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百分网手机站

自学考试《电视音乐与音响》专项试题:论述题

时间:2020-10-07 17:49:42 试题 我要投稿

2017自学考试《电视音乐与音响》专项试题:论述题

  论述题是《电视音乐与音响》考试题型之一,为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这部分内容,以下是百分网小编搜索整理的一份自学考试《电视音乐与音响》专项试题:论述题,供参考练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想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我们应届毕业生考试网!

2017自学考试《电视音乐与音响》专项试题:论述题

  论述题

  1、试论电视艺术的声画关系。

  电视画面是组成电视节目的基本形态,是电视节目的主体,依附于画面上的声音包括台词、解说词、音乐、音响等。可以有没有台词和解说词的电视节目,也可以有没有音乐和音响的电视节目,但不会有没有电视画面的电视节目。即使是那些中外名曲艺术品和MTV那样的音乐为依据的构思画面的电视节目,也必须有电视画面,否则那优美名曲和脍炙人口的歌曲,也只好回到舞台去,或只能在广播里供人们欣赏。所以任何一种声音与画面之间,都是依附关系。电视音乐与画面也是依附关系,只是在不同的情况下依附的程度不同而已。

  2、请比较一下“音乐”与“电视音乐”的共性和个性。

  音乐是古老的艺术,是独立的时间艺术。电视音乐是音乐大家庭中最年轻的艺术,是电视与音乐结合产生的边缘学科;音乐是艺术园地中的活跃分子,它与电视的结合产生了电视音乐,音乐失去了独立性,但它获得了新天地;电视音乐为音乐进入更广阔的领域开辟了一个新天地。但是电视音乐又产生了一些其他音乐形式中没有的新现象,新规律。电视音乐必须溶入电视节目之中,才能发挥它的作用。

  3、通过“槲鸡” 和“绿毛龟”的音乐音响,说明电视音乐在创作、使用和评价标准上与独立艺术的音乐有何不同?

  “绿毛龟“音乐一贯到底,但作用不大,不懂电视音乐性质,音乐可有可无,不起作用,没有目的性;音响基本没有;解说多使用书面语言。

  “槲鸡”是专门为片子创作的,每次鸡出场的音乐都不同;解说少而精,与音乐结合;音乐少,但准确刻画了槲鸡形象;音响非常丰富,使人感觉身临其境。

  4、专题片“胖连长和他的连队”有哪些成功的地方?

  a.段落分明,层次清晰,主题鲜明,形象生动,张弛有度,刚柔并济,跌宕起伏。

  b.以真实、生动、自然的画面为主。采取抓拍、偷拍、抢拍的方法。以画面表现所见所闻,展示过程。

  c.在抓拍的同时录制了大量音响.手法有:1.大量使用音响使人身临其境;2.音响特写加深印象.3.画外鸡叫按时时空改变.4.用画内音响渐强,代替减弱的音乐,改变音乐长度.5.音乐声中出现音响.6.音乐、音响同时使用,音乐刻画形象,音响渲染气氛。

  d.解说少而精,多用口头语,亲切生动,幽默,与画面、音响相补充。

  e.音乐不多,作用明确,起到了对画面气氛,情绪,形象地补充和深化作用。

  f.以事信人,以理服人,以情感人。

  g.讲求细节,细节是故事发展的关键所在,是问题的要害,细节是展开、深入、剖析,是静观其详。是感人的钥匙。

  h.剪辑节奏掌握得好。段落长度,镜头数,平均镜头长度恰到好处。

  5、电视音乐“渲染气氛”和“抒发情感”,都可能是喜、怒、哀、乐、忧、思、悲、恐、惊,他们两个有何不同?

  渲染气氛的音乐比较外在、是在一定场合向成了一定的场效应,只要你进入这个场效应就会立刻感受到,是夸张的,多用在庄重的、热烈的、欢庆的或悲痛的、惊恐的场面。

  而抒发情感的`音乐多为内心活动,没有鲜明个性,须仔细体会方可明白。是内在的,细节的描绘,多是压抑、悲凉、别离、难以表露的细微的感情变化。

  6、试论速度、节拍、节奏的关系。

  节奏是音的长短、强弱、巧妙有序的、合乎一定规律的交替变化。

  节拍是指音乐进行中,非常有规律的强弱变化。

  速度讲的是音乐演奏时的快慢。

  [节奏与节拍之间,节拍是音乐的载体形式,真正有生命和表现力的是那些巧妙的、有序的、变化万端的长音和短音形成的节奏;节奏与速度之间,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节奏讲的是音的长短的关系,而速度是讲的乐曲演奏时的快慢问题。]

  7、杰克逊MTV的艺术特点是什么?

  a.MTV是快切的艺术,镜头短,画面容量大,画面内涵远远超过歌词,令人目不暇接,是从歌曲到声画艺术的全新创作。

  b.经常使用音响制造现场气氛,音乐音响混合交替出现。

  c.在编辑手法上使用时空跳跃,并行或交叉组接,点线结合等多种手段

  d.故事化,情节化,增加歌曲的艺术表现力。

  e.高科技手段大量使用,特技和电脑三维动画创造了新的时空概念,新的镜头运动轨迹。

  f.充分发挥创造性思维,每段都有新点子,给人造成新奇感。

  g.特别讲究节奏,通过剪辑,节奏,景别节奏,运动镜头节奏的变化强化歌曲含义,强化画面气氛和歌词内容的表现。

  8、变奏曲的基本规律是什么?

  变奏曲式是乐曲的结构形式之一,它采用同一主题材料,根据乐曲的发展要求而加以变化重复,形成主题的变奏。

  [书上30页]其规律为:a.每个节奏都大体上保持主题的面貌,而且主题的性格始终没有大多大改变,但是通过改换角色,可以造成乐曲色彩的变化和情绪的改变;b.主题旋律可能保持原来的形状,但前奏变了,伴奏的音型也变了,所以乐曲给人的感觉也变了;c.主题音乐的旋律基本不变,但它的速度随画面要求而变化;d.主题音乐的节奏和音型变化较大,但旋律特征基本没有变,人们仍然可以辨认规律的本来面貌,但很像一个崭新的形象;e.有时为了一些画面的特殊要求,旋律素材与音型由主题音乐提炼而成,自由变奏变的难以辨认;f.变奏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还可以在原主旋律外增加装饰性副旋律,增加打击乐,改变节拍,改变调式等。

  [民间笔记]课上举例,管弦乐曲《森吉德马》前后两段旋律相同,而速度、力度、节奏、音色和伴奏类型起了变化,就是用了变奏手法。第一段轻柔缓慢,气息宽广,描写辽阔壮丽的草原景色。第二段速度转快,节奏活跃,描写早原人民的愉快生活。

  9、请在看过的专题片中举出五个用夸张手法出现的写意音响。

  1)《胖连长》中在许文锋回家探亲一段中收割玉米时的镰刀和玉米的磨擦声音响特写。

  2)《冬猎》中片头出现“冬猎”二字时的两声枪响。

  3)《雕塑家刘焕章》中片头使用“哐、哐、哐”的凿木声。

  4)《08申奥宣传片》片中二三段分界线,申奥现场传来的“哗哗”鼓掌声。

  5)《斛鸡》片中斛鸡横穿马路时,迎面而来的汽车发出“嘀嘀”的鸣笛声。

【2017自学考试《电视音乐与音响》专项试题:论述题】相关文章:

1.2017自考《电视音乐与音响》简答题专项试题

2.2017自学考试《电视摄像基础》专项习题:论述题

3.2017自学考试《电视音乐与音响》练习题及答案

4.2017自学考试《档案文献编纂学》专项试题:论述题

5.2017自学考试《工业设计史》专项试题:论述题

6.自考《电视摄像基础》论述题专项试题2017

7.2017自学考试《中国美术史》专项试题:论述题

8.2017自学考试《教育预测与规划》专项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