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

教师招聘考试小学体育真题

时间:2024-12-05 11:04:30 教师资格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教师招聘考试小学体育真题

  在学习和工作的日常里,我们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考试真题,借助考试真题可以更好地考查参试者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什么样的考试真题才是科学规范的考试真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师招聘考试小学体育真题,欢迎阅读与收藏。

教师招聘考试小学体育真题

  教师招聘考试小学体育真题 1

  1.体育与健康课程三维课程图标指的是:知识与技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过程与考核  B.体能与技能  C.计划与实施  D.过程与方法

  2.人体的中轴骨包括( )和躯干骨。

  A上肢骨  B.颅骨  C.下肢骨  D.骨盆

  3.在小学阳光体育锻炼课中,教师组织学生按原地-上步-助跑的次序进行投掷沙包练习的沙包的过程,所采用的锻炼方法是( )

  A间歇锻炼法  B.变换锻炼法  C.持续锻炼法  D.循环锻炼法

  4.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 )组成。

  A.骨髓膜  B.骨内膜  C.骨外膜  D.骨骼肌

  7.在体操教学中正确的保护帮助的方法是( )

  A.托,顶,推  B.挡,扯,搓  C.拉,扶,送  D.推,送,拍

  8.下列不属于关节基本结构组成部分的是( )

  A.关节面  B.关节囊  C.关节腔  D.关节轴

  9.在跳跃类运动项目中,( )在跳跃的成绩影响不大

  A.腾起的初速度  B.腾起的`角度  C.空中姿态  D.腾起瞬间身体中心高度

  10.( )是具有造血,滤学,储血,免疫功能的生理器官。

  A.脾  B.肝  C.肾  D.胆

  11.在100米长跑后的加速度( )组成。

  A.起跑 B.旗袍后的加速度 C.途中跑 D.终点跑

  12.脑干有中脑、脑桥和( )组成。

  A.小脑   B.延髓   C.大脑   D.脑神经

  15.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过程中,游泳与竞赛活动多采用( )分组。

  A.合作型   B.朋律型   C.同质   D.异质

  16.血小板具有( )功能。

  A.释放免疫物质

  B.之血和凝血

  C.保护间皮细胞的完整性

  D.运输氧气

  17.在标准半圆式田径场举行正规比赛时( )M采用的是先分道跑,后并道跑的竞赛方式。

  A.200   B.400   C.800   D.1500

  18.在进行武术动作教学时,常采用的示范方法是( )

  A.镜面示范   B.正面示范   C.背面示范   D.侧面示范

  21.在田径比赛中,属于中长跑项目的是( )

  A.3000m 500m 400m

  B.800m 1500m 3000m

  C.800m 400m 5000m

  D.400m 800m 1500m

  22.细胞的基本机构由( )构成。

  A.细胞膜、细胞质、细胞壁

  B.细胞膜、细胞质、基质

  C.细胞膜、细胞核、基质

  D.细胞膜、细胞器、基质

  23.足球比赛中,裁判员认为场上队员有( )情况是,将判给对方踢任意球。

  A.阻挡对方球员   B.冲撞对方球员   C.推对方球员   D.拉抱对方球员

  24.由软骨基质,纤维和软骨细胞组成的是( )。

  A.骨组织   B.软骨组织   C.脂肪组织   D.骨网状组织

  25.体育与健康课程跟据学生的( )划分学习水平。

  A.身体发展体征   B.运动技术水平   C.兴趣爱好   D.体育基础知识

  29.( )是反映负荷量大小的指标,一般包括次数、时间、距离、重量等。

  A.负荷量的评价指标

  B.平均心率的评价指标

  C.练习密度的评价指标

  D.练习张度的评价指标

  30、标准的篮球场的长和宽分别是( )米。

  A.18和9

  B.18和14

  C.28和15

  D.28和14

  31、心血管系统是由心,动脉( )和静脉组成的。

  A.体循环   B.毛细血管   C.心房   D.动力泵

  32、健美操教学组织形式包括( )。

  A.课的结构,授课形式,塑造形体

  B.课的结构,授课形式,教学过程

  C.授课形式,教学过程,塑造形体

  D.课的结构,教学过程,塑造形体

  33、排球技术的移动步法主要包括( )。

  A.并步、滑步、交叉步、跨步、跑步

  B.并步、交叉步、前进步、攻击步、跑步

  C.滑步、交叉步、跨步、跑步、前进步

  D.滑步、交叉步、攻击步、跑步、绕前步

  34、练习者在极限强度运动时,肌肉中的TP和CP在( )秒内消耗。

  A.5 B.10 C.15 D.20

  35.( )不属于体育游戏教学原则

  A.锻炼性原则

  B.教育性原则

  C.教师性原则

  D.娱乐性原则

  教师招聘考试小学体育真题 2

  1.《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规定,可以申请免修体育课的学生是( )。

  A.肥胖学生 B.病残学生 C.体弱学生 D.厌学学生

  【答案】B。解析:《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第九条:体育课是学生毕业、升学考试科目。学生因病、残免修体育课或者免除体育课考试的,必须持医院证明,经学校体育教研室(组)审核同意,并报学校教务部门备案,记入学生健康档案。

  2.小学快速跑教学中,教师设计模拟“5·12地震避险”,体现了《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性质的( )。

  A.基础性 B.实践性 C.健身性 D.综合性

  【答案】D。解析:综合性:课程强调充分发挥体育的育人功能,强调体育与健康学习为主,渗透德育教育,同时融合部分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心里健康与社会适应、疾病预防、安全应急与避险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整合并体现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过程与方法等多种价值。

  3.女生初学排球发球时,宜使用动作简单、便于发力、稳定性强,且能借助转体力量击球的发球方式称为( )。

  A.正面上手发球 B.正面下手发球 C.侧面下手发球 D.跳发球

  【答案】C。解析:侧面下手发球,发球动作较简单,容易掌握,由于它是借助腰腹转动力量带动手臂挥动击球,比较省力,稳定性较大,但攻击性较小。适于初学者运用,特别适用于初学的'女生。

  4.有8名选手参加乒乓球单打比赛,若采用单循环方法进行编排,决出名次所需场数是( )。

  A.45 B.36 C.28 D.21

  【答案】C。解析:单循环赛制比赛场数算法:比赛场数= 队数*(队数-1)/2

  5.足球原地正面头顶球力量的主要来源是( )。

  A.伸腿 B.转体 C.身体摆动 D.甩头

  【答案】C。解析:摆动是头部击球力量的高要来源。一种是上体借助两腿迅速有力蹬地的反作用而向前摆动,带动头部快速迎击来球。这种方法能够充分发挥腹背肌肉的屈伸作用,使头部击球前预先获得一定摆动速度,增大头部击球力量。一种是借助弓身拉长腹部肌群的有力收缩和颈部的灵活、快速的发力。

  教师招聘考试小学体育真题 3

  第一部分客观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50小题,每小题1分,共50分)

  1.心脏的心肌细胞有两类,包括( A )

  A.普通心肌细胞和自动节律性细胞

  B.普通心肌细胞和白色心肌细胞

  C.普通心肌细胞和红色心肌细胞

  D.白色心肌细胞和红色心肌细胞

  2.骨连结按连结组织的性质和活动情况可分为( D)

  A.有腔隙骨连结和有纤维骨连结

  B.无腔隙骨连结和无纤维骨连结

  C.有纤维骨连结和无纤维骨连结

  D.有腔隙骨连结和无腔隙骨连结

  3.世界上首次举行女子田径比赛的时间和地点是( C)

  A.1921年巴黎

  B.1921年柏林

  C.1922年巴黎

  D.1922年柏林

  4.体操内容中跳跃包括一般跳跃和( C)

  A.旋转

  B.腾空

  C.支撑跳跃

  D.连续跳跃

  5.在运动解剖学中,( B )是指人体关节以及跨过关节的韧带、肌肉等组织的伸展能力

  A.耐力素质

  B.柔韧素质

  C.灵敏素质

  D.力量素质

  6.人体的躯干肌按分布部位可分为( A )盆底肌和会阴肌。

  A.背肌、胸肌、膈肌、肌

  B.肌、胸肌、膈肌、肱肌

  C.背肌、胸肌、肱肌、腹肌

  D.背肌、肱肌、膈肌、腹肌

  7.标准半圆式田径场第一分道周长100米,它的半径有不同的设计方案,常用的是36米、( B )米、37.898米等

  A.36.25

  B.36.5

  C.37

  D.37.5

  8.人呼吸系统中的呼吸道为中空性器官,是传送气体的通道,它由( B)构成

  A.口、咽、喉、气管和支气管及其分支

  B.鼻、咽、喉、气管

  C.口、鼻、咽、气管和支气管及其分支

  D.口、鼻、喉、气管

  9.在运动生理学中,( D )又称合成代谢,是指生物不断地把体外环境中获取的营养物质转变成自身的组成物质,并且储存的变化过程。

  A.代谢作用

  B.分解作用

  C.异化作用

  D.同化作用

  10.生物体的生命现象主要表现为( A )和生殖五方面的基本特征。

  A.新陈代谢、兴奋性、应激性、适应性

  B.新陈代谢、兴奋性、刺激性、适应性

  C.新陈代谢、兴奋性、反应性、适应性

  D.新陈代谢、兴奋性、机体性、适应性

  11.1908年,我国在( B )成立第一所体操学校,教学内容主要有徒手体操和兵式操。

  A.北京

  B.上海

  C.广州

  D.南京

  12.骨骼纤维的肌膜是由( C)组成的,两者之间有间隙

  A.红细胞膜和肌膜

  B.白细胞膜和肌膜

  C.细胞膜和基膜

  D.细胞膜和底膜

  13.物理学中把单位时间所做的功称为功率,通常把力和速度的乘积称为爆发力,因此功率又称为( B )。

  A.骨骼肌的爆发力

  B.骨骼肌收缩的爆发力

  C.骨骼肌的收缩力

  D.骨骼肌的牵引力

  14.短跑技术主要包括( C )技术。

  A.起跑、起跑后的冲刺跑、途中跑、终点跑

  B.加速跑、途中跑、终点跑、冲刺跑

  C.起跑、起跑后的加速跑、途中跑、终点跑

  D.起跑、途中跑、途中跑的加速跑、冲刺跑

  15.血细胞又称“血球”,占全血量的( D ),包括红、白细胞和血小板。

  A.30%-35%

  B.35%-40%

  C.40-45%

  D.45%-50%

  16.正常人血浆的PH值为( A )。

  A.7.35-7.45

  B.7.25-7.35

  C.7.15-7.25

  D.7.05-7.15

  17.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所组成的管道系统中的循环叫做( B )。

  A.双循环

  B.血液循环

  C.体循环

  D肺循环

  18.篮球区域联防是指攻守转换后,每个队员负责防守一定区域,并与同伴协同防守,用一定的队形把每个区域有机地联系起来而形成的战术,其中( C )是最基本的区域联防。

  A.2-3

  B.3-2

  C.2-1-2

  D.1-3-1

  19.人的动脉血压是心脏在开始收缩后所遇到的负荷,相当于心室肌的( C )

  A.小负荷

  B.大负荷

  C.后负荷

  D.前负荷

  20.O2和CO2在血液中的运输形式有两种,他们是( A )

  A.物理溶解和化学结合

  B.物理溶解和化学溶解

  C.物理结合和化学溶解

  D.物理结合和化学结合

  21.( B )是研究体育运动这一特定情境中的心理和行为的科学。

  A.认知心理学

  B.体育心理学

  C.学校心理学

  D.社会心理学

  22.走和跑的技术动作区别在于( D)

  A.走的速度慢,跑的速度快

  B.走的步幅小,跑的步幅大

  C.走时身体重心起伏小,跑时身体重心起伏大

  D.走时身体没腾空,跑时身体腾空

  23.学校体育目标是一个( A)的系统,按照不同的标准做出不同的划分

  A.多层次、完整

  B.多层次、定向

  C.多层次、详细

  D.多层次、标准

  24.体课程设计应是( C )的,是在体育实践活动中不断地得到丰富的发展。

  A.有目的,有要求

  B.有目的,有标准

  C.有计划,有目的

  D.有计划,有要求

  25.后滚翻教学中,保护者应( D )。

  A.站在练习者前方

  B.站在练习者后方

  C.单腿跪在练习者正前方

  D.单腿跪在练习者侧后方

  26.良好的身体素质是体育教师终身锻炼的需要,也是进行( B )的必要条件。

  A.体育教学、提高运动教学水平、适应社会体育工作

  B.体育教学、提高运动技术水平、适应社会体育工作

  C.体育教学、提高运动技术水平、适应体育训练工作

  D.体育教学、提高运动教学水平、适应学校体育工作

  27.( D )是细胞进行代谢的内部环境,其主要成分是水和各种无机盐。

  A.糖类

  B.脂肪

  C.蛋白质

  D.体液

  28.运动系统中骨的分类,按形态分类分为( C )四类。

  A.长骨、短骨、肱骨和不规则骨

  B.长骨、肱骨、扁骨和不规则骨

  C.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

  D.长骨、短骨、扁骨和股骨

  29.跳远的完整技术动作由助跑、起跳、( D )和落地四个部分组成。

  A.挺身

  B.缓冲

  C.收腹

  D.腾空

  30.足球发源于中国,古代称为“蹴鞠”,而现代足球的起源地是( A)

  A.英国

  B.德国

  C.巴西

  D.丹麦

  31.根据学生参与体育学习和锻炼活动的心理动因是以生物性需要,还是以社会性需要为基础,将运动动机分为( C)

  A.生物性动机和内部性动机

  B.生物性动机和外部性动机

  C.生物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

  D.生物性动机和直接性动机

  32.中小学生体育态度的转变包括( A )两个方面。

  A.方向和强度

  B.方向和目标

  C.强度和目标

  D.认知和目标

  33.在体育教学中使用言语指导时,要想实现更有效的指导,就必须要重视( C )和指导线索两个问题。

  A.指导和关心

  B.指导和诱导

  C.指导和注意

  D.指导和示范

  34.现代羽毛球运动起始于英国,大约于( B )传入传入我国。

  A.1910年

  B.1920年

  C.1930年

  D.1940年

  35.体育课堂学习过程的心理学评价内容有( A )。

  A.体育学习态度、情意表现、交往能力与合作精神

  B.体育学习态度、情意表现、观察能力与合作精神

  C.体育学习态度、情意表现、交往能力与观察能力

  D.体育学习态度、情意表现、观察能力与合作精神

  36.被誉为“世界第一运动”的体育运动是( C )。

  A.田径

  B.篮球

  C.足球

  D.乒乓球

  37.体育动作技能是个体以一定的( B )为前提条件,通过运动学习而形成的,是一种潜在的能力倾向。

  A.肌肉和神经机能

  B.生理和心理机能

  C.技术和技能水平

  D.素质和运动机能

  38.资本主义初期,从( D )年到()世纪初,进步资产阶级教育家充分肯定了体育在教育中的地位,为近代学校体育的发展和繁荣做了重要的舆论准备。

  A.1643,19

  B.1642,19

  C.1641,18

  D.1640,18

  39.人民教育出版社于( C )年出版了中小学体育教材,第一次明确提出“学校体育应从增强学生体质出发”的指导思想。

  A.1959

  B.1960

  C.1961

  D.1962

  40.投掷铅球教学的重点是( C )。

  A.出手速度

  B.出手角度

  C.最后用力

  D.滑步技术

  41.大众传媒中的体育信息有助于学生( A )的形成。

  A.体育态度和价值观

  B.体育兴趣和价值观

  C.体育知识和价值观

  D.体育认知和价值观

  42.学校体育功能是学校体育本质的反映,是学校教育能的构成部分,又与( D )的功能有密切的关系。

  A.娱乐体育

  B.竞技体育

  C.大众体育

  D.国民体育

  43.学校体育的本质功能是育人,学校体育的其他功能包括( B )。

  A.文化、辐射、健身

  B.文化、辐射、经济

  C.文化、健身、经济

  D.文化,娱乐、经济

  44.排球比赛中,场上主裁判发球口哨响起,超过( C )秒未把球发出,判为犯规。

  A.6

  B.7

  C.8

  D.9

  45.人体的自由上肢骨由( A )组成。

  A.肱骨、桡骨、尺骨和手骨

  B.肱骨、扁骨、尺骨和手骨

  C.肱骨、桡骨、扁骨和手骨

  D.肱骨、桡骨、尺骨和扁骨

  46.成年人全身206块骨,按其所在部位可分为( C )两部分。

  A.中轴骨和长骨

  B.中轴骨和颅骨

  C.中轴骨和附肢骨

  D.中轴骨和躯干骨

  47.运动对呼吸系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吸膜厚度由正常到增厚再到( ),最后直到( B )。

  A.变厚,变薄

  B.变薄,破裂

  C.变厚,破裂

  D.变薄,变厚

  48.在体操运动中,为防止由于技术不正确或意外的原因而发生的危险,运用特定的技巧摆脱危险叫( A )。

  A.自我保护

  B.他人保护

  C.直接帮助

  D.间接帮助

  49.在体育课堂教学活动中,合作是增加课堂中人际互动,促进( D )活动的有效手段之一。

  A.合作学习。

  B.小组学习。

  C.探究学习。

  D.集体学习。

  50.在体育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练习而巩固下的,自动化的完善的动作活动方式就是( A)

  A.动作技能。

  B.动作方法。

  C.动作练习。

  D.动作示范。

  第二部分 主观题

  一、简答题(本小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田径接力比赛中,接力区为多少米?请简要表述接力区画法。

  【参考答案】

  (1)接力区为20米。

  (2)接力区的画法为:先在跑道或各条分道上量出各棒距的起点,然后在第2、3、4棒起点的前、后10米处各画5厘米宽的白灰线,构成接力区接力区为20米,前面的线接力区前沿,后面的线叫接力区后沿。线包括在接力区内4×100米接力还应在各条分道接力区后沿的10米处画出一条虚线为预跑线,预跑线宽5厘米,不包括在10米预跑区内。

  2.体育与健康学习评价是促进学生达成学习目标的.重要手段,请简要说明如何进行教学评价,以促进学生更好地“学”和教师更好的“教”。

  【参考答案】

  (1)明确体育与健康学习评价目标;

  (2)合理选择体育与健康学习评价内容;

  (3)采用多样的体育与健康学习评价方法;

  (4)发挥多方面评价主体的作用;

  (5)合理运用体育与健康学习评价结果。

  二、论述题(本小题共1小题,共10分)

  武术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它独特的技术风格深受小学生喜欢,请结合教学实际,谈谈武术运动的特点及对学生身心发展的作用。

  【参考答案】

  武术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运动规律,它以独特的技术风格和多方面的社会功能享誉于世。

  1.武术运动的特点

  (1)寓技击于体育之中

  武术作为体育运动,技术上仍不失攻防技击的特性,而是将技击寓于搏斗运动与套路运动之中。博斗运动集中体现了武术攻防格斗的特点,在技术与实用技上基本是一致的,但是从体育的观念出发,它受到竞赛规则所制约,以不伤害对方为原则。

  (2)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的民族风格

  既讲形体规范,又求精神传意、内外合的整体观,是中国武术的一大特色。所谓内,指心、神、意等心志活动和气息的运行;所谓外,即手、眼、身、步等形体活动。内与外、形与神是相互联系统一的整体。

  (3)广泛的适应性

  武术的练习形式、内容丰富多样,有竞技对抗性的散打,推手,短兵,有适应演练的各种拳术,器械和对练,还有与其相适应的各种练功方法。不同的拳种和器械有不同的动结构、技术要求运动风格和运动量,分别适应人们不同年龄、性别、体质的需求,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和兴趣爱好进行选择练习同时,它对场地、器材的要求较低,俗称“拳打卧牛之地”,练习者可以根据场地的大小变化选择不同的练习内容和方式,即使一时没有器械,也可以徒手练拳、练功。一般来说,受时间、季节限制也很小较之不少体育运动项目,具有更为广泛的适应性。

  2.武术的作用

  (1)改善和增强体质:

  武术由于注重内外兼修,对身体有着多方面的良好影响,经常练习能收到壮内强外的效果。例如长拳类套路,通过内在神情的贯注和呼吸的配合以及人体各个器官的参与对人体的反应速度、力量、灵巧、耐力都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太极拳和许多武术练功方法一样,注重调息运气和意念活动,长期练习对治疗多种慢性疾病和调节人体内在环境平衡均有良好的医疗保健作用。

  (2)提高防身自卫的能力

  武术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通过练习,不仅可以增强体质,还可以学习一定的攻防格斗技术,掌握防身自卫的知识和方法,提高人体的灵活性和对意外情况的应变能力。

  (3)磨炼意志,培养道德情操;

  武术在长期的发展中,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重礼仪,讲道德的优秀传统。“习武以德为先”,说明武术练习历来十分重视武德教育。尚武崇德的精神可以培养青少年尊师道,讲礼守信,宽以待人,严于律已等良好高尚的道德情操。同时,在武术的练习过程中,需要吃苦耐劳,坚持不懈的精神,这不仅能培养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意志品质,也是一种修身养性的重要手段,有益于人的全面发展。

  (4)娱乐观赏,丰富文化生活:

  武术运动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套路运动动讯静定的节奏美:踢、打、摔、拿、跌的巧妙结合美: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的和谐美可以引人入胜。即通过习武的共同爱好,可以切磋技艺,扩大交往,交流思想、增进友谊,丰富人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

  三、案例分析

  【案例材料】

  张老师执教了一节水平一二年级的体育课,主教材为民间传统体育项目《滚铁环》,课次为第一次课,张老师把滚铁环教学设置为“玩赛车”的学习情境,以下为部分教学片段:

  第一环节:张老师给学生提出第一个任务问题:同学们,能不能把赛车独自立起来呢自己读秒数,看谁的赛车立在地上最久,并告诉老师诀窍。学生纷纷行动,听到场地上不断响起“1”“2”的报数声,短短几分钟就听到学生喊出“3”“4”的数字,把铁环立的更久的学生非常自信地向大家介绍,张老师让其他同学根据这些经验练习。

  第二个环节:在学生对铁环稳定掌握较好之后,张老师提出第三个问题:“你们能不能把赛车开起来?”同学们结伴议论,不断尝试。随后,张老师介绍了把铁环推得更远的方法,让学生练习。

  第三环节:张老师提出问题:“同学们继续挑战,看谁能用推勾推送车辆前行?”终于可以上钩了,同学们兴致高昂的开始练习,并与同学分享经验。

  第四环节:技能教学环节后,张老师提出本次课的最后任务:“体能加油站”,并把体能练习动作设计为车辆驾驶基本常识,让学生在愉快的环境完成。

  1.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相关教学理论,对此教学案例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

  1.评析:

  (1)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提倡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案例中张老师把滚铁环教学设置为“玩赛车”的学习情境以游戏的形式展开教学,引导学生体验运动乐趣,提高学生体育与健康学习动机水平,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基本形成体育锻炼习惯。

  (2)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提倡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帮助学生学会体育与健康学习。案例中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改变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倡导多样化教学方式,促进学生掌握体育与健康学习的方法,并学会体育与健康学习

  (3)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提倡创设民主、和谐的体育与健康教学情境,有效运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与传授式教学等方法展开教学。案例中,张老师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在体育活动中,通过体验、思考、探索、交流等方式获得体育与健康知识,培养应对问题、自我锻炼、交往合作等能力,开展富有个性的学习,不断丰富体育活动经验,学会体育学习和锻炼。

  (4)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提倡教师在运动技能教学的同时,安排一定的时间发展学生的体能。案例中,张老师在技能教学环节后,把体能练习动作设计为车辆驾驶基本常识,让学生在愉快的环境完成,有效的发展了学生的身体素质。

  2.本案例对你今后从事体育教学工作有何启发。

  【参考答案】

  2.启发:

  教师教学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学会学习,为终生体育打下基础。同时自身也要不断提高,完善自己,课后深刻反思。

  四、教学设计(20分)

  教材:跪撑爬行(第一课时)

  教学对象:水平一(小学二年级)

  学生人数:男生20人女生20人

  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教学理念按照课程标准水平一日标对本课进行设计。要求:教学日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场地器材以及运动负荷等方面进行设计

  【参考答案】

  课题:跪撑爬行

  课型:新授课

  课时:第一课时

  年级:二年级(水平一)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次教学,学生能够了解跪撑爬行的技术概念,学习科体验跪撑爬行的动作方法,并能在游戏中基本运用这一技术动作。

  2.过程与方法:在练习过程中,发展学生力量、平衡、体协调等素质,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游戏,逐步培养学生活泼乐观、敢于竞争,与同伴友好合作等优良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上下肢协调配合

  难点:快速交替前移,脚跟先着地迅速滚动至前脚掌蹬地

  三、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集合整队、检查服装、清点人数、安排见习生上课

  (二)准备部分:1.游戏热身:游戏名称《搂草打兔》,游戏规则:指定一圆圈为草地界限,选出两名学生为猎人,其余学生为兔子站于圈内,两名猎人持一橡皮筋来回运动,小兔子以跳跃的方式来躲避橡皮筋,触碰到橡皮筋则为淘汰。

  2.拉伸环节:徒手操拉伸(4×8拍)

  (三)基本部分:1.游戏导入:游戏名称“动物搬家”,学生分四组,每组分发10本体育教材,面前10米画四个圆圈,每组学生自己想办法运用身体的后背运输体育教材到圆圈内,最先完成的获胜。帮助学生初步认识跪撑爬行的技术动作,激发学习兴趣,并引出今天的课题。

  2.学习感知:讲解跪撑爬行的动作要领,并进行动作示范。(动作方法:由跪撑开始,一侧手掌撑地和同侧膝、腿向前爬行,交替连续爬进。另一种方法是一侧手和异侧膝、腿向前协调爬行。

  3.学生练习:

  (1)练习一:学生先在草坪或垫子上随意练习跪撑爬行活动,加强学生对技术动作的身体感知。

  (2)练习二:在草坪或垫子上用正确方法爬行爬行时,是以手掌与膝、腿接触地面

  (3)练习三:10人一组,开展组内跪撑爬行比快,组内相互评价纠正

  4.预防和纠正错误动作:在练习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错误动作并进行正确动作示范,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

  5.巩固练习:组织学生,进行爬过“铁丝网”游戏,学生分为四组,画四条相距8-10米、宽2米的跑道,线前每隔1米拉一条橡皮筋,高度为70~100厘米各队排头用跪跑撑爬行的动作通过“铁丝网”,爬过终点线后,起立举手示意,然后从两侧回到本队排尾,依次进行,先完成的队为胜,教师对其进行表扬。

  (四)结束部分:放松练习。

  四、场地设计:

  田径场、体操垫40个、体育教材40本、橡皮筋4条

  五、预计效果:

  1.练习密度:40%左右

  2.预计心率:135~140次/分

【教师招聘考试小学体育真题】相关文章:

教师招聘考试真题09-26

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真题「河北」09-18

2016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10-04

教师招聘考试历年真题知识点汇总08-05

教师招聘历年真题(精选16套)11-13

教师招聘笔试真题(精选12套)11-13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心理学考试真题及答案07-29

2016年山西特岗教师招聘考试英语专业真题09-14

教师编制考试真题(精选14套)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