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百分网手机站

数学教案

时间:2021-12-15 08:16:37 教案 我要投稿

数学教案西师版

  作为一名教职工,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数学教案西师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数学教案西师版

数学教案西师版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初步知道“一样多”、“多”、“少”的含义,会用两两配对(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2、对“比较”的结果能够说理,并能够说出多、少、一样多,多了几个,少了几个。

  [能力目标]:

  1、通过不同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2、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一一对应”的方法进行比较。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对应与比较的方法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用两两配对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教学难点:根据生活中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对应方法。

  教学过程:

  一、看图编故事,提出并解决问题。

  1、今天喜洋洋和他的朋友们来陪我们一起学习,大家高兴吗?小羊们得到一个消息,小朋友们去游乐场了,我们也去看看,他们正在玩什么呢?

  (出示主题图:玩碰碰车)

  2、你能看图说一说吗?(看图描述)

  3、仔细观察,车够吗?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一辆车乘一人,有一个小朋友没有乘到车)

  (师贴碰碰车和小朋友,一辆对一人)(连线对应)

  4、现在请大家把车和人比一比,(出示课题《比一比》)然后说说你比的结果是怎么样的?

  (1)根据结果进行语言训练:()比()少,少(辆)。

  (根据学生回答,师板并将相应图片贴入)

  (2)我们可以这样说比的结果,还可以怎么说呢?

  ()比()多,多(人)。(师板,贴入图片)

  5、用一辆车对一个小朋友的方法进行比一比,而且还会口述比的结果。可是,有个小朋友不高兴了,为什么呢?(没车乘)

  那怎么办?他想和大家一起玩,能帮他想个解决的办法吗?(再来一辆)(师贴)

  现在请小朋友再来把车和人比一比,结果怎样?

  (师板)车和人一样多。(同样多)

  6、我们会用一个对一个的办法来比,而且还会根据比的结果说三句话(学生口头重温)。

  二、手指操

  小羊们告诉我们小胖要过生日了,我们赶快活动下手指,也去帮忙。(音乐,学生做手指操)

  三、巩固操作,加深理解

  1、小巧分蛋糕

  是谁和谁比呀?

  学生跟着老师一起动手(描述比的方法,并说一说比的结果)

  2、小丁丁分吸管

  学生说是谁和谁比,在脑子里想结果,和同桌说一说比的结果。

  3、独立完成(裤子和衣服,小朋友和球)

  自己连一连,说一说比的结果,最后教师和小朋友一起反馈。

  四、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数学教案西师版2

  一、指导思想:

  通过学生数学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以及树立数学到处可见的观念。

  二、全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数一数,比一比,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分类,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用数学,数学实践活动。认数和计算,比较多少、长短和高矮,简单的分类,以及初步认识钟面,使学生获得数数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数学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建立学习和应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三、教学内容分析:

  20以内的数的认识与计算是本册的重点教学内容。它们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开始,是学习较大数的认识和计算的基础。在小学数学中处于最基础的地位,是学生适应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除了认数和计算外,本册教科书还安排了简单的分类、认识常见的物体和实践活动等内容。学生对这些内容的学习,有助于他们加深对20以内数的认识、计算的理解与掌握,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增强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领域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认识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二)解决问题领域

  1、学生能在教师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开始具有一定的问题意识。

  2、学生初步了解到同意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3、学生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初步体验。

  4、学生初步学习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三)情感与态度领域

  1、学生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

  2、学生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学生可以用20以内的数和长方形、正方形、圆柱形、球等几何体,描述某些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4、学生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5、学生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五、教学对象分析:

  我任教的一(1)、一(3)两个班的数学,他们刚从幼儿园升入小学,即将踏入正式的、正规的教育学习。我任教的这两个班,他们有着很多相似的地方。比如他们活泼好动天真烂漫,对学校的一切充满好奇,大多数人思维活跃,学习数学的兴趣较浓,但是他们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班上大部分学生会数10以内的各数,会认这些数,会写这些数;少部分学生已能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但也有一部分学生对课堂学习不太适应,课堂上集中注意时间较短,孩子普遍好动,行为习惯还有待规范。针对以上情况,我本学期的任务主要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喜欢上课,喜欢数学。在课堂上,教师应从课堂常规训练开始,因为课堂常规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个陌生的过程,怎样收拾书包、怎样摆放上课用的学习用品、怎样举手回答问题、什么是课堂作业、什么是家庭作业、怎样记家庭作业,上课什么时间能交流等等,都是需要孩子在这个学期里所掌握的,所要形成习惯的,特别是良好的听、说、读、写和独立思考的习惯,都是需要我们开始进行引导和培养的。

  六、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6—10的加减法。

  2、20以内的进位加法。

  难点:

  1、10以内数的组成

  2、凑10法。

  七、主要教学策略:

  1、加强直观教学,结合具体情境,运用小棒、图片等教(学)具进行直观教学。

  2、通过动手操作,小组讨论等方法,让学生了解数的组成,以及20以内的加法的计算方法。

  3、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联系生活实际和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通过学习喜闻乐见的游戏、童话、故事、卡通等形式,创设活动情境。

  4、加强知识的迁移作用,降低难度,分散难点,减小教学步子。

  八、教学进度及课时安排:

  略

数学教案西师版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主探索得出计算8、7、6加几的各种方法;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凑十法,并能正确熟练地口算8、7、6加几。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抽象及概括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类推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数学应用的意识。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03~104页8、7、6加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求知的欲望

  (录像出示8个小朋友去公园买门票,然后,又来了5个小朋友的情景。)

  1、教师创设情境:星期天上午,天气非常好,小文、小丽、小明等8个小朋友到公园去玩。他们来到公园门口,正要买门票,又来了他们的5个同学。这时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应该买多少张门票?他们想请同学们帮忙算一下。同学们想帮这个忙吗?先在小组里讨论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好吗?

  2、小组合作讨论。

  3、小组汇报交流。

  生1:我们是数的,数了数这些小朋友一共有13个人。

  生2:我们小组是这样想的,第一次来了8个人,然后接着往下数,9、10、11、12、13,一共有13人。

  生3:我们是把后来来的5个小朋友中的2个人先和8个人凑成10个人,10个人再加上剩下的3个人,一共是13个人。

  生4:我们是把8个小朋友分成5个小朋友和3个小朋友两组,然后把这5个小朋友和后来来的5个小朋友凑成10个人,10个人再加上剩下的3个人,一共是13个人。

  教师小结:同学们想出的这几种办法都不错,这4种方法你最喜欢哪一种方法?

  二、动手操作,自我感悟,探求新知

  1、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如果用计算的方法,应该怎样列算式呢?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8+5。

  师:8+5应该怎样计算呢?请同学们在小组里用小棒摆一摆。

  小组汇报交流,由于学生有了9加几的.基础,所以很容易想到用凑十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生:我们小组先摆了8根小棒,又摆了5根小棒,然后从5根小棒里拿出2根放入8根小棒里凑成了10根小棒,10根小棒再加上剩下的3根,就等于13根小棒。

  教师再请几个小组说一下他们是怎么做的。

  教师根据几个小组汇报操作的情况,边板书边小结:同学们真聪明,都想到了从5根小棒中拿出2根,跟8根小棒凑成10根,10根小棒再加上剩下的3根,就等于13根小棒,这种方法真不错。

  其他小组还有不同的计算方法吗?

  由于有了9加几的基础,所以其他方法,如数数法、接数法便不再出现或很少出现。

  2、师:刚才我们通过摆小棒,计算出了8+5=13,现在我们不摆小棒,只看算式,你能计算出8+4、7+6、6+5的结果吗?

  学生汇报,因为计算8加5时,学生用摆小棒的办法研究过了,所以用凑十法计算这三个算式应该没什么问题,教师这时应多让几个学生说想法。

  教师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小结凑十的方法:同学们刚才都是把8、7、6分别凑成10,然后用10再加上剩下的数,这也就是我们今天共同研究的主要内容8、7、6加几的计算方法。

  (教师板书课题)

  巩固内化,发散思维

  师:同学们真不简单,自己想出了做8、7、6加几的题的方法,这种方法跟我们学过的9加几的方法有什么关系?(一样)那老师这里有一道题目8+9,看哪个同学想到的方法最多?

  学生汇报:

  生1:从9中拿出2,与8凑成10,10加7等于17。

  生2:从8中拿出1,与9凑成10,10加7等于17。

  生3:我想因为9+8=17,所以8加9也等于17。

  教师对这3种方法都予以肯定,并特别表扬第3种方法。教师渗透交换加数的位置,得数不变的规律。教师用课件演示9+8=17想的过程和8+9=17想的过程,以帮助学生实现学习的迁移。

  三、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1、(课件出示)圈一圈,算一算。

  2、(课件出示)1路公交车上原来有6个人,又上来了7个人,这时车上有多少人?

  3、(课件出示)小兔找家:每个小兔身上有一个算式,每个小屋上有一个得数,学生做对后,小兔子就能回到自己家。

  4、(课件出示)写算式。根据图中情景,写出算式,看哪个同学写得又多又好。

数学教案西师版4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和<的含义。“>”是大于号,表示一数比另一数大;“<”是小于号;“=”是等于号,表示左右两边的数相等。

  2、使用>、=和<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

  能力目标

  1、会写大于号、等于号和小于号。

  2、能够读出一个式子。

  情感目标

  1、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2、养成一丝不苟,认真学习的习惯。

  教学重点:

  1、理解“>”、“<”、“=”的含义。

  2、“>”、“<”、“=”的读法和写法。

  教学难点:

  使用>、=和<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

  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小兔子和萝卜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多媒体)

  1、哪种图形多?在多的一行打√

  ○ ○ ○ ○ ○ ()

  ☆ ☆ ☆ ☆ ☆ ☆ ()

  2、哪种图形少?在少的一行打√

  ▲ ▲ ▲ ▲ ▲ ▲ ()

  ■ ■ ■ ■ ()

  3、把同样多的用线连起来

  (设计意图:为学生学习新知从思路和方法上作好铺垫,也为学习新知作了衔接。)

  二、探究与体验。

  教师把课本第20页的主体图利用多媒体展示出来

  1、师:今天是小熊猫的生日,他的一些好朋友都来祝贺了,小熊猫准备了一些丰盛的午餐来招待大家,在这幅图中,你能发现哪些与数有关的知识?

  学生观察汇报

  生:有3只熊猫,3只猴子,4只兔子。

  生:小熊猫准备了4根香蕉,4个桃子,4个萝卜??

  2、教师随着学生的汇报,有选择地贴出准备好的各种图片。

  4只小兔图片

  3只小熊猫图片

  3只小猴图片??

  3、教师引导:同学们发现了这么多数学方面的信息,如果让你帮小熊猫分食物,你准备怎样分?同桌互相交流。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来分,如:把萝卜分给小兔,把桃子分给小猴,把竹子分给小熊猫自己??

  (1)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小兔子有几只?萝卜有几个呢?

  学生:4只小兔子,4个萝卜。

  学生:兔子和萝卜同样多。

  (2)提问:每只小兔能吃上一个萝卜,萝卜一个也没多,小兔的只数与萝卜的个数有什么关系?(相同、相等、同样多)

  学生回答后,告诉学生,同样多可以用符号“=”表示,并在黑板上写上“4=4”,认识“=”,以及读法,进而教读这个式子。

  (3)指导学生书写等号。

  (4)师:根据刚才发现的数学信息,还有哪些可以用“=”连接起来。

  引导学生得出

  萝卜的个数和桃子的个数可以写成“4=4”;

  小熊猫的只数和小猴的只数可以写成“3=3”;??

  根据生活中的信息,举出用“=”表示的实例。

  4、师:我们知道了同样多可以用“=”连接起来,如果不是同样多的又怎样呢?

  分桃子

  提问:观察主体图,数一数几只猴,几个桃?学生回答后,进一步提问:桃子和猴子的数目同样多吗?

  (1)引导学生比较,用语言表达:桃比猴子多;猴子比桃少。

  ①告诉学生“4比3大”可以用符号“>”表示。学生说一说大于号的形状。可用语言表示,也可用手势表示。

  ②在讲“〈”号时,让学生说一说小于号“<”的形状是怎样的,与大于号的形状对比来说。

  (2)板书:4 〉3与3〈4,认识“〉”、“〈”及其读法。

  5、观察区分“>”、“<”和“=”。

  师:观察大于和小于两个符号,你发现了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生:都是躺倒的“∨”,只是方向相反,但都是开口对着大数。

  (1)交流认识,记忆“>”、“<”、“=”的方法。学生可能会用“左边大,大于号;左边小,小于号”,“大于号开口在左边、小于号开口在右边”等语言描述。教师都加以肯定。

  (2)以游戏方式,熟悉、记忆这3种关系符号。

  看谁摆得好:教师说符号名称,学生用小棒摆出相应的符号。

  (设计意图:在情境中,通过观察,让学生体验比多少的一些方法,加深学生对同样多、多、少的概念的认识,同时引导学生经历把生活语言转化成数学语言,再抽象出用数学符号表示的过程。)

  三、练一练

  1、基本练习:完成21页“练一练”第1题。

  2、巩固练习:完成21页“练一练”第2题。

  四、小结

  1、让小朋友说说这节课学到了什么。

  2、教师加以概括: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时,可以用关系符号“>”、“<”、“=”来表示。比时仍然可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来比较。

  五、作业

  完成21页“练一练”第3题。

  板书设计:

  认识>=<

  4 = 4读作:4等于4(等号)

  4 >3读作:4大于3(大于号)

  3<4读作:3小于4(小于号)

【数学教案西师版】相关文章:

1.西师版小升初语文试卷

2.西师版小升初语文试卷整理

3.西师版的小升初语文模拟试卷

4.高一秋季英语期末考试试卷(西师大版)

5.西师大版2017语文五年级期中测试卷

6.西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英语试题

7.西师版一年级的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8.西师大版五年级数学试题《质数和合数》全文

9.西师大版数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