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

时间:2024-02-28 12:00:00 剑锋 地理 我要投稿

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通用6篇)

  在我们平凡无奇的学生时代,看到知识点,都是先收藏再说吧!知识点就是“让别人看完能理解”或者“通过练习我能掌握”的内容。相信很多人都在为知识点发愁,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通用6篇)

  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 1

  第一节东南亚

  东南亚由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又称“南洋群岛”,有2万多个岛屿)两大部分组成。东南亚北接中亚,南邻大洋洲,位于太平洋和印度之间的交通要道。

  马六甲海峡地理位置有什么重要性?

  答:马六甲海峡位于苏门答腊岛和马来半岛之间,是欧洲、非洲、西亚和南亚通达东亚和东南亚最便捷的通道,是世界海上运输的咽喉。

  世界岛屿最多的地区:东南亚;

  世界最大的群岛国家:印度尼西亚。印度尼西亚被称为“火山国”,也被称为“千岛之国”。

  东南亚的主要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马来半岛南部、马来群岛大部)、热带季风气候(中南半岛大部、菲律宾群岛北部)。

  东南亚人口多分布在平原和河口三角洲地区(湄公河三角洲、伊洛瓦底江三角洲、红河三角洲、爪哇岛等地)。

  东南亚人种以黄色人种为主。东南亚是世界上外籍华人、华侨最集中的地区,有华人约2300万,占世界外籍华人华侨总数的80?以上。

  东南亚发达农作物的优越自然条件有哪些?

  答:暖湿的气候、多样的地形、肥沃的土壤。

  东南亚的'主要农作物、热带经济作物分别是什么?

  答:农作物:水稻。热带经济作物:椰子、天然橡胶、油棕、马尼拉麻。【泰国的天然橡胶产量、马来西亚的棕油产量居世界首位。世界最大的产锡国:马亚西亚。】

  东南亚发展较快国家:新加坡、马来西亚、文莱等;

  三个最不发达国家:缅甸、柬埔寨、老挝。东南亚最初以出口单一产品为主,现主要发展出口加工工业。新加坡地狭人稠,积极发展国际贸易和金融业。东南亚各国为摆脱金融危机的主要措施:积极发展旅游业。

  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 2

  1、遥感(RS)

  主要是获取信息,对地表物体进行远距离的感知。视力的延伸

  工作过程:物体辐射和反射电磁波→收集→传输→信息处理 信息分析→专业图件统计数字

  目标物→ 传感器 → 遥感地面系统 → 成果

  特点和优点:可以首先从面上的区域分析研究入手,然后有重点地选择若干点、线进行野外验证和检查。不仅可以提高研究工作的精度和质量,而且节省人力、财力,提高效率。

  2、全球定位系统(GPS)

  主要功能是定位,在全球范围内实时进行导航、定位的'系统。如,可以精确定位某地理事物的三维坐标(经度,纬度和海拔),还可为飞机、船舶、汽车导航。

  由三大部分组成:空间部分—GPS卫星星座(共24颗,其中21颗工作卫星,3 颗备用卫星);地面控制部分—地面监控系统;用户设备部分—GPS信号接收机

  特点:全能性(陆地、海洋、航空和航天)、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实时性

  3、地理信息系统(GIS)

  专门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用于所有用到地图或需要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领域。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和城市管理中得到应用。

  优点:①信息量大,使用方便;②功能强大;③动态监测(GIS与RS相结合)

  4、地理信息技术与数字地球

  数字地球是指数字化的地球,即把整个地球信息进行数字化后,由计算机网络来管理的技术系统。

  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 3

  1、世界人口的增长

  (1)世界人口总数:2006年3月,世界人口总数已达65亿。

  (2)人口的增长速度是由出生率与死亡率决定的。出生率减去死亡率就是自然增长率。(A、一般来说,发达国家和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就高。B、人口的增长速度在世界各洲是不同的,非洲是世界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大洲,其次是南美洲,欧洲的人口增长速度最慢。)

  2、世界人口的分布

  (1)世界上人口的分布是不均匀的。人口的`疏密可以用人口密度来表示。

  人口密度=总人口/总面积,既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

  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以及北美洲东部等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区,是人口稠密地区。

  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气候过于潮湿的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或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给人类的生存带来了困难,是人口稀疏区。

  3、人口问题

  (1)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

  A)交通堵塞

  B)居住条件差

  C)就业困难

  D)饥饿贫困。

  (2)人口停止增长或不断减少带来的问题: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人口老龄化等。

  (3)措施:人类必须控制自己,做到有计划地生育,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4、乡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原因:

  1)乡村人口增长造成劳动力过剩;

  2)城乡差别———城市的就业机会相对多、城市的物资生活条件较乡村好、教育等条件比乡村优越。

  5、不同的人种

  (1)根据人类体质方面的特征,人类可以分为白种、黄种和黑种三个主要人种。

  (2)人种的分布:白种人主要人布在欧洲、北美洲、大洋州;黄种人主要分布在东亚;黑种人主要分布在非洲、大洋州和美国。

  (3)三大人种分布特点:三大人种在世界上既有大范围的集中分布区,又有小范围的零星分布。

  (4)人种政策:世界上的所有人种都是平等的,没有优劣之分。

  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 4

  一、宇宙中的地球

  本节的重点在于:

  1、天体系统的层次性及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2、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

  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本节的重点及难点:

  1、太阳能量来源及其对地球的影响。

  2、影响太阳辐射的主要因素。

  3、太阳活动(黑子和耀斑)对地球的影响。

  具体知识点请点击:盘点新人教版高一地理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期中考试知识点

  三、地球的运动

  重点

  1、自转和公转的特征,黄赤交角的产生及其引起的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2、晨昏线的判断、地方时的计算、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3、四季的划分方法及划分依据。

  难点

  1、晨昏线的判断、地方时的计算。

  2、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原因分析。

  四、地球的圈层结构

  本节教材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内部圈层,二是外部圈层。内部圈层部分首先介绍了对地球内部探测的主要手段——地震波,根据地震波在地下不同深度传播速度的差异和变化,将地球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在这三个圈层中,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的是地壳。外部圈层部分主要介绍了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在这几个外部圈层中,重点介绍了大气圈。而且在大气圈中还介绍了大气的垂直分层,这是因为大气的垂直分层是地球大气最主要的特征,大气的分层结构与大气的热量、运动以及许多大气现象都有密切的关系,因此这部分内容是学习后面内容的基础。在本教材中,将中间层、热层和外层合并,统称为高层大气。这样处理主要基于以下考虑:一是为了更加突出与人类关系相对密切的对流层和平流层,二是因为影响地球上无线电短波通信的电离层跨中间层和热层两层,很难将它划在其中的任意一个圈层,所以只有放在高层大气中讲述才显得较为合理。在大气的垂直分层中,尤以对流层最为重要,因为我们人类就生活在对流层的底部,而且对流层的天气变化,也是众多天气现象的发生地。

  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 5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①地球是一个球体。

  ②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③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4万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

  通过上面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知识的讲解学习,同学们都能很好的掌握了吧,相信同学们会从中学习的更好的吧。

  纬线和经线

  ①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纬线是不等长的,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

  ②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经线是等长的。

  板块

  1.大陆漂移说:魏格纳依据大西洋两岸大陆轮廓的可拼合性和其他依据提出。

  2.板快构造学说:全球由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六大板块组成,漂浮在软流层上,不断地发生碰撞和张裂。板块的碰撞形成了山脉(海沟、岛屿),板块张裂形成了裂谷和海洋。

  3.等高线地形图。

  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

  1.地球内部可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层,地壳和地幔的顶部(软流层以上部分)共同组成了岩石圈。软流层位于上地幔。

  2.地壳变动:悬崖峭壁上岩层断裂的痕迹、采石场上弯曲的岩层、高山上的海洋生物化石、意大利那不勒斯海岸的三根大理石柱的升降(说明发生了海陆变迁)、火山和地震。

  3.火山和地震

  (1)火山由火山口、火山锥、岩浆通道组成

  (2)火山按活动特点分为:活火山、死火山、休眠火山。

  (3)地震成因是:地壳岩石在地球内力作用下,发生断裂或错位而引起震动。

  (4)地震结构包括:震源、震中、震源深度、震距、等震线。

  (5)分布:环太平洋陆地和周围海洋、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带。

  (6)防震自救的措施:跑到空旷的地方,或躲到面积较小的房间里或桌子下等。

  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 6

  (1)区域发展的现状调查与资料收集

  调查区域发展现状的和收集有关影响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各种条件、各种要素的基础资料,并加以分析研究,认识区域的本质特征、区域的发展演变过程,明确区域发展的优势和限制因素,找出发展中的关键问题和潜力,为研究区域发展战略,制订区域发展目标及设计规划方案提供依据。

  (2)确定区域发展目标

  区域发展目标是区域发展战略中的核心部分。目标是发展的导向。在区域规划方案设计之前,必须首先决定区域发展的'总体目标,明确区域发展方向。有了目标,才能研究发展的方针,组织合理的结构,提出实现目标的对策和建设的方案。确定区域发展目标,实质是对规划区域提出发展的意想状态,可以采用“形势发展的需要为原则”,也可以采用“地方的发展条件和资源的可能性为原则”,或者是两者的结合。发展目标有高目标、低目标和适中目标等多种层次。为决定发展目标,需要根据社会发展的总趋势、区域内外的条件和资源状况,对区域未来发展变化进行大量的预测工作。

  (3)区域发展的课题与对策研究

  课题研究实际是对区域各经济部门和重大建设项目或重点开发区域、不许开发的保护区域的深化研究,这是生产力总体布局的工作基础。区域发展的研究课题一般是根据自然环境、历史发展背景、未来的发展目标、重大建设项目而提出来的,通常的课题有:水、土、矿产、林业资源的开发利用,人口增长,就业问题,主导产业,经济结构,交通运输系统,自然保护区,生态与环境保护,重点开发区域等。

  总结:以上从区域发展的现状调查与资料收集,确定区域发展目标,区域发展的课题与对策研究三个方面来分析区域规划的工作步骤

【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相关文章:

初中地理知识点的总结11-24

初中地理中东知识点总结04-04

初中地理欧洲西部知识点总结05-24

人教版初中地理重点知识点总结06-27

人教版初中地理必背知识点总结01-12

初中地理《地图知识》知识点04-17

初中地理中考考点知识点总结06-20

初中关于美国的地理知识点09-26

初中关于非洲的地理知识点04-02

初中关于巴西的地理知识点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