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方案

时间:2024-02-03 14:47:04 一般方案 我要投稿

实施方案范例【5篇】

  为了确保工作或事情有序地进行,常常需要提前准备一份具体、详细、针对性强的方案,方案的内容和形式都要围绕着主题来展开,最终达到预期的效果和意义。那么问题来了,方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实施方案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实施方案范例【5篇】

实施方案 篇1

  一、活动背景

  秋天是进补的黄金季节,秋冬气候转冷,人体对能量与营养的要求高,消化吸收功能强,适当进补不但能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还可把滋补品中的有效成分储存在体内,为明年开春乃至全年的健康打下基础,所以民间流传有“今年进补,明年打虎”、“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的俗语。

  现代人营养过剩或者营养结构不合理,引起体内阴阳气血失去平衡。特别是患有慢性病或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群,都可利用这个秋冬好好进补调理身体。

  俗语说:“养生当需食补,治病才用药疗”,“药补不如食补。”

  食补是历史悠久的养生观念, 而且是很讲究的一门学问。所谓药食同源, 是指选对食材, 不但可以汲取丰富的营养, 更能防病抗病。选对食材, 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 对不少慢性病患者也有裨益。日常最天然的中药, 也可以是美味的`食材。

  二、活动主题

  追求安全、健康、高品质生活----------秋冬健康养生

  三、活动目的

  倡导朗声健康生活理念,为广大教师的日常饮食搭配、食材选择提供专业性的指导,并引导他们开展系列养生保健活动;同时为即将参加高考的学子们提供日常饮食方面的建议。

  四、活动时间

  20xx年11月17日19:30——20:40

  五、活动地点

  肇庆市高要丽晶酒店会议室华夏国际会议中心

  六、主办单位

  朗声教育教学测评研究中心 广州市朗声图书有限公司

  七、活动内容

  1、秋冬应季节的特点;

  2、针对的是教师这个特定人群的度身订制;

  3、中药食补——安全、方便、有效!如何安全?如何方便?如何有效?

  秋季的气候特点及养生原则,分别介绍食/药材其功效、适用症、选材要点、注意事项及简易食疗方。冬季的气侯特点及养生原则,冬季进补区分体质,不同体质重点推荐食/药材为:气虚质—黄芪;阳虚质—人参;血虚质---当归,阴虚质(同秋季),分别介绍其功效、适用症、选材要点、注意事项及简易食疗方。

  八、活动形式

  嘉宾主讲+现场互动(答观众问、礼品赠送)+有奖问答(答对者有丰厚奖品) 每位参会者都将活的精美礼品

  九、活动特色

  文化性、知识性,介绍养生健康知识,现场专家答疑。

  十、活动安排

  19:30 19:40 19:45 20:25 签到、入场 开场 讲座 互动环节

  20:30 有奖问答

  20:40 结束

实施方案 篇2

  明确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品质,促进学生整体素质提高,确保学生健康发展。为了切实推行素质教育,落实决定精神,办好让人们满意的教育,促进中小学生全面健康成长,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培育积极乐观的人格品质,根据的安排和要求,特制定本校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方案。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培养学生学会做人,使学生形成自尊、自爱、自信、自立、自律、自觉遵守社会公德,促进学生优良品德的形成。

  培养学生学会学习,树立敬学、勤学精神,养成自觉自愿学习的态度,促进学生学业的成功。

  培养学生学会创造,鼓励学生创新,发挥学生的个性,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个性特征的发展。

  培养成学生学会生活,增强学生人格协调能力,生活适应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和竞争能力,促进学生生存能力的发展。

  二、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加强领导。

  为了切实加强对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及时安排,协调,检查,指导此项工作的正常开展并取得实效,学校决定成立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由校长王登谭任组长,郑新峰、张兰芳、李建成、王仲才任副组长,下设办公室,由白彦革、高文国任办公室主任,中小学全体班主任均为成员。学校要把中小学生的心理教育和心理健康作为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灵成长,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心理需求,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新理念,切实改变教学方法和手段,真正使学校成为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摇篮,使教师成为学生信赖的良师益友,为他们的成人成才奠定基础。

  三、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的科学方法和手段,培养成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和各种素质全面提高,其教育内容方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主动学习的心理健康教育。学习是学生的天职,因此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让学生掌握正确学习方法和策略,学会微笑面对学习和学习中遇到各种困难,树立积极乐观的学习心态,使他们把学习当着一种快乐和享受。

  2、情感和意志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小学时期是人格塑造的重要时期,根据中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进行人格、情感和意志的辅导,让学生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做情感的主人,学会正确处理理智与冲动,个人和社会,挫折与磨砺的关系,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性格特点。

  3、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心理教育。在当今社会中,我们每个人都处在多维的、错宗复杂的人际关系网之中,可以说协调、处理人际关系是中小学生经常遇到,不可回避的事情,因此,要培养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评价和表现自己的能力,掌握人际交往的基本规范和技巧,养成宽宏大度,自我克制;尊重他人、乐于助人的良好品质。

  4、个性心理教育,把塑造个性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有机地结合起来,注重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价值观。

  四、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和措施。

  1、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和关注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要像抓教学成绩一样,在安排工作时同时安排心理教育,检查工作时同时检查心理健康教育,总结工作时同时总结,反思心理健康教育开展情况,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学校德育工作新的突破口和切入点。

  2、建立心理咨询室,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已于xx年年起步,建立了心理咨询室,配备专职教师,定期进行专题辅导和个别咨询辅导,为今后这方面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今后,学校将进一步完善软硬件设施,配备师德高尚,富有爱心,具有专业知识的教师从事心理辅导和咨询工作,学校要利用校园广播,集中讲座等形式,每学期开展两次有针对性的讲座,将确定为心理咨询日,还要设置学生心理咨询信箱,广泛了解中小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呼声,和他们面对面的平等沟通与交流,为他们释疑解难,及时矫正学生的心理偏差。

  3、通过案例进行教育,用各种发生在学生身上或身边的事,设置教育情境,让学生自教或互教,让学生自己进行分析案例,并相互讨论当事人的过错或过失,教师及时加以正确引导。

  4、充分利用课堂主阵地,开设心理保健课,加强心理健康指导。

  5、疏通学校、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发挥家教的作用,邀请学生家长到校听课、座谈,增加家庭教育意识,提高家长心理素质,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密切配合,建立校内外一体化网络,形成辅导学生,人人有责的良好局面。

  6、开展丰富多彩的班团队活动,寓教育于这些活动中,引导学生在这些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中,提高认知水平,同时学会团结协作,从而健康成长。

  7、利用校园之声广播站、校刊、校报、墙报,手抄报等多样化工具,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8、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拓宽学生的视野,磨砺学生的意识,让学生经风雨见世面,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9、建立健全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档案,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供资料及信息。

  10、以课题研究为载题,认真开展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和探索。今年我校已申报了的研究课题,学校将和其他教研课题一样,提供各方面的支持与保障,研究探索出开展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方法和途径,使我们的基础教育少走弯路,使广大中小学生健康成长。

实施方案 篇3

  为进一步提升街道社区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构建区域化党建工作新格局,按照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关于全面推行街道"大工委"和社区"大党委"工作机制的通知》(宁党组发〔20xx〕154号)精神,区委决定全面推行街道"大工委"和社区"大党委"工作机制,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合理设置

  街道"大工委"和社区"大党委"工作机制,就是由街道、社区党组织分别与辖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各级组织、居民群众共同组建区域性党组织,整合利用区域内各种资源,通过组织联建、党员联管、活动联搞、资源联用、服务联做等形式,推动街道社区党建从封闭运行、自我服务向开放运行、共同服务转变,逐步构建条块结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驻共建的街道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

  1.组织设置。街道"大工委"由街道和辖区单位党组织共同组建,设书记1名,副书记1-2名,委员数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一般设7-15名。书记由街道党工委书记兼任,副书记从委员中推荐产生,委员由街道党工委成员、街道区域内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驻区单位党组织负责人、驻街道的党代表等兼任。社区"大党委"由社区和辖区单位党组织共同组建,设书记1名,副书记1-2名,委员数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一般设7-15名。书记由社区党组织书记兼任,副书记从委员中推荐产生,委员由社区党组织成员、社区范围内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驻区单位党组织负责人、社区物业公司及小区业委会中的党员、驻社区的党代表等兼任。

  街道"大工委"和社区"大党委"委员属于兼职,不占现有编制和职数,其任期同街道、社区党组织任期一致,出现空缺及时补充配备。

  2.主要职责。街道"大工委"和社区"大党委"要紧紧围绕贯彻落实上级党委的重大决策部署,组织委员讨论决定区域内社会管理、党建工作、社区建设以及居民群众关心的重大问题等;整合区域内党建资源、基础设施资源及其他各类社会资源,统筹协调各类基层党组织,策划并组织开展共驻共建活动;研究讨论区域内党员教育管理等事项,引导在职党员在居住地亮明身份、发挥作用。

  二、稳步实施

  推行街道"大工委"和社区"大党委"工作机制,坚持从实际出发,制定详细周密的方案,精心组织实施,稳妥有序进行,及时开展组建和建章立制等工作。

  1.广泛宣传,统一思想。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通过新闻媒体和各种信息平台宣传、寄送《致辖区单位党组织的一封信》等形式,广泛深入地宣传街道"大工委"和社区"大党委"的目的意义和作用,统一各级党组织思想认识,引导辖区单位和居民群众主动参与、积极配合,最大限度地调动各方的参与热情。

  2.调查摸底,打好基础。组织工作人员逐单位逐门店逐户走访,深入开展调查摸底工作,了解掌握辖区内各类单位区域分布、行业情况、党组织建设等基本信息,分类建立信息台账和资料库,为全面推行街道"大工委"和社区"大党委"奠定扎实的基础。

  3.制定方案,征求意见。在全面了解掌握各方面情况的基础上,结合各街道、社区实际情况,制定"大工委制"和"大党委制"实施方案,并通过召开座谈会、上门走访等形式,主动沟通协调,广泛征求辖区单位意见建议,确保工作方案切实可行。

  4.严格程序,选聘委员。按照"摸底调查提出初步建议人选,与辖区单位协商,经组织部门、街道党工委等征求意见后,将初步人选进行公示,报上级党组织批复"的程序,充分酝酿、严格选聘兼职委员。选出的委员要热心街道社区事务,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能够正常参加"大工委"和"大党委"的相关活动。

  5.建章立制,强化管理。根据各街道、社区实际情况,明确"大工委"和"大党委"职责,建立健全工作例会制度、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议事规则、管理考评办法等相关制度,确保"大工委"和"大党委"管理到位、职责清晰、运转高效。

  三、健全机制

  1.建立协调议事机制。街道"大工委"和社区"大党委"要按照工作职责,围绕区域内需要讨论决定的重大事项,采取大事共议、要事共决、实事共办、急事共商的议事规则,每季度至少召开1次党建联席会议(协商议事会议),共同研究确定工作要点、实施项目、推进措施等,共同协商解决社会性、群众性、公益性事务,并督促检查各项工作落实情况,年终向党员代表会议或党建联席会议报告工作并接受评议。

  2.建立共驻共建机制。按照"组织联建、党员联管、活动联搞、资源联用、服务联做"原则,整合辖区各种资源,签订共驻共建协议书,明确街道、社区和辖区各类单位的权力、义务、合作内容及目标任务等,并联合开展结对帮扶、志愿服务、设岗定责、评星定级等活动,充分发挥辖区内机关、企事业单位、各类组织和广大党员、居民群众在街道社区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3.建立双向沟通服务机制。各街道、社区党组织要改进工作方法,增强服务意识,通过定期走访、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加强与辖区单位的联系沟通,了解辖区单位需求及对街道社区工作的'意见建议,不断创新服务手段、提高服务水平。辖区单位也要主动加强与所在街道、社区的联系,积极参与支持街道社区各项工作,结合本单位实际及党员特长认领公益项目,从政策、人才、技术、物资、资金、信息、教育、阵地等方面提供支持和服务。

  4.建立考核评议机制。采取定期自我检查、区委组织部督查、年终考核等方式,把街道"大工委"和社区"大党委"运行情况、工作成效纳入党建考核、领导班子建设、文明单位创建考核内容,广泛接受群众评议,并以不同形式通报评议结果。同时,将各部门、各单位参与街道"大工委"和社区"大党委"共建情况列入年度党建工作考核和领导班子考核内容。

  四、加强组织领导

  1.明确责任、齐抓共管。推行街道"大工委"和社区"大党委"工作机制,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破解传统区域化党建工作联系不紧密等难题的现实需要,也是凝聚各方力量、提升社会管理水平的迫切需要。为加强领导,明确责任,确保工作正常开展,成立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红果子镇、园艺镇及各街道党(工)委书记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宋文祥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日常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将定期督查工作进展情况,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红果子镇、园艺镇及各街道、社区党组织及辖区单位要充分挖掘资源优势,积极创新党建工作理念、方法和手段,紧扣群众需求探索多种服务模式,广泛开展符合区域实际的服务活动,扎扎实实为党员和居民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2.统筹推进,务求实效。在推进街道"大工委"和社区"大党委"过程中,要注重统筹推进、整体提升。要紧紧围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优化管理、维护稳定的目标,加强指导和引领,形成区域内党建工作共同体,推进单位党建、行业党建和区域党建互联互补互动,提高党建工作整体效应。要根据党员数量和工作需要,合理调整社区党组织设置,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党支部升格为党总支或党委。乡镇、街道可选择1-2个社区先行试点,并结合社区换届统筹考虑,成熟一个组建一个,不搞一刀切。要加大区域内新兴领域党组织组建力度,加快在非公经济组织、社会组织中组建党组织,注重在新建小区、村改社区、流动党员集中点建立党组织,不断扩大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面。要推行网格化管理模式,按照片区、楼院等划分网格,组建网格党组织,延伸服务触角,扩大服务覆盖面。要积极探索"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为群众服务的有效做法,不断壮大社区服务力量,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3.分类指导,典型引领。红果子镇、园艺镇及各街道、社区要大胆探索街道"大工委"和社区"大党委"运行方式,根据街道、社区实际情况和党员岗位特点进行分类指导,组织开展不同形式的活动,形成各具特色的"大工委"和"大党委"格局。要及时分析总结、改进完善工作机制,对有效做法和成功经验用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形成长效机制。要及时发现、提炼、上报工作中的好做法、好经验,挖掘典型、加强宣传,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

实施方案 篇4

  为有效地保护和利用档案,促进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升我镇档案管理水平,将档案管理纳入规范化,有序化、常态化的法治轨道,现结合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存在的问题

  1、基础设施老旧。**镇现有档案室2间36平米左右,面积偏小,环境简陋、存在漏雨、阳光直射、潮湿、通风不良,墙壁掉皮等现象,无防火设施、档案柜陈旧,部分生锈打不开,使档案受潮、发霉。

  2、档案收集不全。各站所、村、社区形成的文档材料、专业档案和照片收集、整理收集不完整,归档率低。部分文书档案遗失、年份衔接断档,重要档案丢失。

  3、档案意识淡薄。各站所、村、社区没有形成良好的存档意识,档案未及时交到镇档案室管理,致使档案散落丢失。养老保险、土地确权等部分基础档案自行保管,安全性不高,利用率低。

  二、工作目标

  结合**年县档案局执法检查和年终考核,集中整理各站所、村和社区10年(20xx年-**年)档案,形成环境良好、存档有序、便于查阅、管理规范的新局面。

  三、整改步骤

  (一)准备阶段

  制定整改方案,设置专门档案室,采购密集柜与相关硬件设施,明确相关负责人。召开部署动员培训会议。邀请县档案局专业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培训内容为档案年限的分类、接收档案类型和存档流程等。参加培训人员:档案室工作人员、各站所、村和社区工作人员各1名。(**年1月26日)

  (二)实施阶段

  1、各站所档案,各站所抽调一名工作人员负责整理、按年限装订后移交镇档案室。镇征地、土地管理、养老、医疗保险、土地确权、民生等档案为重点档案,全部移交到镇新档案室管理。(**年1月22日—-**年2月18日)

  2、每个村和社区整理20xx年—**年每年的各项计划、安排、总结、各类报表、会议记录、发展党员及亮点工作,由各村、社区装订成册后及时移交镇档案室管理。(**年2月26日—**年3月10日)

  (三)验收阶段邀请县档案局专业工作人员进行验收,验收标准与其他乡镇标准一致。对于验收不合格的由相关工作人员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继续整理,直到验收合格为止。(**年3月20日—4月1日)

  四、工作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各站所、村和社区对此次工作要高度重视、积极配合,组织专人认真梳理20xx年至**年重点档案,移交镇档案管理人员将其存档,以防档案遗漏、丢失。镇经济发展中心做好档案用具的采购、装订、保障工作,党政办李晓雪负责全部档案接收、验收工作。党政办视工作需要协调、抽调相关工作人员推进此项工作。

  2、加强督促指导。实施过程中将邀请县档案局专业人员进行现场指导,镇党政办在做好全镇档案档案整理的.同时,加强档案移送审核,凡不符合标准一律退回直到合格为止。

  3、加强验收考核。此项工作列入**年党风廉政考核范畴,同时实行阶段考核排名计分制,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奖优罚劣。凡不能按工作要求完成工作任务的,每年档案缺一年的,责任单位扣除党风廉政建设2分。

实施方案 篇5

  为了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及《琼海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方案》精神,加快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扎实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办学质量,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指导下,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开展新一轮课程改革实验,特制定本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体现义务教育的基本性质,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适应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为学生的持续、全面发展奠定基础,为加快实践符合素质教育要求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积累经验。

  二、条件分析:

  1、我校系博鳌镇中心小学。我校积极实施“科研兴校”、“质量兴校”的战略,在深化教育改革,推进教育现代化、培植与发展优质教育上均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2、近几年来,我校投资校园的软、硬件环境的建设,先后建成了校园网、多媒体教室、计算机网络教室等信息技术设备。学校在资源库建设初见成效,为实施新课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学校重视了教师的培训工作,多年来学校每年均通过多种形式培训各类教师,目前拥有省、市级骨干教师多名,为实施新课程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撑。

  三、组织领导:

  组长:夏志云

  成员:学校全体教师

  四、实验目标及任务:

  1、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公民。

  使学生具有爱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的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人文素养;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能力和健康的身心。

  2、培养一支能够胜任新课程环境下教育教学的教师队伍。

  教师是实施新课程的最重要、最积极的因素,我们不但要引领着所有的教师走进新课程、实践新课程,而且要通过这一场革命与洗礼,彻底更新教育观念,使所有的教师与新课程一起成长。

  3、开发具有地方文化内涵、具有一定的亲和力的校本课程,初步建立起合理并不断完善的课程体系。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进程中,我们除了要用好新教材外,还应适应新的要求,开发出具有一定质量的、满足学生实际需要的校本课程,以课程开发为突破口,真正实现教师不仅是教材的利用者、执行者,更是教材的开发者的课改目标。

  五、实验措施及手段:

  (一)加强校本培训工作,以培训促新课程的实施。

  学校将针对教师的实际情况,注重发挥教师个体的主观能动性,通过专家引路、教师自主学习和自我反思相结合,进行新课程的校本培训工作。

  观念是行动的灵魂,教育观念对教学起着指导和统率的作用,一切先进的教学改革都是从新的教育理念中发生出来的,一切教学改革的困难都来至旧的观念的束缚,一切教学改革的尝试都是新旧观念斗争的结果。我们首先要注重改革旧的教育观念,真正确立起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育观念。力争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与培训,组织教师开展反思与讨论,提高认识,强化责任,进行一次教育理念的“启蒙运动”,把我们自身的教育思想统一到素质教育的要求上来,统一到新课程的方向上来,从而使我们的教学真正焕发出生命力和创造力。

  其次,我们将坚定不移地推进了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学改革既要重视观念改革的先导作用,又要重视方式改革的载体作用。全体教师不仅要注意改变自己的教学理念,还应注意改变我们每天正在进行着的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和教育行为。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将通过名师联动、专家引路、教师研讨的方式,加强课堂教学的研究,力求通过自身行为的转变来使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真正的张扬和提升。

  再次,我们将致力于教学管理制度的改革与重建。教育思想观念的更新、教学方式的转变需要相应的教学管理制度为其保驾护航。学校将从课程改革的实际需要出发,加强管理、评价制度改革,并且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使之与观念更新、行为转变相辅相成,互相推进。

  (二)、加强校本课程的研究,以课程开发促课改的实施。

  校本课程的开发体现了一所学校的教育价值取向,因此在课程改革中,我们将从以下几方面把握好课程开发的整个过程:

  一、是与综合实践活动相结合。将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区实践、信息技术教育、劳动教育纳入到校本课程的编制范围,使之与课程资源的开发一脉相承。

  二、是与学校德育工作相结合。中小学德育工作的主要活动内容是开展“五大教育”,即爱国主义教育、法制教育、常规养成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公民道德教育,校本课程的.设计可与德育工作有机结合。

  三、是与团队活动相结合。结合学校特点,结合团队开展的“绿色承诺”、“体验教育”、“新世纪我能行”等活动的开展开发校本课程。

  四、是与学校的兴趣小组的开展相结合。我们将结合兴趣小组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使之形成自己的校本特色。

  五、是与学校的发展与师生的成长相结合。学校与师生的成长有着明显的时代性与方向性,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学校的发展与师生的成长能够突显学校的办学方向,使得学校课程更加鲜活、亮丽。

  (三)、改革评价制度,以机制建设促课改的实施。

  评价是课程改革的核心与源动力,我们将从三个方面加大评价制度的改革与探索。

  一、是重视评价的导向性。

  面对课程改革的新形势,我们将从制度层面改革评价体制、分配体制,以制度建设为导向,将全体教师的注意力引导到新课程的实施上来。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将确保学校制度的科学性、公正性、激励性和正确的引导性。

  二、是重视评价的情感性。

  教师也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实施新课程必须全心全意的依靠教师,实施新课程必然要求教师付出更多的劳动与心血,学校领导能从情感层面加强与教师的沟通,在理解信任、使用发展之中促进新课程的开展。实践证明,学校管理者心向教师,广大教师会迸发出更大热情去尊重学生、关爱学生,顺应每个学生的个性,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在和谐、民主、充满人情味的氛围中,促进了新课程的实施。

  三、是重视评价的发展性。

  人总在追求自身价值的实现中获得前进的动力,我校引导广大教师充分认识到:新课程的实施是一次重新洗牌的过程,对所有的教师来说,这既是一种挑战,又是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谁在这场变革中及早启动,谁就能赢得主动。

  四、加强课程资源开发力度,以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促进课改的实施。

  新课程的实施对于学校课程资源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对于信息技术软、硬件装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今后,我们将把信息技术的开发、利用工作作为课程资源开发的落脚点与突破口,全面优化课程资源。我们将把握“自力更生、分步实施、软硬兼顾、适度超前”的原则,加快信息化步伐。

  “自力更生”即依靠自身挖潜,一方面我们要最大限度的压缩非教学性开资,另一方面,要加强自身造血功能,加大对校办产业及“三产”的管理力度,提高收益。同时,我们还将做好全面的统筹与规划,确保资金投放的重点。“分步实施”就是学校电教设备的投入和发展要遵循一定的思路,分步骤积极稳妥地实施。我们将在前已经初步实现班班通的基础上,加大投入,将重点放到终端的建设上,不断提高使用效率。“软硬兼顾”指在注重硬件投入的同时注重软件的建设。一是利用好电教教材费,足额征订省教育厅规定的电教教材,将各个年级各门学科的音像资料配成系列,满足新课程实施的需求;三是加大校本素材的建设力度,制作出更多更好地适应学校校情的软件,充实学校的软件库。实践表明教师自制的软件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更能够提高一个学校的信息教育水平。

  六、工作步骤:

  第一阶段:

  1、认真总结前一段时间我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经验,分析我校实施课程改革实验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研究和制定全镇的课程改革实验方案。

  2、成立课程改革实验组织机构,明确分工,制定课程改革的相关管理制度。

  3、召开全镇课程改革动员大会,通过多种形式为全镇各类教师进行课程改革实验的培训工作。

  4、配齐课程改革实验所需要的各种软硬件设备。

  5、做好宣传工作,向家长、向社会宣传课程改革的重大意义,营造良好的课改氛围。

  第二阶段:

  1、做好一年级新课程、新教材的实验工作。

  2、做好课程改革的实验项目的申报与立项工作,进步规范教育科研工作,以科研促课改成果的形成。

  3、结合国家《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积极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争取取得一定的实验效果。

  4、组织校内、镇内的集体备课活动,组织多层次的教学研讨活动,为各位教师提供学习与交流的机会。

  5、组织人员参加区级各类新课程的培训与教学竞赛活动。

  6、积极进行与新课程相关的教学评价方式的研究。

  第三阶段:

  1、进一步进行新课程相关内容的实践与研究。

  2、准备与新课程相关课题结题工作,总结实验成果并上报。

  3、准备参加全区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总结交流大会,通过多种形式宣传新课程的研究成果。

  4、制定下一阶段课程改革的工作计划。

【实施方案】相关文章:

[经典]实施方案08-10

实施方案08-02

(精选)实施方案10-21

实施方案[经典]10-04

【精选】实施方案10-07

【经典】实施方案10-24

[精选]实施方案10-25

实施方案(经典)10-25

实施方案(精选)10-06

实施方案【经典】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