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小班《做元宵》教案

时间:2024-02-19 11:21:29 炜亮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小班《做元宵》教案范文(通用14篇)

  作为一名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班《做元宵》教案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班《做元宵》教案范文(通用14篇)

  小班《做元宵》教案 1

  活动目的

  1、激发幼儿参与制作元宵活动的兴趣,体验大家一起庆祝节日、分享劳动成果的快乐。

  2、指导幼儿学习用团、捏、滚等技能制作元宵。

  3、引导幼儿了解元宵节的意义、民族习俗及元宵的来历、品种等。

  活动准备

  1、橡皮泥。

  2、教师、幼儿提前收集关于元宵节民间习俗的资料。

  3、音乐《喜洋洋》等。

  活动过程

  一、引入主题(以喜洋洋音乐为背景音乐)。

  小朋友,你们知道今天是什么节日吗?对,今天是元宵节,你们高兴吗?为了庆祝元宵节,我们一起来表演一个节目,好不好?

  二、元宵的来历

  小朋友们表演的真棒!老师知道你们不仅节目表演的好,而且都是爱动脑筋的好孩子。下面老师要考考你们。

  1、哪位小朋友知道元宵节在什么时候?(正月十五)

  2、元宵节人们有什么习俗?(吃元宵、挂灯笼等)小朋友们真聪明!

  老师讲述:元宵的来历。

  三、说说元宵。

  1、小朋友们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几样礼物,(教师展示几种元宵)问:这是什么?你知道它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吗?(糯米粉、各种馅等)元宵这么漂亮,你想不想也来做元宵呀?

  2、大家先不要着急做,谁知道元宵分几部分?元宵是什么形状的?我们怎样把元宵做成圆的呢?(把它捏圆了、用滚的方法、把元宵包好后放在手里团)小朋友们真聪明,我们现在就开始做元宵。

  四、制作元宵。

  1、小朋友们,我们这里有做元宵的.材料,大家把做好的元宵放进自己面前的小盘子里。呆会儿看谁做得多。

  2、幼儿开始制作,教师巡回指导。(放背景音乐喜洋洋)五、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现在,小朋友们都已经做完了,我们看看谁做的又快又好。接下来就是我们的“快乐恰恰恰“时间。请各位小朋友吃元宵。老师统计好个数,给小朋友盛元宵。(老师动员做的多的小朋友让给做的少的小朋友。)

  五、吃元宵。刚才你做了多少元宵,现在就可以吃多少元宵。

  六、教师总结今天,小朋友们在一起渡过了一段快乐的时光,我们不但知道了元宵节吃元宵,还知道了怎样去做元宵。

  小班《做元宵》教案 2

  活动目的:

  1.让幼儿在活动中相互交流,体验元宵节的民俗风情,感受生活的美。

  2.引导幼儿学习运用重叠折剪的技能制作花灯。

  活动准备:

  1.师生共同收集各种花灯。

  2.《手工》幼儿用书、剪刀、胶水、针、线、花灯范例。

  教学流程:

  一、以"元宵闹花灯"为题,引导幼儿互相欣赏同伴的花灯。

  师:你喜欢哪一盏花灯?为什么?(让幼儿互相交流感受)

  二、教师出示范例,引导幼儿观察,激发幼儿制作花灯的兴趣。

  组织幼儿讨论:你想怎么制作花灯?(鼓励幼儿大胆讨论、交流,并说一说自己想出的制作花灯的方法)

  三、教师讲解制作花灯的步骤。

  教师按范例讲解制作花灯的步骤,重点强调沿虚线折时要用手将折痕按平,沿虚线剪制时几层纸张要捏紧。

  四、交代要求。

  1.折时要对齐、按平。

  2.注意使用剪刀的安全。

  五、幼儿制作,教师指导。

  1.教师全面巡视幼儿的制作情况。

  2.帮助能力较弱的幼儿完成作品,着重帮助他们沿虚线剪制时几层纸张要捏紧。(指导并观察幼儿重叠折剪的方法,及时帮助有困难的幼儿)

  3.提醒幼儿折时要对齐、按平,并注意使用剪刀的.安全。

  4.将幼儿制作的花灯悬挂起来。

  六、幼儿互相欣赏、评价,结束。

  1.幼儿欣赏同伴制作的花灯,感受成功的喜悦和生活的美。

  2.组织幼儿评价同伴的作品,教师围绕"重叠折剪的技能"进行小结、评价,结束。

  小班《做元宵》教案 3

  活动目标:

  1、感受儿歌表现的节日气氛。

  2、学习清晰、准确的发音。

  3、学做简易的元宵灯。

  4、通过教师大声读,幼儿动情读、参与演,让幼儿感知故事。

  5、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带孩子于元宵节前两天参观灯展,收集各种花灯,在教室布置花灯展。

  活动过程:

  1、组织孩子仔细观察和比较教室里的各种花灯。

  2、组织孩子讨论:花灯美在哪?我最喜欢的一盏花灯是什么样的.?

  3、教师在黑板上用绘画的方式表现出儿歌的内容,帮助幼儿记忆。

  4、学习以明朗的节奏朗读儿歌,学习清晰、准确的发音。

  5、指导孩子学做简易的花灯,感受做花灯的乐趣。

  6、让能力较强的孩子编与花灯有关的儿歌或者顺口溜。

  教学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也存在着不足:孩子的语言表达不够成熟,缺乏连贯性;孩子们安静倾听同伴发言的习惯仍需加强等等。总之在以后的活动中我们会注意这些方面的引导与教育,争取做得更好。

  小班《做元宵》教案 4

  活动目标:

  通过看看、讲讲了解过新年时的一些风俗习惯,引导幼儿尝试自己动手搓汤圆,体验过新年的快乐气氛。

  活动准备:

  1、《新年好》的音乐磁带;

  2、《新年好》Flash;

  3、橡皮泥人手一盒;

  4、盘子每组一个;

  5、角色游戏房的娃娃家场景。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主题。

  教师播放歌曲《新年好》,告诉幼儿新年来到了。

  教师提问:宝宝,你们觉得过新年最开心的是什么事呀?

  幼儿交流讨论。

  教师小结:你们过新年的时候可以穿新衣服、吃糖果、拿红包……

  二、播放Flash。

  1、教师播放Flash:我们来看看别人的新年是怎么过的?

  2、幼儿欣赏、交流。

  3、师小结:过新年是最重要的节日,在新年里很多人都会放鞭炮,一家人还会开开心心在一起吃汤圆,吃汤圆表示团团圆圆的意思。

  三、操作探索。

  1、教师:宝宝,那我们也来试试做好吃的汤圆吧。

  2、教师示范做汤圆的步骤:先取一小块橡皮泥放在手掌心,用另一个手掌盖在橡皮泥上,来回团、搓,一个小小的`圆圆的汤圆就做好了。

  3、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配背景音乐《卖汤圆》)提醒幼儿将搓好的汤圆放在桌上的小盘子里。

  四、延伸活动。

  带幼儿去角色游戏房,把做好的汤圆放进娃娃家的锅子里,模仿煮汤圆的场景,体验过新年的快乐。

  活动反思

  有句老话“上灯圆子,落灯面 ” ,意思就是在正月十三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亲自做圆子,吃圆子,在正月十八的时候呢将会吃面,意味着新的一年真正的开始了。而今天正好是正月十三,所以我将“搓元宵”这节活动安排在了今天,希望孩子们更加深入的了解“元宵节”同时学会“搓元宵”

  为了更加突出元宵节的这一氛围,我提前一天让小朋友将花灯带到幼儿园,用花灯来装扮我们的教室及幼儿园,有了孩子们五彩绚烂的花灯,使得节日的.气氛更加浓郁了。

  活动开始我选择让每个孩子参观我们的教室,让他们讨论“为什么要玩花灯”。孩子们像事先说好似的,一起说着是因为元宵节快到了,看来孩子们已经在家中从家人的口中了解到了元宵节要玩花灯的特点。可是当我问到“除了玩花灯还要干什么”的时候,孩子们歪着小脑袋,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眼睛都盯着我的时候,我便告诉他们元宵节还要搓元宵。可能是因为方言原因,孩子们对于“元宵”这个词汇不是很了解,后来向孩子们解释了一下,孩子们终于了解了“元宵”=“圆子”。(从这里让我知道由于方言的差别,以后对于孩子的语言还要加强引导,增加一定的词汇量。)

  小班《做元宵》教案 5

  活动目标:

  1、让家长走进幼儿园,了解幼儿生活,参与幼儿教育,更重要的是搭建家园沟通的桥梁,更好地为幼儿服务、为家长服务,促进幼儿园教育、保育工作的发展。

  2、通过这次活动,提高幼儿们的`生活能力和动手能力,让孩子们感受劳动带来的乐趣。

  3、进一步加深了老师、家长和孩子们之间的亲情,共同促进家园共育。

  4、鼓励家长和孩子们一起动手搓汤圆、煮汤圆、吃汤圆,感受浓浓的家庭亲情。

  活动准备:

  1、家长:帮孩子们准备一件围衣。

  2、幼儿园:碗、勺子、盘子、桌布、擦手毛巾、糯米粉、花生馅、白砂糖等。

  活动过程:

  一、9:10值周教师接待孩子和家长们入园,并让家长做好签到工作。

  二、9:20教师带领幼儿入厕、洗手,穿戴好围衣,并清洗手。

  三、教室集合,教室讲话。

  四、家园同乐——搓汤圆。

  1、教师讲解搓汤圆的过程:成饼状,在中间包上馅搓成丸子状,一个个圆溜溜的汤圆就制作完成了。搓好的汤圆放在预先准备好的'糯米粉的盘子上,汤圆与汤圆之间分隔开,一面黏住。

  2、家长与幼儿一起制作汤圆,体验浓浓的亲子情。

  3、教师来回巡视,用相机记录下美好的时刻。

  4、煮汤圆(家长与保育员合作完成)。

  5、唱《卖汤圆》歌。

  6、吃汤圆,共同分享劳动成果。

  7、活动结束,家委与教师共同整理、清扫场地。

  小班《做元宵》教案 6

  活动目标

  1、感知生活中热胀冷缩的现象,激发探究科学现象的兴趣。

  2、知道吃汤圆是我国的一种习俗。

  3、了解汤圆的制作材料和过程,丰富动词“搓”。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制作汤圆道具、卡片、搓汤圆视频、乒乓球一个、热水若干。

  活动过程

  一、欣赏音乐《卖汤圆》导入。

  ——师:刚刚我们听的是什么歌曲?它卖的是什么?汤圆。

  ——师:你们有没有吃过汤圆?喜欢吃什么味道的?

  二、学习儿歌。

  ——师:吃汤圆是我国许多地方过节的风俗。你们知道汤圆是用什么做的?怎么做的吗?

  ——教师播放《搓汤圆》视频,请幼儿观看并说一说。

  ——教师有感情地朗诵儿歌。

  ——启发幼儿理解“搓”的动作含义,体会儿歌的'情趣。

  ——教师带领幼儿双手做“搓”的动作,体会“搓”的动作含义。

  ——师:汤圆是什么形状的?(汤圆是圆形的,引导幼儿说:汤圆汤圆圆又圆)

  ——师:汤圆都有什么馅的.?(花生、芝麻等等)

  ——师:汤圆好不好吃?(教师做真好吃的表情,带领幼儿感受吃汤圆时的愉快心情)

  ——引导幼儿一起看图,朗读儿歌,提醒幼儿注意表情和动作。

  三、游戏活动:开心制作汤圆。

  ——请幼儿用橡皮泥搓出汤圆形状,比一比谁搓的圆。(边念儿歌边搓汤圆)

  四、实验探究为什么汤圆熟了会变大。

  ——播放煮汤圆的视频,请幼儿观察并说说汤圆煮熟之后发生了什么变化?(引导幼儿说出:汤圆浮了起来,而且变大了)

  ——教师进行实验:神奇的乒乓球。教师用热水把扁了的乒乓球变回原来的样子。

  ——教师小结:乒乓球里面的空气因为遇到了热水,就变得越来越热,越来越大,就把乒乓球给变回原来的形状了。同样地,汤圆受热后体积会慢慢膨胀,所受的浮力面积也变大,所以说,煮熟后的汤圆会浮起来。

  ——和幼儿解析一下生活中其他热胀冷缩的例子。(如:饺子、包子、馒头等)

  活动应变

  1、播放视频活动环节还可以用图片来代替。

  2、游戏活动中可以用面团、泥巴、纸团来代替橡皮泥。

  区角活动

  语言区:把儿歌挂图贴入语言区,请小朋友诵读儿歌。

  美工区:投放橡皮泥,请小朋友搓汤圆等。

  活动延伸

  1、仿编儿歌。

  切苹果,切苹果,苹果苹果圆又圆。

  有红的,有黄的,苹果苹果真好吃。

  2、体能游戏:下汤圆

  游戏准备:垫子。

  游戏规则:请教师组织幼儿排队站在垫子周围,请幼儿根据教师的口令做动作:教师说“下汤圆”幼儿就跳到垫子上,教师说“水开了”幼儿抱住膝盖滚动身体。

  环境创设

  主题墙区:贴入汤圆的制作过程。

  家园同步

  1、让幼儿回到家中,在家长的看护下,煮一次汤圆,让其亲身感知热胀冷缩的现象。

  2、请家长和幼儿观察并记录生活中热胀冷缩的现象。

  随机教育

  到汤圆相关节日时,引导幼儿复习儿歌。

  运用和丰富儿歌的词汇(圆又圆、长又长)。

  相关链接

  歌曲:卖汤圆歌。

  附录:汤圆

  汤圆是宁波的著名小吃之一,也是我国的代表小吃之一,历史十分悠久。据传,汤圆起源于宋朝。当时各地兴起吃一种新奇食品,即用各种果饵做馅,外面用糯米粉搓成球,煮熟后,吃起来香甜可口,饶有风趣。因为这种糯米球煮在锅里又浮又沉,所以它最早叫“浮元子”,后来有的地区把“浮元子”改称元宵。与北方人不同,宁波人在春节早晨都有合家聚坐共进汤圆的传统习俗。

  小班《做元宵》教案 7

  教育活动:

  做汤圆(数学-点数)。

  活动目标:

  1、能手口一致地点数5以内物体的数量并说出总数

  2、在游戏的过程中体验数学活动带来的乐趣。

  3、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4、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教师准备:橡皮泥,盘子,卖汤圆的歌曲。

  2、幼儿准备:已有的风俗习惯,用橡皮泥搓圆的经验。

  活动过程:

  1、游戏情景导入,引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指导语:小朋友们,今天是元宵节,我们要吃什么啊?那我们一起搓汤圆,好吗?

  指导重点:引发幼儿对汤圆的.关注并为下面的活动打下基础引入活动。

  2、教师示范。

  (1)、指导语:今天,我和小妹妹在家,我要做两个汤圆,要选择几个面团啊?我们放到手上搓一搓,一个汤圆出现了,然后放到锅里,我们再搓一个面团,现在几个汤圆出现了,小手要指着一个一个的数,最后数到几就是几个汤圆。

  指导重点:引导幼儿手口一致地数,最后说出总数。

  (2)、指导语:这时,我的爸爸回来了,他告诉我,他很饿,我会怎么做啊?那我在搓一个吧。我们再来数数有几个汤圆?还记得老师说的方法吗?手要指着,嘴要数着,最后的数到几就是有几个汤圆。

  指导重点:引导幼儿逐一数数,幼儿掌握点数的方法。

  (3)、指导语:我们现在要开火煮汤圆的.时候,我的妈妈回来了,我会怎么做?那我又要搓一个汤圆,我们再来数数有几个汤圆了。

  指导重点:巩固幼儿点数,引导幼儿手口一致地数,说出总数。

  3、幼儿动手操作,老师放音乐指导语:请小朋友拿到盘子,盘子上有几个点,你就要做几个汤圆,然后你去告诉你的好朋友,你搓了几个汤圆。

  指导重点:幼儿一边搓汤圆,一边数,巩固幼儿点数的方法。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让我了解了孩子对数学都很薄弱,为了能够使他们对数学感兴趣,我准备在以后的数学活动中多加游戏,做到让幼儿在玩中乐、玩中学的目的。真正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不断提升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

  小班《做元宵》教案 8

  活动目标:

  1、知道元宵节要吃汤圆

  2、了解汤圆的形状,尝试用纸浆制作汤圆。

  3、能理解底色,会注意底色和纹样之间的冷暖对比。

  4、鼓励幼儿大胆正确的上色。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KT板各组一块,上面画好“汤圆”的外轮廓,各色纸浆、棉签、镊子。

  活动过程:

  1、提问:元宵节的时候,我们吃什么?

  2、出示汤圆的图片,说说汤圆的形状,吃去是什么味道的?里面有什么?什么颜色的?

  3、教师示范用纸浆在KT板上制作汤圆。

  4、幼儿入座,选择在就近的“汤圆”外轮廓上进行纸浆汤团的.制作。

  5、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同时帮助幼儿用镊子把选用的纸浆放在指定的汤圆轮廓中。

  6、作品展示、讲评。

  活动反思:

  对此次的活动感触颇多:

  1、来自孩子的感触,曾记得班中孩子们第一次接触纸浆,是在托班,对于他们第一次的操作场面只能用一个字——“乱”来形容,纸浆在桌子、地面随处可见;而在这次的活动中,场面确是非常整洁、有序。

  2、作品 “特效”的'感触,此次的“汤圆”是制作在KT板上的,有一个较长的待干过程,由于在室内一时没找到理想的待干的场地,我们灵机一动,把它临时布置在了美工区内,美工区中美术的氛围顿时增添了许多。这可谓是“弄巧成拙、一举多得”呀!

  小班《做元宵》教案 9

  目标:

  1.幼儿能运用搓、团的方法尝试学做汤圆。

  2.知道吃汤圆是亲人团圆的意思,产生喜欢吃汤圆的情感。

  准备:红、黄、绿橡皮泥若干、泥工板、小盆子。

  过程:

  一、了解汤圆

  1.你吃过汤圆吗?汤圆是什么样子的呢?

  2.你吃过的`汤圆是什么味道的?

  小结:汤圆是圆圆的,有的甜、有的咸。

  过渡:“今天宝宝家有阿姨要来,妈妈说要烧汤圆给阿姨吃,可是家里没有汤圆怎么办?”

  二、制作汤圆

  (一)教师示范

  1.选取面泥:

  猜猜我要做一个什么口味的汤圆?

  2.看看我是怎么做成汤圆的?

  小结:先拿一点橡皮泥,然后捏捏软,放在手心里,手心对手心,像划圈圈一样,搓一搓,团一团,圆圆的汤圆就完成喽!

  (二)幼儿制作

  师:请你想一想,你要做一个什么口味的汤圆。

  幼儿做汤圆,师巡回观察指导。

  三、送汤圆

  引导幼儿把汤圆送到娃娃家,并说一句嘱咐的话:“祝你们团团圆圆。”

  小结:亲人团聚在一起的时候可以吃汤圆,表示团团圆圆。

  小班《做元宵》教案 10

  一、活动目的

  1、引导幼儿在搓、吃汤圆等活动中学习感知1和许多。

  2、让幼儿知道冬至节搓汤圆、吃汤圆是我们的一种习俗,并喜欢参与这一活动。

  3、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4、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二、活动准备

  1、环境的.创设:

  把活动室布置温馨的家庭的客厅、餐厅模样(幼儿可围坐在客厅、餐厅的大桌旁活动),在桌上铺上漂亮、整洁的餐巾,摆上几束花。

  2、材料的提供:

  搓汤圆用的米团若干,幼儿人手一份垫板、塑料小刀、碟子、湿手巾、小袖套和围兜。

  3、生活经验准备:

  活动前引导幼儿观察、了解冬至时节闽南的`一些民俗;学习用橡皮泥搓圆。

  三、活动过程:

  一、引入活动

  (一)以妈妈的身份谈话:我们的家布置得多漂亮呀!冬至快到了,今天妈妈要和你们一起搓汤圆、煮汤圆和吃汤圆,好吗?

  (二)检查幼儿的小手是否洗干净,并帮助幼儿套上袖筒、系好围兜。

  二、搓汤圆

  (一)师操作示范

  1、出示大米团,告诉幼儿这是一块米团,妈妈要变个魔术,把它变成许多小米团。

  2、示范将米团搓长、切成许多小米团。示范时结合语言提示,引导幼儿观察米团的变化,并说出来。如:搓呀搓,搓呀搓,米团变成什么样了?(变瘦了,变长了)切呀切,切呀切,大米团变成许多小米团。

  3、示范、讲解搓汤圆的方法,并启发幼儿逐一点数,看看妈妈搓了几个汤圆,引导幼儿观察一个一个汤圆合起来是许多汤圆。

  (二)幼儿动手操作

  1、提出活动要求:

  (1)妈妈这里有许多的米团,等会每个小朋友都可以自己来取一份。

  (2)搓汤圆时要注意卫生,不可用小手抓头发、挖鼻孔或抓其他东西,手脏了可用湿手巾擦一擦。

  (3)数一数、比一比,看看谁搓的汤圆多。

  2、,观察幼儿的活动情况,并进行适时的指导。

  (1)可以先把一块大米团米团分成几块小米团,再把小米团搓成汤圆。

  (2)可以边搓边数,看看自己搓了几个汤圆。引导幼儿看看一个一个汤圆合起来就是许多汤圆。

  (3)鼓励幼儿与同伴交流,看看各自搓的汤圆有什么不一样(如大小、形状等),比一比谁搓的汤圆多。

  3、请幼儿把搓好的汤圆交给阿姨,并协助收拾工具和材料,洗洗手。

  4、煮汤圆

  组织幼儿在安全的地方观看阿姨煮汤圆,并进行自由交谈,体验成功的喜悦。

  四、吃汤圆

  轻声播放歌曲〈卖汤圆〉,师与幼儿一起围坐在一起吃汤圆,交流一下各自的感受。并适时向幼儿介绍闽南地区冬至节的一些习俗。

  教学反思:

  数学来源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于现实,数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幼儿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教育活动的内容选择应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小班《做元宵》教案 11

  活动目的:

  1、引导幼儿在搓汤圆、吃汤圆等活动中感知5以内物体的数量关系,学习理解1和许多;

  2、让幼儿知道冬至节搓汤圆、吃汤圆是我们的一种习俗,并喜欢参与这一活动。

  活动准备:

  1、动前引导幼儿观察、了解冬至时节闽南的一些民俗;学习用橡皮泥搓圆。

  2、搓汤圆用的米团若干,幼儿人手一块垫板、一把塑料小刀、一个小碟子、一块湿手巾、一付小袖套和小围兜。

  3、把活动室布置成家庭的客厅、餐厅模样(幼儿可围坐在客厅、餐厅的大桌上搓汤圆、吃汤圆),在餐桌上铺上漂亮、整洁的餐巾,摆上一束小花。

  活动过程:

  一、引入活动

  1、谈话:瞧,我们的`家布置得多漂亮呀!冬至快到了,今天老师要和你们一起来搓汤圆、煮汤圆和吃汤圆,过个快乐的冬至节,大家开心吗?

  2、检查幼儿的小手是否洗干净,并帮助幼儿套上袖套、系好围兜。

  二、搓汤圆

  (一)师操作示范

  1、出示大米团,告诉幼儿这是一块米团,老师要变个魔术,把它变成许多小米团。

  2、师示范将米团搓长、切成许多小米团。示范时结合语言提示,引导幼儿观察米团的变化,并说出来。如:搓呀搓,搓呀搓,米团变成什么样了?(变长了、变瘦了)切呀切,切呀切,大米团变成许多小米团。

  3、示范、讲解搓汤圆的方法,并启发幼儿逐一点数,看看老师搓了几个汤圆。

  (二)幼儿动手搓汤圆

  1、师提出活动要求:

  ①老师这里有许多的小米团,等会儿每个小朋友都可以自己来取一份。

  ②搓汤圆时要注意卫生,不可用小手抓头发、挖鼻孔或抓其他脏东西,手脏了可用湿手巾擦一擦。

  ③数一数、比一比,看看谁搓的汤圆多。

  2、观察幼儿活动情况,并进行适时的指导。

  ①提醒幼儿可以先把米团分成几块小米团,再用小米团搓成小汤圆。

  ②可以边搓边数,看看自己搓了几个汤圆。

  ③启发幼儿与同伴交流以下,看看各自搓的汤圆有什么不一样(如大小、形状等),比一比谁搓的汤圆多。

  3、请幼儿把搓好的汤圆交给阿姨,并协助老师收拾一下工具、材料,然后将小手洗干净。

  三、煮汤圆

  轻声播放《卖汤圆》的歌曲,让幼儿在安全的地方观看阿姨煮汤圆,并进行自由交流,体验成功的喜悦。

  四、吃汤圆

  师与幼儿一起围坐在漂亮的餐桌前吃汤圆,仔细品尝汤圆的味道,交流一下各自的感觉。并通过谈话向幼儿介绍闽南地区冬至节的一些习俗,告诉幼儿老师为能吃上小朋友自己动手制作的汤圆感到骄傲和自豪。

  小班《做元宵》教案 12

  活动目标

  1.倾听故事,感知故事中不同角色的特点,体会故事的趣味性。

  2.在做汤团的过程中,自然学说故事中的对话,体验汤圆一家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师幼围裙、面粉团、抹布。

  2.PPT。

  3.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1.做游戏“变汤圆”,引起幼儿兴趣。

  谈话进入活动。

  ——教师:我们今天要来做什么呢?你想做什么样的汤圆?大大的、圆圆的……我们来试一试!

  做游戏“变汤圆”。

  ——师幼用身体自由变化汤圆,体验变化不同汤圆带来的乐趣。

  ——教师:我们刚刚变了哪些不同的汤圆?原来我们是汤圆一家!

  2.阅读故事《汤圆一家》,感知故事不同角色的特点。

  幼儿将家庭成员与汤圆一一对应。

  ——教师介绍涵涵的一家,引导幼儿发现故事角色的特点:爷爷高高的、奶奶矮矮的、爸爸瘦瘦的、妈妈胖胖的、涵涵小小的。

  ——观察不同的汤圆,根据形状引导幼儿猜测并说明一一对应的理由。

  幼儿倾听并理解故事,自然学说简单重复的对话。

  ——教师完整讲述故事,幼儿倾听。教师:故事哪儿有趣?(引导幼儿感受故事的诙谐。)

  ——师幼尝试讲述故事,幼儿自然学说简单重复的.对话。

  3.制作汤圆,体验“汤圆一家”的快乐。

  幼儿制作各种不同形状的汤圆。

  ——幼儿做汤圆,教师巡回发现不同形状的汤圆。

  ——教师:点名喽!高汤圆,到!小汤圆,到!……(引导幼儿感受集体大家庭的快乐。)

  4.活动延伸。

  幼儿品尝自己制作的汤圆,体验和小伙伴吃汤圆的愉悦情绪。

  小班《做元宵》教案 13

  活动目标:

  1、引导学习团的技能来塑造汤圆。(重点)

  2、通过情境化的泥塑环境让幼儿对泥工活动感兴趣。

  3、感受的美感。

  4、感受色彩对比。

  活动准备:

  各色面泥、盘子

  活动过程:

  一、魔术魔术变变变教师出示面泥

  师:"今天,我们要变魔术,一起来念口诀:魔术魔术变变变!"教师手藏身后,团出汤圆。激发幼儿一试身手的兴趣。

  二、幼儿学习团汤圆

  1、幼儿自主"变"汤圆。老师会变出汤圆,你们想变魔术吗?我们一人拿一块彩色面泥,自己变变,看谁能变出汤圆。

  2、教师教幼儿团汤圆团汤圆是有秘诀的--

  (1)从面泥妈妈身上分出一个面泥娃娃

  (2)边唱歌谣边团:"转呀转,团团团汤圆,我团的汤圆圆又圆,你团的汤圆圆不圆?"

  (3)幼儿基本完成,大声回答:"圆!"由此体验团成汤圆带来的'成功体验

  三、幼儿练习团汤圆

  1、教师边引导幼儿唱儿歌,边指导幼儿正确的团圆方法。

  2、提醒幼儿团好一个汤圆就放到盘子里,比比谁团得多,团得圆。

  四、送汤圆去展览幼儿将一盘盘汤圆送到班,请他们参观,欣赏。最后将汤圆送到娃娃家。

  小班《做元宵》教案 14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团的技能来塑造汤圆。(重点)

  2、通过情境化的泥塑环境让幼儿对泥工活动感兴趣。

  3、感受作品的'美感。

  4、感受色彩对比。

  活动准备:

  各色面泥、盘子

  活动过程:

  一、魔术魔术变变变

  教师出示面泥,师:"今天,我们要变魔术,一起来念口诀:魔术魔术变变变!"教师手藏身后,团出汤圆。激发幼儿一试身手的兴趣。

  二、幼儿学习团汤圆

  1、幼儿自主"变"汤圆。老师会变出汤圆,你们想变魔术吗?我们一人拿一块彩色面泥,自己变变,看谁能变出汤圆。

  2、教师教幼儿团汤圆团汤圆是有秘诀的——

  (1)从面泥妈妈身上分出一个面泥娃娃

  (2)边唱歌谣边团:"手心转呀转,团团团汤圆,我团的.汤圆圆又圆,你团的汤圆圆不圆?"

  (3)幼儿基本完成,声回答:"圆!"由此体验团成汤圆带来的成功体验

  三、幼儿练习团汤圆

  1、教师边引导幼儿唱儿歌,边指导幼儿正确的团圆方法。

  2、提醒幼儿团好一个汤圆就放到盘子里,比比谁团得多,团得圆。

  四、送汤圆去展览

  幼儿将一盘盘汤圆送到邻居班,请他们参观,欣赏。最后将汤圆送到娃娃家。

【小班《做元宵》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语言闹元宵教案10-27

小班元宵教案(通用16篇)06-21

小班快乐的元宵节教案01-06

小班数学做颜色标记教案06-10

小班综合教案:我和图形宝宝做游戏_小班综合教案07-14

小班元宵灯笼教案(通用11篇)01-30

小班元宵花灯教案(通用13篇)02-10

小班游戏动手做游戏乐教案04-07

小班主题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教案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