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

时间:2024-01-23 10:22:44 赛赛 初一 我要投稿

(优秀)北师大版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中,是不是经常追着老师要知识点?知识点在教育实践中,是指对某一个知识的泛称。哪些知识点能够真正帮助到我们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北师大版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优秀)北师大版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

  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1

  一、多姿多彩的图形

  1.从实物中抽象出的各种图形统称为几何图形。

  2.点、线、面、体

  A.点:线和线相交的地方。

  B.线:面和面相交的地方,线可分为直线、射线、线段

  C.体: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球等都是几何体,几何体简称体。

  D.面:包围着体的是面,面可分为平的面、曲的面。

  二、直线、射线、线段

  1.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2.当两条不同的直线有一个公共点时,我们就称这两条直线相交,这个公共点叫做它们的交点。

  3.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4.连接两点间的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的距离。

  三、角

  1.有且只有一个角

  2.把一个周角360等分,每一份就是一度的角,记做1°﹔把1度的角60等分,每一份叫做1分的角,记作1′﹔把1分的角60等分,每一份叫做1秒的角,记作1″。

  3.角的运算:1周角=360°,1平角=180°,1°=60′,1′=60″

  4.角的平分线:A.从一个角的顶点引出一条射线,把这个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这条射线叫做这个角的角平分线。

  B.角平分线上的一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

  四、线段、射线和直线的联系与区别

  联系:线段、射线、直线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线段向一方无限延长形成了射线,向两个方向无限延长得到了直线.直线上的两点和它们之间的部分组成线段,直线上的一点及其一旁的部分是射线,射线反向延长得直线.

  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2

  1、数轴: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数轴。

  2、画数轴的步骤:

  ⑴画一条直线。

  ⑵选取原点、正方向。

  ⑶规定单位长度。

  ⑷数轴上用短竖标出刻度。

  ⑸数轴下用标出数值。

  3、数轴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

  4、数轴特点:一般地,设a是一个正数,则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在原点的右边,与原点的距离是a个单位长度;表示数-a的点在原点的左边,与原点的距离是a个单位长度。

  5、数轴上点与有理数关系:每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但数轴上的点不都表示有理数。

  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3

  实数:—有理数与无理数统称为实数。

  有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无理数:无理数是指无限不循环小数。

  自然数:表示物体的个数0、1、2、3、4~(0包括在内)都称为自然数。

  数轴:规定了圆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相反数: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

  倒数: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绝对值: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圆点的距离称为a的绝对值。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4

  (1)多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

  1、多项式中的每一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

  2、多项式中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

  3、一个多项式有几项,就叫做几项式。

  4、多项式的每一项都包括项前面的符号。

  5、多项式中次数最高的项的次数,叫做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2)多项式排列:

  ①把一个多项式按某一个字母的指数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叫做把多项式按这个字母的降幂排列.

  ②把一个多项式按某一个字母的指数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叫做把多项式按这个字母的升幂排列.

  (3)单项式与多项式统称整式。(分母含有字母的代数式不是整式)

  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5

  直线:

  一条拉紧的细线向两方无限延伸就是直线。

  直线表示法

  ①两大写字母法如直线AB或直线BA(字母无顺序性)

  ②小写字母法如直线a

  直线特征:

  ①直线向两方无限延伸

  ②直线没有粗细不能度量长短。

  ③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④两直线相交只有一个交点。

  ⑤直线无端点但有无数个点

  点与直线的位置关系:

  ①点在直线上(也可说直线经过点)

  ②点在直线外(也可说直线不经过点)

  直线公理:

  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6

  1、含有两个数的词来表示一个确定个位置,其中两个数各自表示不同的意义,我们把这种有顺序的两个数组成的数对,叫做有序数对,记作(a,b)

  2、数轴上的点可以用一个数来表示,这个数叫做这个点的坐标。

  3、在平面内画两条互相垂直,并且有公共原点的数轴。这样我们就说在平面上建立了平面直角坐标系,简称直角坐标系。平面直角坐标系有两个坐标轴,其中横轴为X轴,取向右方向为正方向;纵轴为Y轴,取向上为正方向。坐标系所在平面叫做坐标平面,两坐标轴的公共原点叫做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X轴和Y轴把坐标平面分成四个象限,右上面的叫做第一象限,其他三个部分按逆时针方向依次叫做第二象限、第三象限和第四象限。象限以数轴为界,横轴、纵轴上的点及原点不属于任何象限。一般情况下,x轴和y轴取相同的单位长度。

  4、特殊位置的点的坐标的特点:

  (1)x轴上的点的纵坐标为零;y轴上的点的横坐标为零。

  (2)第一、三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横、纵坐标相等;第二、四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横、纵坐标互为相反数。

  (3)在任意的两点中,如果两点的横坐标相同,则两点的连线平行于纵轴;如果两点的纵坐标相同,则两点的连线平行于横轴。

  5、点到轴及原点的距离

  点到x轴的距离为|y|;点到y轴的距离为|x|;点到原点的距离为x的平方加y的平方再开根号;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对称点的特点:

  1、关于x成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横坐标相同,纵坐标互为相反数。

  2、关于y成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纵坐标相同,横坐标互为相反数。

  3、关于原点成中心对称的点的坐标,横坐标与横坐标互为相反数,纵坐标与纵坐标互为相反数。

  各象限内和坐标轴上的点和坐标的规律:

  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

  x轴正方向:(+,0)x轴负方向:(-,0)y轴正方向:(0,+)y轴负方向:(0,-)

  x轴上的点纵坐标为0,y轴横坐标为0。

  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7

  1.单项式:在代数式中,若只含有乘法(包括乘方)运算。或虽含有除法运算,但除式中不含字母的一类代数式叫单项式;数字或字母的乘积叫单项式(单独的一个数字或字母也是单项式)。

  2.系数: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叫做这个单项式的系数。所有字母的指数之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任何一个非零数的零次方等于1.

  3.多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多项式。

  4.多项式的项数与次数:多项式中所含单项式的个数就是多项式的项数,每个单项式叫多项式的项;多项式里,次数最高项的次数叫多项式的次数。

  5.常数项: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

  6.多项式的排列

  (1)把一个多项式按某一个字母的指数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叫做把多项式按这个字母降幂排列。

  (2)把一个多项式按某一个字母的指数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叫做把多项式按这个字母升幂排列。

  7.多项式的排列时注意:

  (1)由于单项式的项,包括它前面的性质符号,因此在排列时,仍需把每一项的性质符号看作是这一项的一部分,一起移动。

  (2)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字母的多项式,排列时,要注意:

  a.先确认按照哪个字母的指数来排列。

  b.确定按这个字母向里排列,还是向外排列。

  (3)整式:

  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为整式。

  8.多项式的加法:

  多项式的加法,是指多项式的同类项的系数相加(即合并同类项)。

  9.同类项: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次数也分别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

  10.合并同类项: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可以合并,叫做合并同类项,合并同类项的法则是:同类项的系数相加,所得的结果作为系数,字母与字母的指数不变。

  11.掌握同类项的概念时注意:

  (1)判断几个单项式或项,是否是同类项,就要掌握两个条件:

  ①所含字母相同。

  ②相同字母的次数也相同。

  (2)同类项与系数无关,与字母排列的顺序也无关。

  (3)所有常数项都是同类项。

  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8

  有理数乘法法则:

  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几个不是0的数相乘,负因数的个数是偶数时,积是正数;负因数的个数是奇数时,积是负数。

  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相等。

  ab=ba

  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相等。

  (ab)c=a(bc)

  一个数同两个数的和相乘,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

  a(b+c)=ab+ac

  数字与字母相乘的书写规范:

  ⑴数字与字母相乘,乘号要省略,或用

  ⑵数字与字母相乘,当系数是1或—1时,1要省略不写。

  ⑶带分数与字母相乘,带分数应当化成假分数。

  用字母x表示任意一个有理数,2与x的乘积记为2x,3与x的乘积记为3x,则式子2x+3x是2x与3x的和,2x与3x叫做这个式子的项,2和3分别是着两项的系数。

  一般地,合并含有相同字母因数的式子时,只需将它们的系数合并,所得结果作为系数,再乘字母因数,即

  ax+bx=(a+b)x

  上式中x是字母因数,a与b分别是ax与bx这两项的系数。

  去括号法则:

  括号前是+,把括号和括号前的+去掉,括号里各项都不改变符号。

  括号前是—,把括号和括号前的—去掉,括号里各项都改变符号。

  括号外的因数是正数,去括号后式子各项的符号与原括号内式子相应各项的符号相同;括号外的因数是负数,去括号后式子各项的符号与原括号内式子相应各项的符号相反。

  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9

  一、平移变换:

  1.概念: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着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这样的图形运动叫做平移。

  2.性质:

  (1)平移前后图形全等;

  (2)对应点连线平行或在同一直线上且相等。

  3.平移的作图步骤和方法:

  (1)分清题目要求,确定平移的方向和平移的距离;

  (2)分析所作的图形,找出构成图形的关健点;

  (3)沿一定的方向,按一定的距离平移各个关健点;

  (4)连接所作的各个关键点,并标上相应的字母;

  (5)写出结论。

  二、旋转变换:

  1.概念: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绕一个定点沿某个方向转动一个角度,这样的图形运动叫做旋转。

  说明:

  (1)图形的旋转是由旋转中心和旋转的角度所决定的;

  (2)旋转过程中旋转中心始终保持不动;

  (3)旋转过程中旋转的方向是相同的;

  (4)旋转过程静止时,图形上一个点的旋转角度是一样的;

  (5)旋转不改变图形的大小和形状。

  2.性质:

  (1)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

  (2)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

  (3)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

  3.旋转作图的步骤和方法:

  (1)确定旋转中心及旋转方向、旋转角;

  (2)找出图形的关键点;

  (3)将图形的关键点和旋转中心连接起来,然后按旋转方向分别将它们旋转一个旋转角度数,得到这些关键点的对应点;

  (4)按原图形顺次连接这些对应点,所得到的图形就是旋转后的图形.

  说明:在旋转作图时,一对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夹角即为旋转角。

  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10

  1、有序数对

  有顺序的两个数a与b组成的数对,叫做有序数对。

  2、平面直角坐标系

  平面内画两条互相垂直、原点重合的数轴,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水平的数轴称为x轴或横轴,习惯上取向右为正方向;竖直的数轴称为y轴或纵轴取2向上方向为正方向;两坐标轴的交点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

  平面上的任意一点都可以用一个有序数对来表示。

  建立了平面直角坐标系以后,坐标平面就被两条坐标轴分为了Ⅰ、Ⅱ、Ⅲ、Ⅳ四个部分,分别叫做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和第四象限。坐标轴上的点不属于任何象限。

  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

  1、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

  利用平面直角坐标系绘制区域内一些地点分布情况平面图的过程如下:

  ⑴建立坐标系,选择一个适当的参照点为原点,确定x轴、y轴的正方向;

  ⑵根据具体问题确定适当的比例尺,在坐标轴上标出单位长度;

  ⑶在坐标平面内画出这些点,写出各点的坐标和各个地点的名称。

  2、用坐标表示平移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x,y)向右(或左)平移a个单位长度,可以得到对应点(x+a,y)(或(x-a,y));将点(x,y)向上(或下)平移b个单位长度,可以得到对应点(x,y+b)(或(x,y-b))。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如果把一个图形各个点的横坐标都加(或减去)一个正数a,相应的新图形就是把原图形向右(或向左)平移a个单位长度;如果把它各个点的纵坐标都加(或减去)一个正数a,相应的新图形就是把原图形向上(或向下)平移a个单位长度。

  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11

  1.三角形: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2.三角形的分类

  3.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快速判定方法:

  1)不等边三角形:最小两个边之和大于第三个边,就能组成三角形。

  2)等腰三角形:两腰之和大于底,就能组成三角形。

  3)等边三角形:肯定能组成。

  4.高: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直线作垂线,顶点和垂足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

  5.中线:在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点和它的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

  6.角平分线:三角形的一个内角的平分线与这个角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和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7.高线、中线、角平分线的画法

  8.三角形的稳定性:三角形的形状是固定的,三角形的这个性质叫三角形的稳定性。

  9.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推论1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推论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和;推论3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外角和的一半。

  10.三角形的外角:三角形的一条边与另一条边延长线的夹角,叫做三角形的外角(六选三原则)

  11.三角形外角的性质

  (1)顶点是三角形的一个顶点,一边是三角形的一边,另一边是三角形的一边的延长线;

  (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和;

  (3)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与它不相邻的任一内角;

  (4)三角形的外角和是360°。

  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12

  1、单项式对数字和若干个字母施行有限次乘法运算,所得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

  2、系数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叫做这个单项式的系数。

  3、降幂排列把一个多项式,按某一个字母的指数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叫做把多项式按这个字母降幂排列。

  4、升幂排列把一个多项式,按某一个字母的指数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叫做把多项式按这个字母升幂排列。

  5、整式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整式。

  6、同类项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次数也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常数项都是同类项。

  7、合并同类项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叫做合并同类项。合并同类项的法则是:同类项的系数相加,所得的结果作为系数,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

  8、去括号法则括号前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各项都不变符号;括号前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各项都改变符号。例:a+(b-2c)-(e-2d)=a+b-2c-e+2d14、添括号法则添括号后,括号前面是"+"号,括到括号里的各项都不变符号;添括号后,括号前面是"-"号,括到括号里的各项都改变符号。例:m+2x-y+z-5=m+(2x-y)-(-z+5)

  9、整式的加减整式加减的一般步骤:1.如果遇到括号,按去括号法则先去括号;2.合并同类项。

  10、代数式的恒等变形一个代数式用另一个与它恒等的表达式去代换,叫做恒等变形。

  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13

  1、单项式:数字与字母的积,叫做单项式。

  2、多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

  3、整式: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整式。

  4、单项式的次数: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和叫单项式的次数。

  5、多项式的次数:多项式中次数的项的次数,就是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6、余角:两个角的和为90度,这两个角叫做互为余角。

  7、补角:两个角的和为180度,这两个角叫做互为补角。

  8、对顶角:两个角有一个公共顶点,其中一个角的两边是另一个角两边的反向延长线。这两个角就是对顶角。

  9、同位角:在“三线八角”中,位置相同的角,就是同位角。

  10、内错角:在“三线八角”中,夹在两直线内,位置错开的角,就是内错角。

  11、同旁内角:在“三线八角”中,夹在两直线内,在第三条直线同旁的角,就是同旁内角。

  12、有效数字:一个近似数,从左边第一个不为0的数开始,到精确的那位止,所有的数字都是有效数字。

  13、概率:一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就是这个事件发生的概率。

  14、三角形: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15、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在三角形中,一个内角的角平分线与它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与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16、三角形的中线:在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点与它的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这个三角形的中线。

  17、三角形的高线:从一个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的直线作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线(简称三角形的高)。

  18、全等图形:两个能够重合的图形称为全等图形。

  19、变量:变化的数量,就叫变量。

  20、自变量:在变化的量中主动发生变化的,变叫自变量。

  21、因变量:随着自变量变化而被动发生变化的量,叫因变量。

  22、轴对称图形: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

  23、对称轴:轴对称图形中对折的直线叫做对称轴。

  24、垂直平分线:线段是轴对称图形,它的一条对称轴垂直于这条线段并且平分它,这样的直线叫做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简称中垂线)

  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14

  1、不等式及其解集

  用“<”或“>”号表示大小关系的式子叫做不等式。

  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不等式的解。

  能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取值范围,叫做不等式解的集合,简称解集。

  含有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次数是1的不等式,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

  2、不等式的性质

  不等式有以下性质:

  不等式的性质1不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不等式的性质2不等式两边乘(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不等式的性质3不等式两边乘(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

  3、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不等式

  解一元一次方程,要根据等式的性质,将方程逐步化为x=a的形式;而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则要根据不等式的性质,将不等式逐步化为xa)的形式。

  4、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把两个不等式合起来,就组成了一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几个不等式的解集的公共部分,叫做由它们所组成的不等式的解集。解不等式就是求它的解集。

  对于具有多种不等关系的问题,可通过不等式组解决。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时。一般先求出其中各不等式的解集,再求出这些解集的公共部分,利用数轴可以直观地表示不等式组的解集。

  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15

  一元一次方程:

  ①在一个方程中,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指数是1,这样的方程叫一元一次方程。

  ②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或乘以或除以(不为0)一个代数式,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去分母,移项,合并同类项,未知数系数化为1。

  二元一次方程:

  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所含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1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

  二元一次方程组:两个二元一次方程组成的方程组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

  适合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的一组未知数的值,叫做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的一个解。

  二元一次方程组中各个方程的公共解,叫做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的解。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代入消元法/加减消元法。

  一元二次方程:只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项的最高系数为2的方程

  一元二次方程的二次函数的关系

  大家已经学过二次函数(即抛物线)了,对他也有很深的了解,好像解法,在图象中表示等等,其实一元二次方程也可以用二次函数来表示,其实一元二次方程也是二次函数的一个特殊情况,就是当Y的0的时候就构成了一元二次方程了。那如果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表示出来,一元二次方程就是二次函数中,图象与X轴的交点。也就是该方程的解了

  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16

  1、有理数:

  (1)凡能写成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不一定是负数,+a也不一定是正数;π不是有理数;

  (2)注意:有理数中,1、0、—1是三个特殊的数,它们有自己的特性;这三个数把数轴上的数分成四个区域,这四个区域的数也有自己的特性;

  2、数轴:

  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

  3、相反数:

  (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说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0的相反数还是0;

  (2)注意:a—b+c的相反数是—a+b—c;a—b的相反数是b—a;a+b的相反数是—a—b;

  4、绝对值:

  (1)正数的绝对值是其本身,0的绝对值是0,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注意:绝对值的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某数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

  (2)绝对值可表示为:

  绝对值的问题经常分类讨论;

  (3)a|是重要的非负数,即|a|≥0;注意:|a|?|b|=|a?b|,

  5、有理数比大小:

  (1)正数的绝对值越大,这个数越大;

  (2)正数永远比0大,负数永远比0小;

  (3)正数大于一切负数;

  (4)两个负数比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5)数轴上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6)大数—小数>0,小数—大数<0。

【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相关文章:

初一数学知识点上册07-14

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07-14

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07-15

初一数学知识点上册07-16

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11-20

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11-23

苏教版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07-21

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优]07-21

苏教版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07-25

初一数学上册期中知识点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