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

初一历史知识点整理

时间:2022-01-27 17:44:47 初一 我要投稿

初一历史知识点整理

  作为一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借助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反思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初一历史知识点整理,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初一历史知识点整理

  初一历史知识点整理 篇1

  “和同为一家”

  1、吐蕃人是藏族的祖先。7世纪前期,吐蕃杰出的赞普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定都逻些。

  2、唐太宗时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入吐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8世纪初,唐中宗时又将金城公主嫁到吐蕃。吐蕃赞普上书唐朝皇帝说,吐蕃和唐朝已经“和同为一家”了。

  3、唐朝在今天新疆地区先后设立了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他们成为管理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

  4、回纥是维吾尔族的祖先。其首领被唐玄宗封为怀仁可汗,后来回纥改名为回鹘。

  5、六诏居民是彝族和白族的祖先。后来南诏统一六诏,唐玄宗封其首领为云南王。

  初一历史知识点整理 篇2

  1、商朝人刻写在龟骨或兽骨上的文字,称为"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商周青铜器上铸刻的文字,叫"金文",也称"铭文";西周晚期,有人将文字整理成"大篆"。今天的农历又称"夏历",据说来源于夏朝。商朝时,历法逐渐完备。

  2、战国时期,人们测定出一年24个节气,以便安排农业生产。这是历法上的重大成就。

  3、扁鹊是春秋战国之际的名医。他能用针刺、按摩、汤药治疗疾病。他总结出的望、闻、问、切四种诊断疾病的方法,一直被中医沿用。屈原生活在战国末期的`楚国,被定为世界文化名人。代表作是《离骚》。春秋战国盛行"钟鼓之乐",其中以湖北随州出土的整套编钟最为珍贵。

  4、春秋晚期的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孔子是大教育家,创办私学,"因材施教","温故而知新"。由孔子的弟子整理的《论语》,记载了孔子的言论。后来,孔子的学说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

  5、春秋晚期的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记录在《道德经》里。他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老子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

  6、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各学派著书立说,互相辩论,形成"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

  7、战国时期:

  (1)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反对以大欺小、以强凌弱,支持正义战争;

  (2)孟子:儒家。提出"春秋无义战",反对一切战争。"仁政"治国,轻徭薄赋,主张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保护环境;(3)道家:庄子,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4)韩非,战国末期法家代表人物。主张改革,提倡法治,建立君主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5)兵家的鼻祖是春秋晚期的杰出军事家孙武。《孙子兵法》是世界最早的兵书。"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

  初一历史知识点整理 篇3

  1、贞观之治(唐太宗李世民)p8

  措施:①吸取隋亡教训②轻徭薄赋③勤于政事④廉洁奉公⑤减轻农民赋税劳役⑥戒奢从简

  ⑦合并州县⑧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房(房玄龄)谋杜(杜如晦)断”,谏臣魏征(镜子)

  “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唐太宗

  吸取隋亡教训,重视人民的力量,搞好君与民的关系,统治者要执政为民。

  贞观之治表现: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国力强盛、人民安居乐业。(此句话还可用于评价“文景之治”、“开元盛世”、“康乾盛世”)

  3、开元之治:(唐玄宗李隆基)p12

  措施:①任用熟悉吏治、富于改革的姚崇、宋璟等为宰相②重视地方吏治,中央优秀官吏下放地方,亲自考核县令政绩③戒奢从简

  4、科举制的创立p17(清朝1905年科举制废除)

  隋文帝——开始分科考试。

  隋炀帝——正式设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

  唐太宗——扩充国学规模,设状元。

  武则天——设武举和殿试。唐朝以进士、明经两科最重要

  唐玄宗——诗赋成为主要考试内容。

  科举制的影响:①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

  ②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

  ③科举制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进士科重视考诗赋,促进了唐诗的发展。

  5、(隋炀帝)京杭大运河的开通P4

  开凿目的:为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605年开始。

  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

  A、永济渠B、通济渠C、邗沟D、江南河E、涿郡F、余杭G、洛阳

  京杭大运河沟通的水系:由北向南连接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

  京杭大运河开通的历史意义:成为我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

  评价大运河的诗作:

  唐皮日休《汴河怀古》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唐胡曾《汴水》

  千里长河一但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汴河怀古》:大家都说隋朝灭亡是因为京杭大运河,但直到今天南北航向仍然靠它运输。如果没有隋炀帝巡行江都的事,他的功绩和大禹相比也是可以的。他的观点比较客观,全面。

  《汴水》:京杭大运河的开通奏响了隋朝灭亡的前奏。巡行的锦帆还没落下部将叛变之事就发生了,炀帝更是没有返回都城,客死江都。

  《汴河怀古》较为正确,它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去评价大运河的开凿,既看到了但是人们看到的消极面,又看到了当时人们没有看到的积极面,将问题一分为二来看待、而《汴水》只是从消极方面去评价大运河。

  6、隋唐对外友好往来:P30

  唐朝唐玄宗时高僧鉴真东渡日本,设计了唐招提寺,传播了唐朝文化,促进了中日文化交流。

  唐朝唐太宗时高僧玄奘出使天竺(古印度),在那里的最高学府那烂陀寺游学。写成《大唐西域记》,是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新疆地区的历史和佛学典籍。

  7、隋朝李春设计建造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P33

  8、宋朝南方生产发展和商业繁荣史实P56

  农业:唐宋时期,从越南引进占城稻。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粮仓,民间有“苏湖熟,天下足”。宋朝时,水稻居粮食生产首位。

  手工业:北宋蜀地丝织品“号为冠天下”。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发展成著名瓷都。宋朝造船业居世界首位。

  商业:宋朝大都市开封(北宋都城)和杭州(即南宋都城临安)。广州和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宋朝政府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

  纸币的出现: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纸币的产生,利于商业发展。

  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完成。(P59纸币图识记,北宋称为交子,南宋称为会子)

  9、宋朝社会风俗(P61——P64)

  宋朝由于一些士大夫的提倡,妇女缠足陋习逐渐传开。北宋肉食以羊肉为多,南宋以吃鱼多。

  宋朝交通发达,供住宿的邸店很多,宋诗里“邸店如云屯”,就是形容旅店业的兴旺。

  宋代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城里有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瓦子”。瓦子中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勾栏”。

  【宋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初一历史知识点整理 篇4

  一、西晋的兴亡和内迁的各族。

  1三国的先后:先是蜀国再到魏国然后吴国。

  2从东汉末年以来我国北方和西方的匈奴、鲜卑、羯、氐、羌族等少数民族陆续内迁。

  二、淝水之战

  14世纪后期,建立了政权并统一了黄河流域的少数民族是氐。

  2南朝是指从公元420年开始的我国南方先后相继的四个朝代。

  3淝水之战的结果是:前秦的统治的瓦解;北方地区重新陷入割据混战状态;东晋在南方取得暂时稳定。

  三、江南地区的开发

  1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北方农民南迁的主要原因是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稳定。

  2南朝时,江南经济发展的表现有:修建许多水利工程,开始使用绿肥,推广牛耕和粪肥,以水稻种植为主。

  四、人口南迁对江南经济的影响:

  带去了劳动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不同的生活方式,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这样有利于民族触合,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等。

  五、淝水之战的特点:

  以少胜多。(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役有:巨鹿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

  六、江南地区的变化:

  江南地区雨量充沛,气候较热,土地肥沃,自然条件优越,而且江南地区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安定;而北方人口南迁又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在南北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下,南方由荒凉、落后变为富庶。

【初一历史知识点整理】相关文章:

初一历史歌谣知识点整理09-18

高考历史知识点整理08-24

历史启蒙运动知识点整理09-11

初中近代历史知识点整理06-30

高二历史重点知识点整理01-26

初一历史歌谣知识点08-31

高二历史《宋明理学》知识点整理09-01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知识点整理07-02

7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整理06-04

初一政治上册知识点整理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