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时间:2023-08-25 15:10:26 颖聪 观后感 我要投稿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精选11篇)

  在观看完一部作品以后,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吧,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观后感吧。快来参考观后感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开学第一课观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精选11篇)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1

  快乐的暑假过去了,我们也同时迎来了新的一学期,在开学的第一天里,我们在学校观看了开学第一课。

  一开始,电视屏幕上就出现了开学第一课的字幕,随即而来的是一首欢快动听的歌曲,歌曲之后,小班长向主持人提出了一个问题:幸福是什么?幸福在哪里?看到这,我心里也疑惑了起来幸福是什么?带着这个疑问,我接着看了下去。一阵优美而又高雅的钢琴声响了起来,原来这首歌曲出自于一个十岁盲童的手中,盲童怎么可以弹琴呢?大屏幕出现了盲童刘浩的故事,刘浩家的家境也很困难,刘浩的妈妈和刘浩敲响了四十多位音乐老师的大门,却因刘浩是盲童而拒绝了求学的他们,但刘浩并没放弃,继续学习,我哭了,哭得不是刘浩艰苦的'环境,而是感动刘浩勤奋努力的学习,引用刘浩说的一句话:要相信自己,我们一起加油,幸福就在身边,前途是光明的!

  最令我关注的是一个游戏,有许多同学围成一个圈,中心有许多水果,每位同学手里都有一个很长的把柄,要用最短的时间把水果舀到手心里命令一发,同学便一个个跃跃欲试,却怎么也拿不到水果,主持人说:“有一种更好的方法。”同学们一下子豁然开朗,原来你把水果放到我手里,我也可以把我舀的水果给你,这样一来,大家都在最短的时间里拿到了水果,通过这个游戏,我懂得了一个道理:当我们每一个人,在想着自己的利益时,有可能得不到,但当你也帮助了别人,可能会不经意地得到。

  看了许多关于幸福的节目后,我知道了幸福就像一个隐藏的天使,无处不在,幸福就是一种感觉,一种满足,只要细心,身边的点点滴滴都是幸福!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2

  9月1日,我看了《开学第一课》。

  起初看到“幸福”这两个字,我轻蔑地笑了:幸福还不简单,只要获得自己喜欢的不就是幸福了吗?但是,当我看了佩杰姐姐的故事后,我否定了自己对幸福的看法。

  佩杰姐姐的生活是非常艰辛和不幸的。在很小的时候就没了父母,一对热心的夫妇收养了她。可是,命运又一次开了个玩笑。在佩杰姐姐8岁时,养父离开了人世,养母也瘫痪在床。从那时起,年幼的佩杰姐姐就担起了全家的重任。每天早上五点,她就得起床给养母做一些伸展运动,准备早餐,照料好养母,她才匆匆赶往学校,而且没有一次是迟到的。如今的她已经上大学了,为了更方便照顾离家很远的养母,她向学校申请把养母接过来并租了间房子让养母住。佩杰姐姐的养母回忆过去,流下了幸福欣慰的泪水。她说:“要是没有佩杰,我就不会活到今天!”可佩杰姐姐则认为:幸福在于付出和奉献。

  我看到这里,鼻子酸酸的,心中突然泛起一阵自责:现在我都快12岁了,饭也不会做,更不会照顾别人。虽然有时我会在别人面前炫耀自己六点多起床坐公交车上学,可现在我却觉得脸红,更为我自理能力差感到羞愧。因为每天都是妈妈早早起来叫我,我才会起来的呀!我有什么好骄傲的呢?妈妈那一声声温柔的声音包含着多少的.爱呀!妈妈时不时流露的满足也让我惭愧,我是多么的幸福,可我何曾去品味?何曾去回报?

  此时我觉得:真正的幸福不是索取,而是奉献。有时,默默无闻的奉献会更可贵!

  你看那城市的美容师,早起晚归清扫街道,美化环境,虽屡遭种种白眼,但仍用那汗珠为我们换来美的享受;你看那辛勤的老师,为了那么多孩子,老师熬白了头,当看到孩子点滴的进步时,他们会无比欣慰。……

  这些平凡的人,他们事事都想着别人,尽职尽责,岁月的无情让他们的背脊佝偻了许多。可是,又有多少人能体会到他们的幸福?我们在享受他们给予的这一切时,是否也感到无比的幸福?

  这世上,有那么多人在奉献,我们应该用心去体会,体会他们内心的满足和幸福。

  我想,我们应该学会去奉献,不为别的,只为了让他人快乐,让社会更美好。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3

  军训期间,学校组织我们在礼堂观看了《开学第一课》这部影片。看完后,我收获颇多,深深地体会到抗日英烈的爱国、勇敢、团结和自强的精神。

  这是影片讲述了英雄人物的不朽传奇,其中最让我感动的是《国歌的故事》,淋漓尽致地体现了英烈们保家卫国、誓死不屈的英雄气概!它让我了解到了国歌的由来:它诞生于抗战时期,是田汉和聂耳两位词曲作者共同创作的。在1931年,日本霸占了东北三省,他们一下子打到了长城的脚下。长城是中国人民抵抗日军的堡垒,我们的战士在这里和敌人进行了长时间残酷的斗争。1933年3月11日,敌人进攻了古北口长城的防线,他们以重炮在城墙上轰出一个缺口,我们的守门兄弟们从三个方面涌来,在这个缺口和敌人进行殊死的搏斗,几百人都牺牲在这里,他们的身躯将缺口死死的堵住,让敌人不能进到长城的里面。英雄的精神世世代代在鼓舞着我们,让我们奋勇前进!

  《国歌的故事》带给我无穷的震撼,革命先烈的精神让我潸然泪下。那些逝去的共产党员们,为了革命的胜利,为了人民幸福安康,为了中国的美好未来,付出了很多很多。他们有的失去了亲人,有的身体倍受摧残,有的甚至断送的生命。可他们无怨无悔,前赴后继的为党、为人民做出了惊天动地的牺牲。无数个大义凛然的共产党员,用生命和鲜血铸就了革命的胜利,但他们却无法品尝到这辉煌的果实。正是有了他们的不懈努力与牺牲,才有共和国今天的繁荣昌盛和国泰民安!

  晨星闪闪,迎接黎明。林间,群鸟争鸣,天将破晓。东方的地平线上,渐渐透出一派红光,闪烁在碧绿的.嘉陵江,湛蓝的天空,万里无云,绚丽的朝霞,放射出万道光芒。国歌的故事》告诉我们,那段血与火的历史永远不该被遗忘!革命者们坚贞不屈,勇于牺牲的精神和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怀,在新时代依然是激励我们奋进的精神力量。先烈们播下了红岩精神的星星之火,而我们的责任是接过这火种,让它发出耀眼的光芒。并把这燃烧的火炬传下去,永远的传下去。伟大的英烈们长眠于青山翠柏之间,而他们的精神将会永垂不朽!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4

  今天是开学第一天,是一个幸福快乐的新起点。下午放学一到家,我就津津有味地看起了中央电视台的特别节目《开学第一课》。

  这一次的主题是幸福。以前,我总觉得吃得好,穿得好才是幸福,但是,看了《开学第一课》之后,我才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幸福,爱就是幸福。

  《开学第一课》中讲了很多感人至深的故事,比如:盲童刘浩会弹钢琴,杭州最美妈妈吴菊萍……其中,最让我记忆深刻的还是最美女孩。这个女孩名叫孟佩杰,她很不幸,5岁的时候就失去了爸爸和妈妈,最后邻居收养了她。于是,她就跟着养母过,可幸福的时光也只过了三年。在她8岁的时候,养母突然瘫痪了,只能躺在床上。

  从那以后,她就每天早上6点起床,开始做家务活,洗衣服、做早饭、拖地、洗碗……直到把家务活做完,她才拿了一块饼,匆匆忙忙地去上学。

  中午放学后,她又急忙去菜市场买菜,回家煮饭。下午一放学到家,她就把闷在家里一天的养母推出去散散步,直到晚上9点钟,才有时间静下心来做自己的作业。

  有一次,一位记者来采访她,请她吃肯德基,她说不方便在街上吃,要带回家吃。回到家后,她说:“妈妈,我在街上看着看着就不想吃了。”

  其实她是把肯德基省给妈妈吃,至今她还不知肯德基是什么味呢?真是太懂事了。上大学后,因为她家离学校太远,所以不得不在学校门口租了间房子和妈妈住下。

  有一天,别人问她:“你开心吗?”她回答道:“当然开心了,别的学生好久都看不见自己的老娘,而我却能天天看到她,我岂不是太幸福了!”

  从最美女孩的故事中,我明白了:人生最强大的并不是苦难,而是爱,有爱就有幸福。面对困境,像最美女孩孟佩杰那样怀着一颗乐观的心,一颗感恩的心,就会永远活在幸福中。

  “风雨过后总会见到彩虹!”让我们一起衷心地祝愿孟佩杰和她的妈妈永远幸福吧!也愿我们能像她一样微笑着面对生活中的种种考验,去追寻自己的幸福吧!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5

  今年的《开学第一课》主题是“理想照亮未来”,这次来的嘉宾有很多,有英雄航天员、“七一勋章”获得者、“00后”奥运健儿等。不得不说,今年的开学第一课的主题都让人印象深刻,值得深深地思考,好好感悟自己的人生,勇敢地追逐自己的梦想。

  在节目一开始,主持人康辉就通过一台“时光放映机”穿越到百年前的中国。极具视觉冲击力的今昔场景对比,展现了百年中国的沧桑巨变。“百年穿越”之后,康辉化身“小康”再次穿越两千多年,和课代表彭友馨一起走进一个汉代学堂,探寻“小康”一词在文献记载中的最早出处,展现了当今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成就,在时间的纵向打通、场景的横向勾连中,让同学们切身体验到一个更加立体、难忘的课堂。

  节目中的第二篇章主题是“理想是石,铺就奋斗征程”,节目中“时代楷模”拉齐尼·巴依卡的儿女都尔汗·拉齐尼和拉迪尔·拉齐尼也来到了现场。拉齐尼·巴依卡是红其拉甫执勤点的护边员,2021年1月4日,他为了救落入冰窟的儿童而英勇牺牲。当人们把拉齐尼从冰冷的湖水中抬出来时,他的手仍保持着托举的姿势,这是英雄留给世界最后的定格。如今,英雄长眠在帕米尔高原,守护着他魂牵梦绕的边防线。

  12岁的`拉迪尔也掷地有声地承诺:“爸爸请你放心,我一定会好好学习,考上大学,长大当兵,退伍后当一名优秀的护边员。”为国守边,是拉齐尼一家三代人守护了72年的共同理想。这个理想也将继续传承下去,因为他们心中时刻铭记着一句话:“没有祖国的界碑,哪有我们的牛羊。”

  中国核潜艇首任总设计师彭士禄曾自谦说,自己一辈子只做了两件事:一是造核潜艇,二是建核电站。从核潜艇到核电站,彭士禄走过的每一步都是前人未曾走过的路,然而这位核动力领域的大科学家,却有一个颠沛流离的童年。节目现场,彭士禄女儿彭洁还带来一份珍藏多年的手稿,里面短短几十个字,既是彭士禄对自己一生经历的总括,也传递出他对祖国的赤诚,对人民的感恩。彭士禄的“愿将此身长报国,俯首甘为拓荒牛”的精神也让我们深深敬佩。

  祖国发展建设至今,能够给我们带来这么和谐美好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默默在背后付出的英雄们努力才得来的,如果没有他们,我们可能还没有现如今这个令全世界瞩目的新中国。也许我们现在可做的贡献不大,但只要我们愿意努力,那么最终,也能在祖国需要我们的时候,展现出自己的才能。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6

  美丽的九月有美丽的。9月1日我观看了《开学第一课》。这次的主题是“中华骄傲”。关于中华骄傲,可能会想到很多如:源远流长的汉字、振奋人心的中华、逸韵悠扬的琴棋书画、举世闻名的四大发明……但我觉得汉字更有代表性。

  正如王宁教授说,汉字和汉字能够绵延不绝,可以去直接跟最早的祖先对话。汉字是学习中国文化的基石,带领我们穿越历史,感受未来。

  看完了《开学第一课》的“字以溯源”一节,我才深深地感觉到,原来我们平时从不在意的汉字里,竟然蕴藏着如此博大精深的学问,在它的一笔一划间,一个偏旁部首、一个形状中,都能追本溯源,找到它的根本意思。

  在昨天的写字课上,老师问我们:“为什么要写好汉字?”“为什么要写好中国字?”“为什么要写好名字?有人回答:“这是传承中华文明,增强对祖国的热爱。对于中国人而言,写好中国字是每一个中国人所应具备的之一。”还有人回答:“汉字书写讲究地是静下心来,一笔一画的认真书写,增强人的文化素养有着很大的帮助,培养,增强创新能力。”我想说:“汉字是中华民族先民们智慧的结晶,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创造发明,这足以证明我们的先民具有突出的创新能力,也足以开启人们的心智。”

  人们常说,字如其人。同样,美丽的方块字,也是对我们自己性格的塑造。中国文化中的方块字,不仅是我们的`语言沟通工具,还塑造了我们的心性。就如同课堂上讲到的“正”“直”两个字,就是告诉我们,做人要像汉字一样,做一个正直、端正的人。

  汉字是中国悠久文化的源头活水。一笔一画,蕴含着中国人独特的;横平竖道,承载着中华文明厚重的底蕴和价值。学好汉字,才能更好地领略博大情深、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

  中华汉字,在历史的流变中不断发展革新,它凝结着先人智慧的结晶,通过它的一横一竖,一撇一捺,在笔画之间感受到的,不仅是汉字之美,更是它传达给我们的中国精神和做人风骨。以后我要写好每一个中国汉字,做中华民族经典文化的继承人!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7

  《开学第一课》已经经历了十个新学年,我也写了四期的观后感了,感受也是一期比一期深刻。这一期首先有四个大哥哥唱着《开学第一课》把我拉进了节目中,在舞台中间有一个人类创造出来的机器人,精准到位的动作引来同学们阵阵喝彩。成龙的出现使我感触很深,成龙说他小时候爱打抱不平,知道了有功夫才能赢,之后成龙去拍电影,从小角色到大角色被人说过很多次,但他还是坚持了下来,而且成龙不用替身,浑身上下受了非常多的伤,他的'功夫片就是特殊的中国名片。他让我热血沸腾,记住活到老学到老,永不停歇。

  然后是解海龙老师拍的照片,这些照片让孩子们有了希望和梦想,梦想不是虚无飘渺的,它是一种追求,是一种力量,激励我们去拼搏,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具有中国知识产权的大飞机C919首飞的飞行员和总设计师吴光辉的演讲,我懂得了对未来的事情,我们要时刻保持积极的心态,勇于探索,还要有创新的意志。

  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21天无壳孵小鸡了,先把杯子用打火机烧出一个洞,用脱脂棉花堵上,再用保鲜膜做一个类似鸡蛋壳的形状,把鸡蛋打破放进“鸡蛋壳”里,在四周打出12个小孔,放在杯子上,用皮筋套牢,剪掉多余的保鲜膜,盖上盖子,放入加热的机器,就可以完成整个孵小鸡的过程,神奇的小鸡就这样问世了。

  这些说明了科技的进步,我们青少年要大胆想象,勇于钻研,坚持奋斗。作为一名少先队员,要学无止境,心中有梦,大胆探索,敢于创新,将来成为国家的栋梁。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8

  今年《开学第一课》的主题是宣传梦想,号召我们每一个同学心中要有梦想,有了梦想才更能激起我们为梦想而奋斗的决心,才能活出更精彩的人生。

  记得我看过一片报道:在一个贫困的山区,有一个妈妈带着四个儿子,家里很平穷,常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这位妈妈,为了儿子能多吃点,自己经常不吃,等儿子们走了,她会将他们没吃干净的腕拿起来舔,他的儿子们知道这件事后,心里很难受,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产生了美丽的'梦想,他们立志要走出大山、走出贫困,他们要让自己的妈妈过上幸福的生活。于是他们勤奋刻苦,终于兄弟四人分别考上了清华、北大。这个故事很感人,在那么贫困落后的山区,别说什么好的学校了,连饭都吃不上,而这几个孩子怎么能都考上这么好的大学呢,难道是因为他们聪明吗?不,那是因为在他们的心中有着美丽的梦想,有着那份强烈的愿望。

  我们每个人都要有远大的理想,比起他们兄弟四人,我们今天,不愁吃不愁穿,生活条件、学习条件都这么好,我们没有理由不好好学习,我相信,只要我们心中有梦并为之而努力就一定能出彩。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9

  开学的头一天,cctv播放了《开学第一课》,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解海龙老师讲叙的故事。

  解海龙老师在年轻的时候是一名海军,他的战友探亲回来,带来了一部相机,解海龙老师觉得很新奇,就攒钱买了一部自己的相机,开始了他的摄影记录生涯。

  有一次,他去山村拍完小学校,走到山底下,刚要过河,看到有一个破破烂烂的小桥,这个小桥是孩子们上学的必经之路,而这个小桥是用几根竹子搭起来的,中间还有些断裂的,因为有些男孩子为了不让上学迟到,只能把衣裳给脱了,把书包包好,下河游泳过河去上学。可见孩子们对读书是多么的热爱啊!

  还有一张照片是孩子们在一个四面透风的教室里高声朗读课文,老师在讲台上背着个五个月左右大的婴儿在给同学们上课。可见孩子们读书的条件是多么的艰苦。

  里面的大眼睛苏明娟,每天从家到学校要往返24公里的路,无论严寒还是酷暑,她都坚持到学校,她闪着智慧渴望知识的大眼睛,给人们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还有小光头张天义,照片发表后,张天义面对好心人的帮助,本来十分拮据的.他却把大部分的钱分给了自己的同桌,即使自己这么困难,也不忘帮助身边的人。

  大鼻涕刘善辉,虽然流着鼻涕,但毫没在意,还在认真的大声朗读着课文,他的衣服和书包都破烂不堪,但在照片里只让我们记住了他的认真和他的努力。

  大眼睛,小光头,大鼻涕,是代表当时所有渴望知识的孩子们,在他们的眼睛里看到的是他们的梦想:就是我要上学。

  这些照片发表后,很多山区的小朋友都得到了很多好心人的帮助,终于梦想成真,实现了上学梦。

  后来被他帮助的那几个同学,都到开学第一课来了,他们谢谢解海龙老师把他们的照片发表,让他们得到了帮助。通过读书,他们的梦想成真了。大眼睛更是组建了自己的团队,帮助更多的小朋友上学,让爱传递下去。

  解海龙老师的故事让我深受触感,我们学校有这么良好的环境和优质的学习条件,我们却没有好好的珍惜,还希望经常放假。当我看到那些山村的孩子们,条件这么艰苦,求知欲却这么强。我现在知道了要好好珍惜这么好的学习条件,我以后一定勤奋努力学习,积极向上不偷懒。不辜负社会,老师,和家长给予我们的这么好的条件。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10

  今天晚上,我和爸爸、妈妈一起看了中央台播放的《开学第一课》。

  节目分三个部分:第一节,有梦就有动力。第二节:有梦就要坚持。第三节:有梦就能出彩。节目一开始就请出了女航天员王亚平,讲述了她航天梦的实现历程。

  其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王亚平,她是升上太空的又一位女英雄,实现了自己的飞天梦想。

  还有一个4岁得了脑瘫的小朋友,医院已经放弃了对他的治疗,但他的妈妈坚持不放弃,付出了超乎常人的毅力,教他学习弹琴,最终孩子几乎能像正常人一样上学了。当他在现场弹出《世上只有妈妈好》的时候,我和妈妈都感动的哭了。他的妈妈太伟大了!太辛苦了!我从中也体会到了妈妈的艰辛,我以后要好好学习,不辜负老师和妈妈的期望!

  片中还讲述了2008年汶川地震中失去一条腿的廖智老师,她从前是个舞蹈老师,可是,因为地震她失去了一条腿,还失去了她可爱的孩子,从此她再也不能跳舞了,而且生活都不能自理。但是她并没有放弃,为了自己的梦想,她用假肢继续练习跳舞,并坐在轮椅上学会了轮椅舞,终于实现了梦想。

  节目中还介绍了很多名人明星的梦想实现历程。这些人梦想的实现都经历过坚持不懈的学习和努力的'工作。一个梦想的实现过程,就是一个真实感人的故事。我感触很深,我的梦想是长大后当一名飞行员,驾驶着飞机在蓝天上翱翔。这个梦想也是我努力学习的目标。我要尽最大努力的学习,坚持不懈的学习,实现我的梦想。

  通过观看《开学第一课》中的故事,我深刻体会到:面对困难不能轻易放弃。虽然假期我没学会游泳,但现在我决定通过自己的努力,克服困难,尽快学会游泳!这些故事告诉我们只要努力,什么都能成功。我的梦想有很多,服装设计师、摄影师、导演、制片人或者画家等等,一切都得靠自己的努力去实现。所以从现在开始博览群书,养成会学习、爱学习的好习惯。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11

  2016年的《开学第一课》以“先辈的旗帜”为主题,邀请多位亲历长征、平均年龄逾百岁的老红军参加节目,讲述成长故事,弘扬长征精神。给我们献上了生动而有意义的开学第一课。

  看完今年的《开学第一课》,我仿佛感受到革命先辈那“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的乐观心态、“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的坚持不懈和“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的勇往直前革命精神,还有“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的`胜利喜悦之情。

  今天,我们重温这段艰苦的历史,并不是号召大家用脚步去丈量那漫长的征途,而是让作为少先队员的我们用心去领悟:视困难为砂砾的红军大无畏精神与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的新时代长征精神。

  同学们,让我们想一想老红军当年的生活,再看看我们“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我们是多么幸福啊!賀炳炎将军被敌人子弹打碎右臂之后,竟以常人无法想象的毅力在没有麻药的情况下据去伤臂,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摔倒了不能自己站起来呢?贺龙元帅的女儿贺捷生出生18天后就在马背上的摇篮中踏上征途,我们还有什么理由说自己没长大,家里的事让大人做?通信兵秦华礼在用木棍当笔,土地当纸的情况下学习电路和英语,和他的伙伴们在草地上毕业,却开创了新中国邮电事业,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习呢?

  长征,这个历史事件已经过去了几十年,可长征的精神却与时代永存。如今,在祖国各个行业中都能看到长征精神,尤其是我们的航天事业。在长征火箭、神舟飞船背后蕴含的航天精神就是长征精神的最突出体现,更值得我们学习和继承。1970年4月24日“长征一号”首次发射成功,1974年11月5日“长征二号”首次发射成功,1984年1月29日“长征三号”首次发射成功,此后“长征”系列各型火箭也陆续升空。“长征”火箭是我国自主研发的运载火箭。“长征”指火箭的飞行轨迹,也代表中国航天事业艰苦而光荣的历程。

  我们是新中国的少年,我们是新时代的希望。让我们接过先辈的旗帜,发奋学习,沿着先辈的长征足迹继续前进,为祖国的繁荣富强积极贡献我们的力量!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相关文章:

开学收看开学第一课的观后感(精选20篇)09-02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09-03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09-03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09-17

开学收看开学第一课的观后感(通用26篇)09-02

开学收看开学第一课的观后感(通用25篇)09-02

开学第一课的句子12-19

2023开学第一课央视开学第一课主题是什么08-30

《开学第一课》中班开学第一课教案(通用11篇)02-01

开学第一课教案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