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法兰西岁月观后感

时间:2023-08-10 10:15:12 其他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我的法兰西岁月观后感必备[4篇]

  观看完作品之后,内心会产生很多感慨,一定有不少感悟吧,这时候,最关键的观后感怎么能落下!那么你会写观后感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我的法兰西岁月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的法兰西岁月观后感必备[4篇]

我的法兰西岁月观后感1

  该影片主要记述了20世纪20年代初,16岁的邓邓希贤在法国历时5年艰辛而辉煌的勤工俭学、寻求救国之道、走上革命道路的真实故事。影片并没有下力气去表现这段历史的过程,而是紧紧抓住主人公成长经历中最令人难忘的艰辛、磨砺、苦难和乐观的几个“支点”,塑造了一个真实可信的人物形象。

  导演的高明之处是他并没有去仰视一个领袖和伟人的过去,而是以一个常人的眼光去平视一个16岁的少年,看他是如何在坎坷中走过他的青春,看他的青春步伐是如何从蹒跚踉跄走向坚定沉稳的。由于导演独到的眼光,他没有过多地选择邓希贤参加革命活动的.情节,而是将笔力倾注到主人公命运的跌宕起伏上。通过人物命运的变化和主人公对命运的抗争,凸显了一个充满青春活力的人物形象,这个形象深深地打动了观众的心。

  影片开头展现给观众的是上世纪20年代四川广安的一条老街,这里嘈杂、肮脏、破败,完全是旧中国的一个缩影。而长江边拉纤的纤夫那沉重的步履和呻吟,将人世间的苦难表现得淋漓尽致。转而,一声汽笛,将巍峨雄伟的大油轮和美丽的马赛港推到了人们的眼前。这两组浓墨重彩的镜头,对比鲜明,将主人公所处的生存环境强烈地展现出来,也为他后来的人生道路作好铺垫。这种对比给观众以强烈的震撼,对人物命运和性格的表现起到了有力的衬托作用。

  为了表现人物的情感,在细节的运用上,导演也独具匠心。邓母送儿子远行时让儿子带走三双布鞋,并含泪说:穿坏了这三双鞋,儿子就回来了。剧中有几次反复表现布鞋的镜头:在赛纳河的桥上露宿时,主人公拿出布鞋抚摸,表现了他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在法国朋友米歇尔去工地看望邓希贤时,他脚上的布鞋已经破得露出了小脚丫,这个细节生动地表现了主人公生活的苦难和艰辛。人类共通的情感,使得每一次布鞋的出现,都轻轻拨动着观众的心扉,也拉近了观众和主人公的心灵。

  看了这部电影,使我懂得了我们要珍惜今天,不辜负老一辈革命家对我们的期望,学习邓小平的伟大人格、志向和精神,为中华民族美好灿烂的明天做出自己的贡献!

我的法兰西岁月观后感2

  多么令人敬佩的邓希贤啊!

  所幸的是,走投无路的邓希贤意外得到巴黎一清洁工米歇尔的帮忙,而后,又结识了中国进步青年周恩来、王若飞等人,遂加入少共,三人成为密友。

  邓希贤的道路越走越宽。

  一天,邓希贤和外国人比掰手腕,虽然他竭尽全力,但,还是输了。然而使人惊讶的是,邓希贤不但不气馁,反而充满自信地说:“我会成长的!”——短短五个字,却铿锵有力,落地有声,比任何豪言壮语更富感染力。

  都说,“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从贫困交加的旧中国走来的孩子却能如此地坚强自信乐观。这比泡在蜜水中,因一点小事就悲观失望萎靡不振的我们要强多少倍?因这句话,我的心就这样感动着。

  是的,人是会不断地成长的!任何一种结果都不是永恒的。永远的胜者是那种拥有胜利者心态的人。

  不是吗?在法兰西艰难的五年岁月中,邓希贤从一名求知若渴的学子到一名坚强的职业革命家;从理解革命真理到主动参加反对北洋政府向法国政府借外债的“拒款斗争”再到1924年7月周恩来回国,他义不容辞地承担了“旅欧共青团”执委的重担……这,就是令人欣喜的、充满暴发力的成长!

  为了更好地振兴中华,他心怀忧思,不甘落后,革除积弊,立志改革,同祖国一齐成长。而今,我们的'祖国妈妈已走过苦难,走向日新月异、百业俱兴了。

  虽然,她目前还不够强大,还只是发展中国家,还有一些缺点和不足,但,“长江后浪推前浪,病树前头万木春”。她,正挟着狂飙,以一种不服输的胜利者的心态呼啸着冲向未来。

  同学们,就让我们咀嚼着英国著名诗人拜伦的名句:“祖国,我爱你,连同你的缺点!”让我们像邓爷爷、周总理一样,紧紧抓住青少年的大好时光,把源源不断的爱国动力化为学习的行动,刻苦拼搏,孜孜以求,长大了用真才实学,与所有志同道合的爱国人士一齐,齐心协力打造出祖国最绚灿的明天吧!

我的法兰西岁月观后感3

  提到改革开放,人们自然会把它和邓小平这名字联系在一起。今天,我看了有关邓小平的一部电影??《我的法兰西岁月》后,被影片里的十六岁的年轻学子邓小平的满腔救国济事的热忱而震撼。这是多么令人敬佩的爱国精神啊!

  这部电影主要讲二十世纪初时的中国,列强入侵,军阀混战,民不聊生,年轻的邓小平就怀着一腔救国济事的热忱,告别了父母。与叔叔纪少圣、哥哥纪德铭一道历尽艰辛越过大洋,踏上了赴法兰西勤工俭学之旅,千里迢迢远赴法国,立志学好本事,为国效力。

  就在巴黎留学的过程中,他经受了命运的考验:法国政府停止了对他们这批留学生的资助,交不起学费,求工也没有希望,举目无亲,而陷入了绝境。但邓小平没有向困难屈服,他以自己的毅力和执著向命运挑战。就算自己的生活困难,还拿自己打工挣来的工钱来资助法国的工人。看到这里,我被邓小平那不向命运低头的毅力和热心助人的行为深受感动。

  在邓小平陷入绝境这期间,他经常说着这样一句话??“我会长大的!”。这是这样一句充满自信的话语,激励着邓小平在艰苦的岁月里获得成长,获得他伟大的人生的原动力。这句话,也被牢记在我们观众的心中,继续鼓励那些力争上游、不凡平凡的灵魂。

  就在邓小平最困难的时候,他遇到了周恩来和赵世炎等一批正在做着改变中国历史命运的大事情的先进青年,改变了他的命运。邓小平成为了中国共产党员,与其他党员一起为中华之崛起而奋斗,为祖国贡献了自己伟大的'一生。我们少先队员不也应该向他学习吗?

  看了这部电影,使我懂得了现在腾飞的新中国靠的就是像邓小平等老一辈。如果没有他们,没有改革开放的实践,就没有我们的今天!人活着,并非是为了吃穿,为了追求物质享受,更重要的是为了精神文明和人生价值。作为新世纪的中国少年,我们要珍惜今天,不辜负老一辈革命家对我们的期望,学习邓小平爷爷的伟大人格、志向和精神,以实际行动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练好本领,为中华民族美好灿烂的明天做出自己的贡献!

我的法兰西岁月观后感4

  该影片主要记述了20世纪20年代初,16岁的邓邓希贤在法国历时5年艰辛而辉煌的勤工俭学、寻求救国之道、走上革命道路的真实故事。影片并没有下力气去表现这段历史的过程,而是紧紧抓住主人公成长经历中最令人难忘的艰辛、磨砺、苦难和乐观的几个“支点”,塑造了个真实可信的人物形象。

  导演的高明之处是他并没有去仰视个领袖和伟人的过去,而是以个常人的眼光去平视个16岁的少年,看他是如何在坎坷中走过他的青春,看他的青春步伐是如何从蹒跚踉跄走向坚定沉稳的。由于导演独到的眼光,他没有过多地选择邓希贤参加革命活动的情节,而是将笔力倾注到主人公命运的跌宕起伏上。通过人物命运的变化和主人公对命运的抗争,凸显了个充满青春活力的人物形象,这个形象深深地打动了观众的.心。

  影片开头展现给观众的是上世纪20年代四川广安的条老街,这里嘈杂、肮脏、破败,完全是旧中国的个缩影。而长江边拉纤的纤夫那沉重的步履和呻吟,将人世间的苦难表现得淋漓尽致。转而,声汽笛,将巍峨雄伟的大油轮和美丽的马赛港推到了人们的眼前。这两组浓墨重彩的镜头,对比鲜明,将主人公所处的生存环境强烈地展现出来,也为他后来的人生道路作好铺垫。这种对比给观众以强烈的震撼,对人物命运和性格的表现起到了有力的衬托作用。

  为了表现人物的情感,在细节的运用上,导演也独具匠心。邓母送儿子远行时让儿子带走三双布鞋,并含泪说:穿坏了这三双鞋,儿子就回来了。剧中有几次反复表现布鞋的镜头:在赛纳河的桥上露宿时,主人公拿出布鞋抚摸,表现了他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在法国朋友米歇尔去工地看望邓希贤时,他脚上的布鞋已经破得露出了小脚丫,这个细节生动地表现了主人公生活的苦难和艰辛。人类共通的情感,使得每次布鞋的出现,都轻轻拨动着观众的心扉,也拉近了观众和主人公的心灵。

  看了这部电影,使我懂得了我们要珍惜今天,不辜负老辈革命家对我们的期望,学习邓小平的伟大人格、志向和精神,为中华民族美好灿烂的明天做出自己的贡献!

【我的法兰西岁月观后感】相关文章:

我的法兰西岁月观后感12-01

亲情温暖了我的岁月11-11

我眼中的岁月作文03-22

我的唯美岁月作文04-24

友情温暖了我的岁月作文03-21

我的成长岁月_800字10-29

我的岁月我的路作文800字12-22

岁月如歌我的生活作文01-20

袅袅炊烟芬芳了我的岁月作文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