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的作文

时间:2024-04-04 12:25:04 感作文 我要投稿

感受的作文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为了让您在写作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感受的作文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感受的作文

感受的作文 篇1

  转眼间,炎热的夏天已成为记忆,美丽的秋天站在了我的面前。

  你瞧,树木穿上了黄色的休闲装,一阵风吹过,树叶像得到命令一样纷纷落下,宛如蝴蝶一般翩翩起舞,定格成秋天里的那一幅最可爱的图画。

  你听,小精灵一般灵巧的蟋蟀,正躲在落叶里唱着那首老掉牙的歌曲。调子里带着一种怀旧、忧伤、寂寞的感情——这是这个秋天最深沉的歌声。

  踏着秋的节奏,走向季节的深处。田地里的高粱粒粒圆润饱满,沉甸甸的,红得似火。在秋阳的照耀下,它们都虚心地低下了头。稻子也成熟了,金黄金黄的.,此时却像上了年纪的老人,深深地弯着腰,静静地感恩着生它养它的大地。

  天空一下子变得更热闹起来。一群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字形,一会儿排成“人”字形,它们不停歇地赶着路,准备把秋天的讯息带到遥远的南方。小鸟儿也成群结队紧跟着雁群凑热闹,偶尔,有几只小鸟飞累了,便落在大树上稍稍歇歇脚,又马上振动翅膀去追赶同伴。

  秋天是一首热闹非凡的歌,是一首赞美成熟的歌。我爱美丽的秋天!

感受的作文 篇2

  十一假期,我跟随父母一起游览了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基地的“黄县人家民俗博物馆”。

  黄县历史悠久,是中国最早的县治单位之一,因明洪武二十一年修建的龙口墩而得名“龙口”。龙口市位于胶东半岛西北部,渤海湾南畔,东与蓬莱市毗邻,南与栖霞市、招远市接壤,西、北濒渤海,隔海与天津、大连相望。

  黄县人家,位于黄水河湿地公园“记忆龙口”游览活动区内,建筑面积5727.4平方米,由7个代表“老黄县”不同文化特色的清代仿古式建筑院落组成。沿街而行,你会看到一组浓缩“老黄县”特色的民俗文化、传统餐饮、商业作坊、古戏楼演艺等文化体验景点。馆内人物塑像栩栩如生,新颖的声光电展示空间充分反映了莱夷先民的生活习俗和风土人情。一件件老物件,勾起人们尘封已久的回忆。纺车、火坑、老式收音机……让上了年纪的.老人倍感亲切,他们说仿佛又回到了儿时。最引人注目的要数东羔遗址出土大汶口文化的夹砂红陶鸟形器陶鼎、国家三级文物清代的账本、民国时期的黄县地契等镇馆之宝。其中黄县窗染花、黄县民居雕刻技艺、徐福传说、黄县布老虎制作等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最令我称奇的就是那些色彩鲜艳,人物造型各异的面塑了。面塑,俗称面花、礼馍、花糕、捏面人。相传古 代祭天地、敬鬼神时,人们用白面做出动物、瓜果、蔬菜等样式的蒸馍作为供品,并在其上刷上各种面色,称之为“花供”。后来逐渐形成习俗,逢年过节、婚丧嫁娶以及其它喜庆时日,都要捏制面塑以示庆祝。以糯米面为主料,调成不同色彩,用手和简单工具,塑造各种栩栩如生的形象,有鲤鱼跳龙门、龙凤呈祥等,真是令我叹为观止。

  一天的游览结束了,使我有一种穿越过去,意犹未尽的感觉。“黄县人家民俗博物馆”已经成为展示龙口悠久民俗文化的对外窗口和爱国主义教育阵地。看了我的文章你是不是也想来看一看。

  “黄县人家民俗博物馆”,也在欢迎你的到来!

感受的作文 篇3

  每天看着一群小孩子在群里聊天,而且自己还在里面听着的感觉真的是有些受不了。他们每天讨论的都是怎么回去写作业的问题。

  没有想到的是,他们居然也看大人看的魔道祖师。

  而且那是小孩子特有的一种矫情,说好听点就是撒娇。

  本来想退了这个群的,但是总感觉还是不舍得。毕竟在这个群里待了两三年了,也是有感情的。

  所以直接把这个群屏蔽掉就不看他们讨论那些作业和老师的`问题啦。毕竟我们现在都是大学生,有着相对的自由,和行动主权。

  我就坐在这里眼睁睁的看着收藏量和评论量一点点的增加,这种感觉其实内心的惊喜和喜悦占的比重是更多的。

  但是。就好像我也拿金色书店所售的那样,其实没有什么事情是唯一的,如果有一天他突然撂笔不写了,这些我们没有一点办法。

  所以我们自己也是这样。我如果有一天突然不想去做这件事情,或者是想换一条新的道路去尝试,也许这些都是可以去考虑到的因素吧。

  交稿的时间一天天的接近,也许这是一短暂的幸福可以停留在你的面前。

感受的作文 篇4

  清明节是个踏青的节日,春天已经完全的来到身边了,清明节也是个缅怀先辈的节日,先辈已逝,年华正流。人生能有几回梦?在光与影的交织中,我已无力去憧憬。在鳞次栉比中遨游,我已无心迷恋。又是一年清明时,燃烛,仰拜,在香烛的淡淡香气中,我感觉我已悟到了什么。

  清明节,让人缅怀先辈,令人留恋,令人悲叹,令人振奋,这里面蕴含了许多的先辈们的事迹,当他们入土为安之时,自己的故事就告终了,剩下的,就只有让人怀念了!

  据我所知,4月5日是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清明节还有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

  清明节,又被称为扫坟节,鬼节,冥节,与七月十五中元节及十月十五下元节合称三冥节,都与祭祀鬼神有关。

  如果按照旧的清明习俗,在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坟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的新枝插在枝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

  “听风听雨”当然是指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这首诗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清明节,让人缅怀先辈,令人留恋,令人悲叹,令人振奋,这里面蕴含了许多的先辈们的事迹,当他们入土为安之时,自己的故事就告终了,剩下的,就只有让人怀念了!

感受的作文 篇5

  今天我已是一名初中生,猛然回首,原来我已走过了六个春秋的学业生涯。

  ——题记

  这是开学的第一周,我从一名天真烂漫的小学生成长为一个初中生,这个过程还真是漫长啊!

  刚入学的第一天,我来到一个全新的`学习环境,既感觉有些陌生,这陌生之中又多了一丝兴奋。因为,我在这里有认识了许多的新同学与新老师,还有这个新校园。当我第一次踏进这个校园时,给我的印象是大气磅礴、高雅美丽,使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老师讲课是那么富有活力、引人入胜,气氛是那么活跃。一切,都与小学有那么多的差异,使我感到新鲜无比。

  上了初一,学习的压力也开始逐渐增加,稍不留神就会落到队伍的后面。要时刻处在学习状态,我们必须要适应这种紧张的学习气氛,但无论如何,从一点一滴开始做起,融入到新生活中。

  初中,我准备好让你融入我的生活了,这是过往的句号,也是开始的逗号!

【感受的作文】相关文章:

感受的作文09-02

感受的作文11-05

感受的作文11-06

感受的作文02-23

感受的作文02-23

感受的作文02-23

感受的作文02-24

感受的作文02-24

感受的作文02-25

感受的作文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