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许越成原文赏析

时间:2023-10-01 15:19:34 赏析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吴许越成原文赏析

吴许越成原文赏析1

  吴许越成

  吴王夫差败越于夫椒,报槜李也。遂入越。越子以甲楯五千保于会稽,使大夫种因吴太宰嚭以行成。

  吴子将许之。伍员曰:“不可。臣闻之:‘树德莫如滋,去疾莫如尽。’昔有过浇杀斟灌以伐斟鄩,灭夏后相。后缗方娠,逃出自窦,归于有仍,生少康焉,为仍牧正。惎浇能戒之。浇使椒求之,逃奔有虞,为之庖正,以除其害。虞思于是妻之以二姚,而邑诸纶,有田一成,有众一旅。能布其德,而兆其谋,以收夏众,抚其官职;使女艾谍浇,使季杼诱豷,遂灭过、戈,复禹之绩。祀夏配天,不失旧物。今吴不如过,而越大于少康,或将丰之,不亦难乎?勾践能亲而务施,施不失人,亲不弃劳,与我同壤而世为仇雠。于是乎克而弗取,将又存之,违天而长寇雠,后虽悔之,不可食已。姬之衰也,日可俟也。介在蛮夷,而长寇雠,以是求伯,必不行矣。”

  弗听。退而告人曰:“越十年生聚,而十年教训,二十年之外,吴其为沼乎!”

  赏析:

  读了这个故事,很让我们疑心,这是否是后来添加上去的,因为伍员,也就是伍子胥,真的是料事如神,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竟然就在二十年后灭掉了吴国,应了伍子胥的预言。当然,这个故事没有造假,不是假冒伪劣产品,而是真实的历史事实。

  这样我们的确要佩服伍子胥的眼光和头脑了。他是清醒的政治家、军事家,具有理性的精神和现实主义态度。他识破了越国在兵临城下之时媾和来保存实力的意图,援引历史教训来告诉吴王夫差,却未被采纳。

  这又一次告诉我们: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历史发展虽然不是重复循环的,但常常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不认真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确乎要栽大跟头。夏朝第六代君主少康的“少康中兴”,就是一面镜子。国家虽然亡了,但留下了复仇的种子,为日后的复兴提供了火种。星星之光,可以燎原。少康就真的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灭掉仇敌,光复了祖先的业绩。

  教训之二,是对陷入困境的“穷寇”,要穷追猛打,直至彻底消灭,不留任何祸根,不时敌手有任何东山再起的希望,也就是要灭掉“种子”。还是毛主席英明,他老人家早就手过:“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鲁迅先生也极力倡导通打“落水狗”的精神,即使狗儿落入水中做出哀求的可怜状,也要通打之,否则,它一旦爬上岸来,又会咬人的。古人也总结过不能纵虎归山,要不然会遗害无穷。从这个方面来说,吴王夫差放过越王勾践,实在是养虎遗患,玩火以至自焚。

  教训之三,从越王勾践的角度说,在明知对手强大时,及时的表示屈服,要求媾和,以便保存实力,另图东山再起,卷土重来,是迫不得已最好的选择。识时务者为俊杰。勾践不愧为识时务者,在即将亡国灭种的关键时刻,甘拜下风,屈居人下,以屈求神,保住了复仇的种子。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教训之四,要有坚韧不拔地坚持下去的毅力,事业终将成功。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勾践大概是牢记住了这一点,并且再退一步,加上十年,用两倍的时间来为复仇作准备。这个过程也够漫长的,其中的'屈辱辛酸,非局外人所能体验。以国君的身份,卧薪尝胆,这要有超出常人的毅力。在长期的艰难困苦之中,人的精神随时都会有崩溃的可能,随时都可能因挫折而彻底的放弃希望和努力。但是勾践坚持下来了。因此我们也要敬佩勾践,佩服他的坚韧不拔地向目标挺进的毅力。

吴许越成原文赏析2

  【原文】 吴王夫差败越于夫椒,报槜李也①。遂入越。越子以甲楯五千,保于会稽②。使大夫种因吴太宰嚭以行成③。吴子将许之。

  伍员曰:“不可④。臣闻之:‘树德莫如滋,去疾莫如尽⑤。’昔有过浇杀斟灌以伐斟■,灭夏后相⑥。后缗方娠,逃出自窦,归于有仍,生少康焉,为仍牧正⑦。惎浇能戒之⑧。浇使椒求之,逃奔有虞,为之庖正,以除其害⑨。虞思于是妻之以二姚,而邑诸纶。有田一成,有众一旅,能布其德,而兆其谋,以收夏众,抚其官职⑩。使女艾谍浇,使季杼诱豷,遂灭过、戈,复禹之绩{11}。祀夏配天,不失旧物{12}。今吴不如过,而越大于少康,或将丰之,不亦难乎{13}?勾践能亲而务施,施不失人,亲不弃劳,与我同壤,而世为仇雠{14}。于是乎克而弗取,将又存之,违天而长寇雠,后虽悔之,不可食已{15}。姬之衰也,日可俟也{16}。介在蛮夷,而长寇雠,以是求伯,必不行矣{17}。”

  弗听。退而告人曰:“越十年生聚,而十年教训,二十年之外,吴其为沼乎{18}!”

  【注释】 ①许:同意。成:讲和。报:报复。槜(zuì)李:在今浙江嘉兴西南。鲁定公十四年(公元前496年)吴伐越,越王勾践用计在槜李大败吴军,阖闾受伤而死,故云“报槜李也”。

  ②甲楯:盔甲、盾牌,此指着甲拥盾的兵卒。

  ③因:通过。太宰:执掌政务的长宫。嚭(pǐ):伯吴王夫差亲信。行成:求和。

  ④伍员:伍子胥,楚人,为报父仇,投奔吴,以败楚之功封于申,又称“申胥”。

  ⑤滋:滋长。

  ⑥过:古国名,在今山东掖县北。浇(ào):寒混之子,封于过。斟灌、斟■(xún):夏同姓诸侯。夏后相:传说是夏后启之孙,相失国,依于二斟,又为浇所灭。

  ⑦后缗(mín):夏后相妻。娠(shēn):怀孕。窦:洞穴。有仍:即任国,在今山东济宁县,后缗的娘家。少康:夏后相子。牧正:管畜牧的长官。

  ⑧惎(jì):痛恨。

  ⑨庖正:掌管饮食的官员。以除其害:因而得免被所害。

  ⑩成、旅:杜预注曰“方十里为成,五百人为旅”。布:施。兆:始。收:收拾。抚:厚。

  {11}谍浇:打入浇处做间谍。豷(yì):浇之弟。戈:殪国。绩:业绩。

  {12}祀夏配天:祭夏祖宗以配祭天帝。旧物:往事,指夏有天下。物,事。

  {13}丰之:使越强盛。丰,犹“盛”。难:指让越强大则难以遏制。

  {14}务施:致力施舍。不失人:即得民心。亲不弃劳:所亲近的连功劳小的也不遗弃。仇雠:仇敌。

  {15}违天:指天给而不取。长寇雠:使敌人壮大。不可食已:不能消除。

  {16}姬:指吴,吴是姬姓国。日可俟:指日可待。

  {17}介在蛮夷:指吴夹在楚、越之间。伯:同“霸”。

  {18}生聚:生民聚财,繁殖人口,积累财富。教训:教导训练。吴其为沼:吴将变为沼泽,意指吴将亡。

  【鉴赏】 越本是楚的属国,鲁昭公、定公年间开始强大,与吴同处一隅而结为世仇,连年攻战,互有胜负。定公十四年(公元前496年),越王勾践以计大败前来伐越的吴军,吴王阖闾(夫差之父)在此役中受伤丧命。夫差即位后,立志要灭越以报父仇,可是夫椒一战重创越军后,勾践率残溃之师退守会稽并派文种前去求和时,他却忘了杀父之仇,轻信太宰嚭的进言,竟接受了越王请和的要求,使勾践得以苟延残喘,死灰复燃,东山再起。

  夫差手下大臣伍员是位眼光远大的政治家,深知复仇情绪与力量的危害性,当年他本人就是逃脱虎口奔吴而借吴兵报仇的,因而极力反对吴与越讲和。本文即重点记叙了伍员的谏词。为说服夫差,伍员以少康中兴作为借鉴,详细讲述了古代过浇灭夏后相,只是偶然走脱了相怀孕的妻子,后来她生下少康,历经磨难,在有仍、有虞的保护与支持下,逐渐发展壮大,终“灭过、戈,复禹之绩”的历史过程,并结合勾践的`为人以及吴越之间的利害关系,反复强调“去疾莫如尽”,坚决反对讲和,否则吴国将后患无穷,必为越所灭。

  伍员对夫差的这篇谏词,反宾为主,略叙勾践之事而详叙少康灭过浇报仇的历史,借古喻今,句句落实到必灭越国的目标上,可谓苦口婆心,甚至是痛心疾首了。伍员满心希望能以此惊醒夫差。可最终非但没有说服夫差,自己反被赐死,不由得令人扼腕叹息。历史发展到后来,越果然重新强大,反攻入吴,逼得夫差自尽,身死国灭,不幸应验了伍员的预言,证明了其“去疾莫如尽”观点的正确性。

  ■妙评 吴有伍员,越有范蠡,两臣均忠于谋国者,但夫差与勾践有听与不听之异耳,然员不免于鸱夷,而蠡得霸越以扁舟五湖志,岂不谓智哉!

  ——清·韩菼重订《批注春秋左传句解》下册引孙月峰评

  写少康详,写勾践略,而写少康正是写勾践处,此古文以宾作主法也。后分三段,发明“不可”二字之义,最为曲折详尽,曾不觉悟,卒许越成,不得已退而告人。说到吴其为沼,真感愤无聊,声断气绝矣。

  ——清·吴楚材、吴调侯《古文观止》卷二

  伍员谏许越成,虽为主也,劈提二句,一宾一主,却是暗暗将越伴说到底。左氏亦便自始至终败夫椒,极携李,遂入越,以行成;不告庆,不告败,句句双说,以与中幅两番文字相配。盖同此提叙断结,而移步换形,即别是一番色泽、一番结构。自来信口读滑,奉负匠心也。

  一大篇文字后,又添入“退而告人”一层,如词家之尾声。然章法得毋头重脚轻乎?因又添写书法,以佐之文势不孤,又得与起手提叙两层相应。其章法真有华萼千重之叹。

  ——清·冯李骅、陆洁《左绣》卷二十九

【吴许越成原文赏析】相关文章:

吴许越成原文及赏析08-18

勾践灭吴原文及赏析10-15

送人游吴的原文及赏析10-26

与吴质书原文赏析10-28

吴山图记原文、赏析06-29

《子夜吴歌》原文及翻译赏析07-20

题许道宁画原文及赏析08-25

《子夜吴歌秋歌》的原文及赏析08-08

《子夜吴歌·秋歌》原文赏析08-26

子夜吴歌·秋歌原文及赏析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