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八年级语文《台阶》教案

时间:2023-03-16 22:59:50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八年级语文《台阶》教案

  《台阶》这篇课文的教学要让学生们感受文中“父亲”要强、谦卑的性格和勤劳的品质。以下是百分网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八年级语文《台阶》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想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我们应届毕业生考试网!

八年级语文《台阶》教案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提高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

  2、 过程与方法:在掌握小说内容的过程中分析性格和品质;在写“父亲”的过程中增添写作热情、提高写作水平。

  3、 情感与价值观:感受文中“父亲”要强、谦卑的性格和勤劳的品质;理解课文围绕“台阶”组织材料,安排详略的写法。

  教学重点:

  在掌握小说内容的过程中分析人物的性格和品质;写自己父亲的一个侧面。

  教学难点:感受文中父亲谦卑的性格和勤劳的品质。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法、合作探究法、引导探究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导入激趣:钢琴曲《雨的印记》下,教师朗诵《写给父亲》导入:都说风/能把石头吹裂/都说雨/能将钢铁锈蚀/都说岁月/能把你的脊梁压弯/惟有你的意志/百折不挠/千磨不变/挑起全家老小/一生的重量。

  (这是一首赞美父亲的诗,诠释了父亲任劳任怨的一生。有人说,人生是一级一级的台阶,许多人希望在台阶上找到自己的高度,父亲是不是也如此……今天,让我们踏上李森祥的小说《台阶》,走近父亲,看父亲是怎样去建构自己的人生高度的。)

  出示学习目标:

  1、把握父亲的形象的特点及意蕴。学习父亲艰苦创业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

  2、理解课文围绕“台阶”组织材料,安排详略的写法。

  二、 踏上台阶 认识父亲

  1、投影出示,检查字词学习情况。

  2、自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

  本文叙述了一件什么事?你能用最简洁的语句概括出来吗?

  三、品读经典 ,赏析人物形象

  (一)走进父亲

  (1)父亲为什么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

  (2)父亲是怎么造起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的?

  (3)新屋造好了,父亲怎么样?

  (二)感悟父亲

  (跳读课文,找出描写父亲的语句加以赏析,注意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的特点是所写的内容虽然细小,却小中见大,具有丰富的社会生活内容或深刻的主题。

  例如:文中写父亲在漫长的准备过程中辛苦劳作。冬天砍柴卖柴,不知道他卖了多少钱,只知道“一个冬天下来,破草鞋堆得超过了台阶”,这是个细节刻画,用父亲穿破的草鞋的高度来说明父亲冬天为建造新房的辛苦。

  又如:建造新屋时,对父亲喜悦之情的刻画,“父亲的两手都没出放似的,抄着不是,贴在胯骨上也不是”,用描写父亲的两手没处放来表现他愿望终于实现,内心无比喜悦、手足无措的样子,与前文说父亲是位“老实厚道”的人相呼应。

  请同学们用“父亲是 的人,由 可以看出”的句式谈谈你的理解。

  四、自主质疑

  读完课文你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和疑问?请大家找出来,小组内交流。(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指出重点班内交流)

  1、 作者为什么在老屋的三级青石板上用了那么多的笔墨?

  2、奇怪的是造新屋的过程写得简略,造台阶反而很详细,这是为什么?

  3 、父亲回来时,为什么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样?这种心态怎么理解?

  五、拓展延伸

  谈谈你自己的父亲

  回想一下你的父亲他可能没有抚摸过你,在你跌到的时候也可能没有安慰过你,甚至没有依据关怀爱护你的话,你觉得你的父亲爱你吗?你觉得你的父亲是怎样的一个人,准备一下,说说好吗?

  (引导学生回忆讲述自己的父亲,要求抓住父亲的特点,叙述清楚、生动、突出重点,感受如山的父爱。 )

  六、总结

  从凄楚、辛酸中走来的父辈,可能他们的愿望、追求,在儿子的眼里,不是耀眼、精彩的。但却是实实在在的,他们血管中流淌着的那份坚韧不拔、拼命硬干的生命因子,恰是撑托事业辉煌的砥柱。让我们从心底祈愿,造好了新屋、砌上了九级台阶的劳苦的父辈们能尽享这份收获和喜悦,感谢父亲!

  七、作业

  课外寻找关于“父亲”的文章。

  推荐书目:苏童《父爱》、 梁实秋《代沟》

  周国平《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 》

【八年级语文《台阶》教案】相关文章:

《台阶》教案06-22

八年级上册语文《台阶》教学设计12-07

初二《台阶》教案12-12

八年级《台阶》教学设计03-28

优秀教案《台阶》(通用11篇)03-10

《台阶》教案模板集合9篇01-08

初二上册语文《台阶》教学设计12-08

台阶教学设计12-11

八年级语文上册《望岳》教案04-21

卖炭翁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