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仙姿原文及赏析

时间:2023-10-19 12:44:43 赏析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忆仙姿原文及赏析

忆仙姿原文及赏析1

  曾宴桃源深洞,

  一曲舞鸾歌凤。

  长记别伊时,

  和泪出门相送。

  如梦,如梦,

  残月落花烟重。

  作者:

  李存朂(885-926),小字亚子,原为突厥沙陀族人,赐姓李,为晋王李克用之长子。胆略绝人,骁勇善战,北退契丹,东灭燕,又灭梁,公元923年称帝,在位四年,史称后唐庄宗。存朂虽武人,但洞晓音律,能度曲。同光四年为伶人所杀。存词四首,载《尊前集》。

  注释:

  此调又名《如梦令》。

  一曲舞鸾歌凤:一本作“一曲清歌舞凤”。鸾凤:鸾鸟和凤凰,古代传说中吉祥美丽的鸟。

  【赏析】:

  那次宴会中“舞鸾歌凤”的欢乐和别“伊”时“和泪相送”的情景,依然如在眼前。回忆起来,真是“如梦”一般。眼前的“残月落花”,更引起了别后的'相思;如烟的月色,给全词笼上了迷朦孤寂的气氛。这首小令,抒情细腻,婉丽多姿,辞语美,意境更美。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东坡言《如梦令》曲名,本唐庄宗制。一名《忆仙姿》。嫌其不雅,改名《如梦令》。庄宗作此词,卒章云“如梦,如梦,和泪出门相送。”取之以为词名。

  《词林纪事》卷二引查初白云:叠二字最难,唯此词恰好。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五代词嗣响唐贤,悉可被之乐意,重在音节谐美,不在雕饰字句。而能手作之,声文并茂。此词“残月落花”句以闲淡之景,寓浓丽之情,遂启后代词家之秘钥。

  五代诗话》卷一引《坚瓠集》褚人获云:李存勖搽画粉墨与敬新磨等日闹优场,粗犷之极,岂有清思者?乃其作《如梦令》词“曾宴桃源深洞”云云,抑何婉丽如此?

忆仙姿原文及赏析2

  原文:

  莲叶初生南浦,两岸绿杨飞絮。

  向晚鲤鱼风,断送彩帆何处?凝伫,凝伫,楼外一江烟雨。

  译文:

  南浦上莲叶初生,江流两岸树上柳絮飘散。傍晚时分,你那夹杂着鲤鱼腥味的.风,要将彩船送去哪里呀?凝立着,凝立着,只见楼外江面上烟雨纷纷。

  赏析:

  贺铸本卫州共城(今河南辉县)人,曾在和州(今安徽和县)、泗州(今江苏盱眙)、太平州(今安徽当涂)等处任职。这些地方,均近江临淮,晚年又退居苏州,长居水乡,在他的词集中,便有不少写水乡风光与生活的作品,《忆仙姿》即其中一首。

忆仙姿原文及赏析3

  原文:

  曾宴桃源深洞,一曲舞鸾歌凤。

  长记别伊时,和泪出门相送。

  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

  赏析:

  此调又名《如梦令》。

  ①一曲舞鸾歌凤:一本作“一曲清歌舞凤”。鸾凤:鸾鸟和凤凰,古代传说中吉祥

  美丽的鸟。

  【评解】

  那次宴会中“舞鸾歌凤”的欢乐和别“伊”时“和泪相送”的'情景,依然如在眼前。

  回忆起来,真是“如梦”一般。

  眼前的“残月落花”,更引起了别后的相思;如烟的月色,给全词笼上了迷朦孤寂

  的气氛。这首小令,抒情细腻,婉丽多姿,辞语美,意境更美。

  【集评】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东坡言《如梦令》曲名,本唐庄宗制。一名《忆仙姿》。

  嫌其不雅,改名《如梦令》。庄宗作此词,卒章云“如梦,如梦,和泪出门相送。”取

  之以为词名。

  《词林纪事》卷二引查初白云:叠二字最难,唯此词恰好。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五代词嗣响唐贤,悉可被之乐意,重在音节谐美,

  不在雕饰字句。而能手作之,声文并茂。此词“残月落花”句以闲淡之景,寓浓丽之情,

  遂启后代词家之秘钥。

  《五代诗话》卷一引《坚瓠集》褚人获云:李存勖搽画粉墨与敬新磨等日闹优场,

  粗犷之极,岂有清思者?乃其作《如梦令》词“曾宴桃源深洞”云云,抑何婉丽如此?

忆仙姿原文及赏析4

  原文:

  忆仙姿·曾宴桃源深洞

  五代: 李存勖

  曾宴桃源深洞,一曲清歌舞凤。长记欲别时,和泪出门相送。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欲别时 一作:别伊时)

  译文:

  曾宴桃源深洞,一曲清歌舞凤。长记欲别时,和泪出门相送。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

  曾记在那理想中的世外桃源欢宴,一曲清歌伴着凤鸟般的舞姿飞动。总是记得依依惜别的时候,你眼含泪水出门相送。多像一场梦,多像一场梦,残月在天,落花遍地云烟一重重。

  注释:

  曾宴桃源深洞,一曲清歌舞凤。长记欲别时,和泪出门相送。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

  又名“如梦令”,苏轼云: “(如梦令)本唐庄宗制,一名‘忆仙姿’,嫌其不雅,改云‘如梦’”。桃源:理想的世外桃源。一曲清歌舞凤:亦作“一曲舞鸾歌凤”。鸾凤:鸾鸟和凤凰,古代传说中吉祥美丽的鸟。欲:即将,将要。

  赏析:

  这是一首仅三十三字的小令词。这首词采用神话传说故事作题材,描写刘、阮和仙女离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表达了别后对佳人的深深思念之情。

  “曾宴桃源深洞,一曲清歌舞凤。”曾宴,点明往事。桃源深洞,“舞凤”,即凤舞,为叶韵,乃倒用,言伊人如凤之舞。词中写刘晨、阮肇天台遇仙女故事,省去全部细节,只将初会和离别时最深的`印象加以形象化的概括,高度精炼。清歌凤舞,风光何等旖旎!

  “长记欲别时,和泪出门相送。”“长记”二字是关键,记忆中的情景是那么的美好,可这一切已如梦幻,永无再现之期。小词没有多少篇幅,不容铺叙,要求写得很精粹,所以“长记”以下几句对整个宴别的过程便撷取了送别这一高潮时的场面来写。“长记”二字,上接“曾宴”二字,“和泪出门相送”写送别之悲痛,这是实写,下面旋又转入虚写。

  “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如梦!如梦!”诗有诗眼,词亦有词眼,这四个字实为本词之眼。如梦者,昔年之事如一场无凭的春梦,昔年之景只能在梦里再现,昔年之倡除非在梦里相逢。叠用两个“如梦”,显得更为惆怅,更为感伤。残月乃夜阑之景,落花烟重乃暮春之景,伤心人别有怀抱,才会有凄凉的感觉,更显萧瑟的气氛,言尽而意不尽。

  这首小令,抒情细腻,婉丽多姿,辞语美,意境更美。词人描绘了曾和佳人在理想的世外桃源之地相聚时的情景,此为虚写梦中之景的美好,成为感情之流回旋奔涌而下之处,回忆如梦,因而显得特别含蕴丰富;梦醒时分,侧重于对眼前情景的刻画,眼前的半轮残月和簌簌坠落的花瓣,如烟一样的月色,给全词笼上了迷蒙孤寂的气氛,在这凄清的夜里,对她的思念绵绵不断,如此深沉。虚实两端互相补充,形成“以闲淡之景,寓浓丽之情”的特色,更显意味深长。

【忆仙姿原文及赏析】相关文章:

忆菊原文及赏析10-27

《忆昔》原文赏析03-18

临江仙原文及赏析04-03

忆少年原文及赏析03-19

月夜忆舍弟原文及赏析02-09

桃源忆故人原文及赏析11-19

《忆梅》原文及翻译赏析06-16

月夜忆舍弟原文赏析07-30

《李商隐·忆梅》原文及赏析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