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退耕造林考察报告

时间:2023-02-15 15:05:46 考察报告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乡镇退耕造林考察报告

  随着个人的素质不断提高,我们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报告,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语言要准确、简洁。其实写报告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乡镇退耕造林考察报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乡镇退耕造林考察报告

乡镇退耕造林考察报告1

  在20世纪80年代时,由于山上树林遭到过度砍伐和过度放牧,位于内蒙古南部的赤峰市克什克腾旗xxx镇原来绿绿葱葱的山岭被剔光了头或被剥光了身子,一片黄色沙漠眼看就要形成了。这时在内蒙古自治区退耕还林多个试点已经实行了两年的退耕还林政策,这一春风吹到了克什克腾的xxx镇。xxx镇从xx年开始贯彻执行“退耕还林还草,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的方针,把政策落实到人、到户、到地块。退耕还林,封山禁牧,舍饲养畜相结合,变革畜牧业的传统方式。

  xxx镇政府根据土地的肥沃程度把耕地分为三个等级,第三等为贫瘠耕地。通用国家补钱补粮并提供树苗的优惠政策鼓励农民退耕还林,禁止农民在山上放牧,改游牧为舍饲。退耕的主要是第三等贫瘠地,即使用来种地也长不出多少粮食。国家规定,农民退耕还林一亩地就补20元和200斤粮食,保证农民的温饱问题。这个补助政策在xxx镇都得到了很好的落实,退耕还林的农民从中都得到了好处,生活有所改善,所以都很支持这一政策。据xxx镇政府提供的数据,他们在xx年退耕造林8257.9亩,xx年至今退耕造林3602亩。同时还通过提供树苗鼓励农民开荒造林。xx和xx年两年共造人工林1100亩。所造的人工林主要是扁杏、落叶松和黑松。扁杏主要用于生产杏仁露,而落叶松和黑松都是很好的木材。但是落叶松比黑松要早成材。承包的人工林的农民经过申请后可以砍伐木材并出售后补种树苗。这也成为他们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

  内蒙古退耕还林工程质量得到国家评估调研组肯定,评估调研组通过对自治区退耕还林工程的实地抽样调查,认为工程质量很好,实施效果也很好,项目区内林草覆盖率达到了70%,种植模式因地制宜,符合内蒙古的实际。

  没错,退耕还林是个好政策,它既保护了生态,又为农业结构调整创造了有利条件和机遇。但是xxx镇的退耕还林仍存在一些问题。这里的山与土地虽然没有变成黄色沙漠,但却变成了“绿色沙漠”。xxx镇原来的主要天然树种有槐树,杨树,桦树,榆树,柞树,落叶松等,但推行退耕还林,荒地造林后,人工林树种极为单一,以扁杏,落叶松和黑松等经济林为主。槐树,榆树都成为旅游区里重点保护的古树了。紫色的柞树只能在很高的山顶部分能看到,山腰与山脚都已经没有了。由于落叶松成材快,农民都知道它好成材,也喜欢种它,估计以后有趋势种植更多的落叶松。

  这里的`山与土地虽然没有变成黄色沙漠,但却变成了“绿色沙漠”。从外观上看,xxx现在的山岭绿油油一片,都是繁茂的树林。但走进去一看,我们就会发现这些都是“绿色沙漠”。所谓“绿色沙漠”,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生态学博士解焱是这样定义的:指大面积的人工树林,其构成树木种类单一,年龄和高矮比较接近,十分密集,林下缺乏中间的灌木层和地表植被。绿色沙漠里面存在许多问题:

  一这样的树林生态状况很脆弱.由于缺少天敌对害虫进行控制,森林很易发生虫害,而且一旦发生虫害,又极易造成大面积的破坏。在xxx镇的人工林几乎每年都会发生虫害,主要是松毛虫。而由于现在人工林树种单一,树林缺乏健康生态系统所需要的异质性。这些异质性包括物种组成的异质性、空间结构的异质性,年龄结构的异质性以及资源利用的异质性等等。这些异质性为多种动植物的生存提供了各种机会和条件,因此有利于提高生物多样性水平。人工林树种单一,无法为大多数的动物提供食物和栖息处,相应的物种数目也减少,当地的野生动物,如狍子,狐狸从以前的经常见到变成现在的偶尔见到。听当地农民说,种了人工林后,鸟也变少了。每年都松毛虫多得成灾。松毛虫的天敌主要有赤眼蜂,灰喜鹊等。灰喜鹊在当地也有分布,但是数量比以前少了很多,所以每年的虫害都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乡镇退耕造林考察报告2

  根据国家外国专家局的安排,应德国瓦尔道夫市政府的邀请,以民政部人教司濮洁同志为团长,由民政部、部分国家级社区建设实验区及重庆、长沙两所学院领导、专家、学者组成的赴德国社区发展培训考察团一行17人,于20xx年9月1日至25日对德国社区发展情况进行了为期25天的培训学习考察,现将主要情况报告如下:

  一、培训考察的目的

  1、了解德国社区发展的情况。

  2、实地观摩考察他们的成果。

  培训考察团在德国期间,先后拜会了法兰克福社会福利局青年社会福利部,黑森州社会福利协会,黑森州体育联合会、联邦政府林姆伯格民事局、德国民事救助管理协会、德国联邦社会福利联合会、劳动者撒玛丽亚协会、慕尼黑自然保护协会、巴伐利亚州劳工、福利法规及家庭与妇女部、德国联邦家庭、退休者、妇女、青少年部等行业管理部门和政府机构,先后参观了摩菲德市的新建社区、威斯巴登市养老院、德国民事救助中心、慕尼黑自然保护与环境绿化协会、联邦民事服务局及属下的社区康复中心等机构。

  德国方面还按照我们的培训计划,安排了社会福利政策与法规、德国的体育俱乐部与全民健身运动、德国的兵役制度与社会福利体制、民事保护与事故预防、志愿者与劳动保护、德国的家庭问题与家庭政策、劳工问题、非政府组织在社区层面的作用等讲座。

  这次培训考察活动,德国方面给予了我们热情周到的安排,使这次培训考察得以顺利进行,取得了圆满的成功,达到了增进相互了解的目的。

  二、德国社区发展简况和基本经验

  这次培训时间虽然短暂,但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德国和我们的社会制度不同,文化背景、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有着很大的差异,地方政府的设置及职能情况也不同,但是,德国从俾斯麦首相开始实行了对外开放,特别是二战以后实行改革发展的目标,确实对国家政治、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德国经过改革把国家建设成为经济实力比较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原因固然很多,但从社区发展和地方政府功能与体制上去考察,也有不可低估的因素,德国政府的一些做法和经验,对完善我国政府功能,推进社区建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基层社区社会管理体制,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作用。

  (一)明确各级管理权限,把地方政府建设成为有活力的一级政权

  德国是一个典型的联邦制国家,它的政府体系由联邦州和地方(市、镇)三级政府组成,各州、市高度自治,联邦与州之间没有上下级隶属关系,但联邦高于州的地位,州与地方的关系是地方自治较高的单一制,德国民众对政府的理解是:有权征税的官方组织。巴伐利亚劳工局的介绍比较清楚:在政府管理权限上实行分权制,宪法逐项列举了联邦的权力,没有列举的由各州行使,地方政府根据州议会的特许行使权力,这样,各个层次政府之间的职责明确,在规定的范围内,地方政府有较大的自主权,并有比较完善的确保地方自治的法律体系,我们考察的法兰克福、柏林、慕尼黑等地在经济发展和社会福利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这些都与他们政府能够有效发挥其职能作用直接相关。尽管如此,德国还在不断地进行着改革。据法兰克富福利协会介绍,针对法兰克福是全德国第四大城市,又是州政府所在地,是一个多元化社区的特点,提出了政府的工作重点是应知道社区内的人员最关心的问题是什么?怎样使政府少管一些,多发挥社会团体的作用和市场的作用?经过论证,确定了降低市场部分的税率、繁荣商业、增加服务和工作岗位等,明确政府由管理型政府改为向经营服务型政府的转变,政府购买服务,如:黑森州威斯巴登养老院,是劳动者社会福利协会主办的,建立这个养老院,私人投资了90%的资金,政府投入了10%的资金,投资者建好房就把它租给了这个养老院。政府发给老人养老福利金,老人就到这样的养老院交钱(养老金),由养老院向这样的老人提供养老服务,养老院方面只计成本,不赢利,所收费用只够养老院的开支,政府对这样的社会福利事业免税。在黑森州向这样的福利院有500多个,老人都是用政府发放的养老金到这些机构养老,这实际上就是政府购买服务。

  (二)不断探索符合自身特点的基层管理体制

  德国的地方政府体制从实际出发,各地千差万别。地方政府也就是市、镇之间相互独立、自治的结构,市、镇都是州的分治区,镇虽然处于某个市的区域内,但并不意味着它在行政上从属于某个市。因此,地方政府之间,只有执行事务范围的不同。在行政区划上,市与市之间、镇与镇之间,以及市、镇之间大小相差悬殊,除三个直辖市和州一级,一般说来地方政府的组织形式,由州议会以法律规定,但有的具体问题也由各地方政府通过选民投票,根据本地情况来决定。

  (三)把能让社会办的事情尽可能让社会去办

  管理最少的政府是最好的政府,这是德国部分专业人士的.看法,这种观点未免偏颇,但他的基本精神是对的。德国各级政府除了少量的行政部门外,存在着各种门类的

  非政府组织、社团组织、非营利性机构等,它的职能比较单一,主要是为市民的需要提供生活,工作、文化等多方面的服务,这些组织起到了沟通政府与社会不同利益团体的联系和拾遗补缺的作用。同时,德国还是一个社会保障服务网络化较健全的国家,在各级政府拿出资金发展公共福利事业的同时,把握资本主义社会私有经济发达的特点,采取各种办法,从民间筹集大量资金,利用私有经济、社会团体、非营利机构、志愿者服务等,与政府结成伙伴关系,共同办好社会福利事业。如:慕尼黑自然保护协会这样一个机构,它就是政府放手让他们从事绿化和自然保护这样一项工作,而这个机构又充分利用了政府的政策和企业、社会团体、个人的资助,把这样一项本该由政府承办的事情办得有声有色,既减轻了政府的压力,又调动了这些非营利机构的积极性,还使得政府与公民之间的矛盾通过这样的“缓冲带”逐步予以化解。

  (四)增加民主决策的透明度

  德国为了鼓励民众参与社会事务,采取了一些公开形式,一是议会会议公开,会议场所设有专门的民众席,允许旁听,也可组织参观联邦议会;二是通过电视、报纸等公开政府及其官员的情况;三是政府办公公开,上网即可查询有关政府运作的情况;四是重大事务预先告知民众,并举行听证会,让民众发表意见等,尊重民意。同时,通过各种社区组织,反映情况,开展社会工作。

  (五)地方财政有较大的自主权、税收体系完善

  德国地方政府的财政开支和举办公益事业经费来源由税收保证,任何人都交税,买东西也都交税。联邦、州和地方政府各有一套独立的税务机构、税种分开。这为政府提供足额的社会公益事业经费和福利资金起到了保障作用。同时社会强制保险为社会积累了强大的资源,每一个人都有了必备的资金保障,并有20xx多个法律来保障社会保障资金的正常运行。

  三、德国社区发展的经验给我们的启示

  德国社区发展的经验为我们现阶段的社区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1、党和政府的强有力组织和推动在社区建设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个推动力,抓好当前的社区建设。

  2、社区内各单位、机构、团体的协作力有利于社区资源的充分开发,也有利于社区凝聚力的形成。

  3、社区内部组织的统合力关系着社区建设工作是否按照社区的发展方向有序的运作。

  4、社区居民的拉动力关系着社区建设的成败。

  5、居民社区意识、参与意识的培养是社区建设初期的关键,也是社区建设过程中一项长期的任务。

  6、社区内中介组织的培养是社区建设的重要环节。

  7、社区工作队伍,特别是社区志愿者队伍的培养是关键。

  8、社区活动有效开展必须依托于设施、环境、管理和人的有机协调。

乡镇退耕造林考察报告3

  根据市政府外事办公室、市农业局《关于组织我市有关县(市)、乡(镇)、村负责人和农业科技人员赴日本进行“一村一品”运动创农产品“精品名牌”参与国际国内市场竞争考察培训的通知》(宜府外会〔20xx〕1号)文件精神,应日本静冈县日中农林水产交流协会的邀请,由市外办、市农业局共同组织的宜昌市赴日韩“一村一品”考察培训团,于20xx年9月5日至16日赴日本和韩国进行了为期12天的考察学习。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此次考察团共16人,其中县级干部6人,农业系统干部5人,乡镇书记镇长4人,市外办领队兼翻译1人,由宜昌市伍家岗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胡永和和宜昌市外办专家科科长袁新民分别担任团长和秘书长。主要学习考察了日本静冈县农业“一村一品”运动的成功经验和韩国济州道柑橘产业发展情况,实地参观了静冈县柑橘试验场、静冈市清水区农业协同组合(简称农协)、日本最大的柑橘选果包装线、日本农产品及农资超市以及济州暖地农业研究所柑橘科,访问了日本和韩国果农,并与日本和韩国柑橘界有关专家进行了座谈和科技交流,加深了考察团成员对日本“一村一品”运动的了解,对日韩以柑橘产业为主的农业情况有了一定认识。

  二、主要收获

  (一)日本农业“一村一品”运动

  日本的'“一村一品”运动起源于大分县。大分县位于日本西部,海拔高度0—800m。人口12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0%,农户年平均收入400—500万日元(折合人民币29—36万元)。一村一品运动不仅仅是我们所理解的一村只种一个品种的作物或生产一种农产品,而是指一个村至少要有一个市场上知名品牌的农产品,目标是农户年均收入达到700万日元(折合人民币51万元)以上。

  “一村一品”运动的核心内容是:要以自主自立的精神,根据本地特点,发挥本地优势,因地制宜,反复钻研,富有创见,最大限度地挖掘潜力,从而创造出高质量的,创日本第一的,市场面向世界、创地球牌商标的,有本地特色的农产品(包括工业产品、旅游观光产品),并培养出一批年轻有为,振兴地方经济的带头人。

  “一村一品”运动得到了国家、县、市政府的补贴,其目的是要把农民发动起来。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提高农民的收入,在搞一村一品运动之前

【乡镇退耕造林考察报告】相关文章:

南方考察报告11-24

酒店考察报告11-28

学校考察报告11-03

植物考察报告11-04

企业考察报告08-26

中学考察报告11-10

外出考察报告11-10

个人考察报告11-16

园长考察报告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