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北师大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时间:2023-07-18 16:20:23 志升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北师大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范文(通用5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北师大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北师大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范文(通用5篇)

  北师大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1

  教学目标:

  1、通过交流探索过程,理解和掌握整十数除整十数,几百几十的数(商是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口算并会口述口算过程。

  2、通过每一组上下两题有联系的'口算和估算练习题,帮助学生学习基本的估算方法和养成估算意识。

  教学重点:

  口述口算过程达到准确口算。

  教学难点:

  达到熟练口算。

  教 具:

  课件、口算卡片

  教 时:

  1课时

  一、课前小研究:

  口算 :80÷20= 60÷30= 70÷10=

  120÷40= 100÷50= 240÷60=

  从以上题目中选一题说说你的想法并写下来:

  ( )

  口算和估算对比题组:

  (1)80÷20= (2)60÷30=

  83÷20≈ 64÷30≈

  78÷20≈ 59÷30≈

  80÷19≈ 60÷28≈

  80÷22≈ 60÷32≈

  (3)160÷40= (4)420÷60=

  162÷40≈ 421÷60≈

  157÷40≈ 417÷60≈

  160÷42≈ 420÷63≈

  160÷38≈ 420÷58≈

  二、堂上学习

  1、 小组内交流,补充、修改自己的课前小研究,达成共识。

  2、 组间交流,一个组汇报,其他组补充。

  3、 小组内再一次互相说说口算过程。

  4、请一个小组上来每人任意选一题,轮流说说口算方法。

  5、请一个小组上来每人任意选一估算题,轮流说说口估算方法。

  师:虽然我们选择的题不同,但我们的估算方法是一致的,谁能把估算方法概括地说一说。

  6、完成书P79的“做一做”

  北师大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2

  教材分析:

  优化问题是人们经常会遇到的问题。教材是以“沏茶”和“烙饼”的生活素材为背景,鼓励学生尝试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求最优方案。本课时所授的是第一课时内容---“沏茶”。教科书首先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呈现了沏茶需要做的事情以及所需的时间。这样的设计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沏茶的各项工作,以便于学生对最优方案的探索,同时也可帮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问题1是让学生尝试解决沏茶如何省时的问题;问题2是通过对可以同时做的事情的探讨,引导学生优化程序节省时间;问题3是通过计算不同程序所需的时间,进一步体会优化思想。

  教学目标:

  1.通过对生活优化问题的合作探究,感悟合理、快捷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初步感受统筹思想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尝试用统筹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3.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养成科学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尝试合理安排时间的过程,体会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

  难点:学会根据具体事件的状况,通过调整事件顺序,合理安排时间。

  教学具准备: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沏茶的工序图片、磁块

  学具准备:沏茶的工序图片、纸张

  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创设情境。

  课件出示一段小视频,让学生观看,师质疑导入新课。

  二、探究“沏茶”问题。

  1.说一说。

  (1)课件出示主题图,让学生仔细观察并说一说沏茶要做些什么事?明确沏茶的大致顺序。

  (2)出示每件事的时间,说说完成每件事各需要多长时间?

  (3)根据以上沏茶要做的几件事,想一想怎样沏茶?进一步明确沏茶的先后顺序。找生说一说。

  2.摆一摆,画一画。

  (1)引导学生思考:要烧水为客人沏杯茶,怎样安排可以节省时间?沏茶的过程中什么事情可以同时做?需要多长时间?

  (2)学生小组合作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设计方案。如用工序图片摆一摆,或者在纸上画一画。教师巡视指导。

  (3)教师收集学生的作品。找学生在黑板上展示自己的设计方案。

  3.比一比。

  (1)师生探讨,罗列出正确的设计方案。

  学生可能出现的方案有:方案A:

  洗茶杯2分钟→找茶叶1分钟→洗水壶1分钟→接水1分钟→烧水8分钟→沏茶1分钟

  2+1+1+1+8+1=14(分钟)方案B:

  洗水壶1分钟→接水1分钟→烧水8分钟

  洗茶杯2分钟

  找茶叶1分钟

  沏茶1分钟

  1+1+8=10(分钟)方案C:

  洗水壶1分钟→接水1分钟→烧水8分钟→沏茶1分钟

  洗茶杯2分钟

  找茶叶1分钟

  1+1+8+1=11(分钟)

  以上这些方案,你认为哪些方案是正确的?哪些方案是错误的?

  (2)比较中选择最合理的设计方案。

  在正确的方案中哪种方案最合理,又省时间?为什么?(强调同时完成)

  (3)展示沏茶流程图。

  师强调:为了更清楚地把沏茶的过程表示出来,一般画上箭头。

  4.小结,引出课题,板书:优化。

  三、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小红帮妈妈做以下几件家务,至少需要()分钟。

  洗衣机洗衣服扫地擦家具晾衣服20分钟10分钟10分钟5分钟2.奇思清早起床后需完成以下几件事。请帮他安排下事情的顺序,要想喝到牛奶,最少需要多少分?

  洗脸、刷牙、叠被子做眼保

  健操洗杯子

  拿奶粉冲牛奶烧开水8分钟6分钟2分钟2分钟15分钟四、畅谈收获,全课小结。

  1.师质疑: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师生共同总结。

  五、布置作业。

  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设计一个合理安排时间的活动方案。

  板书设计:

  优化

  沏茶:洗水壶 →接水 →烧水→ 沏茶

  同洗茶杯

  时找茶叶

  1+1+8+1=11(分钟)

  北师大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3

  《三角形边关系》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内容。教材出示了4组长短不同的三根小棒,通过摆三角形,引出研究三角形三边之间关系的数学问题。通过在小组内画一画,量一量,比一比等活动,探索并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学生能应用发现的结论,来判断指定长度的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

  学情分析:

  学生已认识了各种类型的三角形,对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的性质有一些浅显的生活经验,但并不真正理解其具体含义。《三角形三边关系》是在学生经历过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的探究过程的基础上进行的'第二次探究发现活动,学生已具备初步的探究能力和强烈的探究愿望。

  教学构想:

  1、以活动为主线,让学生在操作实践中经历“操作体验——观察猜想——实践验证——发现规律——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探究出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关系。

  2、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要形式开展探究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研讨,激发学生探究的愿望和兴趣。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P30—31探索与发现(二)三角形边的关系。

  教学准备:

  直尺,小棒,统计表,课件、实物投影等。

  教学目标:

  1、通过摆一摆等操作活动,探索并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并应用这一性质判定指定的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

  2、引导学生参与探究和发现活动,经历操作、发现、验证的探索过程,培养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

  3、激发学生探究的愿望和兴趣,培养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探索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教学难点:

  能应用发现的结论,来判断指定长度的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并能灵活实际运用生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出示教材第82页例3的主题图。

  1、说一说,从小明家到学校有几条路可走?引导学生观察汇报。

  2、如果你是小明,你认为上学、放学走哪条路最近?组织学生小组议一议,然后汇报:从小明家直接到学校这条路最近。

  为什么走中间的路最近呢?今天我们要通过动手操作,自己来探索期中的奥秘。

  二、探究新知1、动手操作(1)教师:如果任意给你三根小棒,把它当作三条线段,一定能首尾相连地围成一个三角形吗?(学生回答)让我们动手实验吧!(2)教师出示小组活动要求:

  a。从5根小棒中任选三根围三角形。(小棒长度分别为:9厘米、3厘米、6厘米、7厘米、5厘米)b。记录每一根的长度。

  c。看看能否用选定的三根小棒首尾相连的围成一个三角形。

  d。把每次研究的结果记录在实验记录表中。

  (3)组织学生开始分组实验活动,并做好记录,教师巡视指导。

  2、汇报实验结果。

  实验记录表小棒长度(厘米) 能或不能摆成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是否大于第三边学生汇报时教师适时记录。

  3、讨论:通过刚才的小组活动,你有什么发现?学生汇报,可能会得出:不是任意的三根小棒都能围成三角形。

  4、根据学生的汇报,换个角度引发学生思考:看看能围成的三角形的三条边,你会发现什么呢?如果把一条边叫做а,一条边叫做ь,一条边叫做с,能用算式说说你们的发现吗?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展开讨论,很快发现:а+ь>с,а+ с>ь,ь+ с>а 5、归纳总结:

  你能用自己的话把你们的发现说出来吗?(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三、前呼后应,快乐生成运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解释例3中小明去学校为什么走中间的路最近。

  四、巩固应用、联系实际1、完成教材P86第四题。

  学生判断时,教师注意方法引导:我们是不是一定要把三条线段中的每两条线段都相加后才能作出判断?有没有快捷的方法?结论:只要比较较短的两边之和是否大于第三边就可以判断能否围成三角形。

  2、教材P88第11题。

  用长分别是4厘米、6厘米和10厘米的三根小棒,能摆出一个三角形吗?此题设计使学生对三角形三边关系进一步理解,加深“两边之和等于第三边时不能构成三角形”这个知识点的印象。

  3、思维拓展题题目:小猴盖新房,他准备了2根3米长的木料做房顶,还要一根木料做横梁,请你们帮他想一想,他该选几米长的木料最合适呢?这一题不仅充满趣味性,而且使学生思维得到进一步发展,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合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五、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三角形边的关系 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b +c >a a +c> b a + b> c

  北师大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4

  课题:

  购物小票

  内容:

  小数加减法综合应用

  课时:

  1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超市购物小票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进行小数加减法混合计算,并能选择简便的方法进行计算。

  2、能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

  1、我们在生活中经常和小数打交道,最常接触的就是在超市中了,在超市买完东西,我们就会拿到一张电脑小票,见过吗?有没有在超市买东西出过错误的?

  二、自主探究,构建数学模型

  1、出示电脑小票,观察。

  2、谁能解释一下这张电脑小票?

  3、我们来核对一下吧。怎样核对?

  列算式:20-(12.30+4.85)

  算在书上。

  4、还可以怎样核算?20—12.30—4.85,12.30+4.85+2.85

  5、20-(12.30+4.85)=12.30+4.85+2.85

  6、试一试。4.2+12.3+5.8+2.7,15—1.2—3.8仔细看一看,再算。

  你有什么好方法吗?发现了什么?

  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 a+(b+c)

  a-b-c=a-(b+c)为什么可以这样算?能结合电脑小票的问题说一说吗?

  三、运用数学模型

  1、第17页第2题。

  2、第16页第2题。

  3、第17页第3、4题。

  四、总结。

  教学反思:教材创设了核对电脑小票的情境,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课改精神。学生讨论如何核对找回来的钱对不对的`问题。可以用两种方法计算。找出更简便的方法。这样联系实际,学生能更好的理解简便计算的算理。

  北师大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5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比较,发现四边形边的特征,会给四边形分类。

  2、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梯形的种类特征,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形象灵活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

  理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概念及特征

  教学方法:

  启发讲授

  教学准备:

  课件课时1

  教学过程:

  一、复习请同学们回顾一下三角形的分类,我们是怎样分的?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是什么关系?今天我们来学习四边形的分类

  二、探究新知:

  1、分一分请大家仔细观察8个图形,可以将哪些分为一类?先自己想,在与组内的同学交流。并说说这样分的理由。

  2、汇报哪组来说一说?象这样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就是平行四边形。在观察一下这组图,有什么特点?象这样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就是梯形。在观察这一组图形,几组对边平行?是哪一组?象这样的图形统称四边形谁来说一说,我们是怎样把四边形分类的?

  3、议一议看看笑笑的分类方法按角分按边分等腰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边三角形思考写出答案,在组内交流1,3,6分为一组有两组对边平行且相等2,4,7分为一组一组说一说5,8分为一组按边是否平行正方形和长方形是不是平行四边形呢?正方形,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之间的关系你能够画一画吗?找一个生板演我们还可以用一个大的集合图来表示四边形的关系。谁能够像老师这样说一说四边形图形之间的关系。

  三、巩固练习今天大家学习非常认真填一填要判断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还是梯形关键看什么?判断对错画一画剪一剪教师适时的指导拼一拼四。今天的图形之旅就要结束了,你们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四边形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任意四边形

  教学反思:

  这节课在学生认识四边形特征的基础上,根据学过的`知识,按四边形边和角特征进行分类。从“复习、分类探究、巩固新知总结”。

  平面图形是较为抽象的数学知识,只有在通过学生动手、动脑、动口这样多层次的感知,多角度的思考,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只有把四边形进行分类,概括出特征,才能让学生知识与能力得到同步的发展。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既要重视学习结果,更要重视过程,引导学生主动去探索,自己去发现。在课堂上我为学生创设了一系列的活动,如分一分、填一填、画一画、议一议等,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做中悟、悟中创。在“分一分”这个活动,教学时我事先让准备一些各种各样的四边形,然后让学生自主进行分类,然后让学生自己总结出各类的特点,体验不同的分类标准,再引导学生按两组对边是否平行进行分类。这样安排,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获得成功的喜悦。

  总之在数学学习中应重视学生自主与合作、讨论与交流的学习方法,放手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同时,为学生创设了多次合作、讨论和交流的机会。

【北师大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教学计划02-17

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的数学教学计划11-10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下册《吃西瓜》教学设计(通用8篇)06-22

北师大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03-15

北师大版春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02-26

数学下册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通用6篇)07-31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通用15篇)02-03

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数学角的度量教学设计10-17

北师大版数学《反比例》教学设计(通用12篇)08-24

数学五年级下册北师大版教学计划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