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处置方案

时间:2023-07-25 15:53:25 一般方案 我要投稿

应急处置方案20篇

  为了确保工作或事情有序地进行,就需要我们事先制定方案,方案的内容和形式都要围绕着主题来展开,最终达到预期的效果和意义。那要怎么制定科学的方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应急处置方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应急处置方案20篇

  应急处置方案1

  1 总 则

  1.1 编制目的

  1.1.1为了正确、有效和快速地处理电力生产人身伤亡事故,最大限度地减少因此造成的影响和损失,维护员工人身安全,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以及电力行业有关规程、规定,制定本预案。

  1.2 编制依据

  1.2.1 本预案根据《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预防与应急处理规定》、《城区电力系统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编写导则》、《国家电网公司突发事件信息报告与新闻发布应急预案》、《河南省电力公司重特大人身伤亡事故应急预案》,并结合公司实际制定。

  1.3 适用范围

  1.3.1 本预案适用于XX市供电有限责任公司应对和处理电力生产重伤及以上人身事故。

  1.3.2 本预案用于指导和规范公司各单位制定人身伤亡事故应急预案。各单位应参照本预案框架的内容和要求,制定本单位的人身伤亡事故应急预案。

  1.4 工作原则

  1.4.1 以人为本。把保障员工生命安全作为人身事故应急处理的首要任务,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对员工生命的威胁和危害,不断完善救助手段。

  1.4.2 预防为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突出事故预防和控制措施,有效防止电力生产人身事故发生;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事故演习,提高企业、员工应对人身伤亡事故的能力。

  1.4.3 统一指挥。在公司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和协调下,组织开展事故处理、社会救援、维护稳定等各项应急处理工作。

  1.4.4 分级管理。除发生重伤及以上人身事故外,人身轻伤事故由所在单位负责组织,相关单位、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分工负责,紧密配合,迅速有效地开展应急救援和善后处理工作。

  2 组织机构与职责

  2.1公司成立电力生产人身事故应急领导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2.2 主要职责为:

  2.2.1 贯彻落实国家及国家电网公司、河南省电力公司、***供电公司有关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与处理的法律、法规、规定。

  2.2.2 组织制订XX市供电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生产重伤及以上人身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并定期对其进行评估和修改。

  2.2.3 发布XX市供电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生产重伤及以上人身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启动命令。

  2.2.4 指挥协调XX市供电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生产重伤及以上人身事故应急处理预案的实施。

  2.2.5 报道、通报和发布XX市供电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生产重伤及以上人身事故救援与处理的进展情况。

  3事件定义

  3.1发生以下情况之一者定为电力生产人身伤亡事故:

  3.1.1 职工从事与电力生产有关工作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亡(含生产性急性中毒造成的伤亡)。

  3.1.2公司聘用人员、公司雇用或借用的外企业职工、民工和代训工、实习生、短期参加劳动的其他人员,在本企业的车间、班组及作业现场,从事电力生产有关的'工作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亡。

  3.1.3职工从事与电力生产有关的工作时,发生由公司负同等及以上责任的交通事故而造成的人身伤亡。

  3.1.4 政府机关、上级管理部门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检查或劳动时,在生产区域内发生公司负有责任的上述人员的人身伤亡。

  4 应急响应

  4.1 发生人身伤亡事故,事故单位主要负责人应当立即组织救援,并立即报告公司突发事件应急办公室和公司安全监察部。

  4.2事故发生后,事故单位应立即抢救伤员并派专人严格保护事故现场。未经调查和记录的事故现场,不得任意变动。事故单位应立即对事故现场和损坏的设备进行照相、录像、绘制草图、收集资料。

  因紧急抢修、防止事故扩大以及疏导交通等,需要变动现场,必须经公司领导和安监部门同意,并作出标志、绘制现场简图、写出书面记录,保存必要的痕迹、物证。

  4.3XX市供电有限责任公司突发事件应急办公室、安全监察部接到事故报告后,立即报告XX市供电有限责任公司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启动本预案,做好指挥、领导工作。同时立即上报市公司和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报告内容包括:

  ①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单位;

  ②事故发生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设备损坏和电网停电影响的初步情况;

  ③事故发生原因的初步判断。

  4.4 事故发生后,突发应急领导小组组长或副组长赶赴事故现场进行现场指挥,成立现场指挥部,批准现场救援方案,组织现场抢救。

  现场指挥部设综合协调组、医疗救护组、安全保卫组、新闻报道组、后勤保障组、事故调查组、善后处理组,具体承担事故应急处理工作。

  4.5 现场救援处置

  现场指挥部:负责事故现场应急处置和抢险救援以及善后处理的组织指挥工作。总指挥是处置重伤及以上人身事故的组织者和指挥者,负责组织、指挥事故应急处理工作。

  现场指挥部应迅速了解、掌握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情况,涉及或影响范围,已采取的措施和事故发展趋势等;迅速制定事故处置方案并组织指挥实施;及时将现场情况向公司报告,必要时提请公司申请社会支持与援助;妥善处理现场新闻报道事宜;组织、配合开展事故调查,组织善后处理工作。

  综合协调组:由行政工作部及安全监察部负责,承接人身伤亡事故的报告;协调各专业组的应急处理工作;协调社会支持与援助;及时向公司领导和有关政府部门报告事故应急处理进展情况;落实上级关于事故应急处理的指示和批示。

  安全保卫组:由保卫部负责,协调组织对事故现场及周边地区和道路进行管理、控制,组织人员有序疏散。

  新闻报道组:由政治工作部负责,组织事故应急处置和抢险救援的新闻报道工作。

  后勤保障组:由物流分中心负责,组织协调有关部门,落实运输保障和物资保障工作。

  事故调查组:由安全监察部负责,配合有关政府部门对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

  善后处理组:指挥部责成有关单位与部门负责,处理伤亡人员的善后工作。

  5 应急保障

  5.1 技术保障

  5.1.1公司应建立医疗紧急救护小组,建立人员抢救体系,制定紧急救护工作计划,落实培训及紧急救护工作,明确分工及任务,熟练掌握各种急救技术。

  5.1.2急救小组要随时接受重大急救指令及对现场紧急救护进行咨询,负责和指导伤员转送。接到急救通知后,应在5分钟内出发,以最快的速度到达现场开展紧急救护工作,同时立即与当地急救中心或就近医院取得联系,以得到下一步的急救指导。

  5.1.3现场事故发生后,在现场的其他工作人员,应在班组安全员或受过紧急救护培训人员的带领下,组成现场临时急救小组,立即开展现场紧急救护工作,并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请求急救医疗支援。

  5.1.4现场作业人员应学会紧急救护法、心肺复苏法,会止血,会包扎,会转移搬运伤员,会处理急救外伤或中毒等。

  5.1.5公司应定期组织有针对性的反事故演习,落实人身事故处理预案的有关要求。

  5.2 装备保障

  5.2.1公司保证事故应急经费的投入,做好救援物资的储备和管理工作。

  5.2.2紧急救护设备要常备不懈。紧急救护小组应配备专用急救箱、急救车辆及必要的通讯设备。

  5.3 人员保障

  加强应急处理队伍建设和人员技能培训,通过模拟演练等手段提高各类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和救护技能。

  6 改进措施

  重伤及以上人身事故后,公司应及时组织有关单位和部门认真研究事故发生机理,分析事故发展过程,吸取事故教训,提出具体措施,进一步完善和改进应急预案。

  应急处置方案2

  发生抢劫或偷窃

  发现单位财务室、办公室发生抢劫、偷窃时,值班门卫应立即拉响报警器或电铃,并迅速拨打110或向当地公安派出所报警。夜晚期间,立即打开财务室、办公室、通道所有照明设备,全力保护财务人员、办公人员及票款撤离现场。

  严禁任意无故拨打110、119。及时记录、拍摄现场情况,建立每案一卷宗

  发生火灾

  立即组织人员使用现场的灭火器材控制火势蔓延,并向领导报告。如果是火势严重,应立即拨打119火警电话,然后再报告领导,同时及时清理通往火场的道路,以便消防车进入火场,还应派专人在起火地点附近路口迎候消防车并指示道路。如发生电气火灾应首先切断电源以控制火势蔓延。

  及时记录或拍摄现场情况以便于事故原因分析建立每案一卷宗

  发生工伤事故

  保护好事故现场,立即用电话向主管领导及当地劳动部门报告,并迅速组织抢救运送伤员或拨打120急救台急救。

  及时记录或拍摄现场情况以便事故调查并建档

  发生交通事故

  保护好事故现场,并即拨打122交通事故台。公路征费票道发生车祸,应同时关闭出事车道,另启开新车道,确保畅通。如职工驾乘车辆受伤,应迅速报告主管领导并积极组织抢运伤员或拨打120急救台。设立现场标记并记录现场情况,以便事故取证责任认定。

  办公区、生活区、征费站突然停电

  紧急启用应急灯,立即用备用发电机自行发电。保护好票款票证。打电话询问供电部门停电原因,如停电时间较长,要采取相应防范措施。

  建立备用发电机使用、保养制度,保证随时发电供给。

  工作人员在执行公务中伤亡

  立即拨打120急救台,组织抢救运送伤员,并迅速上报主管领导,拍摄现场情况,安排好人员顶班工作。

  取证并记录拍摄现场情况,建立每案一卷宗。

  车 辆 冲 关

  发生车辆冲关,值班人员应伸手示意停车,并记下车号、冲关时间、车型等,并按规定处罚及填写有关处罚文书。遇拦截冲关不停的车辆,可采取:1、通知保卫科人员拦下该冲关车进行教育,并处以罚款后方可放行;2、采用新闻曝光形式教育冲关车户。3、对当地的车辆,可记下车号,请当地乡、镇协助教育处理。

  在示意拦阻冲关车辆时不得站在车道当中也不得将头伸进车内 检查,切实保证自身安全。

  发生公共卫生疫情

  发生鼠疫、霍乱、黄热等甲类传染病、非典等重大传染病时,立即向市委办信息科及市卫生局报告。并立即发动和组织医疗力量,制定防范决策和措施,有效做好抢险救援工作控制疫情,极力防止事态扩大。

  做到特事特报、急事即报、要事快报、及时快速、规范有序、 持续全面,并做好原始记录。

  发生 集体上访、复访或越级上访事件

  1、 发生集体上访、复访或越级上访事件时,值班人员应立即向领导和保卫科报告。单位领导、保卫人员及相关部门人员应立即到达现场接待上访群众,做好耐心的.思想工作和劝导,极力劝导群众返回原地,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2、发生越级到市到省赴京上访事件时,与上访件相关的单位领导必须在规定时间到达事件发生地,共同劝阻和引导上访群众到信访机构处理,如不听劝阻和引导,可采取广播、喊话、发传单进行宣传,责令按指定路线离开现场到指定地点,或由公安人员强行带离到指定地点处理。3、30人以下的,由当地信访局长协调“现场协调小组”成员作出处置决策;30人以上的,由当地“两办”分管信访领导与上访件相关的单位领导协调作出处置决策。

  损坏票亭等设施应照相机拍摄,记录现场情况建立序号式卷宗。

  办公区受冲击,工作人员被围攻、殴打。

  拉响报警系统,指挥工作人员迅速撤离闹事区,向110、当地公安派出所报警,监控室立 即调整云台方位并跟踪。单位领导及保卫人员赶赴现场出示证件说明身份,尽力劝说平息事态,无理取闹并行凶殴打我方人员,再三劝阻无效下,可迅速配合公安机关制服犯罪嫌疑人。

  1、有条件的可以用照相机拍摄现场。

  2、不得先动手殴打对方,正当防卫不得超过必要限度。

  拉响报警系统,指挥工作人员迅速撤离闹事区,向110、当地公安派出所报警,监控室立 即调整云台方位并跟踪。单位领导及保卫人员赶赴现场出示证件说明身份,尽力劝说平息事态,无理取闹并行凶殴打我方人员,再三劝阻无效下,可迅速配合公安机关制服犯罪嫌疑人。

  应急处置方案3

  一、事故特征

  (一)火灾事故地点:采掘工作面、井下各类机电设备场所、主进、主回风巷、变电所等要害场所。

  (二)火灾事故的因素:

  1、井下大型设备发生故障后无法打至地面维修时,在井下焊接未采取安全措施或措施不健全造成的火灾事故;

  2、井下爆破时不规范,如放炮时不采用炮泥封堵炮眼或封堵不规范引起的放炮火花,导致矿井火灾的发生;

  3、井下电气设备性能不好,管理不善,如电钻、电动机、变压器、开关、插销、接线三通、打点器、电缆等损坏以及过负荷、短路引起的火灾事故;

  4、井下的消防管路铺设不到位,消防器材配备不到位,导致火灾事故发生时不能有效控制;

  5、井下油脂库管理不到位以及油脂使用不规范,导致火灾事故发生;

  6、井下输送机跑偏、打滑、运行阻滞与主滚筒摩擦,托辊滞动等摩擦引发着火;

  7、瓦斯、煤尘爆炸引发着火等。

  (三)火灾事故的类型:外因火灾和内因火灾

  (四)火灾的发生有一定的征兆一般表现为:

  1、空气温度、湿度持续性升高,有时出现雾气或巷道壁出汗。

  2、巷道出现煤炭和坑木干馏的行列火灾气味。

  3、自巷道流出的水和空气温度增高。

  4、人体有不舒适感,如头痛、闷热、四肢无力等。

  5、电器、电缆发热,有胶皮味。

  (五)火灾爆故的危险程度的分析:

  针对本矿的现有条件和本煤矿取样鉴定得知,本煤矿属于不易自燃煤层,故本矿不易发生内因火灾;矿井井下容易产生人为火花、电火花、摩擦火花和静电火花等,导致外因火灾的'发生,一旦发生火灾,以致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二、应急组织与职责

  (一)应急组织及自救的形式

  1、应急组织

  跟班矿长全面领导采掘巷内瓦斯爆炸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组 长:跟班矿长

  副组长:班队长 瓦斯员 安监员 电工

  成 员:全部作业人员

  2、自救的形式

  应急自救由当班队长在班前会讲述井下发生火灾事故的自救方法,以及井下创伤急救的基本知识,并且在井下现场作业环境下实操发生事故后的自救方法。

  (二)职责

  应急组织与机构组长:具体落实瓦斯爆炸事故的地点、影响范围、伤亡人数,全面负责现场的指挥救援。

  瓦斯员:配合组长进行现场指挥,负责现场灾情变化汇报。

  安监员:负责组织抢险救灾工作在安全的前提下。

  电 工:负责切断掘进巷道内全部电源。

  其他人员:协助现场救援工作的有效进行。

  三、应急处置

  (一)应急处置的原则

  井下现场自救应遵守“灭、护、撤、躲、报”的五字原则。

  1、灭: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将事故消灭在初始阶段或控制在最小范围,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伤害和损失。

  2、当事故造成自己所在地点的有毒有害气体浓度增高,可能危及生命安全时,及时进行个人安全防护,佩戴自救器或用湿毛巾捂住鼻、口等。

  3、撤:当灾区现场不具备抢救事故的条件或可能危及人身安全时,立即选择安全的、距离最近的路线,以最快的速度撤离灾区。

  4、躲:如果在短时间内无法安全撤离灾区,应迅速进入预先构筑的避难硐室或其它安全地点暂时躲避,等待救援,也可利用现场的设施和材料构筑临时避难硐室。

  5、报:发生事故灾害时立即向现场领导报告,或通过电话及其他方法向矿调度室报告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灾情及遇险人员情况。

  (二)事故应急处置程序

  1、井下任何人发现井下火灾时,根据火灾的性质,灾区的通风和瓦斯的情况,立即采区一切可能的方法直接灭火,具体的灭火方法有用水灭火、化学灭火器灭火和沙子覆盖等方法控制火势,并迅速拨打6000电话报矿调度室。

  2、火灾发生后,火灾范围较大或火势很猛,当现场人员不能采用直接灭火的方法降火扑灭,或者现场不具备直接灭火的条件(或其他地区发生火灾接到撤退命令时)现场跟班矿长、班长要判明和了解着火的原因、地点、范围和受火区影响区域的通风系统等情况,结合现场实际条件,确定避灾路线,将全部人员撤离,队长、班长要迅速组织避灾和自救。

  3、迅速带上自救器,处在火区进风侧者要迎风撤退,处在火源排风侧时,如果距离火源较近且越火源没有危险,可迅速穿过火区冲到进风侧;否则要沿最近的避灾路线躬身快速转移至新鲜风流中。

  4、如果烟雾已充满巷道,不可惊慌乱跑,迅速辨别发生火灾的地区和风流方向,然后沿着地俯身摸着轨道或管道有秩序的外撤。

  5、实在无法撤出时,尽快在附近找一个硐室暂避,并把硐室入口的门关闭,隔断风流,防止有害气体进入

  (三)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最先发现火灾人员应该立即根据现场情况判断火势情况,若现场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能立即扑灭或控制火势,不使火灾扩大时,应先救灾后报告。若现场火灾无法立即扑灭或火势无法控制时,要在保证自身人身安全的情况下,尽可能查明火灾性质、地点、范围、着火原因,危害程度,威胁区域等情况,并立即汇报矿调度室。现场不能保证人身安全时,必须立即撤离,撤离期间要切断工作地点电源,并尽可能通知沿途受火灾影响区域人员一同撤离到安全地点。人员撤离按以下路线执行:

  工作面--主斜井--地面

  工作面--副立井--地面

  工作面--进风大巷--回风立井

  四、注意事项

  (一)佩戴自救器时的注意事项

  1、佩戴者在使用时,应首先拉掉氧烛启动针使气囊鼓起,然后迅速把口具塞拔掉,含口具,夹鼻夹。

  2、在整个逃生过程中,要注意保持口具、鼻夹夹好,不漏气,绝不可以从嘴中拿出口具说话,需要联络可以打手势。

  3、吸气时,气体比吸外界正常大气干热,这是生养剂化学反应造成的,表明自救器在正常有效的工作,对人无害,绝不不可摘下自救器。

  4、撤离时,不要惊慌,要匀速快步行走,保持呼吸均匀,在十分紧急的情况下,可以快跑。

  5、要清楚记住避灾路线。

  (二)现场自救与互救注意事项

  井下急救必须遵循“三先三后”的原则:对窒息(呼吸道完全堵塞)或心跳、呼吸刚停止不久的伤员,必须先复苏,后搬运;对出血的伤员,必须先止血,后搬运;对骨折的伤员必须先固定,后搬运。

  (三)采取救援对策或措施方面的注意事项

  避灾中,人人都要守纪律、听指挥,严格控制矿灯的使用,要照顾好伤员,沿途要做好标记、信号,以便救护队跟踪寻找。

  (四)使用抢险救援器材方面的注意事项

  所有井下作业人员掌握救援器材的使用方法及其用途,同时负责人要注重对救援器材的检查与维护,防止失效。

  (五)采取救援对策和措施方面的注意事项

  措施必须可靠,确保在安全的前提下,要结合现场实际,与井上要保持密切联系;所有措施在平时应注意贯彻落实,是每一位工人能清楚的熟悉现场救灾的方法。

  (六)应急救援结束后的注意事项

  1、对现场遗留的痕迹进行分析取证,便于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

  2、对现场应急救援的过程进行总结

  3、对现场救援的过程进行记录,上交调度室。

  应急处置方案4

  1、目的:为迅速处理泵站事故,最大限度的缩小灾害范围及时消除事故影响,避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根据《煤矿安全规程》及有关的法律、法规,特制定本预案。

  2、适用范围:适用于各采煤工作面液压设备事故应急处置。

  3、引用标准和文件。

  3.1、《煤矿安全规程》

  3.2、《枣矿集团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4、事故特征

  4.1、危险性分析,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

  生产过程中泵站液压设备损坏,影响生产,生产过程中发生管路爆裂,胶管拔出,高压液体喷出,可能导致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

  5、应急组织和职责

  5.1、工区成立泵站液压系统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实施事故应急处置工作。

  组长:区长、书记

  副组长:技术员、工区值班领导

  成员:工区其它班子成员及各班工长

  5.2、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职责

  泵站液压系统事故发生后,分析判断事故性质,决定启动应急处置方案,批准现场救援方案,组织现场应急救援处置,协调本单位各班组的工作,在本单位设有能力处理的情况下,向矿调度汇报求援,迅速修复,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5.3、应急领导小组成员职责

  值班人员:承接事故报告,请示启动应急预案,召集小组成员协调应急处置工作,同时做好相关记录。

  组长:根据事故性质及严重程度,组织制定处理方案,并安排好事故抢修人员、材料、配件。

  副组长负责应急方案、应急措施的编制,技术资料的提供。

  其它成员在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根据各自负责的范围各负其责,带领抢修人员参与现场抢修。

  6、应急处置程序

  6.1、报警

  当发生泵站事故时,应立即向工区汇报,汇报时应说明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可能影响的范围等情况,值班员应详细记录,并及时向矿调度和应急处置组长汇报,同时通知各应急处置小组的成员到工区待命。

  矿调度电话:4056511、4056211、井下:21308、21309

  工区值班电话:4057337、21337

  6.2、应急启动

  当井下泵站液压系统发生事故时,首先启动本应急预案,进行自救,工区值班人员接到电话后,立即通知应急救援小组成员及应急人员到现场参加事故抢修,同时同井下现场保持通讯联络,以便随时掌握事故抢救进展情况,及时调整方案。

  6.3、应急救护人员的引导

  应急救护人员到位后,查看事故现场,询问事故原因,会同现场管理人员对事故做出正确判断。

  6.4、扩大应急

  如发现现场情况恶化,本预案不能满足现场有效救灾时,应急小组向矿调度汇报请求支援或启动上一级应急救援预案。

  7、现场应急处置措施及注意事项

  7.1、现场人员一旦发现液压设备出现故障,应立即通知泵工停止设备运转,并汇报现场管理人员和工区值班领导。

  7.2、如有人遇险,现场人员应及时进行抢救,安排人员护送升井,同时告知值班人员,矿调度及井下急救站,为伤者升井开辟绿色通道。

  7.3、抢险人员进入抢险救灾现场,首先要切断现场的电源液源,将操作手把打到零位,停掉液源供电开关隔离手柄并闭锁,消除一切不安全因素。

  7.4、处理液压系统管路故障应先卸压,严禁带压操作。

  7.5、处理液压系统事故时,必须注意巷道顶板变化,特别是有悬露矸石的地点,必须进行加固和找掉悬露矸石后,再进行处理工作。

  7.6、严禁单人处理应急隐患。

  7.7、抢修液压系统,必须由持有乳化液泵站的特殊工种证人员操作,其它人员严禁触碰液压元件。

  7.8、抢修过程中,严格执行三大规程,严禁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

  8、应急恢复

  液压系统事故处理完毕,开泵前必须通知工作面所有人员,经试符合要求,由现场管理人员汇报工区,宣布应急结束,抢险人员撤离现场,恢复生产。

  应急处置方案5

  为了正确、及时地处置各种火灾事故,做好人员和财产的疏散及扑救工作,防止和减少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结合省局综合大楼实际,制定本预案。

  第一章 处置原则

  第一条 本预案所称火灾包括因燃烧、电器故障、爆炸、地震、雷击等原因造成的火灾。

  第二条 本预案所指工作事项包括火灾发生后初始火灾的扑救、火警发布、组织撤离、善后处理等项工作。

  第三条 火灾处置应当坚持下列原则:

  (一)必须拨打火警电话“119”报警。

  (二)统一指挥、各司其责,协同作战。

  (三)自我救助和消防专业部门救护相结合。

  (四)保护人员生命安全和保护国家财产相结合。

  (五)控制事态发展、减少火灾损失与影响。

  第四条 火灾发生时,所有人员必须服从公安消防和火灾救护指挥部的统一指挥和调度,严格按照本预案的各项规定做好工作。

  第二章 指挥机构和职责

  第五条 省局机关设立火灾救护指挥部(简称指挥部,下同)。指挥部设指挥长一名,由省局陈春禹组长担任;副指挥长两名,由办公室主任刘德忠、机关直属党委专职副书记刘天强担任。指挥长、副指挥长实行AB角,以保证紧急情况下指挥部成员准时到位和行使职能。

  第六条 指挥部办公位置根据火灾指挥的需要确定,一般情况下,设在综合楼一层消防控制室。火灾发生时,指挥部成员应立即到指定的办公位置报到并指挥火灾救护。

  第七条 指挥部下设协调联络组、扑救疏散组、后勤保障组。各组人员组成(见附件)和职责是:

  (一)协调联络组:由办公室艾文华副主任任组长,人员若干。其职责是:

  1.协助指挥长协调各组之间的工作,保障指挥长与一线人员、指挥部与各处室的通讯联络。

  2.及时做好与公安消防和周围友邻单位的联系。

  3.及时与地方党委、政府和传播媒体联系,做好有关工作。

  (二)扑救疏散组:由办公室周晓洪任组长,人员若干。其职责是:

  1.组织义务消防队和工作人员做好初始火灾的扑救。

  2.根据事发现场的具体情况,提出处置方案,并组织实施。

  3.负责火灾现场的警戒工作,保护好现场。

  4.掌握火灾现场情况,及时向指挥部报告。

  5.组织指挥现场人员、物资的疏散。

  6.协助公安机关调查火灾原因,提出事故报告。

  (三)后勤保障组:由办公室董亚瑾任组长,人员若干。其职责是:

  1.负责火灾扑救和人员疏散所需器材的保障和物资供应。

  2.检查疏散和救护通道通行情况,保障通道照明和道路畅通。

  3.组织抢救伤员、医疗救护以及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等工作。

  4.负责大楼机电设备的保护,保障应急用水、用电和应急设备的正常运行,保证自动消防系统的启用。

  5.组织火灾后的恢复工作。

  第八条 各处室负责消防责任区内的火灾扑救工作(包括初始火灾的扑灭、责任区内人员和财产的疏散),由各处(室)长(主任)担任火灾扑救指挥(处长、主任不在位时由主持工作的负责人代行职责)。

  第九条 档案室、机要室、财务室、计算机中心机房、消防监控室、局领导办公区列为火灾扑救的重点部位,各处室负责人为消防第一责任人。

  第三章 火灾初始扑救和火警发布

  第十条 根据火灾的发生、破坏程度和事态发展程度,火灾分为一 、二、三个等级。

  (一)三级:确认为火灾,本楼层男性轻壮年人员迅速到达火灾现场,利用放置在本楼层的移动灭火器灭火。其他工作人员应迅速从楼梯撤离(严禁乘电梯),撤离时不要贪念财物返回办公室(如有特重要需转移的文件,必须由公安消防人员护送保护下方可返回)。其处置状态为:现场灭火人员要遵循能灭就灭,灭不了应迅速撤离。

  (二)二级:火势蔓延,事发层各处义务消防员利用大楼消火栓里的水枪控制火势蔓延掩护人员撤离。消控中心启动自动灭火系统扑灭。其处置状态为:事发层和事发上层、下层由消防广播通知工作人员迅速撤离,消防控制室发出火警通报,大楼工作人员应冷静迅速带领重要文件、物品撤离。

  (三)一级:火势较大,难以控制,而撤离通道被火势或烟雾堵死时,其处置状态为:应撤到防火避难间紧闭防火门,由消控打开正压风口送风。消控中心发出火警通报,并协助公安消防人员扑救灭火工作,各处室协助组应保障道路畅通、水源充足、消防电源能用。

  第十一条 各级火警通报的发布经指挥长决定后,由消防控制室通过消防广播或其它通讯工具通知处室和人员,通讯中断时由指挥部派专人口头通知。

  第十二条 火警通知的内容如下:某层某区域(房间)因发生火灾,请各处室立即按照处置预案实施撤离。

  第十三条 当发生火灾时,人员应就近使用移动灭火器扑灭初起火灾,同时立即拨打值班室电话(0505)和报告消控中心。

  第十四条 发生火灾后,根据火灾的不同等级组织扑救和报警:

  (一)三级火灾的扑救和报警:

  1.现场人员利用就近的灭火器扑灭,并立即通知消防控制室。火势有蔓延的可能,除电话报警外,可摁动墙上消防手动按钮报警开关玻璃片报警。

  2.消防控制室根据报警电话和火灾探测器报警,应立即派人带着灭火器到现场确认。如系火灾,消控中心立即报告指挥部指挥长、副指挥长,并通知义务消防队赶赴火灾现场扑救。

  3.消防控制室启动自动灭火系统,并用消防广播发布火情通报。

  4.处室接火警通报后,立即做好下列工作:

  (1)人员接警后应立即赶到现场,用对讲机与消控中心联络或电话联系请求援助。各处室负责人和义务消防队员立即到位。

  (2)消控中心立即切断楼层主电源并启动事故电源,用消防广播引导人员疏散。

  (3)扑救疏散组派人检查消防疏散和救护通道照明和通行情况,组织有关人员打开所有出入通道,并派人值守。

  (4)后勤保障组,准备疏散和救护的物资。信息中心负责保证通讯联络畅通,保障人员应携带急救箱到一层安全地带待命。

  5.火灾未能扑灭并有可能蔓延时,扑救疏散组应立即向指挥部报告,由指挥部向公安消防部门报告。

  6.消防控制室向119报警并通报火警,保安派人引导消防队员到达火灾现场,并负责接警任务。

  (二)二级火灾的扑救和报警

  确定为火灾后,在三级火灾已开展工作的基础上,做好下列事项:

  1.指挥部所有成员就位,部署抢救工作。

  2.消防控制室启动自动灭火系统进行灭火,发布火灾通报。

  3.扑救疏散组增派人员到失火现场进行灭火救护。

  4.组织着火楼层和相邻上层及相邻下层的人员疏散。

  5.做好大楼全部人员和财产的疏散准备。

  6.后勤保障组确保消防疏散通道的照明和畅通。

  7.办公室组织人员把守各通道口,阻止无关人员进入现场。

  8.救护所需的主要人员和物资到达现场。

  9.火灾仍未能扑灭并有可能形成重大火势时,扑救疏散组应立即向指挥部报告,并立即开展全体人员和财产疏散工作。

  (三)一级火灾的'扑救与报警:

  1.经消防控制室发布火灾通报。

  2.指挥长负责现场指挥,消防控制室启动全部灭火设备,物业人员应立即切断该楼电源,消防控中心组织到达现场人员应打开消火栓接好水带、水枪投入灭火。同时消控中心人员立即启动消防水泵给消火栓增压。

  3.保障消防电梯运行,停止客运电梯运行,除消防通道照明和保证消防用电外,关闭电力设备。

  4.各处室组织人员和物资疏散。消控中心人员用广播通知该楼层以上各处室义务消防员组织本处室人员沿安全通道撤离到安全地带,最好撤到地面一层。当撤离通道被火势或烟雾堵死时应撤到防火避难间紧闭防火门打开正压送风口,由消控中心送风。

  5.办公室组织人员加强各通道口的警戒,阻止无关人员进入现场。保护好火灾现场,应协同公安机关调查火灾原因。

  6.指挥部和各小组全面行使职责,启动各项扑救、疏散方案。

  7.保障救护通道畅通,当公安消防官兵赶到时,门卫值班人员(北大门、西大门)应协助维护现场秩序,安保人员协助消防官兵介绍水源、道路及楼层分布以及起火层情况。协助公安消防部门开展火灾扑救。

  第十五条 遇火警,处室人员应立即拨打119火警电话,向公安消防部门报警,报警时应注意讲明综合楼名称、路名门牌号、所处于交叉路口、起火楼层、燃烧物品、报警人姓名和联系电话。

  第四章 人员及财产疏散

  第十六条 疏散通知由消防控制室通过消防广播或电话通知,通讯中断时由指挥部派专人送达。

  第十七条 疏散通知内容如下:在某层某区域(房间)因发生火灾,请立即疏散人员和财产。

  第十八条 人员及财产疏散,由防火责任区的处室负责人和义务消防队员按本预案和指挥部的部署具体组织实施。

  第十九条 各处室组织人员按照疏散指定路线立即离开大楼。人员和财产疏散时应按照下列先后次序进行:

  (一)着火楼层和区域。

  (二)着火楼层相邻及以上楼层和区域、放有重要物品的楼层及区域。

  (三)着火楼层以下楼层及区域。

  (四)着火大楼以外的区域。

  各层楼的疏散路线为:办公区 步行梯 底层 大楼外指定的集结地(综合楼北面广场)。

  第二十条 疏散时要做好以下事项:

  (一)后勤保障组清理疏散和灭火通道的障碍物,保持疏散和运送灭火人员、物资道路的畅通。

  (二)各处室负责人及时到达本部门疏散中心位置,指挥疏散。

  (三)消防控制室人员将客梯自动关闭降至首层并锁住。

  (四)保障人员带好急救用品到达火灾现场外围,准备救治伤员。

  (五)应急车辆到达指定位置,准备运送重伤员。如情况紧急,现场人员可直接拨打急救中心电话120求助。

  (六)抢救人员通过专门的抢救通道进入失火现场实施救护。

  (七)各处室负责人组织指挥各自防火责任区域内所有人员立即离开大楼或失火区域,到指定安全地点集合。

  (八)到达指定安全地点后,各处室负责人要及时组织清点人员和物品,并将情况报告指挥部。

  (九)疏散时携带的公用物品要集中安全地点保管,并派人看护,严防丢失或盗窃。

  第二十一条 人员疏散时的操作

  (一)沉着冷静,尽快判断出最近的疏散通道的位置。

  (二)听从指挥疏散人员的指挥,按消防指示灯箭头所指及消防广播提示的线路快速离开,禁止乘坐客梯,一般情况下也不得乘坐消防电梯疏散。

  (三)疏散时遇烟雾,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屏住呼吸,要弓着腰头部尽可能贴近地面离开现场。

  (四)无法向下撤离时,向上撤至楼顶安全区域等待救援。

  (五)被困在火场无法撤离,要保持镇静,争取利用一切条件自救最好到有水地方(如卫生间、洗簌间)防止烟火侵袭,等待救援。

  (六)撤离时要团结、互助,防止挤压和跌伤或重入火场,遇有救护人员通行,要主动避让。

  (七)疏散后到指定地点集合,不得在火灾现场或大楼内部滞留。

  第二十二条 几种特殊情况的疏散

  (一)就餐时的疏散:就餐时发生火灾,餐厅人员从餐厅两侧疏散通道撤离。扑救疏散组组织义务消防队和有关人员参加灭火,守护疏散通道口,严禁无关人员入内。

  (二)集会时的疏散:集会时发生火灾,组织会议的部门和会议组织人应控制事态,防止会场混乱,组织会场人员有序地从安全门疏散,通知消防控制室和有关人员立即到达现场,组织疏散和灭火。

  (三)安装气体灭火装置的计算机房疏散:当计算机房发生火情时,区域内所有人员必须在30秒内全部撤出,通知消防控制室和有关人员立即到达现场,组织疏散和灭火。

  (四)停车场的疏散:火灾发生后,安保人员制止车辆进入,打开出入口,车场管理人员疏通道路,有关司机要立即将车开走,无人开走的车辆,由车辆管理部门采取措施疏散车辆。疏散的车辆,不准停放在停车场通道及消防阀门井周围,以免影响消防车的通行和灭火人员和物资的运送。通知消防控制室和有关人员立即到达现场,组织疏散和灭火。

  第五章 善后处理

  第二十三条 火灾发生后,办公室组织人员保护现场,未经公安消防部门同意,无关人员不得进入现场。

  第二十四条 指挥部组织办公室和有关消防责任部门人员协助公安机关调查事发原因和责任人员并提出事故报告。

  第二十五条 经公安消防机关同意,指挥部组织有关部门清理事发现场,抢修设备、办公用具,恢复楼内供水、供电和空调通风和通讯系统,做好恢复办公的各项准备。

  第二十六条 灭火结束后,各种器材应及时归位,安保人员负责灭火器配置(重新换药充气)。

  第二十七条 具备正常办公条件后,经指挥部同意后,恢复正常办公秩序。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八条 省局办公室及其相关部门应按本预案加强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搞好调研,适时改进管理办法。

  第二十九条 本预案自2012年2月27日起正式实施。

  应急处置方案6

  一、感染事故分类

  (一)重大感染突发事故是指对人、动物构成严重威胁,具有高度侵袭性、传染性、转移性、致病性和破坏性的感染安全事故。

  (二)一般感染突发事故是指对人、动物构成一定威胁,具有转移性和破坏性的感染事故。

  当发生重大感染突发事故,造成动物疫病传播危害和人员伤害需要上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或更多相关部门配合与援助时,启动本预案。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分工

  (一)按照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工作原则,成立中心感染事故应急小组,负责该预案的启动和实施,负责组织中心感染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小组成员组成如下: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二)应急小组各成员具体职责分工如下:

  ****负责预案启动、紧急决策、总协调指挥,同时为事件责任报告人,负责事件的上报。***负责小组内部及与其他部门间的协调沟通。****负责应急处置工作,包括及时向组长通报情况。陈丽杰负责后期处置工作,同时由***负责协调,包括及时向组长通报情况。

  三、预防及管理

  积极的预防和严格的管理是减少感染事故的发生及减少事故损失的根本途径。

  (一)积极的预防

  积极做好检验及相关工作人员的生物安全培训,要求人员工作前阅读安全手册,人员应书面确认已接受培训,阅读并理解安全手册,保证全体人员接受过急救和紧急医学处理措施培训,工作人员根据可能接触的生物进行接种免疫。对应急装备检查是否正常,对感染危险物质漏出的控制程度的检查,对实验设备定期去污染和维护,对废弃物进行灭菌的处理处置。

  (二)严格的管理

  强调安全行为,良好的内务行为,严格遵守感染管理制度,严格按照生物安全的标准规程操作。

  四、应急处置预案的启动

  发生特大感染事故,应急小组组长在接到通知或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五、应急反应程序

  特大感染事故发生后,现场的工作人员立即将有关情况通知应急小组组长。应急小组组长接到报告后启动应急预案。通知应急小组成员第一时间赶往现场。同时向市卫生局做首次报告。

  (一)小组成员到达现场后,对现场进行事故的调查和评估。按实际情况及自己工作职责进行应急处置,对潜在重大生物危害性气溶胶的释出(在生物安全柜以外),为迅速减少污染浓度,在保证规定负压值条件下,增加换气次数。现场人员要对污染空间进行消毒。在消毒后,所有现场人员立即有序撤离相关污染区域,进行体表消毒和淋浴,封闭实验室。任何现场暴露人员都应接受医学咨询和隔离观察,并采取适当的预防治疗措施。为了让气溶胶被排走和较大的粒子沉降,至少1小时内不能有人进入房间。如果实验室没有中央空调排风系统,需要推迟24小时后进入。同时应当张贴“禁止进入”的标志。封闭24小时后,按规定进入行善后处理。

  (二)在事故发生后24小时内,事件当事人和检验科写出事故经过和危险评价报告呈组长,并记录归档;任何现场暴露人员都应接受医学咨询和隔离观察,并采取适当的防治措施,应急小组立即与人员家长、家属进行联系,通报情况,做好思想工作,稳定其情绪。

  (三)小组组长在此过程中对市卫生局做进程报告,包括事件的发展与变化,处置进程、事件原因或可能因素,已经或准备采取的整改措施。同时对首次报告的情况进行补充和修正。

  六、后期处置

  (一)善后处置

  对事故的'场所、废弃物、设施进行彻底消毒,对感染样品迅速销毁;组织专家查清原由;对周围一定距离范围内的植物、动物、土壤和水环境进行监控,直至解除封锁。对于人畜共患的生物样品,应对事故涉及的当事人群进行强制隔离观察。对于实验作类似处理。

  (二)调查总结

  事故发生后要对事故原因进行详细调查,做出书面总结,认真吸取教训,做好防范工作。

  事故处理结束后10个工作日内,应急小组组长向市卫生局做结案报告。包括事件的基本情况、事件产生的原因、应急处置过程中各阶段的主要措施及其功效、处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情况,并提出今后对类似事件的防范和处置建议。

  应急处置方案7

  一、积极应对,报送信息

  医疗纠纷发生后,医疗机构应立即启动处置预案,并尽快逐级报告。当事医务人员应立即向科主任或护士长报告,科主任或护士长应当立即到位,及时了解情况,同时要向医院医疗质量监控部门或医务科报告,医疗质量监控部门或医务科接到报告后,应当立即向分管院长或院长汇报,同时赶赴现场组织调查和处置,由医院分管院长或院长及时向县卫生局医政股报告(同时报告所在地方政府、公安派出所、保险公司)。医政股接报后及时向分管领导汇报,分管领导再根据纠纷情况积极安排部署和向相关部门和领导汇报。遇下班和节假日向值班人员报告,值班人员接报后要向带班领导汇报,带班领导再逐级上报并安排处置工作。医疗机构上报信息时首先电话报告患者(死者)的姓名、性别、年龄、地址、入院时间、死亡时间等一般信息,2小时内书面报告,并动态报告处置情况。报告形式:原则上应当书面报告,情况紧急来不及书面报告时,可先电话报告,处理完毕后再书面报告。

  二、明确职责、有序处置

  医疗纠纷事件发生后,医院要明确主体责任,积极安排专用场所,专人接待答复,认真接受患者投诉,并作好书面记录。在告知患者处理医疗纠纷的途径、程序和有关规定的同时,要及时取证,调查了解,实事求是地解答患者或家属提出的.疑问,并组织院内专家进行讨论,及时拿出初步判定结论或分析意见,在限定时间内告知患方。对双方协商无果并有扩大趋势时,局医政股会同县卫生监督执法大队到现场负责纠纷的调查处置,并按照相关规定做好解释工作,协助解决医疗纠纷。并及时向分管领导汇报,如事态有继续扩大趋势时,分管领导及时到现场解决。当医院和卫生局通过工作,医患双方达不成共识,患方聚众闹事,事态升级,局面难以控制时,应及时报告相关部门,请求多部门现场参与协调和处置工作,控制事态发展。同时建议公安部门依法处理、严厉打击严重扰乱医院正常工作秩序、侵犯医务人员人身自由和安全的违法行为。

  三、分析评估,强化考核

  在医疗纠纷的处置中相关单位要会同医学、法律专家对该次医疗过程进行分析,并作为协商、调解医疗纠纷的参考依据。处置结束后,所在单位要形成书面分析报告,报送县卫生局医政股。医疗纠纷处置领导小组组织进行责任评估,凡因有医疗过错、医疗质量管理有缺陷、服务态度差、上报信息不及时、不真实;大局意识差,矛盾上交;责任意识不强,处置不力的重大纠纷,扣减该单位的年度目标分,由县卫生执法监督大队视情况给予不良执业行为记分。并将影响单位负责人和相关人员的年度考核结果评定、绩效工资核算和晋级晋升。

  应急处置方案8

  1总则

  为了预防和应对风力发电机组火灾事故的发生,提高各级人员对防止风力发电机组火灾事故的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消除事故隐患或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危害,保障人民生命及设备财产安全,特制定本应急处置方案。

  2概况

  XXX包含两期风机,其中XXX一期总容量48MW,安装直驱式永磁风力发电机组,单机容量2MW,共24台,二期装机容量49.52MW,安装东气风机33台。

  本应急处置方案的中心内容是风力发电机组火灾事故后的应急处理,重点是防止风力发电机组火灾事故发生后的事故扩大。重点在于发现风机着火的情况下,如何进行风力发电机组事故处理,风力发电机组火灾事故扩大。在发现风力发电机组着火事故后,必须按本应急处置方案要求迅速而有效地组织起事故抢修队伍,在应急救援指挥部的领导下把风力发电机组火灾的经济损失控制在最小。

  3组织机构及职责

  3.1成立应急救援指挥部

  总指挥:

  成员:

  3.2指挥部人员职责

  总指挥的职责:全面指挥风力发电机组火灾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工作。

  值长职责:汇报有关领导,组织现场人员进行先期处置。

  现场工作人员职责: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汇报,做好风力发电机组火灾事故的先期应急处置工作。

  安监人员职责:监督安全措施落实和人员到位情况。

  3.3应急救援指挥部职责:

  3.3.1在风力发电机组事故发生后,立即按本应急处置方案规定的程序,组织全公司力量赶赴现场进行事故处理,使损失降到最低限,迅速恢复变压器送电和其它设备正常运行。

  3.3.2负责向XXX报告事故情况和事故处理进展情况。

  3.3.3应急救援队在风力发电机组火灾事故发生后,应立即按职责分工,赶赴现场组织事故处理,首先要按照“保人身、保电网、保设备”的原则,保障需要停运的风机安全停机,避免重大设备损坏事故;其次要立即与调度联系沟通,及时调整系统运行方式。

  3.3.4事故处理期间,要求各岗位尽职尽责,联络渠道要明确畅通;联络用语规范,认真做好有关情况的记录工作。

  3.3.5组织和提供事故恢复所需要的备品备件。组织事故恢复所必需的车辆。组织实施事故恢复所必须采取的临时性措施。

  3.3.6完成风力发电机组着火事故(发生原因、处理经过、设备损坏和经济损失情况)调查报告的编写和上报工作。

  3.3.7负责宣布应急处置方案的启动和终止。

  3.4应急救援队组成及职责:

  3.4.1运行应急救援队:变电站运行人员即为应急救援队员,由当班负责人任队长,休班运行人员作为补充力量,根据运行应急救援队要求进入现场增援。

  职责:熟悉掌握本应急处置方案危急事件的应对内容,事故发生时根据应急处置方案立即进行事故处理,确保不造成事故的扩大,保证设备的安全,恢复站用系统供电。保证消防设备正常完好,消防通道无堵塞,并做好的隔离措施。对现场存在的危险,组织运行和维护人员做好安全措施,保护好现场,事故处理结束后召集有关单位和人员进行事故分析。

  3.4.2维护应急救援队:变电站维护人员即为应急救援队员,由当班负责人任队长。

  职责:接到启动应急处置方案的通知后,队长立即召集应急救援队成员进入现场,对电气设备进行检查,及时更换损坏或消除设备缺陷。了解保护装置动作情况,对继电保护设备进行检查和修复。保证通讯联系不间断。做好设备恢复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的处理准备,对事故处理提供人力支援。设立警戒线,阻止无关人员进入事故现场,疏散人群,防止变压器着火后发生爆炸,危及人员生命。对事故现场进行保护。

  3.4.3后勤保障应急救援队

  职责:接到启动应急处置方案的通知后,队长立即召集应急救援队成员进入现场,了解物资的需求情况,随时做好提供物资和设备备件的准备工作,保证物资的及时供应。联系对负伤人员进行救治,和运送伤员转院,组织车辆进入现场待命,抢修单位需要时,立即配合工作,直到事故处理结束。

  3.5应急通讯

  XXX场管理人员:

  变电站控制室:

  XX中心医院急诊:

  XX县医院:

  3.6危急事件的预防

  3.6.1基建阶段预防

  (1)防止风力发电机组火灾事故的发生,应逐项落实《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DL5027-93)以及其他有关规定。

  (2)建立健全安全防火各项规章制度、应急处置方案,并定期组织火灾应急处置方案演练,坚持设备定期巡视检查,巡检项目中应包括风机防火检查。

  (3)在风机内醒目部位悬挂“严禁烟火”的警示牌

  (4)XXX机组廊道内,每60米划分防火隔段;XXX机组竖井每8米划分一个防火隔段;控制XXX机组和动力XXX机组分层布置;控制XXX机组和动力XXX机组分竖井布置;控制XXX机组和动力XXX机组间应设置耐火隔板;XXX机组的敷设应整齐;XXX机组的弯曲半径应符合工艺规程要求;敷设过程中,XXX机组不应存在损伤;XXX机组沟应留出足够人行通道。

  (5)所有XXX机组孔洞和盘面之间的缝隙,采用合格的防火材料封堵;XXX机组封堵厚度不小于8厘米。

  (6)多个XXX机组头并排安装时,XXX机组头间应加隔板或填充阻燃材料。

  (7)XXX机组头制作安装应符合工艺标准要求,XXX机组头应用耐火防爆盒封闭。

  (8)XXX机组刷涂防火材料,XXX机组防火涂料厚度应达到1~2毫米。

  3.6.2运行中预防XXX机组着火的措施

  (1)应建立全站XXX机组清册,XXX机组清册应标明XXX机组接头位置。

  (2)XXX机组沟不积水,XXX机组夹层安全电压照明充足,不堆放杂物。

  (3)加强XXX机组感烟、感温火灾报警系统维护、试验,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4)定期开展XXX机组温度的红外线检测工作,重点对XXX机组接头处进行监测,尤其在高温大负荷期间加强检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5)按规程规定定期开展动力XXX机组的绝缘试验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6)逐步对混敷部分XXX机组进行整理或改造。

  (7)每半年对XXX机组沟道、每季度对XXX机组架进行清扫。

  3.6.3物资储备

  (1)每季度进行一次通信设备、站内房消防报警系统的检查维护。

  (2)每季度进行XXX机组场所消防器材的检查、维护,及时清点补充过期、丢失、损坏的消防器材。

  (3)加强车辆维护,随时保证有应急备用车辆。

  (4)储备部分动力XXX机组、XXX机组接头制作材料,放置在变电站备件库房内准备抢修时急用。

  (5)储备部分保护XXX机组、保护元件,放置在变电站备件库房内准备抢修时急用。

  4应急处置

  4.1应急处置方案启动

  4.1.1本事故应急处置方案的启动以值班员和其他现场人员检查确认XXX机组着火为启动条件。

  4.1.2应急报告和指挥

  (1)生产现场人员发现XXX机组冒烟、着火后,应立即报告值班负责人,并对初起火灾进行扑救。

  (2)值班负责人接到报告但未发现异常信号,不能明确判断是否着火的',应立即安排值班员到现场进行确认,并同时紧急通知其它人员待命。

  (3)发现明显着火现象,值班负责人应立即组织人员进行现场扑救,并向救援指挥部报告。

  (4)总指挥接到报告后,根据现场情况宣布启动应急处置方案。

  ①各岗位人员接到指令后,按照本应急处置方案处理要点进行处理。

  ②应急救援队人员接到指令后,及时进入现场按应急处理要点进行处理。

  4.2危急事件应对

  4.2.1值班负责人应急处理要点:

  (1)紧急调集2名运行人员现场查找着火点;判断着火部位的XXX机组类型和走向;检查着火部位XXX机组对应的开关是否跳闸,未跳的应将其手动跳开。采取措施切除着火部位电源进行灭火。

  (2)立即向救援指挥部报告情况。如火势增强,需要将着火设备进行停电隔离的,应事先联系调度,按调度命令迅速隔离设备,如果XXX机组火势较大,无法扑灭,则使用紧急逃生装置逃生。

  (3)着火范围明显时,故障设备一经隔离,即可恢复其它设备送电;

  (4)灭火人员应穿绝缘鞋、工作服,用灭火器对着火部位进行灭火。并注意因着火部位的电源可能未完全切除,人员应与XXX机组保持安全距离。必要时将部分XXX机组系统停电,有漏电危险处挂地线。

  (5)对受伤人员,除在现场进行临时处理外,应及时联系救护车送医院治疗。

  (6)应急处理以灭火和人员救护完成为终结点。

  4.2.2灭火后,应立即组织进行事故现场的隔离和保护,

  4.2.3组织制定事故设备检查方案,确认XXX机组损坏程度。

  4.2.4组织制定事故XXX机组抢修方案,调集资金、物资、人力开展XXX机组抢修工作。

  4.2.5组织进行事故的调查分析,制定和落实防范措施,确保在运设备安全运行。

  5生产、生活维持或恢复方案

  5.1安排加强XXX机组沟道、夹层的供风和抽风,排除XXX机组沟道、夹层的有毒有害气体,搞好XXX机组沟道、夹层的工作环境。

  5.2灭火完成并恢复XXX机组沟道、夹层的环境后,恢复正常值班工作秩序。

  5.3XXX机组抢修完毕,应制定完善的XXX机组恢复后的试验、操作方案,开展XXX机组的恢复工作,避免在恢复过程中造成设备损坏。

  应急处置方案9

  随夏季持续高温天气来临,职业性中暑发病特点呈现易发与高发态势。完善公司职业性中暑事件应急预案,掌握职业性中暑的应急处置原则,是落实企业安全生产责任、避免职业急性损害的重要任务。

  职业性中暑发生的直接原因,是由于作业人员在作业现场高温、高湿与热辐射的长时间作用下,机体散热机制发生障碍,机体内的热平衡和(或)水、盐代谢出现紊乱,而引起以中枢神经系统和(或)心血管障碍为主的一系列损害的结果。当作业环境温度超过34℃时,作业人员就有可能发生中暑;有时虽然作业环境温度未超过34℃,但湿度达到60﹪时也极易发生中暑。中暑的发生又与劳动强度过大、劳动时间过长、睡眠不足、过度疲劳、饮酒等因素有关,也与个体健康状况有关。

  结合我企业一线岗位劳动条件,根据气象局和卫生部通过有关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媒体联合发布高温中暑事件预警信息,公司预警信息对照该预警信息调高一个级别,由公司职业病防治中心发布高温中暑事件预警;在窑炉维修、露天作业等临时性高温作业,结合作业场所高温作业分级也可启动本应急预案。

  企业高温中暑事件预警级别对照简表:

  卫生部高温中暑事件预警信息及高温中暑气象预报级别 企业对应发布预警信息 企业高温中暑事件预警级别

  四级预警(蓝色预警)“可能发生中暑” 较易发生中暑 Ⅲ级预警

  三级预警(黄色预警)“较易发生中暑” 易发生中暑 Ⅱ级预警

  二级预警(橙色预警)“易发生中暑” 极易发生中暑 Ⅰ级预警

  一级预警(红色预警)“极易发生中暑”

  在职防中心发布高温中暑事件预警后,各职能部门应当加强高温岗位及夏季露天作业、工地等重点场所现场监控,企管部、计调长、安全员在例行巡查中增加针对行列机、出窑、司炉岗位,建炉及露天作业人员的主动性询问,包括询问高温作业情况及中暑的相应症状,如头晕、胸闷、心悸、多汗、高热、少尿或无尿,观察意识状况等。及时发现中暑先兆,及早发现中暑病例;生产部做好通风降温设施的检修维护;人力部、职防中心做好解暑药品、急救物资的储备工作;行政部、职防中心提供含盐低糖饮料,并采取多种形式宣传防暑降温知识,增强员工的自我防护意识。

  职业性中暑划分为轻症中暑与重症中暑。其中,轻症中暑包括中暑先兆(观察对象);重症中暑包括热射病(包括日射病)、热痉挛和热衰竭三型。

  中暑先兆(观察对象)的症状为:作业人员在高温作业场所劳动一定时间后,出现头昏、头痛、口渴、多汗、全身疲乏、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

  轻症中暑主要症状为:中暑先兆的症状进一步加重,出现面色潮红、大量出汗、脉搏快速等症状,体温升高至38.5℃。

  重症中暑中的热射病亦称中暑性高热,是重症中暑中最严重的。其特点是在高温环境中突然发病,体温高达40℃以上,疾病早期大量出汗,继之“无汗”,可伴有皮肤干热及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等。热痉挛是由于作业人员在高温作业时,因大量出汗导致体内的水、盐大量损失致使肌痉挛。其特点是有明显的肌痉挛,伴有收缩痛,好发于活动较多的四肢肌肉及腹肌等,尤以腓肠肌为著,常呈对称性,时而发作,时而缓解,患者意识清,体温一般正常。热衰竭一般发生在高温高湿环境下的体弱或年岁大或有心血管疾病的人群中,其特点是起病迅速,表现为头昏、头痛、多汗、口渴、恶心、呕吐,继而皮肤湿冷、血压下降、心律紊乱、轻度脱水,体温稍高或正常。

  现场应急处置

  对于先兆中暑患者或轻症中暑患者的现场处理原则是,首先应迅速将其移离高温场所,松解衣扣,放置荫凉处休息;如果患者清醒,无恶心、呕吐,应补充含盐的清凉饮料,如有头晕、恶心、呕吐或腹泻者,可服用藿香正气水(或胶囊)。轻症中暑患者经上述现场处理,一般多在30分钟至数小时即症状减轻并逐渐好转,休息1到2天即可康复;如上述患者伴有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或怀孕,或年岁大一些,在进行上述现场处理措施的同时,应转入附近有条件的'医院作进一步的检查与治疗。

  对于轻症中暑包括中暑先兆(观察对象)患者的现场处置不可掉以轻心,不能因患者经上述现场处理自觉症状稍有缓解,就又立即安排其回到作业场所进行高温作业,因为如此处理,有些患者会进一步向重症中暑方向发展。

  对于重症中暑患者的现场处理原则是,应迅速用救护车转入附近有条件的医院抢救。在现场等候救护车救援期间,如果有条件,治疗原则是及时降低患者过高的体温,措施分为物理降温与药物降温;可采取的物理降温措施有:在有空调的房间内或在荫凉处,用冰水或酒精或井水擦拭患者全身,在头部及颈部、腹股沟部动脉血管分布区放置冰袋,并扇风;必要时可将患者半卧位放在15℃到16℃水中浸浴,同时按摩其四肢及胸腹部,见其皮肤擦红为止,还应注意其呼吸及脉搏,如患者体温降至37℃到38℃(肛温),即可停止浸浴。有医疗条件的,可先纠正其体内水与电解质紊乱和促进酸碱平衡,积极防止其休克、脑水肿等。救护车到场后应转入附近有条件的医院抢救。

  桂林晶盛玻璃有限责任公司

  20xx-3-7

  应急处置方案10

  1 危险源与危险分析

  1.1 安全风险

  通过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以下安全风险,可能会导致发生高温中暑事故。

  1.1.1 高温场所内作业;

  1.1.2 日光曝晒环境中作业;

  1.1.3 工作强度过大;

  1.1.4 作业人员连续工作时间过长;

  1.1.5 作业人员睡眠不足或过度疲劳。

  1.2 发生事故的条件

  1.2.1 高温场所内通风条件差;

  1.2.2 日光曝晒下作业且无防暑降温措施;

  1.2.3 在高湿度环境下作业;

  1.2.4 作业人员患有相关疾病;

  1.2.5 作业人员精神紧张或身体状况不良。

  2 高温中暑防治措施

  2.1 盛夏期间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室内应开窗使空气流通,地面经常洒水,设遮阳窗帘等,有条件的安装空调。

  2.2 主动加强与上级气象业务单位的天气会商,及时发布高温中暑事件预警及相关信息。

  2.3 改善高温作业条件,加强隔热、通风、遮阳等降温措施,

  2.4 合理安排作息时间,避开高温作业时间。

  2.5 加强对高温中暑病例监测、报告,对夏季露天作业工地等重点场所开展主动监测,做好高温中暑病人的`救治。

  2.6 向高温环境作业人群提供预防性给药。

  2.7 设置休息区域,配置供水点,发放饮水杯。

  2.8 开展防暑降温知识宣传,增强作业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

  3 应急响应

  3.1 作业人员感觉到头痛、心慌时应立即到阴凉处休息、饮水。

  3.2 中暑后的症状

  3.2.1 中暑先兆:在高温环境下活动一段时间后,出现乏力、大量出汗、口渴、头痛、头晕、眼花、耳鸣、恶心、胸闷、体温正常或略高。

  3.2.2 轻症中暑,临床表现为头昏、头痛、面色潮红、口渴、大量出汗、全身疲乏、心悸、脉搏快速、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体温升高至38.5℃以上。

  3.2.3 重症中暑,包括热射病、热痉挛和热衰竭三种类型,也可出现混合型。其中:热射病(包括日射病)亦称中暑性高热,其特点是在高温环境中突然发病,体温高达40℃以上,疾病早期大量出汗,继之"无汗",可伴有皮肤干热及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等。

  热痉挛主要表现为明显的肌痉挛,伴有收缩痛。好发于活动较多的四肢肌肉及腹肌等,尤以腓肠肌为著。常呈对称性。时而发作,时而缓解。患者意识清,体温一般正常。

  热衰竭起病迅速,主要表现为头昏、头痛、多汗、口渴、恶心、呕吐,继而皮肤湿冷、血压下降、心律紊乱、轻度脱水,体温稍高或正常。

  3.3 中暑后的处置方法

  3.3.1 及时脱离高温环境,迅速将病人移到阴凉、通风地方,垫高头部,解开衣扣,平卧休息,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变化。

  3.3.2 用冷水毛巾敷头部,或用冰袋置于中暑者头部和大腿根部等部位,或用30%洒精擦身降温,并补充淡盐水、冷西瓜水、绿豆汤等含盐清凉饮料,清醒者也可服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

  3.3.3 对日光照射病者应严密观察意识、瞳孔等变化,头置冰供暖或冰帽,以冷水洗面及颈部,以降低体表温度,有意识障碍呈昏迷者,要注意防止因呕吐物误吸而引起窒息,将病人的头偏向一侧,保持其呼吸道通畅。

  3.3.4 对重症中暑者应立即送往医疗机构进行治疗。

  应急处置方案11

  1、火灾应急措施

  (1)防护

  根据燃烧物料的危险危害性,选取相应的防护面具及防护服。

  (2)询情

  询问遇险人员情况;询问可燃物料的量、已燃烧的时间、部位、形式、扩散范围;了解周边人员数量、电源、火源等情况。

  (3)侦检

  搜寻遇险人员;使用检测仪器测定泄漏物质、气体或液体蒸气浓度、扩散范围;测定风向、风速等气象数据;确认设施、建(构)筑物险情及可能引发爆炸燃烧的各种危险源;确认消防设施运行情况;确定攻防路线、阵地;现场及周边污染情况

  (4)警戒

  根据询情、侦检情况确定现场警戒区域;将警戒区域划分为重危区、中危区、轻危区和安全区,并设立警戒标志,在安全区视情况设立隔离带。合理设置出入口,严格控制各区域进出人员、车辆、物资,并进行安全检查、逐一登记。

  (5)火灾现场警示

  进入现场必须正必须正确选择行车路线、停车位置、作战阵地;严密监视液相流淌、气相扩散情况,防止灾情扩大;注意风向变换,适时调整部署。

  (6)救生

  组成救生小组,携带救生器材迅速进入危险区域;采取正确的救助方式,将所有遇险人员移至安全区域;对救出人员进行登记、标识和现场急救;将伤情较重者交医疗救护指挥部救治。

  (7)控险

  启用喷淋、泡沫、蒸汽等固定、半固定灭火设施;选定水源,铺设水带,设置阵地,有序展开;设置水幕或屏封水枪,稀释、降解泄漏物浓度,或设置蒸汽幕;采用雾状射流形成水幕墙,防止泄漏物向重要目标或危险源扩散。

  (8)堵漏

  根据现场泄漏情况,研究制定堵漏方案,并严格按照堵漏方案实施;

  (9)现场排险

  外围灭火:向主火点进攻之前,应将外围火点彻底扑灭。

  (10)火灾现场灭火

  灭火条件:周围火点已彻底扑灭,外围火种等危险源已全部控制 ;

  灭火方法:泡沫覆盖法:对燃烧罐或地面流淌火喷射泡沫进行覆盖灭火;砂土覆盖法:使用干砂土、水泥粉、煤灰、石墨等覆盖灭火;干粉抑制法:视燃烧情况使用车载干粉炮、胶管干粉枪、推车或手提式干粉灭火器灭火。

  (11)现场救护

  1、将染毒者迅速撤离现场,转移到上风或侧上风方向空气无污染地区,有条件时立即进行呼吸道及全身防护,防止继续吸入染毒,或交给应急医疗救护工作人员;

  2、应急医疗救护小组未到达之前,应对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挤压,采取心肺复苏措施,并给予氧气;

  3、脱去被污染者的服装,皮肤污染者用流动清水或肥皂彻底冲洗;眼睛污染者,用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

  4、与应急医疗救护小组联系,将伤员移交给医疗救护人员。

  (12)洗消

  在危险区与安全区交界处设立洗消站。洗消的对象:轻度中毒的人员;重度中毒人员在送医院之前;现场医务人员;消防和其它抢险人员以及群众互救人员;抢救及染毒器具;使用相应的洗消药剂;洗消污水的排放必须经过环保监测部门的检测,以防造成次生灾害。

  (13)清理

  有毒气体现场清理:用喷雾水、蒸汽、惰性气体清扫现场内事故罐、管道、低洼、沟渠等处,确保不留残气(液);清点人员、车辆及器材;撤险警戒,做好移交,安全撤离。

  有害液体现场清理:少量残液,用干砂土、水泥粉、煤灰、干粉等吸附,收集后作技术处理或视情倒至空旷地方掩埋;在污染地面洒上中和或洗涤剂浸洗,然后用大量直流水清扫现场,特别是低洼、沟渠等处,确保不留残液;清点人员、车辆及器材;撤险警戒,做好移交,安全撤离。

  2、特种设备应急措施

  1.1锅炉事故应急措施

  1)锅炉爆炸事故。一旦发生锅炉爆炸事故,必须设法躲避爆炸物和高温水、汽,在可能的.情况下尽快将人撤离现场,有条件时拨打"119"、"120"、"110"等电话请求救援,并将情况逐级上报。爆炸停止后立即查看是否有伤亡人员,并进行救助。

  2)锅炉爆管事故。

  (1)炉管破裂泄漏不严重且能保持水位,事故不致扩大时,可短时间降低负荷维持运行,待备用锅炉启动后再停炉。

  (2)严重爆管且水位无法维持,必须采取紧急停炉,但引风机不应停止,还应继续给锅炉上水,降低管壁温度,使事故不致再扩大。

  (3)如因锅炉缺水,管壁过热而爆管时,应紧急停炉,严禁向锅炉给水,这时应尽快撤出炉内余火,降低炉膛温度,减少锅炉过热程度。

  (4)如两台锅炉并列供汽,应将故障锅炉的主蒸汽管与蒸汽母管隔断。

  1.2 压力容器设备及附件的事故应急措施。

  (1)当压力容器及其设备发生爆裂、鼓包、变形、大量泄漏或突然停电、停水,使压力容器及其设备不能正常运转,或压力容器及其设备周围发生火灾等非正常原因时,必须紧急停止运行。

  (2)压力容器及其设备一旦发生爆炸事故,必须设法躲避爆炸物,在可能的情况下尽快将人撤离现场,有条件时拨打"119"、"120"、"110"等电话请求救援。爆炸停止后立即查看是否有伤亡人员,并进行救助。

  3、机械伤害应急措施

  (1)机械设备漏电触电。若机械设备出现漏电触电现象,当事人应及时向作业负责人或应急小组报告,采取有效的抢救措施。若操作人员触电后,应尽快使触电者脱离电源,实施抢救。

  (2)设备刹车失灵。应立即关闭电源,并躲避到安全地方。

  (3)发生事故后,当事人应立即报告现场负责人,事故报告时间不得超过事故发生后1小时。同时,迅速联系119、120处理事故现场。

  (4)立即启动应急救援预案,实施现场救援工作和调查处理。事故发生地的管理员必须严格保护事故现场,并采取必要措施抢救人员和财产,防止事故扩大和损失加重,确因抢险需要移动现场物件时,必须做出标志、拍照、详细记录和绘制现场图,并妥善保存现场主要痕迹、物证等。

  4、配电设备事故应急措施

  1)配电设备运行中因短路、过载等故障原因而突然跳闸时,为最大限度降低损失,配电当班人员要进行详细检查。

  (1)检查出是高压断路器和低压总屏,其中一项跳闸时,应马上合闸,保障厂区供电。同时当班班长组织人员对跳闸原因进行查找和处理。

  (2)检查出是分路断路器跳闸时,应在分路断路器上挂上"禁止合闸"的警示。同时当班班长组织人员对跳闸原因进行查找和处理。

  2)变配电设备出现异常时,应马上对异常设备进行检查、分析。

  (1)如设备过负荷,及时通知有关部门和主管领导,安排调整负荷或改变变配电设备的运行方式,以适宜生产需要。

  (2)如变配电设备出现故障缺陷,值班人员应立即对故障的变配电设备进行检修。当故障较大或因供电要求一时处理不了时,必须采取应急措施防止故障恶化扩大,并及时报告上级领导。

  3)配电设备运行中因短路导致火灾,立即切断电源,在可能的情况下尽快将人撤离现场,有条件时拨打"119"、"120"、"110"等电话请求救援,并将情况逐级上报。同时,立即组织人员展开扑火工作,火灾停止后立即查看是否有伤亡人员,并进行救助。

  4)外线停电时,配电设备应急措施。

  (1)突然停电时,当班人员应立即将主供电线路和备用供电线路进行切换,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尽快恢复供电。

  (2)明确外线停电时间时,将停电时间通知企业各部门,让各部门提前做好停电前的准备。在外线停电之前,当班人员立即将主供电线路和备用供电线路进行切换,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尽快恢复供电。

  应急处置方案12

  1依据与目的

  根据《北京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突发食品安全事件应急预案》等相关法律法规,为有效预防、积极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特制订我单位突发公共卫生应急处置方案。

  2组织机构及职责分工

  成立由总经理任组长,行政总厨任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处置小组。负责本单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人员救治、事件上报及配合处理等工作。

  2.1职责分工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办公室的总指挥,负责调配各个小组之间的协调工作。

  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期处组组长,负责应急供餐供水等。

  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组组长,负责观察可疑中毒、发病等症状,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

  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组组长,负责在应急处置过程中要采取边调查、边处理、边抢救、边核实的方式,以有效措施控制事态发展。

  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勤保障组组长,负责应急所需的物资及医疗器械、药品等。

  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组组长,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的工作总结及信息上报等。

  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样本组组长,负责保护好现场剩余食品、可以食物、呕吐物及排泄无等,

  3报告内容及要求

  3.1报告时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在第一时间逐级汇报至处置小组,由组长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应当在2小时之内以电话或书面形式向所在地的`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3.2报告内容: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发生单位名称、发病人数和死亡人数、供餐单位信息、先期处置情况(含病患人员救治情况)、事故报告单位、报告时间、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4处置内容

  4.1先期处置:

  4.1.1积极救治病人,留存病人生物样本及相关样本。

  4.1.2保护现场:保留剩余食品、可疑食物、保存病人的呕吐物和便样等样品。

  4.1.3了解和统计发病情况。

  4.2现场处置

  4.2.1配合调查:要求供餐单位负责人及相关人员到达现场;积极配合监管部门的监督、调查部门开展事件原因调查;如实提供相关调查信息。

  4.2.2媒体沟通:发布信息、媒体应对、舆论引导等。

  4.2.3落实相关监管措施:按监督部门的意见和决定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

  4.2.4随时报告事件进展情况

  4.3后期处置

  4.3.1应急供餐:解决停止供餐时的临时用餐,做好临时供餐的检查和保障食品安全措施的落实。

  明确应急情况下应急供餐单位,要有书面合同或协议等,选择的应急供餐单位应有承担与应急供餐人数相适应的能力。

  4.3.2应急供水:妥善解决停止供水后的临时供水问题。

  4.3.3经验总结:开展事故调查、分析、总结,加强培训,杜绝此类事故的再次发生。

  5应急培训:

  将应急培训纳入本单位的整体工作中,磨合运行机制,及时发现问题,不断完善应急处置方案。

  法定代表人签字: 单位(公章)

  **年**月**日 **年**月**日

  应急处置方案13

  图书馆、实验室、微机室的易燃、易爆物品和电器设备较多,是火灾多发地,为了有效地防止火灾发生和一旦发生火灾要把损失降至最低,特制定本方案。

  一、火灾的预防

  1、图书馆、阅览室、实验室、微机室内禁止吸烟。

  2、严禁将易燃易爆物品带进图书馆、阅览室、微机室;实验室中易燃易爆有毒的药品一定要按要求存放保管。

  3、要做到人走电断,经常检查电线是否老化,用电设备是否超负荷,消除引起火灾的.隐患。

  4、要经常检查消防设施、设备等,如有损坏要及时修理更换。

  5、要定期检查灭火器,灭火器中的灭火剂如果失效要及时更换。

  二、火灾事故

  1、处置火灾事故小组:校领导、教职工、消防队员。

  2、报警程序

  (1)任课教师迅速报告学校安全领导小组,同时组织疏散学生离开现常学校领导组织有关人员携带消防器具赶赴现场进行扑救。

  (2)根据火势如需报警立即就近用电话或手机报告消防指挥中心(电话119)。

  (3)学校领导在向上级汇报的同时,派出人员到主要路口等待引导消防车辆。

  3、组织实施

  (1)参加人员:在消防车到来之前,学校教师均有义务参加扑救。

  (2)消防车到来之后,校内人员配合消防专业人员扑救或做好辅助工作。

  (3)使用器具:灭火器、水桶、脸盆、水浸的棉被等。

  (4)学校领导和教师要迅速组织学生逃生,原则是“先救人,后救物”。

  (5)学生及无关人员要远离火场及校内的固定消防栓,以便于消防车辆驶入。

  4、扑救方法

  (1)扑救固体物品火灾,如木制品,棉织品等,可使用各类灭火器具。

  (2)扑救液体物品火灾,如汽油、柴油、食用油等,只能使用灭火器、沙土、浸湿的棉被等,绝对不能用水扑救。

  5、注意事项

  (1)火灾事故首要的一条是保护人员安全,扑救要在确保人员不受伤害的前提下进行。

  (2)火灾第一发现人应查明原因,如是电源引起,应立即切断电源。

  (3)火灾后应掌握的原则是边救火,边报警。

  (4)不得组织学生参加灭火。

  三、中毒事故

  1、任课教师马上打开窗户,通风。

  2、疏散学生离开现场,到安全的地方。

  3、任课教师以最快的速度报告学校安全领导小组。

  4、如有学生中毒,及时派人送往就近医院救治。

  应急处置方案14

  诱因:

  1.由于市政工程的特点:施工机械流动性大,作业环境恶劣,灰尘大,润滑条件差,易磨损、腐蚀、疲劳,安装频繁和不合理,运行管理不正常,维护检修不及时,超负荷或带“病”运行

  2.操作人员违反安全操作规程,执行《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不力。

  防范措施:

  1.认真贯彻执行《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和建设部、市建委施工安全管理总站有关监督管理规定

  2.加强维修保养,确保机械运行正常

  3.加强作业人员(安装人员)的安全培训教育,该持证上岗的`人员,经专业培训考核合格,持证上岗

  4.严格遵守各项安全操作规程。

  应急处置:

  1.抢救受伤害者

  2.用电机械切断电源燃油机械处理燃油消除隐患,疏散无关人员,防止火灾爆炸等其它事故的发生

  3.设立警戒线,保护事故现场凡与事故有关的物体、痕迹、状态不得破坏,若为抢救受伤害者需要移动现场某些物体时,必须做好现场标志

  4.立即报告。施工现场立即报告企业负责人或企业安全管理职能部门若行走机械在国家公路上发生事故,在向企业报告的同时,还必须立即报告辖区交警部门若特种设备发生事故,还应向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应急处置方案15

  幼儿园疫情应急处置方案 为进一步做好我园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工作,确保我园的正常教学秩序,保障全园教师和幼儿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范(试行)》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园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确保对我园可能出现的或已经出现的各类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采取及时有效的控制措施,防止疫情蔓延,保证全园教师和幼儿的身体健康和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工作原则 贯彻落实防治传染病的有关法律、法规,本着“科学预防、依法管理、分级负责、快速反应“的工作原则,全面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工作要求,周密计划,精心安排,实现对传染病的可持续控制。

  1、统一领导 突发传染病应急处理工作的开展,我园坚持在我区教委和区妇幼保健院、疾控中心的领导下进行。

  2、预防为主 我园保教结合严格做到向教师、家长和幼儿宣传普及预防各类传染病卫生防病知识,提高幼儿、教师、家长的防护意识。保健医和各个班级教师每天对幼儿进行晨、午、离园检查,保证一

  个也不能漏检。每天统计在园出勤率,有病儿的患病登记记录等。儿童未入园,当天了解儿童情况,教师在交接班做详细记录。

  各班保育员严格执行幼儿园的通风、卫生、消毒制度;幼儿被褥、玩具、毛巾每天阳光消毒。幼儿园公共卫生区、楼梯扶手、门帘、公用卫生间内等每天由班主任负责用 84 消毒液消毒。班主任加强日常监测,及时采取有效防控措施,各个班级做到及早发现、及早报告,一旦发现迅速切断传播途径,预防传染病的蔓延。

  3、分级控制 我园依据上级确定的各类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的范围和趋势,明确对传染病事件管理。幼儿园采取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

  3、快速反应 我园建立疫情监测和预警机制。一旦发现疫情,立即采取行动。

  三、组织领导 我园成立传染病疫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 组 长:

  XX 负责幼儿园传染病应急工作的领导协调。

  副组长 :XX 负责传染病突发事件的疫情报告、疫情控制的具体指挥。

  组 员:XXX XXX XXX 负责后勤保障,如消毒药品等后勤保障工作。负责各班级、后勤日常卫生检查、环境卫生整治、消毒、灭四害及我区有关部

  门要求采取的疫情控制措施 教师:负责组织和安排各个班教师对幼儿进行传染病健康知识的教育,抓住这一契机,提高幼儿关注自身的身体,出现问题学会用语言向成人表达自己的'感受。合理安排各个班级户外活动,保证每天 2 小时的户外体育活动时间。

  各班主任:负责各年龄班幼儿晨、午检、因病缺勤监测的培训、数据汇总及传染病突发时的园内报告工作。以及健康教育(幼儿、教职工、家长)、班级、食堂工作人员的卫生、通风、消毒检查等工作内容。

  年级组长:负责幼儿晨午检、因病缺勤监测的具体实施和数据上报,落实本班级幼儿传染病的疫情和疑似病例上报保健医控制措施。

  各班教师:负责本班级通风、卫生、三餐、幼儿被褥、玩具、毛巾每天消毒等具体工作。

  各班主任:每天负责用 84 消毒液对幼儿园公共卫生区、楼梯扶手、门帘、公用卫生间内等具体消毒工作。

  三、应急程序 1、一般传染病突发事件 所在地区发生属于一般传染病突发事件的疫情,启动第三级应急响应。

  ①各班启动报告和零报告制度。班主任对当天缺勤幼儿打电话询问原因,在交接班本上及时详细记录情况。

  ②我园做好进入应急状态的准备,各部门落实各项防治措施。园内如尚无疫情发生,听从教委及卫生部门的管理。

  ③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期间,活动室、多功能室、会议室、楼道、食堂等公共场所必须加强通风换气,并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肠道传染病流行期间,对厕所、食堂应加强消毒,并加强除“四害”工作。

  ④保健医贯彻妇幼保健院的工作精神,建议家长发烧、咳嗽、流鼻涕的儿童要去医院检查确诊,并及时告诉幼儿园,避免幼儿的接触与呼吸道传播传染病等。

  ⑤严格执行出入校门管理制度。严禁外来人员入园。

  2、重大传染病突发事件 所在地区发生属于重大传染病突发事件的疫情,启动第二级应急响应。除对接触者实施控制外,全园保持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秩序。在第三级疫情防控措施的基础上,进一步采取以下措施:

  ①保健医指导教师负责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高师生自我保护意识和防护能力。

  ②保健医指导班级保育员负责对全体幼儿每日定时测量体温,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上报园传染病防控领导小组。

  ③对重大传染病的密切接触者,幼儿园要配合卫生部门做好隔离、观察和消毒等工作。

  ④班主任对当天缺勤幼儿打电话询问原因,在交接班本上及

  时详细记录情况。并对患非传染病幼儿跟综询问记录。

  ⑤加大进出校门的管理力度,控制校外人员进入校园。

  3、特大突发事件 所在地区发生属于特大传染病突发事件的疫情,启动第一级应急响应。在二、三级疫情防控制施的基础上,进一步采取以下措施:

  ①班主任对当天缺勤幼儿打电话询问原因,在交接班本上及时详细记录情况,对发热幼儿要加强电话跟踪,及时了解最新病情,及时上报。

  ②幼儿园避免人群的聚集和流动。班级幼儿和教师不串班。

  ③保健医负责检查指导保育员及相关人员对活动室、多功能室、会议室、食堂、厕所等场地使用期间每日进行消毒,通风换气。

  4、校内疫情 一旦发生传染病流行,应在卫生部门的指导下,启动传染病流行应急预案:

  ①班主任、教师要立即把事件报告保健医,保健医立即报告传染病防控领导小组组长。

  ②园长及值班领导要立即赶到现场,统一指挥,并在第一时间报告教委(园长报告)、卫生主管部门等;并做好预情的续报工作,在传染病流行事件得到控制后,要将该事件的详细情况和处理结果向教委报告。

  ③保健医负责传染病流行时加强对发热症状的幼儿及时隔离并立即将发病幼儿送往医院,协助医疗部门治疗,并立即联系幼儿家长,安抚他们的情绪,取得家长的合作。

  ④安排卫生消毒相关事宜及后勤保障。

  ⑤保健医协助业务园长对教职工和指导教师对幼儿进行正确的引导,消除不必要的恐惧心理和紧张情绪,维护校园稳定。

  ⑥幼儿园领导和教师(非密切接触者)要坚守岗位,加强与幼儿家长的联系。

  ⑦突发传染病流行得到控制后,争取在最短时间内恢复正常教育教学秩序。

  ⑧对传染病流行反映出来的问题,要进行整改,防止事件再发生。

  ⑨凡是瞒报、缓报,一经发现,就要做相应的处理。

  XXX 幼儿园

2020 年 9 月 20 日

  应急处置方案16

  为切实做好今年的小麦种子供应工作,确保小麦丰收,特制定如下应急处置方案:

  一、各供种企业所供小麦种子发芽率不低于75%,并确保所供种子批批检测,低于这一标准的不得进入市场。要根据实际发芽率如实标注,并做好小麦播量等技术宣传指导工作。

  二、各供种企业应保证小麦种子标签的完整性、标签内容的真实性和品种的真实性,并与政府主管部门签订质量保证书。

  三、对使用自繁种子的,农牧局技术人员要指导农民在做好发芽率试验的基础上,合理确定播量。

  四、严禁各供种企业借政府实施应急预案之际向农民销售未经审定品种、越区域种植品种等不合格种子。

  五、各乡镇(办事处)、农业主管部门要组织技术人员,通过采取进村入户宣讲、开辟电视专栏、印发技术明白纸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良种良法配套技术,做好种麦指导工作。

  六、各乡镇(办事处)要按照属地管理、属地负责的`原则,积极组织好各村开展技术培训,大力宣讲“不试不种”技术,确保小麦一播全苗。

  七、农业主管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加强对应急预案执行的监督管理,对违法违规行为依法进行处理。

  八、各乡镇(办事处)及农业主管部门负责搞好播后苗情调查,发现问题要采取有效措施,及时解决,并及时向县政府反馈情况。

  应急处置方案17

  为规范食物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工作,及时高效、合理有序地处理食品安全事故,把损失减到最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国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和《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卸规章要求,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一、领导小组

  成立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负责本单位食品安全事

  故应急处置工作。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二、应急处置程序

  【一】及时报告

  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后,有关人员立即向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报告后即停止生产经营活动,封存导致或者可能导致食品安全事故的食品及其原料、工具及用具、设备设施和现场。

  自事故发生之时起2小时内向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报告内容有:发生中毒的单位、地址、时间、中毒人数及死亡人数、主要临床表现、可能引起中毒的食物等。

  【二】立即抢救病人

  在向上级报告的同时以最快速度将中毒人员送往医院,积极配合协助有关部门救助病人。

  【三】保护现场,保留样品

  封存造成食物中毒或可能导致食物中毒的食品及其原料、工具设备和现场,无关人员不得进入厨房操作间。病人的排泄物(呕吐物、大便)要留样,以便有关部门采样检验,为确定食物中毒提供依据。

  【四】如实反映情况

  配合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进行调查,按照要求如实提供有关材料和样品,与本次中毒有关的人员应如实反映情况,将病人所吃的食物,进餐总人数,同时进餐而未发病者所吃的食物,病人中毒的主要

  特点,可疑食物来源、质量、存放条件、加工烹调的方法和加热的温度、时间等情况如实向有关部门反映。

  【五】对中毒食物的处理

  在查明情况之前对可疑食物应立即停止食用并按规定封存。配合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引起中毒昀食物及时进行处理。

  【六】事故责任追究

  对事故延报、谎报、瞒报、漏报或处置不当的,要追究当事人责任,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一定要做好中毒人员的`安抚工作,确保不让事态扩大,任何人不得自行散布事故情况信息,造成严重后果的要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七】总结教训

  总结分析造成此次食品安全事故的原因,吸取教训,认真反省,按有关要求进行整改,并提出预防措施,防止事故再次发生;加强有关人员的卫生知识培训,加强有关物件的清洁消毒;严格检查,做到不合格、不卫生的食品不采购、不食用。

  应急处置方案18

  根据《仓山区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文件》(仓治欠办发〔20xx〕13号)关于进一步完善防范欠薪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通知,特制定本预案。

  一、工作原则

  1.统一领导、齐抓共管。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统一领导下,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高效有序地开展处置工作。

  2.防范为主、依法处置。对有欠薪逃匿苗头的企业,要高度重视,做到早发现、早控制、早处置。

  3.快速处置、就地解决。以最快的速度,尽最大的努力处理问题,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不必要的社会负面影响。

  二、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对湖街道范围内发生的企业欠薪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三、组织机构

  成立防范处置欠薪突发事件应急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指导辖区内的突发性欠薪事件的处置工作。

  组长:于贤平(街道党工委书记)

  副组长:陈文(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

  张瑶(街道党工委宣传统战委员)

  成员:许雅华(程厝社区书记、主任)

  郑英(湖岭社区书记、主任)

  林莉(马厂社区书记、主任)

  林靖(师大社区书记、主任)

  林玉梅(万里社区书记、主任)

  陆燕玲(劳动保障事务所负责人)

  林萍(劳动保障事务所干事)

  黄颖(劳动保障事务所干事)

  陈庆华(劳动保障事务所干事)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挂靠劳动保障事务所,具体工作由陆燕玲负责。

  四、应急办公室职责

  1.负责本预案的制定和管理。

  2.汇集、上报企业欠薪突发事件信息和应急处置进展情况,并视情向街道领导小组建议启动本预案。

  3.贯彻落实街道领导小组决定事项,并负责检查落实。

  4.负责街道领导小组与各部门、单位之间的协调联络。

  5.承担街道领导小组的日常事务和交办的其他任务。

  五、现场处置工作组

  街道指挥部根据处置需要,可设立下列现场处置工作组,分组及成员组成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1.综合协调组。由劳动保障事务所负责,其主要职责是: 对事件相关情况进行汇总、传递和向上级报告,协调各工作组的处置工作。

  2.治安警戒组。由街道派出所负责,其主要职责是: 设置现场警戒,维护现场秩序,疏散群众,做好现场保卫工作;搜集并固定违法犯罪的证据,控制局势,平息事态,依法打击犯罪。

  3.劝导教育组。由劳动保障事务所、社会维稳办公室、应急管理办公室、营商环境办公室、街道工会联合会等负责,其主要职责是:负责对企业欠薪突发事件的政策解释、法律宣传和接待劝返工作。

  4.舆论宣传组。由宣传组负责,其主要职责是:做好企业欠薪突发事件对外宣传报道工作;及时掌握舆论动态,澄清事实真相,正确引导舆论。

  5.事件调查组。由劳动保障事务所、对湖派出所及相关部门负责,其主要职责是:负责开展现场勘查、走访,调查事件的起因、伤亡情况、财产损失,分清引发企业欠薪突发事件的责任,并提出对责任者的处理意见及防范措施。

  六、运行机制

  1.抓好企业欠薪预警机制,各相关部门要及时摸排、掌握企业欠薪突发事件的苗头性问题,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解决,争取把问题和矛盾化解在企业内部,解决在萌芽状态。

  2. 抓好重点行业欠薪监控,以建筑工程在建项目、服务性行业、服装厂、酒店宾馆等劳动密集型企业作为重点,在重大节日或敏感时期,特别是每年春节前,要组织开展对用人单位工资支付情况专项检查,及时查处欠薪企业,从源头上防止欠薪。

  应急处置方案19

  一、制定工作方案。

  根据《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令》《市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令(第9号)》文件精神,依据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的设置标准及管理技术指引(试行)》,经县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研究决定,选用汤池国轩大酒店为隔离点。制定密切接触者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工作方案,成立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领导小组,组建防控消毒组、健康观察组、信息联络组、安全保卫组、后勤保障组五个工作组。

  二、明确工作任务。

  完善隔离点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功能分区;布置隔离点每日消杀工作,对观察点和工作人员的半污染区、污染区进行消毒,配合环保局对观察人员排泄物下水口进行消毒处理,回收所有隔离观察人员产生的.垃圾并对其进行消毒,对堆放的垃圾进行包装,并交予医疗垃圾处置公司处理;第一时间完善拟接收密切接触者人员信息,明确接收工作流程;县中医院监测观察人员体温及有无咳嗽等不适,并做好记录,负责观察人员三餐传送,对观察人员进行健康教育及心理疏导等;安全保卫组安排好值班值守,负责对隔离区区域的安全检查,突发事件处置;后勤保障组提供各项保障工作。

  三、工作成效显著。

  集中隔离点自2月7日组建以来,累计接收密切接触者隔离人员38人,其中有两人在隔离期间经健康状况观察和核算检测发现为确诊病例,及时转诊至定点医院,有效防止了传染源的扩散。集中隔离观察点密切接触者人员经过集中观察14天无症状,核算监测阴性后相继解除隔离观察,截止到2月23日集中隔离医学观察人员下剩9人。通过对密切接触者定点隔离观察,有效解决了传染源病毒传播的隐患,我县疫情防控形势明显好转,定点集中隔离观察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应急处置方案20

  一、总则

  (一)编制目的

  为了妥善处置可能发生的人员密集场所、公共安全场所、群众自发的聚集活动拥挤事故,建立统一指挥、职责明确、运转有序、反应迅速、处置有力的应急救援体系,高效有序地组织开展事故抢险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国家、集体财产和人民生命安全,为实现构建和谐平安兴国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二)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制定本预案。

  (三)适用范围

  对发生在车站、学校、医院、集贸市场、娱乐场所、文体活动场所、大型活动举办地等人群聚集场所,因人群密集、秩序失控造成严重影响治安、交通秩序或人员伤亡的应急处置,均适用于本预案。

  (四)工作原则

  1、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县公安局对全县区域内密集人群拥挤事故的处置工作具体负责。具体处置过程中,坚持“分级响应、条块结合、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落实岗位责任制,明确指挥员及其权限。

  2、预防为主,工作在先。坚持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将事前预防与事后应急处置有机结合,把预防事故发生的各项工作和措施落实在日常管理之中,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解决,及时消除可能引发拥挤事故的各种因素。

  3、快速反应,科学应对。县公安局各警种要建立快速反应机制,一旦事故发生,要确保发现、报告、指挥、处置等环节的紧密衔接,并充分整合各类应急资源,及时处置,科学应对。

  4、以人为本,减少危害。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作为处置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最大限度地减少拥挤事故的人员伤亡和危害。

  二、组织体系

  (一)领导机构

  1、成立林周县处置人员密集场所、公共安全场所、群众自发的聚集活动拥挤事故应急指挥部,为全县密集人群拥挤事故应急处置工作的指挥机构。

  2、应急指挥部组成

  总指挥:由县分管副县长李辉担任

  成员:县委办公室、县委宣传部、县委政法委、县政府办公室、县发改局、县公安局、县财政局、县卫生局、县住建局、县供电公司、县水利局、县安监局、县政府法制办、武装部、消防大队等相关部门、单位为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这些部门、单位的负责人为应急指挥部成员。

  3、各单位主要职责是:

  (1)县委办公室:做好以县委或县委办公室名义下发的文件的审核工作。

  (2)县委宣传部:把握对内、对外新闻舆论导向,减小事件所产生的负面影响。

  (3)县委政法委:协调我县政法各部门贯彻落实县应急指挥部决定的有关工作。

  (4)县政府办公室:做好以县政府或县政府名义下发的文件的审核工作。

  (5)县发展和改革局:负责我县有关部门开展相关工作和加强重要设施、技术装备的立项和投资安排。

  (6)县公安局:制定落实县应急指挥部应急处置工作方针和政策的具体实施措施;负责县应急指挥部办公室的日常工作。

  (7)县应急小组办公室:组织、开展对相关活动情况的搜集、整理、评估、核实工作,分析、研究反恐怖斗争的形势,为应急处置工作提供决策性、预警性情报信息。

  (8)县财政局:负责为应急处置工作提供经费保障。

  (9)县卫生局:为我县应急处置和紧急求援提供公共卫生及医疗保障;组织协调药监、医药部门提供药品保障。负责组织救护车辆、专家和医护人员,对受伤人员进行紧急救护,视情况安排附近医院做好病房、器械、药品和医护的准备工作,并及时上报伤员的救护情况。

  (10)县住建局:加强县城公共交通、县城水源地、供水、供热、供气、紧急避难场所等公共设施的安全与防范工作;参与突发事件发生后的应急处置、工程抢险和有关保障等工作。

  (11)县供电公司:担负突发事件发生后我县电力设施的安全维护和抢险,确保电力供给等工作。

  (12)县水利局:负责协助处置突发事件,保障全县水利设施、设备、水源的安全。

  (13)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负突发事件发生后我县矿井、人防设施等地下工程的抢险救护工作。

  (14)县汽车站:为处置突发事件和紧急救援工作提供公路运输保障。

  (15)县政府法制办:提供应急处置工作中的法律保障。

  (16)消防大队:参与处置突发事件和紧急救援工作。

  (17)乡镇政府

  由事故发生地乡镇政府牵头,民政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事故单位等部门及有关保险机构参加,做好伤亡人员及其家属的安抚、抚恤、理赔等善后工作。

  (二)办事机构

  县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县公安局指挥中心,作为日常办事机构。其主要职责是:

  (1)负责应急信息的接受、核实、处理、传递、通报、报告,及时传达和执行应急指挥部的各项决策和指令,检查和报告应急指挥部应急指示的执行情况。

  (2)负责与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和现场应急组织保持联系。

  (3)协调组织事故原因调查和快速评估,了解、汇总应急救援工作情况。

  (4)负责处理应急指挥部日常事务,办理应急指挥部交办的其它事项。

  (5)办理应急状态终止后决定的有关事宜。

  三、人员密集场所、公共安全场所、群众自发的聚集活动突发事故分级标准

  (一)特别重大密集人群拥挤事故(Ⅰ级)

  人群密集场所,因拥挤、踩踏等造成30人以上死亡的事故。

  (二)重大密集人群拥挤事故(Ⅱ级)

  人群密集场所,因拥挤、踩踏等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的事故。

  (三)较大密集人群拥挤事故(Ⅲ级)

  人群密集场所,因拥挤、踩踏等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的事故。

  上述分级标准有关数量的表述中,“以上”含本数,“以下”不含本数。

  四、预防预警机制

  (一)预防及预警信息收集

  1、县公安局制订针对密集人群拥挤事故的有效的预防、处置措施,建立高效、灵敏的情报信息网络,加强对事故因素的掌握和研判,逐步形成完善的预警工作机制。对可能发生密集人群拥挤事故的信息进行全面评估和预测,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解决。要特别强化情报信息工作,扩大信息收集的范围,增强信息分析的深度和广度,提高信息传报的效率,报送信息必须及时、客观、全面、准确,不得瞒报、谎报、缓报。

  2、预警信息。

  (1)在户外举办的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人员密集拥挤,道路、桥梁等狭窄通道严重堵塞,现场警力无法疏通;

  (2)在室内举办的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严重超员,人员无序聚集,正处失控状态;

  (3)在车站售票处、搞开业庆典和促销的商厦等人群聚集场所,人员密集、通道堵塞,秩序失控;

  3、信息报送。县公安局对可能发生或已经发生的密集人群拥挤事故的预警或报警信息,在立即报告县政府的同时,应在半小时内报告市公安局指挥中心。

  4、预警发布。县公安局应急指挥部要根据密集人群拥挤事故实际情况、危害性和紧急程度,及时发布、调整和解除预警信息。预警信息包括密集人群拥挤事故的类别、起始时间、可能影响范围、警示事项、应采取的`措施和发布机关等,同时应及时向县政府、市公安局应急指挥部报告。

  (二)预警行动

  县公安局接到预警信息后应迅速核实情况。

  1、情况属实的:上报信息的同时,要根据职责和规定的权限启动应急预案,并考虑事故的实际情况、规模、影响,立即拟订相应工作措施,及时、有效地开展先期处置,防止事态扩大。

  2、情况不能迅速核实的:应积极通过各种渠道进行核查,必要时上报县政府、市公安局应急指挥部。

  五、应急响应

  (一)响应程序

  1、启动

  人员密集场所、公共安全场所、群众自发的聚集活动、密集人群拥挤事故发生后,应急指挥部迅速启动应急预案,迅速开展处置工作,由应急指挥部按照预案统一指挥调度,进行应急处置,并将处置情况及时上报县政府及市公安局。

  2、现场处置

  现场应急指挥机构到位、应急处置人员进入事故现场后,按照职责分工迅速投入处置工作。

  拥挤事故正在发生的处置方法:

  (1)发生拥挤的通道或场所的执勤民警要告知观众不要惊慌、不要拥挤,必要时启用广播系统发布通告,同时迅速截留过往人员,组织分流、疏散、抢救,并立即向指挥部报告。

  (2)指挥部调动警力赶赴增援,采取用人墙形成分流通道进行隔离,或分段组织疏散撤离。

  (3)重点维护通道(楼梯)狭窄处、人员拥挤处的秩序,保护妇女儿童先行离场,对起哄、故意拥挤以及趁火打劫的,要给予警告或实施强制措施。

  (4)组织医护人员对伤者进行救治或立即送医院抢救。

  拥挤伤亡事故已经发生的处置方法:

  (1)迅速实施现场管制。伤亡事故发生后,有关警种要按照职责分工要求,迅速对事故现场进行治安管制,对重点部位实行守护。通过现场管制,切实起到震慑犯罪、稳定民心、控制局势的作用。

  (2)迅速疏散群众。要引导现场人员和车辆有序离开现场,防止挤、踩、压伤(亡)事故的再次发生。要维护好现场和通往医院的交通秩序,保证救护车辆畅通无阻;场外执勤人员要疏散围观群众,并协助维护好交通秩序。

  (3)迅速救护伤员和被困群众。要积极协同卫生部门及时将伤员送往医院抢救。

  (4)迅速调查事故原因。及时组织对案发现场进行勘查,搜集并固定事故发生现场违法犯罪行为的证据,对嫌疑人员和有关责任人员要进行控制和讯问,并协同有关部门对事故原因和经过进行调查。

  (5)迅速恢复现场秩序。现场处置工作结束后,要迅速清理现场,尽快恢复现场秩序。同时,要协同有关部门做好伤亡者家属安抚工作,将事故对社会的影响减小到最低限度。

  3、应急结束

  人员密集场所、公共安全场所、群众自发的聚集活动、密集人群拥挤事故处置工作完成后,由应急指挥部组织有关部门进行分析评估,提出结束应急状态的建议。

  宣布应急状态结束后,相关部门按照密集人群拥挤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要求,及时补充应急救援物资和设备,重新回到应急准备状态。

  紧急状态终止的决定以及决定的宣布、公布依据法定程序办理。

  (二)恢复与重建

  县有关部门要积极稳妥、深入细致地做好以下善后处置工作:

  (1)人员密集场所、公共安全场所、群众自发的聚集活动事故发生后,县有关部门应当迅速采取措施,积极协助有关单位开展救济救助工作,恢复正常的交通、治安秩序。

  (2)县应急指挥部要积极配合有关单位调查、统计密集人群拥挤事故的影响范围和受灾程度,评估、核实事故所造成的损失情况,并按规定向社会公布。

  (3)人员密集场所、公共安全场所、群众自发的聚集活动事故发生后,公安机关应当在当地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配合有关单位及时做好伤亡人员的救护、丧葬抚恤以及恢复、重建工作。

  六、监督管理

  (一)预案演练

  按照预案要求,适时组织密集人群拥挤事故的实战演练,包括应急机制的演练、指挥协调系统的演练、应急预备队的演练、应急处置过程的演练等。演练科目可分单个、多个或综合性科目,采取现场模拟或模拟现场方式实施。对每次演练要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评估并认真总结,不断完善、强化和提高各项应急处置的实战能力。

  (二)宣传和培训

  对外公布密集人群拥挤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及报警电话等,并广泛开展应急法律法规和预防、防护、救助等常识的宣传教育工作。

  组织全县相关部门的领导干部进行培训,增强应急意识,提高防范能力和应急指挥与处置能力。

【应急处置方案】相关文章:

应急处置方案05-07

消防应急处置方案11-06

安全应急处置的方案07-19

安全生产应急处置方案05-26

现场触电应急处置方案04-05

节后复工应急处置方案03-24

有限空间应急处置方案01-24

防洪防汛应急处置方案01-18

应急处置方案15篇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