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冲刺试题及答案
现如今,我们很多时候都不得不用到试题,通过试题可以检测参试者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一份好的试题都具备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冲刺试题及答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冲刺试题及答案 1
一、选择题(每题2分)
第1题
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教学相长"的著作是( )
A.《大学》
B.《中庸》
C.《学记》
D.《春秋》
【正确答案】:A
第2题
实用主义教育流派的`代表人物是( )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裴斯泰洛齐
D.杜威
【正确答案】:D
第3题
教育心理起源论认为教育起源于( )
A.生产劳动
B.模仿
C.语言
D.动物本能
【正确答案】:B
第4题
普通中小学经常组织诸如生物、物理、航模等兴趣小组,主要是为了( )
A.深化课堂教学
B.培养竞赛人才
C.因材施教,发展青少年个性特长
D.充分发掘学有余力的学生的学习潜力
【正确答案】:C
第5题
西汉初期实行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体现了教育的( )
A.永恒性
B.历史性
C.相对独立性
D.继承性
【正确答案】:B
第6题
1985年中共中央颁布《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要调整中等教育结构( )
A.大力加强普通高中教育
B.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C.实现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更好衔接
D.进一步加强中等专业教育
【正确答案】:B
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冲刺试题及答案 2
一、选择题: (每题2分 共20分)
第1题
英国教育家斯宾塞的教育代表作是
A.《爱弥儿》
B.《人的教育》
C.《教育漫话》
D.《教育论》
【正确答案】:D
第2题
“教学与发展”理论的倡导者是
A.赞科夫
B.皮亚杰
C.布鲁纳
D.根舍因
【正确答案】:A
第3题
“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了哪种因素对人发展的影响?
A.遗传
B.环境
C.教育
D.社会活动
【正确答案】:B
第4题
毛泽东同志在1957年首次提出的我国社会主义的教育目的是
A.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
B.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
C.培养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D.培养脑体结合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正确答案】:A
第5题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并把其责任交给
A.国家
B.地方
C.学校
D.家长
【正确答案】:B
第6题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对突发性事件作出迅速、恰当的处理被称为“教育机智”。这反映了教师劳动的`哪一特点?
A.复杂性
B.师范性
C.创造性
D.主体性
【正确答案】:C
第7题
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备课
B.上课
C.课外辅导
D.检查评定成绩
【正确答案】:B
第8题
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其进行顺序是
A.以知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
B.以情为开端,情、知、意、行依次进行
C.以意为开端,意、知、情、行依次进行
D.视具体情况,可有多种开端
【正确答案】:D
第9题
班集体形成的主要标志之一是
A.成立了班委会
B.开展了班级工作
C.形成了正确的集体舆论
D.确定了班级工作计划
【正确答案】:C
第10题
课外校外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其实施范围是
A.在课程计划(教学计划)之中
B.在学科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之中
C.在学校之外
D.在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之外
【正确答案】:D
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冲刺试题及答案 3
一、选择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教师的教育机智,体现了教师劳动的( )。
A.示范性
B.复杂性
C.主体性
D.创造性
2.把“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的教育家是( )。
A.赞可夫
B.布鲁纳
C.凯洛夫
D.杜威
3.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目的的多次变化,说明了教育目的受( )。
A.文化传统的制约
B.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制约
C.社会生产方式的制约
D.外国教育目的的制约
4.“读万卷书,走万里路”这句话反映的教学原则是( )。
A.直观性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5.课外校外教育从确定活动的内容到选择活动的方式,从安排活动的具体步骤到组织实施等,都是学生自主进行的。这反映了课外校外教育具有( )。
A.独立性
B.多样性
C.实践性
D.自愿性
6.“知行统一”的德育原则是遵循下列哪个德育过程规律而提出来的?( )
A.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
B.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发展的过程
C.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D.德育过程是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7.课外校外教育与课内教育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 )。
A.受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规范的
B.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进行的
C.师生共同参与的
D.学生自愿选择的
8.一般认为,标志着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著作是( )。
A.《普通教育学》
B.《论演说家的教育》
C.《民本主义与教育》
D.《大教学论》
9.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宗旨是( )。
A.提高国民学历水平
B.提高国民素质
C.提高国民创造力
D.提高国民体质
10.在不同社会,或同一社会不同的历史时期,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等都各不相同。这体现了教育具有( )。
A.永恒性
B.历史性
C.阶级性
D.相对独立性
11.学制中关于教育的程度结构方面主要受( )。
A.政治经济制度的制约
B.生产力发展水平与科学技术发展状况的制约
C.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的制约
D.本国学制的历史和国外学制经验的制约
12.班主任通过查阅学生的作业、学籍卡片等来了解学生的方法属于( )。
A.书面材料分析法
B.问卷法
C.调查访问法
D.观察法
二、辨析题:共2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首先判断正确或错误,然后说明理由。
13.“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体现的是德育的方向性原则。
14.班主任了解学生的基本方法是问卷法。
三、简答题:共3个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5.简述德育的校外途径。
16.简述课外校外教育的特点。
17.美育的任务是什么?
四、论述题:本题满分15分。
18.现在德育工作存在模式化、成人化等问题,实际效果差,请根据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德育原则,谈谈如何改进。
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冲刺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1 - 12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4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西方最早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是( )
A. 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
B. 柏拉图的《理想国》
C. 拉伯雷的《巨人传》
D. 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
传统教育派的代表人物赫尔巴特倡导的 “三中心” 是指( )
A. 教师、活动、经验
B. 学生、活动、教材
C. 教师、书本、课堂教学
D. 学生、经验、课堂教学
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存在着教育,这体现了教育的( )
A. 永恒性
B. 历史性
C. 阶级性
D. 相对独立性
教师的根本任务是( )
A. 传授知识
B. 发展学生的智力
C. 教书育人
D. 关心学生的健康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对突发性事件作出迅速、恰当的处理被称为 “教育机智”。这反映了教师劳动的( )特点。
A. 复杂性
B. 师范性
C. 创造性
D. 主体性
我国近代第一个正式实施的`学制是( )
A. 壬寅学制
B. 癸卯学制
C. 壬戌学制
D. 六三三学制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提出问题,对问题进行讨论、分析和研究,从而解决问题的学习和教学方法是( )
A. 自主学习
B. 合作学习
C. 探究学习。
D. 小组学习
以美国学制为蓝本,一直沿用到全国解放初期的现代学制是( )
A. 壬寅学制
B. 癸卯学制
C. 壬子癸丑学制
D. 壬戌学制
班主任工作的基本任务是( )
A. 带好班级,教好学生
B. 配合学校,实现目标
C. 帮助校长,当好助手
D. 联系家长,转变差生
课外校外教育与课内教育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 )
A. 受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规范的
B. 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进行的
C. 师生共同参与的
D. 学生自愿选择的
学生在参加课外校外教育活动时所体现的特点是( )
A. 灵活性
B. 自愿性
C. 实践性
D. 全体性
二、辨析题:13 - 14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12 分。首先判断正确或错误,然后说明理由。
教育对社会发展有巨大的作用,可以决定社会的发展方向。
教师职业是一种专业。
三、简答题:15 - 17 小题,每小题 8 分,共 24 分。
简述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简述教师劳动的特点。
简述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四、论述题:18 小题,15 分。
结合教学实际,论述启发性教学原则的含义及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
答案
一、选择题
A
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雄辩术原理》)是西方最早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
柏拉图的《理想国》蕴含丰富的教育思想,但不是最早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
拉伯雷的《巨人传》也有教育思想的体现,但并非最早论述教育的专著。
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涉及教育方面的内容,但不是专门论述教育的最早专著。
C
赫尔巴特倡导的 “三中心” 是教师中心、书本中心、课堂教学中心。
以杜威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派倡导学生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
A
教育的永恒性是指只要人类社会存在,教育就存在。
历史性强调教育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特点。
阶级性反映教育为特定阶级服务的特性。
相对独立性指教育具有自身的规律,与社会发展不完全同步。
A
马克思主义认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
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是其表现形式之一,但不是唯一方法。
城市与农村相结合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没有直接的对应关系。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范围较宽泛,不是马克思主义提出的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
C
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这包括传授知识和培养品德等多方面的任务。
传授知识只是教书育人的一部分。
发展学生的智力也是教育任务之一,但不是根本任务。
关心学生健康是教师工作的一部分,但不是根本任务。
C
教师劳动的创造性表现在教师对教育教学原则、方法、内容的运用、选择和处理上,“教育机智” 是教师劳动创造性的表现。
复杂性体现在教育目的的全面性、教育任务的多样性等方面。
师范性强调教师职业的示范性。
主体性指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主导地位。
B
癸卯学制是我国近代第一个正式实施的学制。
壬寅学制是我国颁布的第一个学制,但未实施。
壬戌学制即 “六三三学制”,是 1922 年颁布实施的学制。
C
探究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提出问题,对问题进行讨论、分析和研究,从而解决问题的学习和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强调学生的自主独立性。
合作学习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
小组学习是合作学习的一种组织形式。
D
壬戌学制以美国学制为蓝本,一直沿用到全国解放初期。
壬寅学制是我国颁布的第一个学制。
癸卯学制是我国近代第一个正式实施的学制。
壬子癸丑学制是辛亥革命后颁布的学制。
A
班主任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带好班级,教好学生。
配合学校,实现目标是班主任工作任务之一,但不是基本任务。
帮助校长,当好助手不是班主任工作的基本任务。
联系家长,转变差生是班主任工作的部分内容,不是基本任务。
B
课外校外教育与课内教育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进行的。
课外校外教育不受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规范。
课外校外教育不一定是师生共同参与,学生可以独立进行。
课内教育不是学生自愿选择的,是必须参加的。
B
学生参加课外校外教育活动的特点是自愿性。
灵活性是课外校外教育的特点,但不是学生参加活动体现的特点。
实践性是课外校外教育的特点之一,但不是学生参加活动体现的特点。
全体性表述不准确,课外校外教育并非全体学生必须同时参加。
二、辨析题
错误。
教育对社会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如促进生产力发展、政治民主化、文化传承与创新等。
但是,教育不能决定社会的发展方向。社会发展方向是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等基本矛盾决定的。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但不是决定性因素。
正确。
教师职业是一种专业。首先,教师需要经过专门的师范教育训练,掌握系统的学科知识和教育教学知识与技能。其次,教师有自己的专业道德规范,如师德要求。再者,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专业性,需要运用专业知识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各种问题,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教育和引导,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三、简答题
(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学前教育对儿童的早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与小学教育的衔接有助于儿童顺利过渡到小学阶段。
(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义务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的基础,许多国家不断提高义务教育的质量并延长年限。
(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普通教育中融入职业教育的内容,职业教育也重视普通文化知识的传授,以适应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除了传统的综合性大学,还出现了专科学校、职业技术学院等多种类型的高等教育机构,以满足不同层次和类型的人才需求。
(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人们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获取知识和技能,非学历教育如职业培训、继续教育等在个人发展中的作用日益重要。
(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各国在教育制度方面相互学习、借鉴,推动教育国际化,如学生交换、课程互认等。
(1)复杂性。
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育策略。
教学方法上的不断更新。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特点和时代要求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教师需要 “教育机智”。在教学过程中对突发情况作出迅速、恰当的处理。
教育目的的全面性。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品德、智力、体力等多方面素质。
教育任务的多样性。包括教学工作、班级管理工作、学生个别教育等多种任务。
劳动对象的差异性。学生在兴趣、能力、性格等方面存在差异,教师需要因材施教。
(2)创造性。
(3)示范性。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具有示范作用,学生具有向师性,教师要以身作则。
(4)长期性。人才培养的周期长,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往往是长期的,甚至影响学生的一生。
(1)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
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在德育过程中会出现反复现象,教师要持之以恒地进行德育工作。
活动和交往是德育过程的基础。
学校德育应在多方面影响中发挥主导作用,将各种教育影响统一起来。
学生思想品德的任何变化,都依赖于学生个体的心理活动。
学生思想内部的矛盾斗争是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根本动力。
知即道德认识,是人们对是非善恶的认识和评价。
情即道德情感,是伴随道德认识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
意即道德意志,是人们为实现一定的道德行为所作出的自觉而顽强的努力。
行即道德行为,是人们在道德认识、情感和意志的支配下采取的实际行动。
德育过程要促进学生这四个方面的和谐发展。
(2)德育过程是一个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发展过程。
(3)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四、论述题
(1)启发性教学原则的含义: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一,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这是启发的首要问题。教师要善于因势利导,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例如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产生疑惑,从而主动去探索答案。
第二,启发学生独立思考。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问题,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不要直接告诉学生答案。例如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给出一道有多种解法的题目,让学生自己去思考不同的解题方法。
第三,发扬教学民主。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敢于发表不同意见,尊重学生的想法。教师要虚心听取学生的意见,与学生共同探讨问题,例如在课堂讨论中,教师以平等的姿态参与讨论,而不是以权威自居。
第四,启发学生将知识创造性地用于实际。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在物理教学中,让学生利用所学的力学原理设计一个简单的机械装置。
(2)贯彻启发性教学原则的基本要求:
在实际教学中,以语文阅读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先提出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如 “你对这篇文章的主题有什么独特的理解?” 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他们独立思考并发表自己的看法。在学生发表看法的过程中,教师要发扬民主,尊重每个学生的观点,然后引导学生将自己的理解与文章中的字词、语句等知识相结合,创造性地理解文章,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
【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冲刺试题及答案】相关文章:
成人高考教育理论预测试题及答案02-26
成人高考专升本医学综合考前必做试题及答案04-21
成人高考专升本语文模拟试题11-25
专升本英语试题及答案07-03
专升本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06-20
教育学心理学冲刺试题及答案05-13
电工理论考试题及答案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