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计划 百文网手机站

高一上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时间:2022-09-01 10:00:02 教学计划 我要投稿

高一上学期数学教学计划(通用13篇)

  时间过得太快,让人猝不及防,成绩已属于过去,新一轮的工作即将来临,此时此刻需要为接下来的工作做一个详细的计划了。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写好计划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一上学期数学教学计划,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高一上学期数学教学计划(通用13篇)

  高一上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篇1

  金色九月,又是一年开学季,各位老师们你们的教学计划准备好了吗。下面是一份高一数学上学期教学工作计划,具体详细内容包括对教学思想、教材、教法和学情的分析等等,希望对每一位高一数学的老师有一定的帮助。

  一、教学思想:

  使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作为未来公民所必要的数学素养,以满足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具体目标如下。

  1、获得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数学结论的本质,了解概念、结论等产生的背景、应用,体会其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及它们在后续学习中的作用。通过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

  2、提高空间想像、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等基本能力。

  3、提高数学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包括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发展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

  4、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力求对现实世界中蕴涵的一些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作出判断。

  5、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科学态度。

  6、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逐步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形成批判性的思维习惯,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从而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

  二、教材特点:

  我们所使用的教材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A版)》,它在坚持我国数学教育优良传统的前提下,认真处理继承,借签,发展,创新之间的关系,体现基础性,时代性,典型性和可接受性等到,具有如下特点:

  1、亲和力:以生动活泼的呈现方式,激发兴趣和美感,引发学习激情。

  2、问题性:以恰时恰点的问题引导数学活动,培养问题意识,孕育创新精神。

  3、科学性与思想性:通过不同数学内容的联系与启发,强调类比,推广,特殊化,化归等思想方法的运用,学习数学地思考问题的方式,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培育理性精神。

  4、时代性与应用性:以具有时代性和现实感的素材创设情境,加强数学活动,发展应用意识。

  三、教法分析:

  1、 选取与内容密切相关的,典型的,丰富的和学生熟悉的素材,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创设能够体现数学的概念和结论,数学的思想和方法,以及数学应用的学习情境,使学生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引发学生看个究竟的冲动,以达到培养其兴趣的目的。

  2、 通过观察,思考,探究等栏目,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活动,切实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

  3、 在教学中强调类比,推广,特殊化,化归等数学思想方法,尽可能养成其逻辑思维的习惯。

  四、学情分析:

  两个班一个普高一个职高,学习情况良好,但学生自觉性差,自我控制能力弱,因此在教学中需时时提醒学生,培养其自觉性。班级存在的最大问题是计算能力太差,学生不喜欢去算题,嫌麻烦,只注重思路,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同时要进一步提高其思维能力。同时,由于初中课改的原因,高中教材与初中教材衔接力度不够,需在新授时适机补充一些内容。因此时间上可能仍然吃紧。同时,其底子薄弱,因此在教学时只能注重基础再基础,争取每一堂课落实一个知识点,掌握一个知识点。

  五、教学措施: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数学活动、故事、吸引人的课、合理的要求、师生谈话等途径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提高学习兴趣,在主观作用下上升和进步。

  2、注意从实例出发,从感性提高到理性;注意运用对比的方法,反复比较相近的概念;注意结合直观图形,说明抽象的知识;注意从已有的知识出发,启发学生思考。

  3、加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养成善于分析问题的习惯,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

  4、抓住公式的推导和内在联系;加强复习检查工作;抓住典型例题的分析,讲清解题的关键和基本方法,注重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5、自始至终贯彻教学四环节,针对不同的教材内容选择不同教法。

  6、重视数学应用意识及应用能力的培养。

  总结:制定教学计划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希望上面的高一数学上学期教学工作计划,能受到大家的欢迎!

  高一上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篇2

  一 设计思想:

  函数与方程是中学数学的重要内容,是衔接初等数学与高等数学的纽带,再加上函数与方程还是中学数学四大数学思想之一,是具体事例与抽象思想相结合的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自主探究教学法。通过教学情境的设置,让学生由特殊到一般,有熟悉到陌生,让学生从现象中发现本质,以此激发学生的成就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在现实生活中函数与方程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应用,因此函数与方程在整个高中数学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二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的新增内容之一,选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课书数学I必修本(A版)》第94—95页的第三章第一课时3.1.1方程的根与函数的的零点。

  本节通过对二次函数的图象的研究判断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存在性以及根的个数的判断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相应的二次函数的零点的联系,然后由特殊到一般,将其推广到一般方程与相应的函数的情形。它既揭示了初中一元二次方程与相应的二次函数的内在联系,也引出对函数知识的总结拓展。之后将函数零点与方程的根的关系在利用二分法解方程中(3.1.2)加以应用,通过建立函数模型以及模型的求解(3.2)更全面地体现函数与方程的关系,逐步建立起函数与方程的联系。渗透“方程与函数”思想。

  总之,本节课渗透着重要的数学思想“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思想”“方程与函数”和“数形结合”的思想,教好本节课可以为学好中学数学打下一个良好基础,因此教好本节是至关重要的。

  三 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

  1、结合方程根的几何意义,理解函数零点的定义;

  2、结合零点定义的探究,掌握方程的实根与其相应函数零点之间的等价关系;

  3、结合几类基本初等函数的图象特征,掌握判断函数的零点个数和所在区间 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体验化归与转化、数形结合、函数与方程这三大数学思想在解决数学问题时的意义与价值;

  2、培养学生锲而不舍的探索精神和严密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3、使学生感受学习、探索发现的乐趣与成功感

  教学重点:函数零点与方程根之间的关系;连续函数在某区间上存在零点的判定方法。

  教学难点:发现与理解方程的根与函数零点的关系;探究发现函数存在零点的方法。

  四 教学准备

  导学案,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电子交互白板。

  五 教学过程设计:

  六、探索研究(可根据时间和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适当调整)

  讨论:请大家给方程的一个解的大约范围,看谁找得范围更小?

  [师生互动]

  师:把学生分成小组共同探究,给学生足够的自主学习时间,让学生充分研究,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也可以让各组把这几个题做为小课题来研究,激发学生学习潜能和热情。老师用多媒体演示,直观地演示根的存在性及根存在的区间大小情况。

  生:分组讨论,各抒己见。在探究学习中得到数学能力的提高

  第五阶段设计意图:

  一是为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做准备

  二是小组探究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探究意识,本组探究题目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此组题目具有较强的开放性,探究性,基本上可以达到上述目的。

  七、课堂小结:

  零点概念

  零点存在性的判断

  零点存在性定理的应用注意点:零点个数判断以及方程根所在区间

  八、巩固练习(略)

  小编为大家提供的高一上学期数学教学计划格式,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最后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高一上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篇3

  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树立全新的语文教育观,构建全新而科学的教学目标体系、数学网特制定高一上学期数学函数的基本性质教学计划模板。

  教材分析

  函数性质是函数的固有属性,是认识函数的重要手段,而函数性质可以由函数图象直观的反应出来,因此,函数各个性质的学习要从特殊的、已知的图象入手,抽象出此类函数的共同特征,并用数学语言来定义叙述。基于此,本节的概念课教学要注重引导,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习题课教学以具体技巧、方法作为辅助练习。

  学情分析

  学生对函数概念重新认识之后,可以结合初中学过的简单函数的图象对函数性质进行抽象定义。另外,为了方便学生做题及熟悉函数性质,还需要补充一些函数图象的知识,例如平移、二次函数图象、含绝对值函数的图象、反比例函数及其变形的函数图象。总之,本节课的教学要从学生认知实际出发,坚持从图象中来到图象中去的原则。

  教学建议

  以图象作为切入点进行概念课教学,引导学生对概念的形成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尤其是概念中的部分关键词要做深入讲解,用函数图象指导学生做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理解函数单调性、最值、奇偶性的图形特征

  (2)会用单调性定义证明具体函数的单调性;会求函数的最值;会用奇偶性定义判断函数奇偶性

  (3)单调性与奇偶性的综合题

  (4)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推理的抽象思维能力

  过程与方法

  (1)从观察具体函数的图像特征入手,结合相应问题引导学生一步步转化到用数学语言形式化的建立相关概念

  (2)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进行习题课教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学会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从特殊到一般,抽象归纳

  (2)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进一步规范学生用数学语言、数学符号进行表达

  课时安排

  (1)概念课:单调性2课时,最值1课时,奇偶性1课时

  (2)习题课:5课时

  高一上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篇4

  数学是一切科学的基础,可以说人类的每一次重大进步背后都是数学在后面强有力的支撑。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一上学期数学教学计划,希望可以解决您所遇到的相关问题。

  一、指导思想:

  使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作为未来公民所必要的数学素养,以满足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具体目标如下。

  1.获得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数学结论的本质,了解概念、结论等产生的背景、应用,体会其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及它们在后续学习中的作用。通过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

  2.提高空间想象、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等基本能力。

  3.提高数学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包括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发展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

  4.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力求对现实世界中蕴涵的一些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做出判断。

  5.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科学态度。

  6.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逐步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形成批判性的思维习惯,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从而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

  二、教材特点:

  我们所使用的教材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A版)》,它在坚持我国数学教育优良传统的前提下,认真处理继承,借签,发展,创新之间的关系,体现基础性,时代性,典型性和可接受性等到,具有如下特点:

  1.亲和力:以生动活泼的呈现方式,激发兴趣和美感,引发学习激情。

  2.问题性:以恰时恰点的问题引导数学活动,培养问题意识,孕育创新精神。

  3.科学性与思想性:通过不同数学内容的联系与启发,强调类比,推广,特殊化,化归等思想方法的运用,学习数学地思考问题的方式,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培育理性精神。

  4.时代性与应用性:以具有时代性和现实感的素材创设情境,加强数学活动,发展应用意识。

  三、教法分析:

  1.选取与内容密切相关的,典型的,丰富的和学生熟悉的素材,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创设能够体现数学的概念和结论,数学的思想和方法,以及数学应用的学习情境,使学生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引发学生看个究竟的冲动,以达到培养其兴趣的目的。

  2.通过观察,思考,探究等栏目,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活动,切实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

  3.在教学中强调类比,推广,特殊化,化归等数学思想方法,尽可能养成其逻辑思维的习惯。

  四、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自觉性差,自我控制能力弱,因此在教学中需时时提醒学生,培养其自觉性。班级存在的最大问题是计算能力太差,学生不喜欢去算题,嫌麻烦,只注重思路,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同时要进一步提高其思维能力。同时,由于初中课改的原因,高中教材与初中教材衔接力度不够,需在新授时适机补充一些内容。因此时间上可能仍然吃紧。同时,其底子薄弱,因此在教学时只能注重基础再基础,争取每一堂课落实一个知识点,掌握一个知识点。

  五、教学措施: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数学活动、故事、吸引人的课、合理的要求、师生谈话等途径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提高学习兴趣,在主观作用下上升和进步。

  2、注意从实例出发,从感性提高到理性;注意运用对比的方法,反复比较相近的概念;注意结合直观图形,说明抽象的知识;注意从已有的知识出发,启发学生思考。

  3、加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养成善于分析问题的习惯,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4、抓住公式的推导和内在联系;加强复习检查工作;抓住典型例题的分析,讲清解题的关键和基本方法,注重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5、自始至终贯彻教学四环节,针对不同的教材内容选择不同教法。

  6、重视数学应用意识及应用能力的培养。

  最后,希望小编整理的高一上学期数学教学计划对您有所帮助,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高一上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篇5

  指导思想:

  (1)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展开,《课程方案》提出了“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和“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指导思想和课程理念和改革要点。使学生掌握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进一步学习现代化科学技术所需要的数学知识和基本技能。其内容包括代数、几何、三角的基本概念、规律和它们反映出来的思想方法,概率、统计的初步知识,计算机的使用等。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综合运用有关数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逐步地学会观察、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探索和创新的能力;运用归纳、演绎和类比的方法进行推理,并正确地、有条理地表达推理过程的能力。

  (3)根据数学的学科特点,加强学习目的性的教育,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自觉心和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顽强的学习毅力和独立思考、探索创新的精神。

  (4)使学生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逐步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形成批判性的思维习惯,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理解数学中普遍存在着的运动、变化、相互联系和相互转化的情形,从而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

  (5)学会通过收集信息、处理数据、制作图像、分析原因、推出结论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方法和操作方法。

  (6)本学期是高一的重要时期,教师承担着双重责任,既要不断夯实基础,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又要渗透有关高考的思想方法,为三年的学习做好准备。

  学情分析及相关措施:

  高一作为起始年级,作为从义务阶段迈入应试征程的适应阶段,该有的是一份执着。他的特殊性就在于它的.跨越性,理想的期盼与学法的突变,难度的加强与惰性的生成等等矛盾冲突伴随着高一新生的成长,面对新教材的我们也是边摸索边改变,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并落实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才能不负众望。我们要从学生的认识水平和实际能力出发,研究学生的心理特征,做好初三与高一的衔接工作,帮助学生解决好从初中到高中学习方法的过渡。从高一起就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方法,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以适应高中领悟性的学习方法。

  具体措施如下:

  (1)注意研究学生,做好初、高中学习方法的衔接工作。

  (2)集中精力打好基础,分项突破难点.所列基础知识依据课程标准设计,着眼于基础知识与重点内容,要充分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教学,为进一步的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切勿忙于过早的拔高,上难题。同时应放眼高中教学全局,注意高考命题中的知识要求,能力要求及新趋势,这样才能统筹安排,循序渐进,使高一的数学教学与高中教学的全局有机结合。

  (3)培养学生解答考题的能力,通过例题,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对所学知识进行能力方面的分析,引导学生了解数学需要哪些能力要求。

  (4)让学生通过单元考试,检测自己的实际应用能力,从而及时总结经验,找出不足,做好充分的准备

  (5)抓好尖子生与后进生的辅导工作,提前展开数学奥竞选拔和数学基础辅导。

  (6)注意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数学教学;注意运用投影仪、电脑软件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教学,提高课堂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进度安排:

  高一上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篇6

  教学目标 :

  (1)理解子集、真子集、补集、两个集合相等概念;

  (2)了解全集、空集的意义,

  (3)掌握有关的符号及表示方法,会用它们正确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培养学生的符号表示的能力;

  (4)会求已知集合的子集、真子集,会求全集中子集在全集中的补集;

  (5)能判断两集合间的包含、相等关系,并会用符号及图形(文氏图)准确地表示出来,培养学生的数学结合的数学思想;

  (6)培养学生用集合的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子集、补集的概念

  教学难点 :弄清元素与子集、属于与包含之间的区别

  教学用具:幻灯机

  教学过程 设计

  (一)导入 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集合、元素、集合中元素的三性、元素与集合的关系等知识.

  【提出问题】(投影打出)

  已知 问:

  1.哪些集合表示方法是列举法.

  2.哪些集合表示方法是描述法.

  3.将集M、集从集P用图示法表示.

  4.分别说出各集合中的元素.

  5.将每个集合中的元素与该集合的关系用符号表示出来.将集N中元素3与集M的关系用符号表示出来.

  6.集M中元素与集N有何关系.集M中元素与集P有何关系.

  【找学生回答】

  1.集合M和集合N;(口答)

  2.集合P;(口答)

  3.(笔练结合板演)

  4.集M中元素有-1,1;集N中元素有-1,1,3;集P中元素有-1,1.(口答)

  5. (笔练结合板演)

  6.集M中任何元素都是集N的元素.集M中任何元素都是集P的元素.(口答)

  【引入】在上面见到的集M与集N;集M与集P通过元素建立了某种关系,而具有这种关系的两个集合在今后学习中会经常出现,本节将研究有关两个集合间关系的问题.

  (二)新授知识

  1.子集

  (1)子集定义:一般地,对于两个集合A与B,如果集合A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的元素,我们就说集合A包含于集合B,或集合B包含集合A。

  记作: 读作:A包含于B或B包含A

  当集合A不包含于集合B,或集合B不包含集合A时,则记作:A B或B A.

  性质:① (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

  ② (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

  【置疑】能否把子集说成是由原来集合中的部分元素组成的集合?

  【解疑】不能把A是B的子集解释成A是由B中部分元素所组成的集合.

  因为B的子集也包括它本身,而这个子集是由B的全体元素组成的.空集也是B的子集,而这个集合中并不含有B中的元素.由此也可看到,把A是B的子集解释成A是由B的部分元素组成的集合是不确切的.

  (2)集合相等:一般地,对于两个集合A与B,如果集合A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的元素,同时集合B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A的元素,我们就说集合A等于集合B,记作A=B。

  例: ,可见,集合 ,是指A、B的所有元素完全相同.

  (3)真子集:对于两个集合A与B,如果 ,并且 ,我们就说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记作: (或 ),读作A真包含于B或B真包含A。

  【思考】能否这样定义真子集:“如果A是B的子集,并且B中至少有一个元素不属于A,那么集合A叫做集合B的真子集.”

  集合B同它的真子集A之间的关系,可用文氏图表示,其中两个圆的内部分别表示集合A,B.

  【提问】

  (1) 写出数集N,Z,Q,R的包含关系,并用文氏图表示。

  (2) 判断下列写法是否正确

  ① A ② A ③ ④A A

  性质:

  (1)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若 A ,且A≠ ,则 A;

  (2)如果 , ,则 .

  例1 写出集合 的所有子集,并指出其中哪些是它的真子集.

  解:集合 的所有的子集是 , , , ,其中 , , 是 的真子集.

  【注意】(1)子集与真子集符号的方向。

  (2)易混符号

  ①“ ”与“ ”:元素与集合之间是属于关系;集合与集合之间是包含关系。如 R,{1} {1,2,3}

  ②{0}与 :{0}是含有一个元素0的集合, 是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

  如: {0}。不能写成 ={0}, ∈{0}

  例2 见教材P8(解略)

  例3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请加以改正.

  (1) 表示空集;

  (2)空集是任何集合的真子集;

  (3) 不是 ;

  (4) 的所有子集是 ;

  (5)如果 且 ,那么B必是A的真子集;

  (6) 与 不能同时成立.

  解:(1) 不表示空集,它表示以空集为元素的集合,所以(1)不正确;

  (2)不正确.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3)不正确. 与 表示同一集合;

  (4)不正确. 的所有子集是 ;

  (5)正确

  (6)不正确.当 时, 与 能同时成立.

  例4 用适当的符号( , )填空:

  (1) ; ; ;

  (2) ; ;

  (3) ;

  (4)设 , , ,则A B C.

  解:(1)0 0 ;

  (2) = , ;

  (3) , ∴ ;

  (4)A,B,C均表示所有奇数组成的集合,∴A=B=C.

  【练习】教材P9

  用适当的符号( , )填空:

  (1) ; (5) ;

  (2) ; (6) ;

  (3) ; (7) ;

  (4) ; (8) .

  解:(1) ;(2) ;(3) ;(4) ;(5)=;(6) ;(7) ;(8) .

  提问:见教材P9例子

  (二) 全集与补集

  1.补集:一般地,设S是一个集合,A是S的一个子集(即 ),由S中所有不属于A的元素组成的集合,叫做S中子集A的补集(或余集),记作 ,即

  .

  A在S中的补集 可用右图中阴影部分表示.

  性质: S( SA)=A

  如:(1)若S={1,2,3,4,5,6},A={1,3,5},则 SA={2,4,6};

  (2)若A={0},则 NA=N*;

  (3) RQ是无理数集。

  2.全集:

  如果集合S中含有我们所要研究的各个集合的全部元素,这个集合就可以看作一个全集,全集通常用表示.

  注: 是对于给定的全集 而言的,当全集不同时,补集也会不同.

  例如:若 ,当 时, ;当 时,则 .

  例5 设全集 , , ,判断 与 之间的关系.

  高一上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篇7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并集和交集.

  (2)能使用Venn图表示集合的并集和交集运算结果,体会直观图对理解抽象概念的作用。

  (3)掌握的关的术语和符号,并会用它们正确进行集合的并集与交集运算。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实例的分析、思考,获得并集与交集运算的法则,感知并集和交集运算的实质与内涵,增强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集合的并集与交集运算法则的发现、完善,增强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认识客观事物,发现客观规律的兴趣与能力,从而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交集、并集运算的含义,识记与运用.

  难点:弄清交集、并集的含义,认识符号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三)教学方法

  在思考中感知知识,在合作交流中形成知识,在独立钻研和探究中提升思维能力,尝试实践与交流相结合.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师生互动 设计意图

  提出问题引入新知 思考:观察下列各组集合,联想实数加法运算,探究集合能否进行类似“加法”运算.

  (1)A = {1,3,5},B = {2,4,6},C = {1,2,3,4,5,6}

  (2)A = {x | x是有理数},

  B = {x | x是无理数},

  C = {x | x是实数}.

  师:两数存在大小关系,两集合存在包含、相等关系;实数能进行加减运算,探究集合是否有相应运算.

  生:集合A与B的元素合并构成C.

  师:由集合A、B元素组合为C,这种形式的组合就是为集合的并集运算. 生疑析疑,

  导入新知

  形成

  概念

  思考:并集运算.

  集合C是由所有属于集合A或属于集合B的元素组成的,称C为A和B的并集.

  定义:由所有属于集合A或集合B的元素组成的集合. 称为集合A与B的并集;记作:A∪B;读作A并B,即A∪B = {x | x∈A,或x∈B},Venn图表示为:

  师:请同学们将上述两组实例的共同规律用数学语言表达出来.

  学生合作交流:归纳→回答→补充或修正→完善→得出并集的定义. 在老师指导下,学生通过合作交流,探究问题共性,感知并集概念,从而初步理解并集的含义.

  应用举例 例1 设A = {4,5,6,8},B = {3,5,7,8},求A∪B.

  例2 设集合A = {x | –1

  例1解:A∪B = {4, 5, 6, 8}∪{3, 5, 7, 8} = {3, 4, 5, 6, 7, 8}.

  例2解:A∪B = {x |–1

  师:求并集时,两集合的相同元素如何在并集中表示.

  生:遵循集合元素的互异性.

  师:涉及不等式型集合问题.

  注意利用数轴,运用数形结合思想求解.

  生:在数轴上画出两集合,然后合并所有区间. 同时注意集合元素的互异性. 学生尝试求解,老师适时适当指导,评析.

  固化概念

  提升能力

  探究性质 ①A∪A = A, ②A∪ = A,

  ③A∪B = B∪A,

  ④ ∪B, ∪B.

  老师要求学生对性质进行合理解释. 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形成概念 自学提要:

  ①由两集合的所有元素合并可得两集合的并集,而由两集合的公共元素组成的集合又会是两集合的一种怎样的运算?

  ②交集运算具有的运算性质呢?

  交集的定义.

  由属于集合A且属于集合B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A与B的交集;记作A∩B,读作A交B.

  即A∩B = {x | x∈A且x∈B}

  Venn图表示

  老师给出自学提要,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自我学习交集知识,自我体会交集运算的含义. 并总结交集的性质.

  生:①A∩A = A;

  ②A∩ = ;

  ③A∩B = B∩A;

  ④A∩ ,A∩ .

  师:适当阐述上述性质.

  自学辅导,合作交流,探究交集运算.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终身发展培养基本素质.

  应用举例 例1 (1)A = {2,4,6,8,10},

  B = {3,5,8,12},C = {8}.

  (2)新华中学开运动会,设

  A = {x | x是新华中学高一年级参加百米赛跑的同学},

  B = {x | x是新华中学高一年级参加跳高比赛的同学},求A∩B.

  例2 设平面内直线l1上点的集合为L1,直线l2上点的集合为L2,试用集合的运算表示l1,l2的位置关系. 学生上台板演,老师点评、总结.

  例1 解:(1)∵A∩B = {8},

  ∴A∩B = C.

  (2)A∩B就是新华中学高一年级中那些既参加百米赛跑又参加跳高比赛的同学组成的集合. 所以,A∩B = {x | x是新华中学高一年级既参加百米赛跑又参加跳高比赛的同学}.

  例2 解:平面内直线l1,l2可能有三种位置关系,即相交于一点,平行或重合.

  (1)直线l1,l2相交于一点P可表示为 L1∩L2 = {点P};

  (2)直线l1,l2平行可表示为

  L1∩L2 = ;

  (3)直线l1,l2重合可表示为

  L1∩L2 = L1 = L2. 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归纳总结 并集:A∪B = {x | x∈A或x∈B}

  交集:A∩B = {x | x∈A且x∈B}

  性质:①A∩A = A,A∪A = A,

  ②A∩ = ,A∪ = A,

  ③A∩B = B∩A,A∪B = B∪A. 学生合作交流:回顾→反思→总理→小结

  老师点评、阐述 归纳知识、构建知识网络

  课后作业 1.1第三课时 习案 学生独立完成 巩固知识,提升能力,反思升华

  备选例题

  例1 已知集合A = {–1,a2 + 1,a2 – 3},B = {– 4,a – 1,a + 1},且A∩B = {–2},求a的值.

  【解析】法一:∵A∩B = {–2},∴–2∈B,

  ∴a – 1 = –2或a + 1 = –2,

  解得a = –1或a = –3,

  当a = –1时,A = {–1,2,–2},B = {– 4,–2,0},A∩B = {–2}.

  当a = –3时,A = {–1,10,6},A不合要求,a = –3舍去

  ∴a = –1.

  法二:∵A∩B = {–2},∴–2∈A,

  又∵a2 + 1≥1,∴a2 – 3 = –2,

  解得a =±1,

  当a = 1时,A = {–1,2,–2},B = {– 4,0,2},A∩B≠{–2}.

  当a = –1时,A = {–1,2,–2},B = {– 4,–2,0},A∩B ={–2},∴a = –1.

  例2 集合A = {x | –1

  (1)若A∩B = ,求a的取值范围;

  (2)若A∪B = {x | x<1},求a的取值范围.

  【解析】(1)如下图所示:A = {x | –1

  ∴数轴上点x = a在x = – 1左侧.

  ∴a≤–1.

  (2)如右图所示:A = {x | –1

  ∴数轴上点x = a在x = –1和x = 1之间.

  ∴–1

  例3 已知集合A = {x | x2 – ax + a2 – 19 = 0},B = {x | x2 – 5x + 6 = 0},C = {x | x2 + 2x – 8 = 0},求a取何实数时,A∩B 与A∩C = 同时成立?

  【解析】B = {x | x2 – 5x + 6 = 0} = {2,3},C = {x | x2 + 2x – 8 = 0} = {2,– 4}.

  由A∩B 和A∩C = 同时成立可知,3是方程x2 – ax + a2 – 19 = 0的解. 将3代入方程得a2 – 3a – 10 = 0,解得a = 5或a = –2.

  当a = 5时,A = {x | x2 – 5x + 6 = 0} = {2,3},此时A∩C = {2},与题设A∩C = 相矛盾,故不适合.

  当a = –2时,A = {x | x2 + 2x – 15 = 0} = {3,5},此时A∩B 与A∩C = ,同时成立,∴满足条件的实数a = –2.

  例4 设集合A = {x2,2x – 1,– 4},B = {x – 5,1 – x,9},若A∩B = {9},求A∪B.

  【解析】由9∈A,可得x2 = 9或2x – 1 = 9,解得x =±3或x = 5.

  当x = 3时,A = {9,5,– 4},B = {–2,–2,9},B中元素违背了互异性,舍去.

  当x = –3时,A = {9,–7,– 4},B = {–8,4,9},A∩B = {9}满足题意,故A∪B = {–7,– 4,–8,4,9}.

  当x = 5时,A = {25,9,– 4},B = {0,– 4,9},此时A∩B = {– 4,9}与A∩B = {9}矛盾,故舍去.

  综上所述,x = –3且A∪B = {–8,– 4,4,–7,9}.

  高一上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篇8

  本学期担任高一X1、X2两班的数学教学工作,两班学生共有X人,通过一期的高中学习,学习能力更加参差不齐,但两个班的学生整体水平较高;部分学生学习习惯不好,不能正确评价自己,这给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特别X1班部分同学学习方法问题严重:只做,不归纳总结,学习效率低。学校要求高,教学任务艰巨。为把本学期教学工作做好,制定如下教学工作计划。

  一、教学目标.

  (一)情意目标

  (1)通过分析问题的方法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的兴趣。

  (2)提供生活背景,通过数学建模,让学生体会数学就在身边,培养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3)在探究三角函数、平面向量,体验获得数学规律的艰辛和乐趣,在分组研究合作学习中学会交流、相互评价,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4)基于情意目标,调控教学流程,坚定学习信念和学习信心。

  (5)还时空给学生、还课堂给学生、还探索和发现权给学生,给予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机会,在发展他们思维能力的同时,发展他们的数学情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和追求数学的科学精神。

  (6)让学生体验“发现——挫折——矛盾——顿悟——新的发现”这一科学发现历程法。

  (二)能力要求

  1、培养学生记忆能力。

  (1)通过定义、命题的总体结构教学,揭示其本质特点和相互关系,培养对数学本质问题的背景事实及具体数据的记忆。

  (3)通过揭示弧度、向量有关概念、三角公式和三角函数的图象,培养记忆能力。

  2、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1)通过三角函数求值与化简问题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2)加强对概念、公式、法则的明确性和灵活性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3)通过三角函数、平面向量的教学,提高学生是运算过程具有明晰性、合理性、简捷性能力。

  (4)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培养正确、迅速与合理、灵活的运算能力,促使知识间的滲透和迁移。

  (5)利用数形结合,另辟蹊径,提高学生运算能力。

  3、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1)通过对简易逻辑的教学,培养学生思维的周密性及思维的逻辑性。

  (2)通过不等式、函数的一题多解、多题一解,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发展发散思维能力。

  (3)通过三角函数、函数有关性质的引伸、推广,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4)加强知识的横向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的能力。

  (5)通过典型例题不同思路的分析,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是学生掌握转化思想方法。

  (三)知识目标

  二、教学要求

  (一)三角函数

  1理解任意角的概念、弧度的意义;能正确地进行弧度与角度的换算.

  2掌握任意角的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并会利用与单位圆有关的三角函数线表示正弦、余弦和正切;了解任意角的余切、正割、余割的定义;掌握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掌握正弦、余弦的诱导公式.

  3.掌握两角和与两角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掌握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通过公式的推导,了解它们的内在联系,从而培养逻辑推理能力

  4能正确运用三角公式,进行简单三角函数式的化简、求值及恒等式证明(包括引出半角、积化和差、和差化积公式,但不要求记忆).

  5.会用与单位圆有关的三角函数线画正弦函数、正切函数的图象.并在此基础上由诱导公式画出余弦函数的图象;了解周期函数与最小正周期的意义;了解奇偶函数的意义;并通过它们的图象理解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的性质以及简化这些函数图象的绘制过程;会用“五点法”画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和函数y=Asin(ωx+φ)的简图.理解A,ω、φ的物理意义.

  6.会由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并会用符号arcsinx、arccosx、arctanx表示角。

  (二)平面向量

  1理解向量的概念,掌握向量的几何表示,了解共线问量的概念

  2掌握向量的加法与减法

  3掌握实数与向量的积,理解两个向量共线的充要条件

  4了解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理解平面向量的坐标的概念,掌握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

  5掌握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及其几何意义,了解用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可以处理有关长度、角度和垂直的问题,掌握向量垂直的条件

  6掌握平面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掌握线段的定比分点和中点坐标公式,并能熟练运用;掌握平移公式

  7掌握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并能运用它们解斜三角形,能利用计算器解决解斜三角形的汁算问题通过解三角形的应用的教学,继续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8通过“实习作业解三角形在测量中的应用”,提高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实际操作的能力

  9通过“研究性学习课题:向量在物理中的应用”,学会提出问题,明确探究方向,体验数学活动的过程·培养创新精神和应用能力,学会交流.

  三、教学重点

  1、掌握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

  2.掌握两角和与两角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掌握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3.用“五点法”画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和函数y=Asin(ωx+φ)的简图。

  4.掌握向量的加法与减法,掌握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掌握实数与向量的积,理解两个向量共线的充要条件。掌握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并能运用它们解斜三角形

  四、教学难点

  1.函数y=Asin(ωx+φ)的简图

  2.会用与单位圆有关的三角函数线画正弦函数、正切函数的图象

  3.掌握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并能运用它们解斜三角形

  五、工作措施.

  1、抓好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益。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主要环节,因此,抓好课堂教学是教学之根本,是大面积提高数学成绩的主途径。

  (1)、扎实落实集体备课,通过集体讨论,抓住教学内容的实质,形成较好的教学方案,拟好典型例题、练习题、周练题、章考题。

  (2)、加大课堂教改力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最有效的学习是自主学习,因此,课堂教学要大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通过“知识的产生,发展”,逐步形成知识体系;通过“知识质疑、展活”迁移知识、应用知识,提高能力。同时要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从而提高数学素养,并大面积提高数学成绩。

  2、加强课外辅导,提高竞争能力。

  课外辅导是课堂的有力补充,是提高数学成绩的有力手段。

  (1)加强数学数学竞赛的指导,提高学习兴趣。

  (2)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全方面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特别是自主能力,并通过强化训练,不断提高解题能力,使他们的数学成绩更上一城楼。

  (3)、加强对边缘生的辅导。边缘生是一个班级教学成败的关键,因此,我将下大力气辅导边缘生,通过个别加集体的方法,并定时单独测试,面批面改,从而使他们的数学成绩有质的飞跃。

  3、搞好单元考试、阶段性考试的分析。

  学生只有通过不断的练习才能提高成绩,单元考试、阶段性考试是最好的练习,每次都要做好分析,并指导学生纠错。在分析过程中要遵循自主的思维习惯,使学生真正理解。

  六、进度安排.

  第四章三角函数

  §4.1角的概念的推广………………………………………………………………………………2课时

  §4.2弧度制…………………………………………………………………………………………2课时

  §4.3任意角的三角函数……………………………………………………………………………2课时

  §4.4同角三角函数的关系…………………………………………………………………………2课时

  §4.5诱导公式………………………………………………………………………………………2课时

  §4.6两角和与差三角函数…………………………………………………………………………7课时

  §4.7二倍角公式……………………………………………………………………………………3课时

  §4.8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4课时

  §4.9函数y=sin(ωx+φ)的图象…………………………………………………………………3课时

  §4.10正切函数的图象与性质………………………………………………………………………3课时

  §4.11给值求角………………………………………………………………………………………4课时

  第五章平面向量…………………

  §5.1向量……………………………………………………………………………………………1课时

  §5.2向量的加法及减法……………………………………………………………………………2课时

  §5.3实数与向量的积………………………………………………………………………………2课时

  §5.4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2课时

  §5.5线段的定比分点………………………………………………………………………………2课时

  §5.6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2课时

  §5.7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及运算律…………………………………………………………………2课时

  §5.8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表示…………………………………………………………………2课时

  §5.9正弦定理、余弦定理…………………………………………………………………………2课时

  §5.10解斜三角形应用举例…………………………………………………………………………2课时

  §5.11实习作业………………………………………………………………………………………2课时

  第六章不等式…………………

  §6.1不等式的性质…………………………………………………………………………………3课时

  §6.2均值定理………………………………………………………………………………………2课时

  §6.3不等式的证明…………………………………………………………………………………6课时

  §6.4不等式的解法…………………………………………………………………………………3课时

  期末复习20课时

  高一上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篇9

  一、上学期教学回顾

  高一共四个教学班,共计160余人。杨文国带高

  一(一)班,高一(二)班;张忠杰带高一(三)班和高一(四)班。其中各班期末八校联考的成绩分别为:50.6分,32.8分,27.2分,34.5分,总平36.9分。学期中途因张忠杰离开学校导致频繁更换老师,

  (三)班、(四)班的成绩因而受到影响。期末由王山任(三)班、(四)班的数学老师。

  上学期工作在学生学习的落实环节上做得不太扎实,这将是本学期重点改进的地方。

  二、本学期的措施及打算

  1.一周学习早知道。明确目标更能确定努力的方向。为了让学生学习更有目的性,有效性和积极性,每周第一节课给出一周的教学进度,学习目标和过关要求。不仅老师要做到对所教内容清楚明了,也要让学生对所学内容做到每周学习目标清晰化。

  2.落实“每周测试”过关制。周测内容与一周学习目标及一周的讲授内容紧密相连。未尽力而又没有过关的学生将按事先说明的措施给予处罚。以便让学生重视课堂学习,重视平时作业,重视一周的学习过程。做到让学生每周学习过程精细化。

  3.根据学生学力状况进行分层次的培优补差。

  三、教学进度安排

  高一上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篇10

  Ⅰ.教学内容解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指数函数的概念、性质及其简单应用.教学重点是指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这是指数函数在本章的位置.

  指数函数是学生在学习了函数的概念、图象与性质后,学习的第一个新的初等函数.它是一种新的函数模型,也是应用研究函数的一般方法研究函数的一次实践.指数函数的学习,一方面可以进一步深化对函数概念的理解,另一方面也为研究对数函数、幂函数、三角函数等初等函数打下基础.因此,本节课的学习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也是学生体验数学思想与方法应用的过程.

  指数函数模型在贷款利率的计算以及考古中年代的测算等方面有着广泛地应用,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学习这部分知识还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

  Ⅱ.教学目标设置

  1.学生能从具体实例中概括指数函数典型特征,并用数学符号表示,建构指数函数的概念.

  2.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掌握指数函数的图象特征与性质,能够利用指数函数的性质比较两个幂的大小.

  3.学生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经历从特殊到一般、具体到抽象的研究过程,体验研究函数的一般方法.

  4.在探究活动中,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发展思维,养成良好思维习惯,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Ⅲ.学生学情分析

  授课班级学生为南京师大附中实验班学生.

  1.学生已有认知基础

  学生已经学习了函数的概念、图象与性质,对函数有了初步的认识.学生已经完成了指数取值范围的扩充,具备了进行指数运算的能力.学生已有研究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等初等函数的直接经验.学生数学基础与思维能力较好,初步养成了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反思质疑等学习习惯.

  2.达成目标所需要的认知基础

  学生需要对研究的目标、方法和途径有初步的认识,需要具备较好的归纳、猜想和推理能力.

  3.难点及突破策略

  难点:

  1. 对研究函数的一般方法的认识.

  2. 自主选择底数不当导致归纳所得结论片面.

  突破策略:

  1.教师引导学生先明确研究的内容与方法,从总体上认识研究的目标与手段.

  2.组织汇报交流活动,展现思维过程,相互评价,相互启发,促进反思.

  3.对猜想进行适当地证明或说明,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相结合.

  Ⅳ.教学策略设计

  根据学生已有学习基础,为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本节课的教学,采用自主学习方式.通过教师引领学生经历研究函数及其性质的过程,认识研究的目标与策略,在研究的过程中逐渐完善研究的方法与手段.

  学生的自主学习,具体落实在三个环节:

  (1)建构指数函数概念时,学生自主举例,归纳特征,并用符号表示,讨论底数的取值范围,完善概念.

  (2)探究指数函数图象特征与性质时,学生自选底数,开展自主研究,并通过汇报交流相互提升.

  (3)性质应用阶段,学生自主举例说明指数函数性质的应用.

  研究函数的性质,可以从形和数两个方面展开.从图形直观和数量关系两个方面,经历从特殊到一般、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借助具体的指数函数的图象,观察特征,发现函数性质,进而猜想、归纳一般指数函数的图象特征与性质,并适时应用函数解析式辅以必要的说明和证明.

  Ⅴ.教学过程设计

  1.创设情境建构概念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函数的概念、图象与性质,大家都知道函数可以刻画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你能用函数的观点分析下面的例子吗?

  师:大家知道细胞分裂的规律吗?(出示情境问题)

  [情境问题1]某细胞分裂时,由一个分裂成2个,2个分裂成4个,4个分裂成8个,……如果细胞分裂x次,相应的细胞个数为y,如何描述这两个变量的关系?

  [情境问题2]某种放射性物质不断变化为其他物质,每经过一年,这种物质剩余的质量是原来的84%.如果经过x年,该物质剩余的质量为y,如何描述这两个变量的关系?

  [师生活动]引导学生分析,找到两个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并得到解析式y=2x和y=0.84x.

  师:这样的函数你见过吗?是一次函数吗?二次函数?这样的函数有什么特点?你能再举几个例子吗?

  〖问题1类似的函数,你能再举出一些例子吗?这些函数有什么共同特点?能否写成一般形式?

  [设计意图]通过列举生活中指数函数的具体例子,感受指数函数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从具体实例中概括典型特征,初步形成指数函数的概念,并用数学符号表示.初步得到y=ax这个形式后,引导学生关注底数的取值范围,完成概念建构.指数范围扩充到实数后,关注x∈R时,y=ax是否始终有意义,因此规定a>0.a≠1并不是必须的,常函数在高等数学里是基本函数,也有重要的意义.为了使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能构成反函数,规定a≠1.此处不需对此解释,只要补充说“1的任何次方总是1,所以通常还规定a≠1”.

  [师生活动]学生举例,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其共同特点是自变量在指数位置,从而初步建立函数模型y=ax.

  [教学预设]学生能举出具体的例子——y=3x,y=0.5x….如出现y=(-2)x最好,更便于引发对a的讨论,但一般不会出现.进而提出这类函数一般形式y=ax.

  方案1:

  生:(举例)函数y=3x,y=4x,…(函数y=ax(a>1))

  师:板书学生举例(稍停顿),能举一个不太一样的例子吗?(提示:底数非得大于1吗?)

  生:函数y=0.5x,y= x,y=(-2)x,y=1x…

  师:板书学生举例(停顿),好像有不同意见.

  生:底数不能取负数.

  师:为什么?

  生:如果底数取负数或0,x就不能取任意实数了.

  师:我们已经将指数的取值范围扩充到了R,我们希望这些函数的定义域就是R.

  (若没有学生注意到底数的取值范围,可引导学生关注例举函数的定义域.若有同学提出情境中函数的定义域应为N+,师:我们已经将指数的取值范围扩充到了R,函数y=2x和y=0.84x中,能否将定义域扩充为R?你们所举的例子中,定义域是否为R?)

  师:这些函数有什么共同特点?

  生:都有指数运算.底数是常数,自变量在指数位置.

  (若有学生举出类似y=max的例子,引导学生观察,它依然具有自变量在指数位置的特征.而刻画这一特点的最简单形式就是y=ax,从而初步建立函数模型y=ax,初步体会基本初等函数的作用.)

  师:具备上述特征的函数能否写成一般形式?

  生:可以写成y=ax(a>0).

  师:当a=1时,函数就是常数函数y=1.对于这个函数,我们已经比较了解了.通常我们还规定a≠1.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个新函数.(出示指数函数定义)

  方案2:

  生:(举例)函数y=3x,y=4x,…(函数y=ax(a>1))

  师:板书学生举例(稍停顿),能举一个不太一样的例子吗?(提示:底数非得大于1吗?)

  生:函数y=0.5x,y= x,…

  师:这些函数的自变量是什么?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

  生:(可用文字语言或符号语言概括)都有指数运算.底数是常数,自变量在指数位置.可以写成y=ax.

  师:y=ax中,自变量是x,底数a是常数.以上例子的不同之处,是底数不同.那你觉得底数的取值范围是什么呢?

  生:底数不能取负数.

  师:为什么?

  生:如果底数取负数或0,x就不能取任意实数了.

  师:为了研究的方便,我们要求底数a>0.当a=1时,函数就是常数函数y=1.对于这个函数,我们已经比较了解了.通常我们还规定a≠1.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个新函数.(出示指数函数定义)

  [阶段小结]一般地,函数y=ax(a>0且a≠1)称为指数函数.它的定义域是R.

  [意图分析]概念教学应当让学生感受形成过程,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那种直接抛出定义后辅以“三项注意”的做法剥夺了学生参与概念形成的过程.此处不宜纠缠于y=22x是否为指数函数等细枝末节.指数函数的基本特征是自变量出现在指数上,应促使学生对概念本质的理解.指数函数概念的形成,经历了一个由粗到细,由特殊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的渐进过程,这样更加符合人们的认知心理.

  2.实验探索汇报交流

  (1)构建研究方法

  师:我们定义了一个新的函数,接下来,我们研究什么呢?

  生:研究函数的性质.

  〖问题2你打算如何研究指数函数的性质?

  [设计意图]学生已经学习了函数的概念、函数的表示方法与函数的一般性质,对函数有了初步的认识.在此认知基础上,引导学生自己提出所要研究的问题,寻找研究问题的方法.开始的问题较宽泛,教师要缩小问题范围,用提示语口头提问启发.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思维个性,提供自主探究的平台,通过汇报交流活动达成共识实现殊途同归.中学阶段,特别是高一新授课阶段,提倡学生以形象思维作为抽象思维的支撑.

  [师生活动]师生经过讨论,解决启发性提示问题,确定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教学预设]学生能够根据已有知识和经验,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明确研究的内容以及研究的方法.部分学生会提出先作出具体函数图象,观察图象,概括性质,并进而归纳出一般函数的图象的分布特征等性质.另一部分学生可能从具体函数的解析式出发,研究函数性质,猜想一般函数的性质,然后再作出图象加以验证.

  师:(稍等片刻)我们一般要研究哪些性质呢?

  生:变量取值范围(定义域、值域)、单调性、奇偶性.

  师:(板书学生回答)怎样研究这些性质呢?

  生:先画出函数图象,观察图象,分析函数性质.

  生:先研究几个具体的指数函数,再研究一般情况.

  师:板书“画图观察”,“取特殊值”

  (若没有学生提出从特殊到一般的思路.师:底数a的取值不同,函数的性质可能也会有不同.一次函数y=kx(k≠0)中,一次项系数k不同,函数性质就不同.底数a可以取无数多个值,那我们怎么办呢?)

  (若有学生通过对y=2x解析式的分析,得到了性质,并提出从具体函数的解析式出发,研究函数性质,猜想一般函数的性质,然后再作出图象加以验证.师:你的想法也很有道理,不妨试一试.(仍引导学生从具体指数函数图象入手.))

  [意图分析]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给学生提供由自己提出问题、确定研究方法的机会,逐渐学会研究问题,促进能力发展.

  (2)自主探究汇报交流

  师:我们确定了要研究的对象和具体做法,下面可以开始研究指数函数的性质了.

  〖问题3选取数据,画出图象,观察特点,归纳性质.

  [设计意图]若直接规定底数取值,对于为什么要以y=2x,y=3x,y=0.5x为例,为什么要根据底数的大小分类讨论,缺乏合理的解释,学生对于图象的认识是被动的.若在探究前经讨论确定底数取值,由于学生认知水平的差异,仍可能会造成部分学生被动接受.学生自主选择底数,虽有得到片面认识的可能,但通过讨论交流,学生能相互验证结论,仍能得到正确认识.并且学生能在过程中体会数据如何选择,了解研究方法.

  由于描点作图时列举点的个数的限制,学生对x→∞时函数图象特征缺乏直观感受.而且由于所举例子个数的限制,学生对于归纳的结论缺乏一般性的认识.教师应利用绘图软件作出底数连续变化的图象 ,验证猜想.

  数形结合、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方法是概括归纳抽象对象的一般思维方法,本节课的重点是通过对指数函数图象性质的研究,总结研究函数的一般方法,应充分发动学生参与研究的每个过程,得到直接体验.

  [师生活动]学生选取不同的a的值,作出图象,观察它们之间的异同,总结指数函数的图象特征与函数性质.

  [教学预设]学生通过观察图象,发现指数函数y=ax(a>0且a≠1)的性质.教师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学生所画图象,学生根据具体函数图象说明具体函数性质.在学生说明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对结论进行适当的说明,进而引导学生归纳一般指数函数的性质.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列表描点作图的过程,引导学生通过反思过程,并通过动态图象验证猜想,促进学生体会数形结合的分析方法.教师尊重生成,但需引导学生区别指数函数本身的性质与指数函数之间的性质.其中⑥⑦不强加于学生.对于⑥,要引导学生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图象,启发学生观察底数互为倒数的指数函数的图象,先得到具体的例子.对于⑦,在例1第3小题中,会有学生提出利用不同底数指数函数图象解决,可顺势利导,也可布置为课后作业,继续研究.

  生:自主选择数据,在坐标纸上列表作图,列出函数性质.

  师:(巡视,必要时参与讨论,及时提示任务,待大部分学生有结论后,鼓励学生交流,请学生汇报.)有条理地整理一下结论,讨论交流所得.(同时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学生所画图象.若没有投影仪,用几何画板作出图象.)

  生:(可能出现的情况)(1)在两个坐标系中画图;(2)所取底数均大于1;(3)两个底数大于1,一个底数小于1;(4)关于y轴对称的两个指数函数.

  师:(过程性引导)底数你是怎么取的?你是怎样观察出结论的?在列表过程中,你有什么发现吗?为什么要在两个坐标系中画图?为什么不也取两个底数小于1?

  师:(用彩笔描粗图象,故意出错)错在哪里?为什么?

  生:指数函数是单调递增的,过定点(0, 1).

  师:(引导学生规范表述,并板书)指数函数在(-∞, +∞)上单调递增,图象过定点(0, 1).

  师:指数函数还有其它性质吗?

  师:也就是说值域为(0, +∞).

  生:指数函数是非奇非偶函数.

  师:有不同意见吗?

  生:当0

  (其它预设:

  (1)当a>1时,若x>0,则y>1;若x<0,则y<1.

  当00,则y<1;若x<0 y="">1.

  (2)学生画出y=2x和y=3x图象,得出函数递增速度的差异.

  (3)画出y=2x和y=0.5x图象,得到底数互为倒数的指数函数图象关于y轴对称.)

  师:(板书学生交流结果,整理成表格.注意区分“函数性质”与“函数之间的关系”.若有学生试图说明结论的合理性,可提供机会.)大家认为底数a>1或0

  [阶段小结] 指数函数y=ax(a>0且a≠1)具有以下性质:

  ①定义域为R.

  ②值域为(0, +∞).

  ③图象过定点(0, 1).

  ④非奇非偶函数.

  ⑤当a>1时,函数y=ax在(-∞, +∞)上单调递增;

  当0

  ⑥函数y=ax与y=()x (a>0且a≠1)图象关于y轴对称.

  ⑦指数函数y=ax与y=bx(a>b)的图象有如下关系:

  x∈(-∞, 0)时,y=ax图象在y=bx图象下方;

  x=0时,两图象相交;

  x∈(0,+∞)时,y=ax图象在y=bx图象上方.

  [意图分析]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获得对指数函数图象的直观认识.学生观察图象,是对图形语言的理解;根据图象描述性质,是将图形语言转化为符号或文字语言.对函数的理解,是建立在三种语言相互转化的基础上的.在交流汇报过程中,一方面要通过对探究较深入学生的具体研究过程的剖析,总结提升学习方法,优化学习策略;另一方面要关注部分探究意识与能力都薄弱的学生的表现,鼓励他们大胆发言,激励他们主动参与活动,让全体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自主探究活动能充分激发学生的相互学习能力,能有效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3.新知运用巩固深化

  (方案一)(分析函数性质的用途)

  师:现在我们了解了指数函数的定义和性质,它们有什么用处呢?

  师:函数的定义域是函数的基础,是运用性质的前提.值域是研究函数最值的前提.具备奇偶性的函数,可以利用对称性简化研究.指数函数过定点(0, 1),说明可以将常数1转化为指数式,即1=20=30=…那么函数单调性有什么用呢?

  生:可以求最值,可以比较两个函数值的大小.

  师:那你能举出运用指数函数单调性比大小的例子吗?(提示:既然是运用指数函数单调性,那应该有指数式.)

  生:(举例并判断大小.)

  师:你考察了哪个指数函数?怎么想到的?(规范表述)

  师:以往我们计算出幂的值来比大小,现在我们指数函数的单调性,不用计算就可以比较两个幂的大小.(出示例1)

  (方案二)

  师:现在我们了解了指数函数的定义和性质,它们有什么用处呢?

  师:(口述并板书)你能比较32与33的大小吗?

  生:直接计算比较.

  师:那比较30.2与30.3的大小呢?能不能不计算呢?

  生:利用函数y=3x的单调性.

  师:能具体说明吗?(引导学生规范表达)我们再试一试.

  (出示例1)

  【例1】比较下列各组数中两个值的大小:

  ①1.52.5,1.53.2;②0.5_1.2,0.5_1.5;③1.50.3,0.81.2.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运用指数函数性质.对于 32与33的大小比较,学生更可能计算出幂的值直接比较.变式后,学生可能作差或作商比较,转化为比较30.1与1的大小,进而运用指数函数单调性,也可能直接运用单调性.初步运用新知解决问题,注重题意理解,扩大知识迁移,感悟解题方法,达到对新知巩固记忆,加深理解.

  [师生活动]学生板演,教师组织学生点评.

  [教学预设] ①②两题,学生能运用指数函数单调性解决.②题学生可能得到错误答案,教师可组织相互点评,规范表达,正确运用性质.③学生可能运用不同方法,应给予充分的时间,并在具体问题解决后引导学生总结一般方法.

  师:(引导学生规范表达)你考察了哪个指数函数?根据函数的什么性质?

  师:(对③的引导)你考虑利用哪个函数?是y=1.5x还是y=0.8x?这两个函数有什么关联?(引导学生画出图象,从形上提示:图象有什么关联?)

  生:它们都过点(0, 1).

  师:也就是说,可以将1转化为指数形式,即1=1.50=0.80.那接下来呢?

  生:比较1.50.3,0.81.2和1的大小.

  师:我们找到了一个比大小的中间量.以往我们计算出幂的值来比大小,现在我们指数函数的单调性,不用计算就可以比较两个幂的大小.

  【例2】

  ①已知3x≥30.5,求实数x的取值范围;

  ②已知0.2x<25,求实数x的取值范围.

  [设计意图]指数函数单调性的逆用,同时考查指数函数的定义域.

  4.概括知识总结方法

  〖问题4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你还学会了哪些方法?

  [设计意图] 回顾所学内容,深化认知.开放式小结,不同学生有不同的收获.

  [师生活动]学生发言总结,交流所得.

  [教学预设]

  通过本节课对指数函数图象和性质的研究,我们获得了以下知识和方法:

  ①指数函数的定义与性质;

  ②研究函数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师: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生:指数函数的定义和性质.

  师:回顾我们的研究过程,我们是怎样研究指数函数的?

  生:先确定研究的内容:定义域、值域、单调性、奇偶性和其它性质.

  生:然后从几个具体的指数函数开始,画出图象,列出性质,最后得到一般情况.

  师:这是一种从特殊到一般的研究方法.研究指数函数的方法,也是研究函数的一般方法,今后我们还会运用这样的方法研究新的函数.

  [意图分析]课堂总结不是对所学知识的简单回顾,应让学生在知识、方法和策略上多层次地整理,促进学生理解所用学习方法的合理性与普遍性,使学生获得知识与能力的共同进步.

  5.分层作业,因材施教

  (1)感受理解:课本第54页,习题2.2(2):1,2,3,4;

  (2)思考运用:运用今天的研究方法,你还能得到指数函数的其它性质吗?

  [设计意图]分层布置作业,“感受理解”面向全体学生,旨在掌握指数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思考运用”提供学生运用函数研究的一般方法自主研究的机会.

  Ⅵ.教后反思回顾

  一、对于指数函数概念的认识

  指数函数是一种函数模型,其基本特征是自变量在指数位置.底数取值范围有规定,使得这一模型形式简单又不失本质.不必纠结于“y=22x是否为指数函数”,把重点放在概念的合理性的理解以及体会模型思想.

  二、对于培养学生思维习惯的考虑

  在学生自主探索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实际上,选择底数a的数据的大小和数量,需要对指数函数的性质有预判;从列表到作图的过程中,都可以感受到指数函数单调性等性质;观察并归纳性质,既需要特殊到一般的推理模式,也应养成有序进行观察和归纳的良好的思维习惯.对所归纳的指数函数的性质,应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或教学要求进行证明或合理的说明.学生不仅学到了数学知识,也初步体验了研究问题的基本方法.

  三、关于设计定位的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力图体现因材施教原则。不同的学情下,教师应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如果学生基础相对薄弱,问题的提出可以分层次进行。另外,注意通过“你是怎么想的?”“你同意他的意见吗?为什么”等问话形式,促使学生暴露思维过程.、

  高一上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篇11

  数学是利用符号语言研究数量、结构、变化以及空间模型等概念的一门学科。数学网为大家推荐了高一数学教学计划,请大家仔细阅读,希望你喜欢。

  一.学情分析

  秋季起,湖南省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全面启动,我校选用的数学教材是由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数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的A版教材。与旧教材作一比较,发现本套教材是在继承我国高中数学教科书编写优良传统和基础上积极创新,充分体现了数学的美学价值和人文精神。我校是一所普通的高中,在重点高中和私立学校扩招的影响下,我校新生的素质可想而知了。学生基础差,学习兴趣不大,怎样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本期在教学中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二.教材分析

  本教材有下列几个特点:

  1、更加注重强调数学知识的实际背景和应用,使教材具有很强的亲和力,即以生动活泼的呈现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美感,使学生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引发学生看个究竟的冲动,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学习。

  2. 以恰时恰点的问题引导数学活动,培养问题意识,孕育创新精神,体现了问题性,本套教材的一个很大特点是每一章都可以看到观察思考探索以及用问号性图标呈现的边空等栏目,利用这些栏目,在知识形过过程的关键点上,在运用数学思想方法产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关节点上,在数学知识之间联系的联结点上,在数学问题变式的发散点上,在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内,提出恰当的、对学生数学思维有适度启发的问题,以引导学生的数学探究活动,切实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3. 信息技术是一种强有力的认识工具,在教材的编写过程体现了积极探索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帮助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力量,对数学的本质作进一步的理解。

  4.关注学生数学发展的不同需求,为不同学生提供不同的发展空间, 促进学生个性和潜能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例如教材通过设置观察与猜想、阅读与思考、探究与发现等栏目,一方面为学生提供了一些关于探究性、拓展性、思想性、时代性和应用性的选学材料,拓展学生的数学活动空间和扩大学生的数学知识面,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数学的科学价值,反映了数学在推动其他科学和整个文化进步中的作用。

  5. 新教材注重数学史渗透,特别是注重介绍我国对数学的贡献,充分体现数学的人文价值,科学价值和文化价值,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三. 教学任务与目的

  1.了解集合的含义与表示,理解集合间的关系和运算,感受集合语言的意义和作用。进一步体会函数是描述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的重要数学模型,会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描述函数,体会对应关系在刻画函数概念中的作用。了解函数的构成要素,会求简单函数定义域和值域,会根据实际情境的不同需要选择恰当的方法表示函数。通过已学过的具体函数,理解函数的单调性、最大(小)值及其几何意义,了解奇偶性的含义,会用函数图象理解和研究函数的性质。根据某个主题,收集17世纪前后发生的一些对数学发展起重大作用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开普勒、伽利略、笛卡儿、牛顿、莱布尼兹、欧拉等)的有关资料,了解函数概念的发展历程。

  2. 了解指数函数模型的实际背景。理解有理指数幂的含义,通过具体实例了解实数指数幂的意义,掌握幂的运算。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和意义,能借助计算器或计算机画出具体指数函数的图象,探索并理解指数函数的单调性与特殊点。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指数函数是一类重要的函数模型。理解对数的概念及其运算性质,知道用换底公式能将一般对数转化成自然对数或常用对数;通过阅读材料,了解对数的发现历史以及对简化运算的作用。通过具体实例,直观了解对数函数模型所刻画的数量关系,初步理解对数函数的概念,体会对数函数是一类重要的函数模型;能借助计算器或计算机画出具体对数函数的图象,探索并了解对数函数的单调性与特殊点。知道指数函数y=ax 与对数函数y=loga x互为反函数(a 0, a1)。通过实例,了解幂函数的概念;结合函数y=x, y=x2, y=x3, y=1/x, y=x1/2 的图象,了解它们的变化情况。

  3. 结合二次函数的图象,判断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存在性及根的个数,从而了解函数的零点与方程根的联系.根据具体函数的图象,能够借助计算器用二分法求相应方程的近似解,了解这种方法是求方程近似解的常用方法.利用计算工具,比较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以及幂函数间的增长差异;结合实例体会直线上升、指数爆炸、对数增长等不同函数类型增长的含义.收集一些社会生活中普遍使用的函数模型,了解函数模型的广泛应用。

  4. 利用实物模型、计算机软件观察大量空间图形,认识柱、锥、台、球及其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并能运用这些特征描述现实生活中简单物体的结构。能画出简单空间图形(长方体、球、圆柱、圆锥、棱柱等的简易组合)的三视图,能识别上述的三视图所表示的立体模型,会使用材料(如纸板)制作模型,会用斜二侧法画出它们的直观图。通过观察用两种方法(平行投影与中心投影)画出的视图与直观图,了解空间图形的不同表示形式。完成实习作业,如画出某些建筑的视图与直观图(在不影响图形特征的基础上,尺寸、线条等不作严格要求)。了解球、棱柱、棱锥、台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不要求记忆公式)。

  5以长方体为载体,使学生在直观感知的基础上,认识空间中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通过对大量图形的观察、实验、操作和说理,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平行、垂直判定方法以及基本性质。学会准确地使用数学语言表述几何对象的位置关系,体验公理化思想,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并用来解决一些简单的推理论证及应用问题.

  6.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结合具体图形,探索确定直线位置的几何要素。理解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经历用代数方法刻画直线斜率的过程,掌握过两点的直线斜率的计算公式。能根据斜率判定两条直线平行或垂直。根据确定直线位置的几何要素,探索并掌握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点斜式、两点式及一般式),体会斜截式与一次函数的关系。能用解方程组的方法求两直线的交点坐标。探索并掌握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会求两条平行直线间的距离。

  四.教学措施和活动

  1. 加强集体备课与个人学习,个人要加强自我学习和养成解数学题的习惯,提高个人专业素养和教学基本功。

  2、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转变学生学习数学的方式。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人,教学中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学生的自我学习,自我教育与发展的意识和能力。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是高中数学新课程追求的基本理念。

  3、了解新课程教学基本程序,掌握新课程教学常规策略,立足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与学生多沟通、多交流,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5、要深刻理解领悟新教材的立意进行教学,而不要盲目地加深难度。

  五.教学时间大致安排

  集合与函数概念 13

  基本初等函数 15

  函数的应用 8

  空间几何体 8

  点、直线、平面的位置关系 10

  直线与方程 9

  圆与方程 9

  高一上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篇12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 掌握集合的两种表示方法;能够按照指定的方法表示一些集合.

  (2).发展学生运用数学语言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归纳的逻辑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①通过实例抽象概括集合的共同特征,从而引出集合的概念是本节课的重要任务之一。因此教学时不仅要关注集合的基本知识的学习,同时还要关注学生抽象概括能力的培养。

  ②教学过程中应努力创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理解掌握概念的能力,训练学生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集合语言的意义和作用,培养合作交流、勤于思考、积极探讨的精神,发展用严密谨慎的集合语言描述问题的习惯;学习从数学的角度认识世界;通过合作学习增强合作意识;培养数学的特有文化——简洁精炼,体会从感性到理性的思维过程。

  2、教材分析 本节课位于我校现行教材≤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数学第一章第一节≤集合≥的第二课时,这节课主要学习集合的表示方法。

  集合语言是现代数学的基本语言。通过集合语言的学习,有利于学生简明准确地表达学习的数学内容。集合的初步知识是学生学习、掌握和使用数学语言的基础,是中职数学学习的出发点。

  在中职数学中,这部分知识与其他内容有着密切联系,它们是学习、掌握和使用数学语言的基础。例如,在后续学习的集合的相关内容和第二章≤不等式≥、

  第三章≤函数≥,在代数中用到的有数集、解集等;在几何中用到的有点集,都离不开集合。也是研究数学问题不可缺少的工具。这一课在本章的学习有很重要的意义,也是本章后续学习和后续学习的基础,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3、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阶段的学习中,虽然已经有了对集合的初步认知,由于中职学生的现状,学生基础比较弱,学习习惯比较差,根据我校的现行教材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了培养学

  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打好基础,对集合的两种表示方法:列举法和描述法通过讲练结合、不断地巩固练习、提高练习来达到标准要求,鼓励学生理解的基础上记忆的学习方法来学习。

  二、方法与手段

  本节课采用新知识讲授课的教学模式,教学策略为先熟悉再深入,采用启发式、讲练结合等教学方法,并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辅助教学。

  3、教学重难点

  重点:列举法、描述法。

  难点:运用集合的三种常用表示方法正确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

  4、教学方法:实例归纳、学生的自主探究、主动参与与教师的引导相结合,充分体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5、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主要是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集合知识的直观理解。

  6、教学思路:

  7、教学过程

  7.1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活动】多媒体展示:1、草原一群大象在缓步走来。

  2、蓝蓝的天空中,一群鸟在飞翔

  3、一群学生在一起玩。

  引导学生举出一些类似的例子问题

  在这里,集合是我们常用的一个词语,我们感兴趣的是问题中某些特定(是一群大象、一群鸟、一群学生)对象的总体,而不是个别的对象,为此,我们将学习一个新的概念——集合,即是一些研究对象的总体。

  【设计意图】通过多媒体展示,极大地调动起了学生的积极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设置轻松的学习气氛。

  7.2步步探索,形成概念

  【活动1】观察下列对象:

  ①1~20以内的所有质数;

  ②我国从1991—2003年的13年内所发射的所有人造卫星

  ③金星汽车厂2003年生产的所有汽车;

  ④2004年1月1日之前与我国建立外交关系的所有国家;

  ⑤所有的正方形;

  ⑥到直线l的距离等于定长d的所有的点;

  ⑦方程x2+3x—2=0的所有实数根;

  ⑧新华中学2004年9月入学的所有的高一学生。

  师生共同概括8个例子的特征,得出结论,给出集合的含义:把研究对象统称为元素,常用小写字母啊a,b,c….表示,把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做集合,常用大写字母A,B,C….来表示。

  【设计意图】使学生自己明确集合的含义,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活动2】要求每个学生举出一些集合的例子,选出具有代表性的几个问题,比

  如:

  1)A={1,3},3、5哪个是A的元素?

  2)B={身材较高的人},能否表示成集合?

  3)C={1,1,3}表示是否准确?

  4)D={中国的直辖市},E={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是否表示同一集合?

  5)F={a,b,c}与G={c,b,a}这两个集合是否一样?

  【分析】1)1,3是A的元素,5不是

  2)我们不能准确的规定多少高算是身材较高,即不能确定集合的元素,

  所以B不能表示集合

  3)C中有二个1,因此表达不准确

  4)我们知道E中各元素都是属于中国的直辖市,但中国的直辖市并不 只有这几个,因此不相等。

  5)F和G的元素相同,只不过顺序不同,但还是表示同一个集合

  通过上述分析引导学生自由讨论、探究概括出集合中各种元素的特点,并让学生再举出一些能够构成集合的例子以及不能构成集合的例子,要求说明理由。师生一起得出集合的特征:

  1)确定性:某一个具体对象,它或者是一个给定的集合的元素,或者不是该集合的元素,两种情况必有一种且只有一种成立.

  2)互异性:同一集合中不应重复出现同一元素.

  3)无序性:集合中的元素没有顺序

  4)集合相等:构成两个集合的元素完全一样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得出集合的特征: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集合相等,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同时使学生能更好的了解集合。

  7.3集合与元素的关系

  【问题】高一(4)班里所有学生组成集合A,a是高一(4)班里的同学,b是

  高一(5)班的同学,a、b与A分别有什么关系?

  引导学生阅读教科书中的相关内容,思考上述问题,发表学生自己的看法。 得出结论:①如果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属于集合A,记作a∈A。

  ②如果b不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b不属于集合A,记作b?A。

  再让学生举一些例子说明这种关系。

  【设计意图】使学生发挥想象,明确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活动】熟记数学中一些常用的数集及其记法

  引导学生回忆数集扩充过程,阅读教科书第3页表格中的内容,认识常用数集记号。

  【设计意图】使学生熟记常用数集的记号,以免日后做题时混淆。

  7.4集合的表示方法

  【问题】由以上内容我们可以知道用自然语言可以描述一个集合,那么有没有其他方式表示集合呢?

  7.4.1集合的列举法表示

  【活动】尝试用列举法第4页例1中的集合:

  1)小于10的所有自然数组成的集合;

  2)方程x2?x的所有实数根组成的集合;

  3)由1到20以内的所有素数组成的集合;

  并思考列举法的特点。

  引导学生阅读教科书,自主学习列举法,得出答案:

  1)A={0,1,2,3,4,5,6,7,8,9}

  2)A={0,1}

  3)A={2,3,5,7,11,13,17,19}

  通过上述讲解请同学说说列举法的特点:

  1)用花括号{}把元素括起来

  2)集合的元素可以具体一一列出

  【设计意图】使学生学习基本了解用列举法表示集合的方法,并了解列举法的特点。

  7.4.2集合的描述法表示

  【活动1】提出教科书中的思考题:

  1)你能用自然语言描述集合{2,4,6,8}吗?

  2)你能用列举法表示不等式x—7<3的解集吗?

  学生讨论,师生总结:

  1)从2开始到8的所有偶数组成的集合

  2)这个集合中的元素不能一一列出,因此不可以用列举法表示

  引导学生思考、讨论用列举法表示相应集合的困难,激发学生学习描述法的积极性。

  引导学生阅读教科书中描述法的相关内容,让学生讨论交流,归纳描述法的特点。

  例如2)可以用描述法表示为:A={x?R|x<10}

  【设计意图】使学生体会用描述法表示集合的必要性,会用描述法表示集合。

  【活动2】引导学生完成第5页例2

  1) 方程x2?2?0的所有实数根组成的集合

  2) 由大于10小于20的所有整数组成的集合

  讨论应当如何根据问题选择适当的集合表示法。学生回答,老师进行总结:

  1)描述法:A={ x?R|x2?2?0}

  列举法:

  2)描述法:A={ x?Z|10

  列举法:A={11,12,13,14,15,16,17,18,19}

  【设计意图】使学生掌握好两种表示法各自的特点,根据题目灵活选择。

  7.5课堂小结,学习反思

  【问题】1)集合与元素的含义?

  2)集合的特点?

  3)集合的不同表示方法

  引导学生整理概括这一节课所学的知识

  【设计意图】归纳整理知识,形成知识网络,并培养学生自主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的能力。

  8、作业布置,巩固新知

  课后作业:习题1.1A组第4题

  课后思考作业: ①结合实例,试比较用自然语言、列举法和描述法表示集合时各自的特点和适用的对象。

  ②自己举出几个集合的例子,并分别用自然语言、列举法和描述法表示出来。

  9、板书设计

  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1、元素的含义:把研究对象统称为元素

  2、集合的含义: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

  3、集合元素的三个特性: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集合相等

  4、元素与集合的关系:a?A,a?A

  5、常用数集与记法

  6、列举法

  7、描述法

  8、课堂小结

  高一上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篇13

  一、设计理念

  新课标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是接受、记忆、模仿、练习,教师应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动手操作、阅读自学,应注重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注重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课书》必修1,第一章1.1.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集合是数学的基本和重要语言之一,在数学以及其他的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用集合及对应的语言来描述函数,是高中阶段的一个难点也是重点,因此集合语言作为一种研究工具,它的学习非常重要。本节内容主要是集合间基本关系的学习,重在让学生类比实数间的关系,来进行探究,同时培养学生用数学符号语言,图形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让学生在直观的基础上,理解抽象的概念,同时它也是后续学习集合运算的知识储备,因此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学情分析

  【年龄特点】:

  假设本次的授课对象是普通高中高一学生,高一的学生求知欲强,精力旺盛,思维活跃,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分析、归纳能力,能够很好的配合教师开展教学活动。

  【认知优点】

  一方面学生已经学习了集合的概念,初步掌握了集合的三种表示法,对于本节课的学习有利一定的认知基础。

  【学习难点】

  但是,本节课这种类比实数关系研究集合间的关系,这种类比学习对于学生来说还有一定的难度。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理解子集、V图、真子集、空集的概念。

  2. 掌握用数学符号语言以及V图语言表示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3. 能够区分集合间的包含关系与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类比实数间的关系,研究集合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类比、观察、

  分析、归纳的能力。

  2. 培养学生用数学符号语言、图形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图形、符号所带来的魅力。

  2.感悟数学知识间的联系,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及数学品质。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

  集合间基本关系。

  难点:

  类比实数间的关系研究集合间的关系。

  六、教学手段

  PPT辅助教学

  七、教法、学法

  教法:

  探究式教学、讲练式教学

  遵循“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相结合的”教学规律,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类比实数间关系,来研究集合间的关系,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

  ?学法:

  自主探究、类比学习、合作交流

  教师的“教”其本质是为了“不教”,教师除了让学生获得知识,提高解题能力,还应该让学生学会学习,乐于学习,充分体现“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通过引导学生类比学习,同学间的合作交流,让学生更好的学习集合的知识。

  八、课型、课时

  课型:新授课

  课时:一课时

  九、教学过程

  (一)教学流程图

  (二)教学详细过程

  1..回顾就知,引出新知

  问题一:实数间有相等、不等的关系,例如5=5,3﹤7,那么集合之间会有什么关系呢?

  2.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问题二:大家来仔细观察下面几个例子,你能发现集合间的关系吗?

  (1)A={1,2,3},B={1,2,3,4,5};

  (2)设A为新华中学高一(2)班女生的全体组成集合;B为这个班学生的全体组成集合;

  (3)设C={x∣x是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D={x∣x是等腰三角形}

  【师生活动】:学生观察例子后,得出结论,在(1)中集合A中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中的元素,教师总结,这时我们说集合A与集合B 有包含关系。(2)中的集合也是这种关一般地,对于两个集合A,B,如果集合A中任意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中的元素,我们就说这两集合有包含关系,称集合A为集合B 的子集,记作:A?B(B?A),读作A含于B或者B包含A.

  在数学中我们经常用平面上封闭的曲线内部代表集合,这样上述集合A与集合B的包含关系,可以用下图来表示:

  问题三:你能举出几个集合,并说出它们之间的包含关系吗?

  【师生活动】:学生自己举出些例子,并加以说明,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补充。

  问题四:对于题目中的第3小题中的集合,你有什么发现吗?

  【师生活动1】:在(3)由于两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因此集合C,D都是所有等腰三角形的集合,集合C中任意一个元素都是集合D的元素 ,同时集合D任意一个元素都是集合C的元素,因此集合C与集合D相等,记作:C=D。

  用集合的概念对相等做进一步的描述:

  如果集合A是集合B 子集,且集合B是集合A的子集,此时集合A与集合B的元素一样,因此集合A与集合B 相等,记作A=B。

  强调:如果集合A?B,但存在元素x∈B, 且x?A,我们称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记作:A?B

  【师生活动2】:教师引导学生以(1)为例,指出A?B,但4∈B, 4?A,教师总结所以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

  【师生活动】?,并规定空集是任何集合的

  4.思维拓展,讨论新知

  问题六:包含关系{a}?A与属于关系a∈A有什么区别?请大家用具体例子来说明

  【师生活动1】:学生以(1)为例{1,2}?A,2∈A,说明前者是集合之间的关系,后者是

  问题七:经过以上集合之间关系的学习,你有什么结论?

  【师生活动】:师生讨论得出结论:

  (1)任何一个集合都是它本身的子集,即A?A

  5.练习反馈,培养能力

  例1写出集合{a,b}的所有子集,并指出哪些是真子集

  例2用适当的符号填空

  (1)a_{a,b,c}

  (2){0,1}_N

  (3){2,1}_{X∣X2-3X+2=0}

  6.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小结 知识上:

  能力上:

  情感上:

  作业:必做题:P8,3

  思考题:实数间有运算,那集合呢?

  十、板书设计

  十一、教学反思

【高一上学期数学教学计划】相关文章:

高一上学期数学教学计划范例09-26

高一上学期数学教学计划模板11-18

关于高一上学期数学的教学计划10-19

高一上学期数学教学计划范文01-22

2017-2018高一上学期数学教学计划08-26

【精华】高一上学期数学教学计划3篇12-19

高一上学期数学教学计划汇总6篇12-20

高一上学期数学教学计划汇编5篇12-06

高一上学期数学教学计划合集4篇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