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百分网手机站

给学生一个“情感”的课堂教案

时间:2020-11-20 20:07:08 教案 我要投稿

给学生一个“情感”的课堂教案

  一、 出示课题

给学生一个“情感”的课堂教案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百分数的应用--利息[板书课题]

  二、 学习新知

  1、 学生自学[自学提纲略]。

  2、 共同研讨[按自学提纲逐题进行]。

  ①储蓄有什么好处?

  师:储蓄利国利民,我们要勤俭节约,积极储蓄。

  ②储蓄的种类有哪些?师:主要有定期和活期两种。

  ③请同学们结合李伯伯储蓄的实例,说一说什么叫本金?利息?税后利息?[课本上的例子:李伯伯把2000元钱存入银行,存定期两年,年利率是2.43%。到期时应得利息是多少元?税后实得利息是多少元?]

  ④什么叫利率?利率是由什么决定的?[汇报课前调查的储蓄种类及利率,师贴出常用利率表。]

  ⑤运用百分数的知识,学生尝试解决例题。

  ……

  这是笔者以前听过的一节课。从学生角度来看,注重了学生能力的培养,把学习的权力充分还给学生,体现了教师引导,学生为主的教学思想。从教学效果来看,学生已完全掌握了本节课的`所学内容,练习题学生都能顺利完成,达到预期效果。但是我们用新课程理念去审视它,却给我们带来一些新的思考。

  我们从新课程标准对三维目标的构建来审视,不难发现,对学生的情感关注和对学生的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过程与方法的把握同样重要。从这一案例中,我们感到老师自身对利息的内涵的把握是表面的,肤浅的。我们不禁要问:我们的数学课是仅仅为了做题目而教学的吗?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我们还要给学生带来什么?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有"情感"的需要吗?怎样才能体现数学是现实生活中的数学,还数学本来面貌呢?这些值得我们深思。

  首先,我们来关注一下这个案例中教者对教材的情感审视。《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中要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特点,感受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增强对数学的理解,增强学习和应用数学的信心。传统数学课教师只是按照教材上的内容组织教学,缺乏对教材的重组与创造。本案例中教者紧紧抱住教材不放,象征性的让学生汇报课前调查情况,完全没有考虑到学生在调查中的想法和问题,更没有让学生互质互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