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计划 百分网手机站

初一数学《比较线段的长短》教学计划

时间:2020-08-09 09:44:08 教学计划 我要投稿

北师大版初一数学《比较线段的长短》教学计划

  将数形结合的思想渗透给学生,使学生对数与形有一个初步认识,为将来的学习打下基础,初一数学比较线段的长短教学计划设计里面还有很多精彩内容哦!希望大家继续关注我们应届毕业生考试网。

北师大版初一数学《比较线段的长短》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教材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的第二节,是平面图形的重要的基础知识。学生在第一章了解了棱柱等几何图形,了解了构成这些几何图形的基本元素是点、线、面。在上一节课也学习了线段、射线和直线的形象、描述性定义和表示方法。这一节将重点研究线段的重要的基本性质和比较方法。所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抽象提炼线段的基本性质,线段的大小比较方法和作图等,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节课的知识内容的学习对学生空间思维的发展、平面几何语言的培养、几何图形的操作方法、以及射线、角、三角形、四边形等的学习,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小学阶段对线段已有了一定的认识,对于线段的长短也有了感性的认识,在比较线段的长短的问题上都有了一定的方法,这些为本章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教学中始终遵循学生主动学习的原则,给足时间思考、动手操作,通过丰富的活动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获得与应用过程。然后引出比较两条线段的大小的必要性,让学生充分思考和交流比较方法和策略,重点突破比较方法。在“叠合法”使用的工具中自然引出用圆规作线段,并进一步做出线段的和、差,理解线段中点的特性,从而将图形与数量关系结合在一起。同时初步培养学生数学语言的规范性,突出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借助于具体情景中了解“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性质;能借助尺、规等工具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掌握中点的定义和表达方法;能用圆规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2.能力目标:通过思考想象、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等数学探究过程,了解线段长短比较的方法,学习使用几何工具操作方法,发展几何图形意识和探究意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快乐,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线段长短的两种比较方法,线段中的概念即表示方法。

  难点:掌握线段比较的正确方法,线段中点的'应用。

  五、教学方法

  通过创设情境,以问题为载体给学生提供探索的空间,引导学生积极探索,构建“以问题研究和学生活动”为中心的课堂学习环境,使教学过程成为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的一种自主探索的学习活动过程,在探索中形成自己的观点。

  六、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用身边的实例描述线段、射线和直线的特点。

  2、回顾线段、射线和直线的共性,及线段的特别之处。即填空:

  线段、射线和直线都是____(填“曲”或“直”)的线,但 ____是没有延伸性的,所以只有它可以比较长短。

  师:用多媒体出示一张图片,让学生选择:如果是你,会选择哪条路呢?如果忽略一切建筑物,你会怎样以最短的时间到达?

  生1:选择第一条,(陈述理由)。

  师:我们这节课的重点研究比较线段的长短。(板书课题)

  生2:(到前面演示)从A到B画一条线段。

  发现结论: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

  简述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顺利的引出定义:两点之间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之间的距离。

  思考:如果从你家到学校走了1公里,能否认为学校与你家的距离为1公里?为什么?

  用学生身边熟悉的生活例子,体会线段的性质“两点之间线段短”,同时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体会生活中有数学,数学应用于生活。

  第二环节 探索新知,形成概念,归纳方法

  探究活动一:

  1、你认为A同学和B同学谁高?

  生1:两个同学高矮相差很大,一眼就能看出来,可是A和C,两个同学就得站一块看看了。

  生2:或者拿卷尺量一量。

  师:需要注意什么?(让学生展示:矮个学生站在台阶上与高个同学比较,卷尺不是从同一高度测量。)

  2、教科书上,议一议内容:

  怎样比较两棵树的高矮?怎样比较两根铅笔的长短?怎样比较窗框相邻两边的长短?

  教师点明课题:把两位同学身高、两棵树的高度、两根铅笔的长、窗框相邻两边的长看成两条线段,比较它们的大小(学生自由发言)

  3、在黑板上画出两条相近的线段,同时让学生在草稿纸上画出两条相近的线段(走向不一致),让学生思考,并分组讨论比较方法。

  引导学生从交流发言中归纳出方法策略。

  方法一:测量法(工具:可用刻度尺) 教师直接在图形上演示。

  方法二:叠合法(工具:可用圆规) 教师利用多媒体演示。

  【意图】让学生感受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所要比较的线段长短的过程,经过师生交流并归纳出线段长短的比较方法。利用生活中可以感知的情境,极大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生活中所蕴含的数学道理。在具体问题中设问,在解答问题中形成认知,激发学生的解决问题的热情。如果两条线段的长短相差根大,就可以直接观测进行比较。

  探究活动二:

  1、让每个学生在一张纸上画出一条线段AB,动手对折,使两个端点重合,即折出线段AB的中点M。

  A● ________________ M _________________●B

  2、利用刚学到的两种方法比较线段AM与BM的长短(让学生上台用两种方法比较比大小)

  得到结论:线段AM=BM,接着指出线段中点的含义,表示为:AM=BM=I/2AB.

  学以致用:

  1、延长线段MP到N,使PN=MP,则P为线段MN的____。MN=___ MP 。。

  PN=____MN M

  2、如图,AB=6cm,点C是线段AB的中点,点D是线段CB的中点,则AD=___ cm。

  3、你能举出生活中用到比较线段长短的例子吗?

  【意图】教师与学生的共同操作,一方面照顾到全体学生,另一方面让学生动手操作更能加深学生的体会,让学生体会方法的获得过程,并顺利引出线段中点的定义,练习有助于对表示方法的掌握,突破中点定义和应用的难点。教师关注全体学生、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广泛参与、积极主动的学习。

  探究活动三:

  1、如果手头只有一把没有刻度的直尺和一个圆规,你能画出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吗?

  (老师在黑板上画出已知线段,同时要求学生在纸上画出任意一条线段)

  小组合作交流画法:

  老师演示,归纳出三步骤:1画出射线、2度量已知线段、3移到射线上

  2、你能用尺规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的2倍吗?

  (学生动手完成,一人板演,老师巡视指导)

  要求:关注作图顺序、保留痕迹,不要求学生写做法,只要他知道怎么作图,并能大致描述出来即可,但一定要规范到位。

  第三环节 检测反馈,形成技能

  1.已知线段a、b,求作线段AC,使AC=a+b。

  2.在直线a上顺次截取AB=4cm,BC=3cm。如果点O是线段AC的中点,则线段AO=____cm。

  3.△ABC中,你能说出线段AB+AC的长与线段BC哪一条更长?你用什么方法比较?能够不用工具比较吗?

  4.(挑战自我)如图在一个四边形各边上任意取一点,并顺次连接它们,得到的图形周长与原四边形周长哪一个大?为什么?如果是一个五变形呢?六边形呢?

  【意图】本环节的目的就是为了检测学生的达标情况和巩固练习,题目设置仍在于检测本节课所学知识,满足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的不同发展的需要,提供给学生探索、交流的时间和空间。同时鼓励同学们运用所学知识去解释、解决实际问题。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鼓励学生独立完成、接受挑战的信心。

  第四环节 回顾总结,巩固提高

  1、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和方法?有哪些需要注意的问题?

  2、你有哪些数学思想上的收获?

  3、同学们对自己这节课的表现进行评价。

  老师的提示问题:

  (1)两点之间____最短。

  (2)两点之间的距离是指

  (3)比较两天线段的长短的方法有________ 和________ ,它们各自用的工具和具体做法是

  —————————————————。

  (4)用尺、规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的一般步骤是————————。

  【意图】师生交流、归纳小结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习表述自己的收获,培养学生及时归纳知识的习惯和提炼归纳的能力。

  第五环节 作业布置:

  课本 第112页习题4.2的1、2、3题。

【北师大版初一数学《比较线段的长短》教学计划】相关文章:

北师大版的初一数学暑假作业答案09-13

小升初数学试题北师大版09-16

北师大数学教学计划12-12

北师大版初二数学试题10-14

北师大版初一数学寒假作业参考答案10-09

北师大版初一寒假语文作业答案08-20

初一数学期中考试卷(北师大版 )08-23

小学二年级北师大版数学上册教学计划12-24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12-13

2018北师大版初二寒假数学作业答案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