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方案

时间:2023-12-13 11:56:53 一般方案 我要投稿

实施方案大全[4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扎实开展,我们需要提前开始方案制定工作,方案是计划中内容最为复杂的一种。那么问题来了,方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实施方案4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实施方案大全[4篇]

实施方案 篇1

  一、指导思想以提高教师师德修养,更新与拓展知识,提高教学基本功,提高教师教育科研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关注学校发展为根本,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以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学校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

  二、实施校本研修的目的

  1、通过校本研修,使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得到较大的提高;

  2、提高教师专业素质,促进教师成长为研究型、专家型、学者型的教育者;

  3、改善学校教育教学环境,解决在新课程改革中面对的各种实际具体问题;

  4、建立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合作交流、勇于探索的学习型组织。

  5、建设一支素质优良、与时俱进的教师队伍,以适应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素质的要求,推动学校教育现代化工程的实现。

  三、校本研修的基本原则1、发展性原则。根据时代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的新要求,不断更新培训内容、整合挖掘学校内外教育资源,创新培训方法和手段,不仅仅重视解决眼前的实际问题,更着眼于教师的持续发展。

  2、针对性原则。针对本校教师整体素质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和教育教学中的突出问题,确定校本研修的目标、任务、内容,避免盲目性。

  3、实效性原则。要立足于本校师资的实际状况,实实在在的产生培训效益,不要走过场、搞形式。

  4、实践性原则。教师专业的发展,教育思想的更新与开拓,最终要体现在课堂教学与整个工作的改进上,因此培训要与课堂教学实践相结合。

  四、研修任务与举措

  (一)研修管理

  1、需求分析:分析学校发展规划和工作计划、通过调查问卷与课堂调研等方式进行教师队伍发展现状分析,及时了解与掌握教师发展需求。

  2、项目拟定:根据教师需求拟定培训对象、培训目的、培训计划、培训教材、培训师资、培训考核。

  3、征求意见:了解教师发展需求,征求对培训课程的建议,正式确定培训课程、培训时间的安排以及培训形式的选定。

  4、项目申报:各研修小组拟报学校教务处、教研室进行审批,成立研修小组。

  5、项目实施:按计划开展校本研修活动,做好活动记录、出勤统计、成果登记并及时完成材料归档。

  6、学分申报:报学校教研室、或教务处,由学校专管员认定学分。

  (二)研修任务

  1、个人学习型活动:理论学习、发展规划、教学设计、听课评课、参与命题(校级)等。

  ①理论学习:参与校级及以上相关部门组织的读书活动,征文活动等。

  ②个人发展规划:制定个人发展规划的教师,完成《课堂教学改进计划》与《校本研修年度计划》的教师,上交个人发展规划材料,审核后认定学分。

  ③教学设计:参加集体备课并承担主备任务的教师,可申请学分认定。教学设计文本资料(由备课组长签字)上交教务处,审核材料后认定学分。

  ④参与命题:参与校级及以上统测统阅试卷命题的教师,可申请学分认定。命题教师将命题试卷上交教务处,审核材料后认定学分。

  ⑤外出考察:外出考察参加学术会议的教师向学校申请学分认定。外出考察教师将考察报告或研讨会交流稿,上交学校教务处、教研室。审核材料后,由学校教研室认定学分。

  ⑥观课评课:参与听课评课的教师,可申请学分认定。听课教师须填写评课记录表(包含听课记录及评课观点),上交教务处。审核材料后,由学校教务处认定学分。

  2、团队学习型活动:师徒带教、教研组专题活动、各类讲座等。

  ①师徒带教

  开展师徒带教(须预先由学校教务处备案)的教师,可共同申请学分认定。师徒带教教师须将带教证书(或协议书)、带教计划、指导记录、带教成果等资料,上交学校教务处。审核材料后,由学校教务处认定学分。

  ②、教研组层面专题活动

  开展教育教学专题研修(每学期不少于四次)。开学初,由教研组长制定校本研修计划、上交教研室处备案。

  学期末,教研组长撰写教研组活动总结和活动记录进行学分认定,上交教研室。审核材料后,由教研室认定学分。

  ③各类讲座

  开设讲座的教师向学校教研室申请学分认定。主讲教师将讲稿及PPT,上交教研室。由教研室审核材料认定学分。

  听取学校讲座(含全体教职工会议)的教师,有考勤、有会议记录,经学校办公室或教务处审核认定学分。

  ④其他:指经学校办公室或教务处、教研室认可的具有一定规模的专题研讨活动。

  开展“城中论坛”主题研讨活动,每学年一次,由学校办公室与教务处、教研室协调组织,材料完整,上交教研室备案,审核材料后,由教研室认定学分。

  开展“城关中学好课标准研讨活动”,由教务处、教研室与教研组协调组织织,材料完整,上交教务处、教研室备案;审核材料后,由教研室认定学分。

  开展“教师师德修养专题研讨”,由政教处与年级组协调组织,材料完整,上交政教处及教研室备案;审核材料后,由教研室认定学分。

  3、教育科研活动:课题研究、论文论著、教育教学案例、公开课展示等。

  ①课题研究

  承担校级及以上课题的项目负责人,可向学校教研室申请学分认定。课题结题后须形成结题报告,附上课题相关材料,交教研室备案。

  ②发表论文、教育教学案例

  发表校级及以上论文、教育教学案例的教师,可向学校教研室申请学分认定。论文论著撰写教师将发表论文或教育教学案例的复印件(包括封面、目录、正文)上交教研室,审核材料后认定学分。

  ③成果获奖

  公开课获奖的教师,可向教务处申请学分认定。学期末,获奖教师将获奖证书复印件上交教务处。审核材料后认定学分。

  ④公开课展示

  开设校级及以上公开课,包括青年教师评选课、骨干教师示范课的教师,可申请学分认定。上课教师须将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改进计划书、教学反思,PPT课件等资料上交教务处。审核材料后认定学分。

  (三)分年度研修目标

  **年度:制定校本研修制度;形成评价机制;开展县级课题组与教师个人层面的分析调研;开展“好课标准”的探索。组织开展高效课堂探索活动;开展公开课、示范课、评优课,学习落实“好课标准”;加强集体备课。

  **年度:完善校本研修制度;进一步完善评价机制;开展师德与教育教学方法培训,组织教师学习相关资料;建立校本研修领导小组;扩大研修形式和范围,组织录像评课、备课录像、开展同课异构活动。

  **年度:加强校本研修课程的规范管理;加强教研室、教研组、备课组建设;开设教育教学的相关讲座;加强班主任培训的'多样性以及成果资料的收集;建立教师校本研修档案袋;开展系列性的教学技能比赛(教研组内公开课、学校级别的评优课、当堂评课、教学技能考试、教学论文撰写等系列比赛)。

  **年度:通过省市校本研修现场会的参观学习,规范我校校本研修小组与校本研修课程的管理,提高学校研修管理者特别是校长第一责任人的思想认识和管理水平,提高全体教师对校本研修的思想认识;进行师德讲座与活动的开展;加强教研组与备课组工作活动的开展与评价,继续开展扎实有效的校本研修活动;进一步加强班主任培训工作;认真完成校本修相关材料的收集整理。

  **年度:对“十二五”教师研训工作进行筛查与回顾,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查缺补漏,真正形成适合我校校情,并符合国家新课改要求的校本研修管理机制及研修模式,并将其做为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长期坚持;并完善考评与资料的收集。

  (四)研修要求

  (1)研训目标明确:与学校发展规划和工作计划、教师队伍现状和发展需求相适应。

  (2)研训过程规范:严格按照《省市县“十二五”校本研修实施意见》的要求实施。

  (3)研训效果明显:使教育教学能力明显提高;教师人文素养增强;青年教师、骨干教师形成梯队。

  (4)研训资料完整:严格按照《县、校“十二五”校本研修实施意见》的要求收集资料

  五、校本研修的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和管理。

  成立校本研修指导小组和校本研修办公室。校长为校本教研的第一责任人,是校本教研的身体力行者。以教导处、教科室、教研组为主体成立校本研修工作小组,深入教研组组、班级听课、评课,力求做到融教研、科研、调研为一体,逐步成为校本研修的主力军。

  1、领导小组

  组长:李正彦(校长)

  副组长:李安吉、王怀育(副校长)

  成员:康巨龙、曹静仙、李民池、杨育科、蒋宝军(主任)

  2、加强校本研修的宏观指导,加大督促管理力度。

  为加大督促检查和管理,特制定了《校本研修过程指导制度》、《校本研修督导检查制度》

  《校本研修检查评估制度》、《校本研修评价激励制度》、《校本研修资源支持体系》。

  (二)落实校本研修的保障机制

  1、学校在每学年或每学期事先制定出教研组、年级组、各科室及学校的工作规划及学校级的大型活动的临时安排时间表,以便实施。

  2、学校给予各项研修活动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和经费支持。

  3、依据《校本研修评价激励制度》,在大型活动结束后及时进行表彰奖励;并在每学年教师节前对一学年中全校各处室工作人员及教师教学教研情况给与综合考核,并对优秀人员给与表彰奖励;将教师参与研修活动于职评和绩效工资挂钩。

实施方案 篇2

  学校应当成为一定区域内的文化地标,书香氛围是校园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为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关于“全民阅读”的战略部署,积极响应安徽省“书香安徽”建设活动的号召,根据安徽省教育厅实施“建书香校园树文化新人”阅读行动和安庆市教体局相关文件精神,深入推动我市全民阅读活动的开展和书香校园建设,使我市中小学生人文素养不断提高,阅读习惯逐渐养成,引领全民阅读的氛围逐步形成,决定从20xx年春季开始,在全市中小学实施“阅读伴成长工程”,特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阅读伴成长工程”以保证学生阅读真正发生为基础,以提高教师的综合素养与工作品质为追求,以优化家庭阅读环境为辅助,引导广大师生及家长感受阅读文化的魅力,提高思维品质和文化品位,进一步推动“书香校园”“书香家庭”和“书香城市”建设,着力打造“阅读伴成长”阅读品牌,为促进我市全民阅读工作有效推进和教育文化生态高位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二、主要目标

  通过实施“阅读伴成长工程”,全市中小学校将阅读从教学层面提升至教育层面,从语文学科拓展渗透覆盖至各个学科,形成浓厚的校园阅读文化;教师充分认识学科阅读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探索学科阅读的教育功能,自身阅读水平和阅读指导能力得到明显提高;学生养成每天阅读的良好习惯,有较高的阅读兴趣和较强的阅读能力,为终生发展打好学业基础和精神底色。

  三、具体内容

  各地各校在实施“阅读伴成长工程”中要结合实际,充分发挥学校的教育资源优势,按照“科学规划全局、区域整体推进、学校主动参与”的思路组织实施,具体内容如下:

  1、以校园文化为引领,营造“阅读伴成长”氛围。要把“阅读伴成长工程”融入到我市中小学文化特色学校创建活动中去,紧密结合学校的德育活动和校园文化建设,提升“阅读伴成长工程”的质量。积极推行“晨诵、午读、暮省”,让阅读逐渐成为师生的一种有益的生活方式。

  2、以场馆完善为保证,创造“阅读伴成长”条件。要牢固树立“图书是用来读的”的思想意识,高度重视图书馆、阅览室、班级图书角等现有阅读场所的建设,探索建立阅读区、阅读长廊、图书漂流站等形式,应以方便学生阅读为前提,创新图书馆和班级图书角的管理模式,探索便利、高效的借阅方式,使学生在校内时时处处可以阅读。

  3、以课程建设为抓手,夯实“阅读伴成长”根基。要强化课程意识,要充分认识到阅读不仅仅是语文学科的事情,要将“全学科”阅读进入阅读的'课程视域,如经典阅读、外语阅读、数学阅读和科技阅读等。还要将“阅读伴成长工程”纳入校本课程,充分利用现有课程资源,鼓励编写并使用阅读成长读本教材,努力提高“阅读伴成长工程”的课程化水平。

  4、以课堂教学为平台,提高“阅读伴成长”能力。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对“阅读伴成长工程”的支撑与提升作用,要安排专门的阅读指导课,如“阅读引导课”“品读赏析课”“交流展示课”等,要重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培养学生掌握行之有效的阅读技巧、阅读方法。

  5、以系列活动为载体,激发“阅读伴成长”兴趣。要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使学生真正体会到读书的乐趣。要与读书节、文化节、科技节和图书跳蚤市场等活动紧密结合,充分利用校园活动、班团队会、兴趣小组、课外实践活动等载体,努力探索阅读与实践相结合的有效机制。各校在教师中成立读书沙龙、读书俱乐部等,在学生中成立书迷协会、文学社等,定期不定期开展读书征文比赛、读书故事会、佳作欣赏会、读书心得交流会及美文诵读、阅读知识竞赛、读书笔记展评、作家进校园、校园读书节等活动,交流读书心得,培养师生阅读兴趣。对有影响的活动,各地各校要大力宣传和推广其经验。

  6、以教师引领为推手,提高“阅读伴成长”质量。要强化教师对学生阅读活动的系列指导。在推进“阅读伴成长”工程实施中,教师要担负起示范引导阅读、指导阅读方法、推荐优秀读物等职责。一方面,积极提倡教师广泛阅读、与学生共读,要求学生阅读的图书自己首先要深度阅读,要求学生养成的阅读习惯自己要为学生做好榜样率先垂范;另一方面要开展有关课外阅读的校本教研,让更多的教师掌握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和途径,提高学生阅读指导的整体水平。

  7、以家校共读为补充,拓展“阅读伴成长”空间。以实施“阅读伴成长工程”为契机,依托“家长学校”,积极引导家长与学生进行同步阅读,营造良好的家庭阅读氛围,积极创建“书香家庭”,拓宽“阅读伴成长工程”的实施空间。

  四、工作要求

  (一)科学规划全局,区域联动

  各地各校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群策群力,形成合力,要成立领导小组,分工负责、协同推进“阅读伴成长工程”,并制订本地本校实施“阅读伴成长工程”的行动计划。各地要选择和重点指导一批学校,以点带面,树立标杆,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

  各校要充分认识实施“阅读伴成长工程”的重要意义,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阅读伴成长工程”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层层落实。要把读书活动作为创建文化特色学校、提升办学品位、提高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二)完善评价体系,有序推进

  1、与“特色学校”评估相结合。为保证“阅读伴成长工程”广泛深入实施,各地各校要充分发挥“阅读伴成长工程”在创建“书香校园”“文明校园”“特色学校”中的积极作用。

  2、与教学实绩考核相结合。为激发广大教师在“阅读伴成长工程”中的积极性,各地各校要明确专人负责落实“阅读伴成长工程”各项活动,要将教师参与“阅读伴成长工程”情况与教师教育教学实绩考核、评优晋级结合起来。

  3、与各项评比活动相结合。各地各校要通过开展阅读明星、阅读导师、书香班级、书香家庭、优秀文学社团、读书征文等评比活动,激发师生的阅读热情,展示师生的阅读成果,督促学生形成广泛的学科阅读习惯,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深度阅读。

  4、与教育教学常规检查相结合。各地各校要将“阅读伴成长工程”实施情况作为必查项目纳入对教育教学常规检查之中。规定动作是:每周一节阅读指导课排入课表;自选动作是:根据学校情况,指导学生课外自主阅读,做到有目标、有任务、有跟踪检查方案,小学生每天不少于一小时,中学生每天不少于半小时。

  (三)全力保障实施,协同推进

  各地各校要结合实际,广泛宣传“阅读伴成长工程”的重要意义,及时通报活动消息,总结宣传活动中涌现出来的鲜活经验、先进典型,营造参与、支持和推动“阅读伴成长工程”工程实施的浓厚氛围。

  各地各校要对照《安徽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标准(试行)》中关于图书馆、阅览室、公共阅读空间、数字阅读、生均藏书册数等方面的要求,要进一步加强硬件投入和软件建设,切实解决中小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普遍存在的图书数量少、种类单一、内容陈旧等问题。

  各校要按照要求制订相关制度,建立相关机制,坚持不懈地开展“阅读伴成长工程”活动,促使学生从内心生成强烈的读书愿望,养成每天读书的生活习惯,让读书行为贯穿于生命的每一天。

实施方案 篇3

  根据国家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要求精神,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定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为了全面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坚持素质教育内容的时代性和全面性;通过公正、客观、科学的评价,引导广大小学生在知识、能力、素质诸方面协调发展,结合我校课程改革以及学生评价改革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教育创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积极探索建立促进学生发展的多元化评价体系,本着“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原则,我校将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发展的多元化评价。淡化甄别与选拔,关注个体的进步和多方面的发展潜能。充分发挥评价的促进发展功能。通过评价,让每名学生都能体验成功,把握优势,增强自信,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评价原则

  1.导向性原则

  评价应坚持素质教育的正确方向,引导学校正确贯彻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从德、智、体等诸方面综合评价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健壮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及健康的审美情趣。

  2.全面性原则

  学生综合素质评定,要有助于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着眼于全面性,反映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发展性原则

  评价要坚持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为学生的发展服务。评价中既要考虑学生的过去,重视学生的现在,更应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注重评价的过程,使多元评价更进一步深入学生发展的进程,激励学生健康成长.

  4.多元化原则

  评价内容应体现多元,即从过去过分重视学业成绩转向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通过评价,使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和心理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健康素质及兴趣特长表现等多方面得到综合发展。其中科学文化素质及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更要关注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与方法以及与之相伴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

  5.差异性原则

  学生综合素质评定,在坚持评定内容全面性的前提下,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体现学生见的差异性,要关注学生的特长和潜能。

  6.可操作性原则

  学生综合素质评定是一项系统工程,必然要经历一个实验、积累、总结、完善的过程,要逐步完善评定的内容、标准、方法和程序,要做到操作性强、实用性强、简单、易行、科学、合理。

  7.人文性原则

  树立以人为本的评价观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评价的激励和改进功能。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通过评价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水平上都能得到发展和提高,激励学生增强自尊性、自信性和自强不息的精神。

  三、评价内容

  依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学生实际,我校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内容包括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及心理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考核情况、身体健康情况、兴趣特长表现、教师寄语及班主任评语。

  1、评价项目评价内容说明

  思品习惯及心理素质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对学生在文明礼貌、遵守纪律、团结同学、关心集体,劳动习惯、与人合作、不怕挫折、爱护环境的八项指标进行评价。统一制定评价标准,各年级依据标准做认真细致的考核。

  科学文化素质按照课程计划要求,对学生所学的语文、数学、英语、思品、艺术(音乐、美术)、劳动共八门学科在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能力、学习水平的`五项指标进行评价。统一制定学科素质发展标准,各年级依据标准进行测试。

  2、考核

  情况语文学科素质的发展、知识的掌握;数学学科素质的发展、数学学科知识的掌握。学校统一命制试题,对校学生进行集体与个别考核。

  身体健康情况体育课成绩、体质健康标准。

  1)运动与健康知识考核成绩(由相关教师提供学生的考每位核试卷);

  2)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成绩(由相关教师提供);

  3)学生到校率(由班主任提供,并签字);

  4)参加体育课活动的情况(由相关教师提供,并签字);

  5)参加学校与校级以上体育活动的情况(由相关教师提供,并签字);

  6)参加学校与校级以上体育活动获奖情况(获奖证书的原件、复印件)。

  兴趣特长表现兴趣爱好、社会活动、特长认定、获奖方面。

  1)学校创设环境;;

  2)定期组织社会活动

  3)关注学生的个性特长。

  3、实践能力

  研究性学习、技术与设计、信息技术考核成绩(由相关教师提供每位学生的考核试卷)

  1、研究性学习成果(如:各学科的小制作、小设计、各类总结、活动报告、小论文等);

  2.小制作、小论文、小发明,以及课题方案、报告等的获奖情况(获奖证书的原件、复印件)。

  3.研究性学习、技术与设计、信息技术考核试题,由学校组织人员拟订,统一组织考试;

实施方案 篇4

  为了进一步密切家园联系,激发全体家长参与幼儿园管理的积极性,推进幼儿园工作健康有序地发展,有效促进幼儿健康和谐发展。我园将进行幼儿园家长委员会换届改选,新生班级家委会建立工作。具体安排如下:

  一、家委会委员候选人条件

  1、热心幼教事业,具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和素质;

  2、能以身作则,遵守幼儿园的各项规章制度;

  3、热心为大家服务,有一定的组织、协调管理能力;

  4、关心幼儿园工作,乐意为幼儿园工作献计献策;

  5、家委会成员有一定的代表性,可来自各个层次;

  6、有充足的时间参与园内各项活动。

  二、新生班级改选要求

  1、本次新生班级家委会建立采用家长自荐(填写附件一)、班主任推荐和民主选举的`方式产生。

  2、新班选举产生班级家长委员会委员5名,园级家委会委员候选人1名;上报并参与园级家委会选举。

  三、园级家委会委员产生办法

  1、家委会成员受聘后召开园级家长委员会会议,选举产生家委会主任及确定人员分工。(15名园级家委会委员,其中园家委会主任1名,副主任2名,1名秘书长,3名组长分别负责一个年级,其他为园级家委会委员。)

  2、在幼儿园进行公示期间,如无异议,新一届园家委会正式成立。

  3、家委会成立后,参照幼儿园工作计划,结合实际情况,修订家长委员会章程,制定切实可行的家委会工作计划,明确家长委员会主任职责,制定家园联系制度并认真组织实施。

  四、具体安排

  1、班主任会:12月6日,召开班主任会议,告知幼儿园家长委员会换届改选,新生班级家委会建立相关事宜。会后,班主任通过班级博客、家园联系平台告知全体家长。12月16日,各班组织班级家委会自荐工作,指导家长填写好自荐表格,上报保教处。

  2、班级家委会建立:12月17日上午,各班选举建立5人班级家委会,明确职责分工(主任、组织部、宣传部、活动部、财务部)。各班推荐1名园级家委会候选人。

  3、园级家委会产生:12月19日上午,园级家委会候选人前往会议室,评选产生园级家委会成员。

  公示:12月19日——22日,幼儿园家委会委员候选人公示期,公示期间如有异议请提交至园长室。如无异议, 新一届园家委会正式成立。

  4、第一次家委会:12月23日召开第一次家委会,公布具体职务。

  真诚邀请各位家长朋友加入到幼儿园家委会队伍中来,让我们携手为孩子的健康成长而努力!

【实施方案】相关文章:

(经典)实施方案11-25

实施方案(经典)10-25

[精选]实施方案10-25

(精选)实施方案10-21

实施方案08-02

[经典]实施方案08-10

实施方案(经典)09-03

实施方案(精选)10-06

【精选】实施方案10-07

实施方案[经典]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