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原文及赏析

时间:2023-11-04 18:41:04 赏析 我要投稿

海上原文及赏析(优秀)

海上原文及赏析1

  石桥东望海连天,徐福空来不得仙。

  直遣麻姑与搔背,可能留命待桑田。

  翻译

  站在石桥上东望,碧海茫茫与天相连;徐福一去不返未曾寻到不老仙丹。

  即使能得到仙人麻姑为之搔背痒,又岂能留住性命等到沧海复归桑田之日?

  注释

  石桥:秦始皇曾命筑石桥,以便过海看日出之处。

  徐福:即徐市。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游琅邪,市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始皇乃遣市等,发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仙人神药,数岁不得,未果而终。

  麻姑:神话中的仙女。东汉时应王方平之招,降临到蔡经之家,年十八、九,能掷米成珠。她三次见过东海变成桑田。麻姑手如鸟爪,凡人背痒时默念,以此爪搔背最佳。

  可能:岂能。

  创作背景

  自古皇帝都想长生不老。唐宪宗和武宗因求仙服金丹中毒,“暴疾”而死。李商隐写了几首专讽皇帝求仙的诗,《海上》便是其中一首。

  赏析

  诗题为“海上”,诗人即从秦始皇遣使入海求仙下笔。

  “石桥东望海连天”描绘的是在石桥东望看到的是大海苍茫,海天一线的景色。开头二字便点出“石桥”。诗的首句并非单纯写景,而是景中有人——秦始皇。秦始皇站在石桥上东望大海,希望徐福能早日找到长生不老药返回。然而,展现在他眼前的,只有一望无际的大海,再不见其它。

  “徐福空来不得仙”紧承上句,直写求仙的虚妄无稽。秦始皇劳民伤财到头一场空,徐福也未能寻到神山仙人,从此一去不复返。这一句看似平铺直述,实则讽刺意味加深。诗人说徐福不得仙而不直说始皇不得仙,就比较含蓄有味。妙的是不说“徐福空去”,而说“徐福空来”。徐福本来就是一个靠制造神仙妄说混日子的'方士,他是为迎合始皇迷信长生才编造出海上有仙山的神话的。秦始皇竟然信以为真。所以说“空来”,就已包含了“空去”。对于徐福来说,入海求仙本来就是一个骗局,而始皇自始至终充当了一个受骗上当的角色。“空来”二字,把求仙的虚妄、始皇的愚昧可笑都暗示出来了。

  “直遣麻姑与搔背,可能留命待桑田。”推进一层,以“直遣”对“可能”,将讥讽之意寓于其中,认为即使遇到仙人,也无法实现长生之想。“麻姑与搔背”,用蔡经遇麻姑的传说故事讽刺其徒劳而返。“可能留命待桑田”用反问口吻,更尖刻地讽刺求仙的虚妄,寓慨深长。

  这首诗的构思和写法颇具特色。全文由两个典故组成。前一个是真实的历史故事,后一个是神话传说,二者本来并不关联。诗人却巧妙地将它们结合起来,先以实事证明求仙之虚妄;再以神话讽刺求仙的无益。前一个典故揭示神仙不可求,后一个典故翻进一层,说明即使遇见仙人也不能免于一死。层层递进,使这两个典故上下紧密勾连,讽刺的意蕴表达得很尖锐也很着实。

海上原文及赏析2

  原文:

  南营乍浦北南沙,终古提封属汉家。

  万里风烟通日本,一军旗鼓向天涯。

  楼船已奉征蛮敕,博望空乘泛海槎。

  愁绝王师看不到,寒涛东起日西斜。

  赏析:

  1、这首诗反对向日本乞师,以为恢复的希望应寄托在唐王身上。首两句从明代防倭的史事引起全诗。乍浦,在浙江平湖县东南。南沙,在上海崇明县南。《明史·兵志》:“嘉靖廿三年,时倭寇纵掠杭、嘉、苏、松,南京御史屠仲律言五事,其守海口云:守鳖子门乍峡(即乍浦),使不得近杭、嘉。”《读史方舆纪要》也载南沙驻有守御官军营。终古,从古以来。提封,国土。《汉书·刑法志》:“提封万井”,李奇注:“提,举出,举四封之内也”。

  2、“万里”二句:原注:“去年,诚国公刘孔昭自福山入海口(福山在常熟县北四十里,临长江;海口,即崇明县海口)。”刘孔昭,“崇祯时出督南京操江。福王之立,与马士英、阮大铖比(相勾结),后航海不知所终”(见《明史》卷一二八)。作者认为刘孔昭航海往日本。

  3、“楼船”二句:说唐王的部队已授命抗清复国,渡日乞师徒劳无益。敕,帝王的诏书。博望,汉代张骞,封博望候,相传他曾乘槎寻求河源。事见《汉书·张骞传》。槎,船。这里以张骞比似刘孔昭。

  4、“愁绝”二句:写作者盼望恢复之理由的.迫切心情。王师,指唐王的军队。据《南略》记载,郑鸿逵、郑彩各领兵数千,号称数万,“出关百里,(左饣右侯)饷不行,逗留月余。内催二将檄如雨,乃不得已。逾关行四五百里”。

海上原文及赏析3

  仲尼既已没,余亦浮于海。

  昏见斗柄回,方知岁星改。

  虚舟任所适,垂钓非有待。

  为问乘槎人,沧洲复何在。

  译文

  孔夫子已经死了许多年,我如今也在乘船浮游大海。

  天黑见北斗星斗柄掉转,才知道新的一年已经到来。

  任轻便的木船随意飘去,垂下钓竿并没有什么期待。

  问一问那乘槎归来的人,海上仙洲究竟在什么地方?

  注释

  仲尼:即孔子。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后世尊称为孔子。

  浮于海:用《论语·公冶长》“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语意,表示不得志而避世。

  昏:黄昏,天色将晚时。斗柄:指北斗七星第五至第七的.三颗星。回:指回复到前一年年终时的位置。北斗星方位随季节变换而跟着移动,所以古人从斗柄所指方向可以推知不同的节候。

  岁星:即木星。古人以其岁行一次,用以纪年。岁星改,是说一年又要过去了。

  虚舟:轻舟。

  “垂钓”句:意思是诗人自己虽隐居垂钓,但并不似姜太公那样有所等待。

  乘槎人:《博物志》:“旧说云天河与海通。近世有人居海渚者,年年八月有浮槎去来。不失期,人有奇志,立飞阁于槎上,多积粮,乘槎而去。”槎,指竹、木筏。

  沧洲:指海上可供隐居之处。

【海上原文及赏析】相关文章:

海上原文及赏析11-04

《海上日出》赏析04-13

课文海上日出的赏析04-19

《酌》原文赏析08-14

《蟋蟀》原文赏析09-12

《春晓》原文及赏析09-14

《初夏》原文及赏析07-05

城南原文赏析11-15

关雎原文赏析08-14

《月夜》原文及赏析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