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考试 百分网手机站

心理咨询师三级理论知识重要考点

时间:2020-08-27 10:55:25 职称考试 我要投稿

2017心理咨询师三级理论知识重要考点

  心理咨询师是协助求助者解决各类心理问题、具有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从业资格证书的人,是健管家职业之一,主要解决人们心理健康问题。下面小编为大家编辑整理了2017心理咨询师三级理论知识重要考点,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我们应届毕业生考试网!

2017心理咨询师三级理论知识重要考点

  社会知觉

  包括人际知觉(对他人和群体),自我知觉。

  一、影响社会知觉的主观因素

  1.认知者的经验:经验不同,认知者对相同的认知对象会有不同的结果。

  2.认知者的动机与兴趣:由于动机和兴趣不同,个体选择认知对象会有所不同。

  3.认知者的情绪:处于积极情绪状态下的认知者倾向于给他人赋予积极品质,用积极的“目光”知觉他人;反之则用消极“目光”去知觉他人。

  二、图式

  1.概念:人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网络。个体进行社会认知时,它对新输入的信息起解释作用,如果脑中没有解释新信息的图式,则要形成另外的图式。

  2.作用:(1)影响个体对他人的知觉:个体知觉他人,所看见的是其想看见的东西,即用图式解释知觉对象

  (2)影响对注意对象的选择:个体知觉他人,往往与图式有关的信息处于注意中心。

  (3)影响记忆:个体知觉他人能记住的,是其以前知道的东西。

  (4)影响自我知觉:认知者如果建立了自我图式,就会据此加工有关自己的信息。

  自我图式:个体在以往经验基础上形成的对自己的概括认知。

  社会认知过程中图式作用方式流程图

  自我

  1、自我:

  即自我意识或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己存在状态的认知。包括生理/心理状态,人际关系及社会角色的认知。

  主我:

  认识的主体,是主动的自我

  客我:

  认识的对象,被观察者,包括一个人所持有的关于他自己的所有的知识与信念。

  静我:

  是由他人的判断所反映的自我概念。

  2、自我的结构

  A物质自我:其他主体的载体,是个体如何看自己身体的层面。

  B心理自我:是个体态度、信念、价值观念及人格特征的总和,是个体如何看自己心理世界的层面。

  C社会自我:个人扮演的社会角色,是自我概念的核心,是社会如何看待个体同时被个体意识到的层面。

  D理想自我:个体期待的自己。

  E反思自我:个体如何评价他人和社会对自己的看法。是自我概念反馈的层面。

  3、自我概念的功能

  1)保持个体内在的一致性

  2)解释经验

  3)决定期待

  4、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发展。

  A生理自我:个体对自己躯体的认知,包括占有感,支配感与爱护感。出生8个月就有,3岁成熟。

  B社会自我:3岁~13,14岁,处于自我的中心,了解社会对自己的期待,并调整自己的行动

  C心理自我:能知觉和调节自己的心理活动及其特征和状态

  5、身份:由个体的社会地位和处境地位决定的自我认同。

  特点:客观性(公众认可的);主观性(个体对自己身份的'认识);多重性(一个以上的地位);稳定性;契约性

  社会角色

  1、社会角色的概念

  (1)社会角色是个体与其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行为方式及相应的心理状态。它是对在特定地位的个体行为的期待,是社会群体得以形成的基础

  (2)米德使用社会角色来说明在人际交往中存在着可预见的互动行为模式,这个概念有助于了解个体与社会的关系;角色是在互动过程中形成的

  (3)角色理论是按照人们所处的社会地位与身份解释个体行为并研究其中规律

  2、社会角色的分类

  按获得方式分:先赋角色、成就角色

  按行为规范化程度分:规定型角色、开放型角色

  按功能分:功力型角色、表现型角

  按承担者的心理状态分:自觉角色、

  不自觉角色

  3、角色扮演过程

  (1)角色期待:个体承担某一角色,首先遇到的是他人与社会对这一角色的期待,即社会公众对其行为方式的要求与期望。如果个体偏离角色期待可能招致他人的异议或反对

  (2)角色领悟:对角色的认识和理解往往是按他人的期待不断调节自己的行为并塑造自己来进行的

  (3)角色实践:角色期待与角色领悟的发展是个体实际表现的角色

  4、角色失调(领会)

  (1)角色冲突:个体在不同条件下往往有不同的地位、身份与角色。如果它们互不相容,出现矛盾,个体在心理上感到的冲突是角色冲突。既有角色间的冲突,也有角色内的冲突

  (2)角色不清:个体对其所扮演的角色认识不清楚,或者公众对社会变迁期间出现的新角色认识不清,还未能形成对这一新角色的社会期待,也会造成角色不清。个体在角色不清时往往会产生应激与不满足感。

  (3)角色中断:由于各种原因使个体的角色扮演发生中途间断的现象

  (4)角色失败:这是最严重的角色失调,角色承担者不得不退出舞台,放弃原有角色

  社会化

  1、社会化概念

  社会化涉及社会及个体两个方面。从社会视角看,社会化即社会对个体进行教化的过程。从个体视角看,社会化即个体与其他社会成员互动,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

  社会化过程,传统观点认为到成人期即告结束,而现代观点则主张 ,社会化伴随人的一生,即终生社会化。

  按社会化的发展阶段划分,有早期社会化(儿童及青少年时期)、继续社会化(成人期)。

  2、再社会化:由于社会急剧变化,对个体重新进行社会化的过程。其中包括对早期社会化过程中没有取得合格社会成员资格的个体的再教化。

  3、社会化的条件

  (1)人类有较长的生活依赖期,即有一个不能独立生活的童年时期,这是个体接受社会化最好时期,也是社会化的基础。

  (2)人类具有超越本能的能力。人类遗传素质提供了社会化的可能性

  4、社会化的载体

  (1)家庭:个体从出生起就在家庭中获得一定的地位。家庭在社会化中地位独特,作用突出。童年期是社会化的关键时期。

  (2)学校:学校是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向个体系统传授社会规范、价值观念、知识与技能的机构,其特点是地位的正式性和管理的严格性。学校还具有独特的亚文化、价值标准、礼仪与传统。在早期社会化中,学校是不可替代的社会化载体。

  (3)大众传播媒介:影视、音像、广播、报纸、杂志、互联网

  (4)参照群体:能为个体的态度、行为与自我评价提供比较或参照标准的群体。特点是,个体可以不具备这个群体的成员资格,但这个群体却能为个体提供行为空间。参照群体的作用是规范和比较,前者向个体提供指导行为的参照框架,后者则向个体提供自我判断的标准

  5、道德社会化

  (1)个体将社会道德规范逐渐内化,成为自己行为准则的过程。

  (2)三个方面:a.道德观念与道德判断:这是道德中的认知成分。皮亚杰认为,道德判断是从他律到自律,从效果到动机。

  b.道德情感:是伴随道德观念的内心体验。形式是直觉的体验,形象的体验,深层次的体验。内容是爱国情感、劳动情感、集体荣誉感、正义感等。

  c.道德行为:个人对他人与社会有道德意义的行动。高水平的道德行为来自道德习惯的养成。

  16、语言社会化

  (1)个体社会化是从掌握语言开始,全部社会化是以语言社会化为前提的。

  (2)语言包括词、语音、其他意义符号,是一种取得共识和符号系统,是人们思维和相互交流的手段。

  (3) 语言是个体与他人及社会联系的纽带,其集中反映了文化,掌握某种语言的过程本身就是社会化的过程。


【2017心理咨询师三级理论知识重要考点】相关文章:

2017年心理咨询师三级理论知识高频考点06-30

心理咨询师三级理论知识考点:沟通07-27

2017心理咨询师三级理论知识复习07-27

2017心理咨询师三级理论知识要点07-19

2017年心理咨询师三级理论知识要点07-27

2017三级心理咨询师《理论知识》强化试题07-19

2017心理咨询师三级理论知识强化试题07-05

2017心理咨询师三级理论知识命题点06-30

2017年三级心理咨询师《理论知识》试题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