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

初一上册语文期末复习试卷及答案

时间:2021-12-04 20:28:03 初一 我要投稿

初一上册语文期末复习试卷及答案

  初一学生在进行语文期末复习的是偶,多做一些试卷对巩固知识点很有帮助。小编为大家力荐了初一上册语文期末复习试卷,给大家作为参考,欢迎阅读!

初一上册语文期末复习试卷及答案

  初一上册语文期末复习试卷真题

  一. 积累与运用(20分)

  1. 用正楷抄写下面的句子,并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3分)

  从容地mài进考场,自信地面对试卷,chén着冷静地答题。

  2. 古诗文默写(10分)

  (1)学而不思则罔, 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禅房花木深。

  (3)几处早莺争暖树, 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为有源头活水来。

  (5)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

  (7)海日生残夜,______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

  (9)写出连续两句带有“月”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3. 下午放学后,李林同学来到学校图书室,准备借一本文学名著,面对眼前众多的书,李林不知怎样选择。这时,你走过去热情地向他推荐。请在下列书目中任选一本(部),从作品特点和自己的阅读感受来向他介绍。(3分)

  备选书目:《童年》、《水浒》、《三国演义》、《格列佛游记》、《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等。

  (1)书名:__________________

  (2)作品的特点(指作品内容、主题思想、写法手法、人物形象、语言特点等,可任意选取一点作简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自己的阅读感受:___________________

  4. 读文•联想•造句(2分)

  那时读《水浒传》,会不知不觉把圣境山一带风景当做梁山泊背景,我似乎目睹何涛、黄安率领的官军在茫茫荡荡的圣境山下,在芦苇水港中走投无路、狼狈逃窜的情景,犹如身临其境,真是津津有味。

  ……读……会不知不觉地……我似乎……犹如……

  5. 公共场所的告示牌应做到语言得体。如有人请你为下列场所分别拟写恰当的禁烟告示,你打算怎么写?(2分)

  (1)医院:______________

  (2)加油站:_______________

  . 二、阅读和理解(共40分)

  (一)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后面的问题。(共16分,每小题2分)

  ①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②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③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

  ④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对我说。

  ⑤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

  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6.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分歧( ) 水波粼粼( )

  7.解释成语“各得其所”并造句。

  解释:

  造句:

  8.“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听她的话一样”这句话的意思是

  9.家庭出现分歧时,文中说:“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其原因是:①

  ② ③

  后来“我”决定委屈儿子的原因是 。

  10.第④段划线的句子属于什么描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11.第⑤段中画线句子反映了人物 品质,体现了 的家庭关系。

  12.文末一句“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有什么言外之意?请简单说一说。

  13.选文反映了一家人之间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后面的问题。(共12分,每小题2分)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4.解释句中加点的字词。 (2分)

  (1).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期:

  (2).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舍: 去: 乃:

  15.用斜线划分句子的节奏(2分)

  陈 太 丘 与 友 期 行

  16.翻译句子:(2分)

  (1)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2)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7.说说“君”“尊君”“家君”这三个称谓有什么不同?(2分)

  18.元方 “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说说你的理由。(2分)

  19.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说说你的看法。(2分)

  (三)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后面的问题。(共12分,每小题2分)

  访兰

  父亲喜欢兰草,隔些日子,就要到深山中去一趟,带回些野兰来栽培。几年之间,家里庭院就有了百十余品种,像要作一个兰草园似的。方圆十几里的人就都跑来玩赏。父亲并不以此得意,反而倒有了几分愠怒。此后进山去,便不再带回那些野生野长的兰草了。这事很使我奇怪,问他,他又不肯说。只是一次进山的时候,特意招呼我说:“访兰去吧!”

  我们走了半天,到了山的深处。那里有道瀑布十几丈高的,直直地垂下,老远就听到了轰轰隆隆地响,水沫扬起来,弥漫到半空,日光在上面浮着,晕出七彩迷离的虚幻。我们沿谷底走,便看见有很多野兰草,盈尺高的,都开了淡淡的兰花,像地上铺了一层寒烟。香气浓极了:气浪一冲,站在峡谷的任何地方都闻到了。

  我从未见过这么清妙的兰草,连声叫好,便动手要挖起一株来。我想,父亲会培育这仙品的——以前就这么挖回去,经过一番栽培,就养出了各种各样的品类、形状的呢!

  父亲却把我制止了,问道:“你觉得这里的兰草好呢,还是家里的那些好?”

  我说:“这里的好!”

  “怎么个好呢?”

  我却说不出来。家里的的确比这里的好看,这里的却比家里的清爽。“好像是味儿不同吧?”

  “是的。”

  “这是为什么?一样的兰草,长在两个地方就有两个味?”

  父亲说:“兰草是空谷的幽物,得的是天地自然的灵气,长的是山野水畔的趣姿;一旦盆栽了,便成了供人玩赏的盆景。”

  “但它确实叶更嫩,花更繁大了呀。”

  “样子是似乎美了,但显得太甜、太媚,格调也就俗了。”

  父亲的话是对的,但我却不禁惋惜了:这么精神的野兰,在这么个空谷僻野,叶是为谁长的,花是为谁开的,会有几个人知道而欣赏呢?

  “这正是经的不俗之处。它不为被欣赏而生长,却为自己的特色而存在。所以它才长得叶纯,开得花纯,楚楚地有着它的灵性。”

  听了父亲的话,我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滋味——高兴着它的这种纯朴、悲叹以前喜爱着它却无形中毁了它。

  父亲拉着我坐在潭边,我们的身影就静静地沉在水里。他看兰,也在看我,说:“做人也是这样啊,孩子。人活在世界上,不能失了自己的真性,谄媚处事,就像盆景中的兰草一样降低了品格,这样的人是不会对社会有贡献的。”

  我深深地记着父亲的话。从那以后,已经是15年过去了,我一直未敢忘怀。

  20. 为下列加点字注音。(2分)

  愠怒( ) 谄媚( )

  21. 文中“一样的兰草,长在两个地方就有两个味”中的“味”,既是指 ,也是指 。(2分)

  22. 第一段中父亲“并不以此得意,反而倒有了几分愠怒”的原因是( )(2分)

  A. 父亲喜欢兰草,舍不得让别人来玩赏自己的劳动成果。

  B. 父亲养的兰草是从深山中带回来栽培的,非常少见,所以不愿意供别人玩赏。

  C. 父亲喜爱兰草并非为了供人玩赏,供人玩赏的兰草就失去了率真质朴的品格,变得低俗。

  23. 野兰的不俗之处体现在哪里?(请用文中的语句回答)(2分)

  24. 点明文章主旨的一句话是( )(2分)

  A. 兰草是空谷的幽物,得的是天地自然的灵气,长的是山野水畔的.趣姿;一旦盆栽了,便成了供人玩赏的盆景。

  B. 所以它才长得叶纯,开得花纯,楚楚地有着它的灵性。

  C. 人活在世上,不能失了自己的真性,谄媚处事,就像盆景中的兰草一样降低了品格,这样的人是不会对社会有贡献的。

  25. 文章主要写的是对兰的品赏,却用“访兰”作文章的题目,对此分析最准确的一项是( )(2分)

  A. 把兰草人格化,表现了我与父亲对兰草的喜爱。

  B. 把兰草人格化,表现了我与父亲对兰草纯朴品格的敬仰,突出了兰草的象征意义。

  C. 把兰草人格化,表现了父亲对兰草纯朴品格敬仰,突出了兰草的形象。

  三. 写作(40分)

  26.我们的生活之中处处都有“美”。自然界的景物是一种“美”;可贵的品格是一种“美”;独具匠心的创造也是一种“美”……请你围绕自己在生活中体会最深的那种“美”选择材料,写一篇500字以上的记叙文。可以写事,可以写人,也可以写景,题目自拟。

  要求:

  (1)中心明确,内容具体,条理清楚,语句通顺。

  (2)书写规范,卷面整洁,不写错别字。

  初一上册语文期末复习试卷答案

  一. 积累与运用(20分)

  1. 拼音2分,抄写1分 2. (1)思而不学则殆。

  (2)曲径通幽处。 (3)谁家新燕啄春泥。

  (4)问渠那得清如许。(5)似曾相识燕归来。

  (6)何当共剪西窗烛。(7)江春入旧年。

  (8)枯藤老树昏鸦。(9)开放性答案(略)

  3.开放性答案(略) 4.开放性答案(略)

  5. (1)吸烟危害您的健康(2)严禁吸烟

  二.阅读和理解(40分)

  6. qí lín

  7. 各得其所: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顿。造句(略)

  8. 生活的担子已经从母亲肩上转到了我的肩上,母亲依赖我,就像小时侯我依赖她一样。

  9. ①母亲听我的 ②儿子听我的 ③妻子在外也听我的 原因:母亲年迈难走小路。

  10. 景色描写。美好的景物烘托了一家人和谐、美满。

  11. 尊老爱幼 和谐亲密12. 暗示了人到中年,肩负着赡养父母,抚养孩子的重任,在家庭、社会里都充满了使命感。13. 这家人互敬互爱、相互体谅,家庭氛围和谐、美满。

  14. 期:约定 舍:放弃 去:离开 乃:才15. 陈 太 丘 /与 友/ 期 行

  16.(1)不是人啊,与人约好了同行,却丢下别人离开了。 (2)朋友感到惭愧,下车来牵他,元方进门不理他。17. “君”是有礼貌地称呼对方,犹今之“您”。“尊君”是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

  “家君”谦词,对人称自己的父亲。18. 不是,他是对友人不守信,说话不礼貌的行为表示抗议和蔑视。19. 要守信用、讲礼貌。20. yùn;chǎn21. 气味;气质品格22. C

  23. “它不为被欣赏而生长,却为自己的特色而存在”。24. C  25.B  三.写作(40分)  26.略)


【初一上册语文期末复习试卷及答案】相关文章:

2016初一上册语文试卷及答案09-20

初一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分析08-26

2017初一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卷及答案11-02

初一上册语文期末考试卷「附答案」04-02

初二语文上册期末试卷(附答案)09-02

初一语文上册古文诗词期末复习10-11

初一语文上册期末考试试卷带答案201711-01

初一语文上册月考试卷及答案09-20

2017初一上册生物期末测试卷及答案10-28

2016初一上册英语期末试卷附答案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