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百分网手机站

五年级下《登飞来峰》教案

时间:2020-11-14 19:28:45 教案 我要投稿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登飞来峰》教案

  《登飞来峰》是宋代诗人王安石30岁时在浙江鄞县知县任满回江西临川故里时,途径绍兴飞来峰,登临所作。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北师大版语文五年级下《登飞来峰》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登飞来峰》教案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飞来峰和王安石的相关资料,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并在熟读的基础上正确背诵古诗,能用自己的话疏通诗意。

  2、 过程与方法目标:明确古诗学习的一般性目标,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浓厚兴趣的引导下熟悉诗歌内容,运用图文结合、抓关键字,熟读想象的方式准确理解诗句的含义,并联系诗歌创作背景和相关的时代资料引导学生挖掘诗歌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首诗的学习,让学生体会到“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人生哲理,并且体会到在人生的旅途上要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并且不畏艰难为之奋斗。

  教学重点:

  朗读背诵古诗,理解诗句的含义,能够准确描述诗歌的情景,并且体会诗歌中蕴含的哲理。

  教学难点:

  结合作者的生平事迹领悟诗句中的深刻哲理,明白人应该在社会生活和思想修养方面站得高、看得远。

  教学方法:

  谈话导入法、情境朗读法、拓展研读法等。

  学习方法:

  自主朗读法、合作讨论法、抓关键字词及图文结合理解等。

  学习资料准备:

  关于飞来峰的影像资料、关于王安石一生经历的文字资料

  学习过程:

  一、 导入:

  同学们,喜欢学习古诗吗?说说自己喜欢的理由。

  (学生自主发言,结合学生发言点评,使学生感悟古诗的魅力。)

  大家一定也读了不少的古诗,我想考考大家,可以吗?

  (出示多媒体资料,结合图画诵读古诗名篇名句:《游园不值》、《饮湖上初晴后雨》、《望庐山瀑布》,和学生一起进入诗的学习情境)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一个神奇的地方,请看——

  (出示飞来峰图片,了解其特点)

  在我国这样神奇美丽的山峰有五座,我们今天走进的是位于浙江的一座。(出示文字资料,指名阅读,结合图片了解诗中的飞来峰)

  二、 作者简介

  宋代著名诗人王安石曾经登上了这座飞来峰,并写下了一首诗——登飞来峰。(板书题目和作者)

  了解王安石吗?

  (学生自主交流知识积累,教师补充文字资料和王安石的画像,了解王安石生平和古诗创作背景)

  三、 诵读理解古诗:

  1、 初读古诗:看一看有没有不认识的字?可以自己试着读一读吗?

  (学生自由朗读)

  一起读读好吗?(学生齐读)

  2、 明确目标:学习一首古诗,有一些目标是必须达到的,你知道吗?

  (学生自主发言,明确熟读成诵、理解诗意、体会思想感情等目标)

  3、 诵读古诗:

  (1)自由朗读:自己读读古诗,觉得自己读得很好了就停下。

  (学生放声诵读)

  (2)朗读展示:读诗有几个不同的层次,正确流利是初级,抑扬顿挫是中级,入情入境是高级。你想挑战哪一级?

  (结合学生的自主挑战,指导学生明确不同要级别的具体要求和实现方法。首先正确流利,要读清楚每个字,要求字正腔圆;其次抑扬顿挫要按照诗句的节奏韵律去朗读,了解七言绝句的节奏停顿,初步感悟意义停顿;最后的层次作为研读的目标,配以图片自主尝试体现情境,激发学生体会诗中深意,进而读出真正的意味。)

  (3)齐读汇报展示;

  4、理解诗意:

  (1)要明白古诗中描述了怎样的情景可以通过什么方法达到呢?

  (结合学生发言小结出:熟读多思、抓关键字、图文结合、参考资料等方法):

  (2)开展自学:

  明确了目标,有了方法,那就开始行动吧!。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你的理解是否准确全面呢?听听他人的意见,如果有不同,对比讨论一下,谁说的更准确。

  (学生同桌或者小组内交流)

  (3)组织汇报:

  说说你们读懂了什么?

  (学生汇报初步解读的成果。教师点播关键字词的理解。)

  (“千寻”意为八千多尺, 运用了夸张的手法体现塔之高,指导学生读出那种高;补充关于“鸡鸣见日升”的传说,体现高之奇,尝试读出高之势;“不畏”与“只缘”的含义,读出其中的豁达感。)

  (4)情境诵读:

  创编王安石登飞来峰的情境,师生合作将诗句融入情境中背诵,配乐升华情感。

  (王安石从鄞县任满归来,途径飞来峰,与友人一起去游玩,来到山脚下,只见云雾缭绕,王安石不禁心生疑虑:山上有什么样的景色呢?一路拾级而上,来到山顶,抬头一看,只见——“飞来峰上千寻塔”,还有神奇的传说——“闻说鸡鸣见日升”。刚才的疑虑一扫而光,站在峰顶极目远眺,突发感想——“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5、感悟思想:

  (1)诗中最能体现王安石登飞来峰心情的是那一句?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2)其实,在王安石说出这句诗之前,他想起了唐代诗人李白的一句诗,

  (出示: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李白也是一个有才华的人,渴望有人赏识,而那个人就在长安,是——皇帝,可是却总也看不见,所以特别愁苦,原因就是——总为浮云能蔽日。在两位诗人的句子中都出现了“浮云”一词,看来别有深意啊!

  原来早在汉代就有人给“浮云”了一个更深的含义。

  (出示:故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也。)

  从这句话中,你明白“浮云”的含义吗?

  (指导学生了解“浮云”可指代“奸佞之臣”。)

  原来李白看不到希望的原因是——(朝中有奸臣当政)

  现在,再来读读王安石的诗句,你明白他的心吗?可以和同学谈谈你的发现。

  (学生自主思考后,进行交流讨论,了解王安石的心声。)

  (3)组织交流: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结合学生发言体会王安石不怕任何阻碍,只要自己有才华、志向高,就可以得到赏识,为国家效力。)

  正是因为有这样的胸襟、气魄,王安石一直努力,最后官至宰相,主张变法改革,让当时的北宋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4)心声朗读:现在又该怎么读?(学生齐读)

  三、布置拓展阅读:

  王安石的一首诗为我们解开了一页诗——登高望远,感物抒怀,这样的诗作还有很多,大家可以找一找,读一读,好吗?(下课!)

  附:板书设计: 登飞来峰

  (宋)王安石

  飞来峰上千寻塔, 了解诗意

  闻说鸡鸣见日升。 思想感情

  不畏浮云遮望眼, 背诵

  只缘身在最高层。

  教学反思:

  《登飞来峰》是宋代诗人王安石30岁时在浙江鄞县知县任满回江西临川故里时,途径绍兴飞来峰,登临所作。这首诗是他初涉宦海时的作品,年少气盛、抱负不凡,正好借登飞来峰抒发胸臆,寄托壮怀,其诗中的景色气势逼人,诗中的胸襟亦很广阔,是一首情理兼容、意境旷达的宋诗代表作。

  在教学设计中,我突出营造诗的氛围、读出诗的层次、明确诗的意境、感悟诗的理趣等学习策略,希望可以让学生在诗意课堂中享受语文的乐趣。

  首先,我以古诗为线索,串起一个课堂。无论是开课时背诵古诗,还是课堂上诵读感悟古诗,还是结课时拓展积累古诗,都让学生置身于诗的语境中,进行展示、诵读、品味,用浓浓的语文味奠定课堂的基调。

  其次,我在指导学生诵读古诗的时候追求层次提升感。诵读是学习古诗的主要方法,方式有很多种,而不同的'朗读方式都要不断提升学生的朗读能力和感悟水平,所以,我为学生设计朗读的级别层次鼓励他们步步登高。在这个过程中辅以多媒体课件展示、音乐激发情感、背景介绍深入古诗,帮助学生逐步走向诗人的内心,读出诗句真正的情感。

  在明确诗的意境这方面,我指导学生明确理解古诗意境的主要方法,放手让学生自学进而汇报交流,运用自己的语言、情感配合学生的每一次发现,和他们一起借助词句的理解走进当初诗人作诗的特殊时代和场景,努力还原出那道特别的风景和那种特殊的情感,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和情感去展示自己感悟到的一切,最后配以情境朗读让学生恍如身临其境,享受诗情画意,更体会出古诗的简洁凝练和现代语言丰富生动的不同风格。

  而这首诗最大的特色就是理趣,体现出王安石的人生志向和豪迈情怀。为了让学生体会当时诗人的心境,我们借助资料了解历史,分别搜集了李白的“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和汉代陆贾在《新语·慎微》中的句子“故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蔽日也。”作为阶梯铺垫,带领学生明确其中的缘由,体会诗人的心声,升华诗人的人格,结尾处要求学生拓展阅读更多的古诗名句以探索“站得高,望得远”的人生哲理。

  但是回顾整个课堂,学习的层次虽然明显,但是教师的预设似乎束缚了学生,学生的主动性发挥不足,对于学生搜集处理资料和自主阅读理解的能力培养不足,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涉及还不够,对于诗中哲理的探究深浅程度把握不足,难点突破不够流畅,应该更多地从学生角度出发,让课堂成为学生成长的舞台,演绎语文学习的精彩。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登飞来峰》教案】相关文章:

1.《登飞来峰》教学设计

2.《登飞来峰》教学设计范文

3.北师大版英语五年级上册期中真题

4.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

5.北师大版五年级《有趣的测量》数学试题

6.北师大版五年级上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

7.小升初数学试题北师大版

8.2017年北师大版五年级英语中考复习题

9.北师大版初二数学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