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心得体会

历史教师心得体会

时间:2023-03-01 17:15:20 其他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历史教师心得体会15篇

  当我们受到启发,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时,就十分有必须要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就可以通过不断总结,丰富我们的思想。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历史教师心得体会,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历史教师心得体会15篇

历史教师心得体会1

  历史新课程标准及教材实施已有好年多的时间了。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相信“课改”这一名词在我们的脑海里以不再陌生,他悄悄地走进我们的课堂,走进千万师生的真实生活.为完成这一光辉而艰巨的任务,不让自己被历史潮流 淘汰,我们教师必须转变旧的教育教学观念,改变陈旧传统的教学方法,不断学习,永远做个新老师。经过对新课改的学习,以及在教学中的运用,我对新的教学改革有了更高层次认识。

  一. 教育理念的不同。

  在课程标准中,明确讲到其总体思路是“面向全体学生,使所有学生都能达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要求”。反映到教材的编写上,则抛弃了过去的“难、繁、偏、旧”的内容和专业化、成人化的内容,真正体现了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的特点。在新课标的课程目标设置上,更加强调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要求“培养对祖国历史文化的认同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培养承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等等。要求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关心”、“学会理解、宽容和尊重”、“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把握时代的脉搏”是这次历史课改的一大特色。改革要求将知识的构建和学生的个体世界紧密相连,将历史知识和社会实际相连,提倡生活即课程、自我即课程。改变过去那种“一考定终生”的单一评价模式,转而关注对学生的综合的评价。对学生的评价不再是老师出题学生做,而是将教师的评价、小组的评价、学生的自评和家长的评价结合起来。在评价时,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但更关注的是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不仅要重结果,但更注重过程,要看到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的努力和提高,要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建立自信。让他们觉得自己“真伟大”、“很了不起”。

  二. 教学方法和观念的改变

  1.有“传授型”向“导向型”的.转换

  以前课堂上的情况是:40分钟老师一个人讲完,滔滔不绝、一气呵成,还生怕学生没听够,生怕知识点没讲透,生怕考点没讲到。老师挺喜欢讲的一句话是:“只要你们跟着老师的上课、复习的步伐,你们一定能考一个好成绩”。学生则一个个无精打采,小话不断,呵欠连天。课改之后,老师的角色更多的象一个导演,在教学过程中起的是组织、引导、示范和协调的作用。我们要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引导学生学习,教会他们如何学习。将他们从被动接受知识和死记硬背中解脱出来,让他们积极、主动的学习知识,让他们改变“学历史只要背就行”的观念。

  2.变结论式教学为过程教学,寓“学法指导”于教学过程之中

  历史课本中有许多现成的结论,如“……的历史意义”“对……的评价”等,学生有的并不赞同,有的不明所然。这就要求教师将得出结论的过程、自己的思维过程尽量的暴露给学生,让他们主动参与到分析、讨论中来,引导他们主动发现和探究知识。

  3.利用课本中的活动课和学习与探究内容,有计划的开展历史课的研究性学习。

  新的历史课程改革在内容上和以前最大的不同是增加了许多的学习与探究的内容和4节活动课,这些内容不注重结果,注重的是学生的学习过程,鼓励学生参与教学、与他人合作、共同探讨、社会实践等活动。要达到理想的目的,教师必须在“导”字上下功夫了。从别的实验区反馈的信息看,这些内容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乐于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并想办法从不同的途径力求解决问题,这就为开展研究性学习创造了条件。

  4.由“专业课”向“综合课”转变

  现代社会越来越需要复合型人才,要求能用多学科的知识来分析和解决问题。教育也必须向这个趋势转变。作为历史教师在从事历史教学的过程中也应该努力寻求历史与其他学科,如语文、政治和地理等的交叉点,突破学科的封闭,使个学科相互渗透,以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用多学科的知识来分析和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事实上,有的实验区已经开始了综合课的实践,如深圳南山区开设的《历史与社会》,就综合了各学科的知识。

  三. 学生学习方法的改变

  1.自主(参与式)学习:各种各样的调查表明,历史是学生比较喜欢的,但历史课却是学生不喜欢上的。纠其原因就是:学生的学是被动的、消极的,不是通过自己的活动和实践而是通过老师的灌输被动的来获得知识。这样的学习方式使大部分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新的课改要求这种学习方式,倡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如上课的时候让学生对某个问题进行分组或集体讨论;通过各种方式查阅资料;布置的作业是诸如观察、制作、社会调查等实践性作业;在活动课上放手发动学生,从组织、主持到课程的实施都交给学生,老师在旁边协助;让学生参与到学习评价当中等。教材第一课的活动建议:“想象北京人的一天”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精神。

  2.合作学习: 新的课改中特别提现了提倡学生的合作学习。在新的课改目标中有一点是(让学生)“乐于同他人合作,共同探讨问题,交流学习心得,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事实上增设的学习与探究课说明了这一点。在活动课中,要求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学生有明确的分工,在共同的任中有个人的责任;小组的成员要积极的相互支持、配合、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建立小组成员之间的信任等。这种合作的学习完全有别于以往的学习。

  3. 探究性(创新)学习:德国哲学家叔本华曾说:“记录在纸上的思想如同某人留在沙上的脚印,我们也许能看到他走过的路径,但若想知道他在路上看见了什么东西,就必须用我们自己的眼睛”。在新的课改中,特别强调用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去感悟。为此,新的课标提出了形式多样的“活动建议”,鼓励学生勇于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学习通过多种途径探索解决历史问题。在评价方案的制定上,也要求是有利于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的。

  在新的课程改革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在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方法都发生着根本性的转变的今天,作为一名中学历史教师,我既感到欣喜更感到压力的巨大和责任的巨大。成为改革中的“弄潮儿”不容易,成为其中的胜利者更难。但我们别无选择,只能转变观念,充实自己,迎接挑战。

  课程改革迫在眉睫,我们已开始尝试。课堂中真正落实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还需 要我们教师充分以学生为主体,体现教师的辅助作用。我们还需不断的探索和总结。

历史教师心得体会2

  顶岗实习已经不知不觉的度过了要两个多月了,在这段时间里从一开始的初登讲台,到如今能够大方的站到讲台上,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变化,在此期间也有了很多的进步与感悟。

  这段时间里最让我值得思考的就是学生的积极性调动,我教的是历史专业,文科性质很强,所以同学们喜欢文科的就表现的很积极,但是有些学生则表现得不是很好,态度很不端正。我教的班级班容量很大,每个班基本上都有八十个左右的同学,前排的学生情绪好调动,可是后排的同学就有些懈怠,有的上课很久才能拿出来书,有的听着听着课就开始犯困。我上课的时候主要是后排的学生难管理,每次在教室转的时候后排的学生睡觉,我提醒同学不要犯困,可是有的学生被叫醒之后会有反弹情绪。

  我觉得出现这种情况有很多的原因,一方面肯定有我自身的原因,是因为我讲的课堂不够生动、活泼。没有能很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于学生,没有很好的分析每一个人的情况,没有做到真正的对症下药;对于学生,要考虑到他们自身的发展情况,每个同学的学科偏好不一样,而且程度也不同,所以对学生的要求我也要分层次的去要求他们,做到因材施教。

  经过了这两个月的教学,我觉得课堂的教学真的是存在很多的小技巧,需要我去不断地总结经验,然后采用恰当合适的方法去真正的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我要不断的拓宽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为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新教材增加了新内容,也带来了新问题。要在有限时间内获取有效的信息,拓宽教学的内容,不断地提高课堂效率。相关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

  1.充分利用课文辅助系统。在讲课时要加以充分运用,以及反映或补充重要史实,印证重要观点,解释难点,启发学生思维,深化历史认识,扩大思想教育;

  2.重视引用课外史料。在课堂教学中围绕重点或难点引用适合学情的史料,引导学生对教材与所供史料进行分析,对“已发生的历史事件或过程进行能动的重新建构和反省”;形成历史认识;

  3.把预习和作业引入课堂。传统的历史教学着眼于满堂讲述分析。把预习与作业置于课外进行。其实,即使教师再三加以强调,最终还是由于得不到集中的时间与教师有效的指导而失效了。所以对此加以注意。

  学困生由于基础差,我在课堂上讲的知识这部分学生未必能够接受,所以我除了在课堂教学时注意面向中等学生,兼顾优等生与学困生之外,必须在课后花费大量的时间对他们进行个别的辅导,个别的辅导绝对不等于课堂教学的重复,而是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采用有效的方法帮助他们弄懂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和方法,当然,这种个别辅导的方法也要因人而异,但在每次小检测前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是目前我探索到的有效途径,只是对反应较慢的学生必须每次进行考前辅导,这种做法会让我认识到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尤其要有效地面向全体学生,不能只是体现在教案上、教学中,更重要地是通过有效的方式和途径帮助班内的学困生转变为中等生。

  再有就是要认真分析教材重、难点,精拟小检测,紧扣检测进行新课的讲解,小检测既要全面,又要突出重点,在新课教学时,就要有针对性地对考点,以及考察考点的角度进行讲解,使课堂教学与小检测保持一致。同时注意检测题简洁明了,重点突出。

  教学是一门很大的学问,我作为初入门的人,有太多的不足与缺点,我会更加的努力,不断的总结经验,认真的分析,课下的时候多进行教学反思,一步步去提升自己的整体综合素质!

历史教师心得体会3

  春去夏,时光转换。到xx中学已经近三个月了,从最初身着棉衣,到现在轻便短袖。从最初忐忑走上讲台,到现在可以淡定应对。顶岗实习已经过了大半,我的教学进度也已经大半了。期中考试过后,我便开始了世界经济史的讲授。由于自己专业水平有限,在讲授世界经济史的内容时,感觉有些吃力。所以针对这种情况,我更加认真备,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入,我对世界史内容的讲授也开始有些得心应手了。

  这周一我便要开始讲专题六第二《罗斯福新政》,在讲第一《“自由放任”的美国》时,学生们就表现出了对“罗斯福新政”内容的了解。学生们积极的表现,让我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我想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将这节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这堂的主导者,而我只是一个引导者。

  对于这节,我的预设安排是:首先播放有关罗斯福的视频资料,展示罗斯福的字材料,介绍罗斯福,引出经济危机的解决是罗斯福和他的智囊团共同智慧的结果。回忆并展示上节所学的经济危机的'表现,让学生扮演智囊团成员,根据班级分组,将学生扮演不同领域的人才,解决不同领域的问题。同时我提示学生根据教辅和本的内容作为辅助材料,并提出最低要求是找到“是什么”,最高要求是能解释“为什么”。

  在本周一的下午,我便将这个想法付诸实践。首先是高一一部4班的历史,这个班的特点是上比较活跃。学生们听到自己是罗斯福的智囊团成员时,是非常开心的,也很积极的投入了讨论。并且因为学生们对知识比较了解,学生们可以很快找到答案,一切进行地都很顺利。但是当讨论结束后推选代表时,就出现了问题。学生们都不敢站起,走上讲台,这样就会耽误很多时间。所以在一部四班就没有完成我预计的进度,甚至最后的问题还是我讲的。虽然有点仓促结尾,但我觉得这样的活动也是很有意义的。所以在接下的班级里,我也继续了这样形式,结果出现了令我很吃惊的现象。我教八个理科普通班的历史,8个班各有特色,有活跃的,有沉稳的。我本以为沉稳的班级对于这样的活动可能进行不下去,没想是出奇的成功。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二部班,平时反映并不活跃,结果在这次活动中,不仅有两名男生主动站起表达自己的观点,还有两名女生走上讲台,表达自己的观点。总体说,这次的新形式是成功的。

  初登讲台,缺乏经验,不敢把堂教给学生。现在的我,可以掌控堂,不断探索更好地形式。其实,我与学生们是一样的,刚接触新鲜事物时,总是缺乏自信,不敢迈出一步。所以,应该多增加这样的学生活动,提高学生的自信。既提高学生信心,也提高自己能力,做到师生共同进步。顶岗实习,充满惊喜的探险旅程。

历史教师心得体会4

  对我而言,历史课应该是一堂严谨而生动的,既不呆板又不死寂的,条理清晰,目标明确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从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基本功扎实、教学过程流畅三方面去听评历史课。

  一、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三维目标清晰

  评价一堂好课的重要标准主要是看 “学生的表现,就是看学生能否在教师的组织下获得有效的学习”,而衡量学生有效学习的标准是主要是看学生对三维目标的学习程度,就是说教师所讲授的历史知识目标是否完整、课题的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是否适应大多数学生的'接受能力。

  二、教学基本功扎实, 驾驭课堂能力强

  对于教师而言,比较强调的教学基本功是:对教材熟练,脱稿讲课;语言准确精炼而有感染力,沟通协调能力突出;板书规范,字体端正;驾驭课堂和教学应变能力强。

  对于历史课而言尤其关注语言和教态是否有亲和力。有亲和力的教学语言,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营造一种和谐的气氛。所以音量、语速要合适,语言要生动、清楚、有鼓动性。而教态则是一种形体语言,有亲和力的教态,能让学生自然放松的状态下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

  三、教学过程流畅,充分体现历史学科特色和人文特色

  一堂优秀历史课的教学思路应该清晰、目的性强,教学策略正确,教学内容充实,衔接自然。讲解条理清晰,明白易懂。我们历史教学一定要体现历史学科特有的人文关怀和爱国情感,体现“以史为鉴”的特点。能让听课的老师和学生获得一种享受,获得人生体验。

历史教师心得体会5

  7月22—23日,我们历史教研组根据县教育局的统一安排进行了培训成果展示交流、答疑,各县直、乡镇成员代表积极主动发言,踊跃参加,讨论激烈,在教材梳理、课题研究等方面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分析、整合,魏老师又在此基础上做了深化和提升,并对各单位的成果展示进行了精彩点评。通过讨论,老师们对疑惑又有了新认识,对教材有了新理解。

  但是,培训中对我印象最深的还是杜金英老师新颖别致的教学设计,在不经意间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设计的问题既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又能把重点问题做到深入浅出,与身边的社会实际相结合,取得了非常出色的成绩,获得省优质课一等奖。

  这是杜金英老师长期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反思的结果,我们平实的工作中没有养成勤于反思,善于反思的习惯。

  这段时间我时常想,善于反思应该是现代每一位老师必备的素质。老师,不是神,只是一个普通的凡人,在成长的道路上不可避免地会产生错误的想法,做出错误的行为。这时,该学会反思,不断地修正自己。在反思的'过程中认识自己、发展自己、超越自己,从而获得更大宽的路上前行。

  曾看过这么一个故事《留一只眼睛看自己》:日本近代有两位一流的剑客,一位是宫本王藏,另一位是柳生义郎,宫本是柳生的师傅。当年,柳生拜师学艺时,问宫本:“师傅,根据我的资质,要练多久,才能成为一流的剑客?”宫本回答:“最少要十年。”柳生说:“假如我加倍苦练呢?”宫本答道:“那就要二十年了.”柳生一连狐疑,又问:“假如我晚上不睡觉,夜以日继地苦练呢?”宫本回答道:“那你根本不可能成为一流的剑客。”柳生非常吃惊,问:“为什么?”宫本答道:“要成为一流的剑客,必须永远留一只眼睛注视自己,不断反省自己。现在你两只眼睛却死盯着剑客的招牌,哪里还有眼睛注视自己?”柳生听了,当场开悟,最终成为一名一流的剑客。是的,如果把目光全部放在了外界的因素中,

历史教师心得体会6

  20xx,在不经意间已转瞬即逝。回顾这一年所走过的历程,拾起这一串留下的足迹,还真有点值得回味。因为20xx这一年,对我来说是在磨炼中不断的成长的一年,也是我在各方面走向成熟的一年,虽然累了点,但觉得充实,并自我觉得有所收获,还有点小有成就。所以,就更觉得不得不这年的一些“奇闻趣事”。

  20xx年可以说是我非常努力的一年,在工作中不管是什么事,我都积极参与,努力去做,并尽自己的能力做到!因为我一直把自己的工作不仅当着是一份谋生的手段,更是把它看着是我自己一直追求的事业!并且我也一直相信,有付出,它一定会有收获!所以我一直就是乐此不疲的努力着,追求着,工作着,快乐着,并收获着。所以,我在20xx年的努力和付出之时,也得到了应有的回报,就连幸运之神也好象对我倾注特别的宠爱和关注,一些幸运之事都与我有关!

  我的论文在省、市的参评中都获得不错的奖励,我的公开课在市级、区级、校级都获得很好的评价,我的课堂获得很好的效果,我的努力和成绩也获得大家的认可和肯定,如我在20xx年2月被评为点军区历史骨干教师,在20xx年3月我很幸运的被评为“宜昌市中学优秀历史教师”,在众多的参评人员中,个个出类拔萃,成绩显赫,能力非凡,我能在这些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获得这些荣誉,那是幸运之神青垂于我,那是领导对我的鼓励和关爱,是同行对我的信任和认可。我抱着这些沉甸甸的荣誉,自感肩上的责任重大,惟有用自己更勤奋努力的工作才能释怀。

  20xx年对我来说也算得上是一个收获之年。这一年收获的要算是中考成绩了,我所带的本校的历史学科,在本校其他学科中考名次都不是很景气的情况下,仍然能独树一帜,在全区中考中能取得第一的好成绩,这也算是不容易,这是学校的'荣誉,也是我个人付出辛勤劳动的回报,也是学生学到知识的见证。还有就是我的课堂教学和驾驭能力在这一年中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并在我的努力下,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这是我在教师生涯中走向成熟的重要的一步。

  正是这些原因,我的历史课堂也越来越生动有趣,吸引更多的孩子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让学生在我的历史课堂上,对历史的了解越来越多,把死的历史学活,并把历史课中所学的知识运用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看到自己的学生能天天都有新的进步,对历史知识的积累越来越多,能力一天天的提高,作为这帮子学生的老师——我,不应该有一种成就感吗?你能说它不是我的收获吗?

  在这一年中还有一个较大的收获就是自己在磨炼中也在不断的成长。特别是教研能力有很大的长进,平时在很好的完成教学工作的同时,注重加强自身教学研究的能力。平时多看一些教学研究的书籍,如,《历史教学研究参考》,并对我教学有帮助的就做上记号,提高自己的专业理论水平。

  再一个就是注重平时教学的积累,每一节课下来都进行,成功在什么地方,还有那些不足,需要怎样改进,于是在另一个班上课时就用改进的上,有时备课时,同一课备多种方案,在不同的班用不同的上,等上完后总结一下,哪种,最成功,就把这种记下来,由于我带的同年级的班较多,所以在这方面有优势,我就是在这样的改进中不断的进步,成长。这样使自己的教学既有理论依据,又有实践经验,并把好的东西记下来写成和广大同仁一同共勉。并且取得了好的成绩,论文,案例都获得省和市级的很好的奖励。

  总的来说,20xx年是一个不错的年份,努力着并快乐着,磨炼着并成长着,付出着并收获着!但我不能沉浸在过去的成绩和荣誉中,我要用更好的心态和更高的热情投入新的工作中,要更加努力和勤奋,因为我要的是更好的20xx年,我要的是20xx年幸运之神更加宠爱我和一如既往的关爱我。

历史教师心得体会7

  什么事都有开始的第一次,请你不要在意做事前周围人的议论,也不要在意以后人的评价,只要是在做的过程中人们都热情的参与其中,收到了理想的效果这就足够了。这是博兴县教育局第一次组织大规模的教师暑假全员培训,培训之前我不管别人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既然自己认同这次培训,那就应该把每一件事情做好。我和我的同事们每天都是按教材梳理——单元梳理——课时分析的思路认真研讨,其中总结了我们的收获,也发现了我们的.困惑。我们快乐的忙碌着,精心的耕耘着那一亩三分地——六册历史教材,大家全身心的投入其中,根本没有牢骚,没有不满。满以为我们的精心设计会在县里独树一帜,大放异彩,可真正到了展示成果时,没想到一个单位的发言比一个单位好,一个单位的成果比一个单位精彩。大家成功经验层出不穷,你引入了单元梳理树,我总结了学生愿意接受的授课模式,你用顺口溜帮助重点记忆,我用历史图册突破教学难点,你分析到了七年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我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大家你展示你的亮点,我说我的成功经验,你一言、我一语汇聚成了丰富多彩的教研成果,所有的老师都深入其中,每一位老师都有有或多或少的收获,谁能说这不是一次成功的培训。

  正像一位移山大师所说的移山窍门一样:山不过来,我就过去。既然我们自己没有能力制定规则,那么我们就好好执行规则吧!更何况暑期培训对教育来说是件好事,教师的职责不就是教书育人吗,现在教育局免费吃、免费住、免费提供电教器材、免费提供优秀师资供你学习,大家何乐而不为呢?我们还希望教育局提供同样的培训机会。

历史教师心得体会8

  在紧张的升级考试复习中,对本学期我们历史备课组的工作做一简要总结,历史备课组工作总结。本学期我们历史备课组成员团结一致,较好地完成了本学期的教学任务。教学中我们严格执行学期初的教学计划,在保证教学进度的前提下,重点放在提高每节课的教学质量上。

  (一)集体备课:我们历史组老师每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在集体备课中,都发挥各自优势,集思广益,为备课组献计献策,使我们的集体备课能做到优质高效。除了组内备课以外,为了提高我们的历史教学水平,我们还主动参加各级各类历史课观摩活动。

  (二)听课评课:这学期我们组的教师积极参加学校的听课活动,只要与自己上课不冲突,我们都尽量去听。除了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公开课观摩课以外,我们还互相听课,每次听完组内的课,都要相互讨论,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意见,在互帮互学中我们全组的教学成绩整体都得到提高。

  (三)自制课件:为了更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利用多媒体课件上课,可以使抽象的历史更加鲜活,更加具体,我们还合理整合网上资源制成适合教学实际的教学课件,基本做到每节课都有课件,尽可能向学生展示丰富的文字、图片和视频资源,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加深了记忆,而且还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实现了教学相长。

  (四)习题配备和批改:本学期学校没有订任何习题资料,我们就自制试题,随堂作随堂批,面批面改让学生的积极性大大提高。本学期全组分工合作共出配套练习题十多套,保证了巩固教学效果的需要。本学期我们共批了四次大型考试卷(三次月考、一次期中考试),本学期我还积极参与学生教辅资料的编写。

  (五)加强与市内的试题交流:为了更好地开拓学生视野,积极与市内进行试题交流。在试题交流中,我们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自身的教学水平也得到了提高。

  期待我们在历史成绩方面会有一定的突破,期待在本次升级考试质量检测中,我们能够取得更好的成绩。

历史教师心得体会9

  作为一名年轻的历史教师,很高兴在学校制定的蓝青工程中,科研处的领导安排了陈老师做我的学科师傅。他是一名有着丰富教学经验、扎实的专业知识的高级教师,对待工作认真负责。一参加工作,身边就有这样一位值得我学习的榜样,我感到特别荣幸,也从中收获了很多。下面,我就教学中的几个方面谈谈心得体会。

  1、教学工作安排

  本学期,在陈老师言传身教的指导下,我按时按量地完成了本学期的教学计划。一开始,在看到要教七个班,还有两个实验班时,我一度对自己没有什么信心。是陈老师鼓励我对自己有自信,并且每次都认真的帮我修改教案,讲解教学过程中的重难点。我教的七个班中,6班和7班是学校的实验班,班级同学基础知较扎实。其他的9、10、11、12、13五个班是普通版,学生基础较薄弱。对于这一情况,陈老师让我有针对性的展开教学,如:面对实验班的同学,可把一些知识点展开进行深入探究;面对普通班同学,只需把课本基础知识讲透即可。

  虽然高一年级本学期只有两个历史教师,但每周我与陈老师都进行了集体备课。开学第一周的集备中,陈老师主要与我讲解了本学期的教学计划安排。由于高一年级使用的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的教材,与高二年级的北师大版教材不一样。所以上课时,要注重对比两个教材的不同点。高一年级上册,我们学习的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史,人教版教材共八个单元,其中重点讲解的是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七、第八单元。高中历史的编排与初中历史不同,时间跨度大、知识点繁杂,专题史的编写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考察更高,因此本学期前半学期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积累,上课速度较慢,一课常常拆成两课才能讲清楚。下半学期可适当加快速度。此后每周的集备中,陈老师都会细细与我讲解下周课程结构、重难点。

  2、教学模式转变

  新课改以来,课堂不再是教师的一言堂。本学期,陈老师多次提醒我,上课时要注意教学模式的转变,以传统的教师讲授为主,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因此在每次的集备中,陈老师都特别强调发挥小组合作探究的作用,讲练结合。通过探究问题的提出,留给学生自己思考问题的时间,加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特别是在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提出后,陈老师积极组织教研组研究学习,在教学过程中,突出此概念。由于经验的缺乏,所以在组织课堂讨论时,年轻的我总是不能很好的.处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为此,陈老师一直在背后给我鼓励与支持我,教授我很多。

  3、多学习、多听课

  陈老师特别重视对年轻人的培养,因此他常常鼓励我多听课、多学习,他说“这是提高自己教学水平的一种方式”,因此无论是组内老师的轮流课,还是市里历史的教研课,全区的优质课展示,本学期我都有幸听了听,从各位经验丰富的教师的课堂中,我找到了很多自己的不足之处。使我意识到: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使自己跟上课改的步伐,才能以全新的思想、观点指导自己的教育实践。

历史教师心得体会10

  年初,在举办的“两名工程培养人”封闭培训活动中,区长做(唯理性教育的超越与教育者素质的完善)的报告,市教科院长(行动学习:造就名师团队之路)和(教师心理健康及促进)的讲座。通过学习让我从新的视角接触了目前更先进的教育理念,受益匪浅。

  下面就学习区长(唯理性教育的超越与教育者素质的完善)的报告,如何完善作为教育者的自身素质,在工作中恰当运用“理性”与“非理性”原理的问题谈谈体会。

  区长在报告中讲到,作为教育者

  (一) 既要实施连续性教育,又要善用非连续性教育

  连续性教育:根据学生连续发展的一般规律,利用系统的教育内容,对学生施以系统连贯的影响,使之逐步地由一个阶段过渡到另一个阶段。

  非连续性教育:不追求教育设计的连续性,对学生施予的是一种非系统、非连续的影响,其结果是促使学生发生非连续性发展。 如唤醒、训斥、呼吁、劝告、碰撞、危机、冒险与挫折等

  (二) 既要懂得教育科学,又要掌握教育艺术

  教育必须遵循文化科学知识的逻辑性、系统性和教育活动的一般规律性,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教育过程。

  教育艺术:是培养人的艺术,指教师娴熟地运用综合的教育技能、技巧,按照美的规律而进行的独创性教育实践活动。遵循创造性、表演性、审美性之教育艺术的特点

  (三) 既要有良好的理性素养,又要有良好的非理性能力

  理性素养:系统的'教育科学知识和专业知识,逻辑认识能力与逻辑实践能力

  非理性能力:情感能力、教育直觉能力、意志力、想象力

  (四) 既要掌握教育的科技手段,又要掌握教育的艺术手段

  教育的科技手段是指作为科学技术成果在教育中运用的物质手段。

  教育的艺术手段是指作为艺术形式在教育中运用的精神手段,包括音乐、美术、文学、戏剧、电影、电视等艺术形式。

  (五) 既要具有良好的语言修养,又要具有良好的非语言修养

  语言主要是指言语,即口头语言。.非语言亦可称为非言语行为,即非语言符号,包括体态语言、人际距离、辅助语言和类语言、时间控制等。

  作为专业的历史教师,应具备专业敏感,如对历史方面的信息有较敏锐的观察,反应和理解,并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因势利导,巧加点播,以增加学生知识,激发学生灵感,升华学生精神。

  为此,我觉得自己今后在以下几方面加强自己,“完善自身素质”。

  1、注意培养自己具备浓厚、广博的专业兴趣。

  两位同行很值得我学习:一是赵湜:偶一次听他课,讲“宋代社会生活”,一学生问对宋代灿烂的文化和文明,外国人是怎样说的?答曰:介绍你们两本外国人写的书库恩(宋代文化史),墨菲(亚洲史)。随后写英文。另一是四夕老十:书画、紫砂十分痴爱,身后粉丝一帮。所以,工作之间、之余修读文学、哲学,自觉关注史学研究动态与成果,涉猎多方面的文艺活动:书法、篆刻、茶艺、琴律等等,乐于,敢于与学生、同行探讨,深记“历史地趣味就在于讨论之中”。

  2、确立当代教学意识。

  即当代人的科学精神、科学悟性和思辨力,站在当代人的立场上,提供给学生一个重新认识历史现象的新范式。教育应关注人的发展,关注社会的进步,应尊重社会客观发展的规律和人类自身发展的规律,生活的美好和生命的完善,追求生命存在的意义。充分发挥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将爱国主义渗透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之中。

  3、学生上历史课,应获得哪些东西呢?

  固然应包括知识、思想、能力三大目标,但却不止这些。学历史首先是要获得丰富的历史知识,其次是从中获得尽可能多的教益,再次才是从中受到阅读、理解、分析、比较、概括、综合、评价等能力的锻炼。历史都是过去了的东西,我们学它的真正目的,是从中受到教益,主要是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大至国家兴衰,小到个人作为,都可以从中受到借鉴与启迪。因此,重新摆正历史教学中知识、思想、能力三者的地位:第一是知识,第二是思想(重点是帮助学生获得尽可能多的教益),第三是能力。学生还可从历史课上获得别的学科知识中所没有的乐趣,这正是历史学最吸引人的地方。

历史教师心得体会11

  在县局和县进校的安排下,我参加了滦南县骨干教师第四阶段提高培训,经过三天的学习和自主学习,我接触了培训的专家教授们的先进教学理念,更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新课改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教授严谨的治学精神和认真负责的态度给我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聆听着专家的教诲、倍感亲切和敬佩。

  作为一名教师,我深感自己的成长历程的进步,首先接触到课改前沿的理念,课改力行了十年之久,没有固定模式,我们可以大胆创新,但不能背离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偏离历史的`客观公正,不能脱离课标和学科说明,总之,我们需要改变的是思想理念,是教师唱主角的传统教学,把课堂的主人演绎成学生。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让他们乐学、学会、会学。其次学习了许多历史理论知识,专业性与综合性相结合,大大丰富了我的知识智囊,澄清了我在教学中的一些知识体系,会使我今后的教学更加轻车熟路,会让我从事的教育事业锦上添花。

  在听课中,我深刻体会到课程应该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己亲自去体验、尝试,来逐渐学会生活、学会学习,从各个方面来培养学生探究事物的兴趣和积极的态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尽量只起到指导的作用,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中心。教师自身素质要提高,驾驭课堂能力要加强,对于学生错误性的认识,教师能够及时通过查找资料等方法予以解决。教师要能灵活地运用教材,处理知识点,与信息技术、其他学科整合,提高课堂效率。在讲课时,不拘泥于教材顺序,而是根据实际需要灵活变动。

  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对学生的学来说是居于主导地位的,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的主人、教育的对象。一堂成功的历史课就是教师在教学上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在学习上的主体作用的最佳结合。若是沿用教师讲,学生听,"满堂灌"的老模式,会抑制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所以在推进素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以教育者为自居,包办代替,而是应以指导者的身份,启发、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把传授知识和真理的过程转化为学生努力思考和实践的过程,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感谢这次培训,让我有幸聆听了国内的著名专家学者讲座,开阔了眼界,收获了知识和理念;感谢培训,让我认识了许多一线骨干教师,他们的敬业精神深

  深感染了我,从而也激励我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努力进取,力争上游;感谢培训,让我的学生学会了独立自主的参与教学,我会带着诸多收获,走上今后的教学岗位,绽放青春光彩,浇灌教育事业。

历史教师心得体会12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要最大限度提高学生的积极性,重视人物在历史教学的作用,随着历史人物在历史事件的浮沉,去触动。感染学生。使学生身临其境地处在历史情境中,全面并多角度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关键词】能力培养人物教学历史情境

  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如何使学生在知识掌握,能力提高以及人文精神培养等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教师就要发挥主导作用,笔者一直致力于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提高教学效率,如何使得教学资源让学生感兴趣,从而高效接受并吸收,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在课堂上的思考和参与,并提高他们的分析总结能力,这是笔者一直思考的问题,现在在教育教学界比较注重提高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们自己主动地积极地投入进来,但一节课的中心灵魂仍然是教师,他引导着这节课的走向,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全由教师来调动,教师的人格魅力、教师的教学魅力,要充分体现才能感染学生,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优良的个性品质,幽默的个性,亲和的态度有利于营造和谐、愉快的课堂气氛,做一位学生喜爱的有个性教师是必要的,只有赢得他们的喜爱,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位教师对这堂课的教学是充满热情和激情的,他能够全身心地调动这堂课的气氛,使气氛处在一个热烈、活泼的状态下,所有的学生被感染,愿意投入这个历史情境。

  不同于别的课程的枯燥,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有很多的历史素材可以为历史教学所用,我们可以不断地利用这些历史信息,丰富我们的教学资源。去触动学生,让他们感受历史,提高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但历史信息量又庞杂,毫无头绪,如何取舍得当有时也是一个难题。当我们把一堂历史课完全变成讲历史小故事的课时,那我们就觉得偏离了我们教学的方向,背离了教学的初衷,但我们看教科书又是呆板、枯燥的,一个板块一个板块的知识联系又似有似无,传统教学时就知道如何使黑板上的知识点完整,要求学生们把这些笔记,知识点强记下来,进行强行的灌输,但学习的效果非常不理想,反而适得其反,后来在教学过程中慢慢一点一点摸索出一些心得,教学过程中虽然教科书里的知识点或知识板块是如此的枯燥,让人提不起兴趣,但学生们会对历史事件中人物的命运给予极大的关注、历史人物多姿多彩,人生历程跌宕起伏,这是历史教学中最能吸引学生的部分,我们能不能把这些板块以一个或两个人物,一件或两件生动的事件串联起来,紧紧围绕这一课的主线让这些知识点有血有肉,丰满起来。以《鸦片战争为》例,很多教师教授这一课时一个套路,首先讲鸦片战争前的国际、国内形势,虎门销烟,战争过程,南京条约,讲述时条理清晰,但有如走过场,无视学生的感觉,缺乏具体情境铺垫,乏而无味,无震撼力,学生们一下课就付诸脑后了,笔者在摸索教授这一课时,觉得以林则徐这位人物的喜怒哀乐的人生历程贯穿这些知识点,会形成一条主线,教学效果良好,比如当林则徐看到英国输出鸦片,致鸦片流毒于天下时,义愤填膺,怒不可遏大骂弛禁派,并义正严辞上奏道光帝。“中原几无可御敌之兵,几无可充饷之银”,忧国忧民,掷地有声的话语触动了道光帝,使他不得不重新、郑重地审视鸦片的危害,林则徐危难之时接受了道光帝的指派,到虎门禁烟,到达虎门,惊喜交集发现获得民众鼎立支持,教师教授到这儿时,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果你现在是林则徐,你该做些什么,很多学生会各抒己见,课堂气氛在这里达到高潮,有的学生就会告诉教师,他会采取什么样措施禁鸦片,教师在一旁就要及时地提点学生,你可是禁的是英国的.鸦片,英国会无动于衷吗?有的学生马上补充:”我马上翻译英国的报刊,要了解英国现在的形势,还要做好应战的准备。”最后林被道光帝贬到新疆时。在路上又悲愤地听到一个条约的签订,而这个条约的内容又让他老泪纵横,这时候赶快问学生是什么条约,什么内容。随着林则徐人生的跌宕起伏,在对林则徐充满同情时,他们会感同身受,受到极大的触动,会强烈地对这个条约的内容进行关注,对这个条约所带来的影响充满探究感。而鸦片战争这一课的虎门销烟和南京条约由林这位民族英雄人生历程上的喜怒哀乐串联起来,触动学生的心灵,学生更容易融入历史情境,感受历史人物的喜怒哀乐的人生,使学生们在情感上同频共振,他们更容易接受他们,如身临其境的感受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事件,去分析历史事件发生的综合背景、影响,为民族英雄而感动进而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就像新课程改革赋予我们的理念,我们学习历史,不仅仅要学习历史知识,更重要的还要注意学会分析史事,在学习中体验、感悟历史发展的规律、总结经验教训,尤其在以人物为中心的历史教学中,学生透过人物活动的成败更易看到历史背后的规律从而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从而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站在教师的角度,哪种教学方式最能触动、感染学生的心灵,我们就应该去尝试。以人物为中心的历史教学更能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思维特征,也更容易引发他们设身处地思考历史问题,从而有助于增强历史教学的有效性。具体说来,以人物为中心的历史教学可以让学生体验历史人物情感,关注历史人物的命运,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历史的生动性和创造力,可以让学生了解人物活动成败,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也可以帮助学生吸取历史智慧,提高人格修养,从而有效地完成历史教学目标。

历史教师心得体会13

  一、新教材的优势。

  紧扣时代脉搏,增加经济文化比重,介绍了不同的学术观点,设置了“学习探究课程”,“课前提示”,“学习思考”,“资料卡片”,“知识链接”,图片资料增多;内容丰富多彩,引导方式多样。既可使学生紧跟时代步伐,又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他们学习兴趣,还能够让他们适当接触不同的史学观点,多角度地认识问题。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不少问题。

  二、存在的问题

  1、新教材没有体系,史实不清,学生很难把握。目前高一历史课本分必修一。二。三,分别讲授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但是由于分专题展开,且不少内容没有讲清基本的历史史实,使学生无从掌握。教师如果加以补充说明,时间不允许;如果不补充,学生疑问多,很难真正理解教材,提升能力就更难了。

  2、课文中的标题企图体现文学色彩,淡化甚至消除了历史学科特色。如必修二第一单元第一课“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中“从‘刀耕火种’到以‘以牛耕’”,不如直接改为“古代中国农耕技术的演进”;再如“大禹和他的继承人”改为“中国古代水利事业”等等。这样既简单明了,使学生能很快抓住中心,无需教师再重新“翻译”,又具有鲜明的历史学科特色。

  3、有些课容量太大,无法按时完成教学任务。仍以必修二第一单元第一课“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为例,该课正文含5目,此外还有“课前

  提示”1则,“学习思考”3题,“资料卡片”2则,“知识链接”1则。这样,一堂课不可能完成基本任务;至于“自我测评”。“材料阅读与思考”以及“常规训练”根本无法在课堂上涉及,而目前高一学生又没有能力独立完成。为了给学生讲解一些必需讲解的知识和试题,不得不多用课时,而学校只能按教学大纲给我们分配课时,最终就实现不了教学计划。

  三、相应对策

  虽然新教材存在一定问题,但我们无法回避,更不可能开“历史倒车”。为此必须有相应对策,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谈我的一些做法。

  1、紧扣“会考标准”。教师应熟悉会考标准中的“知识条目。考试要求”,在授课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2、依据大纲精心备课,对教材进行重组,做到心中有教材,心中有学生。

  3、动员学生做好预习工作。比如,“常规训练”“知识整理”栏中的填空题就可以要求学生提前完成,教师正式上课前进行检查督促。这一过程可使学生了解课文梗概,有助于提升教学进度。

  4、在预习基础上,一些简单问题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教师要相信学生的能力,敢于“下放权力”,指导学生自己阅读课文。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这样既可节约时间,又可培养学生能力,还可养成不依赖老师的良好习惯。

  虽然采取一些措施,但效果并不理想,请各位同仁不吝赐教。

历史教师心得体会14

  历史教师实习心得由于实习的学校马上就要开学了,本周的教学任务只有一节复习课。作为外省的实习教师,不方便去到线下实习,这也就表示短暂的实习即将结束,所以我对我这几个月以来的实习生活进行了一个经验总结。

  首先,一定要吃透教材。“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在这段时间里,我坚持每讲新课之前先吃透教材,同时从各种渠道获得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时事信息,在教学中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争取每节课都“师生双丰收”、做到真正意义的教学相长。每一节课后我都不断反思教学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这对我进行教学设计、调整教学思路、教学环节等都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另外,不断阅读使我扩大了知识面,更丰富了自己的综合知识,极大地丰富了自己的讲课语言,使历史课变的更加生动。

  其次,虚心请教其他老师,对于自己有疑惑的地方,做到有疑必问。在各个章节的学习上都积极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学习他们的方法,同时多听其他老师的课,并常常邀请知道老师来听自己的历史课,征求他们的意见,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取长补短。

  之后,认真批改作业,作业做到精读精练。在布置作业之前,练习题要精选,题量要适度,注意题目的典型性和层次性,以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最后,加强应试指导,培养非智力因素。充分利用每一次练习、测试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应试技巧,提高学生的得分能力,如对选择题、填空题,要注意寻求合理、简洁的解题途经,要力争“保准求快”,对解答题要规范做答,努力作到“会而对,对而全”,减少无谓失分 ,指导学生总结审题答题顺序、技巧,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审题、答题的具体方法、帮助学生树立信心、纠正不良的答题习惯等,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可以体会到其中的乐趣。

历史教师心得体会15

  在我的教学过程中通过自己的经验以及与其他老师的交流结合新课改的要求,我总结出关于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些心得与体验。那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为学生创设引发他们兴趣的学习情境。

  首先,必须明确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的情境必须目的明确,要为教学服务。提出的问题要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而且要非常具体,要有新意和启发性。这样学生能理解问题的含义,才有可能来探索、思考和解决这些问题。创设的情境要真正为教师服务,为学生服务,为教学服务。

  其次,情境的内容和形式的选择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做为老师,在做课程设计之前,必须充分的了解学生。对于低年级学生,颜色、声音、动作有着极大的吸引力,要多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如运用讲故事,做游戏,模拟表演,直观演示等形式;到了高年级,则要侧重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用数学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尽量让他们由内心的成功体验产生情感上的满足,进而成为推动下一步学习的动力。

  下面就是我在教学过程中一点总结,我觉得非常适合小学数学的教学工作。

  一、创设的情景要充满趣味性

  兴趣是学习之最重要的动力,没有兴趣是不可能学好数学的。所以我们要根据小学生的特点为他们创设充满趣味的学习情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利用小学生好奇、好动、好问等心理特点,并紧密结合数学学科的自身特点,创设使学生感到真实、新奇、有趣的学习情境,促使学生的认知情感由潜伏状态转入积极状态,由自发的好奇心变为强烈的求知欲,产生跃跃欲试的'主体探索意识,实现课堂教学中师生心理的同步发展。

  大家都知道小孩子对故事、童话、动物都非常感兴趣,因此把教材中的问题编成童话、小故事,用小动物来做主人公,使学生身处拟人化的世界,“投其好而行之”。这样,不但增强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而且还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

  二、创设的情景要生活化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教学应寓于生活实际,且运用于生活实际:所以,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沟通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与有关数学问题的联系,借助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中的具体事例,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求知欲,寻找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引导他们进行研究性学习。例如我在教学求圆柱体容积的时候,带了一只木水桶,让学生主动测量,计算,检验。学生们兴趣十足,他们竟然能自己得出结论:计算时要使用内直径和内高。

  三、创设的问题

  情境应该是开放的、富有探索性的教学中提供的问题情境应注意一定的开放性,提供一些富有挑战性和探索性的问题。这样不仅会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动机,还能让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之后增强自信心,并且大大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我认为开放的、有探索性的问题情境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学习兴趣的激发有很大的作用。例如我在教学《按比例分配》后,让学生做探究延伸题,学生积极性非常高,合作,探究,解决问题后那种喜悦溢于言表。其实,很多时候我都是这样去设计的。总之,我认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造各种适合教学需要的情境可以激发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可以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增进学生的交往,体验情感,提高能力,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历史教师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历史教师心得体会08-09

历史教师教学心得体会04-22

历史教师实习心得体会09-03

历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10-21

初中历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09-27

历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15篇12-01

历史教师读书随笔02-14

历史教师帮扶总结06-17

历史月考教师总结06-22

历史教师述职报告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