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辅导 百分网手机站

最新卫生资格初级药师考试巩固知识归纳

时间:2020-08-05 14:59:58 考试辅导 我要投稿

最新卫生资格初级药师考试巩固知识归纳

  卫生资格是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简称,很多人为了省事,简称卫生资格考试。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提供的最新卫生资格初级药师考试巩固知识归纳,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应届毕业生考试网。

最新卫生资格初级药师考试巩固知识归纳

  氧疗的概述

  各类缺氧的治疗,除了消除引起缺氧的原因以外,均可给病人吸氧。但氧疗的效果因缺氧的类型而异。

  氧疗对低张性缺氧的效果最好。由于病人PaO2及SaO2明显低于正常。吸氧可提高肺泡气氧分压,使PaO2及SaO2增高,血氧含量增多,因而对组织的供氧增加。但由静脉血分流入动脉引起的低张性缺氧,因分流的血液未经肺泡直接掺入动脉血,故吸氧对改善缺氧的作用不大。

  血液性缺氧、循环性缺氧和组织缺氧者PaO2及SaO2正常,因为可结合氧的血红蛋白已达 95%左右的饱和度,故吸氧虽然可明显提高PaO2,而SaO2的增加却很有限,但吸氧可增加血浆内溶解的氧。通常在海平面吸入空气时,100ml血液中血浆内溶解的氧仅为0.31ml;吸入纯氧时,要达1.7ml%;吸入3个大气压的纯氧时,溶解的氧可增至6ml%.而通常组织从100ml血液中摄氧量平均约为5ml.可见,吸入高浓度氧或高压氧使血浆中溶解氧量增加能改善组织的供氧。

  组织性缺氧时,供氧一般虽无障碍,而是组织利用氧的能力降低;通过氧疗提高血浆与组织之间的`氧分压梯度,以促进氧的弥散,也可能有一定治疗作用。一氧化碳中毒者吸入纯氧,使血液的氧分压升高,氧可与CO竞争与血红蛋白结合,从而加速HbCO的解离,促进CO的排出,故氧疗效果较好。

  荚膜

  荚膜的主要成分为多糖,部分脂质和蛋白质。其对结核分枝杆菌的作用有:

  ①荚膜能与吞噬细胞表面的补体受体3(CR3)结合,有助于结核分枝杆菌在宿主细胞上的粘附与入侵;

  ②荚膜中有多种酶可降解宿主组织中的大分子物质,供入侵的结核分枝杆菌繁殖所需的营养;

  ③荚膜能防止宿主的有害物质进入结核分枝杆菌,甚至如小分子NaOH也不易进入。故结核标本用4% NaOH消化时,一般细菌很快杀死,但结核分枝杆菌可耐受数十分钟。

  结核分枝杆菌入侵后荚膜还可抑制吞噬体与溶酶体的融合。

  酮康唑

  酮康唑(ketoconazole)是广谱抗真菌药。对念珠菌和表浅癣菌有强大抗菌力。口服易吸收,血浆蛋白结合率达80%以上,不易透过血脑屏障,血浆 t1/2为7-8小时。口服治疗多种浅部真菌病的疗效至少相当于或优于灰黄霉素、两性霉素B和咪康唑。

  酮康唑在酸性溶液中溶解吸收,因此不能与抗酸药、胆碱受体阻断药及H2受体阻断药同服,必要时至少相隔2小时。老年人胃酸缺乏,应将药片溶于4ml的稀盐酸中服下。不良反应有胃肠道反应,血清转氨酶升同,偶有严重肝毒性及过敏反应等。

  苯丙哌林

  苯丙哌林(benproperine)为非成瘾性镇咳药。能抑制咳嗽中枢,也能抑制肺及胸膜牵张感受器引起的肺-迷走神经反射,且有平滑肌解痉作用。是中枢性和末梢性双重作用的强效镇咳药,其镇咳作用比可待因强。

  口服后1~-20分生效,镇咳作用维持4~7小时,可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刺激性干咳。有轻度口干、头晕、胃部烧灼感和皮疹等不良反应。

  口服给药吸收

  这是最常用的给药方法。由于胃的吸收面积小,排空迅速,所以吸收量少。在胃液的酸性环境中,弱酸性药物在胃液中非离子型多可被吸收,弱碱性药物则离子型多难吸收。

  小肠是吸收的主要部位,由于小肠吸收面积大,并有血流量大、毛细血管壁的膜孔较大、蠕动缓慢和pH偏中性的特点,所以弱酸性和弱碱性药物均易被吸收,但高度解离的药物如季铵盐类药物难吸收。

  由胃肠吸收的药物,进入门静脉后都要经过肝才能进入人体循环。因此,有些口服的药物在首次通过肝时即发生转化灭活,使进入人体循环的药量减少、药效降低,这种现象称为首过效应。首过效应较多的药物不宜口服给药。

  平喘药的临床应用

  1.哮喘急性发作需用β2受体激动剂吸入作抢救治疗,无效则口服或注射。β2受体激动剂与异丙基阿托品联合吸入,可起协同作用。对中、重度急性发作或β2受体激动剂无效者,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常可缓解病情。

  2.对慢性哮喘的处理。目的在于控制症状,减少复发,恢复日常生活。用药随病情而定,轻度者应选短效β2受体激动剂间歇吸入,接触已知抗原前呼入色甘酸钠。对中度者的基本治疗是每天吸入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或色甘酸钠。

  有症状时加用β2受体激动剂,但每天不应超过4次。无效时可增加吸入糖皮质激素量。也可加用长效支气管扩张药(包括茶碱类)。对严重慢性哮喘,在吸入高剂量糖皮质激素和口服长效支气管扩张剂同时,吸入长效β2受体激动剂。

  甘油三酯代谢

  (1)脂肪动员:

  储存在脂肪细胞中的脂肪被脂肪酶逐步水解为游离脂酸和甘油并释放入血以供其他组织氧化利用的过程称为脂肪动员。其中激素敏感性甘油三酯脂肪酶(HSL)为限速酶,肾上腺素、高血糖素为脂解激素,而胰岛素等则为抗脂解激素。

  (2)甘油三酯的分解代谢:

  ①甘油在肝、肾、肠等组织中甘油激酶的催化下转变为3-磷酸甘油,脱氢生成磷酸二羟丙酮,沿糖酵解途径分解代谢或经糖异生作用转变为糖。

  ②脂酸氧化的主要方式为β-氧化。

  (3)酮体:

  乙酰乙酸、β-羟丁酸、丙酮三者通称酮体。HMGCoA合成酶是酮体合成的关键酶。合成酮体是肝脏特有的功能,酮体是肝输出能源的一种形式。酮体的利用可减少肝外组织对血糖的摄取,维持血糖恒定作用。

  三种处方类型

  1.溶液型气雾剂

  药物可溶于抛射剂及潜溶剂者,常配制成溶液型气雾剂。一般可加入适量乙醇或丙二醇作潜溶剂,使药物和抛射剂混溶成均相溶液。

  2.混悬型气雾剂

  药物不溶于抛射剂或潜溶剂者,常以细微颗粒分散于抛射剂中,为使药物分散均匀并稳定,常需加入表面活性剂作为润湿剂、分散剂和助悬剂。

  3.乳剂型气雾剂

  这类气雾剂在容器内呈乳剂,抛射剂是内相,药液为外相,中间相为乳化剂。

  综合整理,气雾剂包括三种类型:溶液型气雾剂,混悬型气雾剂,乳剂型气雾剂。

  化学消毒剂分类

  消毒剂称为“化学消毒剂”,按照其作用的水平可分为灭菌剂、高效消毒剂、中效消毒剂、低效消毒剂。

  1、灭菌剂:指可杀灭一切微生物使其达到灭菌要求的制剂。包括甲醛、戊二醛、环氧乙烷、过氧乙酸、过氧化氢、二氧化氯等。

  2、高效消毒剂:指可杀灭一切细菌繁殖体(包括分枝杆菌)、病毒、真菌及其孢子等,对细菌芽孢也有一定杀灭作用,使其达到高水平消毒要求的制剂。包括含氯消毒剂、臭氧、甲基乙内酰脲类化合物、双链季铵盐等。

  3、中效消毒剂:指仅可杀灭分枝杆菌、真菌、病毒及细菌繁殖体等微生物使其达到消毒要求的制剂。包括含碘消毒剂、醇类消毒剂、酚类消毒剂类。

  4、低效消毒剂:指仅可杀灭细菌繁殖体和亲脂病毒使其达到消毒剂要求的制剂。包括苯扎溴铵等季铵盐类消毒剂,氯己定(洗必泰)等双胍类消毒剂,汞、银、铜等金属离子类消毒剂及中草药消毒剂。

  (1)根据化学消毒剂对微生物的杀菌能力,可将消毒剂分成高效、中效、低效三个类别。高效消毒剂是指可杀灭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细菌芽孢、病毒的消毒剂。例如二氧化氯、戊二醛、双氧水等,这类消毒剂也被称为灭菌剂。中效消毒剂是指不能杀死细菌芽孢,但能杀死细菌繁殖体、真菌和大多数病毒的消毒剂。例如乙醇、氯制剂、煤酚皂溶液等。低效消毒剂是指可杀灭多数细菌繁殖体、部分真菌和病毒,但不能杀灭细菌芽孢结核杆菌以及某些真菌和病毒的消毒剂,如洗必泰、新洁尔灭、玉洁新等。

  (2)根据消毒剂的化学特性,化学消毒剂可分为七大类,它们的杀菌机理和特点如下:

  A、氧化类消毒剂:杀菌机理是释放出新生态原子氧、氧化菌体中的活性基团;杀菌特点是作用快而强,能杀死所有微生物,包括细菌芽孢、病毒。以表面消毒为主,如二氧化氯、双氧水、臭氧等,该类消毒剂为灭菌剂。

  B、醛类消毒剂:杀菌机理是使蛋白变性或烷基化;杀菌特点是对细菌、芽孢、真菌、病毒均有效。但温度影响较大。如甲醛、戊二醛等。该类消毒剂可做灭菌剂使用。

  C、酚类消毒剂:杀菌机理是使蛋白变性、沉淀或使酶系统失活;杀菌特点是对真菌和部分病毒有效。

  D、醇类消毒剂:杀菌机理是使蛋白变性,干扰代谢;杀菌特点是对细菌有效,对芽孢、真菌、病毒无效,如乙醇、乙丙醇等。该类消毒剂为中效消毒剂,只能用于一般性消毒。

  E、碱、盐类消毒剂:杀菌机理是使蛋白变性、沉淀或溶解;杀菌特点是能杀死细菌繁殖体,但不能杀死细菌芽孢、病毒和一些难杀死的微生物。杀菌作用弱,有强腐蚀性,如硝酸、火碱、食盐等。只能作为一般性预防消毒剂。

  F、卤素类消毒剂:杀菌机理是氧化菌体中的活性基因,与氨基结合使蛋白变性。特点是能杀死大部分微生物,以表面消毒为主,性质不稳定,杀菌效果受环境条件影响大,如次氯酸钠、“84”消毒液、优氯净等。该类消毒剂为中效消毒剂,可以作为一般消毒剂使用。

  G、表面活性剂类消毒剂:杀菌机理是改变细胞膜透性,使细胞质外漏,防碍呼吸或使蛋白酶变性。杀菌特点是能杀死细菌繁殖体,但对芽孢、真菌、病毒、结核病菌作用差。碱性、中性条件下效果好,如新洁尔灭、百毒杀等。该类消毒剂为中低效消毒剂,可以作为一般消毒剂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