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

高一地理上册《地壳的运动和变化》知识点

时间:2021-07-14 14:54:57 地理 我要投稿

高一地理上册《地壳的运动和变化》知识点

  一.地球的内部圈层

高一地理上册《地壳的运动和变化》知识点

  3.地质构造:由地壳运动引起的地壳变形、变位,称为地质构造。地质构造是研究地壳运动的性质和方式的依据。常见的两种基本构造类型--褶皱和断层。

  (1)褶皱:

  成因

  水平岩层受地壳水平运动产生的水平挤压力发生弯曲叫褶曲,一系列褶曲叫褶皱

  基本形态

  背斜

  ①岩层形态:一般是岩层向上拱起

  ②岩层新老关系:中心部分岩层较老,两翼岩层较新

  ③地形表现:一般情况下成为山岭,但不少背斜顶部因受张力,常被侵蚀成谷地

  基本形态

  向斜

  ①岩层形态:一般是岩层向下弯曲

  ②岩层新老关系:一般是岩层较新,两面岩层较老

  ③地形表现:一般成为谷地,但不少向斜槽部受到挤压,物质坚实,不易被侵蚀,反而成为山岭

  (2)断层:

  成因

  受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压力或张力,岩层发生断裂错开

  基本形态

  地垒

  ①岩层形态及特点:两条断层之间的岩块相对上升,两边岩块相对下降,上升的岩块称地垒

  ②地形表现:相对上升的岩块常形成状山地,如我国的泰山、庐山

  地堑

  ①岩层形态及特点:两条断层之间的岩块相对下降,两边岩块相对上升,相对下降的岩块称地堑

  ②地形表现:相对下降的岩块常形成狭长的凹陷地带,如东非大裂谷,我国渭河谷地和汾河谷地等

  二.全球构造理论--板块构造学说

  (1)大陆漂移说

  年代和创立者

  1912年,德国地球物理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说。

  证据

  大西洋两岸的地质构造、大陆形状、气候、古生物等的相似性。

  基本论点

  ①二三亿年以前,地球上只有一块联合古陆,它的周围是一片广阔的海洋。

  ②在地球自转所产生的离心力和天体引潮力的作用下,联合古陆开始分离。

  ③较轻的硅铝层组成的陆块,像冰块浮在水面上一样,在较重的硅镁层上漂移,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逐渐形成了现在的海陆分布。

  (2)海底扩张说

  年代

  20世纪50年代

  证据

  ①海底岩石的年龄很轻,一般不超过2亿年。

  ②离海岭(大洋中脊)愈近,年龄愈轻,离海岭愈远,年龄愈老,并在海岭两侧呈对称分布。

  基本内容

  海岭是新的大洋地壳诞生地。地幔物质从海岭顶部的巨大开裂处涌出,到达顶部冷却凝结,形成新的大洋地壳。以后,继续上升的岩浆,又把早先形成的大洋地壳,以每年几厘米的速度推向两边,使海底不断更新和扩张,当扩张着的大洋地壳遇到大陆地壳时,便俯冲到大陆地壳之下的地幔中,逐渐熔化而消亡。

  (3)板块构造学说

  理论的产生

  20世纪60年代后期,许多学者在接受了大陆漂移说关于大陆运动的观点、吸收了海底扩张说的基本论点、结合新的.科学成果后,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

  基本论点

  ①地球的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而是被一些构造带(如海岭、海沟等)分割成许多单元,叫做板块。全球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

  ②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处于不断运动之中。

  ③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两个板块之间的交界处,是地壳比较活动的地带。

  ④板块相对移动而发生的彼此碰撞或张裂,形成地球表面的基本面貌。

  板块构造学说的应用

  ①在板块张裂的地区,常形成裂谷或海洋,如东非大裂谷、大西洋。

  ②两个大陆板块相撞挤压的地区,常形成巨大的山脉,如喜马拉雅山脉就是亚欧板块和印度板块碰撞形成的。

  ③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相撞时,大洋板块因密度较大,位置较低,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这里往往形成海沟;大陆板块受挤上拱,隆起形成岛弧和海岸山脉,如太平洋西部边缘的深海沟和岛弧链,就是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相撞形成的;南、北美洲的科迪勒拉山系是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相撞形成的。

  ④板块与板块之间的接触带是火山、地震、地热的活动地带。

【高一地理上册《地壳的运动和变化》知识点】相关文章:

高一地理上册地壳的运动和变化知识点09-09

初中地理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知识点总结04-01

地壳运动的初一地理知识点总结05-13

初一地理知识点之地壳运动证据02-24

高一地理人口的变化复习知识点09-14

高一第二学期地理人口的空间变化知识点09-02

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地球和地图05-28

地理人口的变化的知识点汇总05-21

高一地理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知识点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