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论语十二章优秀教学设计

时间:2022-11-22 14:03:50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论语十二章优秀教学设计模板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论语十二章优秀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论语十二章优秀教学设计模板

  论语十二章优秀教学设计 篇1

  学习本文,应遵循化难为易,由浅入深的原则,在起始阶段无需将“而”“之”“于”“其”等文言虚词的含义讲得抽象而难懂,学生可以翻译,了解区别就可以了。而对于文意的理解,可以通过老师穿插故事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同样也可以让学生结合自身的经验讲相关的故事,让他们在具体的内容中了解文章的内容。至于文中所包含的深刻哲理,无需讲得过深,从字型出发,帮助学生理解其含义,能够释读全文就可以了。

  教学过程:

  1、导入:(故事导入,化深为浅)

  公元前480年,在鲁国按例举行了一次春天的狩猎,鲁国大夫季孙氏的家臣猎到了一头异兽,无人能识。于是人们自然就想到去请教以博学多识著称的孔子,没想到孔子见到这头已死的异兽时竟然流下了眼泪。他说,这是麒麟啊,这原本是在太平盛世出现的异兽,怎能出现在这样的乱世之中,并且惨死在猎人之手呢?于是,他唱起了一首悲伤的歌曲:“唐虞世兮麟凤游,今非其时来何求?麟兮麟兮我心忧。”这首被后世称为《获麟歌》的歌曲充满了悲凉之情。那么,孔子为何会对这头麒麟的死如此悲伤?他究竟在悲叹谁的命运呢?就请大家说一说你所知道的孔子。(学生根据自己收集的材料发言)

  孔子自己就是这头麒麟的化身,生非其时,一生屡遭打击,从没有获得过实现自己理想的机会。一年后,孔子预感到自己死期将至,望着远道而来的学生子贡,他又咏叹出一首辞世之歌:“太山坏乎?梁柱摧乎?哲人萎乎?”孔子预言了自己的死亡,也在总结自己一生坎坷的命运。七天后,孔子去世了。他的学生们都为他守墓三年,然后痛哭尽礼而去,唯有子贡守了整整六年方才离去。孔子去世后,曾经涌现过一股否定孔子的声浪,子贡奋力为老师辩护,维护了老师的名誉。孔子的声名不仅令他的学生们钦佩,直到今天依然在影响着世界。西方曾经评选过世界十大哲学家,孔子名列榜首。曾有西方哲学家说过21世纪是儒家文明的世纪。

  如果我们细考孔子的一生,会发现他的一生无权无势,只在很短的时间内掌握过治理国家之权。可是,当时那些权势煊赫的贵族王公们都为历史所淹没,他们的名声早已被人遗忘,但孔子的思想至今依然对世界产生着重要的影响,他的家族至今传承不绝。那么,孔子身上究竟有什么魅力可以令他成为后世敬仰的万世师表?今天我们学习的《论语》十二章,只表现了孔子思想的一个小小片断,但管中窥豹,我们也可以从中去感受这位伟大哲人的思想印记。

  2、简介《论语》(整体把握语言特点,明确学习目标)

  《论语》是孔子的学生们以及学生的学生们的课堂笔记,不过也可以称得上是全世界最著名的课堂笔记,有一个数据称这部书在全世界的印刷数量仅次于《圣经》,而我们熟悉的成语大都源于古书,《论语》被称为出现成语最多的书。这部书主要记录了孔子和他弟子们的人格修养、治学态度和处世方法,其核心就是孔子所倡导的理想的人生目标——“仁”,这也是中国历代正直的知识分子所追求的人生理想。我们今天学习这篇课文的最主要目的,就是探究一下十二章表现了孔子所倡导的人格修养有哪些具体内容,他的治学态度与处世方法各是什么?这些内容又是如何体现出“仁”的内涵。

  3、初读课文,疏通文义。

  学习方法:

  (1) 配合音乐,读出古文韵味。

  (2) 结合注释,自学各章的大意,圈出各章中需要重点理解的词语。

  (3) 将文中经常出现的词语及自己无法理解的词语标注出来并提出。(通过板书或投影展示出来)

  提示:

  (1) “乎”“矣”“哉”“也”“夫”均为语气词。“乎”,一般在问句结尾,或反问、或疑问,根据上下文而定。“矣”“哉”“也”不翻译,“也”的用法与《咏雪》一课中“左将军王凝之妻也”不同。“焉”有时也可以作为语气词,它的用法则不同,在书上已经有解释了。

  (2) “之”与“下车引之”的“之”用法一样,都是代词,所代内容根据文本而定。“学而时习之(代学习的内容)”,“知之者不如好之(代学问和事业)者”,“曲肱而枕之(代胳膊)”,“择其善者而从之(代优点),其不善者而改之(代缺点)”。

  (3) “而”“其”在文中出现了多次,也有不同的解释,需要我们根据上下文含义而定,这个字出现的较多,因此我们放在文中解释。

  (4) 圈出三类字:通假字,如“说”“有”。语义与用法与今天有所区别的字,如“传”“故”“新”“乐”“饭”以及需要我们重点理解的字。(要求学生解读)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心欲,不逾矩。”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4、理解文意。

  学习方法:

  (1) 以关键字为核心,结合字型理解含义。

  (2) 结合具体故事,深入浅出,理解各章含义。

  (3) 结合自己生活,通过自编故事,说出自己对各章的理解。

  (4) 以首章为核心,围绕首章内容,引导学生归纳孔子的人格修养,具体的治学态度和处世方法。

  扩展阅读

  (1) “学而时习之”一章中,前两个反问句强调了什么内容?(自己的快乐)而最后一个问句说明这种快乐是一种高尚的快乐。那他为什么而快乐呢?我们先来第一句。这一句中“而”字需要翻译吗?这里的“而”

  仅仅表示“学”与“时习”两个词组之间有一个先后顺序。看甲骨文中的“学”,形状象几个人在建造房屋。建造房屋除了要模仿别人的行为,还需要什么?(思考房屋的结构,地基等等内容)也就是说,学习需要领悟其中的精神。房屋是大家的栖身之所,因此古人如此造字,表现了“学”的重要性。领悟了新的精神就够了吗?在甲骨文中“习”写成在太阳之上鸟飞翔的样子。鸟要学会飞翔,不能停止,“习”强调了什么?(反复练习钻研),因此翻译成了“复习”。为什么这一内容需要按时复习,不能一刻懈怠呢?(因为这不仅仅是普通的知识,而是对道德的追求,这是不能松懈的。)

  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曾子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启发学生保全自己的肢体很难,保全自己的人生追求也是很难的。

  (2) “有朋自远方来”。为什么这些人会从远方而来?从甲骨文来,“朋”的'原意是指货币的单位,两串钱为一朋,缺一不可,说明两者的关系是什么样的?(亲密无间)“友”为两只手,也可以理解为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也就是做生意。而做生意最根本的原则是什么?(诚信)因此,“朋”说明这些远道而来的人与孔子之间是互相信任并且亲密无间的。那么他们为什么会信任孔子呢?“朋”的另一种解释是“凤凰”,凤凰一出现,百鸟就会追随它飞翔,为什么?(物以类聚)。孔子就是“凤凰”,这些人因为有着共同的追求,因此都愿意追随他。大家说,这些人是什么人呢?(孔子的学生们)

  孔子周游列国时,屡遭打击,他的学生虽然也有过怨言,但没有一个人离开他。孔子也很欣慰,不时地赞赏过他的这些学生们。

  (3) “人不知而不愠”。这里的“而”需要翻译为“却”,语义发生了转折。他为什么不生气呢?因为他的追求与普通人不同,他追求的是什么?(最高的道德)只要他不丧失这一道德,他就不会生气,也唯有具备高级道德修养的人才能做到这一点。

  孔子曾经在陈蔡之间被围七天,没有粮食吃,跟随的人都饿得站不起来了,但孔子却还在弹琴唱歌。面对弟子的质疑,孔子说出了一番堂堂正正的言论:“君子达(通)于道之谓达(得志),穷于道之谓穷(困顿)。今丘也拘(坚守)仁义之道,以(因为)遭乱世之患,其所也,何穷之谓?故内省而不改于道,临难而不失其德。大寒既至,霜雪既降,吾是以(因此)知松柏之茂也。……陈、蔡之厄(灾难),于丘其幸乎!”这番话之前从没有人说过,之后就成为了中国正直的知识分子的行为准则,被他们用各种方式实践着。而这些人也构成了中国的脊梁。

  (4) 这一章分成三段话,表面上看讲了学习方法,交友原则和个人修养,但核心却只有一个,是什么?(表达对道德的追求)这是修养人格的最重要内容,这一修养使孔子的人格完善,并且能够影响远人。孔子如何修养自己的人格?(永不松懈)这是人格修养的基础,那么,孔子及他的学生们又围绕这一点补充了哪些原则呢?(学生列举相关语句,老师指出其中的关键字含义)

  (5) “三省吾身”一句中,甲骨文中的“省”的主体是一只眼睛,而一个箭头直射眼睛,说明什么?(要注意观察自己)看清别人的弱点容易,但看清自己的弱点就不容易了,所以需要多次反省。曾子所反省的内容与前面孔子所说的内容有什么相同?(强调了对别人、对朋友要讲诚信,学习的知识要反复复习)“传”字在甲骨文中的本字就是两个人传递一个东西,这个东西被密封了起来,说明非常重要。这个字本来指传递信件,也可以引申为重要的物品。因此,必须不能遗失,就需要人们手把手传递,少了一个人都传递不到目的地。同样,我们的学习也要按时,不能有一天懈怠。“温故而知新”一章中,“故”指旧的知识,“新”指新的理解与体会,为什么温习旧知就会得到新体会呢?我们看“新”的甲骨文,指砍掉树木的旁枝,以便它长出新枝来。学习也同样如此,我们对旧知识,要如同给大树修枝一样来整理它,就会发现了规律,新知识也会如树木般长出新枝来。“为”的甲骨文,是指用手牵大象的鼻子,使大象成为驯服的家畜。同样,通过我们自身的努力,我们也可以成为老师,主动地获取新的知识。“思”字从篆文来看,是由头与心组合而成的,在古人看来,头与心均能诞生思想,是什么可以自头脑至心,贯穿不绝呢?(人的想法)“罔”就是陷阱,从篆文来看,人陷在罗网之中,没有一个缺口可以使自己逃出去,因此光学习不思考学习的意义,只能让自己被大量的知识缠绕起来,无法挣脱。“殆”的篆文指一个人站在了高台之上,四周无依无靠,那你说会有什么感觉?(恐惧)因此文中解释为有害的。一个人总是胡思乱想,就会有许多害处。“善”的篆文由“羊”与“言”组成,原意是指吉祥,这里就是指人的优点好处。子夏的话与上文有什么联系?(补充说明了学习的内容应广博,学习的态度应诚实,还要多提问,多思考,是学习的基础)(学生活动:根据自身经历,说小故事解读这些内容)

  孔子向鲁国的乐官师襄子学习弹琴,学了十天仍止步不进。师襄子说:“可以增加学习内容了。”孔子说:“我已经熟习乐曲的形式,但还没有掌握演奏的技巧。”过了一段时间,师襄子说:“你已经熟习演奏的技巧,可以学习新的曲子了。”孔子说:“我还没有领会乐曲的意境、志趣啊。”过了一段时间,师襄子说:“你已经熟习乐曲的意境、志趣,可以继续往下学了。”孔子说:“我还不了解乐曲的作者啊。”过了一段时间,孔子默然沉思,欣喜陶然,高瞻远望而意志升华的说:“我知道乐曲的作者了,那人皮肤深黑,体形颀长,眼光明亮远大,像个统治四方诸侯的王者,若不是周文王还有谁能撰作这首乐曲呢!”师襄子离开坐席连行两次拜礼,恭敬的说:“老师说这乐曲就叫做《文王操》啊。”

  (6) 孔子因得贤材而教而感到快乐,那么文中又是如何表现孔子对学生们的具体评价,并且如何表现孔子在追求道德过程中的快乐的?

  (7) 在这几句中,“乐”字反复出现。我们看甲骨文与篆文中的“乐”,均是表现了乐器。音乐需要声音纯正,需要音符和谐,这样才能给人带来持续的乐趣。那这一特点如何体现在这几句话中呢?(颜回“不改其乐”,孔子视富贵如浮云,均是因为他们的立身纯正,因此他们的生活尽管穷困,但却是和谐的。其根本原因就是孔子把追求道德作为自己的乐趣,他坚信这种道德必然实现,因此即使生活穷困也不会后悔。)

  孔子知道大家心里不高兴,问子路说:“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我的道不对吗?我为什么会到这个地步呢?”子路说:“也许我们还不够仁吧?人们不能相信我们;也许我们还不够有智慧吧?人们不肯去推行我们的道。”孔子说:“是这样的吗?由,如果仁者一定会让人相信,怎么会有伯夷、叔齐?如果智者的道一定会得到推行,怎么会有王子比干?”子路出去了,孔子让子贡(端木赐)进来,问子贡说:“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我的道不对吗?我为什么会到这个地步呢?”子贡说:“夫子的道至大,所以天下不能容。夫子为何不稍加贬损呢?”孔子说:“赐,良农能种植谷物却不一定能收获谷物,良工的技艺高明却不一定能顺应物理。君子能修其道,却不一定能为世俗所容。现在呢,你不求修道而求为世所容。赐,你的志向并不远大呀!”子贡出来了,孔子让颜回进去,问颜回说:“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我的道不对吗?我为什么会到这个地步呢?”颜回说:“夫子的道至大,所以天下不能容。虽然这样,夫子推行您的道就是了,天下不容,又有什么关系呢?不容然后见君子。道之不修,是我的耻辱;道已大修而不为天下所用,那是诸侯的耻辱啊。天下不容,又有什么关系呢?不容然后见君子!”孔子欣然,笑着说:“不错啊,颜家的孩子!假如你有很多钱的话,我可以给你做管家呀。”

  (8) 孔子面对别人的不理解不会生气,那他就不会难过吗?面对重重打击,他又是如何坚守自己的志向?(列举相关语句)

  (9) “逝”字的偏旁一般解读为拾阶而上,但我从这句话同样产生了联想,可以比作流水,走过的道路是不能回头的,因此我们要珍惜这随时而逝的时光。孔子的晚年也曾经感叹,说如果自己五十岁就学习《易》,则可以终身无大过了。五十岁已是“知天命”的年龄,孔子还在学习,可见他对时间的珍惜,他要抓紧一切时间去学习。“夺”字的古文写作鸟儿从手中飞走,鸟儿是有生命的,就带有冲破的意义了。换而言之,“夺”字所表现的是指用强力夺取。这种力量大到可以从千军万马中夺取统帅,但却不能改变一个人的意志。可见,孔子对自己理想的坚守与无所畏惧。

  在宋国时,宋国大夫桓魋欲杀孔子。孔子说:“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表现出了一种大勇。

  5、体会精神(归纳上文所学内容,总结感受)

  (1) 在我们学习了上述的内容之后,大家总结一下孔子的人格修养、治学态度和处世方法的具体内容。(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提示:

  人格修养:永不松懈,时刻反省自己的言行,时刻关注身边的人与事,从中汲取经验教训。

  治学态度:善学善思,时时温习旧知

  处世方法:坚守自己的信念,绝不因暴力或穷困或改变。

  (2) 你认为孔子身上最打动你的是什么?为什么?(可结合具体的故事来说)

  (3) 总结:孔子真正的魅力源于他高尚的人格以及坚韧的个性,他坚守理想,用自己的言行影响着中国一代又一代人,他的弟子们在他去世后定居在他的墓地周围,后人们也因此将他视为“万世师表”。我们学习这篇文章,最重要的就是感受他伟大的精神力量。

  论语十二章优秀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了解《论语》的有关知识,明确其在历史上的价值。

  2、掌握重点字词的读音、含义、能熟练背诵、默写全文。

  3、理解、运用其中关于学习的`名言警句,培养学生的文言文翻译能力。 教学过程

  第一阶段:学情诊断

  1、导入

  有人说,若中国人不知道有孔子,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国人;知道了孔子,而不知道《论语》,也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国人。“半部《论语》治天下”,它形象地概括了这部儒家经典对后世的卓越贡献。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孔子,随着这位“万世师表”一起去探讨学习方法、学习态度以及如何修身做人。

  2、初读课文,扫除语言障碍。特别注意加点字的音、形、义。

  人不知而不愠(yùn) 学而不思则罔(wǎng) 。。

  思而不学则殆(dài) 不亦说(yuè)乎 。。

  传(chuán)不习乎 知之者不如好(hào)之者 。。

  第二阶段:自主探究

  1、教师泛读课文,然后学生自主朗读。

  2、根据课下注释,翻译课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译文:学习了,然后时常复习它,不也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快乐吗?人们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译文: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尽力呢?和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呢?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译文: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遇事就不迷惑,五十岁懂得了什么是天命,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能达到随心所欲,想怎么做便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

  论语十二章优秀教学设计 篇3

  【学习目标】

  一、了解作者孔子及《论语》,全面了解孔子的思想主张。

  二、翻译文句,积累重点词语

  三、理解文意,理解各章主旨

  【重点难点】

  重点:目标二

  难点:目标三、目标一的了解孔子的思想主张。

  【课时数】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论语》是一部涉及人类生活诸多方面的儒家经典著作。孔子的言行涉及孝道、治学、治国、为政等诸多方面,为历代所推崇,他的思想言论不一定与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相吻合,但我们可以辩证学习,学习其中的精华。

  二、预习检测

  1、复述孔子及《论语》的相关常识要点。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东南)人。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相传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孔子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14年。孔子还是一位古文献整理家,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集,成书于战国前期。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及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2、朗读选文。

  三、研习文本。

  (一)自主学习

  请借助注释及工具书,自主翻译选文,在课本上标注重要词语,并针对选文的内容作批注。疑难问题,做好记录。

  (二)合作解疑

  1、请在小组内交流学习成果,以段落为单位,逐词解释,口头翻译,每人主讲一段。

  2、请提交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讨论探究,尝试解决。

  3、仍未达成一致的疑难问题,由提交者统一在全员解疑环节提交求解。

  【参考译文】

  第一章:孔子说:“君子吃东西不追求饱足;居住不追求安逸;对工作勤奋敏捷,说话却谨慎;接近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并向他学习,纠正自己的缺点,就可以称得上是好学了。”

  第二章:孔子说:“做人如果没有仁德,怎么对待礼仪制度呢?做人如果没有仁德,怎么对待音乐呢?”

  第三章:孔子说:“早晨能够得知真理,即使当晚死去,也没有遗憾。”

  第四章:孔子说:“君子明白大义,小人只懂得小利。”

  第五章:孔子说:“看见贤人就应该想着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要反省自己有没有类似的毛病。”

  第六章:孔子说:“质朴多于文采就难免显得粗野,文采超过了质朴又难免流于虚浮,文采和质朴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这才能成为君子。”

  第七章: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弘大刚毅,因为他肩负的任务重大而路程遥远。把实现仁德作为自己的任务,难道不是重大吗?到死方才停止下来,难道不是遥远吗?”

  第八章:孔子说:“好比堆土成山,只差一筐土就完成了,这时停下来,是我自己要停下来的。又好比平整土地,虽然只倒下一筐土,如果决心继续,还是要自己去干的。”

  第九章:孔子说:“智慧的人不疑惑,仁德的人不忧愁,勇敢的人不畏惧。”

  第十章:颜渊问什么是仁。孔子说:“抑制自己,使言语和行动都走到礼上来,就是仁。一旦做到了这些,天下的人都会称许你有仁德。实行仁德要靠自己,难道是靠别人吗?”颜渊说:“请问实行仁德的具体途径。”孔子说:“不合礼的'事不看,不合礼的事不听,不合礼的事不言,不合礼的事不做。”颜渊说:“我虽然不聪敏,请让我照这些话去做。”

  第十一章:子贡问道:“有一个可以终身奉行的字吗?”孔子说、“大概是‘恕’吧!自己不想要的,不要施加给别人。”

  第十二章:孔子说:“学生们为什么没有人学诗呢?诗可以激发心志,可以提高观察力,可以培养群体观念,可以学得讽刺方法。近则可以用其中的道理来侍奉父母;远可以用来侍奉君主,还可以多认识鸟兽草木的名称。”

  (三)全员解疑

  由各小组提出疑问,全班同学和老师一起解决问题。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二、文本探究

  1、请概括各章所蕴涵的道理。

  (1)小组探究,理解各章的主旨。

  (2)合作交流,概括各章蕴涵的道理。

  【明确】

  一、孔子认为,作为一个君子,为学要修身养性,安贫乐道,要善于抵制物欲,不断向有道之人学习,做事要勤勉,要尽可能地把精力用于追求理想和真理上。本章议论“什么是好学”,四句话,前两个方面说不要做什么,后两个方面说要做什么,做到这四点就是好学。凸显了古人以完善道德品质为基点的教育思想。

  二、孔子讲了仁与礼、乐的关系,指出礼、乐的核心与根本是仁,没有仁德的人,根本谈不上什么礼、乐的问题。人而不仁,礼对他有什么用?人而不仁,乐对他有什么用?这里即是说不仁之人,是用不了礼乐的。

  三、阐述了孔子执着追求真理的精神,以及为追求真理而献身的牺牲精神。真理,是每个仁人志士矢志不渝的追求目标,哪怕要付出生命的代价。

  四、阐明了孔子关于君子与小人不同的义利观。小人追求个人利益,而君子亦会追求个人利益,但会先考虑所得是否合于道义,以义为原则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五、自我反省是道德修养的一种方法,经常反省自己,可以去除心中的杂念,理性地看待自己,快速地改掉自己的缺点,完善自己的道德境界。说明在一个人完善自己的人格和学问,提高道德修养的过程中,自省的重要作用。

  六、它高度概括了文与质的合理互补关系和君子的人格模式。文与质是对立统一、相辅相成的。只有文、质双修,才能成为合格的君子。

  七、曾子认为读书人应该具备刚毅的品格,因为只有具备了这种品格才可以接受重任,才可以不半途而废,才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的愿望。

  八、孔子运用“堆土成山”与“填土平地”这两比喻,说明了功亏一篑与持之以恒的深刻道理。鼓励自己和学生们,无论是做学问,还是为人处世,都应自觉自愿地坚持下去。如若半途而废,只会前功尽弃,留下终身遗憾。

  九、孔子认为,一个人要达成完美的人格修养,智、仁、勇缺一不可,它们是君子的基本品质。有智慧的人能将事理看得明白透彻,所以不会迷惑。仁者存公心,去私欲,乐天知命,不患得患失,所以不忧虑。有勇气的人不畏惧困难,见义勇为,所以不惧。

  十、孔子阐述了对“仁”的内涵的理解及如何通过自己的行动来实现“仁”。“仁”的关键是克己复礼,具体是要“视、听、言、动”都符合礼。

  十一、孔子认为推己及人的恕道是可以终身奉行的原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说的也是思想品德修养,强调“修己”。

  十二、孔子重视《诗经》的教化作用。在《论语》中,孔子不仅多次引用《诗经》来说明自己的观点,还多次强调《诗经》在为人处世上的重要作用,教诲弟子要学《诗》。在这里,孔子再次向弟子提出学《诗》的重要意义。学《诗》至少有上面所列举的六种好处,因而孔子特别强调要好好学习。

  2、请结合现实说说学习选文得到的启示。

  【提示】结合文本内容,联系现实生活,谈个人的感受。

  三、拓展延伸

  了解孔子的思想主张

  孔子是儒家创始人,他的思想核心是“仁”“礼”。

  1、孔子主张礼治,反对法治。礼的意义在古代甚为广泛,指国际间交际的礼节仪式,贵族的冠、婚、丧、祭、餮等典礼,包括政治制度、道德规范等。孔子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后继周者,虽百代可知也。”(《论语学而》)似乎周礼是千秋不变的规范。晋国铸了刑鼎,他尖锐地反对,说:“晋其亡乎,失其度矣。”

  2、在经济方面,他反对封建的田赋制度而极力维护西周以来的田赋制度。《左传哀公十一年》:“季氏欲以田赋,使冉有访诸仲尼……仲尼……私于冉有日:‘君子之行也,度于礼。施取其厚,事举其中,敛从其薄。如是则以丘亦足矣。若不度于礼,而贪冒无厌,则虽以田赋,将又不足。且子季孙若欲行尔法,则周公之典在;若欲苟而行,又何妨焉’。”

  3、孔子主张维护等级制度的正名思想。他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种合乎“礼”的等级制度。孔子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跏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论语子路》)

  4、孔子主张克己复礼。《论语颜渊》记载:“颜渊问仁。子日:‘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颜渊又问“克己复礼”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孔子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5、在伦理思想方面,孔子主张仁。孔子的“仁”的基本精神是教人根据周礼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他的“仁”一般不包括劳动者。孔子说:“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论语宪问》)曾子以忠、恕,二字概括“仁”的涵义,是比较接近原意的。忠恕之道,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6、在教育上,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

  7、在品德方面,他主张“宽、耻、信、敏、惠、温、良、恭、俭、让”等。

  8、在哲学上,孔子主张天命观。孔子主张天命,一次,他受到匡人的围困,他说:“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在孔子看来,“天”是宇宙万物无言的主宰者。孔子认为他自己就是秉承天命而说话做事的。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他把恢复周礼看做是自己的历史使命,说:“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论语子罕》)

  三、整理总结

  四、背诵课文。

  五、布置作业:完成课后检测。

【论语十二章优秀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论语十二章教案03-29

《论语》十二章教学反思总结(精选12篇)10-31

《论语》 教学设计05-10

《论语》 教学设计(通用19篇)07-04

论语十二章优质课教案(精选12篇)11-04

《论语》活动课教学设计(精选10篇)07-22

初一年级《论语》十二章同步练习10-20

国殇优秀教学设计优秀11-07

《登高》优秀教学设计09-02

《手指》教学设计优秀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