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随笔作文

时间:2023-05-29 16:25:53 关于什么的作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关于母亲随笔作文三篇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要怎么写好作文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母亲随笔作文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关于母亲随笔作文三篇

母亲随笔作文 篇1

  母亲生育了我们兄弟有五,象母鸡带着一群小鸡.我们成长于她的世界里,在她的敝护下,我们长出她一样强健的身板和充满幻想的翅膀.无论我们走到哪里,都能听到她用母性的嗓音遥唤我们的乳名.突然有一天,母亲的脊梁变成了屋前那道曲弯的山梁,在我的眼底里射出夕辉的余光。但她依然慈祥地和我们坐在一起,认真听我们谈笑风生的表情,不时也会像个小孩子好奇地搭搭讪。

  每当我回到老家,年迈的`母亲第一句话问的就是:什么时候走?这次和往常不一样,她身躺床上,嗓音低微.我拉着母亲那双没了温度的手,紧紧地拉着母亲.望着她那熟悉又几乎变得陌生的脸.仿佛看见母亲点了点头,一连串晶莹的泪珠从她深陷的眼角里滑落而出,她松开了我的手,离开了这块生她养她的土地,安详地睡去了......

  第二天清晨,我们按她的遗愿,将母亲送去她那一天也没离开过的,那遍蓊郁的庄稼地里,天空瓢泼大雨,泪水和雨水湿透了我们的身心.好不容易才

  雨过天晴,太阳当空照着,似母亲的脸,一双眼睛正看着我们走上明天的路。

母亲随笔作文 篇2

  母亲的味道是什么?是酸、是甜、是苦还是咸?我认为,这些都不是,母亲的味道是一种说不出、道不完的味道,交杂着慈祥与严厉、平凡与伟大,让人心里流出一股股暖流。

  每天早上,母亲总是第一个早起,她变着花样做出既合我口味又营养丰富的早餐,色香味儿俱全,一个个都是我的最爱。偶然一天早上,我被锅碗瓢盆碰撞的声音惊醒,睁开朦胧的睡眼,向外看,天色还未破晓,屋外有着模糊的灯光,我揉揉不愿意分开的眼皮,才五点半。我看到一个身影在厨房里忙碌……听爸爸说,一年四季,妈妈都是如此。怪不得,人说世界上最好吃的是妈妈菜。母亲的爱浓浓的,融化成了舌尖上的饭菜的香味,定格成心中永远最美的清晨。

  每次我走在路上,都会被同学认出来,不是靠眼睛,而是用鼻子。他们说我的身上有一股特殊的香味,形容不出来的香味。每次我只是笑笑。只有我自己知道,我所有的衣服都是这种味道,从小这种味道就伴随着我,如同我的标志一样,感觉如同芝兰那种淡雅的香,又如百花盛开之热烈,如一轮艳阳般灿烂,似彩蝶飞舞一般清新……她每天都会为我洗衣服。不管工作多累,都那么认真,那么仔细。她把给我洗衣服当成了她生命的一部分。洗净的衣服有洗衣液香香的味道,有太阳的温暖干燥的味道,也有阳台上风吹过木叶的清香,但我知道,这是我母亲的勤劳赋予的我的味道。我知道,不论我长多大,走多远,或许很快我就会自己洗自己的所有的衣服,但是,这种味道会永远记在的最深的'脑海中。

  我已经学了七年的钢琴,幸运地遇到了好几个好老师,所以也学会了弹奏几首曲子,有了一些对钢琴音乐的感悟。我自己知道,爸爸也有时会提醒我,我有些小浮躁,这是弹琴的大忌。但我不仅两年前就通过了十级,而且是极少的“良好”。这得益于妈妈给我的鼓励,尤其是,每次到老师家学琴,她都认真地记笔记,回来练习时,每个错误她都能指出来。真的好奇怪,她的确不会弹琴,但是指的却那么准。我记得我过十级时是一个下午,正好下了一场雨。我出来,高兴地向妈妈举起了OK的手势,外面有着雨后土腥味,有着空气的清爽和路边花儿的芬芳的味道,但是我忽然记起了那本妈妈的笔记本,那笔记本上淡淡的墨香。这墨香和母爱一起,伴我走过无数个努力的夜晚,无数次烦躁和小脾气,无数次妈妈的苦口婆心……,伴随着我的成长和进步。这也是母亲的味道,不仅是血脉相连,更是世界上一种最美好的味道,也是最伟大的味道。

母亲随笔作文 篇3

  我的家乡有一条河,名字叫沁河。宽约三四里,河水自西向东蜿蜒流淌。据说发源于山西省沁源县二郎神沟,自北而南,切穿太行,从五龙口奔泻而下,途径济源、沁阳、博爱、温县,于武陟入黄河,全长485公里。

  就是在这广袤的沙土地上,祖祖辈辈辛勤耕作了很多年。我记得上滩地主要种小麦、玉米,下滩地主要种高粱、花生,中间有块洼地,可以种些绿豆、豇豆,长得也不错。小时候,我经常和小伙伴们在滩地挖野菜、打猪草,累了就在河水里洗个澡。夏季的沁河水,温温的,清清的,甜甜的,流动着犹如母亲的手轻轻从身上抚过,舒服极了。最有趣的是比赛扎猛子,我们小时候叫“气没影”,意思就是憋着气钻到河水里,比赛看谁在水下潜的时间长。还有比赛跳水,从河岸上纵身一跳,看谁跳得高,看谁落花小。然后就是比赛游泳,看谁花样多,看谁游得远。有时为比个高低,很晚才回家,让大人们满河里找,为此没有少挨打。想想那个时候,虽然物质生活贫穷,但精神生活还是蛮惬意的!

  土地承包后,不少人开始在沁河滩大面积种植山药。山药销往大江南北,也给家乡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富裕和幸福,不少农民靠种植和销售山药盖起了小洋楼、买起了小汽车,有的还在港澳地区立足,将山药生意做到了外国,据说有的资产已超千万元。

  沁河的沙土比黄河要细一些,更适合建筑垒墙。一开始,人们盖房子都是用混沙,后来有人开了沙场,用小船带着抽沙机沿着河道采沙,采出的沙很干净,不需要再筛,就可以直接和水泥搅拌使用。我们这里盖房、修路、修渠用的都是沁河滩的沙。

  温柔的沁河水,也有发威的时候。一天,我们正在河水里玩,突然河水加速了。我们赶紧上岸,拔腿就跑。那天河水真的涨了,村里不少西瓜都塌方到河水里。记得二队有个孩子去河水里捞西瓜,被河水冲走了,大人去救他,他虽得救了,大人却被大水冲走了。当时,村里动员很多人去打捞,也没有结果。河水退去后,在下游十多里的地方才发现了遗体。

  河水涨势最大的一次,我记忆深刻的当属一九八二年七月末八月初。当时山西、河南等地连降十多天暴雨到大暴雨,局部降特大暴雨,山洪暴发,洪水如猛兽般奔腾而下,浪高三尺,河水达两岸平。当时,全村老少都在大堤上搭帐篷过夜,后来又组织村民转移到太行山脚下地势较高的`地方避险。那时候,凡是有河的地方都是河满沟满,地上也都是水,庄稼也都泡在水里,稍有不慎就会掉到沟里去。据说解放军已在北鲁村村西无影山一带备好炸药,随时准备炸堤。就在千钧一发之际,洪水退却了,转移出去的村民又安然回到了家乡。

  参加工作后,有十多年我都是骑着自行车过沁河。过河有两种方法,一是小木桥,二是小木船。收秋之后,开始搭小木桥,次年收麦前再把桥撤掉,以防汛期被洪水冲毁。五月至十月,要靠小木船摆渡。河面宽水流急时,乘坐小木船要等好长时间,时间宽裕还可以跟船公学撑船。举家到城后,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我很少再过小木桥,也很少再坐小木船。沁河水随着当地乡镇化工企业的快速发展,也再没有往日那般清澈、甘甜……

  沁河,我的母亲河,永远是我魂牵梦绕的地方……

【母亲随笔作文】相关文章:

感恩母亲的随笔05-26

母亲的年检随笔08-10

母亲感想随笔09-28

母亲经典随笔散文07-22

陪伴母亲的随笔10-22

母亲的背随笔04-02

母亲抒情随笔07-09

关于母亲的随笔12-10

母亲感想的随笔12-02

感恩母亲随笔作文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