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意义》评课稿荐

时间:2023-12-11 16:33:00 意义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比意义》评课稿荐经典4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评课稿,评课有利于信息的及时反馈、评价与调控,调动教师教育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何把评课稿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比意义》评课稿荐,欢迎阅读与收藏。

《比意义》评课稿荐1

  《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是人教版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教学内容,其教学目标是:使学生经历百分数产生的过程,感受百分数的价值,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明确百分数为何又叫百分比或百分率;使学生理解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与区别;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与生活,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和收集、处理、解读信息的能力。吴老师精心的课堂设置和精彩的课堂演绎让我们的耳目一新,诠释了对教学目标的达成。

  吴老师的课粗中有细,有自己独到的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体现了这样几个特点:

  1、让学生充分体验百分数产生的必要性。

  在教学伊始,吴老师先出示学生熟悉的几个鞋业生产的皮鞋的合格数量,提问:你认为哪家鞋业公司的产品质量最好?大多数学生会认为哪家鞋业公司的合格数量最多,产品质量也就最好,然后出示相对应的被抽测数量,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发现合格数量最多,产品的质量并不一定最好。从学生的认知层面上看,学生首先关注的是不合格越少,产品质量最好,接着在吴老师的引导下学生逐步向要判断产品质量需要看合格数量占被抽测数量的几分之几(百分之几)过渡,从而让学生在充分体验百分数产生必要性的前提下初步感知百分数的'意义。

  2、在具体情境中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在初步感知意义的基础上,吴老师出示先三组信息:

  (1)咱们学校有60的学生参见兴趣小组。

  (2)酒精52度。

  (3)文件下载已完成21。让学生读出百分数,并说出具体的意义,在这一环节中,吴老师将生活和数学知识有机的联系在一起,建立意义的联系,使学生明白数学知识来源与生活,又反过来服务生活,帮助他们在生活中发现百分数的意义,进一步丰满百分数的意义。学生学习的不只使“文本课程”,更是“体验课程”。在引领学生区别百分数和分数的教学中,吴老师出示信息:一根绳子长米,减去了它的。通过带领学生讨论和解读,使学生完成了一个对百分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并将相比的一个数与另一个数分离出来,赋予具体内容,深刻感知百分数的本质属性。同时通过比较,突出了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和区别,引起新旧知识的矛盾,促进学生的注意力指向新的知识点。

  3、练习设计简约而丰满。

  在练习设计时,吴老师吧练习的素材做到了“简约而丰满”。通过写分数,判断,根据成语猜百分数,即巩固了读写,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而且进行了意义的感悟和理解,特别时猜百分数环节的设计,学生兴趣盎然地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自然地融入到数学课堂教学中。

  在课的结尾,吴老师以“情感教育和评价”为载体,让学生在名言“哪怕只有1的希望,我们也要尽100的努力”“天才=1的灵感99的血汗”的体验中感悟人生的价值观;在用百分数表达自己学习情绪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去审视自己的学习情绪,反思自己的学习情绪,更学会用数学的方法来表达自己的学习情绪。

《比意义》评课稿荐2

  玩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将数学游戏设计新颖有趣,别具一格,可见黄教师独特的创造才能。这一设计,使学生的思维处在变化发展中,教学过程也在动态中,师生都进入了真正思考的创造境界。

  从黄老师上“约数和倍数的意义”的精彩片断,欣赏他的教学艺术。

  1.导入,体现了一个“趣”字。黄老师的导入可以说是敏锐地捕捉了生活中的信息,把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以数学的方式呈现,让人不得不佩服他的奇特构思。教学时通过教师的周密安排,学生自然入境,仿佛是在玩一种有趣的游戏,其实却是教师精心安排的一个数学问题情境;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感受到了生活与数学之间的联系,拉开了在趣中设疑,在趣中体验的序幕,这样的教学真可谓苦心经营、匠心运作、一箭双雕。在新课教学中,黄老师有意地选取了19.44等特别的数字让学生说一说倍数和约数的关系,无疑又给课堂教学增添了新的乐趣。

  2.新授,体现了一个“实”字。黄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十分重视揭示知识的发生过程,紧紧围绕培养和提高学生思维能力这个核心,不断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他采用了推理方法、思维方法和思想方法,让学生从算式中找出能整除的算式,揭示整除和倍数、约数之间的关系.再通过举例去验证约数与倍数的关系,学生感受数与数之间的联系,在推理中“悟”出知识的规律。整个教学过程环环紧扣、一气呵成,起、承、转、合圆润自然、通达顺畅,给人以美的享受。学生也在学习中真正获得体验。实实在在地经历一个探究的过程,这样的学习对学生来说是难能可贵的。在练习的设计上,从唯一答案到有多个答案,逐步深化,既巩固和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又学会了运用逐层递进的训练方式去发展学生的思维,无不体现一个“实”字。

  3.结尾,体现了一个“活”字。如果说引人入胜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那么,画龙点睛的结束则使成功得以巩固。黄老师在结束教学中的活动游戏,设计得颇有韵味。他让学生判断自己的学号数是哪些数的`倍数,依次让学号是2.3.5……的学生离开教室,有意的留下学号是等同学,让这些同学想办法去解决这个问题。黄教师灵活巧妙的设计,使教学过程不仅仅停留在快乐的学习状态中,而是进入了真正思考的创造境界。学生面对教师精心设计、饶有趣味的问题,不是望而生畏,而是跃跃欲试。在积极参与探讨、质疑、创造的教学活动,既巩固了知识,又享受了数学思维的快乐,可谓一举多得。

  黄爱华老师把教材中普普通通的一节课,上得有声有色,使师生之间、上课与听课教师之间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黄老师精湛的教学艺术、高超的教学技艺、挥洒自如的教学风格博得了听课老师的赞赏。

《比意义》评课稿荐3

  百分数的意义是学生初步认识百分数,是学生对数的认识又一个拓展,它是以后进一步认识百分数解决问题的基础。厉老师的这节课给了我不少感受。

  感受一:联系生活经验,提高学习积极性,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新课标提出课程内容要选择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利于学生体验与理解、思考、探索。这节课从打篮球引入,通过问题“哪一场投得准”引发了学生的热议,在交流中让学生初步感受百分数是数之间的关系。在课前让学生搜集生活中的百分数,让学生感受到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由于这些百分数在生活中很常见,学生对其有了一些生活经验,所以课上交流自己搜集的百分数,学生更能准确地、深入地体会百分数的意义。在练习中,给学生提供生活情境,然后选择相应的百分数,学生的兴趣已被充分调动,积极投入到思考的`行列中。课中学生对百分数的意义的理解已经足够地深入了。

  感受二: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

  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老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这节课厉老师抛出问题后,让学生自主探索、小组交流,学生各抒己见,当学生遇到困难时,厉老师举了2个恰到好处的例子,让学生豁然开朗,这里既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体现了老师的主导作用。这节课关注了学生知识的形成过程,让每个人在数学上得到了不同的发展。

  感受三:练习设计有层次,更利于学生内化新知,连接旧知

  这节课设计了有层次的练习,让学生写百分数、解释生活中百分数的含义、根据提供的生活情境选择百分数,使学生逐步理解、掌握、运用百分数。在练习的过程中,让学生深刻感受到百分数表示数之间的关系,再通过具体情境让学生逐步感受到百分数也可以叫做百分比、百分率。

《比意义》评课稿荐4

  听了潘老师执教的《百分数的意义与写法》一课,有以下几点值得我学习:

  一、新课程目标的把握比较到位。潘老师通过具体实例,始终将学生置身于所创设出的各种情境中,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百分数的意义,并能逐步地进行抽象、概括。如:让学生说说本班男生人数是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几,让学生说说课前收集的生活中的百分数…然后引导学生认识百分数,使学生明确:百分数表示的是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这样,一方面可以使学生由具体到抽象,逐步理解和掌握百分数的意义,为后面的百分数的计算打好基础;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逐步认识综合、抽象和概括等思维方法。

  二、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百分数的存在,发现数学问题,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教师充分利用情景问题,当学生初步感知了百分数的意义以后,教师此时也没有刻意强调用百分数的意义,而是加深这种体验。之后让学生说说什么是百分数,学生的这种迁移表述虽然不够准确,教师却在用心呵护,耐心地鼓励学生继续叙述。其实百分数的概念用语言表述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所在,教师注重学生对于概念的理解过程,而不是简单地将概念传递给学生。

  三、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性。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一个渐进的、螺旋上升的过程。在整个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的教学预设是巧妙无痕的,生成是精妙自然的。整节课老师不是直接把知识教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自己学习。如:你想学到有关百分数的哪些知识,因为前面同学们已经收集了不少生活中的百分数,现在老师问他们想学到什么,一下子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的思维迅速转移到课堂上来,为该课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基础,把学生推到了主动探索的位置,真正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体现了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接下来的小组学习,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活动掌握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法,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能力和合作意识。同时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快乐。

  四、灵活处理教材。本课的教学重点一是百分数的意义,二是百分数的写法,潘老师在教材的处理上,能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合理安排,扶放结合,详略得当,层次感较强。课堂练习的设计突出练习的针对性和全面性,既有巩固百分数读写的练习,也有促进学生对百分数含义的理解,让学生牢固掌握百分数概念的练习,同时还安排了根据实际数据提出数学问题的开放性练习,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五、教学语言简练,对于学生的发言能够给与及时、恰当的评价,较好地调控课堂氛围,给学生创设了轻松的学习氛围。

【《比意义》评课稿荐】相关文章:

【荐】《比意义》评课稿12-17

《比意义》评课稿【荐】12-16

【荐】比意义评课稿07-16

(荐)《比意义》评课稿07-15

《比意义》评课稿(荐)07-15

《比意义》评课稿[荐]08-18

[荐]《比意义》评课稿08-13

荐《比意义》评课稿10-09

《比意义》评课稿荐10-02

分数的意义评课稿【荐】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