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考试 百分网手机站

高二历史必修三知识点()(8)

时间:2018-02-23 培训考试 我要投稿

高二历史必修三知识点(人教版)

  (2)经济基础:一战期间,中国资本主义 有了进一步发展。

  (3)阶级基础: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冲破封建思想牢笼,实行民主制度 。

  (4)直接原因:袁世凯在思想文化领域里,掀起尊孔复古逆流。

  2.概况

  (1)兴起:1915年,陈独秀 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

  (2)口号:民主与科学。

  (3)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

  (4)主要阵地:《新青年 》。

  (5)主要活动基地:北大。

  (6)主要内容

  ①提倡民主与科学 ,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

  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③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1917年,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 》;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鲁迅把反封建内容与白话文形式有机的结合起来,成为新文学的典范。

  3.影响:

  (1)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尤其是青年人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

  (2)中国知识分子在运动中受到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也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1.条件

  (1)新文化运动的开展。

  (2)俄国十月革命 给中国送来马克思主义。

  (3)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传播。

  2.概况

  (1)1918年,李大钊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等文章,在中国,李大钊率先举起社会主义旗帜。

  (2)1919年,李大钊为《新青年》主编《马克思研究专号》,刊登一批介绍马克思主义和俄国十月革命的文章,李大钊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比较全面的介绍了马克思主义。

  (3)一批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社团出现。

  (4)共产党的早期组织创办工人补习学校,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还出版面向工人的刊物《劳动界》《劳动者》和《劳动音》。

  3.影响

  (1)一批先进的中国人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他们开始用马克思主义 指导中国革命,并建立了一些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

  (2)1921年,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工人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诞生。

  第16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一、三民主义的提出

  1.背景

  ①战争以后,民族危机不断加深。许多先进的中国人提出不同的救国主张。在无情的社会现实面前,这些方案屡屡碰壁。

  ②19世纪末,当中国面临瓜分危机的时刻,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登上历史舞台。

  ③1895年,孙中山发动广州起义。失败后,在英国,他一边学习西方资产阶级政治理论,一边考察西方社会政治,大大丰富了民主革命思想。

  2.提出

  ①1905年,孙中山同黄兴、宋教仁等在日本东京组建了中国同盟会。在《中国同盟会总章》中,孙中山提出同盟会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②在《民报发刊词》上,将这个纲领进一步阐发为以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为目标的“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作为革命的指导思想。

  3.内容

  ①民族主义即“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就是用革命手段推翻帝国主义支持的清朝封建统治;

  ②民权主义指“创立民国”,就是通过政治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③民生主义即“平均地权”,主张核定地价,现有地价归原主所有,革命后因社会进步所增涨的地价归国家所有,由国民共享。

  4.评价

  ①“三民主义”是孙中山受到美国林肯的“民有、民治、民享”思想启迪,实地考察西方政治制度、经济生活和社会现状后,提出的民主革命纲领。

  ②带有明显的时代局限和阶级局限。

  ③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愿望,是辛亥革命的重要理论指导。

  二、三民主义的实践

  1.辛亥革命的成功: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建立了中华民国,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辛亥革命的成功,是孙中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一次实践。

  2.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①1912年,孙中山根据三民主义思想原则,领导制定并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②确认国家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在政治上一律平等。

  ③对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制度、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具有进步意义。

  3.捍卫民主共和的斗争

  ①袁世凯窃取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职位后,实行独裁统治,企图复辟帝制。②孙中山他先后领导发动了“二次革命”“护国运动”和两次“护法运动”,但都以失败告终。

  ③孙中山逐渐认识到,过去的办法行不通了,为救国必须寻求新途径、新力量。

  三、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1.背景

  ①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使处于苦闷与彷徨中的孙中山看到希望。

  ②在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影响与帮助下,孙中山决定吸收共产党员加入,改组。

  2.提出

  1924年1月,中国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宣言,接受中国共产党的反帝反封建主张,实际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3.内容

  ①新三民主义的民族主义,有两方面含义:一为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二为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②民权主义则指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

  ③民生主义指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