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情作文

时间:2024-01-27 08:42:37 关于什么的作文 我要投稿

关于乡情作文通用15篇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结构完整,一定要避免无结尾作文的出现。你知道作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乡情作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关于乡情作文通用15篇

关于乡情作文1

  走进茶馆,一股清香扑面而来。安静地坐下,品一口毛尖茶,对家乡的思念自心底涌起。

  我出生的城市是个小城,名声也不响亮,它不像西安那样历史悠久,也不像北京那样繁华大气,然而它有自己独特的风采与韵味,这座小城就是信阳。在我眼里,它是富有豫风楚韵的江南北国,是见证我成长的北国江南,我对它无比熟悉,它令我无比自豪。

  踏上茶山采摘毛尖,是信阳人独特的美妙体验。看,那茶山上的毛尖露出一个个叶尖,生机勃勃,绿得逼人的眼。置身茶树之间,似乎连自己也被染上了一层绿,呼吸着清新自然的空气,心灵得到一次洗礼。看着漫山遍野的绿,内心变得平静,整个人放松下来,神清气爽,似乎一切烦恼都消失不见。采了茶,恋恋不舍地把它们交给制茶师傅,看师傅将它们杀青,揉捻,理条,初烘,摊凉……师傅耐心地完成这一项项复杂却又精细的工艺,唯如此,方能制出色香味俱美的信阳毛尖,方能将这悠久的茶文化代代相传。

  山上有信阳毛尖,山间有“豫南明珠”。说起南湾湖,信阳人恐怕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里环湖皆山,湖光潋滟,山色葱翠,令人赞不绝口。这里是信阳的“大水缸”,盛满我童年的回忆。曾经,隔三差五我就让爸爸带我来这里游玩。爸爸开车载着我穿梭在山间,汽车飞驰在山路上,离南湾湖越近,就越感到清凉舒爽。吹着山风,哼着小曲儿,坐在南湾湖旁边的.空地上,看天之广、湖之静,仿佛自己也融入这山水之中。南湾湖水平如镜,山岛静立,不时有几只白鹭匆匆掠過,湖面便荡起了涟漪。这山,这水,这白鹭,组合在一起,宛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卷,令人沉醉。

  信阳的山水让人沉醉,小城的人情更能让人收获满满的幸福感。信阳的大街小巷,欢声笑语不绝于耳,鲜少见到吵架红脸的人。人们不约而同地来到另一处乐园——百花园。这里百花争艳,四季常青,绝无冷清无花的时候;这里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大人们边赏花边交谈,孩子们嬉闹玩耍。天气好的日子里,许多五颜六色的风筝便迎风翱翔在蓝天中。我家的老鹰风筝也曾在这蔚蓝的天空中一展风采。看着天空中各种各样的风筝越飞越高,我似乎看到了小城信阳无限美好的未来。

  这就是我的家乡——信阳!我爱这里的山水风光,爱这里的风土人情。这里的一切对我来说都那么熟悉,那么亲切。再品一口毛尖茶,我不禁脱口而出:“信阳,我为你自豪!”

关于乡情作文2

  楼外树影婆娑,屋内月光朦胧,站在窗前,望着那一轮满月,听着谁家孩子稚嫩的童音:“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不由地想起了我那远在千里外的故乡。

  儿时,夏夜,清凉的微风抚过田垄,送来淡淡的稻花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淡黄色,伴着蝉鸣,梦幻一般笼罩着我。此时的我,静静地坐在田边的石头堆上,用手指轻点着星星,一、二、三……无数的星星好像在天空中捉迷藏,一会儿躲起来,一会儿又探出头偷偷地张望,令人眼花缭乱。笑眯眯的月亮总是闪烁着淡淡的光,像母亲般温柔地望着我,一切都是那么温馨。

  白天跟着伙伴们去池塘边打水漂,先挑选出几块大小合适、形状扁平、边缘尖利的石头,然后身子微微下蹲,抡起手臂卯足了劲儿向前一勾,石片就贴着水面滑了出去,“啪—啪—啪”,水面上便奏出一首独特的交响曲,阵阵涟漪久久不散,似乎是经久不绝的掌声。有时恰逢初春,水面上的冰层尚未化尽,大伙便合力抬起一块浮冰,摔成碎块,接着在赤红的双手上深深地哈几口气,搓搓手,抓起冰块精心打磨一番后滑向水面,那又是一种特别的体验。

  每月初五、十五、二十五,去河边赶集是最令人兴奋的事情。印象中,过年前的最后一个集会是最热闹的,街心卖东西的商贩最多,对联、“花红”、年画、小吃、日用百货……琳琅满目,应有尽有,小贩们的吆喝声此起彼伏,人们也热情高涨,把街心堵了个水泄不通。广场上锣鼓喧天,村委会后院的秧歌表演深受老一辈人们的喜爱,而像我一样的小孩们都喜欢逛爆竹、糖画、小吃摊,这边瞧瞧,那边看看,从下午三四点钟出摊一直逛到太阳落山,最后满载而归。

  邻里之间围坐在一起是常事。我家和邻居的屋子之间夹着一棵高而粗壮的枣树。夏日里,大人坐在树下一起唠唠家常、喝喝茶水,孩子们在树下跳房子、捉迷藏;初秋时,大家伙儿一起打枣、拾枣:先在树下铺上一层雨布,接着一个大人踩着凳子攀上树叉,抓住树枝用力左右摇晃,青红的枣子就“扑通,扑通”地跳了下来,孩子们则在树下欢快地捡着,放一个进嘴里,酸甜的味道便充溢了整个味蕾,真是唇齿留香。

  田边的.夜色、欢乐的池塘、人声鼎沸的集会、树下和睦温馨的邻里亲情……曾几何时,我以为可以再度回到这美好的故乡,可无奈羽翼未丰,只能随父母远游他方,这难以割舍的故乡情啊!也只能寄予眼前的明月了。

  窗前,淡淡的月色中又多了一份眷恋,思念的潮水再次涌上了我的心头。

关于乡情作文3

  每个暑假,我都会回绍兴,坐一坐令我魂牵梦萦的乌篷船。

  绍兴是个江南水乡,在这里,每个村庄之间都有一条条水路相连。而乌篷船就像城里大街小巷的出租车一样,是村落间常用的交通工具。我特别享受坐乌篷船的滋味,因为江南的水色是赏心悦目的,有水的江南生活是悠然自得的。

  清晨时分,爷爷即将驾着小船出发,我也有模有样地戴上斗笠,穿上小褂,赤着脚,拎着桨,跟着爷爷跳上了乌篷船的木板。爷爷将猫仔安顿在船头,再把桨插到船后边的铁环中,最后将绳子解开,用竹竿用力地撑了一下码头,船就起航了。

  这时,岸边寂静,只有我们剪水行舟时微微溅起的水花声。那溅到船板上的水珠,一滴又一滴,像纯洁的水晶,但又比水晶多了些生动。往船舷旁边瞧,因为船驶过,原本平静的水面上生长出一路水花,那水花一碰到船,就像一只只小鹿飞跃起来,一会儿又像天女散花一般爆裂开来,然后翩翩入水,激起圈圈余浪。待小船过后,水面又缓缓地平静下来,我常看得入了神。有时甚至忘了要避开从桥上垂下的长长藤萝。藤萝绿油油的叶子就这样侧着身子刷过我的斗笠,那晨露纷纷“吧嗒吧嗒”地打在斗笠上,像一场突如其来的小雨,然后又迅速调皮地滑落下来,一滴连着一滴,汇成小小的细流,流淌在乌篷船略显黝黑的船板上。

  如果说早晨坐乌篷船是趣味盎然、安静祥和的,那么中午坐乌篷船就是热热闹闹的了。

  我们这只小船一般坐三人。接上游客,划动船桨出发后,我又可以饱览岸上的景色了。有时,经过河边水台时,听到演员们正唱着越剧,就会情不自禁跟着哼几句;有时,碰到认识不认识的船夫,爷爷都会打个招呼,甚至唠个嗑;有时,客人还没有上船,爷爷更是会直接跳下河去,在船底下摸几只大螺,还会挑些肥的卖给客人。

  傍晚时,船上的人都已倦意十足,或闭目养神,或低头刷手机,再也没有刚下船时的兴致勃勃。殊不知,此时的.他们,错过了好多美景!瞧,夕阳中的水面泛着金光,青绿的石桥像一弯清秀的眉毛,小鱼儿在“眉羽”间嬉戏,拨动起的小圆晕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岸上,有人肩上挑着糕饼,有人手里提着酒桶,有人捧着茴香豆,他们步履匆匆,身影在夕阳的余晖中拖得长长的……

  乌篷船,让绍兴城显得宁静而又繁忙。

  划一只乌篷船,我要去寻找属于我的诗和远方……

关于乡情作文4

  仔细想想,故乡带给我的情感,如同那太子河、黑土地一样朴实而浓厚,我对故乡的情感,如同埋葬在地下未被挖掘的晶莹岫玉一般,细腻而坚固地深植心底。可是,每当我想起故乡的蓝天和遍地的绿菌,心底就迸发出一种抑制不住的痛,阻塞了鼻腔,酸红了眼角。不知内蒙是不是我的家乡,我只知道那是我的另一个家!

  刚到那里时,我才五六岁,年幼的我什么都不懂,只懂得玩。我记得小时候最爱吃的非熏肉不可。制作方法我大概早忘了,只知道熏出来的肉皮硬肉软。有的熏得时间短,保存时间长。皮儿自然就成脆的了!也就没有了熏肉的味道。尤其是每到十五,各家人都拿着各家的拿手菜秀秀,时间长了人们就把每年的正月十五定为“五秀菜”我们家的拿手菜有两个,一个是“酱醋排骨”另一个就是熏肉了。在广场,大老远就能闻着香气而尝菜的也就是名家老人和村干部了,我们也可以跟到自家老人后面偷拿些,时间一长,广场就不让小孩子进去了,只是等到秀完了,讲完了,才允许我们小孩子进去吃剩下的。现在想想,好可笑当初自己的行为,但毕竟那是童年呀!

  没有几件可笑的是又怎能称得上是“单纯的童年”呢?除此之外,每年的6月6日,是我们的节日。每家的小孩都要参加,到学校的操场上,互相比拼着智力,如果有人连连失败,那么,他就会被别人称为“糊涂蛋”我记得一些顽皮的`伙伴编的口头禅“大笨蛋呀大笨蛋,什么题都不会做,每天回家吃糊饭,生来就是个糊饭蛋”然后,就是一陈嘲笑,一些孩子不是对骂也就只有回家找家长了。而旁观的孩子也都会异口同声的说“你到快呀!你到快呀!”边拍手边说;如果有人全胜呢?当然就与这完全不同喽!

  那他就是孩子们中的“老大”了,有些“老大”还可以把其他伙伴当丫鬟、奴隶使唤,我只记得,我既没当过老大,又没当过丫鬟,也或许我根本就没参加,我也记不太清了好久没有回家了,想念那欢乐的节日,美味的食物,好玩的智力游戏。听那边的亲戚说好像智力游戏仍还在,只是换了味道,之前的只是游戏,现在成了一种资本,说实在的,这样对那些天资不好的孩子难免有些不公平,那五秀菜早已不再了时代进步了,想吃什么还买不上,何必还要去浪费那时间!

关于乡情作文5

  将你对家乡的情感寄托在某种物上,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写出对家乡的爱。

  我的家乡洛南县盛产的核桃,是我不太喜欢的水果之一。因为它的外表实在丑陋,坑坑洼洼的表面像一道道沟壑,一如我的家乡,隐匿在大山深处。幼时,听到西安的繁华,再看看自己的家乡,不觉颦蹙,心想:我什么时候才能走出这个群山遍布的小城呢?

  小学时家中种了核桃,我不得不去帮忙,这才知道这个外表呈棕黄色的家伙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都很高。了解了核桃的功用后,我不由得感嘆:它真是一种神奇的水果,顿时心生几分欢喜。学了家乡的历史,才知道洛南是文化积淀深厚的地方,是新石器时代先民生活过的地方,是字圣仓颉的故里,看着那些史书中的文字,想着自己的双脚也踩在那些先民曾踩过的土地上,内心就升腾起一种强烈的自豪感。

  中学,我如愿以偿地去省城读书。因为学业紧张,都是爸妈驱车来学校看我,我却很少回乡。刚开始,我内心很得意,想到儿时的.理想终于有了质的飞跃,不觉眼角眉梢都是笑意。爸妈每次来,总是捎来家乡的信息:什么邻家阿婆怎样啦,什么我的小学同学如何啦,什么家里的核桃树的长势啦……那一刻,我突然觉得家乡成了我内心深处无法割舍的情愫。洛南的山山水水、风土人情、点滴岁月已经融化在我的血液中。假日回家,我的内心不觉激动起来,望着熟悉的风景,我的鼻翼微颤,心潮澎湃。

  走进核桃园,轻轻拈起一枚,放在手心,低头深嗅它特有的清香,似虔诚祈福状。尔后轻轻掰开,看着里面如大脑般饱满的果实,撕去薄如纸张的皮,细细咀嚼,开始有点微苦,片刻后便是丝丝甘甜。这种家乡宝物,虽相貌平庸,但品性纯良。一如家乡洛南,虽藏匿在大山深处,但文化淳厚,用自己千百年的际遇谱写着小镇辉煌的过往:著名的洛南八景,引得多少文人骚客吟诗留赋;先天的地理优势,又让多少无产阶级革命家挥戈秦莽,保存实力。

  我用双脚探寻先辈们的足迹,在寻寻觅觅中,家乡的风景令我肃然起敬!凝视石门烟雾缥缈笼山头,亦觉自己宛若身在仙境;驻足文显翠屏前,手抚古松老柏,亦悟历史厚重;置身银钩白练,感受瀑布的壮美……当家乡的每一寸土地如细针刺绣般铺展在我眼前时,一切的一切,竟然美得那么雅致!我不禁对童年的自己自惭形秽起来。原来,家乡是我生命中无可替代的精神家园。

  每每有好友相邀,或是我去访客,都会带上家乡的物产——核桃;同时,我也会带上我和家乡的那些故事……

关于乡情作文6

  我与父亲截然不同的是从小就生活在城市里,衣食无忧。父亲是被贫穷吓怕了的,他告诉我只要每天饭能安顿吃上,他就很满足了。母亲总会善意嘲笑他永远改不了农村人的习惯,父亲听了之后,操着一口乡音,意味深长地对我说:“你要记得,你永远都是农三代,不是富三代。”

  他的乡音,伴随了我十七年,从未改变。若突然间换成普通话了,我是听不舒服的。我幼儿园时,父亲会趁他在家休息的时候,坐在我的床头用生硬的普通话,讲故事给我听,忒别扭!顺其自然地说着乡音,其实挺好的!

  父亲是在外地工作的,一个星期才回家一次,老家离他工作的地方是离家的两倍远,他思念家更思念故乡。一到放长假,他就按捺不住自己了,小时候有我陪着他一起期待和激动回老家的那天,现在我渐渐平淡了,而父亲十几年从未变更过。踏上故土的那一瞬间,他的笑容多了,抛开了无关的不悦,用着淳朴的.乡音问候每一户熟悉的人家。

  爷爷的身体不好,行走不便,父亲就扶着他一点一点的挪着,没有一丝不耐心,我在后面看着,最本真的温馨总能打动人。父亲陪奶奶打麻将的时候,会故意输,让她赢,我问他为什么,他拍拍啤酒肚,笑道:“做能让自己、别人都开心的事,猴拉而不为喃(何乐而不为呢)?”

  哪个在外漂泊的游子不念家、不爱自己的亲人呢?

  从我记事开始,父亲是经常不在我身边的,他在广东、四川、江苏都呆过,曾经有那么几年他是两三个月才能回家一次,四处漂泊的他与许多同龄人相比,会显得沧桑一些。或许,父亲的乡音没有以前那么纯了。

  我一直认为,一个人最重要的是本真,这种认为是父亲带给我的。他的执着努力,他从不依靠关系,依靠的是自己的实力,还有他这些年从未改变的乡音。这些细微,有人都忘了吧,当老的时候,才会发现自己遗失了最不起眼又最珍贵的东西。

  有次我用电脑放费翔的《故乡的云》,我看到了他眼里闪过了些什么,但他却掩饰地说:“你做侬喜子(你在做什么)?一寸光阴一寸金啊!”

  归来吧,归来哟,别再四处漂泊,踏着沉重的脚步,归乡路是那么漫长……

关于乡情作文7

  夜里,桌前台灯依然亮着灯光把黑夜烧了个洞。正在读鲁迅先生的《故乡》的我,思绪不由得飘回了自己的故乡。那浸泡在一汪江水中的明月啊,你是否能把我的思念,带到故乡呢?

  印象里最清晰的,是那座青砖房,小小一座,安静地立在山腰上。可以遮风雨,可以避寒暑,在那里埋葬过我的欢笑,在那里将我的泪水收藏,在那里寄有我深深的依恋。

  故乡的景是明丽的。不必说那公路旁一簇又一簇长有爱心状叶子的小花,微微从草从中探出头的狗尾巴草;也不说七星飘虫在叶子上小憩,蚂蚁从地上爬到了墙上,又钻进了墙缝。单是小路边一小块菜地,就有无限风光。西红柿因为想要落在地上拼命用力而涨红了脸;白菜傲骄地扬起脸,旁边的'包心菜看了将自己裹得更紧了;茄子躺在躺椅上休息;马铃薯在地里不言语......每到春天,油菜花便如磁铁般都附在了山上,简直看不到点儿绿,像是画家刻意把满山都刷成了金黄。每当起风,一个又一个巨大的金色波浪向我涌来。天空是湛蓝的,阳光是暖的,于是,整座山都欢喜了起来。

  故乡的美食是可口的。最忘不了外公做的粉条,在初春时回老家,外公总是先用一口袋的粉条迎接我们。由外婆亲自掌厨,不一会儿,一盘炒粉条便新鲜出炉,细长均匀的粉条被切成了一段段,晶莹剔透,夹起几条,吸入嘴中,滑溜溜的,轻易便可以咬断。再加上外婆高超的厨技,让人大加赞赏。当我直嚷着好吃的时候,一抬头,是外公含着烟斗,笑得十分满足的脸。也忘不了外姿做的豆腐乳,一个个四四方方的小正方体,外面一层鲜红的辣椒末,里面则是豆浆色的豆腐乳。并不是很辣,只是有点咸,我喜欢在吃酸菜面时和着豆腐乳吃,每每吃得噎着,外婆总是边拍我的背边笑着说:“慢点儿,没人和你抢!”

  故乡的人是淳朴的。回到老家,走亲访友,不需要提前通知,只用去人家家里,敲一敲门,出来开门的人定一脸惊喜地问:“你怎么回来了?”接着便拿一把椅子拉你坐下,捧一手瓜子,从鸡鸭猪狗聊到蔬菜瓜果,从山里村庄谈到都市大厦,聊到天黑也无所谓。若是一群小孩去拜访,定捧一大堆吃的迎接,指不定还被留下吃一顿饭,偶尔也会被拉去体验农村生活。砍柴啦,去摘成熟了的瓜果啊,直到天黑了才回家。

  故乡啊,故乡,我对你的情、你的思写不完,请让那皎洁的月光,带上我的情泼洒在你的土地上吧!

关于乡情作文8

  有人说:“其实每个人都是一只风筝,而故乡就是一只看不见的手,纵使风筝飞得再高,再远,始终有一根线牵在故乡的手里,终有一天会回归故乡,不论多久,多远,不论是生,是死,不论或贫,或富。” 很久以前,当我呱呱坠地时,故乡就像一个印记刻在了我的身上,我喝的是家乡的水,呼吸的是家乡的空气,踏的是家乡的土。家乡,是一条流淌在我身体里的血脉,无论过多久,无论走多远,她都会在那个叫做记忆的地方,缓缓地流淌,就像记忆中,那条静静流淌的`家乡的河。

  家乡有一条河,平静清澈,就像是盈盈一笑的江南女子,波澜不兴,温婉可人。已经没有人能记清这条河是什么时候出现的,记忆中,小城在,河就在了。小河不宽,也不算长,却确是家乡人的母亲河,多少代的家乡人喝着她的乳汁长大,多少人在她的呢喃软语中熟睡,多少人在她的波光潋滟中沉醉。远望,她就像小城的一条玉带,碧绿澄澈,装饰着小城,也装饰着离乡的游子的梦。

  小城不算大,有繁华的闹市,也有幽静的小巷。闹市里,白天,川流不息的人群,吵吵嚷嚷的叫卖声,琳琅满目的商品,极尽繁华,极尽喧闹!夜晚,华灯初上,灯红酒绿,极尽奢华,极尽绚丽!小巷里,白天,张家长李家短的故事在一个个窗口发生着,热情的邻里人用地道的本地话互相打着招呼,脸上洋溢着一个个温暖的笑容。晚上,一个个窗口亮起了灯,一家人卸去一身的疲劳,在灯下说说笑笑,昏黄而温馨,温暖了许多人的梦!

  小镇是个简简单单的小镇,就像小镇的人一样,简单而质朴。她没有北京城的古老而宏伟,没有南京的沧桑和繁华,也不及小镇的优雅古典。小镇就是小镇,没有悠久而激动人心的历史,没有璀璨而价值不菲的文物,有的只是家长里短的琐碎,有的只是相遇时简单而纯真的笑容。

  就这样一个简单的几乎有些苍白的小城,一个小到地图上看不到的小城,却可以让我骄傲,让我自豪地说:“我是小城的人,永远都是!” 故乡是根,枝繁叶茂的大树伸得再远,也离不开根的灌溉。就像是故乡的人,离得再远,总会回到故乡,因为他们的耳边时时响起的,是故乡的呼唤,故乡的期盼,回来吧。回来吧。

关于乡情作文9

  家乡,不是桃花,一眼灼人,却是梅花,清香永存。

  家乡,不是雷霆,响彻云霄,却是春风,抚慰心田。

  家乡,不是龙井,提神养气,却是茉莉,清香扑鼻。

  每个人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有了自己的家乡,我亦是如此。我的家乡在河北邯郸,一个富饶美丽的现代化小都市。它的美深深吸引着我。我也深深地爱着它。

  家乡情·自然美

  邯郸是一个远近闻名的旅游胜地,以文明古城而著称。拥有富含民族风情的清泉寺,红色旅游景点八路军一二九师司令部、烈士陵园,古代文明遗址天下第一龙凤区……每年春天,爸爸妈妈就会带着我们全家去魏县看梨花,红的、白的、粉的,各有千秋。红的似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儿带着甜味,给我们带来无穷的想象。

  家乡情·自然美

  邯郸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城,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邯郸成语就鼎鼎大名。邯郸学步、黄粱美梦、胡服骑射等成语流传至今。完璧归赵是一个著名成语战国的时候,它讲了赵惠文王有「楚和氏璧」的宝玉,被秦昭襄王知道了,戏言愿以十五个城池换。蔺相如到了秦国以后,见到了秦昭王,便把璧玉奉上,秦昭王只欣赏,却都不提起十五个城池交换的事,蔺相如一看情形不对,就骗秦王要回了和氏璧,叫人将那块璧玉连夜从小路送回赵国,它展示了以蔺相如为代表的邯郸人的足智多谋,机智勇敢,顾全大局,大智大勇,不计前嫌,以国家为重的爱国臣子,我们要向他人学习。

  家乡情·小吃美

  邯郸还有各种美味的`事物,魏县的鸭梨,涉县的核桃,大名的香油,永年的驴肉香肠、小酥鱼,一篓油水饺,圣旨骨酥鱼……应有尽有,它吸引着我,也同样吸引着许多‘邯郸人’。

  家乡情·人情美

  景美,物美,人更美。从古代的蔺相如到现在的左权大将军,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现在,家乡的人民,外表平凡,内心淳朴,脚踏实地,相亲相爱,互相帮助,邻里间少了多嘴多舌,多了互相帮助。我爱家乡,更爱家乡那些勤劳的人们

  我爱我的家乡,它有美丽的传说,他深深地吸引着我,我也深爱着它,永远。

关于乡情作文10

  春风

  家乡的春风,不似南方的温暖湿润,而是粗犷豪迈的。

  夹杂着滚滚黄沙和石子,怒吼着奔来,让人睁不开眼睛。它像一个粗狂的汉子,大手一挥,天地间都染上沉闷的黄。可在这粗犷的外表下,还隐藏着一颗细腻的心。若是站在这春风里,细细体会,你就可以闻到一种不同于冬天的干燥苦涩的气息,这种气息是清新甜美、微不可闻的。在不久的将来,他便会吹散了冰雪,吹绿了枝桠,吹红了花儿,吹出了生机勃勃的大地。当你在大青山顶,迎风站立,俯瞰这片大地,你是否有一种油然而生的自豪呢?

  夏雨

  夏天的雨,他有着多重性格。有时温婉羞涩,有时不拘小节。看!那针尖似得雨丝斜斜飘落,轻柔的拂过树叶儿,草尖儿,打在人的脸上,痒丝丝的,让人有一种幽远宁静的感受,只想时光停在这一刻,让我们尽情享受来自家乡的温柔。忽的,雨就转变了性格。天阴沉沉的,一朵朵乌云密布,不一会儿瓢泼大雨就落下,窗外发出阵阵噼里啪啦的响声……雨走了,只留下树叶、草叶上晶莹圆润的.小水珠儿。问我漫步在雨后的树林间,呼吸的新鲜湿润的空气,只觉得神清气爽,舒适无比。

  秋月

  秋夜的月,时圆时方,阴晴不定。时而翘起嘴角,时而把自己揉成一团。夜幕中时长有几缕云彩飘在月亮身边,给月披上轻纱,梦幻美丽。而天空中那几颗稀疏的星,也仿佛轻纱上的钻石,不太过耀眼,显得素净淡雅。美得让人不敢直视。

  冬雪

  冬日的雪,飘飘洒洒,轻柔的扑在地面上,宛如一个个小精灵,把大地染成圣洁的白。她还好心的给光秃秃的枝桠戴上了精致的头饰,把大树打扮的别有一番风情。远处,一群小孩儿在堆雪人,打雪仗,不时传来欢声笑语,显得格外热闹。最后,他们都带着红彤彤的脸蛋儿,满是冰渣子的手套,开开心心地回家去了,只留下一个胖乎乎的雪人,满地凌乱的脚印和空气中未消散的欢乐。

  故乡

  故乡的四季,都独具特色。故乡的草木,故乡的人和物,故乡的一切,都将永远留在我的心中!无论我身在他乡,亦或是天涯海角,你的倩影,都镌刻在我心中,烙印在我的灵魂上!

关于乡情作文11

  烧心的感觉是这样的:有一团火在完全没防备时,从胃中冉冉升起,那火苗也不往外窜,却在一个地方越烧越旺,直烧得生生地痛。我蜷曲着躺在床上,本能地,用手紧紧压住胃部,指望着能扑灭那火。

  先生坐在床头,递给我一片药,心疼地说:你啊,也不想想,昨天剩的小辣椒岂是可以空口吃的么?

  我不答话,却看见一束红色、绿色交织在一起的小辣椒,在我的身体里放出耀眼的火光。

  顺着那光,看见小时候的.我,头上梳着两根用大红毛线缠绕的小辫子,坐在矮矮的小凳上,眼直勾勾地守着一个大大的木桶。那是早春辣椒刚上市的时节,母亲挥舞着雪亮的菜刀,用力“噼里啪啦”剁着木桶里飞舞的亮晶晶的红辣椒。终于,长长的辣椒再也不跳来跳去,变成了一团团辣椒酱。晚饭时,我和哥哥们死乞白赖地要了一勺又一勺,直到把碗里的饭染成了鲜红。那饭真香啊!我们等不及把上一口咽下,又把下一口送进嘴里。最后,我们的脸都烧成了火一样地红,吁吁喘出的每一口气都火一样地滚烫!

  先生还在数落……还记得那次回成都,你专门要去吃最辣的皇城老妈火锅。你跟哥说:我们再比比,看谁还有小时候的胆量?结果,吃完后就倒下了,咿咿呀呀地整整痛了一天。我问你还吃不吃辣了。你捂住胃,很坚定地摇摇头。可才过了两天,你就好了伤疤忘了痛,硬说那天不是摇头,是点头……我记起那桩耍赖的事,把脸埋进枕头,咯咯地笑出了声。

  我翻个身,想着,四川人不吃辣椒,就跟武林高手被废了功夫一样。记忆中,走在成都最繁华的春熙路,总会在路边小店排队买锅盔夹麻辣大头菜、麻辣肚丝、麻辣牛肉什么的,咬一口,红红的辣油就顺着嘴角流了下来。我喜欢在盛夏晚上乘凉时,拣个路边小馆要一碗麻辣凉粉或凉面,再喝一瓶冰冻可乐;若是冬天,我就站在没有座位的麻辣肥肠粉店外,呼啦呼啦地把冒着热气的粉儿倒进肚里。

  年轻时候的我,胃跟铁一样,什么辣椒都穿不透。但渐渐地,胃好像变得越来越弱不禁辣了。那么,戒辣了吧!我对自己说。

  从楼下飘来一阵阵辣香,接着,听到叽叽喳喳的说话声。我仿佛看见儿子边吃边咂着嘴说:好吃,好吃。在他被辣得开开心心、有说有笑时,我那份浓辣的乡情,也融化到了他的血液中。

关于乡情作文12

  一直以来,我都以为我没有家,自然而然,家乡也就渐渐的远离了我的视野。

  家乡,一个多么美丽,多么深情的词呀。以前,我总是从文字中读到别人的家乡:山是高峻的,水是浩淼的;乡情总是质朴而又温暖的;乡俗总是神秘而又有趣的。后来,我才意识到,虽然我没有家人的陪伴,但有生我养我的家乡。

  说到我的家乡,我出生的地方却是普通的不能再普通。

  你瞧,不远处就堆着几处荒山,她们老是一副木然的神情,山脚下倒是有一片湖水,你总是水波不兴,丝毫不见活泼的模样。她们没有引人入胜的乡俗,更没有曲折离奇的乡间故事,她不过是我出生和成长的地方,我一直没有想过将它和家乡这个美好的词语联系在一起过。

  所以,但凡以前要写关于家乡的作文,我就十分头疼。

  直到那一天,我在书上看见蒲松龄写的《山市》,从书中,我领略到《山市》的奇妙之后,我走出家门,望着那座山,竟然和书上分毫不差,如此美丽的`景象,为什么我以前却没发现。

  很久很久以前,那里就有几座高耸入云的楼房在它上面突兀而起,几盏忽明忽暗的灯光在他的上空如星点般黯然飘渺,然后这一切又消失的无影无踪。现在看她时,我并不觉得木然了,相反,枯木残枝愈见她的沧桑;荒草迷离,更平添了她的生命;散落在山顶草尖的石兽残躯,仿佛正诉说着她曾经奇特的历史。

  从此,我开始细细打量自己的家乡,开始试着寻找它独有的魅力。于是,山下的湖水渐渐的变得生动。春天,她平静的倒映着蓝天,倒映着白云,倒映着绿树,一副悠然自得的样子;夏天,她活泼的荡漾起粼粼的波纹,轻轻的波浪显得有些调皮;到了秋天,水中那些安静的虾、鱼自由自在的在水里游来游去;冬天来临,它早早的结成了冰,再盖上厚厚的雪,白茫茫的一片,一望无际。

  于是,那些曾让我觉得土里土气的乡俗也变得引人入胜了,每年正月初一,家家户户的小孩都会出去讨糖吃,我曾以为这很土,现在看来,那时的小孩,个个脸上挂起的笑容,不知怎的,心里也有种高兴的感觉,于是每一张脸庞变得十分亲切,于是每一句方言都变得有情有韵,耐人寻味。

  我爱我的家乡,我身体里流淌着你的血液,不管你多么普通,都会成为我美好记忆的源泉。

关于乡情作文13

  我的家乡因水得名,依水而兴。记忆中对它最深刻的印象,便是那浓厚的底蕴。

  小时候,家中有个笛子。姐姐告诉我,笛子最早出现在我们家乡。她用轻柔的声音给我讲述着:“在人类刚刚进化时,便有猿人用鹤骨制成骨笛。笛子清朗的音色在那时就飘荡着。有的骨笛保存下来,被发现时,笛身已经有了裂纹。现在最早的骨笛,是在我们家乡发现的。”听到这,我惊叹地问,那我们家乡岂不是很厉害?姐姐笑着点点头。

  家乡的历史从远古开始记录,悠久的历史在我幼小时已经陪在我身边。很小的时候,我对家乡的情感,寄托在它的骨笛中。

  后来长大,去看商桥。妈妈与我走着说着:“你知道么,商桥是天下第一桥。”我凝望着那座拱桥,疑惑地问:“一座石头做的拱桥,有何特殊?”妈妈点了点我的头:“别看它平平无奇,丝毫不出彩,这可是第一座拱桥啊。”我心中惊诧。商桥来历这么大,年代定是久远,却保存如此完整。沉重岁月游走于古朴雕刻,它见证王朝的兴荣更替,这是在家乡的沉默者。我再看商桥,心中感想已截然不同。它竟是第一座拱桥,是岳飞的得力下属杨再兴死亡地,是岳飞做出《满江红》的地方。

  家乡历史的文物,一直在我身边。我对家乡的情感,寄托在它的商桥中。

  再大些,我去看望奶奶。人上了年纪,大抵是都喜欢看一些书的。奶奶拉着我坐下,告诉我:“最开始是没有文字的,后来逐渐有文字。现在的字典收录了所有的`汉字。最开始的字典是许慎的《说文解字》。”奶奶絮絮叨叨地说着,“许慎的说文解字意义重大,没有《说文解字》,也许现在部分文字不会出现,没有《说文解字》,古代的文字,许多也无法得知其义。《说文解字》使中华汉字的形、音、义趋于规范和统一。我们尊称许慎为‘字圣’。”我听着,油然而生出敬佩之情。得知许慎是漯河人,我对家乡的底蕴刮目相看,对家乡有一个新的认识。原来家乡在历史上如此了不起。

  长大的我将对家乡的情感,寄托在《说文解字》中。

  逐渐长大,家乡的记忆有些已经模糊,但那些与承载岁月的文物相关的记忆始终清晰。那些历史见证者,也见证着我对家乡的乡情。

关于乡情作文14

  远望,是高大连绵的群山。环抱着层层叠叠的田野,这就是生我养我的家乡,一个古朴又美丽的地方。

  布满青苔的石板小路,牵引着你,走向一个清幽远古的世界:粉墙黛瓦,雕梁画栋,庭院深深。这里就是我们祖宗留下的物质遗产,是现今国内最大的明清建筑露天博物馆-新叶明古屋。如果你想访古探幽,这里有您意想不到的收获。生在这里,长在这里,我对这里的一草一木,一季节都充满深深地爱。

  春天,野花开得烂漫。在阳光下,显得绚丽多彩。油菜花开得最奔放,黄澄澄的.,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引来成群的蜜蜂,成天的在花间飞舞,狂欢。

  在这样的清晨,太阳还没来得及苏醒,农民们就带上农具,踏着露水,赶赴农田。它们挥着鞭子,喝着牛,翻出一犁犁的大土块。这是新的一天,它们要为接下来的一年做好打算。

  到了夏天,田里的荷花开了。虽不及“接天莲叶无穷碧”,但是一样的“印日荷花别样红”。一样的楚楚动人,如同是豆蔻梢头二月初的少女,翩然起舞。

  傍晚,太阳熟练了最后一道霞光,暮色四合,农民们陆续回家,三三两两,不时的打着招呼。吃过晚饭,各家各户都拿了小凳子,出来纳凉,偶尔有老人家,拿出一杆油亮油亮的烟斗,扑哧扑哧的吸上几口黄烟。还有几个妇女,拿出刚从田里摘来的莲蓬剥了起来,一边干活,一边聊天,不时发出阵阵爽朗的笑声。

  直到月明星稀了,笑声渐悄,人们也慢慢的起身回屋。留给大地好静谧的夜。

  秋天来了。

  这是收获的季节,农民们笑得合不拢嘴,辛勤和汗水终于换来了丰硕的果实。金色的稻谷一浪接一浪,各种各样的果树都挂满金色,红色,的灯笼。山间是层林尽染,枫树红的可爱,像着了火一般;银杏树也纷纷落叶,铺成了“满地尽铺黄金甲”。

  春种,夏耘,秋收,冬藏。冬天是一年之中最闲的,这时的人们喜欢串串门,烤烤火炉,小孩子们则趁着雪天打雪仗,拉着大人们一块堆雪人。过不久,“爆竹声声一岁除”新年就来到了。

  您想,这样一个充满诗情画意,欢声笑语的地方,如母亲一样哺育我温暖我的地方,让我怎么不爱她。

  篇四:浓浓的乡情

关于乡情作文15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有人说乡情是一轮明月,既有阴晴又有圆缺;有人说乡情是一张小小的邮票,把浓浓的心意寄给心爱的人;有人说乡情就像轻淡的晨曦,照耀着大地如此美丽。可是我却说乡情像土地里茁壮成长的麦苗,为了成长而不断努力。

  小时候的我,总是对一切都充满着好奇。那时,我常常抬起头询问奶奶:“奶奶,什么是情?”奶奶望着我充满期盼的瞳孔,没说什么,只是看了外面的'一片片麦地,嘴角上扬:“情就在那里,等以后你长大了,就懂了。”我十分疑惑,却又只能呆呆地望着麦地,它仿佛有着神奇的吸引力,使我对它有了一种想要摸清它的冲动。

  后来的我,总是一个人来到麦地,来欣赏这里的一切,这里的美好。刚播种的麦,麦苗长得不高,一眼望去,绿油油的。一阵微风吹过,它们如同一群顽皮可爱的孩子,左摆右摆,跳起舞来。时不时还会飘来淡淡的味道,掺杂着泥土味,还有草的清香。我对它有了更大的期待。

  长大后,我望着奶奶那苍老了许多的面孔,一头银发被染发剂所覆盖,变得灰白。时光、岁月带走了许多,但那片麦地还在。我对奶奶重复着儿时的那个问题:“奶奶,情到底是什么?”奶奶抬起她那不再年轻的面庞,望着我,依然什么也没说。她看向了那片金黄的麦地,我明白了,也许答案就在那里。

  我像以往一样来到了麦地,这里什么都没变,唯一改变的就是麦苗已经长大了,变得金灿灿的。这里的土地因为岁月的洗礼而不再那么肥沃,变得干燥。什么都没变,却什么都变了。我用手抚摸着这些麦子,似乎明白了这片土地所肩负的使命。我也明白了那是一种麦香蕴含着的淡淡的情。

  麦香让我忘记了平时生活中的枯燥;麦香让我忘记了学习中遇到的挫折;麦香让我忘记了悲伤的往事;麦香让我享受到了人间的美好。

  我奔跑在麦地间,那里有我追寻的梦,我像一个天真的孩童穿梭于间。遥望金黄的麦田,闻着淡淡的麦香。我明白,浓丽的外表不属于乡情,乡情是微风吹过,散发出的淡淡的麦香。

【乡情作文】相关文章:

(精选)乡情的作文12-30

乡情的作文07-22

乡情的作文03-06

乡情作文10-17

乡情(精选)08-30

乡情08-27

乡情04-11

[必备]乡情的作文12-12

[优]乡情的作文08-22

我的乡情作文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