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优秀

时间:2024-05-12 09:26:05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优秀

  作为一名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优秀,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优秀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优秀1

  学习目标

  1.学会“澡、械”等5个生字,正确书写“诞生、洗澡、漩涡、花圃、逆时针、司空见惯、无独有偶、见微知著、锲而不舍”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三个关于科学发现的三个故事在写法上和内容上的相同点。

  4.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引导学生认识到到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的重要性。

  5.体会本文语言生动、准确的特色,学习用事实说明道理的写法。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与本文事例相关的'图片或录像资料,生字、新词、重点语句的课件。

  2.鼓励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查阅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有很多同学特别崇拜科学家,能说一说你最崇拜的科学家是谁吗

  2.你们知道科学家们主要依据什么取得了伟大的成就吗(学生自由发言,如:善于思考、勤奋刻苦、锲而不舍等等。)

  3.教师小结: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定理、定律、学说的发现者、创立者,差不多都是从细小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看出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溯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所以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板书课题)

  4.谁来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学生自由发言。)下面我们来共同学习第20课,请同学们齐读课题。相信同学们学过课文,对这句话会有更深刻的理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同学们打开书,自读课文,要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出示词语:

  诞生 纵观 漩涡 敏锐 追根求源 见微知著 锲而不舍

  洗澡 花圃 推理 逆时针 司空见惯 无独有偶 打破砂锅问到底

  (1)指名读词语。

  (2)齐读一遍。

  3、好!同学们再读课文,看课文讲了哪三个故事分别是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

  谢皮罗教授从洗澡水的漩涡中发现问题,通过反复的试验和研究,发现水漩涡的旋转方向和地球的自转有关。

  化学家波义耳偶然发现盐酸会使花瓣变红,继而进行了许多试验,终于发现了酸碱试纸。

  奥地利医生从儿子做梦时眼球转动这个现象,经过反复观察和分析,推断出凡睡者眼球转动时都表示在做梦。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优秀2

  教材简析: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是人教版六下的课文。课文用三个事实论述了只要善于观察,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锲而不舍地追根求源,就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

  教学理念:

  这是学生初识议论文,怎样设计这堂课呢,我算是绞尽脑汁。首先议论文课堂也不能偏离语文教学,不能偏离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所以教学这课时,除了让学生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提出观点——论证观点——总结观点,更重要的也让学生多读,并且掌握作者的写作方法。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自读感悟、质疑问难、追根求源地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科学精神,激发创新意识。

  学习目标:

  1.会写5个生字,正确读记“诞生、洗澡、旋涡、花圃、逆时针、司空见惯、无独有偶、见微知著、锲而不舍”等词语。

  2.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摘抄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能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用具体事实说明一个观点。

  3.理解三个关于科学发现的故事,能从具体事例中正确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能从具体事例中正确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并学习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用具体事实说明一个观点。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与本文事例相关的图片或录像资料,生字、新词、重点语句的课件。

  2.鼓励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查阅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理解“真理”。

  1师:有很多同学特别崇拜科学家,热爱科学。老师这儿有几句跟科学有关的格言想送给大家。(课件出示)

  在历史上,任何科学上的重大发明创造,都是由于发明者充分发挥了这种独创精神。

  ——华罗庚,数学家

  科学是讲求实际的。科学是老老实实的学问,来不得半点虚假,需要付出艰巨的劳动。——郭沫若,诗人、历史学

  在科学的道路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可走,只有在那崎岖的小路上努力攀登的人,才有可能到达光辉的顶点。 ---- 马克思

  人借助于科学,就可纠正自然界的缺陷。

  ——梅契尼科夫

  科学始终是不公道的。如果它不提出十个问题,也就永远不能解决一个问题。

  ——萧伯纳

  2你从这些格言中分别得到了什么启发呢

  3和刚才萧伯纳说的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也有一句话:“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齐读。师:提问:读了课题,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带着你的理解再读课题。

  4师:这些格言都是名人的智慧,阐明了真实的道理,都被实践证实是正确的,所以我们称它们为真理。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对于“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句话你有疑惑吗科学家都是善于观察、敢于提问、大胆质疑的。你也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吧!

  5、生提问质疑。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学习这篇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同学们打开书,2.出示读书要求:

  a、自读课文,要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b文中哪些语句向我们描述了问号和真理之间的关系

  3.学生读完课文后交流

  a出示词语:

  诞生 纵观 漩涡 敏锐追根求源 见微知著 锲而不舍 洗澡 花圃 推理 逆时针 司空见惯 无独有偶 打破砂锅问到底(其中漩涡动作演示理解;逆时针、顺时针看实物钟理解)

  b 课文中哪些语句向我们描述了问号和真理之间的关系请找出来。

  4课件出示句子:(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定理、定律、学说的发现者、创立者,差不多都善于从细小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看出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求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

  善于“打破沙锅问到底”的人,却从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成就。

  只要 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答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能发现真理。)

  a我们一起读读这些句子,说说你读后的体会。

  b师:是呀,只有善于观察,不断发问,锲而不舍地追根求源,就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这就是本文论述的中心观点。可以说,课文的题目“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就是本文的观点。

  5大家快速浏览课文,作者是怎样来证明自己的观点的呢(三个事例)谁用自己的话简要说说这三个事例。

  学生自由回答:

  ? 谢皮罗教授从洗澡水的漩涡中发现问题,通过反复的试验和研究,发现水漩涡的旋转方向和地球的自转有关。

  ? 化学家波义耳偶然发现盐酸会使花瓣变红,继而进行了许多试验,终于发现了酸碱试纸。

  ? 奥地利医生从儿子做梦时眼球转动这个现象,经过反复观察和分析,推断出凡睡者眼球转动时都表示在做梦。

  三、品读感悟,研讨文法。

  1、这三个同学说的很对!这三个故事是多么有趣的生活现象啊!现在再请同学们边读课文第三自然段边思考:具体事例中的人物是谁发现的现象是什么由此发现的真理是什么从问号到真理的过程是怎样的

  (学生边读书边思考)我看到有许多同学在书上做了批注。很会学习。

  2、指名反馈。放掉洗澡水是生活中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一个微小的细节在科学家眼里却仿佛就是一颗石子,在他们脑海中激起层层涟漪。,产生了诸多的奇思妙想。当他们产生这一连串的疑问时,他们该是多么——(兴奋、激动)

  a请你们兴奋地读谢皮罗心中的问号吧!指导朗读。

  b然后他是怎么做的,怎么解决心中的疑问的

  从这句话中我们体会到谢皮罗教授是个什么性格的人(坚持不懈 锲而不舍)哪几个词最能体现他的'性格请你再读这句话,读出他的性格特点。

  c最后他得出了什么真理呢我们大家一起宣布这个真理吧!

  d从谢皮罗教授的事例当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3、请同学们借助这个表格,用刚才同样的学习方法自学课文4、5自然段,把问题的答案划记在书上,作好批注。(学生自学)

  (课件出示)

  人物

  发现现象( ? )

  不断发问

  找到真理( ! )

  谢皮罗教授

  洗澡水的漩涡

  为什么总朝逆时针方向旋转

  旋涡的方向与地球的自转有关。

  4、集体反馈。相机解释“无独有偶”

  5、一口气我们读了三个有趣的故事,现在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三个故事:这三个故事在内容和写法上有什么相同之处可以独立思考,可以同桌小声讨论。

  同学说说交流后自己的认识。

  ? 三个故事都是讲生活中的偶然发现的问题;

  ? 三个故事都是讲科学家发现和发明的故事;

  ? 三个故事都是说明“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6、大家讲的很好。有没有人能把三个故事在写法上的相同点分析透彻些

  三个故事中提到的科学家发现和发明的过程是相同的。都是先偶然发现问题,不断地追问;再进行反复的研究和试验;最后解决了问题,得出了结论。

  7、科学史上,能从生活中的细小现象中找出真理的事例还有很多很多,你还能举出一个吗也按作者的这个表达顺序说故事。

  8、这么多的事例告诉我们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但是真理的发现也是有条件的,那就是“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答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能发现真理。”(相机板书)

  9、反过头来解决疑问,你对课题“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还有疑问吗

  四、回归整体 拓展延伸

  纵览全文,我们发现,作者通过三个事例说明了一个观点: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你也能仿照作者这样写吗出示习题中的小练笔。

  课件出示:

  仿照课文写法写一段话,用具体事实说明一个观点。比如“功夫不负有心人”“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板书设计: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反复实验!

  不断追问————得出真理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优秀】相关文章:

教学设计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11-17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教学设计03-30

2022《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精选5篇)10-28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案(精选6篇)02-29

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11-03

国殇优秀教学设计优秀11-07

《春》的优秀教学设计01-06

《蜜蜂》教学设计优秀12-03

《春》优秀教学设计01-06

《麋鹿》教学设计优秀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