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

初三语文上册夜知识点

时间:2021-12-02 15:30:10 初三 我要投稿

人教版初三语文上册夜知识点

  初三语文《夜》这篇文章,展示了夜的静谧、美丽,传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他安适、宁静的心境。以下是小编给你推荐的初三语文上册夜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人教版初三语文上册夜知识点

  初三语文夜的文学常识

  谢盖尔·亚历山德罗维奇·叶赛宁(Сергей Есенин,1895--1925),俄罗斯诗人。生于梁赞省一个农民家庭,由富农外祖父养育。

  1912年毕业于师范学校,之后前往莫斯科,在印刷厂当一名校对员,同时参加苏里科夫文学音乐小组,兼修沙尼亚夫斯基平民大学课程。1914年发表抒情诗《白桦》,1915年结识勃洛克、高尔基和马雅可夫斯基等人,并出版第一部诗集《亡灵节》。

  1916年春入伍,退伍后与赖伊赫结婚。早期诗描写农村自然风光,赞美宗法制农民生活,曾参加意象派文学团体,作品中流露悲观情绪。

  十月革命后的部分诗作,试图反映新的革命生活,但仍留恋于农村的田园生活,钟情于乌托邦式的"农民的天堂"。他的抒情诗感情真挚,格调清新,并擅长描绘农村自然景色。

  初三语文夜的赏析

  第一节用白天的喧闹反衬了夜的静谧;第二节用溪水轻轻的歌唱写夜的宁静,用明月的银辉写夜的美好;第三节描写月光下大自然的美丽;第四节总写夜晚的寂静和月色的美丽。

  诗的最后一节与第二节构成反复吟唱。这些诗句并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以反复的吟咏营造一种节奏美和旋律美,深化夜的静谧,令人更深切地感受到诗人情感的波荡与律动。

  诗人叶赛宁是大自然的歌手,他从自然中汲取灵感,又把自己融入自然。纯然绘景中,渗透着生命的'底蕴,传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他安适、宁静的心境。

  诗的第一节描写虽不言静而静自现。这里既有听觉,又有视觉,也有与白日的联想和对比。第二节接着写在夜的寂静之中,潺潺的溪水在轻轻地歌唱,这是以动写静、以动衬静而更显其静。第三节进一步描写月光下大自然的美丽:大河,小溪,浸水的原野上的青草,都在月光下熠熠生辉。第四节又回到夜的静谧,并再次写到美丽的月色,这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以反复的吟咏造成诗的节奏美和旋律美,深化夜的静谧、美丽的氛围,令人更深切地感受到诗人情感的波荡和律动。

  诗人所描写的夜景,是多么静谧,又是多么美丽,像优美的图画,像轻柔的音乐,像迷人的梦境,让人沉浸其中而产生无限的遐想。作者是大自然的歌手,他从自然中汲取灵感,又把自己融入自然。全诗虽是纯然写景,却渗透着诗人对自然的心灵感应,渗透着生命的底蕴。

  初三语文夜的巩固习题

  1.这首诗着力展示了夜的什么特点?

  2.体会一下,通过写景,诗歌传达出诗人怎样的心境?

  3.“明月撒下它的光辉,给周围的一切披上银装”一句在诗中出现了两次,关于这种重复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这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以反复的吟咏造成诗的节奏美和旋律美。

  B.这种反复的吟咏深化了夜的静谧、美丽的氛围。

  C.这种重复使诗歌的语言略显啰唆。

  D.这种重复令人更深切地感受到诗人情感的波荡和律动。

  答案:

  1.夜的静谧、美丽。2.传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他安适、宁静的心境。3.C

 

【初三语文上册夜知识点】相关文章:

初三语文上册知识点整理07-02

初三语文上册故乡知识点10-31

初三语文上册孤独之旅知识点10-31

初三语文上册心声知识点归纳10-31

初三语文上册敬业与乐业的知识点总结12-06

初三语文上册致女儿的信知识点10-31

初三语文上册我的叔叔于勒知识点10-26

初三语文上册散文两篇的知识点07-06

冀教版初三语文上册秋夜知识点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