鹭鸶原文赏析

时间:2023-11-13 13:08:45 赏析 我要投稿

鹭鸶原文赏析精选【5篇】

鹭鸶原文赏析1

  鹭鸶

  雪衣雪发青玉嘴,群捕鱼儿溪影中。

  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

  翻译

  鹭鸶身穿雪白的衣裳,生有雪白的头发和青玉一样的嘴巴。它们成群地在溪中捕鱼,美丽的身形倒映在清澈的溪水中。

  突然,他们因为受惊而飞起,背衬着碧绿的山色,向远方飞去,那洁白的身影,宛如朵朵梨花飘舞在晚风之中。

  注释

  鹭鸶:此指白鹭,羽毛为白色,腿很长,能涉水捕食鱼、虾等。

  青玉:蓝绿色的玉。

  群捕:许多只鹭鸶在一起捕食。

  溪影:溪中的影子,形容溪水清澈。

  碧山:指山色青绿。

  落晚风:在晚风中飘落,随晚风飞舞。

  创作背景

  这首诗具体创作年代已不详。从诗的内容看,诗人被晚风中的白鹭迷住了,从而触景生情,创作了这首诗。

  赏析

  “雪衣雪发青玉嘴,群捕鱼儿溪影中。”开首两句,并不是什么特殊的赞语,而是通俗朴白的写实,然而就是这样一落笔,一群“雪衣公子”洁白美丽的形象,夕阳西下,蔽于溪影之中待机捕食鱼、虾的习性和机智,却全被描绘出来了,同时,诗人的迷恋之情也寓于其中了。白鹭那洁白的羽毛很美,故有“雪衣”、“雪衣公子”的美称。诗人正是被白鹭的这一特色所吸引,所以从这里切人表现白鹭的精神,表达自己的迷恋之情。而两个“雪”字的连用突出的是白鹭的“形”,其“神”尚未现,诗人巧妙地把它放在惊飞远去的情景中精心描绘,以

  “碧山”相托,以“梨花”比喻,笔触空灵,而白鹭的精神也就显露出来了。第三、四句:“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一个“惊”字,便把眼前之景推向了远处,顺势以“碧山”映衬出飘然远去的白鹭,而这群飘飞的白鹭又装点了青绿色的远山。山青鹭白,晚霞渐逝,这是一幅优美的图画。真是情景交融、自然浑成。可是,诗人并没有满足于此,他接着展开想像的翅膀,好像暗暗地问了自己一句:“远映碧山”的点点白鹭究竟像什么呢?哦,像雪白的梨花在静谧而轻轻的'晚风中飘然落下的美妙景象!

  这首诗的前两句写鹭鸶溪中捕鱼,朴白平实,似无余味,其实为后边的惊飞远去营造了气势。“一树”承“群捕”,“梨花”应“雪”字,读来晓畅自然,无一点造作之感。这首诗在许多咏鹭诗中别具一格,而且它的最后两句也可以说是咏鹭诗中的名句。后人的一些咏鹭名句,如元代顾瑛的“白鸟群飞烟树末,青山都在雪花中”(《泊垂虹桥口占》)、清代郑板桥的“忽漫鹭鸶惊起去,一痕青雪上西山”(《潍县竹枝词四十首》)等,很可能就是受了杜牧的影响创作的。

鹭鸶原文赏析2

  [宋]欧阳修

  激石滩声如战鼓,翻天浪色似银山。

  滩惊浪打风兼雨,独立亭亭2意愈闲。

  注释:

  1、鹭鸶:一种水鸟,羽毛洁白,又叫白鹭。按此诗作于庆历八年(1048),当时作者由滁州调任扬州知州。

  2、亭亭:高标独立、姿态美好的样子。

  赏析:

  这是一首有寄托的咏物诗。在古代文人士大夫的心目中,鹭鸶是一种高洁不俗的禽鸟。蔡正孙《诗林广记》后集卷一引《庚溪诗话》说:“众禽中惟鹤标致高逸,其次鹭亦闲野不俗。”又引佚名《振鹭赋》赞扬鹭鸶的高洁不俗说:“翛(xiāo)然其容,立以不倚;皓乎其羽,涅而不缁。”欧阳修的咏鹭鸶之作,便是将此鸟拟人化,来具体描写其高洁闲雅品格的。作者另外还有一首《鹭鸶》绝句云:“风格孤高尘外物,性情闲暇水边身。尽日独行溪浅处,青苔白石见纤鳞。”这偏于抽象的赞美和静态的描写,尚未能突出所咏之物的典型特征。本篇则刻意营造了一个江滩之上风吹浪打的.喧闹环境,烘托出所咏之物的“精神”,极其鲜明地勾画出鹭鸶独立不倚、气定神闲的形象,因此堪称宋代咏物诗中的上乘之作。

鹭鸶原文赏析3

  鹭鸶

  杜牧〔唐代〕

  雪衣雪发青玉嘴,群捕鱼儿溪影中。

  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

  赏析

  “雪衣雪发青玉嘴,群捕鱼儿溪影中。”开首两句,并不是什么特殊的赞语,而是通俗朴白的写实,然而就是这样一落笔,一群“雪衣公子”洁白美丽的形象,夕阳西下,蔽于溪影之中待机捕食鱼、虾的习性和机智,却全被描绘出来了,同时,诗人的迷恋之情也寓于其中了。白鹭那洁白的羽毛很美,故有“雪衣”、“雪衣公子”的美称。诗人正是被白鹭的这一特色所吸引,所以从这里切人表现白鹭的精神,表达自己的迷恋之情。而两个“雪”字的连用突出的是白鹭的“形”,其“神”尚未现,诗人巧妙地把它放在惊飞远去的情景中精心描绘,以

  “碧山”相托,以“梨花”比喻,笔触空灵,而白鹭的精神也就显露出来了。第三、四句:“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一个“惊”字,便把眼前之景推向了远处,顺势以“碧山”映衬出飘然远去的白鹭,而这群飘飞的白鹭又装点了青绿色的远山。山青鹭白,晚霞渐逝,这是一幅优美的图画。真是情景交融、自然浑成。可是,诗人并没有满足于此,他接着展开想像的翅膀,好像暗暗地问了自己一句:“远映碧山”的'点点白鹭究竟像什么呢?哦,像雪白的梨花在静谧而轻轻的晚风中飘然落下的美妙景象!

  这首诗的前两句写鹭鸶溪中捕鱼,朴白平实,似无余味,其实为后边的惊飞远去营造了气势。“一树”承“群捕”,“梨花”应“雪”字,读来晓畅自然,无一点造作之感。这首诗在许多咏鹭诗中别具一格,而且它的最后两句也可以说是咏鹭诗中的名句。后人的一些咏鹭名句,如元代顾瑛的“白鸟群飞烟树末,青山都在雪花中”(《泊垂虹桥口占》)、清代郑板桥的“忽漫鹭鸶惊起去,一痕青雪上西山”(《潍县竹枝词四十首》)等,很可能就是受了杜牧的影响创作的。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鹭鸶原文赏析4

  原文:

  鹭鸶

  雪衣雪发青玉觜,群捕鱼儿溪影中。

  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

  译文:

  全身羽毛雪白,又如穿着一个雪白的绒衣,衬托着青玉般的长嘴,漂亮极了。 它们成群结队的在溪中捕食鱼虾,洁白的身影在清澈的水中荡漾。

  一但惊动了它们就会远走高飞的离去,在青山映存下,姿态是那么的优美,正像那满树的梨花在晚风中飞荡!

  赏析:

  这首诗分别从个体、群体、近景、远景等不同的`角度来刻画鹭鸶的形象,描绘出鹭鸶的优美姿态。三、四两句,以远方碧山为衬,用梨花作喻,境界尤为开阔。

鹭鸶原文赏析5

  原文

  溪边白鹭。来吾告汝。溪里鱼儿堪数。主人怜汝汝怜鱼,要物我、欣然一处。

  白沙远浦。青泥别渚。剩有虾跳鳅舞。任君飞去饱时来,看头上、风吹一缕。

  译文

  溪水边的白鹭,过来我这,我告诉你:“溪里的鱼儿已经非常少了。小溪的主人爱惜你,你也要爱惜水里的鱼儿,要做到物我欣然相处才行。

  远处白色的沙浦,青色的小洲,里边还有着很多虾在跳动,鳅在舞动。任凭你飞去,饱时才回来,看风吹起你头上的.一缕白色羽毛。”

  注释

  汝:你。

  浦:水边或河流入海的地方。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鹭鸶原文赏析】相关文章:

鹭鸶原文及赏析11-01

鹭鸶原文赏析11-01

日射原文及赏析08-28

纳凉原文赏析08-26

卜居原文及赏析09-06

落叶原文及赏析09-02

相送原文及赏析09-03

春晚原文、赏析09-21

《红梅》原文及赏析10-30

流莺原文及赏析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