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那成长的拔节声》读书心得

时间:2023-11-20 11:31:55 读后感大全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听那成长的拔节声》读书心得

  我们心里有一些收获后,不妨将其写成一篇心得体会,让自己铭记于心,这样就可以总结出具体的经验和想法。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听那成长的拔节声》读书心得,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听那成长的拔节声》读书心得

《听那成长的拔节声》读书心得1

  烧开一壶水,泡起一盅茶,捧起飘着墨香的《听那成长的拔节声》一书,细细品茗其中的韵味,似听到了嫩芽冲土而来、竹笋节节攀高、花朵含苞待放、枝头所果累累的成长声音。

  本书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正如四季的自然演变,经历着起步、提升、成熟到逐渐完善的过程。书中以丰富的案例阐述了一个幼儿教师怎样通过读书、参与园本教研、与他人对话、与自己对话等途径,逐渐走出职业发展的困惑,不断掌握教学技巧,提高专业发展水平,成为骨干型教师。

  细细品读《听那成长的拔节声》,书中让我深受启示的地方有很多,联系我园实际,其中有一个地方让我印象尤为深刻。

  在夏之篇中讲到了“姐妹园”结对研讨——牵手乡镇幼儿园。作者以讲故事的形式,通过鲜活的案例,讲述了乡镇园与城区园结对研讨的活动情境。

  智慧的`园长构建了一个开放、温暖、知性的学习环境,让乡镇和城区的老师们能自由而轻松地交换彼此的情感和理念,特别是乡镇园的老师们,改变了以往的自卑和胆怯,在研讨活动中表现得异常活跃。

  一系列的教研活动,使两园老师的集体智慧被焕发,思维碰撞出灵动的火花,这种民主、开放、和谐的园本教研方式正是我们所期望和今后要学习的。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学习这种“姐妹园”结对研讨的方式,找机会与城区幼儿园牵手共同活动,让每一位教师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在自信中走过平凡岗位的每一天,让集体智慧的火花闪现在每一次活动中。

  在活动中唤醒大家沉默的教师意识,激发教师们重塑自我以及自主自觉发展专业知识与能力的动力。

《听那成长的拔节声》读书心得2

  读了《听那成长的拔节声》中的第三部分秋之篇中的第一篇文章便是《 与儿童对话:“聆听”儿童的声音》,让我感触颇深。书中介绍对话是灵感的相互交织,是思维的彼此碰撞,教师与儿童的对话是最有趣的,最有意义的。教师必须重视与儿童的对话。反思自己在教育时的点点滴滴,发现有颇多不适之处。

  在最近的一次区域活动时,班上的'咪咪拿了一本关于动物的书跟我说:“老师,你有没有见过企鹅啊?”我说:“没有啊。”“那你知不知道企鹅是长什么样子的?它喜欢吃什么东西?企鹅边上都是冰会不会冻死啊?”换了以前我可能会觉得他一连串的问题真烦人,可现在当我看到渴求知识的样子,觉得咪咪很可爱,很有上进心。只听咪咪继续着他企鹅的话题,“我还知道它走起路来像小鸭子,身上有黑颜色和白颜色。他足足讲了几分钟。”我耐心的听咪咪手舞足蹈的介绍完他对企鹅的认识,感到他的语言和动作都很有趣。等他说完,我才跟他说:“恩,你说的很对,企鹅是生活很冷很冷的冰山上的,喜欢吃小鱼、磷虾,它呀还是个游泳高手呢!”听我这么一说,咪咪更来劲了,不停的喊着“企鹅真棒!企鹅真棒”!

  这次我认真的倾听了咪咪的谈话,让我更好的了解了他,进行了真正的交谈,这不仅增强了咪咪的语言表达和人际交往的信心,同时,增强了教师和幼儿之间平等的、心以心的沟通。

  孩子有孩子的特点,作为一名专业的老师,在与孩子交流时,要尊重幼儿的想法,提出的问题也要在孩子的经验基础之上,我们应该走进去拥抱“孩子世界”,聆听孩子,走进孩子。倾听,还是尊重他人的表现。在以后工作中,我们都要认真的倾听每一个孩子,让我们更好的了解了幼儿的需求,以便更好的教育好我们的孩子。

《听那成长的拔节声》读书心得3

  《听那成长的拔节声》一书,作者运用了大量草根化的案例,通过呈现情景、描述过程、表达观念、传授经验,与我们分享了幼儿教师专业发展之路上的所思、所想、所感。

  文中的各种研讨模式真真实实吸引了我。特别是关于“游戏化”研讨,看了不得不让我佩服设计者的独具匠心。

  说起研讨,可能是我们每个老师最最头疼的一件事,尤其对于一些老教师来讲,更是无从说起,对于那些不善言辞的老师来说,更是一种负担。

  每次要开展研讨活动,组长与老师就皱眉,要是轮到有上级领导要来参加,大家更是惶恐,大多数教师在活动中是一言不发,所以,研讨活动变了味,成了组长或者个别领导者的一言堂了。

  读了《听那成长的拔节声》一书后,突然有一种眼前一亮的`感觉,原来研讨也可以这么快乐,原来研讨可以以游戏的形式行进。对于文中艺术研讨中的一步步游戏步骤,内容其实也是紧紧围绕着研讨的内容,所兼顾的游戏方法只是为了调节气氛,为了给大家解压吧。

  于是我想,假如我们以后在研讨活动中也安排一些游戏情节,是不是可以更好地被老师们所接受,记得在去年的一次“香幼学苑”中,主持人曾经把从外面学到的一些游戏作为活动的热身运动,也得到了教师们的踊跃参与,不但为后面的活动增加了气氛,更是调节了教师们疲劳的身心,大大提高了教师对活动参与的积极性。

  这一点说明,在研讨中渗入游戏的成分是切实可行的。或许我们可以不像作者书中所介绍的那些游戏法研讨那么方案化、复杂化,我们可以在研讨中增加一些游戏的成分,如:动动手、动动脑、松松骨、舒舒气的小游戏,缓解大家精神上的负担,未尝不可。

  只有老师们没有了任何负担,思维才会活跃,言语不会束缚,那么所谓的灵感、思维的火花就会喷发。教师的专业形成自然会渐渐水到渠成了。

  以上所言,或许只是本人读书后的胡言乱语,但不是不可尝试,但愿看到我们以后研讨活动中的快乐氛围。

《听那成长的拔节声》读书心得4

  晶莹剔透的露珠,一棵禾苗刚出的两颗新谷粒,青青的绿意,简单却透露着勃勃的生机,让人忍不住去翻阅它。慢慢地走进《听那成长的拔节声》,平实、细致、努力、感动冲击着我,分享作者的成长经历,感悟到了一名幼儿教师从稚嫩走向成熟的成长。

  其中,最让我感同身受的就是“春之篇”。春,代表着万物复苏,而对于我们,则是新生,一切从头开始。

  “当我第一次听到孩子们喊‘老师好’时,当我看到孩子们那一双双天真无邪、渴望知识的眼睛时,责任感、荣誉心在我胸中激荡,强烈而充满柔情,于是,我对自己说:‘我要做个好老师!’”

  是啊,作为初出茅庐的80、90后的我们,这俨然也是我们心中的写照。从迈出校园,踏上工作岗位,各种忐忑在心中,但唯一的想法就是:要做个孩子、家长喜欢的老师。

  “嫩蕊细开——开启幼儿教师专业起步之旅”。

  作者称我们的幼儿教育事业为“旅程”。确实如此,从起步到结束,作为教师的我们,不正是在进行一场美好而快乐的旅行吗?与孩子们相识、相熟、相知,一步一步,他们笑、我们笑,他们伤、我们伤,这样的旅程是多么神圣、充满激情。我是充满着期待的。

  “我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吗?我能胜任自己的工作吗?”

  这样的问题,我也同样问过自己,但同时,我能够自信地回答自己:“我能、我可以。”虽然困惑、迷茫着,但自己给自己打气,即使幼稚了点,却也能增加自己的士气吧。似乎这样想着,美好就在迎接着我。

  一个“现场招聘会”引发过我的思考,但答案一直不是很明确,在书中,让我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首先,我们要学会正确地认识自己和他人。其次,要学会正确地看待并懂得珍惜自己的`工作。是啊,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不容易;工作繁杂之余,我们都曾会有小小的牢骚、抱怨,为何?我们重新审视自己,这些是否有必要。

  现在,我们“相约星期二”给了我们青年教师一个共读、共学、共识的平台,我还有两位认真负责的好师父,园内的教研活动更是提高我们对教学活动的组织能力……师父的带领、教研活动的过程、观察与反思、这些都是作为“新生”的我们所需要的,是我们能够茁壮成长的条件,是我们胜任教师工作的基础。

  我与作者一样庆幸,拥有了这些机会,我愿跟随这样的脚步前行在我的旅程中——小小幼师初长成。

《听那成长的拔节声》读书心得5

  在我的印象中,家长会总是这样一幅场景,家长坐在下面,老师就在上面不停地说啊说……仿佛唱主角的永远是老师,而家长与老师之间的交流总是停留在家长会以后的简短时间内,才互相之间说说孩子在校的表现。这样的一种形式一直停留在我的脑海里,直到看到书中夏之篇“体验式家长沙龙:另类家长会”,才让我对家长会的组织和开展建立了重新的看法。

  书中,家长会的主题为“今天,你的孩子有好好吃饭吗?”,邀请了幼儿园班级的老师和一些幼儿家长一起参与。活动的开始,并没有直接切入主题,请家长参与讨论关于孩子吃饭的`问题,而是先在活动室的桌子上放上一些点心和饮料,请他们任意品尝,其一是营造了一种宽松、温馨的氛围,其二也为接下来的活动做了一个巧妙的铺垫,那就是家长在选择食物的时候对食物也是有偏好的。这样,无形中让家长们对幼儿加深了理解。在明确主题过后,家长们便打开了话匣,对自己孩子存在的问题和老师之间进行了交流,老师们也把自己的方法介绍给家长们。活动的尾声,大家都有所思有所获,主持人适时地进行总结。整个沙龙的氛围很轻松,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抱着一颗坦诚交流的心,而大家收获的却比单纯的家长会多很多。

  这样的体验式的家长会让我感受到,只有创造了宽松愉悦的氛围,才能激发表达的愿望,思维之间进行了碰撞才有火花。家园互动的形式不仅仅是平时的随机交流,这样一个有主题、有创意、有碰撞的体验式沙龙也不失为一种很好的家园沟通方式。

《听那成长的拔节声》读书心得6

  由于自身对绿色的偏爱,一拿到《听那成长的拔节声》这本书深深地吸引了我,青翠欲滴的绿色封面让我迫不及待地打开它细细品读。而本书中有一句话,沁人心脾、发人深思。原文描述如下“一点点超越的往往是一群人,一线之隔往往决定着伟大与平凡、成功与失败,也因为专业的提高是量变积累后达到的质变与飞跃。”它同样印证着一句古语“不积跬步无以成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

  书中的一个个事例正是本文作者在其教师岗位上一点一滴经验的积累,也正是作者从一个普通的教师成长为一名专家的量到质地飞跃。要完成这种飞跃必须有一个完整的`过程,经历“起步-提升-成熟-回眸”。因此,作为一名年轻的新教师,一定要注重经验的积累,收集点点滴滴为自己专业的质变集聚足够的量。

  那么如何积聚量,从文中笔者也寻觅到作者的一些好方法。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每日坚持读书,让知识的河流不断流淌,犹如源头活水般进化自己。当知识与自身融为一体时,课堂上的问题就会变得信手拈来般容易。

  日三省吾身

  思方能知不足,反思能帮助我更好地认清自己审视自己。理论学习,树立反思意识,了解反思基本技能技巧,不可无目的地假意反思。反思实践,增强反思意识,提高反思能力。师徒结对,师傅听课评析传授经验。徒弟观摩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检验反思,养成反思习惯,初步形成具有教师个性特征的反思方法。

  积少成多,积流成海

  坚持记录教育教学中得出或学来的小经验、小敲门。随笔也是要坚持下来的,校本教研也是必不可少的要不然自己的资源库总有一天要枯竭,积累的知识永远是我们宝贵的财富。

  因此,我们要用一辈子来备课,要积累每一节课的经验,要做好每一课的反思。要多读书读好书,不断的扩充知识,来丰富自己的课堂。这样,我们的教学质量自然会在积累中提高。所以,努力做一个善于积累的教师,相信总有一天量变会达到质变,完成自己幼教生涯的华丽蜕变。

《听那成长的拔节声》读书心得7

  《听那成长的拔节声》一书中,作者尹坚勤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读者,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正如四季的自然演变,经历着起步、提升、成熟到逐渐完善的过程。

  书中以丰富的案例阐述了一个幼儿教师怎样通过读书、参与园本教研、与他人对话、与自己对话等途径,逐渐走出职业发展的困惑,不断掌握教学技巧,提高专业发展水平,成为骨干型教师的过程。

  本书共四篇,春夏秋冬的季节顺序暗喻教师专业成长的不同阶段。

  其中,春、夏、秋三篇分别针对新任职教师的岗位生存与专业起步、发展中教师的积累与学习、骨干型教师的探索性研究与持续发展等问题进行了分析与阐述,同时就幼儿园学习型组织的环境创设、丰富多元的园本教研、参与式园本培训、多元化教学反思、教师专业信念的改变与发展以及专业行动改善的过程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与指导。

  书中运用大量的生活化案例,通过呈现情景、描述过程、表达观念、传授经验,与我们分享了作者在教师专业发展道路上的所思、所想、所感。

  最后一章《冬之篇》则主要就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的基本路径、影响因素、组织机构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描述。

  书中的第一段讲述了作者的职业生涯规划,读着作者为自己从稚嫩阶段的规划一直到逐渐成熟成熟后的规划,都值得我们的参考与学习,尤其是刚入职或年轻新教师,规划是对自己前进方向的引领,它是一个长期的持续的`积累过程,也是一个非常磨练人的意志的过程,所以为自己制订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是非常必要的。

  这本书之所以吸引人的是,它主张在不断积累教育故事的过程中,让教师体验真实情感,获得教育智慧,提升专业素养,明晰科学的儿童观以及教育的内涵。书中包含作者成长中的点点滴滴,会让同样在教育岗位工作的我们产生思想的共鸣。

《听那成长的拔节声》读书心得8

  在此书中的第三部分秋之篇中的第一篇文章便是《 与儿童对话:“聆听”儿童的声音》,书中介绍对话是灵感的相互交织,是思维的彼此碰撞,教师与儿童的对话是最有趣的,最有意义的。教师必须重视与儿童的对话。

  的确,儿童有着自己的心灵世界和独特的表达方式,他们喜欢在学习活动中发出各种“声音”,并期望得到教师的回应。曾经看到这样一篇案例《花儿为什么会有很多种颜色?》。文章中是这样说的:有一位老师问自己的学生,花儿为什么会有很多种颜色?有的说是花儿只有一种颜色,太阳公公就不喜欢了;有的说要是花儿只有一种颜色,蜜蜂就不想采蜜了,结果这些答案都被老师判断是错误的。我当时看了感到很奇怪,这些孩子说的多好呀,为什么老师会有这种想法呢?看下去才知道,原来这是一个科学活动,怪不得呢。接着这个老师一本正经的说:“错了,花儿之所以有这么多的颜色,是因为花中有胡萝卜素等等。

  尽管孩子的答案与老师理想的所谓的科学答案相去甚远,不符合逻辑和理性,但从中可以看出孩子们是多么富于想象力,多么的童趣和率真啊!我想:如果是我碰到这种情况,我一定会开心的表扬孩子。肯定他们那海阔天空的奇思妙想并为他们的大胆表达而喝彩,绝不吝惜我的赞美。然后在孩子的回答的基础上再把科学的答案告诉他们,简单的否定只会打消他们学习和表现的积极性。可是说归说,有的时候自己还是会不自觉的犯这种错误,当孩子的回答与自己设计的答案距离遥遥,也会简单否定。孩子有一点答到自己的点子上的.时候就会迫不及待的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孩子,而缺少了耐心的引导。久而久之,就会打消孩子的积极性。

  孩子是纯洁的,单纯的同时又在不断的给我们成人各种各样的惊喜。孩子有孩子的特点,作为一名专业的老师,在与孩子交流时,要尊重幼儿的想法,提出的问题也要在孩子的经验基础之上,我们应该走进去拥抱“孩子世界”,聆听孩子,走进孩子,以“孩子的方式”去关照,去解读,所以老师要戒用成人的标准去要求我们的孩子。

《听那成长的拔节声》读书心得9

  与《听那成长的拔节声》这本书相遇是在幼儿园读书活动相互推荐好书,当时我一看书名就被吸引了。“听那成长的拔节声”――多么富有诗意和生机的名字!让我想到了春天雨后的竹林,清晨河边的树林,眼中一片葱绿、一派生机!一个“听”字,传递了一种“欣赏教师的自主成长”的声音,饱含关怀和期待。这一定是一本最亲近幼儿教师、最适合幼儿教师阅读的好书。

  本书共四篇,春夏秋冬的季节顺序暗喻教师专业成长的不同阶段。同时,书中运用大量的草根化案例,通过呈现情景、描述过程、表达观念、传授经验,与我们分享了作者在教师专业发展道路上的所思、所想、所感。这本书最吸引我之处就在于它主张在不断积累教育故事的过程中,让教师体验真实情感,获得教育智慧,提升专业素养,明晰科学的儿童观以及教育的内涵。

  随着阅读的深入,品着一句句话语,让我似乎看到了自己的成长足迹。曾经的自己不是也很茫然,不知道如何和孩子们相处。曾经的自己不是也会在教学活动由于表达不巧当造成与预想截然相反的后果。就像书中说到的“好师傅是一根拐杖,有力地支撑我们前行;好师傅是一座富矿,我们越努力、从师傅身上挖掘得越多,我们收获的指导与帮助也就越大。”我很庆幸自己遇到了两位好师傅,她们身上具有丰富的教学理论和宝贵的教学经验。每当我为个别孩子的教育问题而苦恼时,每当我因为工作压力过大想懈怠时,师傅的教导都好似隐形的力量鼓励着我积极面对,鞭策我不断反思和进取。我从“我要做一名好老师”开始,慢慢地向“我要做一名合格的老师”行进,到能成为“一名家长心中的好老师”时候,我还需不断地行进。

  书中的.一个个事例正是本文作者在其教师岗位上一点一滴经验的积累,也正是作者从一个普通的教师成长为一名专家的量到质地飞跃。要完成这种飞跃必须有一个完整的过程,经历“起步-提升-成熟-回眸”。因此,作为一名教师,一定要注重经验的积累,收集点点滴滴为自己专业的质变集聚足够的量。

  那么如何积聚量,从文中笔者也寻觅到作者的一些好方法。

  1.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每日坚持读书,让知识的河流不断流淌,犹如源头活水般进化自己。当知识与自身融为一体时,课堂上的问题就会变得信手拈来般容易。

  2.日三省吾身。

  思方能知不足,反思能帮助我更好地认清自己审视自己。理论学习,树立反思意识,了解反思基本技能技巧,不可无目的地假意反思。反思实践,增强反思意识,提高反思能力。师徒结对,师傅听课评析传授经验。徒弟观摩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检验反思,养成反思习惯,初步形成具有教师个性特征的反思方法。

  3.积少成多,积流成海。

  坚持记录教育教学中得出或学来的小经验、小敲门。随笔也是要坚持下来的,校本教研也是必不可少的要不然自己的资源库总有一天要枯竭,积累的知识永远是我们宝贵的财富。

  因此,我们要用一辈子来备课,要积累每一节课的经验,要做好每一课的反思。要多读书读好书,不断的扩充知识,来丰富自己的课堂。这样,我们的教学质量自然会在积累中提高。所以,努力做一个善于积累的教师,相信总有一天量变会达到质变,完成自己幼教生涯的华丽蜕变。

  由于忙忙碌碌还没有细细地品味这本书,我想它将成为我以后工作的一位良药。

《听那成长的拔节声》读书心得10

  学期结束的时候拿到了这本书《听那成长的拔节声——一个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季节》,一看这绿色的封面,多么富有诗意的名字,一下子就勾起了我阅读的欲望。在陆陆续续阅读的过程中,我感受着一个个精彩、真实的教研案例,并和作者一起见证了春、夏、秋、冬的变化和魅力,感受着作者那成长的拔节声。

  这是一本很特点的书,文中讲述的一位教师专业成长的经历,作者以第一人称来阐述她的故事,一个个生动的案例,让我颇有感悟,也让我觉得十分亲切,读起来好像身临其境一般,也好像隐约找到了自己的影子,初来乍到时的无助,此时此刻的奋斗。作者又以“春夏秋冬”四篇构成全书的框架,春夏秋冬的季节顺序分别喻示教师专业成长的不同阶段,就好比人的一生,经历着春夏秋冬四个不同季节的`变换。其中,春、夏、秋三篇分别针对新任职教师的岗位生存与专业起步、发展中教师的积累与学习、骨干型教师的探索性研究与持续发展等问题进行了分析与阐述。对我来说,感触最深的莫过于春之篇了,但作者是成功的,而我却少了一份毅力和坚持。不过之后的几篇,也让我从中学到了不少,它将伴随着我今后的成长。我从“我要做一名好老师”开始,慢慢地向“我要做一名合格的老师”行进,到自己成为一名家长心中的好老师的时候,我还需要不断地努力。在“冬之篇”中,作者对自己从稚嫩阶段的规划一直到逐渐成熟后的规划,都值得我们去参考,去学习。“学以致用”,我也将对自己的专业成长有所规划。

  书中作者运用大量的草根化案例,与我们分享了自己在教师专业发展道路上的所思、所想、所感。正是因为这些看得着,摸得到的案例,才让人产生一种共鸣。这记录着作者成长路上点点滴滴的故事,着实地带给了我们沉甸甸的感悟,相信在未来的路上,我们也会走得更远!

《听那成长的拔节声》读书心得11

  “听那成长的拔节声”——多么富有诗意和生机的名字!突然让我想到了春天雨后,自己身临嫩绿的芦苇塘,四周一片葱绿、一派生机!

  一直觉的研讨活动很无趣。可是《听那成长的拔节声》让我感受到:原来,研讨活动也可以是这样的感性、生动和充满情趣的。研讨活动可以改装成快乐游戏。

  尹所在书中深创造性的将研讨活动注入了游戏的精神和诗意的智慧,让看似严谨枯燥的教研活动改变得趣味盎然,让研讨者从情感上得到了享受,让研讨的课题变成大家的焦点。书中的音乐会从背景音乐《Yesterday once more》中的三段不同的活动设计反思开始,到《喜洋洋》音乐中的掷骰子回答问题,在《人间》、《坚持到底》、《一笑而过》的歌手判断中分组,然后在《回家》音乐声中进行集体思维碰撞,最后在《阳光总在风雨后》的乐曲声中结束活动。这样的研讨活动,巧妙将三个音乐活动变成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情趣盎然的音乐会。整个研讨活动,快乐与美妙的音符一直跳跃在每一个老师的`心中。此外,还有把语言活动变成故事会、阅读会,甚至把教师的规划活动变成拍卖会,这些注入游戏元素的研讨活动让教师爱上它的同时,轻松解决问题,领悟教育的真谛,感受了快乐幸福的教育生活。

  终于,一口气把书给阅读完了,我觉得一下子吸收的太多了,有些消化不良了,我需要慢慢回味再细细品读,才会内化和吸收。但是我相信,阅读着就会智慧着,践行着就应该创新着,才会纵深发展和收获。

  一路有你,精彩相伴!

《听那成长的拔节声》读书心得12

  暑假里,静下心来细细品读尹坚勤编著的《听那成长的拔节声》一书,使我受益匪浅。

  本书记载了一名年轻的幼儿园新教师成长为幼教领域研究者的过程。一个个生动的教研案例使我产生相同的感悟,让我和作者一起见证了春、夏、秋、冬的变化和魅力。

  在学习者成长为策划者、研究者的过程中,我聆听到了一名教师和一个团队成长的拔节声,领悟到了园本培训对一位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性。

  众所周知,一个人的`成长取决于内因,外因只是一种帮助。如何使这种外在的帮助起到最大化的作用呢?书中介绍了好多优秀的、创新型的、贴近教师的实践和发展需要的园本研训案例。

  例如:情景表演“招聘会引发的职业思考”,先以5位老师扮演各类应聘者就“幼儿教师最重要的素质、工资待遇”等进行阐述,再以“采访现场老师”的形式让教师们各抒己见,最后以“我们需要怎样的幼儿教师”为总结。这样的培训意义深刻,耐人寻味。

  又如:观摩式园本研训“关注教学细节”,先由情景表演和三句半表演导入,再让每个老师各抒己见,最后在演唱创编歌曲、朗读宣传语中将此次培训的主题加以升华。这样的培训形式生动,充分调动每位老师参与的积极性。

  再如:体验式园本研训“关注教学活动设计要素”,老师们在熟悉绘画本内容后以年龄不同来分组进行讨论,讨论后用歌曲、绘故事表演等形式来挖掘教材中有意义的价值,最后在网络上进行交流、提升。

  这样的培训创意十足,让老师们合作着对同一主题进行纵深交流、系统思考……像这类园本培训案例书中还有很多很多,每一例都能够拓展我们的教研思路,丰富我们的教研策略,提高我们的教研效率。

  在这些不同主题的、不同层面、不同形式的教研案例中,我感受到了教研的轻松。这种轻松不是简单和肤浅,而是一种无形的氛围。

  我想,只有老师们放松了心情,萌生了愉悦之情,才能睿智地进行思考、积极地参与互动,以更热情、更专业的状态投入到教研活动中去,从而享受到那拔节成长的喜悦!

【《听那成长的拔节声》读书心得】相关文章:

《听那成长的拔节声》幼儿教师读书笔记09-30

听那成长的拔节声读后感11-09

听!成长拔节声幼儿园老师随笔07-22

听那花开的声音作文03-07

听,那沉默的声音优秀作文12-15

成长需要声什么作文12-18

听那动人的声音作文800字范文12-07

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吉他谱12-02

听爸爸讲那过去的故事作文(精选7篇)08-10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读后感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