毒

  直到11月,世卫组织才宣布寨卡病毒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但这不意味着将寨卡病毒及其并发症降级。

  2015年5月以来,巴西发生了大规模感染疫情,此后迅速扩散至全球69个国家和地区,有近200万人感染。我国从今年2月份发现首例输入性病例以来,目前已发现18例感染患者。2月,世卫组织还将与寨卡病毒相关的新生儿小头症病例和其他神经系统病变升级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寨卡病毒是一种能通过蚊虫传播的虫媒病毒,主要是通过伊蚊传播。寨卡原本是非洲乌干达南部一片丛林的名字,科学家们最早从生活在那片丛林里的一只恒河猕猴身上分离出了这种病毒,被称之为寨卡病毒。首次得到文件记载的寨卡病毒病暴发疫情于2007年发生在西太平洋密克罗尼西亚群岛,发病185例。2013年10月开始,法属波利尼西亚也发生寨卡病毒暴发,发生病例大约有上万例。

  目前没有证据表明寨卡病毒会在人与人之间传播,被带病毒的伊蚊叮咬是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它的一般症状表现为四类:发热、斑丘疹、关节痛、非化脓性的结膜炎。与埃博拉相比,虽然寨卡病毒也引起广泛关注,但绝大多数临床症状都是轻微的,可以在2~7天内自愈,重症与死亡病例罕见。

  但除此之外,有大量证据表明,寨卡病毒能够感染神经细胞,进而引发新生儿小头症、成年人格林巴利综合征等。最新研究结果表明,寨卡病毒可以穿透血胎、血眼、血睾和血脑四道屏障,一旦进入这些免疫力“豁免区”,就可在其内部长时间存在并造成伤害。

  幸运的是,小头症和其他与寨卡相关的新生儿畸形并未像之前想象的那样大规模暴发。直到11月,世卫组织宣布这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但这不意味着将寨卡病毒及其并发症降级。全球多个团队正加紧开展针对寨卡病毒的研究,以解开有关寨卡病毒的不少谜题。

  比如,一项针对哥伦比亚寨卡疫情的新研究指出,孕妇在怀孕前三四个月感染寨卡病毒最容易引发胎儿小头症;中科院微生物所研究人员从中国第一例寨卡康复病人体内鉴定出高效、特异的寨卡病毒单克隆抗体,并对其致病机理进行了解析,这在全球尚属首次。

  知名的科技热词

  雾霾

  雾霾再度入选,是我们在这份榜单里最不想见到又必须面对的热词。

  北京的雾霾严重程度达到当年峰值。全市35个监测站点中,除去两个没有显示外,其余33个全部达到重度污染级别,空气中细小颗粒物的总重量超过5 000头成年大象的体重。7日18时,北京市空气重污染应急指挥部发布公告,空气重污染预警等级由橙色提升为红色,这是北京首次启动红色预警。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是足以写进中国历史的重要事件,标志着中国在环境问题上已经走到了一个新的节点。现在的北京,让人想起了上世纪50年代的雾都伦敦。

  如何解决这样的环境难题?公众的警醒、政府的坚决、科技的手段、生活的变革、经济的转型,还有长期的坚持,才是最终战胜雾霾的可靠保证。

  屠呦呦

  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屠呦呦是一个陌生的名字,尽管她和同事们的发现,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10月5日之后,这位耄耋老人的'研究经历、获奖感言、参加座谈都成为了海内外媒体关注的焦点。不论是对于屠呦呦还是对于中国,2015年10月5日都是有着历史意义的一天——中国本土科学家第一次获得自然科学类诺贝尔奖。这是对中国科学百年努力的褒奖,更是一个无比重大的开端:在世界科学的最高殿堂,中国人来了,今后还会常来。

  三体

  科幻小说《三体》和它的作者刘慈欣都迎来了自己的巅峰时刻:在第73届世界科幻大会上,《三体》荣获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

  这不仅是中国,也是亚洲首次获得这项最有声誉的科幻奖,标志着世界科幻界对中国作家和作品的认可。《三体》这部讲述人类与外星文明接触的故事成了刘慈欣创作的高峰,拉升了中国科幻文学的水平。和屠呦呦有一点可以类比,刘慈欣在另一领域,为中国实现了零的突破。

  实际上,在此次之前的10年里,“三体”一直是一个频繁出现的词汇。通过这部小说,无数读者了解到谜一般的天体物理学,对量子、时间、空间等原本艰深的科学问题产生了浓厚兴趣。优秀的科幻小说、科幻电影是科学传播的优良载体,中国需要更多的《三体》和刘慈欣。

  最新的科技热词

  PPP模式

  PPP模式即Public—Private—Partnership的字母缩写,是指政府与私人组织之间,为了合作建设城市基础设施项目,或是为了提供某种公共物品和服务,以特许权协议为基础,彼此之间形成一种伙伴式的合作关系,并通过签署合同来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以确保合作的顺利完成,最终使合作各方达到比预期单独行动更为有利的结果。

  公私合营模式(PPP),以其政府参与全过程经营的特点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PPP模式将部分政府责任以特许经营权方式转移给社会主体(企业),政府与社会主体建立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全程合作”的共同体关系,政府的财政负担减轻,社会主体的投资风险减小。PPP模式比较适用于公益性较强的废弃物处理或其中的某一环节,如有害废弃物处理和生活垃圾的焚烧处理与填埋处置环节。这种模式需要合理选择合作项目和考虑政府参与的形式、程序、渠道、范围与程度,这是值得探讨且令人困扰的问题。

  MOOC

  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即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2012年,美国的顶尖大学陆续设立网络学习平台,在网上提供免费课程,Coursera、Udacity、edX三大课程提供商的兴起,给更多学生提供了系统学习的可能。2013年2月,新加坡国立大学与美国公司Coursera合作,加入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平台。新国大是第一所与Coursera达成合作协议的新加坡大学,它2014年率先通过该公司平台推出量子物理学和古典音乐创作的课程。

  比特币

  比特币(BitCoin)的概念最初由中本聪在2009年提出,根据中本聪的思路设计发布的开源软件以及建构其上的P2P网络。比特币是一种P2P形式的数字货币。点对点的传输意味着一个去中心化的支付系统。

  与大多数货币不同,比特币不依靠特定货币机构发行,它依据特定算法,通过大量的计算产生,比特币经济使用整个P2P网络中众多节点构成的分布式数据库来确认并记录所有的交易行为,并使用密码学的设计来确保货币流通各个环节安全性。P2P的去中心化特性与算法本身可以确保无法通过大量制造比特币来人为操控币值。基于密码学的设计可以使比特币只能被真实的拥有者转移或支付。这同样确保了货币所有权与流通交易的匿名性。比特币与其他虚拟货币最大的不同,是其总数量非常有限,具有极强的稀缺性。该货币系统曾在4年内只有不超过1050万个,之后的总数量将被永久限制在2100万个。

  比特币可以用来兑现,可以兑换成大多数国家的货币。使用者可以用比特币购买一些虚拟物品,比如网络游戏当中的衣服、帽子、装备等,只要有人接受,也可以使用比特币购买现实生活当中的物品。

  西维吉尼亚州民主党参议员乔·曼钦(Joe Manchin)2014年2月26日向美国联邦政府多个监管部门发出公开信,希望有关机构能够就比特币鼓励非法活动和扰乱金融秩序的现状予以重视,并要求能尽快采取行动,以全面封杀该电子货币。


【全球有名的5大科学热词有哪些】相关文章:

全球的十大科学热词有哪些11-25

全球的六大科学热词有哪些12-21

最有名的六大科学热词有哪些12-21

有名的十大科技圈热词有哪些01-05

年度热门的科学热词有哪些11-25

非常著名的科学热词有哪些11-03

世界上有名的科学热词介绍11-25

知名的5大科学热词有哪些12-21

热门的十大科学热词有哪些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