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等值线的递变规律及其成因分析

时间:2023-12-20 14:10:12 海洁 地理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地理等值线的递变规律及其成因分析

  由低纬度向中、高纬度递增。原因是低纬度太阳辐射季节变化小,中纬度变化大;低纬度昼夜长短季节变化小;中、高纬度昼夜长短季节变化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地理等值线的递变规律及其成因分析,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地理等值线的递变规律及其成因分析

  1、等温线

  (1)水平分布规律:

  ①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我国由南向北递减)

  原因:太阳高度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太阳辐射逐渐递减;

  ②由城市中心向郊区递减(“热岛效应“)

  原因:城市由于人口集中,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释放大量热量

  (2)垂直分布规律:

  ①由山麓到山顶递减。原因:海拔高度越高,获取地面的热量越少 高一;

  ②在1000m深度以上,水温随深度递减,1000M深度以下,水温变化不大。原因:表层海水受太阳辐射的影响明显,深层海水影响小。

  2、 等温差线

  (1)纬度变化:由低纬度向中、高纬度递增。原因是低纬度太阳辐射季节变化小,中纬度变化大;低纬度昼夜长短季节变化小;中、高纬度昼夜长短季节变化大。

  (2)经度变化:由沿海向内陆递增。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我国是由南向北递增;由东向西递增)

  3、 等降水量线

  (1)我国由南向北递减。原因是越向北雨季越短,降水量越少。(等降水量线东西分布)

  (2)我国由东向西递减。原因是离海洋越远,水汽越难以到达。(等降水量线南北分布)

  (3)城市由中心向四周递减。原因是城市气温高,盛行上升气流,城市中心区尘埃多,凝结核多,降水多(“雨岛效应”)。

  4、 等盐度线

  从南北半球副热带海区向低纬度和高纬度两侧递减。

  原因是副热带海区气温高,蒸发量大于降水量 ;低纬度和高纬度降水量大于蒸发量。

  5、 等地租线

  由城市中心和交通干线向四周递减

  原因是由于地租受通达度和距离市中心距离远近不同的影响。

  6、 等压线

  海拔越高气压越低。

  原因是海拔越高,空气越稀薄。

  7、 等震线:

  地震的烈度由中心向四周递减

  等值线图的判读方法:

  1.读图名,读出什么事象的等值线图

  2.判读等值线排列疏密状况

  ——等值线的疏密代表数值的变化幅度大小;

  3.读数值,最大值、最小值、递变规律、成因

  ——解题的关键是找出等值线变化的规律,并分析其成因;

  4.等值线走向可以判断主要影响因素

  ——要结合相关的地理知识来判读并解释成因;

  5.相邻两条等值线数值只能相同或相差一个等值距离;

  6.等值线的弯曲方向用“凸低为高、凸高为低”来判别

  等高线图的判读

  等高线图的高度注记为“海拔高度”(即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我国的海拔是指高出黄海海平面的距离)。

  1. 数值大小

  两条等高线之间的数值大小按“大于小数,小于大数”的法则读数,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闭合曲线内部数值大小遵循“大于大数,小于小数”的法则读数。

  2. 疏密程度

  在同一幅地图上,等高线越密集,表示地面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表示坡度越缓。综合比较时,应利用“相对高度/水平距离”,比值越大,坡度越陡。

  3. 形状特征

  ①判断地形:海拔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广阔平坦——平原地形;海拔500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100米,等高线稀疏,弯曲部分较和缓——丘陵地形;海拔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100米,等高线密集,河谷转折呈V字形——山地地形;海拔高度大,在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十分密集,而顶部明显稀疏——高原地形。

  ②判断地表形态;等高线闭合,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山地;反之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升高——盆地或洼地;两个山岭中间的低地,形似马鞍——鞍部。等高线弯曲部分向低处凸出——山脊(也叫分水岭),最大弯曲处的连线——山脊线(也叫分水线);等高线从低处向高处凸出——山谷,等高线最大弯曲处连线——山谷线(也叫集水线);等高线交汇处——陡崖。

  ③判断坡向:示坡线——与等高线垂直,指向坡度降低的一方的短线;向阳坡——坡向朝向低纬;背阴坡——坡向朝向高纬;迎风坡——暖湿气流沿坡面上升;背风坡——暖湿气流沿坡面下沉。

【地理等值线的递变规律及其成因分析】相关文章:

地理时区计算方法规律01-27

科目一考试答题规律含例题分析04-02

2023广东高考地理热带草原气候成因复习资料05-25

地理成绩分析(精选15篇)10-30

哈密秋天的地理气候情况分析04-23

北纬30度的地理意义是什么及其穿过的地区10-23

一级建造师历年考题分析总结规律12-14

好望角的气候特点及成因04-28

金奈的气候特点及成因11-04

初一地理期中试卷分析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