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为你自己读书》读后感

时间:2023-11-17 10:22:46 其他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孩子为你自己读书》读后感

  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孩子为你自己读书》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孩子为你自己读书》读后感

《孩子为你自己读书》读后感1

  这是一个书的世界,一个书的海洋。书中有闪闪发光的黄金屋,也是我们人生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它,可以让我们增长知识,可以让我们大开眼界,体验想象和阅读的乐趣。读书是伴随我们一生的事情。读书也可以让我们的命运在未来的时候发生改变。读了这本《孩子为你自己读书》不仅让我明白为什么要去读书,而且让我明白还要多读好书。

  这本书的作者是于丽女士,在她写的故事中,有一篇故事让我印象最为深刻。在我们的生活中会出现一些神童,他们在幼儿时期非常厉害,十几岁就进入重点大学学习,毕业后顺利考上了研究生。但该神童一直是母亲照料生活,如今,母亲生了病,而孩子又不会洗衣又不会做饭,最后只好申请退学。为什么我对这篇故事印象最深刻呢?有一次我看到一个视频,一个小孩的爸爸为了不让别人打扰孩子学习,请了三位家庭教师,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认为他的孩子是个天才,所以用特殊的'培养方式,每天过着学习、吃饭、学习、睡觉的一天,突然有一天孩子大哭,把房门紧锁,说什么也不学习了。因此,我们得出一个道理:学习要靠自主自发,把学习转化为乐趣,另外还要锻炼自理能力,多帮家里做些家务劳动哦!

  当极端个例出现在人们视野中时,有些人便以偏概全,认为高分低能是普遍存在的。事实上,这些现象不过是茶余饭后的谈资,等到走到社会上,最后我们依旧会发现,真正的高分人才,大多数都是高能的。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做不到的事情,只有一个人他(她)不愿意去做,不想去做就永远永远做不成,就比如说发明家爱迪生,他在全世界找了一千二百种材料才做成电灯泡,想一想,这么多次的实验,要承受的东西也“多之又多”。在爷爷、奶奶那个年代,学是根本上不起的,我们现在能上学,是因为他们这些长辈在不停的给我们创造更好的环境,我们应该珍惜现在美好的读书时光,脚踏实地的学习。

  书世界中那知识的大门正在缓缓开启,我们只有去看和听,才能体会到真正读书的奥秘。

《孩子为你自己读书》读后感2

  暑假期间,爸爸给我买了一本书,名字叫《孩子,为你自己而读书》我读完后,很有感触。

  我从这本书里悟出一个道理,一味地让孩子去学习,只会让他们觉得枯燥、厌烦,其实我们只要学一学古人,对学习产生热爱,你就会觉得学习其实很有趣。

  书上说:作为父母,要时时刻刻从现实出发,考虑到孩子将来怎么在社会上立足有前途,能赚更多的钱。于是对我们的教育产生了规定性,无法去选择,所以,有许多学生失去了选择自己兴趣学业的机会。

  但是,有一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学生们,我们到底是为了谁而读书?有的'同学可能毫不犹豫的回答:我们是为了家长而读书。有一个小故事,相信大家都听过,老师问16岁的周恩来是为谁而读书的时候,他毫不犹豫地说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老师也说:有志向的人就应该像他一样,或许有人没有像周恩来那样的大志向,可是,我们也应该想一想,难道,读书不是为了我们的将来有更好的生活吗?

  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成绩,当我们期末考试的成绩出来之后,每逢亲朋好友,总会问一问我们的成绩,如果我们考得好,父母就觉得脸上有光,很有面子;如果我们考得不好,父母总会感觉矮人一头,很没面子。其实,面子只是一种外在的激励,这种激励固然重要,但是,若我们有一两次考得不好,就会丧失信心,一蹶不振。成绩固然很重要,但是他只是一段时间学习的一个总结,并不能靠一两次考试就判断他能否成才。比如说,这一次你考好了,父母一定会高兴地夸奖你,还会奖励你;但是如果你考的不好,父母则会唉声叹气,还会训斥你一顿。而你也会觉得信心全无,一蹶不振。

  读书对一个人来说是很重要的,要尽量多读书,活到老,学到老。要牢记你是为自己而读书,长大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

【《孩子为你自己读书》读后感】相关文章:

为你自己工作读书笔记03-10

《为你自己读书》读后感04-11

《为你自己读书》的读后感06-28

《为你自己高兴》读后感12-23

为你自己工作读后感04-29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读后感12-31

为你自己工作读后感笔记11-23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读后感500字11-30

《赏识你的孩子》读书笔记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