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百文网手机站

小学二年级除法的数学教案

时间:2022-09-25 18:16:12 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学二年级关于除法的数学教案(精选10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二年级关于除法的数学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二年级关于除法的数学教案(精选10篇)

  小学二年级除法的数学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乘、除法竖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并理解各部分表示的意义。

  2、使学生初步掌握乘、除法竖式的书写方法,能用竖式正确计算乘、除法。

  3、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

  竖式的计算方法及各部分表示的意义。

  教学难点

  计算结果积、商的对位及除法每步的含义。

  教具、学具准备:

  直尺、例7挂图、学生用直尺。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表内乘、除法口算:

  73 85 204

  72987 366

  32463796

  43 42656

  2、指名两位同学在黑板上用竖式计算,并口述计算过程和应注意什么。

  二、探究新知。

  1、导入:加、减法可以用竖式计算,同样乘、除法也可以用竖式计算,今天我们就学习用竖式计算乘、除法。板书课题:乘、除法竖式

  2、教学例6。

  【演示课件竖式】

  (1)出示例6横式:59=

  (2)教师启发:乘法竖式的写法与加减法的竖式有相同的地方,被乘数与乘数上下对齐数位写,乘号也与加、减法书写位置相同,下面也用直尺画一横线,横线下写积,一定注意相同数位对齐,最后向横式报告计算结果。

  (3)学生在练习本上试做,教师巡视。学生可互相讨论。

  (4)指名学生到黑板上计算,然后订正。请学生口述书写及计算过程。

  ①先写被乘数5;

  ②再写乘数9,注意相同数位对齐;

  ③在乘数左边空一个字的位置写乘号;

  ④在乘号和乘数下画一横线,两边稍长一点,要用直尺画;

  ⑤5乘以9的积是45,写在横线下面,注意把积的十位上的4写在十位的位置上,积的个位5要与9对齐;

  ⑥在横式等号后面写上积45。

  (5)在教师引导下,师生共同总结乘法竖式计算的六个步骤,重点强调积的数位的写法,一定要相同数位对齐,其关键是积的个位与被乘数和乘数的个位对齐。

  (6)学生修正做错的题。

  (7)反馈练习:

  ①独立完成;

  ②集体订正:竖式中各部分名称,写积时注意什么?

  3、教学例7。

  【继续演示课件竖式】

  (1)出示例7挂图

  ①引导学生观察挂图,理解题意:把8个苹果按每2个分一份,可以分成几份?

  ②明确属于平均分的第二种分法,用除法计算。列式82=

  (2)教学除法竖式的写法。

  教师讲解:除法竖式的写法与加、减、乘法的竖式不一样。哪不一样呢?

  ①先写 ,表示是除法计算,被除数写在 里,除数写在 的左边,指导学生在练习本上照写。

  ②8除以2商是4,把4对着被除数8写在 的上面。同时注明4是商。教师讲明,每2个是一份,可以分成4份,共分掉了(24=8) 8个,就把24的积写在被除数8的下面,表示从原来的8里分掉8个,8-8=0,说明正好分完,没有剩余,用0表示,竖式中这样写:在24=8,即分掉的8下面用直尺画一条横线,用被除数8减去24的积8,等于0,写在横线下面,写时注意与被除数的个位对齐。指导学生在练习本上逐步写。

  板书:

  ③引导学生总结写除法竖式的步骤,重点总结商的对位及商和除数乘积的写法。

  4、教学例8。【继续演示课件竖式】

  (1)出示例8: ,这个算式表示直接让我们求商。

  (2)被除数是63,除数9,商应是几?(7),商应写在什么置?因为(7)是7个1,所以要把7写在被除数个位的上面。

  (3)下一步该怎样计算?把9和7的乘积写在被除数的下面。

  最后一步怎样算?用减法,63-63=0,画横线,在横线下把0与被除数的个位对齐。得0表示正好分完,没有剩余。

  (4)反馈练习。

  教师指导做 对重点步骤要强调。

  学生在课本上独立完成 ,教师巡视指导,后订正。教师要加强计算步骤及书写格式的指导,书写必须规范,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三、巩固发展。

  1、竖式计算并口述计算步骤及写法。强调积、商的对位。

  65=84=279=

  2、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通过这一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乘、除法竖式的计算步骤、方法、书写格式、特别防止积、商数位对错现象的发生。

  四、全课小结。

  1、让学生观看板书,总结今天学的新知识,再次强调重点、难点。

  2、教师纠正、补充性地进行小结。

  五、布置作业。

  1、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45 639 67 89

  2、食堂运来24袋米,平均分8天吃,每天吃几袋?(写出横式和竖式)

  小学二年级除法的数学教案 篇2

  单元教学目标

  1、经历分苹果等实际操作,初步体会有余数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能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应用。

  2、体验除法竖式抽象的过程,能正确掌握商是一位数的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

  3、探索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体会到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分苹果

  教学目标

  1.分苹果等实际操作,初步体会有余数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通过实际操作抽象出有余数除法的书写格式,并体会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3.提高学生分析观察、推理、判断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准备

  教具:苹果实物、盘子、课件。

  学具:小圆片。

  切入举偶

  谈话引入。

  星星幼儿园又到分水果的时间了,猜一猜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水果?

  看来大家想吃的水果特别多。不过,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的是水果之王——苹果。

  谁来数一数这里有多少个苹果?

  你们来帮幼儿园的老师算一算,如果每5个放一盘,20个可以放几盘?出示1。

  对话平台

  玩中学

  1.想一想、算一算。

  从学生的已有知识入手,独立思考解决。

  20个苹果,每盘放5个,可以放几盘,你会算吗?

  2.算一算、议一议。

  由具体到抽象,帮助学生掌握竖式计算的方法。

  20÷5=4可以列竖式计算,试着算一算。

  给同桌讲一讲竖式中每一步所表达的含义。

  3.试一试。

  进一步熟练掌握竖式计算的方法。

  完成第2页试一试中的4题。

  4.想一想、摆一摆。

  通过动手实际操作,理解有余数除法。

  (1) 如果每盘放6个呢,怎样列式?出示2。

  (2) 用你手中的小圆片代替苹果分一分。

  (3) 汇报分的结果。

  5.试一试。

  由具体到抽象出有余数除法竖式的书写。

  (1) 小组内议一议,怎样用竖式表示,了解每一步的含义。

  (2) 交待写法,指名余数及单位名称的写法。

  20÷6=3(盘)——2(个)

  (3) 你能试着算一算,你的计算结果对吗?

  学中做

  1.课件演示第3页试一试的第1题。

  2.完成试一试(2)。

  比较每道题的余数和除数,你发现了什么?

  做中得

  1.综合练习。

  (1) 完成练一练1。

  (2) 完成练一练2。

  小学二年级除法的数学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经历从平均分的活动中抽象出除法算式的过程,初步理解除法的含义,知道除法算式中个部分的名称。

  2、培养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情感,并进一步学习与同学合作交流。

  3、让学生体会除法的含义,知道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可以用除法计算,认识除号,知道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重点:

  能根据具体情况,列出除法算式,并且初步理解除法的含义。

  教学难点:

  在平均分的活动中抽象出除法运算,让学生理解除法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复习旧知。

  1、谈话。

  秋高气爽,正是秋游的好时节,今天我们一起到梅花山公园去游玩,好吗?

  那我们去售票处买票吧。

  今天我们来得可真巧,公园正在搞园庆活动呢,谁来读一读公告栏里的信息?(请学生读一读)

  你想免费乘坐观光缆车吗?那还等什么,我们赶快去答题吧!

  2、复习题。

  (1)8块饼干,每4块放一盘,可以放( )盘。

  (2)9只兔子,平均装在3只笼子里,每只笼子装( )只兔。

  你想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学生在桌面上摆学具。)

  交流方法:请一位学生上台演示分法。

  3、小结。

  刚才我们用学具代替实物来分一分,可以每几个一份来分,也可以按平均分成几份来分一分,不管怎样分,每份分得的个数同样多,就是平均分。(板书:平均分)

  谈话:下面我们就一起去乘观光缆车吧,看看我们能发现哪些数学问题。

  二、结合平均分活动,让学生初步体会除法的含义。

  1、教学例题。

  (1)提出问题:出示例题主体图。

  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先请学生说说:6个小朋友,每辆缆车做2人。再点击出示: 6个小朋友,每辆缆车做2人,要坐( )辆。)

  (2)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

  你知道要坐几辆缆车吗?你是怎样想到的?

  同桌合作学习,全班交流。(相机出示各种方法,并请学生上台分一分。)

  (3)教学除法算式。

  a、谈话:6个小朋友,每辆车坐2人,问我们要坐几辆车。这样的问题可以用除法计算。今天我们就要来认识除法。(板书:认识除法)

  b、6个小朋友,每辆缆车做2人,要坐3辆,算式可以这样写:6÷2=3

  c、“÷”这个符号是除号,写除号时先写一短横,再在上下各点一个点。(请学生书空)

  d、6÷2读作:6除以2,连起来读一读6除以2等于3。(请学生跟读)

  e、6÷2=3这个除法算式中的“6”在这道题中表示什么意思?“2”和“3”呢?6÷2=3这个除法算式这道题中表示什么意思?(引导学生说一说。)

  小结:把一些物体几个一份、几个一份地分,求分成几份,可以用除法来计算,除号是平均分的意思。

  2、完成“试一试”。

  (1)谈话:下了缆车,我们一路行来就到了小熊之家。(点击小熊之家)看,训练有素的小熊们正在分苹果呢!

  (2)指导学生先看图,你有什么好办法帮小熊解决问题?(先用学具分一分,或直接在图上圈一圈,再完成填空。)

  可以列出怎样的算式?读一读算式,说一说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三、继续教学除法的含义和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谈话:离开小熊之家,我们就要前往儿童游乐场了。(点击儿童游乐场)看,小朋友们在玩什么游戏?

  经过三人的团体合作,他们套中了规定的个数,可以获得6枝铅笔作为奖励,你觉得怎么分才最公平?

  1、教学例题。

  (1)出示:分铅笔情景图(6枝铅笔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人分得( )枝。)

  (2)你有什么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同桌讨论、探索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最后把结果写在括号里。

  (3)把6支铅笔平均分给3人,求每人分几枝,也可以用除法计算。

  把6支铅笔平均分给3人,每人分得2枝,可以列出除法算式6 ÷3=2。

  读一读这个算式并说说6 ÷3=2这个算式在这道题中表示什么意思。

  (4)介绍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6 ÷3=2这个除法算式的各部分都有自己特有的名称。请学生阅读书上第37页上的相关内容,看看6叫什么,3和2呢?(阅读完后指名交流)

  (5)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读出算式并说出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2、完成“试一试”。

  谈话:我们的下一个目的地是植物园,看看我们又会遇到什么新挑战?

  (1)出示小朋友参加劳动的情景图并出示问题。

  (2)学生独立完成,再与同桌相互交流。

  结合图意说一说这个除法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小结: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也可以用除法计算。

  3、组织练习,加深对除法意义的认识。

  把复习题的两道题目分别列出2个除法算式。

  小结:把一些物体不管是每几个一份得分,还是平均分成几份来分,只要是平均分,我们都可以用除法来计算。

  四、用除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谈话: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实际问题可以用除法来计算。

  1、完成“想想做做”第1、2题。

  2、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先独立完成,再交流。

  五、全课总结。

  通过今天的游览,我们学习了什么新知识?

  把一些物体不管是每几个一份得分,还是平均分成几份来分,都是平均分,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可以用什么算式来表示?你还有哪些收获?

  六、布置作业。

  完成数学补充习题与同步探究上的相关练习。

  小学二年级除法的数学教案 篇4

  教材内容: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乘法的意义、学会乘法口诀口算表内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学生创设解决问题的情景,让学生了解知识来源于生活,消除学生因为第一次接触除法而产生的陌生感,从而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教学是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分一分、摆一摆等方法,形成表像,在此基础上进行抽象概括,建立等分活动与除法的联系,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数学思考的能力。

  1、学习除法的初步认识,首先建立“平均分”的概念,平均分就是把总数分成同样多的份数或每份同样多。在总数中分走同样多的几部份,也就是几个减数相同,这样用除法计算比较简便。

  2、在实际操作中理解除法的含义。通过摆学具我们知道: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也用除法计算。

  3、通过看一幅图,列两个乘法算式和两个除法算式的练习,沟通乘除法之间的联系。

  4、知道了除法的含义,记住了2~6的乘法口诀,那么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就比较容易了。求商时,根据乘法和除法的关系,先想除数和几相乘得被除数,再想用哪一句乘法口诀。

  5、除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与除法含义是紧密相联的,除法的含义有两种,一是把总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二是表示一个数里有几个另一个数。因此,除法应用题就有两种数量关系。这两种应用题的相同点都是除法含义,用除法计算,都已知要分的总数。不同点是其中的一个条件不同,问题不同,列出的算式不同,单位名称也不同。

  教学目的: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2、使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3、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结合教学使学生受到爱学习、爱劳动、爱护大自然的教育。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难点、关键:

  通过动手操作建立“平均分”的概念。知道除法的含义。用除法计算应用题。能正确迅速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内容】

  12页—14页例1、例2做一做练习三1~3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生活中常见的“每份同样多”的势力和活动情境,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合作探究

  情感与态度:让学生探索平均分的方法,会平均分,提高动手和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建立平均分的概念,探索平均分的方法

  【教具准备】

  实物投影

  【学具准备】

  每个小组12块糖。每个学生实物卡片。三角形。圆形学具若干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揭示课题:

  教师:最近我们五小二年级一班要组织一次春游活动,我们帮他们分一分春游需要的物品,好吗?

  请小组长来领要分的物品,(每个小组12块糖)

  请学生试着分一分,要求要分得大家都满意。

  学生先在小组中分,再请学生到前面展示分的结果。

  多请几个小组,说说自己分的结果,预计都是每人分得3块糖。

  教师:这样分大家都满意吗?为什么?

  教师揭示课题:像这样把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地同样多,就叫做平均分。(板书课题)

  二、合作探索:

  (一)分一分

  1、每个小组8张面包的实物卡片,学生用卡片在小组里分一分,(要求平均分)分完后请学生展示分的过程,说说分的结果。

  2、每个小组4张桔子的实物卡片,学生用卡片在小组里分一分,(要求平均分)分完后请学生展示分的过程,说说分的结果。

  3、每个同学用自己手中的学具分一分,(要求平均分)分完后请学生展示分的过程,说说分的结果。

  (二)找一找

  想想生活中什么时候要平均分?是怎样分的?

  先在小组里说说,再指名说。

  (三)连一连、圈一圈

  把10条鱼平均分在2个渔缸里,请学生连一连或圈一圈,

  说说分的结果。

  三、做一做

  1、把12瓶矿泉水平均分成3份。说说你怎样分的。

  2、练习三1~3

  第1题:给每个花瓶里插上花,应该怎么插?如果要求每个花瓶里插上同样多的花,又应该怎么插?插几枝?

  四、总结

  小学二年级除法的数学教案 篇5

  第一课时: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目标

  1.通过分草莓的操作活动,使学生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并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

  2.借助用小棒摆图形的操作,使学生巩固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并通过观察、比较探索余数和除数的关系,理解余数比除数小的道理。

  3.渗透借助直观研究问题的意识和方法,使学生感受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理解余数及有余除法的含义,探索并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教学难点:

  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一、 观看动画(主题图),引出活动

  问题:这些同学在做什么呢?

  二、摆一摆,比较感知

  (一)摆一摆,回顾除法意义

  问题:

  1. 读一读,你知道了什么?

  2. 摆一摆,说一说你是怎样做的。

  3. 能把摆的过程用算式表示出来吗?

  6÷2=3(盘)

  问题:

  1. 这个算式什么意思?

  2. 这个意思你还在哪看到了?

  (沟通算式、文字、摆的过程之间的对应关系。)

  问题:

  1. 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2. 现在你还会摆吗?互相说一说你打算怎样做。

  3. 这1个草莓怎么不摆了?

  4. 能把你的想法用算式表示出来吗?

  7÷2=3(盘)……1(个)

  问题:

  1. 这个算式什么意思?

  2. 这个意思你还在哪看到了?

  (沟通算式、文字、摆的过程之间的对应关系。)

  (三)比一比,初步感知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问题:比较,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

  讲解:算式里的“1”表示剩下的1个草莓,在算式中称为“余数”,今天我们研究的是“有余数的除法”。

  追问:余数表示什么?

  (四)圈一圈,填一填,及时巩固

  (1)独立完成。

  (2)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三、对比观察,理解关系

  (一)初步理解余数与除数的关系(主题图)

  问题:

  1. 用9根小棒,你能摆几个这样的正方形?请你动手摆一摆。

  2. 能用除法算式表示你摆的意思吗?

  3. 如果用10根小棒来摆呢?

  4. 11根、12根呢?

  5. 余数和谁有很密切的关系?是什么关系?余数<除数

  四、对比观察,理解关系

  (一)活动思考,加深理解用一堆小棒摆 。如果有剩余,可能会剩几根小棒?

  问题:

  1. 读一读,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

  2. 你是怎么想的?和同伴说一说,也可以摆一摆

  证明自己的想法。

  3.如果用这些小棒摆 呢?

  小学二年级除法的数学教案 篇6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2页例l和例2做一做和练习一的第 l~3题.

  教学目的

  使学生知道有余数的除法含义,初步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

  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试商。

  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按照例1制成可供演示的梨和盘子图片、磁性黑板;每个学生准备10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出示教科书第1页上的复习题.

  (1)( )里最大能填几?(学生填后共同订正。)

  (2)用竖式计算除法。(出示两道除法竖式)

  订正笔算除法时提问:除法竖式里,哪个数是被除数?哪个数是除数?哪个是商?并指名学生说一说笔算的计算过程。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1)教师出示6个梨和3个盘子图,说明题意:要把这6个梨平均分到3个盘子里,应该怎样分?(指名学生实际分一分,分两次恰好分完.)

  教师;谁会列式计算?(指名学生口述,教师板书、先列横式,然后用竖式计算.)

  计算后,教师指着竖式提问:在被除数6下面写的6表示什么?(表示分掉的6个梨。)在横线下面为什么写0?(因为6个梨都分完了,一个也不剩。)

  (2)教师又出6个梨和7个盘子图,说明:要把这7个梨平均分到3个盘子里,谁会分?(指一名学生分实际分一分,分两次后,还剩一个。)

  教师:剩下的一个梨,如果继续分,每个盘子还能再分到1个梨吗?(不能。)这说明7个梨要平均放到3个盘子里,每盘分到2个,还剩1个。

  教师;怎样计算呢?因为是平均分,还要用除法计算.(板书:73=)

  (3)竖式的写法。(指学生口述,教师板书。)

  被除法是几?写在什么地方?除数是几?写在什么地方?刚才分的结果是每盘放几个?那么 商是几?写在什么地方?

  教师进一步提问:有3个盘,每盘放2个梨,实际分掉了几个梨?那么在被除数7的下面应该写几?(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6。)

  7个梨,分掉6个,有没有剩余?在竖式里应该怎样表示呢?

  教师着重说明:7个减去分掉的6个,还剩1个,所以在横线下面要写1,剩下的这个1,我们叫它余数。(板书:余数)

  (4)横式得数的写法。

  教师:经过计算知道每盘放2个梨,就是商2,先在等号后面写2。还剩1个,就是余数1;为了分清商和余数,在商的后面先点六个点,再写余数1,读作商2余1,大家一齐读一启遍商2余1。

  像这样的除法,求出商后还有余数,叫做有余数的除法。(板书课题:有余数的除法)。

  2.做一做下面的做一做。

  让学生每人拿出10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摆在课桌上,指名学生说每份分得几根,还剩几根。

  让学生用竖式计算,教师巡逻指导。

  订正时,着重提问:商2以后,被除数下面要减去几?8是怎样算出来的?横线下面得几?怎样算出来的?表示什么?横式应该怎样写?怎样读?

  3.教学例2。

  出示横式385=后,指名学生口述怎样写竖式,教师板书。

  写出竖式后,着重教学怎样试商。

  教师:先想5和几相乘的积接近38,又小于38,商6行不行?(不行,因为5乘6的积是30,38减30还剩8,每份还可以再分到1 ,说明商6小了,所以要商7。)商8行不行?(也不行,因为5乘8的积是40,40比38大,说明商8大了,只能商7。)实际教学时,只要发现商小了或商大了这两种情况中的一种,能够找到恰当的商就可以了。最后,引导学生写出完整的竖式和正确的横式。

  4.引导学生分别比较例1和例2中的余数和除数,让学生找一找有什么共同点,从中发现了什么规律。

  教师小结:计算有余数的除法,余数要比除数小。

  5.做例2下面的做一做。

  先引导学生看图和下面的算式,弄清题意后,再让学生独立完成。

  三、课堂练习

  做练习一的第1题、第2题和第3题。

  四、本课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的是在除法中示出商以后,还有余数的,这样的除法叫做有余数的除法,计算有余数的除法,余数要比除数小。

  小学二年级除法的数学教案 篇7

  学习目标:

  1、通过情境感知有余数除法的含义。

  2、认识余数,理解有余数的除数算式。

  教学重点:

  感知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认识除数。

  教学难点:

  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算式。

  教学准备:

  草莓图、小棒

  一、激趣定标

  1、出示第59页情境图,观察引出活动:同学在做什么?想不想参加这个活动?

  2、让学生拿出11根小棒自己摆一摆。

  3、揭示课题:认识有余数的除法

  二、自学互动(适时点拨)

  学习活动(一):感知有余数除法的含义

  学习方式:师生互动

  学习内容:课本第59~60页的例1。

  1、(出示6颗草莓图)这是什么?一共有几个?每2个摆一盘,你能摆几盘?用小棒摆一摆。(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2、引导学生说出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3、一共可以摆几盘?有剩余吗?学生自由回答。

  4、这是平均分的问题,你能把刚才摆的过程用一个算式表示出来吗?

  5、学生汇报,教师板书:6÷2=3(盘)。

  引导学生说出各个数字在除法算式里的名称及读法。

  学习活动(二):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

  学习方式:动手操作感受平均分出现有剩余的情况。

  学习内容:出示7颗草莓图。

  1、每2个摆一盘,看看能摆几盘?(学生动手摆一摆)

  说一说,你们发现了什么问题?

  师:剩下的还能再平均分吗?(学生自由回答)

  2、你能用一个算式表示出来吗?

  出示算式:7÷2=3(盘)……1(个)

  说说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让学生回答

  3、师:每道题中的商和余数分别表示什么,强调商和余数的单位名称及读法。

  4、比较归纳。

  今天我们分了两次草莓,这两次分草莓的过程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观察比较6÷2=3(盘)和7÷2=3(盘)……1(个)这两道算式,引导学生再次认识到:在生活中分东西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全部分完没有剩余,另一种是分后有剩余,但不够再分的部分那就是余数。

  三、测评训练

  1、完成教材“练习十四”第1。

  (1)、让学生在书上圈一圈,填一填。

  (2)、根据圈的结果填空,完成练习。

  四、课堂小结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有哪些收获?

  五、板书设计:

  有余数的除法

  小学二年级除法的数学教案 篇8

  一、教学内容

  1.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2.解决问题(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问题,用乘除两步运算解决的问题)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

  2.使学生会综合应用乘、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或稍复杂的实际问题。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初步尝试运用分析、推理、转化的方法。

  三、编排特点

  与原通用教材相比,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不再分3小节编排,而是集中编排,给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机会。思路与第二单元基本一致:学习了用乘法口诀求商以后,结合计算学习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四、具体内容

  1.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主题图

  (1)展示了准备“欢乐的节日”情境,其中有三组信息,看到这些信息会自然地想到相应的除法问题,以其中的做小旗的问题引出例1。

  (2)其他几个问题,教学例1之后让学生解答。

  例1(主题图的继续)

  (1)依次由其中的两个问题,引出除法算式56÷8、56÷7。

  (2)引导学生探索56÷8的解法,56÷7由学生独立计算。

  做一做(第49页)

  相关的乘法算式和两个除法算式成组编排,揭示乘除法之间的关系,加深理解用口诀求商的算理。

  2.解决问题

  (1)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在二级上册教学了倍的概念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的基础上,教学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问题。安排了两个例题:例2,通过实际操作说明“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及解答方法;例3,解决实际问题。

  例2

  通过操作使学生看到“10根(2个5根)与5根”“15根(3个5根)与5根”的倍数关系,引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问题和分析方法。使学生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实际上就是求一个数里有几个另一个数。

  例3

  (1)脱离实物操作,利用文艺演出的情境,通过对话和舞台上清晰可见的跳舞人数,给出问题全貌:“唱歌的有35人,跳舞的有7人,唱歌的人数是的几倍?”。

  (2)根据“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解决“唱歌的人数是跳舞的几倍”。

  做一做(第55页)

  呈现运动会的局部场景:三组学生(跑步、踢球、练武术)。

  根据各组人数的倍数关系,教材提出一个 “踢球的人数是跑步的几倍”的问题。

  鼓励学生根据情境中提供的信息,继续提问题。

  3.用乘、除两步运算解决问题

  例4

  (1)以一群学生在公园里,先划船、再坐碰碰车为背景,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并解决游玩中的数学问题。

  (2)有序出示两幅图表示上面情景,第一幅图隐含的问题是第二幅图所需的信息。

  (3)两幅图有序出示,直观地为学生解决问题提供了有序思路。

  (4)自主探索,展示学生两种解法:分步、列综合算式。通过“你是怎样想的?”允许学生用不同的解法。

  五、教学建议

  1.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学生已学习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思路和方法与前面是一致的,所不同的是数目大了些。因此,教学时,应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在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形成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基本思路,同时培养学生迁移能力。

  2.精心组织操作活动,帮助学生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1)由具体到抽象。例2及“做一做”,都是通过具体活动,直观感知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2)由抽象回到具体。当学生对“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有初步认识后,可让学生摆学具表示:12是3的4倍。

  3.加强基本练习。

  小学二年级除法的数学教案 篇9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5页,有余数除法的巩固练习。

  教学目标:

  进一步体会有余数除法的意义,熟练有余数除法算式得读法。体会算法的多样化,培养、解决简单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重点难点:

  进一步体会有余数除法的意义,熟练有余数除法算式得读法。

  教学准备:

  电脑、挂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通过学习,我们认识有余数除法,这节课,我们来比一比,看看谁学的最好,题做的又对又快。

  二、课堂练习。

  328= 146= 45-5=

  29= 39= 345=

  (学生独立完成,看谁做的又对又快,同位互相说说做题理由,重点说说有余数的除法做法)

  三、巩固练习。

  1、老师创设情境,让小组同学摆出自己的学具:铅笔数、橡皮数;再数数小组的人数;把这些学习用品平均分,每个人应分多少?

  (小组同学互相说说,再指名回答)

  强调:平均分成几分有剩余的情况。

  2、分组练习

  引导学生4人一组(一名学生出题,其他学生计算,说说自己的计算方法)

  3、完成自主练习。

  出示第1题。

  练习时先引导学生仔细看图,说说自己知道了什么?圈一圈,再一填,最后同位互相说说自己的算法。

  (集体评议时,要关注个别学生)

  出示第3题

  学生认真看图后,讨论

  三种杯子各能装满几盒?各剩几个?

  集体评议时强调有余数除法。

  出示第5题

  让学生亲自动手做一做,然后互相说说,13个易拉罐可以搭几辆小车?集体交流,并说说自己是怎样做的。

  出示第6题

  学生看图后想一想

  每种工具都平均分给9个班,怎么分?

  想一想,你还能题什么问题?

  聪明小屋

  (找规律的题目)练习时,先让学生看懂图意,积极动脑寻找不同的规律。

  练习时先让学生认真观察,说说题目的意思,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探索。

  四、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的学习,你们表现的非常好,能认真思考,积极参与,能把所学知识用到实际中。课后把今天学到的知识说给爸爸妈妈听听。

  五、作业设计

  进一步认识有余数除法;把学到的知识说给爸爸妈妈听,让他们考考你。

  板书设计:

  有余数的除法

  三种杯子各能装满几盒?各剩几个?

  144=3(盒)2(个) 166=2(盒)4(个)

  小学二年级除法的数学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1、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教学竖式计算表内除法。

  2、认识除法竖式,掌握除法竖式,掌握除法竖式中被除数、除数、商的位置, 了解竖式中各部分的含义。

  3、培养学生观察、概括能力,以及书写工整、细心检查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除法竖式中被除数、除数、商的位置。

  教学难点:

  了解竖式中各部分的含义。

  教学方法:

  先学后教,自学探究。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新的知识“除法竖式”(板书课题) 师:我们一起来看这节课的学习目标。

  出示学习目标

  1、认识除法竖式,知道除法竖式各部分的名称及含义。

  2、掌握除法竖式的计算方法。 学生齐读学习目标。 师:有没有信心完成这两个学习目标?

  二、新知探究

  1、出示主题图。

  师:仔细观察这幅图,你能从图中得到哪些数学信息?

  生观察、汇报

  操场中学生在跳绳,4人一组;

  操场上学生在打篮球,5人一组;

  彩旗每4面一组; 花盆每3盆一组。

  师:在观察图的时候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去观察,比如按照从上到下得顺序或者是从左到右的顺序去观察。看来数学问题在生活中还是随处可见的,你们观察到得这些信息我们以后研究,今天我们先来研究一下三(2)班同学遇到的问题。

  2、出示例1。

  师:学校体育节开幕式马上就要开始了,同学们忙着用鲜花布置会场呢!

  师:仔细观察这幅图,说一说三(2)班同学遇到了什么问题?

  生:有15盆花,每组摆5盆,可以摆几组?(板书)

  师:如何让解决这个问题?同桌互相说算式。 汇报:15÷5=3(盆)。

  师:为什么用除法计算?

  生:有15盆花,每组摆5盆,可以摆3组。

  生:也就是让我们求15里面有几个5,所以要用除法计算。

  师:怎么用竖式计算除法呢?请同学们齐读自学导航。

  3、自主学习。

  A)出示自学导航 认真阅读课本50页下面的除法竖式。

  (1)指出除法竖式中的被除数、除数、商。

  (2)商要对着被除数的什么位?为什么?

  (3)下面第二个15是几和几的乘积?表示什么意思?

  (4)最下面的0表示什么意思?

  师:认真的阅读课本,自己可以解决的自己解决,解决不了的可以和同桌商量着解决。 时间5分钟,开始。

  师:交流完之后用坐姿告诉老师。 汇报:(幻灯片播放,出示除法竖式的写法)

  (1)除法竖式中,15是被除数,5是除数,3是商。

  师:在除法竖式中,针对这三部分还有什么要问的吗?

  预设

  a)除号怎么写?

  b)被除数,除数,商的位置在哪儿? 解决问题,齐读竖式。

  师:在竖式中,针对我们要解决的问题,15、5、3分别指的是什么? 生:15指的是15盆花,5指的是每5盆一组,3指的是分了3组。

  师:看来竖式中被除数、除数、商所表示的意思和横式中所表示的意思是一样的。

  (2)商要对着被除数的个位,在个位上表示3个一,如果写在十位上就表示3个十了,15里面有3个5,不是30个5,所以商要对着被除数的个位。

  (3)下面第二个15是5和3的乘积,表示每组摆5盆花,3组就摆了15盆花。(学生说,同桌互相说一说)。

  (4)最下面的0表示原有15盆花,3组摆了15盆花,全部摆完,0表示没有剩余,所以在横线下面写0。0要和个位对齐。

  B)如何写除法竖式。

  师:认识了除法竖式,你会写除法竖式吗?伸出手来和老师一起写。

  边写边说:15除以5商3,每组5盆,3组摆了15盆,在被除数15下面写15,相同数位对齐,有15盆花,摆了15盆,全部摆完了,没有剩余,在横线下面写0。

  师:应用题完成之后要写答案。齐说答案:可以分3组。

  4、练一练。

  师:你会列除法竖式了吗?考考大家! 板书:24÷4= 18÷2=

  学生独立完成,巡视。学生板书,订正。

  师:第二个24、18是怎么得来的?用一句话总结。 生:商和除数的乘积。 5、小结。

  L列除法竖式时,被除数写在除号的里面,除数写在除号的外面,商和被除数的个位对齐,写在除号的上面,商和除数的乘积写在被除数下面,与被除数相减,结果写在横线下面。

  三、课堂检测

  1、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24÷6= 35÷5=

  2、小红家有72本书,每8本放在一层书柜上,需要几层书柜?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完成两个学习目标了吗?

【小学二年级除法的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数学教案:除法11-28

《分数除法》数学教案07-09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表内除法12-07

数学教案之分数除法11-30

表内除法数学教案11-28

口算除法数学教案反思07-28

数学教案范本乘除法的意义及关系11-28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分数除法08-20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除法的初步认识练习课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