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清明节踏青心得体会

时间:2023-10-16 17:58:58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新版清明节踏青心得体会

  当我们备受启迪时,心得体会是很好的记录方式,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总结以往思想、工作和学习。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新版清明节踏青心得体会,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新版清明节踏青心得体会

新版清明节踏青心得体会1

  清明小长假,放飞的是清明之心,凝聚的是清明之力,弘扬的是清明之风,推动的'是消费升级和经济稳中求进,凸显出经济高质量发展、民生高质量改善这个奋进新时代、谋求更大福祉的主题。国内大循环格局日益彰显优势,且畅通、给力。数据显示,清明小长假,踏青游、近郊游、乡村游、自驾游等需求加速释放,而红色旅游也进一步持续升温,让清明追思先烈、缅怀先烈、敬仰先烈再一次升温。

新版清明节踏青心得体会2

  随着清明节的日益临近,人们纷纷选择外出游玩、踏青赏花,赏春光、赏美景的同时,更要注意安全和文明。

  文明是旅游出行中最美的一道风景。眼下还处于疫情防控时期,各景区、景点在做好限流管控、消毒、卫生保洁、疫情防控知识宣传的.同时,要大力倡导文明出游。市民外出也要做好相关防护,戴口罩,不聚集。市民和游客进入景区游玩时,要理解、配合景区工作人员进行体温检测、信息登记,同时注意要与其他游客保持一定距离,避免扎堆。

  出行时,要从细节做起,注意文明言行。不随地吐痰和口香糖,不乱扔废弃物,不在禁烟场所吸烟;保护生态环境,不踩踏绿地,不摘折花木和果实,不追逐、投打、乱喂动物;爱惜公共设施,用餐不浪费,用实际行动维护好景区环境和城市形象。

  这个清明小长假,让我们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让“文明旅游”理念深入人心,让“文明出行”好习惯一路随行,营造良好的旅游环境,在文明的旅途中感受春天之美。

新版清明节踏青心得体会3

  4月x日下午,阳光明媚,万里无云,我和爷爷、爸爸、妈妈、姑妈一起去老爹爹、老奶奶墓前扫墓。

  上路咯!路的两旁到处是黄澄澄的油菜花,花开得很旺,朵朵菜花就像一只只金蝴蝶,风一吹,那些“金蝴蝶”就翩翩起舞。凑上去闻一闻,好香呀!花香引来了许多蝴蝶,在花丛中飞来飞去。

  油菜花旁有一棵桃树。我走上前去摸了摸桃树的树干,很粗糙。而粉红的桃花却像婴儿一样缠在树妈妈的怀里。我突然明白,这桃树是春姑娘的法杖,桃花是嵌在法杖上的红钻石,它格外得耀眼。

  远处是一大片绿油油的麦田,麦子已经长到我小腿高了,叶子墨绿墨绿的,有的已经抽出麦穗了,麦穗看上去饱满得马上就要破裂似的。我忽然觉得这些麦田是春姑娘裙子的.一角,风一吹,这裙子就随风荡漾,多美!

  除了这些大植物,可别忘了那些不起眼的植物呀!地上长着一丛蓝小花,椭圆的蓝小花中缀着黄色的花蕊,就像一只只蓝精灵在不停地飞舞。

  到了墓地,爸爸在坟墓上加了一些新土,再用大铲子抹平,又在地上挖了两个圆圆的泥块放在坟墓上。妈妈说:“这是给老爹爹、老奶奶修房顶,这样不会漏雨到房里去。”我半信半疑地点了头。爷爷拿出两大包放着纸的红袋子,郑重地放到墓前,爸爸掏出打火机点燃了纸,火烧得特别旺。爸爸、妈妈、爷爷和姑妈都轮流向坟墓磕了一个头,然后爷爷对我说:“快磕头!”于是我学着妈妈的样子磕了一个头。妈妈对我说:“我们是在给老爹爹、老奶奶送钱呢!这样他们在天上想买什么就买什么。”我听了,又似信非信地点点头。

  扫完墓,我们回家了。这次扫墓让我懂了老家对去世的人祭奠的习俗,而踏青让我感觉到了春天的魅力。

新版清明节踏青心得体会4

  古今同此时,山水共清明。既是踏青季节,又是祭扫季节,清明时分我们走近自然,体验青山隐隐、绿水悠悠的诗情画意,感悟先人“托体同山阿”的物我一体。我们与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不仅在地理空间意义上是这样,在历史时间意义上更是如此。我们热爱的水,仍然是李白咏过的'长江与黄河;我们崇敬的山,还是杜甫唱过的西岭和东岳。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因为创造了灿烂中华文明的列祖列宗,化身绿水青山与我们同在。

  我们有义务与责任守护好从先秦两汉隋唐宋明绵延而来的美丽山河。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不能成为传说;长江之水天际流,要千秋万代奔腾下去。清明前后,植树插柳,就是要认识并体验这绿水青山是我们从祖宗传承而来,不仅是当代人的金山银山,还要完美无缺交付给生生不息的炎黄子孙。像一代又一代先人一样,我们都将化身赤县神州的绿水青山。踏青祭扫,要领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道理,并决心身体力行,让天更蓝、山更青、水更绿。

新版清明节踏青心得体会5

  满街杨柳绿丝烟,最美不过四月天。在万物生长的美好春光里,我们慎终追远,亦催护新生。不妨少一点“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的沉重,多一点“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的闲适。

  古人在清明前后的文娱活动,本就丰富多彩,插柳、斗鸡、蹴鞠,不一而足,甚至多有“户外野餐暨相亲大会”举行。现代人的清明节,假期固然短暂,却也不应辜负这大好春光。在一年里的季节,就该享受人间最美的春色。

  清明节滋润了传统,也记住了乡愁。邀上亲人朋友,赏花踏青,亲近自然,已成越来越多人的'共同选择。尤其是,阡陌乡村此刻正是一派田园风光,气温适宜空气清新鸟语花香,吸引着来自钢筋水泥丛林的无数访客。

  仿佛,那些潜藏在古老文化基因和古诗古词中的优美意境,一瞬间又回到了人们的眼前。这是去不掉的乡愁情结,也是割不断的文化记忆。在文化认同与身份认同中,在亲近传统和亲近自然中,清明节让我们回望了过去,亦找回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