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考试 百文网手机站

高中语文知识竞赛练习题

时间:2022-03-23 14:09:03 培训考试 我要投稿

高中语文知识竞赛练习题

  引导语:语文,是人文社会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的汉文及汉语工具。它既是语言文字规范(实用工具),又是文化艺术,同时也是我们用来积累和开拓精神财富的一门学问。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高中语文知识竞赛练习题,欢迎参考!

高中语文知识竞赛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50小题,每小题2分,共100分)

  (一)基础知识部分。(15小题,30分)

  1、下列那一项比喻不尽恰当?(B)

  A、日记:心的轨迹,撷取生活七色阳光的水滴。

  B、词典:知识的海,学问的帆,书山上跋涉的樵夫。

  C、笑容:你是美的姐妹,你是艺术家的娇儿,你是碧空中那一抹烂漫的云彩。

  D、浪花:一朵浪花,一个跳荡的音符;一排浪花,一组激昂的旋律;一江浪花,一个欢乐的生命。

  2、下列新闻标题中语意明确的一句是(B)

  A、政府有关部门明令禁止取缔药品交易市场 B、真正优秀的教师无一不是道德修养的模范

  C、独联体国家看不上2002年世界杯足球赛 D、警方对报案人称围观者坐视不管表示愤慨

  3、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C)

  A、这部学术专著,使李教授花了多年心血,处心积虑写出来的。

  B、老胡虽然年过花甲,但还是少不更事,书呆子气十足。

  C、这样下去怎么行呢?厝火积薪,后果不堪设想。

  D、学习上他从不满足,总是得陇望蜀,不断探索新的领域。

  4、与下列成语相关的人物配对错误的是( D )。

  A、举案齐眉—孟光 B、卧薪尝胆—勾践

  C、闻鸡起舞—祖逖 D、完璧归赵—刘琨

  5、成语“沐雨栉风”源于哪个故事?( B )

  A、苏武牧羊 B、大禹治水 C、赤壁之战 D、安史之乱

  6、“入木三分”这个典故原意用来形容( C )

  A、雕刻技术高 B、文章深刻 C、书法笔力强劲 D、射箭本领高

  7、什么时候适合用“七月流火”来形容? ( B )

  A、炎炎夏日 B、夏去秋来 C、春去夏来 D、秋去冬来

  8、“汗流浃背”的典故出自西汉周勃,他“汗流浃背”的原因是( D )

  A、衣服穿得太多 B、劳动太卖力气 C、打仗拼死厮杀 D、答不出皇帝的问题

  9、“期期艾艾”这个典故讲的是西汉的周昌和西晋的邓艾两个人说话时的什么毛病?( A )

  A、口吃 B、好说谎 C、喜欢骂人 D、喜欢无病呻吟

  10、“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说的是谁的经历?( C )

  A、刘邦 B、项羽 C、韩信 D、张良

  11、“程门立雪”这个典故讲的宋朝的杨时,为了见名士程颐而在他家门前冒雪等待的故事,那么杨时等待的目的是( A )

  A、拜访 B、请罪 C、道谢 D、辞别

  12、下列汉字形体演变次序排列正确的是( B )

  A、甲骨文—小篆—楷书—行书—隶书 B、甲骨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

  C、甲骨文—隶书—小篆—楷书—行书 D、隶书—甲骨文—小篆—行书—楷书

  13、“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一句中,主要用到的修辞方法是( C )

  A、对偶 B、排比 C、反复 D、比喻

  14、下列古代词语后来被新词所取代,取代正确的一项是( A )

  社稷 庠序 高堂 黎庶

  A、 国家 学校 父母 百姓

  B、 国家 书房 上房 人民

  C、 宗庙 学校 殿堂 平民

  D、 祖国 学校 朝廷 百姓

  15、在下面几种语境中敬词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

  语境:①麻烦别人 ②请人改文 ③求人原谅 ④请人批评

  A、 打扰 斧正 包涵 指教

  B、 劳驾 打扰 赐教 斧正

  C、 包涵 打扰 赐教 指教

  D、 包涵 打扰 赐教 斧正

  (二)文学(文化)部分。(35小题,70分)

  16、下列哪一部作品属于儒家经典“四书五经”的“五经”?( D )

  A、《大学》 B、《中庸》 C、《论语》 D、《春秋》

  17、古代“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其中“御”是指( D )

  A、下棋 B、种花 C、武术 D、驾车

  18、下列地支与其十二生肖配对正确的是( B )

  A、子——兔 B、 巳——蛇 C、 酉——猴 D、 申——鸡

  19、“变脸”是哪个剧种的绝活?( B )

  A、越剧 B、川剧 C、京剧 D、评剧

  20、“耳顺”代指什么年纪?( C )

  A、四十岁 B、五十岁 C、六十岁 D、七十岁

  21、书画作品中的“四君子”通常指哪四种植物?( A )

  A、梅兰竹菊 B、梅松竹兰 C、梅荷兰菊 D、梅荷竹菊

  22、相传我国古代能作“掌上舞”的人是( C )

  A、杨玉环 B、貂蝉 C、赵飞燕 D、西施

  23、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是我国古代哪部著作?( C )

  A、《左传》 B、《战国策》 C、《史记》 D、《资治通鉴》

  24、被称为“乐府双璧”的作品是( A )

  A、《孔雀东南飞》和《木兰诗》 B、《孔雀东南飞》和《陌上桑》

  C、《敕勒歌》和《木兰诗》 D、《敕勒歌》和《陌上桑》

  25、古代小说常用“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形容女性之美,其中“沉鱼”的原型是指( C )

  A、褒姒 B、西施 C、毛嫱 D、张丽华

  26、历史上曾有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对联是在( A )

  A、东林书院 B、岳麓书院 C、石鼓书院 D、白鹿书院

  27、中国古代小说源远流长,小说在唐代叫做( A )

  A、传奇 B、话本 C、拟话本 D、小说

  28、下列诗人中,哪个是“初唐四杰”中的诗人?( B )

  A、王绩 B、王勃 C、王维 D、王之焕

  29、“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是谁的`诗句?( A )

  A、李商隐 B、韩愈 C、骆宾王 D、李白

  30、咏花是自古以来文人的一大爱好。请指出诗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和“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分别是咏的是什么花?( C )

  A、菊花和荷花 B、菊花和梅花 C、梅花和菊花 D、梅花和荷花

  31、古代读书人常常给自己的书斋取个斋名,如蒲松龄的书斋叫“聊斋”、归有光的书斋叫“项脊轩”。“七录斋”和“饮冰室”分别是( A )的书斋名。

  A、张溥和梁启超 B、张溥和谭嗣同 C、姚鼐和梁启超 D、姚鼐和谭嗣同

  32、对联“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中,“一门父子”指的是( B )

  A、曹操 曹丕 曹植 B、苏 洵 苏轼 苏辙

  C、班彪 班固 班超 D、杜审言 杜甫 杜牧

  33、古人多给自己取名“某某居士”。下列居士对应错误的一组是( D )

  A、香山居士—白居易 青莲居士—李 白 B、东坡居士—苏 轼 淮海居士—秦 观

  C、六一居士—欧阳修 柳泉居士—蒲松龄 D、易安居士—辛弃疾 幼安居士—李清照

  34、“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首诗的作者是( C )

  A、杜甫 B、白居易 C、孟郊 D、贾岛

  35、“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这句诗的作者是(A)

  A、杜甫 B、白居易 C、李贺 D、屈原

  36、“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 B )的评论。

  A、钟嵘对陶渊明 B、苏轼对王维 C、欧阳修对李白 D、王国维对苏轼

  37、我国古代作品中表现“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的主题的作品是( D )

  A、《窦娥冤》 B、《孔雀东南飞》 C、《桃花扇》 D、《西厢记》

  38、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的片名取自我国古代一位词人词作中的句子。这位词人是(B)

  A、辛弃疾 B、李煜 C、宴殊 D、李清照

  39、古代科举考试中,殿试第二名是( C )

  A、状元 B 、会员 C、榜眼 D、探花

  40、我国古代有众多才华横溢、风格独特的诗人,如“诗仙”李白,“诗圣”杜甫。下列人物和称号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B )

  A、诗鬼—刘禹锡 B、诗佛—王维 C、诗魔——李贺 D、诗豪——白居易

  41、下列对联涉及对有关人物的评价,请选出对应正确的一组( D )

  ①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

  ②铜板铁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采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③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④千秋冤案莫须有,百战忠魂归去来。

  ⑤已知天下三分鼎,犹竭人谋六出师。

  A、①蒲松龄 ②苏 轼 ③杜 甫 ④岳 飞 ⑤诸葛亮

  B、①吴敬梓 ②苏 轼 ③李 白 ④袁崇焕 ⑤刘 备

  C、①吴敬梓 ②辛弃疾 ③李 白 ④袁崇焕 ⑤刘 备

  D、①蒲松龄 ②辛弃疾 ③杜 甫 ④岳 飞 ⑤诸葛亮

  42、下面几部作品中不属于“晚清四大谴责小说”的是( D )

  A、《孽海花》 B、《老残游记》 C、《官场现形记》 D、《儒林外史》

  43、成语“衣冠禽兽”常用来指道德败坏的人,说他们徒有人的外表,行为却如同禽兽。它最初源于哪个朝代官员的服饰。( C )

  A、唐代 B、宋代 C、明代 D、清代

  根据以下材料,回答44、45题。

  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欢然酌春酒,摘我园中蔬。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陶渊明《读山海经》

  44、《读山海经》中“孟夏”是指农历( A )

  A、 四月 B、 五月 C、六月 D、七月

  45、《山海经》属于以下哪一类著作?( B )

  A、神话故事 B、 地理著作 C、 人物传记 D、 文人随笔

  46、在鲁迅的小说中,把封建社会归结为“一部吃人的历史”,并在结尾喊出“救救孩子”的呼声的小说是( D )

  A、《祝福》 B、《阿Q正传》 C、《故乡》 D、《狂人日记》

  47、诗句“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的作者是( B )

  A、海子 B、顾城 C、北岛 D、汪国真

  48、下列作品中,不属于巴金“激流三部曲”的是( D )

  A、《家》 B、《春》 C、《秋》 D、《冬》

  49、著名导演冯小刚的古装武侠动作片《夜宴》,是以莎士比亚作品中的(A)进行改编的。

  A、《哈姆莱特》 B、《李尔王》 C、《罗米欧与朱丽叶》 D、《奥赛罗》

  50、近年来以魔幻小说《哈里?波特》系列风靡世界的女作家J?K?罗琳是( B )

  A、美国人 B、英国人 C、法国人 D、德国人

  二、文史知识判断题。(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51、《诗经》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对)

  52、元宵,元夕,元夜都是指正月十五。(对)

  53、《西游记》中的火焰山位于今青海。(错 )

  54、“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是龚自珍的诗句。(对)

  55、“字字写来都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和“文不甚深,言不甚俗”分别讲的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红楼梦》和《三国演义》(对)

  56、“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对偶句。(对)

  57、乞巧节是指阴历的七月初七。(对)

  58、正月初一又被称为元日。(对)

  59、我国近体诗形成于宋朝。(错)

  60、屈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对)

  61、豪放派和婉约派是我国词这种文学形式中的流派。(对)

  62、我国第一部军事著作是《孙子兵法》。(对)

  63、“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对)

  64、古代每月初一称为“望”,每月十五称为“朔”。(错)

  65、“金石文章空八代,江山姓氏著千秋。”此对联称颂的是韩愈(对)

  66、“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句诗是描写春天景色的。(错)(雪景)

  67、“三曹”是指曹操、曹植、曹冲 错)(曹丕)

  68、唐代有两大文学运动,分别是韩愈、柳宗元倡导的“古文运动”和白居易、元稹倡导的“新乐府运动”。(对)

  69、王羲之是东晋著名书法家,他的 《兰亭集序》既是散文佳篇,又是书法名帖。(对)

  70、“斯芬克斯之谜”中的“斯芬克斯”的身躯是老虎。( 错 )

  三、填空题。(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71、“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这首诗出自《红楼梦》中人物(林黛玉 )之手。

  72、小说《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杜十娘“抱持宝匣,向江一跳。”其刚烈悲愤之情正与《红楼梦》中的那个人物相同(尤三姐)。

  73、“滚滚长江东逝水,浪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是我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的开篇词。

  74、我国最早的文学理论专著是南朝的文学理论家刘勰所著《文心雕龙》。

  75、“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作者于谦是(明朝)人。

  76、杜甫诗《登高》联联对仗,意境高绝,被后人誉为(七律)之冠。

  77、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句子“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中“浮图”一词意思(僧人)。78、我国古代,新皇帝即位后一般都要改变纪年的年号,称为“(改元)”。

  79、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

  80、“荷花淀派”和“山药蛋派”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影响很深的两个文学流派,其代表作家分别是孙犁和(赵树理 )。

  81、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文字简短、意蕴丰富的著名短诗《断章》的作者是( 卞之琳 )。

  82、江西南昌市的(滕王阁)、湖北武汉市的黄鹤楼和湖南岳阳市的岳阳楼被人们称为“江南三大名楼”。

  83、我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是(老舍)。

  84、高考落榜青年柳启奇面对挫折毫不畏惧,面对流言毫不在意,仍然矢志不渝,刻苦学习,当有人问到他今后的目标时,他充满自信地说了两句李白《行路难》中诗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85、“五岳”是五大名山的总称。一般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和中岳(嵩山)。

  86、《圣经》是(基督)的经典。

  87、希腊神话中的“金苹果”代表(不和 )。

  88、“欧美三大短篇小说大师”的是法国的莫泊桑、俄国的契诃夫、美国的(欧?亨利)。

  89、《悲惨世界》和《巴黎圣母院》作者雨果是法国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

  90、“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出自英国最有才华的抒情诗人之一(雪莱)之口。

  四、阅读文段,完成文后问题。(10分)

  书法家机智自救

  清代某书法家为慈禧题扇,内容是王之涣的《凉州词》,哪知一时疏忽,漏掉了一个“间”字,老佛爷一看,这还了得,明明欺我满人不懂唐诗吗,立即传上此人,欲问此人欺君之罪。此人急中生智,辩道:此乃臣将诗改为词,并非欺君,并断句:……慈禧明知此人狡辩,但爱其文才,只好不了了之。

  该书法家凭借自己的智慧保住了性命。你知道该君是怎样把缺了“间”字的《凉州词》断句成一首词的吗?试试看

  (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附加题:阅读下列文段,完成文后问题。(10分)

  杜牧《清明》一诗的几种断句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唐代诗人杜牧的这首七言绝句《清明》可以说是家喻户晓的了。但是,您知道关于它的一些轶事吗?

  有人认为这首诗还不够精炼,应该删去一些词句,把它改成了:

  “清明时节雨,行人欲断魂。酒家何处有?遥指杏花村。”改者认为,既然是“清明时节雨”,自然是“纷纷”然,不说自明;行人不在路上,又在何处?故“路上”亦属多余。“借问”二字去掉,不影响句意;“遥指”者也不必是“牧童”,比如“村姑”又有何妨?改得有无道理,这里不去谈它;有趣的是诗中每句都去掉了两个字,由七言绝句变成了五言绝句,也很自然。

  有趣的是,有人竟将这首诗变为一首词,请看:……相同的字,构造出不同的句子,表达出相同的意境。这不能不说是汉语句法灵活的一种表现!

  更有趣的是,有人将这首诗加上一些标点符号,竟改编成了一出短剧:…… 还是原诗的字,但加上了标点符号以后,就变成有时间、地点、环境、人物、动作、对话、语气的戏剧片段了。

  问:怎样把这首诗改成“词”和“短剧”的?你能试试吗?请选择一种形式(“词”或者“短剧”)加以改写。(鼓励两者都做)

  1、改写为词: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2、改写为剧本: (时间):清明时节

  (天气):雨纷纷

  (地点):路上

  (人物):

  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高中语文知识竞赛练习题]相关文章:

  1.成语知识竞赛练习题

  2.2017国学知识竞赛练习题

  3.高中语文知识竞赛题(附答案)

  4.2017年高中语文知识竞赛题(含答案)

  5.2017年党纪法规知识竞赛练习题

  6.各行业卫生知识竞赛练习题及答案

  7.法律知识竞赛练习题及答案

  8.从业人员安全生产知识竞赛练习题及答案2017

  9.2017党章知识竞赛练习题及答案

  10.新环境法知识竞赛练习题及答案2017

  最新高中语文基础知识练习

  基础知识(每小题2分,共2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án) C.蓄.养(xù) 寒噤.(jìn) 露.马脚(lu) 长歌当.哭(dāng) D.狭隘.(yì) 什.锦(shǐ) 蒸馏.水(liú) 兵不血.刃(xu)

  2.下列各组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依稀 娇矜 戈壁滩 云蒸霞蔚 B.涵盖 阴霾 互连网 烘云托月

  C.贻误 函道 交际舞 寥若晨星 D.吆喝 绪论 擦边球 痴心枉想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上的语词,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华佗不但擅长内科,还善于做开刀手术。他_________了一种麻醉剂叫麻沸散,可在做手术时减轻病人的痛苦。 ②台湾多家报纸今天都在_________位置报道中国一一与美国总统布什会晤的消息,并刊登两人在会谈前的照片。

  ③美国国土安全部将对入境的外国人进行生物信息________,提取指纹的范围由目前的两根食指扩大到所有10个手指头。

  A.配置 显要 分别 B.配置 显耀 识别 C.配制 显要 识别 D.配制 显耀 分别

  4.下列加点的虚词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特异功能是否存在?超自然现象的背后是.真理还是..谎言?这些问题都需要进行科学的研究、认真的探讨。 B.老教授对古籍书店的负责人说:“这些古书陪伴了我50年,倒不是为了..缺钱用,而是想给它们找到更年轻的读者。”

  C.我愿意跟你们谈谈我在文学创作方面曾经走过的弯路,以免..你们少付出一些不必要的代价。 D.近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不断发展,但是,与此同时,在城市,甚至..在农村,封建迷信也在死灰复燃。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有些人取得一点成绩,便自命不凡....,洋洋自得,尾巴都翘到天上去了,这样的人终究不会有大的作为。 B.看到果农家里汗牛充栋....的黄灿灿的橙子,我深感欣慰,因为这说明我们开发的新品种产量高,品质好。 C.对那些少不更事....的年轻人,我们不仅要多加指导,还要给他们更多的锻炼机会,使他们尽快地成熟起来。 D.开发商们对商品房面积的计算方式一直讳莫如深....,由此导致的开发商与业主之间的经济纠纷经常发生。

  通过阅读“高中语文学习:高中语文基础知识练习一”这篇文章,小编相信大家对高中语文又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希望大家学习轻松愉快!

  感谢生命

  (1)那是一个万物复苏的春天,我漫步在北京朝阳门外大街上,忽然发现天空中浑然不觉地飘着许许多多纤维状的白色物,一大片一大片,像下雪似的,但又比雪花更绵薄更柔软,纷纷扬扬,连天扯地。

  (2)我没见过这种东西,不觉诧异,还以为是附近有什么工厂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不由吃了一惊。但看到街上的人们,穿行在这种漫天漫地的乳白色雾中,一副毫不介意泰然处之的样子,任它轻轻地飘在身上,缓缓地从身边擦过,静静地落在脚边的地上,漫不经心地挂在林阴道的树枝上。一时间,大街上像披上了一层薄如蝉翼的白纱….”

  (3)后来,有人告诉我,这是杨絮。依靠风力在传播种子。

  (4)这是我第一次亲眼见到植物自己播种生命的方式,我完全被震撼了。

  (5)我的心里简直承受不住这份欣喜和景仰之情。我伸出一只手,只一瞬,便有一片悄悄地落入我的手心,像—朵小小的白云,载着希冀的梦幻。我不忍惊扰它美好的梦境,松开手,让它随风飘去。我看见它在风中纷飞旋舞,一忽儿上,一忽儿下,一忽儿左,一忽儿右,像在向我招手,又像在微笑。很快地,它与天空中无数羽毛交融在一起,带着一粒种子的希望,飘向它梦幻的草地与湖畔,去撒下一地可见的生命。

  (6)因为有了它,这世界才变得如此盎然,充满着活力和勃勃生机。

  (7)谁见了这种场面也不会无动于衷,谁都不能不被这种生命不计成本、不惜一切代价的付出和投资所感动。在它辛劳的飘散中,仿佛听见有一种声音在殷切地呼唤,那是它在呼唤每一粒种子落入黑乎乎的泥土,绽出一枚嫩绿的新芽,在春天里疯长,散发着生命的芬芳。这是它的心愿。但是这些成千上万飘飞着的杨絮,也许只有一颗种子能够遇到一片沃土,助它生根,发芽,长成一株浓阴蔽日的参天大树。而其余的种子,因为土地的贫瘠,尽管艰难地生长,终究无法蔚然成阴,而早早地夭折在胚胎中。但它依然如故,在这个季节从不失约地如期而至,自始至终不间断地潜心这项浩大的生命工程的创造与劳动,只管耕耘,不问收获。

  (8)我在想,杨絮日日夜夜不知倦怠地飘送,是因为它生命本能的使然,还是一种强烈生命意识的觉醒,想在创造中使自己的生命得以延伸葆有一份永恒?是它深谙生命的无常,才将自己所有的精髓毫无保留地撒向人间,最大限度地层示一种生命过程?还是它将生命的价值,隐逸在这令人感泣的茫茫无际的生命绝唱和制造里?

  (9)我不由自主联想到人类生命史。

  (10)圣经上说,人类最早的祖先是亚当夏娃。而唯物论者认为,人是由类人猿衍变而来。人类的生命究竟是以何种形式转化而成,我们从何而来?尽管至今为止,世上已有无数学者对生命的奥秘这个深奥的哲学问题进行过最权威的论证和阐释,却没有一种答案能够令人完全满意和毫不置疑的信服。‘

  (11)其实,对于人类生命的起源,不是人类学家的我们,是用不着在这件事上刨根问底纠缠不休的。真正值得我们深思的命题在于:在大自然生命的启悟下,我们应该懂得怎样感谢生命,珍惜生命,把握生命。

  (12)由此我们没有理由不对生命投之以虔诚的谢意和崇高的敬畏。毕竟,生命属于每个人只有一次。即使在人生的道路上,事业、前途、爱情、家庭都如泡沫一样破灭了,也不必悲观,不要绝望,要知道,生存本身就是一种资本,一种幸运,一种对不公命运勇敢的挑战的蔑视啊。

  (13)感谢生命,赋予我像杨絮一样纯洁而质朴、异常珍贵而不懈追求的存在。

  13.在这篇散文中, ( 1 )开头部分对漫天杨絮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3分) ( 2 )作者为什么“完全被震撼了”?(3分)

  答:( 1 ) 作用是

  ( 2 ) 原因是:①

  14.第8段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这一段的作用是什么?(4分)

  答:

  15.作者从杨絮飘舞联想到人类的生命史,得到了什么启示?(4分)

  答:

  16.下面对本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4分 )

  A.“我的心里简直承受不住这份欣喜和景仰之情”具体表现了“我”对杨絮播种生命方式的震撼。

  B.“因为有了它,这世界才变得如此盎然”,“它”指代的是我手中放飞的那一片杨絮。

  C.“只管耕耘,不问收获”,是说农民在春天播种时只考虑是否应该耕耘播种,并不考虑是否一定有好的收成。这里比喻杨絮只管漫天播种,并不计较有多少能发芽长大。

  D.引用圣经和唯物论者关于人类从何而来的不同意见,是为了说明我们不应当关注这样的问题,关注这样的问题是毫无意义的。

  E.“感谢生命,赋予我像杨絮一样纯洁而质朴、异常珍贵而不懈追求的存在”,再点“杨絮”;首尾呼应,深化了杨絮启示的意义。 答:( )( )

【高中语文知识竞赛练习题】相关文章:

消防知识竞赛练习题08-27

成语知识竞赛练习题09-16

2017国学知识竞赛练习题11-13

海洋环保知识竞赛练习题08-25

高中语文知识竞赛题(附答案)01-25

消防安全知识竞赛练习题08-23

交通安全知识竞赛练习题08-23

交通安全知识竞赛练习题08-23

2017年小学诗歌知识竞赛练习题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