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废物事故应急预案

时间:2024-03-29 16:30:29 志升 应急预案 我要投稿

医疗废物事故应急预案(通用10篇)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有时会突发意外事故,为了避免造成重大损失和危害,总归要预先编制应急预案。怎样写应急预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医疗废物事故应急预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医疗废物事故应急预案(通用10篇)

  医疗废物事故应急预案 1

  为了加强对我科医疗废物的管理,防止医疗废弃物意外泄露后造成的环境污染、人员伤亡以及疾病的发生和传播,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医疗废物管理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成立领导小组

  组长:医院有关负责人

  成员:后勤服务中心、医院感染管理科、护理部、医政办等部门领导(科主任、护士长),药学部主任、放射科主任、检验科主任、病理科主任、医疗废物收集管理员。

  领导小组负责对事故处理的组织、指挥和协调工作;确定流失、泄露、扩散医疗废物的类别、数量、发生时间、影响范围及严重程度;尽可能减少对病人、医务人员、其它现场人员及环境的影响。

  二、成立应急工作小组

  领导小组下设4个分组对发生医疗废物泄露、扩散的现场进行处理

  1、抢救组:由门诊及住院部医务人员组成,负责将现场受伤人员进行抢救及转运。

  2、现场处理组:由相关负责人对泄露现场进行消毒处理工作。

  3、专家评估组:由医院专家组成,负责对泄露现场和伤亡人员病情进行评估。

  4、后勤保障组:由财务科及后勤人员组成,负责应急处理所需的个人防护用品、消毒器械的采购和日常维护工作。

  三、应急处理工作要求及措施

  当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时,应按照以下要求及时采取紧急处理措施。

  1、确定流失、泄露、扩散的医疗废物的类别、数量、发生时间、影响范围及严重程度。

  2、组织有关人员尽快按照应急预案,对发生医疗废物泄露、扩散的现场进行处理;临时放置警示牌,固体物品应立即收集到黄色医疗废物包装袋内。

  3、当受到明显污染时,先用吸湿材料去除可见污物,然后用1000—20xxm几L含氯消毒剂进行消毒,应当尽可能减少对患者、医务人员、其它现场人员及环境的影响。

  4、采取适当的'安全处置措施,对泄漏及受污染的区域、物品进行消毒或者其他无害化处理,必要时封锁污染区域,以防扩大污染。

  5、对感染性废物污染区域进行消毒时,消毒工作从污染最轻区域向污染最严重区域进行,对可能被污染的所有使用过的工具也应当进行消毒。

  6、工作人员应当做好卫生安全防护后进行工作。处理工作结束后,应对事件的起因进行调查,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预防类似事件发生。

  四、措施安全、消毒规范、防护严密

  1、采取适当的安全处置措施,对泄漏物及受污染的区域、物品进行消毒或其他无化处置,污染或可疑污染处永1000200m几含氯消毒剂喷洒消毒,停留30分钟后再做处理。必要时封锁污染区域,以防扩大污染。

  2、对感染性废物污染区域进行消毒时,消毒工作从污染最轻区域向污染最严重区域进行,对可能被污染的所有使用过的工具用含氯消毒剂喷洒消毒。

  3、工作人员应当做好个人防护工作,戴口罩、帽子和手套,进行工作时应避免用污染的手套接触其他物品,以避免污染环境。

  五、应急报告机制

  1、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露、扩散和意外事故后,应在48小时内向市卫生局和环保局报告。

  2、发生因医疗废物管理不当导致1人以上死亡或者3人以上健康损害、需要对致病人员提供医疗救护和现场救援时,在24小时内向市卫生局和环保局报告。

  3、调查处理工作结束后,及时将处理结果报告给卫生局和环保局。

  六、其他应急处理措施

  当发生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中心不能按时收运医疗废物超过国家规定时限时。应做到以下几点:

  1、立即与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中心联系,查明情况,并书面上报环保、卫生部门。

  2、对暂存场所超期存放的医疗废物要使用国家规定的容器存放,确保安全。

  3、立即上报医院相关部门,组织人员对超期存放的医疗废物定期进行消毒,并建立消毒记录。

  4、杜绝医疗废物露天存放,做好“三防”工作。

  5、由医院安排专人24小时值守,防止医疗废物流失,并做好值班记录。

  6、执行日报告制度。

  7、发生职业暴露事件后,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置。

  七、调查起因、防患于未。

  八、责任追究。

  医疗废物事故应急预案 2

  为进一步做好医疗废物的管理,避免因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件导致人身伤害和社会危害,根据《医疗废物处理条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预案。在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露、扩散时,应当采取应急控制措施,做到早报告、早处理,减少或防止污染扩散。

  一、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件时当事人员应立即报告分管院长,并通知医院防保等有关人员到达现场协助对污染区进行保护性封锁,严格控制无关人员出入污染区,避免造成污染扩散和周围人员伤害。

  二、接到报告后,立即组织相关人员对污染现场进行封锁,做好防护,并迅速组织人员对溢出、散落的医疗废物迅速进行收集、清理,对污染地点进行清洁和消毒处理,尽可能减少污染扩散,保护好周围人群。

  三、对溢出、散落的医疗垃圾迅速进行收集、清理和消毒处理,同时根据污染情况,采取安全有效的处理方法进行场地消毒。消毒工作应由污染较轻区域向污染较重的.区域进行,待彻底清洁和消毒后,再对清扫工具进行消毒。

  四、清理人员在进行清理工作时,必须穿戴防护服、手套、口罩等防护用品。清理工作结束后,用品和用具必须进行消毒处理。

  五、如果在处理过程中,清理人员的身体不慎受到伤害,应及时按照职业防护应急处理流程进行紧急处理。

  六、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时,应按国务院颁布的《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卫生部颁布的《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在48小时内上报卫生局及环保局等有关上级主管部门。

  七、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露、扩散和意外事故导致1人以上死亡或者3人以上健康损害,需要对致病人员提供医疗救护和现场救援的重大事故时,应当在24小时内向卫生局、环保局报告,并根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规定,采取相应紧急处理措施。发生医疗废物导致传染病传播或者有证据证明传染病传播的事故有可能发生时,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有关规定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

  八、因医疗废物管理不当导致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环境污染事故时,由感染管理科协同相关部门及时对事件进行调查分析,确定事故性质,明确责任人应承担的责任,并按相关制度追究其事故责任,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预防类似事件再次发生,并写出总结报告。

  医疗废物事故应急预案 3

  为进一步做好医疗废物的管理,避免因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件导致人身伤害和社会危害,根据《医疗废物处理条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预案。

  一、应急处置组织机构

  组长:

  成员:

  在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时,应当采取应急控制措施,做到早报告、早处理,减少或防止污染扩散。

  二、处置程序

  1、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件时,当事人应立即报告总务科、院感科,并通知医院保卫科到达现场协助对污染区进行保护性封锁,严格控制无关人员出入污染区,避免造成污染扩散和周围人员伤害。

  2、总务科迅速组织人员对溢出、散落的.医疗废物迅速进行收集、清理,对污染地点进行清洁和消毒处理。对液体溢出物应采用吸附材料进行处理。

  3、清理人员进行现场清理时,应做好劳动保护,清理结束后,清理用具和防护用品应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时,在48小时内向县卫生局、县环保局报告,调查处理工作结束后,将调查处理结果向县卫生局、环保局报告。

  4、配合有关部门的检查、监测、调查取证,不得拒绝和阻碍,不提供虚假材料。

  5、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导致1人以上死亡或者3人以上健康损害,需要对致病人员提供医疗救护和现场救援时,应当在12小时内向县卫生局、环保局报告,并根据《医疗废物处理条例》的规定,采取相应紧急处理措施。可能导致传染病传播的,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采取相应措施。

  6、处理结束后应及时总结经验教训,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预防再次发生,并写出总结报告。

  医疗废物事故应急预案 4

  为认真贯彻落实《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废物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加强我院医疗废物和医院污水的安全管理,防止医疗废物的流失、泄漏、扩散和医院污水处理意外事故的发生所导致的环境污染和疾病传播,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保障人体健康,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特制定本预案。

  一、组织领导

  1、成立医院医疗废物管理应急办公室(设在总务科)。其职责主要是负责组织医院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医院污水处理意外事故等发生时的紧急处理工作。

  2、组织成员

  组长:陈平春

  成员:马玉霞陈国庆袁道剑谭家琴

  何义礼陈瑛左自琼王武风

  二、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的紧急报告处理程序

  1、在收集转运医疗废物当中发生医疗废物泄漏、溢出、散落时,转运人员立即向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报告,必要时向医院总值班报告。感染管理人员要第一时间赶到现场。

  2、确定流失、泄漏、扩散的医疗废物的类别、数量、发生的时间、影响的范围及程度,并立即向医院医疗废物管理应急预案领导小组报告。

  3、尽快组织有关人员对发生医疗废物泄漏扩散的现场进行处理。

  4、发生医疗废物导致传染病传播或者有证据证明传染病传播的事故有可能发生时,应当按照《传染病防治法》及有关规定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

  5、当发生因医疗废物管理不当导致人员伤亡或健康损害,需要对致病人员提供医疗救护和现场救援的重大事故时应当在2小时内向县疾控中心、县卫生局报告,并采取相应紧急处理措施。

  6、对被医疗废物污染的区域进行处理时,要尽量减少对病人、医务人员及现场其他人员和环境的影响。

  7、转运人员对泄漏、溢出、散落的医疗废物迅速进行收集、清理和消毒处理。对于液体溢出物采用木屑等吸附材料吸收处理。并对受污染的区域、物品进行无害化处理,必要时封锁污染区,以防扩大污染。

  8、清理人员在进行清理时必须穿防护服、戴手套和口罩、穿靴子等防护用品,清理工作结束后,用具和防护用品均须进行消毒处理。

  9、如果在操作中清理人员的身体(皮肤)不慎受到伤害,应及时采取处理措施,更换防护用品,受污染的皮肤部位用流动水冲洗,必要时接受医护技术的救治。

  10、清洁人员必须对污染的现场地面用1000-20xxmg/L的含氯消毒剂进行喷洒、擦地消毒和清洁处理,消毒工作从污染最轻区域向污染最严重区域进行,清理工作结束后,所使用的清理工具也应当进行消毒。

  11、事故处理完毕之后,必须将调查处理结果向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写出书面报告。报告的内容包括:

  (1)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及其简要经过;

  (2)泄漏、散落医疗废物的类别及数量、受污染的原因及医疗废物产生的科室;

  (3)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已造成的危害和潜在影响;

  (4)已采取的应急处理措施和处理结果。

  三、医院污水处理意外事故发生的紧急报告处理程序

  1、医院全体工作人员均有义务监督医院污水的管理,当发现医院污水流失、泄漏、扩散时,应立即上报总务科或分管院长,下班时间报总值班。

  2、污水处理中心发生污水管理不当,导致人员伤亡或健康损害,需要对患病人员提供医疗救护和现场救援的重大事故时,应当在24小时内向疾控中心、县卫生局、县环保局报告,并根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规定,采取相应紧急处理措施,并逐级上报。

  3、发生医疗污水导致传染病传播或者有证据证明传染病传播的.事故有可能发生时,应当按照《传染病防治法》及有关规定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

  4、当发生医疗污水处理意外事故时,应按以下要求及时采取紧急处理措施。

  (1)确定污水意外事故发生的时间、影响范围及严重程度。

  (2)组织有关人员对发生污水泄漏、扩散的现场进行处理。

  (3)对被污水污染的区域进行处理时,应当尽可能减少对病人、医务人员、其他现场人员及环境的影响。

  (4)采取适当的安全处置措施,对泄漏及受污染的区域、物品进行消毒或者其他无害化处理,必要时封锁污染区域,以防扩大污染。

  (5)对污水污染区域进行消毒时,消毒工作从污染最轻区域向污染最严重区域进行,清理结束后,对使用过的工具也应当进消毒。

  (6)工作人员应做好卫生安全防护后再进行工作,处理工作结束后,应对事件的起因进行调查,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预防类似事件发生。

  5、事故处理完毕之后,必须将调查处理结果向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写出书面报告。报告的内容包括:

  (1)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及其简要经过

  (2)泄漏的数量、受污染的原因;

  (3)已造成的危害和潜在影响;

  (4)已采取的应急处理措施和处理结果。

  医疗废物事故应急预案 5

  为了有效预防医疗废物意外事故及院内感染事件的发生,及时控制和消除医疗废物带来的危害,保障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就医环境和稳定的社会秩序,根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制定本方案,具体情况如下:

  一、应急预案主要任务

  1.成立医疗废物意外事故应急处理工作领导小组。

  2.做好医疗废物意外事故信息的收集、分析、报告工作。

  3.做好医疗废物意外事故抢救药品、医疗器械以及其他物资和技术的.储备与调度。

  4.加强医疗废物意外事故应急处理专业队伍建设和培训。

  二、领导组织

  经卫生院院务会议研究决定,成立卫生院医疗废管理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如下。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领导小组负责指导院内各科室及村卫生室按《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处理医疗废物。

  三、医疗废物监管部门

  地点:院办公室电话:

  四、全院全体工作人员均有义务医疗废物的监督管理

  全院全体工作人员均有义务监督医疗废物的管理工作,当发现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时应立即上报院医疗废物管理领导小组组长或副组长。卫生院应在48小时内上报县卫生局及县环保局等有关上级主管部门。

  五、医疗废物意外事故的报告

  卫生院发生医疗废物管理不当导致若干人以上死亡或者若干人以上健康损害,需要对患病人员提供医疗救护和现场救援的重大事故时,应当在24小时内向县卫生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报告;并根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规定,采取相应紧急处理措施,并逐级上报。

  六、预防控制措施

  卫生院发生医疗废物导致传染及传播或者有证据证明传染病传播的事故有可能发生时,应当按照《传染病防治法》及有关规定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当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时,应按照以下要求及时采取紧急处理措施。

  七、应急处理

  1、医疗废物意外事故发生后,急处理领导小组积极组织一切力量进行抢救,并保障急救药品、器械、及其他所需物资的供应。

  2、对新发生的医疗废物意外事故,及时制定工作措施和治疗方案,完善各种医疗文书。

  3、及时认真的分析、总结意外事故发生的原因,对传染源及病人及时进行隔离、治疗。

  八、法律责任

  (一)未依照《条例》的规定,对意外事故隐瞒、缓报或谎报者要负法律责任。

  (二)未依照《条例》及时采取控制措施和不履行意外事故应急处理者,都要负法律责任。

  医疗废物事故应急预案 6

  为加强对医疗废物的管理,防止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后造成环境污染、人员伤亡,以及疾病的传播,根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一、组织管理。

  成立医疗废物意外泄露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具体名单如下: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小组职责:

  院长作为医疗废物管理第一责任人,分管副院长作为医疗废物管理具体负责人,负责对事故处理的组织、指挥和协调工作。后勤管理部、医院感染管理科、保卫科负责组织对泄露现场进行消毒、封锁现场,疏散受威胁区内的人员等处理工作;医务部、护理部负责对现场伤亡人员进行医疗救援和医护人员调配;各部门密切配合,各自履行相应的职责,确保医疗废物的安全管理。

  二、报告程序

  1、各科室或个人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露、扩散和意外事故时,应及时上报后勤管理部,非上班班时间报医院总值班;后勤管理部接到通知后,根据事故现场情况及时通知医院感染管理科、保卫科等相关科室及部门。

  2、后勤管理部接到报告后,应当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的.规定采取相应紧急处理措施,必要时启动应急领导小组,并在48小时内向桂林市卫生局、环境保护局报告。

  3、发生因医疗废物管理不当导致1人以上死亡或者3人以上健康损害,需要对致病人员提供医疗救护和现场救援的重大事故时,后勤管理部应当在12小时内向市卫生局、环境保护局报告,并采取相应紧急处理措施。

  4、发生因医疗废物管理不当导致3人以上死亡或者10人以上健康损害,需要对致病人员提供医疗救护和现场救援的重大事故时,后勤管理部应当在2小时内向市卫生局、环境保护局报告,并采取相应紧急处理措施。

  5、发生医疗废物管理不当导致传染病传播事故,或者有证据证明传染病传播的事故有可能发生时,应当由预防保健科按照《传染病防治法》及有关规定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

  三、现场处置

  1、医院发生突发医疗废物事件情况后,由后勤管理部迅速组织相关人员确定发生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的医疗废物的类别、数量、发生时间、影响范围及严重程度。

  2、立即启动应急方案,对发生医疗废物泄漏、扩散的现场进行处理,对泄漏及受污染的区域、物品进行消毒或者无害化处置,必要时封锁污染区域,以防扩大污染。

  3、对感染性废物污染区域进行消毒时,消毒工作从污染最轻区域向污染最严重区域进行,对可能被污染的所有使用过的工具也应当进行消毒。

  4、工作人员应当做好卫生安全防护后方可进行工作;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到面部时,应戴有防渗透性的口罩、防护眼镜;可能污染身体时,应穿隔离衣。

  5、对医疗废物污染的区域进行处置时,应尽可能地减少对病人、医务人员、其他现场人员及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四、后续处理

  1、现场事故妥善处置后,后勤管理部及医院感染管理科要及时进行现场评估,对封锁区域确认已安全、无害后,方可开放。

  2、处置工作结束后,后勤管理部、医院感染管理科负责对事件起因、防范措施、处理意见等进行调查、评估,写出调查报告并向院领导报告或全院通报,以防今后类似事件发生。

  医疗废物事故应急预案 7

  为科学、规范、有序、有效地加强医疗废物管理,严格执行国务院颁布的《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等法规,做好应对可能出现的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尽最大努力减少损失和危害,特制定本方案。

  一、组织领导

  一旦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根据事件的性质及严重程度决定启动应急处理预案,医疗废物处置应急小组负责对事件应急处理的统一领导和指挥。

  二、医疗废物处置应急小组

  组长:门诊部主任

  副组长: 门诊部副主任

  组员:感染管理科、门诊办公室、护理组、VIP客服部、后勤行政组等部门负责人。

  三、报告制度

  1、无论任何人、任何部门发生或发现医疗废物流失、泄露、扩散和意外事故时,必须立即向门诊部感染管理科报告,感染管理科接到通知后,立即报告应急小组组长(或副组长)启动本预案。

  2、感染管理科应在48小时内向区卫生局、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保局等部门报告。调查处理结束后,必须将调查处理的结果向医疗

  赛莱拉医学美容门诊部

  废物处置应急小组、卫生局等部门进行书面报告。报告的内容包括:

  (1)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及其简要经过;

  (2)泄露、散落医疗废物的类别及数量、受污染的原因及医疗废物产生的科室;

  (3)医疗废物流失、泄露、扩散已造成的危害和潜在影响;

  (4)已采取的应急处理措施和处理结果。

  四、应急处理程序

  1、无论任何人、任何部门发生或发现医疗废物流失、泄露、扩散和意外事故时,必须立即向医院感染管理科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人员要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确定流失、泄露、扩散的医疗废物的类别、数量、发生的时间、影响范围及严重程度。

  2、感染管理科根据情况向院医疗废物处置应急小组组长报告。组织有关人员尽快对发生医疗废物泄露、扩散的现场进行处理。

  3、对被医疗废物污染的区域进行处理时,要尽量减少对病人、医务人员及现场其他人员和环境的影响。

  4、采取适当的安全处置措施,对泄露物及受污染的区域、物品进行消毒或其他无害化处置,必要时封锁污染区,以防扩大污染。

  5、对感染性废物污染区域消毒时,消毒工作从污染最轻区域向污染最严重区域进行,对可能被污染的所有使用的工具也应当进行消毒。

  6、工作人员在进行清理时必须穿防护服、戴手套和口罩、穿靴子等防护用品,清理工作结束后,用具和防护用品均须进行消毒处理。

  7、清理人员对泄露、溢出、散落的医疗废物迅速进行收集、门诊部消毒处理。对于液体溢出物采用木屑等吸附材料吸收处理。对污染的现场地面用1000-2000mg/L的含氯消毒剂进行喷洒、擦地消毒和清洁处理,8、工作人员在工作中万一被医疗废物污染或刺伤时,应立即向医院感染管理科报告,根据不同的处理方法进行相应的处理措施,必要时接受医护技术救治,进行体格检查,防治传染疾病。

  9、医院感染管理科应在48小时内向区卫生局、疾病防控中心、环保局等部门报告。事故处理完毕之后,要写出书面报告。

  五、应急响应

  医疗废物处置应急小组人员为全天候准备,建立有效的通讯网络,听从组长(或副组长)调遣,随时准备应对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

  六、本预案自 年 月 日起施行。

  附 件:

  应急小组名单

  组 长:

  副组长:

  组 员:

  医疗废物事故应急预案 8

  一、总则

  (一)目的和依据

  为防止医疗废物处置过程中由于医疗废物遗撒、流失、泄漏、扩散导致的传染病传播或环境污染事故,依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制定本预案。

  (二)指导思想

  为防止疾病传播,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遵循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贯彻落实《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文件,构建医疗废物的长效安全管理和应急处理机制,提高全院职工对意外事故的快速反应和控制能力,确保在意外事故突然来临时,能够临危不惧,从容处置。

  二、应急指挥体系

  (一)组织领导机构

  医院成立医疗废物意外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组长由院长担任,成员包括其他院领导和相关职能科室负责人。

  主要职责:指挥、协调全院医疗废物意外事故的应急处理工作;根据工作需要,及时召开会议,听取工作汇报,果断作出决策;解决应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强化非常时期的责任制管理。

  (二)日常管理机构

  成立医疗废物管理办公室,设在医院感染管理科,由医院感染管理科长具体负责,成员由医院感染管理科、后勤保障科、医务科、护理部、保卫科负责人组成。在应急状态下,实行24小时值班制。

  主要职责:负责全院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包装、转运及暂存等环节技术指导、监督检查和意外事故应急处理工作,承担意外事故的业务指导与组织协调,对应急防控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监控和督导;及时处理各种紧急情况;承担相关文件的起草和文件发布工作;合理调配医院资源等。

  三、预防控制措施

  (一)严格执行《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制定和落实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建立各级各类人员责任制。

  (二)认真督导检查

  由医疗废物管理办公室组织各相关部门组成督导组,对医院日常医疗废物处理工作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医院感染管理科要坚持经常性的监督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通报、反馈、指导整改,预防医疗废物处置过程中意外事故的发生。

  (三)强化培训,提高责任感

  医院感染管理科负责对职工进行医疗废物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宣传教育,定期考核,开展经常性演练等,以提高全院职工执行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自觉性。

  (四)加强医疗废物处理人员的防护措施,配备必需的防护用品,上岗前进行相关的免疫接种,定期查体,保证医疗废物处理人员的职业安全。

  四、建立报告制度

  (一)科室或负责医疗废物收集、转运和暂存人员发现医疗废物泄漏、流失、扩散和严重遗撒事故时,要立即电话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医院感染管理科立即报告医疗废物应急处理领导小组负责人。医院应当在48小时内向烟台市芝罘区卫健局及烟台市芝罘区环保局报告,调查处理工作结束后,再次报告调查处理结果。

  (二)医院发生因医疗废物管理不当导致1人以上死亡或者3人以上健康损害,需要对致病人员提供医疗救护和现场救援的重大事故时,应当在12小时内向烟台市芝罘区卫健局及烟台市芝罘区环保局报告

  (三)医院发生因医疗废物管理不当导致3人以上死亡或者10人以上健康损害,需要对致病人员提供医疗救护和现场救援的重大事故时,应当在2小时内向烟台市芝罘区卫健局及烟台市芝罘区环保局报告。

  (四)发生医疗废物导致传染病传播或者有证据证明传染病传播的事故有可能发生时,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报告。

  五、应急处理措施

  (一)医院感染管理科接到报告后立即组织人员进行调查,尽快对发生医疗废物泄漏、扩散的现场进行处理,确定流失、泄漏、扩散的医疗废物的类别、数量、发生时间、影响范围及严重程度。

  (二)采取适当的'安全处置措施,对泄漏物及受污染的区域、物品进行消毒或者其他无害化处置,必要时封锁污染区域,以防扩大污染。

  (三)医院感染管理管理科组织人力对污染现场进行消毒、处理,尽可能减少污染对病人、医务人员及周围环境的影响。

  (四)若有人员受伤或感染事件,医疗废物意外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组长立即组织医院感染管理科、医务科、护理部进行应急处理、预防用药及抢救伤者。并按《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及《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的要求进行报告。

  (五)对感染性废物污染的区域进行消毒时,消毒工作从污染最轻向污染最严重区域进行,对可能被污染的所有使用过的工具也应进行消毒。

  (六)工作人员应当做好卫生安全防护后进行工作。

  处理工作结束后,医院医疗废物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对事件的起因进行调查,汇总资料,并完善防范措施,预防类似事件的发生。

  医疗废物事故应急预案 9

  为有效地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所造成的危害,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医疗秩序,根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制定本方案。

  一、组织管理:成立医院医疗废物管理组织

  领导:主管业务副院长、主管后勤副院长

  成员:医院感染管理科、护理部、总务科、医务科,药剂科、放射科、检验科、病理科等部门主任及医疗废物收集管理员。

  二、报告

  (一)全院全体工作人员均有义务监督医疗废物的管理,当发现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时应立即上报医院感染管理科或分管院长,下班时间报行政总值班。医院应在48小时内上报市卫生局及市环保局等有关上级主管部门。

  (二)医疗卫生机构发生医疗废物管理不当导致1人以上死亡或者3人以上健康损害,需要对患病人员提供医疗救护和现场救援的重大事故时,应当在24小时内向市卫生局、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报告。并根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规定,采取相应紧急处理措施,并逐级上报。

  (三)发生医疗废物导致传染及传播或者有证据证明传染病传播的事故有可能发生时,应当按照《传染病防治法》及有关规定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

  三、当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时,应按照以下要求及时采取紧急处理措施。

  (一)确定流失、泄漏、扩散的医疗废物的`类别、数量、发生时间,影响范围及严重程度;

  (二)组织有关人员对发生医疗废物泄漏、扩散的现场处理;

  (三)对被医疗废物污染的区域进行处理时,应当尽可能减少对病人、医务人员、其它现场人员及环境的影响。

  (四)采取适当的安全处置措施,对泄漏及受污染的区域、物品进行消毒或者其他无害化处理,必要时封锁污染区域,以防扩大污染。

  (五)对感染性废物污染区域进行消毒时,消毒工作从污染最轻区域向污染最严重区域进行,对可能被污染的所有使用过的工具也应当进行消毒。

  (六)工作人员应当做好卫生安全防护后进行工作。处理工作结束后,应对事件的`起因进行调查,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预防类似事件发生。

  (七)一旦发生有人员感染,立即采取措施积极抢救。

  四、责任追究:

  对引起事件的责任人应追究其法律责任。

  医疗废物事故应急预案 10

  一、为保证医疗废物的安全有效管理,避免因医疗废物流失、泄露、扩散造成环境污染危害公众健康,制定本预案。

  二、负责医疗废物收集运送的工人应按照医院有关医疗废物管理规定分类收集医疗废物,并使用专用的运送车辆密闭运送医疗废物。

  三、如运送过程中发生医疗废物大量溢出、散落如运送车倾翻、工人受伤等严重事件时,当事人或事故生科室应立即报告总务科和院感办,同时请医院保卫人员在受污染地区设立隔离区,禁止其他车辆和行人穿过,避免污染物扩散和对行人造成伤害。

  四、后勤股和院感科接到报告后,应到现场协助处理,确定流失、泄漏、扩散的医疗废物的类别、数量、发生时间、影响范围及严重程度,并调查事故原因,形成书面报告,递交给医院负责医疗废物工作的.主管领导。

  五、院感科到现场后指导对溢出、散落的医疗废物迅速进行收集、清理和消毒处理。对感染性废物污染区域进行消毒时,消毒工作从污染最轻区域向污染最严重区域进行,对可能被污染的所有使用过的工具也应当进行消毒。

  六、清理人员在进行清理工作时须穿戴防护服、手套、口罩、靴子等防护用品,清理工作结束后,用具和防护用品均须进行消毒处理。

  七、如果在操作中,清理人员的身体(皮肤)不慎受到污染,应就

  近清洁,用水冲洗受污染部位,如不慎受伤,应及时到最近的诊疗室处理。

  八、医疗废物暂存点发生医疗废物丢失时,应逐级向后勤股、院感科、医院主管领导报告,并尽可能追回丢失的医疗废物;如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时,按上述第三条做好相应处理,并在48小时内县卫生局和县环保局报告。

  九、因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导致1人以上死亡或者3人以上健康损害,需要对致病人员提供医疗救护和现场救援的重大事故时,应当在12小时内向县卫生局和县环保局报告,同时采取相应的医疗救助并按第三条要求进行现场清理、清洁和消毒等紧急处理措施。

  十、因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导致3人以上死亡或者10人以上健康损害,需要对致病人员提供医疗救护和现场救援的重大事故时,应当在2小时内向县卫生局和县环保局报告,同时采取相应的医疗救助并参照上述第三点进行现场清理、清洁和消毒等紧急处理措施。

  十一、因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导致传染病传播事故,或者有证据证明传染病传播的事故有可能发生时,应当按照《传染病防治法》及有关规定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

【医疗废物事故应急预案】相关文章:

医疗废物事故应急预案02-09

医疗废物应急预案09-30

医疗废物的应急预案07-17

医疗废物应急预案04-05

医疗废物事故应急预案8篇02-09

医疗废物意外事故的应急预案10-21

医疗废物意外事故的应急预案04-15

医疗废物事故应急预案(集合8篇)02-22

医疗废物事故应急预案(通用8篇)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