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考试 百分网手机站

2016国学达人挑战赛在线答题(3)

时间:2017-05-29 培训考试 我要投稿

 

  (1)是依据音乐的不同来分类。

  (2)“风”是指各地不同的音乐。“雅”是雅正之声,指周王朝京畿地区的音乐。雅又分为小雅、大雅,也是缘于音乐的不同。“颂”是宗庙祭祀用的舞曲。

  29.简述《诗经》形式和语言方面的特点。

  (1)重章复沓的结构形式。

  (2)以四言为基本句式。

  (3)节奏鲜明,音韵谐洽,有天然的音乐美感。

  (4)语言也很有特色。一是词汇十分丰富,二是大量运用双声叠韵的联绵词和叠字,不但增加了诗歌的韵律美,更细腻地传达出诗人曲折细微的情感和物象的活泼情状。

  30.简述《左传》及其作者。

  (1)《左传》是编年史,所记史事止于鲁哀公二十七年。记事详赡,文采生动。

  (2)《左传》的作者,传统说法是左丘明,疑点很多。现在学术界大多认为《左传》的作者应当是战国初年或稍后的人。

  31.简述先秦诸子散文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特点。

  答:大约可分为三个发展阶段:

  (1)春秋末至战国初,有《老子》、《论语》和《墨子》。《老子》简篇短幅,《论语》也多为简短的语录,但都辞约义富,有些语句、篇章形象生动。《墨子》始渐有论说文的基本规模,但质朴无文,同时也还有语录体的篇章。

  (2)战国中期,有《孟子》和《庄子》。它们开始摆脱语录体,往往是长篇大论,说理畅达,文辞富瞻,是说理文的进一步发展;很多篇章形象生动,比喻、寓言叠出,行文波澜起伏,有比较浓厚的文学色彩。

  (3)战国后期,有《荀子》和《韩非子》。它们逻辑严密,说理透彻,文辞富丽,是先秦说理文的高峰。

  32.简述《论语》的文学特点。

  答:(1)《论语》多为简短语录,辞约义丰。

  (2)有的章节能够通过言谈举止表现人物的形象和性格。

  33.简述“楚辞”名称源流。

  (1)“楚辞”是战国后期楚国大夫屈原开创的一种新诗体。当时,它并没有特定的名称。

  (2)“楚辞”这个名称西汉时始出现,最初当是专指先秦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

  (3)成帝时,刘向校理古籍,始编集屈、宋等人的作品,又把西汉贾谊等人的骚体辞章收纳进来,辑为十六卷,命名为《楚辞》。

  34.简述《九歌》艺术表现的特点。

  (1)屈原在《九歌》中既写出了神的灵异,更写出了神的“人性”,神性和人性统一在一起。他描写神的飘渺高远,法力超凡,但屈原并非单纯歌颂神的不食人间烟火、高高在上,而是把神灵人格化了。

  (2)《九歌》独特的题材,造成了它与屈原其它作品不同的风格。叙写神灵的活动和神灵的情感,描绘神灵的环境和气氛,本就是一种清新幽渺的境界。再加上他侧重于描摹神灵之相思,人鬼之空恋,这就使奇异深浓的情感,凄清幽渺的境界,以及曼妙清新的描写结合在一起,造成了奇特瑰丽、色彩斑谰的艺术境界。

  35.简析《离骚》题义。

  司马迁说:"离骚者,犹离忧也。”训“离”为“罹”,以“遭遇忧愁”来释“离骚”。而班固也说“离,犹遭也;骚,忧也。”班固的说法与司马迁所解相近。王逸释曰:离别的忧愁。今人游国恩在前人陈说基础上另创新见,以为“离骚”即“劳离”,为楚地乐歌名。

  36.简述汉代乐府机关职能。

  乐府机关有采集民间歌诗、组织文人制作以及负责演唱等职责。它所演唱的乐府诗歌,包括民歌和贵族、文人创作。

  37.简述乐府诗歌的分类。

  宋人郭茂倩《乐府诗集》基本按照音乐的不同,把乐府诗分为十二类:郊庙歌辞、燕射歌辞、鼓吹曲辞、横吹曲辞、相和歌辞、清商曲辞、舞曲歌辞、琴曲歌辞、杂曲歌辞、近代曲辞、杂歌谣辞。这个分类比较全面而系统,后人研究乐府多遵从郭氏的分类。

  38.简述西汉初年政论文的特点。

  (1)在内容上,关心时事,总结秦亡的经验,针对现实问题发表议论。

  (2)在艺术上,行文平实晓畅,同时又受战国纵横策士影响,有纵横家之遗风。

  39.比较《汉书》与《史记》在思想与写作上的不同。

  在思想上《〈汉书》站在刘汉王朝的立场,坚守儒家思想正统。对一些人物的评价,与《史记》有较大差别力。如《史记》列人“世家”的人物。在写作上,《汉书》不像《史记》那样融注了作者的深情和感慨,而是更加平实客观、冷静翔实地照录史实。这些地方,都体现了班固正统严谨的史学思想和《汉书》的“官史”特色。

  40.说明东汉辞赋的发展与演变。

  东汉时期,辞赋创作仍然有骚体和赋体两种类型。

  (1)骚体作品的代表,如班彪的《北征赋》、冯衍的《显志赋》、班固的《幽通赋》、张衡的《思玄赋》、蔡邕的《述行赋》等。这些作品,或纪行以发感慨,或述志以见情怀,抒情意味浓厚。

  (2)赋体创作则出现明显变化,东汉初期赋家继承前汉司马相如、扬雄的赋风,以京都为题材,创作铺张扬厉的大赋,班固的《两都赋》、张衡的《二京赋》是其代表。到东汉中期以后,以张衡《归田赋》为发端,赋体创作向着贴近现实人生、篇幅短小和抒情言志的方向发展。

  41.简述汉乐府民歌的思想内容。

  (1)倾诉生活艰难困顿和漂泊流荡,如《东门行》、《孤儿行》《妇病行》。

  (2)反映对战争的厌倦,如《战城南》《十五从军征》《古歌》等。

  (3)讥刺达官贵人,批判社会黑暗,如《鸡鸣》《长安有狭斜行》等。

  (4)抒写爱情,反映社会婚烟问题,如《陌上桑》、《孔省东南飞》、《上山采蘼芜》等。

  42.简述《古诗十九首》的主要内容。

  (1)表现思乡、怀人的离愁别绪。如《明月何皎皎》《涉江采芙蓉》等。

  (2)表现思妇的情思与愁怨。如《客从远方来》《行行重行行》《冉冉孤生竹》等。

  (3)表现游子对生存状态的感受和对人的某些观念。如《回车驾言迈》等。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