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爷爷的老房子》有感

时间:2024-03-04 16:22:17 读后感大全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读《爷爷的老房子》有感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体会,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爷爷的老房子》有感,欢迎大家分享。

读《爷爷的老房子》有感

读《爷爷的老房子》有感1

  “甜甜的,凉凉的,夹着一股豆香味。”我再一次翻开《爷爷的老房子》,忍不住轻声念出了文中的句子。

  这本书是现代作家张秋生写的。讲的是爷爷带着他的小孙子回他童年住的老弄堂,庭院里开满了白色花的夹桃树,还有凉风吹送到弄堂口,夹带着邻里亲切的交谈声,如同一幅幅流动的纸上画卷。祖孙俩坐在老房子的楼梯上,抚摸着上面深深浅浅的木纹,仿佛回到了爷爷小时候的时光。爷爷讲述了曾经住在这里的一个小裁缝和一只虎斑猫的故事,现实和回忆相结合,展现了老弄堂生动有趣的故事和浓浓的邻里亲情。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南南到老房子里度暑假,爷爷奶奶对他百般疼爱,无微不至的关怀与照顾。“来到楼下的庭院里,我搬来一张凳子,靠到爷爷的'藤椅前,奶奶给我端来了一碗甜甜的,凉凉的,夹着一股豆香,还有百合略苦的鲜甜味的绿豆汤”。啊!太美味了,我如同身临其境,绿豆汤就如同端到了我的手上,细细品味着。感觉真爽。

  还让我羡慕不已的就是这老弄堂里淳朴善良的邻里乡亲,幽默风趣的性格,他们和睦友好地相处。

  在现实中,不管大人还是小孩,即使在同一个屋檐下,邻里之间,也互不相认,更不来住。

  我真希望拥有老弄堂里那种美好生活啊!

读《爷爷的老房子》有感2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不停地阅读,就会不断有收获。阅读越多,收获就越多。

  和儿子共读《爷爷的老房子》,我受益匪浅。

  这本书是现代作家张秋生写的,书中叙述了爷爷在孙子南南家逗留,仍然念念不忘自己的老房子,带着小孙子重回他童年的老弄堂。爷爷的老房子就在老弄堂里,庭院中栽种着开满了白色花朵的夹竹桃树。凉风吹送到弄堂口,夹带着邻里亲切的交谈声。祖孙俩坐在老房子的楼梯上,抚摸着上面深深浅浅的木纹,仿佛回到了爷爷小时候的时光。这里曾经发生了一些有趣的.故事。

  读到这里,“长长的弄堂”勾起了我的回忆。童年往事,历历在目。几十年过去了,至今记忆犹新。小时候的我,生活在一个人口众多的作 文 吧家庭,家里住的是土砖房子,青瓦的屋顶上镶着明亮的玻璃瓦片。阳光透过玻璃瓦片,把宽敞的房间照得通明透亮。老式的花格木窗子,很有一种古朴的美。母亲每天晚上总要把屋子收拾得干干净净,井然有序。白天就起早摸黑,带着两个大一点的姐姐去队里挣工分。父亲为了养家糊口,常年奔波在外,家庭重担自然落在母亲的肩上。在这样艰苦的环境当中,我们姐妹几个却能和睦相处,其乐融融。

  记得有一次,大姐炒了一锅子香喷喷的黄豆,用簸箕盛着,叫我们站在那里排好队,用一个陶瓷的小酒杯,按着顺序,依次均匀地每人分一杯。分到最后,只剩小半杯,大姐就全部留给我。因为我最小,他们总是惯着我。那时候的我算得上是最幸运的。

  我们居住的地方,是一个大村庄,里面住着几十户人家,邻里乡亲也是和睦相处,嘘寒问暖,热情相帮。村里有一口特大的水井,井水清澈透明,一到热天,人们路过,用手捧水,总要喝上几口,凉凉的夹带着丝丝甜味,那种滋味简直爽极了。村里几百号人的饮水就全靠它。井边,发生过很多动人的故事。

  我的思绪沉浸在回忆中,儿子却一个劲地催促:“妈妈,读快点。”当母子俩读到“老房子和庭院”这一章时,儿子忍不住说:“妈妈,我真想喝上一碗奶奶亲自做的,甜甜的,凉凉的,夹着一股豆香,还有百合略苦的鲜甜味的绿豆汤呀!唉!很遗憾!奶奶早已不在人世。”

  是啊!奶奶在你牙牙学语时,就快九十高龄了,满脸深深的皱纹,一头银白的头发,举着拐杖蹒跚地走着。当你眯着眼睛躺在摇篮里想睡觉的时候,奶奶拄着拐杖轻轻地走过来坐下,一手搭在摇篮边上,轻轻地把你摇呀摇,摇呀摇,一边轻声地哼着摇篮曲,就这样看着你进入甜蜜的梦乡。奶奶疼爱孙子,自然是没得说。直到临终前还再三嘱托我:“媳妇,儿要宽心带,不要打骂我的宝贝孙子。”就这样,你奶奶带着遗憾离开了这个世界。她没能亲自看到她的宝贝孙子健康快乐地长大。说到这里,我觉察到儿子的眼眶有些湿润,脸色暗淡下来了,没有了往日那种活蹦乱跳的生气,他是在思念奶奶……这种血浓于水的隔代亲情是割舍不断的。

  通过这次共读,我明白了人世间亲情友情最珍贵,唯有陪伴最长情。

  孩子,让我陪你一起慢慢长大。

【读《爷爷的老房子》有感】相关文章:

老房子08-03

读《爷爷的爷爷从哪里来》有感04-11

老房子的作文12-10

老房子作文06-27

(精选)老房子作文09-25

老房子作文(通用)09-02

写老房子的作文08-21

风中的老房子作文08-08

老房子作文(荐)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