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百分网手机站

《医学微生物学》热点:麻风分枝杆菌

时间:2020-09-21 18:30:24 试题 我要投稿

2017年《医学微生物学》热点:麻风分枝杆菌

  麻风分枝杆菌,俗称麻风杆菌,引起麻风,是一种慢性传染病。流行广泛。麻风分枝杆菌的.形态、染色与结核分枝杆菌相似。以下是应届毕业生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详细资料,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2017年《医学微生物学》热点:麻风分枝杆菌

  一、生物学性状

  其大小、形态、染色均与结核杆菌类似,呈束状排列,多存在于细胞内——麻风细胞(有大量麻风杆菌存在的感染细胞,呈泡沫状)。目前人工培养尚未成功。动物模型:犰狳 ,对该菌高度易感,接种后引起瘤型麻风。人对该菌抵抗力强,接触者仅少数发病。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人类为唯一宿主和唯一传染源,致病因素不清

  传染源:病人(瘤型麻风病人通过皮肤黏膜及外分泌液向外排菌)

  传播途径:皮肤、黏膜、呼吸道及密切接触传播(家庭内传播多见)

  潜伏期:2-5年,长者数十年

  特点:潜伏期长,发病慢,病程长的慢性传染病

  麻风病变可分为四型:

  1、瘤型麻风:(恶性麻风)

  →侵犯部位:皮肤黏膜、神经及内脏

  病变中大量麻风细胞

  →传染性强:分泌物中大量麻风杆菌——开放性麻风

  细胞免疫缺陷(麻风菌素试验阴性)

  →免疫状态:体液免疫正常(抗原抗体复合物沉积)

  →病变:肉芽肿,麻风结节

  →临床表现:“狮面容”,病情严重,逐渐恶化。

  2、结核样型麻风(良性麻风) 60-70%

  →侵犯部位:皮肤、周围神经

  →传染性小——病变处少见麻风细胞及麻风杆菌

  →免疫状态:细胞免疫接近正常(麻风菌素试验阳性)

  →病变:淋巴细胞上皮样细胞,巨噬细胞浸润

  →临床表现:皮肤——边缘清楚的红色斑疹,由于细胞浸润变粗、变硬——可触及,外周神经出现感觉功能障碍

  界限类

  未定类

  三、微生物学检查与防治

  涂片,结合病史可诊断

  早期发现、早期隔离、联合用药治疗

【2017年《医学微生物学》热点:麻风分枝杆菌】相关文章:

2017临床执业医师学微生物学《分枝杆菌属》习题06-16

临床执业医师医学微生物学高频考点05-24

口腔执业医师《医学微生物学》知识:真菌11-10

临床执业医师医学微生物学巩固习题05-20

2017临床执业医师医学微生物学试题及答案06-09

临床执业医师医学微生物学《肠杆菌科》习题11-13

2017临床执业医师医学微生物学《弧菌属》试题11-13

2017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医学微生物学《立克次体》试题11-06

2017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医学微生物学章节试题11-05

临床执业医师医学微生物学高频知识点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