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论语读书笔记

时间:2023-02-09 09:57:14 读书笔记 我要投稿

论语读书笔记14篇

  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你有什么领悟呢?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书笔记吧。到底应如何写读书笔记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论语读书笔记,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论语读书笔记14篇

  论语读书笔记 篇1

  《论语》介绍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儒家重要经典之一。《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 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是孔子的学生及其再传学生所记录整理。到汉代时,有《鲁论语》(20篇)、《齐论语》(22篇)、《古文论语》(21篇)三种《论语》版本流传。 《论语》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等诸多方面,内容非常丰富,是儒学最主要的经典。在表达上,《论语》语言精炼而形象生动,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在编排上,《论语》没有严格的编纂体例,每一条就是一章,集章为篇,篇、章之间并无紧密联系,只是大致归类,并有重复章节出现。 现在通行的《论语》20篇,内容以伦理、教育为主。《论语》在汉代有《鲁论语》、《齐论语》与《古论语》等不同本子流传,后来统一于郑玄。现存旧注有魏何晏注、宋邢邴疏《论语注疏》、宋朱熹《论语集注》及清刘宝楠《论语正义》等,今注本有杨伯峻《论语译注》。

  我所看的《论语》是被后人分为二十章的。并且以每一章头两个字命名。比如第一章“学而”,就是本章第一句为“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其实,我细读《论语》也是初次,粗读有些时候了,但是毕竟自己没有文科的功底,只是泛泛的看看,这次的任务却是又一次让我捧起了《论语》,由于要记笔记,并且要进行交流,所以逼着我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细读。想要说明的是,既然是《读书笔记》,里面会有好多的东西不是我的而被我利用,只是偶尔加上点心得而已,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二)学而第一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其基本意思是:凡是学习过的东西,要经常复习,那不是一件很高兴的事吗?有远方的朋友来拜访,不也是很高兴的一件事吗?当别人对自己不了解时,自己也不会生气,那不正是君子的一种品质吗?

  这里的第一句是告诉大家一个学习方法。单从字面上理解,就是“学”就要时时的温习,你才能掌握的牢靠。但是,换个思路想过来,这个“习”是不是还可以理解为“实践”或者“应用”、“体会”的意思。就是说要懂得去印证你所学的东西。比如说你今天学到的东西,真正应用到生活当中了,并且应用之后回过头来看你所学到的理论是正确的,这个时候你感觉得到学有所用了,学习的时间没有白白的浪费,你才确实感到是件很高兴的事了。

  第二句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一句说的是我们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的好客之道,中国不愧为礼仪之邦。换个思路再去理解,先看“远方”,如果只理解成空间上的或时间上的当然无可厚非,但是还可以理解成思想或者其他领域的“远方”呢?比如,是那些原先对你有成见、对你不认可或者对你有误解的人,经过了解而认可了你,从思想的远方和你拉近了距离,而成为了好朋友,那不也是一件很高兴的事吗?这个时候再回过头来看这个“有朋”的“朋”,那就是虽说你们思想上有隔阂和距离,但你却是一直以“朋”来看待的才行,不然,你一直以敌对的态度,那是不会“有朋”又自“远方”而来的。

  再来看最后一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句说的是君子之道,在这里我想还是按照自己的一己之见打破常规来说。我们再回过头来先看前两

  句。第一句,学而??你在生活中不断学习,不断实践,增加了自身的阅历以及修养,然后有朋??就从“远方”来了。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之后就到了第三句,人不知??到了这个时候,还是有人不能理解你,说你装腔作势,如何如何??而这个时候呢,你也不生气,必定人们的思想不可能都一样。必然要有分歧。你也能给予理解。并且还当他是‘朋’。这样你在学而??慢慢他也会从‘远方’来到你的身边的。到那时难道不是‘不亦乐乎’的一件事吗。

  2、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这句的意思:一个做人非常讲究孝悌的,则很少有犯上的了,不好犯上的人,而喜欢作乱那是从来都没有的。要成为君子,则要从根本出发,脚踏实地,一步一步的修来。孝悌是什么,他就是做人的根本啊。孝弟,这个‘弟’是‘悌’。从字眼上理解,孝讲的是对长辈的感情(不单单是父母),悌是兄弟间的感情。这句话虽然容易理解,但是要读懂这句话就必须深究。

  有子(孔子的学生)称‘孝弟’是‘为人之本’。就是说,孝弟是做人的根本。而事实上中国人在几千前年的潜移默化当中也确实把他作为自身修养根本,做人的根本了。我们现在的人交朋友,不也是要先看看这个人孝顺不孝顺吗?如果一个人不孝顺,大概也没什么可做朋友的地方了。连和自己最亲近的人都没有什么感情更别提什么‘外人’了。所以,只要一个人“孝悌”了,那么“本”就立了,这个人在外就不会乱惹事了,不会乱惹事的人就不会做出谋反叛乱、投敌卖国的勾当,所以,“孝”才是做人的根本。

  我认为,这句话对现今社会还是很有用处的,“孝”之本身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文明的精髓,我们自古就有:“以孝治天下”和“忠孝必出于孝子之门”之说,那么,既然孝是做人的根本,那么我们不都应该检点自己并认真地按照去做吗?如果大家都这样去做了,我们的尊老爱幼不就成为一种良好的风气了吗,我们的社会不就和谐了吗。

  3、学而的第四句,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曾子嫡传了孔子的事业,著了《大学》,然后孔子的孙子子思又传承了曾子,而著了《中庸》,而后子思又传道于孟子。四个人虽然同出一门,但思想却是有所不同的,性格与想法上也是有出入的。

  第四句话容易理解,不过大家不要小看了曾子好象随便说说自己每天都要做的三件小事,既给人办事进不进心那,对别人有没有讲信用啊,今天是否学到了东西,有没有仔细体会啊。虽说是简单的几句话,但我认为,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认认真真的作到了,那也就与圣人也相差不远了。所以,我读这句话的体会是:最伟大的事往往在最平凡当中,只是注意做到“吾日三省吾身”而已。

  读书笔记之《论语》(三)——为政第二

  1、

  为政第二的第四句,原文是: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原文的大概意思是:孔子说:我是十五岁才开始立志学习的,三十岁才能够自立起来,四十岁才做到不惶惑,五十岁才了解了人的一生,六十岁才做到了什么话都能听得进去,七十岁才能做到心里怎么想就怎么做,却从不逾越规矩。 首先说说“十有五而志于学”。孔子早在几千年前就提出了“十五向学”的观点,其实就是让孩子们用自己的理解和思维去学、去研究,从而养成一种对学习的兴趣。

  什么是不惑?还是让我引用于丹老师《论语心得》上的解释吧。“就是人能够自觉按照中庸的理念去思考、行事。即使外部世界给你许多不公正、打击、缺憾,你也能在一个坐标上迅速建立自己应有的位置。”我想《中庸》之道还是很适合我现在的状况的。

  2、

  《为政》里的第五句话,原文是: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

  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

  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 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这段话的意思是讲:一天,孟懿子向孔子问什么是“孝”。孔子回答他说:“不要违逆。”

  孔子外出,樊迟替孔子赶车。孔子在路上对樊迟说“孟孙曾向我问什么是孝,我回答他说‘不要违逆’。” 樊迟问:“先生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孔子给他讲解说:“父母在世的时候,我们要依礼服侍他们;父母不在世了,我们要依礼埋葬他们、依礼祭祀他们。”

  《论语》里对孝的语录是比较多的,这也说明了我们这个国家历来是重视“孝道”的。从这段话里,我们还是看出了孔子在各种各样的孝道里提倡的以顺为主的思想,他认为“无违”才是一切孝行的基础。

  3、

  为政篇第十五句,原文是: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该句文面的意思是,孔子说:“勤求学问而不用思索,那还是罔罔然无所知的,而只是挖空心思去想却不勤求学问,那还是疑难丛生得不到确实的知识的。” 这个“学”不仅可以理解成博览群书,还要理解成了解自然和社会,用一句“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来理解。见识的多了,学的才扎实,才可以帮助更好的理解和思考。所以对现在的孩子,我是主张学习的时候认真学习,放假的时候家长最好抽时间带孩子到外边走走,其实这也是一种学习,而且是比死啃书本更好的学习方式。第二句“思而不学则殆”的“思”,应该是和“学”相对立的,“思”中是不包含“学”的,是一种遐想,就是想和思考、考虑的意思。这就又让我从另一个侧面去理解它了,如果一个人整天的在遐想我什么时候能当上科学家、企业家和发明家,而不去真正的学东西,那这个人可以说是在浪费生命,而且是一事无成的。所以,孔子说:“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再说第十一句,原文是: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该句的意思是,孔子说:“温习已经学过的东西,并从中知道了新的知识,也就可以当老师了。”

  其实在这句中,孔老夫子教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学习方法,那就是在学习的过程中要不停的去温习原来学过的东西,这一方面可以加深记忆,达到“无忘其

  所能”,另一方面,还能在温习的过程中得到新的理念、新的发现。其实书本上的很多东西如果你不去用心的读它、学它和理解它,你只能看到面上的东西,但是往往你换一种角度去看、去读、去理解,可能你又会发现很多新的东西,所以,我们现在的读书,我想不能是一种死读书和读死书的状态,那样的话,我看还不如不读得好。

  (四)八佾第三

  1、八佾的第一句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是可忍,孰不可忍”的出处,原文是: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原句的意思是:孔子讲到季氏在家庙用佾的乐舞这件事时说:“这种人如果可以容忍,那还有什么人不可以容忍的呢!”

  孔子说这句话的起因是:当时在鲁国有三家是最有权势的贵族,分别是仲孙、叔孙和季孙,他们三家操纵着当时鲁国的政治和经济。而这三家贵族在平时确实不注意自己的言行,不按礼数办事,为所欲为。孔子说的季氏就是季孙一家,按照当时的礼数,季氏作为大夫只能用四佾(佾为古时乐舞的行列),而他却违礼越分使用了只有天子可用的八佾,孔子对这种做法是痛彻不已,所以,才有了《论语》中孔子的这段话。

  知道了这句话的真实意思,我们可以看出孔子对“礼”的重视程度,而且还可以看出孔子虽无力改变却是敢于说出来并公开地进行批评的勇气。

  2、八佾第十五句,原文是: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熟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该句话的意思是:孔子进入太庙,对每一件不十分明白的事都要向人请教。有人说:“谁说鄹人的儿子懂得礼?他进入太庙,每一件事都要问。”孔子听到后就说:“这就是礼呀。”

  读到这句话,我们又一次感到了孔子是如何的重视“礼”。他不仅从语言上重视礼,还从实际行动上重视礼。第一句的“入”,在这里我想应该理解成是第一次进入的意思,因为只有第一次进入才能有很多的不知道,问清楚了知道了就不会再问了, “鄹人之子”中的鄹(zou)是指古代的地名,大致在山东曲阜的东南。而在理解最后一句“是礼也”时,也应该按照前面的理解,就是在遇到不懂的和不知道的地方就是要问清楚,只有弄懂了、知道了,那才算是敬谨,才算是“礼”。

  读书笔记之《论语》(五)——里仁第四

  1、

  里仁这章的第一句话是: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这句话的大致意思是,孔子说:“住家,应该选择有仁风的地方为最好;选择的地方没有仁风,怎么说你能有智慧呢?”

  这里的“里”我翻查了一些资料后确认原意为“住家”的意思。“仁”按说文里说:“仁,亲也。从人二。”孟子梁惠王下:“仁,人也。”那么,可以这样理解了,“仁”应该是人的道理;而两个人在一起,自必产生彼此相处的问题,人际关系就发生了。再又“从人二”看我又理解到了,“仁”就是维持人际关系的道理,也就是说一个人独处是不会有人际关系的,而必须为两人以上。读到这句,让我想起了《三字经》里“昔孟母,择邻处”这句话,仔细想来是很符合这个道理的。

  2、再读本章第十一句,原文是,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说:“君子每天牵挂的是自己的道德修养,小人则惦记的是自己的家乡;君子心中始终装有一份规矩、法度,小人则是满脑子的自己的利益和如何的能自己获得实惠。”

  “土”在这里指的是乡土。在这里我们应该引申理解为是自己家的`事情。“惠”指的是实惠、个人的私利。从这两个字上,我们可以看出,一个人如果整天不考虑如何的用“德”去提高个人的思想素养,用“刑”来规范自己的言行,而是一味的在考虑自己的事情和私利,只想着如何能捞着实惠,那这个人就是很危险的,他做事肯定是不公正的,如果当官的话,那也一定是一个赃官,如果做朋友的话,也是肯定会做不长的,因为,他满怀的是小人之志。

  3、本章第十五句,原文是,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译过来就是,孔子说:“参,我平时所说的许多道理,是可以用一种道理来贯穿的。”曾子说:“是的。”孔子出了讲堂,学生们问:“老师说的是什么意思啊?”曾子说:“老师的道理,不过是忠恕罢了!”

  我们读《论语》可以看出孔老夫子对弟子们的道理是教授的很多的,而这里的“吾道一以贯之”的“道”,按本意讲应该是道路,这里是引申为了道理的。那这次讲的道理是什么呢?那就是“忠恕而已矣”。“忠”,就是忠诚、忠于。“恕”,是宽容,也就是讲你不要强人所难,不要给人造成伤害。而在理解过来,就是如果他人给你造成了伤害,你也要做到宽容。

  宽容,说起来真得很容易,但真正做起来的时候,我还是真正的感觉很难很难的。那什么是“宽容”呢?我认为,宽容是一种博大的胸怀,是指对别人不同的作法、不同的观点、不同的信仰等的理解和尊重,也就是说不把自己的思想和意志“对”或“否”的东西强加于别人。我们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思想和言论观点及对事物的看法,但我们也应当同样的尊重别人的选择,给别人以自由的思想和生存的权利。“宽容”是一种大仁德,所以,“恕”也是我们先贤们教人做人道理中最可贵的一个词。

  最后,给自己、也给我的朋友们一句共勉,那就是,“宽容别人就是宽容自己,真诚待人也就是真诚待己。”让我们学会宽容、做到宽容,让自己抛却一切的烦恼,生活的更加洒脱、更加自在!

  (六)公冶长第五

  1、这篇的笔记第一个要记的是第七句,原句为,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桴,是指用来过河的竹(木)筏。

  首先从字面上去理解这句话,意思应该是,孔子说:“大道如果不能推行于天下,那我就乘坐竹筏到海上去游荡,那时能跟随我的只有仲由了。”子路听说了这件事很是喜悦。可是,孔子又说:“仲由的勇气非常好,已经超过了我,可是我们何处去找做竹筏的材料呢。”

  2、公冶长第五的第十句,原文是,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宰予昼寝”中,予是名,可是纵观整部论语,在陈述句中很少有直接称名的,大都是称字,就是这里比较稀罕。 “杇”音wū,动词,指用杇涂抹墙皮。杇也叫泥镘,即今抹子。“诛”在这里应该是责备的意思。那么我理解这句话的意思是。宰予白天在寝室睡觉,让孔子看到了,孔子说:“腐朽的木头不能再雕刻了,用粪土砌的墙也是不能再粉刷了,对你宰予我如何责备你啊?”孔子对这件事又说:“原来我对于人啊,是听其人之言,即信其人之行,今我对于人,是不能只听其人之言,而还须观察其人之行。由于宰予在白天睡觉,而使我改变了原来的做法,不能只听还要察言观行。”

  读了这段话,对我的触动也是很大的。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说一套做一套的人,阳奉阴违,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中的矮子,这种人表里不一,为了自己的一点利益可以满嘴里跑火车,云天雾罩,耽误很多的事情,我是很痛恨这种人的。

  3、公冶长第十二句原文是,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

  这句的意思是,子贡说:“我不愿意别人强加给我的,我也不愿意强加给别人。”孔子说:“赐呀,这是你做不到的啊。”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恕道”咋看起来似乎简单,其实非也,因为“恕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啊!我就是这样理解的。所以,我认为,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在每一天的人际交往、家庭亲情中去努力体会、实践这个“恕道”,只有到了这个“恕道”能真正的实现的时候,我们才算是真正的做到了“仁”,到那个时候我们的和谐社会才算是真正的建立起来了。

  4,读第十五句。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这是一段子贡与老师孔子的对话,子贡问老师:“孔文子这个人为什么能追“谥”为文呀。”孔子说:“他做事勤敏又好学,不以向地位比他低的人请教为羞耻,这就值得称为文了。”

  孔文子何许人也?原来,孔文子是当时的卫大夫,名字叫孔圉,“文”是其谥号(我国古代给最高统治者或者有地位的人死后另起的称号谓谥号),该人曾“生前乱于家室”而坏了名声。正因为他有名声不好的情况而又被封其谥号为“文”,所以,子贡才有所提问。由此也可以看出,子贡对这个人是很不感兴趣的。而孔子的回答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真正的“仁”者,“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孔文子优点,他的这些优点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我们不能因为他有过失而看不到他的优点,夫子之教是隐恶扬善的啊,

  其实,孔子的这段话最后铸成了我们现在经常用的一个成语,那就是“不耻下问”。问,有多种,而我们最常见的是上问,如请教老师是我们最常用的方式,毕竟“师”是给我们传道授业解惑的最好人选,而下问也应该是我们学习知识的一个途径,俗话还说呢,三个臭皮匠赛过一个诸葛亮,三个皮匠都能赛过诸葛亮,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所以说,对于学习来说我们一定要具备虚心向别人求教的品德,只要他知道的比我们多,不管是谁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读书笔记之《论语》(七)——雍也第六

  1、第三句,原文是,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这段话从字面上来理解应该是,鲁哀公问孔子:“你的弟子中谁是最好学的。”孔子说:“有个叫颜回的最好学,他从不把怒气发到别人身上,同样的过失也决不犯第二次。不幸的是他命短死了,如今也没有他这样的了,也没听到过有这么好学的人了。”

  “怒”可解为发怒、怒气,也可解为烦恼。那么,有意思的是从这段话里来看,“不迁怒”和“不贰过”与“好学”有什么关系呢?百思不得其解,于是又翻查资料,手头的工具书好像都没有明确的解释其因果,思来想去我还是要把这个“怒”作烦恼来理解感觉才能解的通,也就是说,学习时不论有什么样的烦恼都会成为学习的障碍,如果你心烦意乱处于惶惑之中,你还怎么能学习好,你把学习的烦恼、生活的烦恼迁移到学习之中,你肯定是学不好的,所以要做到“不迁怒”。“不贰过”如果不和这篇整体联系,可以这样理解,“过”指过失,如果发现自己犯了某种过失,一经发现今后就不再犯了。如果和学习联系起来,也可以这样理解,在学习中遇到问题,而自己理解错了,自己一经发现,就不再按照错误的去理解,这个问题就解决了,我想这也是可以说得过去的。

  好了,回过头来再看这段话,我认为比较经典的是孔子夸奖颜回的“好学”和“不迁怒,不贰过”。大家都知道,孔子非常注意教导弟子们加强言行方面的修养,我理解他的“好学”最主要的就是修养和在学习上的多方请益,其中就有“不耻下问”。这就是说,孔子的好学是以“德行”的培养、训练为主的,通过道德的培养而求得学问的加深。这一点好像我们现行的教育体制做的不是太好,因为现行应试教育的实施,使得学校、家长、学生只顾重视“学问”而直奔分数而去,而道德的修养已排在其后了,这样下去,对我们的后代将是一件不好的事情。

  2、今天读第七句,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说:“颜回能够长时间依仁而行,心志不移;别的人就只能偶尔达到仁的境界罢了。”

  “三月”是指较长的时间。“日月”指一天两天或一月两月,是说较短的时间。孔子那么多弟子中只有颜回可以长时间不违仁,其他的只是偶尔能做到,说明这个仁是多么的不容易坚持的做到啊。读到这我又联想到了学习,人都有一种毛病,就是三分钟的热度。比如我的女儿,我观察她好长时间了,每次期末考试后假期开始前,她就会很自觉地向我提出自己的假期学习、读书计划,包括早上几点起床背英文、几点开始做假期作业、几点开始复习和预习自己的功课、几点开始读课外书籍等等,而每次的计划老是赶不上变化,坚持了一两周后就会有这样那样的理由而推翻了原来的计划,到了最后是一觉睡到十来点美其名曰只有休息好才能学习好,自己正是长身体的时候需要大量的睡眠,而要休息好那就晚上早点睡吧,不行啊,晚上同学们都上网了,要和同学讨论假期社会活动呀,不讨论完怎么能下线呢,好家伙,都是她的理由了,而且看起来还有点道理,也就不再去管她那么多了,可是今天想来,她也就是那个“日月至焉”了。不说孩子了,自己说说自己吧,我能否做到“三月不违仁”呢,我看,我也是做不到的了,自己给自己也找个台阶下吧,那就是孔子那么多学生里只有一个颜回能做到,我肯定是比不了的,那就还是把自己也圈入孔子说的“其余”吧。

  (八)述而第七

  1、

  述而第七的第二句,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说:“把每天的见闻和学习心得默默地记在心里,学习从不满足,教育弟子从不厌倦,对我来说还有什么要做的呢?”

  识:意为记住。厌:是满足的意思。何有于我:即“于我何有”,是一个倒装句。

  一个人要提高个人的人生境界,改善他的为人处事的态度,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学,是唯一的途径。孔子一生重视学,无论是个人方面的学习还是帮助有心向学之人的学习,他认为都是他要去做的。“默而识之”,是求学之道的第一,也就是说,首先要将所学默记于心。默者寂也,识者明记也。寂然不动,而又明记不忘。此是孔子志于道之境界。“学而不厌”是其次,也就是求学问道从不满足、不厌倦,明了学无止境,人生在世要广学多闻,活到老学到老。“诲人不倦”是第三,自己得到了知识,就要为之道而传授解惑,怎么样才能做好呢?这就要不厌倦,要因人施教,对好学之人之教导耐心耐心再耐心,故此,孔子才有三千弟子和七十二贤士。

  2、

  今天读述而的第三句。第三句是孔子之忧,原文是,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什么意思呢?就是,孔子说:品德不能经常修治,学问不能经常讲习,听到了“义”的所在却不能向“义”靠拢,有缺点错误又不能改正,这都是我最忧患的。

  这里德者,乃人所固有之明德。明德不修则堕,堕续而昧,昧之则为凶德也。故须修之,使复其明。修乃修志之意。

  学既学问、学术,学之不讲、不习则会事理不明。闻义则当迁徙之,好的道理是一定要去研习实践的,如果听闻到好的道理而不迁徙之,即为不向善,所以要如义而行。

  不善是过,有过不怕,贵在能改之。

  是吾忧也者,此励学者之辞,假设向学之人不修不讲不徙不改,那么就是不为道不向善了,所以圣人引以为忧。

  所以,德之不修,则心不正、意不诚,所行非道;学之不讲,则理不明、事不清,所做非智;闻义而不能徙,则所学无用,终落空谈;不善而不能改,则于己无益,非真向道。由此看来,孔子之忧,忧及千秋,吾等当忧圣人之忧,把修德、讲学、行义、改过作为我们毕生之追求啊。

  论语读书笔记 篇2

  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子曰:“与之釜。”请益,曰:“与之庾。”冉子与之粟五秉。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原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辞。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党乎?”

  白话释义: 子华出使到齐国去,冉子代他母亲向孔子讨要大米。孔子说:“给她一釜(约六斗)吧!”冉子请求多给点,孔子说:“那就增加一庾(约十六斗)吧!”但是冉子实际给了子华五秉(约九十斗)。孔子知道后说:“公西赤(即子华)这次去齐国,车前驾着肥马,身上穿着轻柔的衣服。作为君子,应以资助有迫切困难的人而不是富人。”

  原思当孔子的管家时,孔子给他九千斗米。原思觉得多了。孔子说:“不要客气,多了可给你的父老乡亲!”

  解读:这句话我们需要了解三个人物,一个是公西赤,一个是冉子(冉求),还有一个是原思。

  公西赤在前面章节出现过,孟武伯问“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可见,公西赤是孔子的弟子中善于外交,善于处事的人。难怪公西会赤出使齐国,而且当然应该享受鲁国的俸禄。这是一个不错的差事。不知道为什么公西赤为留守母亲担心粮食问题,也许是人在外接济家里不方便,不像现在可以网购;也许是怕自己出去的时间长了,未雨绸缪,多做准备。连他也不好直接找老师要粮食,于是就请冉求出面。

  冉求在前面的章节也出现过,恰好与公西赤出现在同一句话里:孟武伯问: 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冉求是一个很有经济管理能力的人。公西赤找他出面,算是找对人了。一方面冉求掌管老师的粮食比较有便利,另一方面请选择精打细算的人出面,便于说服,而且为母亲要粮食,看在孝顺的份儿上,孔子也不会拒绝。

  事实证明公西赤的想法很奏效。在孔子只答应给少量的米以后,冉求追问:能不能多给点?孔子没怎么让步以后,冉求直接利用职权,给公西赤多拨付了很多米。按理说,自己的学生违背老师指令,是极大的不敬,应该受到严厉的惩罚。没想到孔子不仅没有责备冉求,反而讲出了不给那么多米的原因:把物资给真正匮乏的人,不匮乏的人,不给或少给。这是一种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方法,打的是情感牌。以冉求的智商,在听到这句话以后绝对无地自容。

  接下来孔子对原思的慷慨,就是截然不同了。法原思出身贫寒 。孔子在鲁国当司寇(最高法院院长),俸禄比较高,原思既当他的学生也是他的家臣。孔子考虑他的家境,就给了很多米,原思不要,孔子坚持要给,还说,你不要可以给你的乡亲。

  公西赤的巧谋,冉求的算计,原思的贫困与不屈,孔子的宽容与大度和因材施教,真是精彩。

  但我们还应该看到孔子对待财富的技巧:不仅不排斥财富,反而讲究用财富来平衡不同的需求,在其中贯穿着“仁”的财富观,即:获得或给予财富,都应当秉承仁的内核,财富才能发挥最大的效用。在孔子眼中,金钱祇不过是实现仁爱思想的载体。

  论语读书笔记 篇3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作为中国人,不但要关注当代文化,更应该回顾我们祖先在生活中感悟到的心得。由于我学识尚浅,只能品读一些短小易懂的古文,但也一样受益匪浅。

  孔子算是中国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论语》有着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道理。

  在《论语》中有这一句“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句话强调了我们要温习以前学过的`知识的重要性,还要求每一次的温习都要有新的发现。虽然温习看上去很难,但是只要你换一个思路想总是会有新的发现的。孔子的学习方法不管古代还是现在都通用。而且现在很多老师也在让学生这样做。就这样只阅读一句,我就受益匪浅。如果那些对古文都不屑一顾的人都知道古文这么有用,就会改变自己的态度,甚至还会对古文一句一句的品读与赞赏。

  在《论语》中还有“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告诉了我们要尽孝的方法。孝顺原来不仅表现在口头上的关心和尊敬老人的行为上。还要在品行和为人上面遵循父亲的志向与意愿。像这样的道理还有许多许多,说都说不完。

  《论语》只是众多经典古文中优秀的一部。经常品读古文可以使我们拥有丰富的知识,学会如何做人,如何生活!

  论语读书笔记 篇4

  为政篇虽“为政”,然其中之理非只涉为政也,凡管理、修身、识人、行孝、为学等亦可于其中见道,学者宜合自身以明窥圣人之理也。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政之为言正也,所以正人之不正也。德之为言得也,得于心而不失也。范氏曰:‘为政以德,则不动而化、不言而信、无为而成。所守者至简而能御烦,所出者至静而能制动,所务者至寡而能务众。”--《四书章句集注》

  政者,正也,谓正人之不正。“正”字上面的“一”意为持中守一,下面是“足”的象形,意为行、做,所以正的意思就是在前行做事的过程中要保持平衡守一。“政”右边是反文,其象形是执条鞭。所以为政最重要的就是“拨乱反正”,即把不正的扭转到正道上去。怎么做到这点呢?用冷冰冰的刑法,还是以德服人?

  “政”字小篆

  答案显然是后者。那什么是德呢?德者,得也,谓心之所得。“德”字左边为双人,意为行走,右边是上“直”下“心”,正直之心,所以德就是保持正直之心行为,这样心也能有所得(德)。

  “德”字小篆

  把德比作北极星,有以下几点根据。一是在于北极星的指向作用,德也一样,对人民具有导向教化之用;二是北极星是众星的`核心所在,是他们的中心,德亦是为政之核心;三是北极星终年泰然不动,而众星动之,德也要保持静安,治国具体的政策、方案等围绕着德可随机应变,但不能超乎德之边际。再把“为政以德”这件事或这个人比作北辰,那众星就是群众了,“为政以德”必然光辉照见群星,他们也因此拥戴你(共之)。所以有范氏曰:“‘为政以德’,则不动而化、不言而信、无为而成。所守者至简而能御烦,所出者至静而能制动,所务者至寡而能务众。”

  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北极星和北斗七星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此所谓学,即大学之道也。有以自立,则守之固而无所事志矣。于事物之所当然,皆无所疑,则知之明而事无所守矣。天命,即天道之流而赋于物者,乃事物所以当然之固也,知此则知极其精,而不惑又不足言矣。声入心通,无所违逆,知之之至,不思而得也。随其心之所欲,而自不过于法度,安而行之,不勉而中也。“--《四书章句集注》

  此为先师孔子对自己一生境界提升的概括,且夫圣人之境界甚高,则当顺时而次进之,能至何即为何,盖其相上远,非我等凡俗易参悟体会也。

  “志”金文上为“之”下为“心”,“之”是“足”的变形,所以“志”就是心之所往的意思。十五志于学,即心向于学(觉),学有见道,是为觉悟。

  “志”字金文

  见道后当立身于道,三十而立是为固守正道,非今之肤浅意也。不惑则心上无或,明万物当然之理,遂有道充于心而不必守。事物之理皆天赋之,天命,是天赋万物之使命所在,既知天道,则有天道固万物之理,又胜于不惑矣。“听”繁体如下,耳下面是“壬”,其象形是人立在土中,寓意德扎根之深(亦有善之意),耳右边是德的右边,是为正直之心。

  “听”字繁体

  耳顺即听之也顺,知天命后还要脚踏实地去践行地德,孔子就是五十才周游列国去实践,花了十年乃修成耳顺。欲而当于理,天理也;欲而不当理,人欲也。欲之上天理也,欲之下人欲也,孔子之欲为上,心已通天理,岂会逾矩乎?圣人的境界是愈来愈超凡开阔的,欲穷其道,则既不可骄恃自满,亦不能妄自菲薄,当潜心虔意体悟修炼之,至于何般地界,皆为己之福也,岂非圣人之恩德乎?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以,为也。为善者为君子,为恶者为小人。由,从也。事虽为善,有意之所从来者有未善焉,则亦不得为君子。安,所乐也。所由虽善,而心之所乐者不在于此,则亦伪耳,岂能久不变哉?”——《四书章句集注》

  此为圣人辨识人之三层根据,一层胜于一层也。“视”甲骨文写法上为“示”下为“目”,意为眼睛看见天地日月星,这是较为概括的象,故而视人之所为善恶较为容易。

  “视”字甲骨文

  “视”外之善恶还不足,还要“观”内心之所由。“观”的象形是猫头鹰,猫头鹰在晚上视力特别好,观比视而言需要聚焦,所以更为细致,或许是观人心太难,需要从更多更细致的地方去观。如表面虽行善事,然内心本源非善(如为私欲所累),此伪善也。

  “观”字甲骨文和金文

  心有善且行善事而心有不安,盖未能融会善于身心也,尚有不足。“察”是在屋子里祭祀的意思,面对列祖列宗之灵位,需要虔诚静安去与先祖感通,方能有所察觉,“察”就比“观”更深入,沉静地去“察”人是否安心于善,能安才是真善。心安泰则善不能移,身安乐则善充其体。由此可见,识人(是否善)也不易,真善亦有难,学者当见善思齐焉见不善而内自省,以求尽善。

  论语读书笔记 篇5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学而第一,主要讲“务本”的道理,引导初学者进入“道德之门”;为政第二,主要讲治理国家的道理和方法;八佾第三,主要记录孔子谈论礼乐;里仁第四,主要讲仁德的道理;公冶长第五,主要讲评价古今人物及其得失;雍也第六,记录孔子和弟子们的言行;述而第七,主要记录孔子的容貌和言行;泰伯第八,主要记孔子和曾子的言论及其对古人的评论;子罕第九,主要记孔子言论,重点为孔子的行事风格,提倡和不提倡做的事;乡党第十,主要记录孔子言谈举止,衣食住行和生活习惯;先进第十一,主要记录孔子教育言论和对其弟子的评论;颜渊第十二,主要讲孔子教育弟子如何实行仁德,如何为政和处世;子路第十三,主要记录孔子论述为人和为政的道理;宪问第十四,主要记录孔子和其弟子论修身为人之道,以及对古人的评价;卫灵公第十五,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在周游列国时的关于仁德治国方面的言论;季氏第十六,主要记孔子论君子修身,以及如何用礼法治国;阳货第十七,主要记录孔子论述仁德,阐发礼乐治国之道;微子第十八,主要记录古代圣贤事迹,以及孔子众人周游列国中的言行,也记录了周游途中世人对于乱世的看法;子张第十九,主要记录孔子和弟子们探讨求学为道的言论,弟子们对于孔子的敬仰赞颂;尧曰第二十,主要记录古代圣贤的言论和孔子对于为政的论述.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句话的意思是学了而后时不时的实习,不一样是很令人自得其乐吗?有同道从远方来,可以互相交流共同进步不一样是很令人拍手称快吗?别人因为不了解我,而我能够做到不怨恨、不恼怒,不一样是一个谦谦君子吗?宋代著名学者朱熹对此章评价极高,说它是“入道之门,积德之基”。 本章提出以学习为乐事,做到人不知而不愠,反映出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注重修养、严格要求自己的`主张。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这句话的意思是君子,如果不自重,就没有威严:抱着学习的心态则不顽固。信奉忠信宣扬忠信。不要跟和自己志向不相同的人交朋友。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本章中,孔子提出了君子应当具有的品德,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自重威严、好好学习、慎重交友、过而能改等项。作为具有理想人格的君子,从外表上应当给人以庄重大方、威严深沉的形象,使人感到稳重可靠,可以付之重托。他重视学习,不自我封闭,善于结交朋友,而且有错必改。以上所提四条原则是相当重要的。作为具有高尚人格的君子,过则勿惮改就是对待错误和过失的正确态度,可以说,这一思想闪烁着真理光辉,反映出孔子理想中的完美品德,对于研究和理解孔子思想有重要意义。

  全科5班 胡徐静 13810531

  论语读书笔记 篇6

  宋代的开国宰相赵普曾经说过“半部论语治天下”。这说明《论语》这本儒学中的“圣经”有太多太多的营养等待我们去吸取。

  一翻《论语》我们一定会看到“仁、德、孝、学、礼、和、知”这七个字,它们整部论语的核心,更是整个儒学的核心。可以说儒学的核心是《论语》,而《论语》的核心便是这七个字,我们便要读懂这七个字。

  读懂它们不容易,两千多年来多少名人在思考这个词题到今天也说不清楚,以下是我的个人见解。

  “仁”即爱人,善待身边的每一个包括陌生人。这一点与墨家类似,但是儒学没有一味的爱人。“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说的便是这个道理。那些好人要爱,知错能改的人要爱,唯独犯了大错且不思悔改的人不能爱。爱人有限度,有底线,所以说人要善待人但不能没有底线。

  “德”即道德,与道家有些相同之处。但道家提倡顺其自然,但孔子认为“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徒,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显然孔子认为道德不能顺其自然,只能靠自己。

  “孝”即孝道,孔子在《论语》中的`“孝”有一部分涉及了封建思想,但抛弃这些渣滓,乘下的都是精华。“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会让我们终生受用。

  “学”即思学,按照王守仁的话说是“知行合一”。这正是对“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一句学习秘决的高度概括并提纯。

  “礼”是“克己复礼”,这可以说是孔子被现代人指责的一个地方。在我看来,它其实是指不能越过的道德底线,“礼”是道德中的法律。

  “和”为和谐,现代社会缺少这个,如同人人心怀“和”便不会铤而走险去犯罪,不会对贪污抱有一丝幻想,不会为了贪欲去侵略他国。

  “知”便是“智”。正所谓“知者乐水,仁者乐山”。水变幻莫测,飘乎不定。没有实体,却实实在在在那里。有明,纯洁,可以一眼看穿,但是又是那么令人捉摸不透,这便是智慧。

  这七个字像大海一样无边无际,一眼望不到头,我也只在这海边捡些贝壳暗自窃喜,却可能永远也见识不到这辽阔的大海。

  论语读书笔记 篇7

  《论语》既是通俗的,也是典雅的。常读常新。

  揽《论语》全貌,我们不难发现夫子是那样的可亲可敬,童真的烂漫和深刻的哲思天成一体,坚毅的性格与随和的态度共伴一生,嬉笑怒骂无不真挚自然。

  《论语﹒八佾(音义)篇》所载: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已,天将以夫子为木铎(古代木舌铜质的吊钟)。”这段话大致的意思是,“仪地的一个官员想(通过夫子学生的介绍)见夫子,他说,凡大德之人来到此地,我还从来没有未见到的。学生就把这个官员引见给夫子(注:可以肯定他们谈的很投机),官员出来后说,你们这些弟子啊,何必整天哭丧着脸,天下遗失道统已经很久了,夫子是上天派来向世人敲响警钟的!”

  当年的夫子和我们当下一样,都处在社会的大转型时期,面对“礼崩乐坏”时局,大家都在痛心扼腕。但以一己之力向时代发出呐喊,惟夫子一人。

  我常为《论语》开篇三问而击节——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初读此文,颇有疑。问自己,学习怎么能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呢?干巴巴的书本啃到何时?朋友来了好好招待,噢,还说的过去吧……如果别人不了解、不理解甚至误解了我的良苦用心,我还要当做没事人一样,这可能吗

  重读这段话,甘似饴。原来,在古代“学”和“习”是两种功课,古人称理论知识的受教掌握为“学”,生活实践的训练体验为“习”,二者缺一不可,不仅学得理论,更要反复练习运用于实践,“习”的古义是鸟的羽毛,当鸟儿学会飞翔,自由遨游在天空,那是一种怎样的快乐啊?!

  夫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又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古之六艺,乃“礼、乐、射、御、书、数”,何止是光啃那些干巴巴的书本。夫子的时代还没有线装书,“有教无类”的思想,首倡私庠之滥觞,使王公贵胄之学走入寻常百姓之中,学其艺、观其性、察其道,在反复的教习中,感悟、俯拾人生的味道,那是一种怎样的快乐啊?!

  同样,“朋”和“友”古义里也是两个概念,“同门曰朋,同志为友”,当志同道合的同窗师兄弟相聚在一起“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探寻世间的真理,学问的要义,这何尝不是一种快乐……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澄怀观道,玉宇清明。再来体会“人不知而不愠”,不会在为“误解”而陷入烦恼执着,夫子还言道:“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这样一个推己及人的'胸怀,不正是夫子文质彬彬、谦谦君子的真实写照吗?!

  再读此篇,淡如水。这三问,好似人生三境,反复玩诵每每都有收获,好比“诗无达诂”,意犹未尽,经过岁月的磨洗,人性之真、人性之美、人性的淡泊,愈发凸显了。

  夫子是可爱的——讽其弟子宰予(白天睡大觉)“粪土之墙,不可圬(音乌,涂饰之意)也”;他是美食家“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还是音乐发烧友(在齐国听到《韶》乐)“三月不知肉味”;也是位十足的书呆子“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夫子是现实的——他教子说话办事“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他直指人心“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为了生存,自述“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做过鲁国的司法部长(大司寇),直抒自己的法治理想“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更有穷途落魄时,路人的哂笑“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夫子更是中华先民在追求美好理想过程中实现人格升华的典范——“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他初衷不改,一路前行,一次次振聋发聩的呼唤和追问,化作中华民族独有的深入骨髓的精神气质,以“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气概,壮言壮志壮行,终成“万世师表”,为后世景仰!

  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与文化生活已打下《论语》等儒学经典深深的烙印,许多耳熟能详、脍炙人口的成语多出于此,如见贤思齐、循循善诱、克己复礼、见义勇为、任重道远、温故知新、祸起萧墙、当仁不让……

  许多名言、警句更是至今发散着智慧的光芒,如“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些成语、箴言辞简而意深,作为我们思想和行动的指南非常适宜。

  夫子就是这样一位让“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的深邃而又质朴的人。往事越千年,重拾国学经典,重树文化自信,中华儿女有足够的智慧与底蕴实现自己的百年复兴梦!再读《论语》,木铎铿铿,声犹在耳——

  这是一位慈悲老人的谆谆教诲,页页叮咛。 这是中华民族跨越千年的精神浩叹……

  论语读书笔记 篇8

  《论语》一书比较真实地记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也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仁”、“礼”和“中庸”。《论语》的语言简洁精炼,含义深刻,其中有许多言论至今仍被世人视为至理。《论语》以记言为主,“论”是论纂的意思,“语”是话语,经典语句,箴言,“论语”即是论纂(先师孔子的)语言。《论语》成于众手,记述者有孔子的弟子,有孔子的再传弟子,也有孔门以外的人,但以孔门弟子为主。《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书。作为一部优秀的语录体散文集,它以言简意赅、含蓄隽永的语言,记述了孔子的言论。《论语》中所记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诲之言,或简单应答,点到即止;或启发论辩,侃侃而谈;富于变化,娓娓动人。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

  《论语》里的每一句话都很短,可是其中蕴涵的道理却很深远,仔细品之,总会从中发掘出很多适用、通用的道理,它以深入浅出的形式告诉我们怎样工作、学习和生活,怎样做人、交友和处世。

  《论语》并不只是中国众多古典文学中可有可无的一部分,我觉得中国配得上圣贤之称的也就仅有孔子了。也许仅有用“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这句话才能够表达对孔子的无限的崇敬之情。孔子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深深地吸引着众多爱好古典文学之士,从孔子的出生“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丘云”到“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

  孔子在《论语》中有这么一句话,子曰:“可与言而不与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也不失言(《论语》卫灵公篇)”。按照孔子说的意思就是:如果你见到一个没悟性或者这人太差,你追着、赶着跟他说话,那对不起,你话多了。

  所以他说,智者不失人,亦不失言。一个聪明的人,他不会错过那些可教之人,可是他也不会对牛弹弹琴,追着可不教之才多话。所以也不失人,也不失言是对的。对于这方面,我们应当做一个客观的分析,孔子的这句话是在《卫灵公篇》,讲的是人与人交往的道理。

  弟子问孔子说:“教师,以德抱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一个人已经以德报怨了,那他还拿什么抱人家的.恩德呢当别人对你好时,你该怎样办呢“以德抱怨”不可取,但“以怨报怨”也不可取,因为怨怨相报何时了还是“以直抱怨,以德报德!”如果有他人有负与你,对不起你了,用你的正直、耿介对待这件事,可是要用你的恩德,你的慈悲、去回愦真正给你恩德和慈悲的人。用你的公正、率直、耿介、磊落的人格去坦然地应对这一切,即不是德也不是怨。人生有限,生也有涯。把我们有限的情感,有限的才华用在最应当使用的地方。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訉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意思是说,为人子,为人弟者,在家里孝敬父母,在外面敬爱兄长,言行谨慎并且守信用,博爱大众,亲近有仁德的人。做到这些后,还有剩余的精力,就在去学习文献的知识。很好的阐述了躬行与学文的关系。说明了做人要以德为先。也就是《论语》中说的“仁”,我们今日说的德乃为人之根本。道德实践也是学,与文献知识是一脉相承的。

  孔子的学生司马牛以往问过教师说:“教师啊,敢问君子,一个君子的状态什么样呢”教师回答得很简单,四个字,叫做“不忧不惧”。这就是君子了太简单了吧那教师又反问了他一句说:“内省不疚,何忧何惧啊”一个人如果自我反省,内心没有歉疚,上不愧苍天祖先、下不愧子女父母,那么自我的内心有什么可内疚的老百姓讲一句话说:“为人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这就是一种生命的坦然。

  孔子说,如果在当今社会,外在有如此多纷扰的声音,我们偏偏困顿于一派喧嚣之中,可是叩问内心,无忧无惧,这容易吗这还不够做一个君子吗所以其实我们不要以为说君子就必须要兼济天下、建功立业,于社会士工,做出大辉煌的人才配这个称号。其实一个君子首先应对的是自我的心,有一份生命朴素的坦然。这对于今日的人来讲,可能很艰难,因为我们面临的每一个时刻都在变化。这种变化会让我们充满了迷思。

  孔子有一句话:“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数,写出来是数字的“数”,也就是过于密集的意思。“事君数”,指一个人在工作上对你的领导的态度:对你的上司老板,你对他有言必从,不管是夜里三点还是五点,他叫你就到,所有的事情你从来不违背。你想我这么对他,他应当对我异常好吧错!他会认为你的人格没尊严,离你招致羞辱不远。这叫“斯辱矣”。因为他觉得你是仰望他的。我们有一句谚语说得好。当一个人在仰望他人的时候,其实他自我在跪着。

  你怎样样能够不仰望就是你自我站起来。所以其实你对什么人都不要做到数。你去这样失去自我的尊严去伺候领导,那最终会招致羞辱。朋友呢大家觉得朋友之间无所谓了吧多好都没关系。有一些男朋友说,我去我哥儿们家,我经常喝得酩酊大醉,我在他们家能够把他的冰箱翻得乱七八糟,他家和我家一样。

  有些女朋友,一跟老公吵架了去找闺中密友,一把鼻涕一把泪地把什么样保密都对人讲。那闺中密友就出主意,说你离开这个男人吧,你离婚算了。其实这样的朋友都必须好吗孔子说:“朋友数,斯疏矣。”朋友要走到这么近的时候,就是疏远的开始。为什么呢因为人与人之间,永远要以个体生命的独立尊敬为前提,包括父母对孩子。

  在以后的学习、工作、处世中,我们要学习孔子那种“以直报怨,以德报德”的宽容之心;学习那种“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的谨慎;学习那种“耻其言而过气行”的行为方式。让我们也学会先人的“事父母,能竭其力,与朋友交,言而有信”的爱仁之心;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的好学精神;“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的豁达、朴素与和谐;学习那种“常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的诚信精神;体会到“未若贫而乐,有道而正焉”的欢乐。总之,让我们成长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合格的接班人。

  论语读书笔记 篇9

  绅士的力量始于人格和心灵。他的心充实而富有。他先是修身养性,然后表现出一副镇定自若的样子。

  司马牛曾经问孔子,什么样的才能可以称为君子?

  孔子说:“君子不怕。”

  司马牛又问:“你不担心,不害怕,能叫一个君子吗?”

  他可能觉得标准太低了。

  孔子说:“回头看,不要内疚。当然,没有什么好担心的。”

  我们把孔子的意思翻译成老百姓的话,就是:“不做错事,半夜不报警敲门”。

  一个人可以无怨无悔地反省自己的行为。这个标准越来越低,每个人都能做到。高谈阔论是最高的标准。我们很难使我们所做的每件事都经得起推敲。孔子把它作为君子的'人格标准。

  孔子曾在课堂上与学生认真探讨君子问题。他说:“君子道三,我无事可做: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法问题)

  孔子非常谦虚地说,他做不到“不着急”、“不糊涂”、“不害怕”三件事。

  什么是“仁者不忧”?

  也就是说,一个人有一颗善良而正直的心,他的内心是极其仁厚、宽宏大量的,所以我们可以忽略很多细节,不能被纠缠在小小的得失之中。只有这样的人才能真正实现内心的平静和平静。

  什么是“博学(聪明)的人不糊涂”?

  论语读书笔记 篇10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则论语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虽然这句话出自两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智理名言,意义至大。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触的人甚多,而每个人都有一定的.优点,值得我们去学习,亦可成为我们良师益友。反省自己,是自觉修养的精神。这样,无论同行相处的人善于不善,都可以为师。

  这则论语还表现出了孔子的两个精神:一,择其善者而从之,见人之善就学,是虚心好学的精神;二,其不善者而改之,见人之不善就引以为戒的精神。

  这则论语真不愧是孔子所说出的智理名言呀!

  论语读书笔记 篇11

  我的爷爷由于父亲早逝,只读过两年私塾,但是他却一直坚持看书,阅读一切能接触到的读物,最重要的是不耻下问,我记得当时他七十多岁的时候看到不认识的字或不明白的问题还是总是询问我们,虽然他有点孔乙己式的思想行为,喜欢“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但是很重视子女的教育,所以父辈们都接受了在当时很好的教育,虽然由于当时的社会环境没能上大学,可是这个思想却一直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

  父亲由于没能被推荐上大学留在了农村,但是他也没有随波逐流,不断学习农村新的种植技术,村子里每次使用新的种子、农药、化肥都是他引领的,好多人经常过来请教他怎么做,他都很热心的讲清楚注意事项,四十多岁的时候还去报班学习农村财会知识想努力做好村里的.会计。他尽最大的努力供我和哥哥读书,当时村子里嘲笑父亲说“花费那么多钱读书,都可以养老了,那么辛苦干什么,尤其是那个女儿”,可是父亲从来没有动摇过,也许他想在我们身上实现他没能完成的梦想,也许是读书打开他开阔的思想,那时他就经常说:“你们学到什么时候我就供到什么时候,哪怕留学我也尽力供”。曾经我的高中老师还有同学的爸爸(市里组织部长),问过我爸爸是做什么的,我说农村种地的,他们都不信,觉得气质谈吐都像一个有学识身份的人。是的,我想这就是不断学习带给他外在的修养,虽然生命短现,可是村里人提起他很多都说:“我就佩服他一个。”我时常想起,如果他能好活到现在,也能很快适应科技的快速发展吧,可惜我没有继承他的优点。

  刚毕业时上班的公司老板是研究生毕业,做的也是相关专业,他经常和我们一起到工地做事,他的专业知识很强,我们很佩服他,他也知道这一点,可是有的时候真正动手做事的时候,他还是会问那些没有学历的老师傅“这个是怎么做的”,他也没感觉丢脸或怕别人看地他,这就是强大的自信,所以更好的理论联系实际积累更多的经验。而我(相信有些人和我一样)因为不自信,又由于从小到大经常听到的是我怎么聪明,上班后也是说我学东西快,反而在不懂得时候不敢问,使自己失掉很多进步的机会。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我们可以在学习中,不断学到新知识,明白很多道理,找到进步的动力,放飞自己的心里,所以说是一件令人快乐的事。

  论语读书笔记 篇12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你学了做人处事的道理,在适当的时机去印证练习,不也觉得高兴吗?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相聚,不也觉得快乐吗?别人不了解你,而你并不生气,不也就是君子的风度吗?

  “论语”,有些人念成“论(lùn)语”,也有念成“论(lún)语”,小时候上学时,老师教我们说,就应念第二声“论(lún)语”而不就是第四声“论(lùn)语”,其实,也不能这么绝对,念第四声“论(lùn)语”时,“论”就是“讨论”的意思,“语”就是“对话”的意思,念第二声“论(lún)语”时,“论”就是修改,“语”就是对话,即把很多对话修改起来。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上学时,老师教我们的(当然课本上也就是这么写的),这句话就应翻译成“学习并且经常温习,不也就是一件很高兴的事吗?”此刻想想,这翻译的好扯哟,并且逻辑上也讲不通啊,谁说温习功课就是一件高兴的事啊!其实“时”在古代很少当“经常”讲,翻译成“适当的时机”更好,而“习”呢,翻译成“印证练习”更好,而不就是“温习”。所以,按傅佩荣的观点,这句话应翻译成“你学了做人处事的道理,在适当的时机去印证练习,不也觉得高兴吗?”

  “君子”,最初的意思就是“君之子”。“君”代表贵族社会里那些有身份、有背景的领导,天子、诸侯、卿大夫,都称为君。他们的子弟称为“君子”。之后孔子把这个词的'词义扩大了,指一种德行完美的人。

  “子曰”的“子”,在古代本就是一种身份,如“公、侯、伯、子、男”中的“子”,之后在民间就把“子”当老师的称谓了。

  “朋友”,同一师门为“朋”,志同道合为“友”。此刻的“朋友”就就是一般交往的人。就像“同志”一样,志同道合才能称之为“同志”,而此刻只要不就是“阶级敌人”就就是“同志”,“同志”如今还有同性恋的意思,此刻很多词都被用滥了。

  论语读书笔记 篇13

  《论语》是我国儒家思想的经典绝学,是一部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其中大多是孔子回答弟子们的提问后所做的记录;有一部分是回答诸侯国君、卿大夫和各方人士的问题;还有一部分没有问题,只是记录孔子的一些言论。

  因此,《论语》中记载的言论涉及方方面面,充分反映了儒家思想的精髓,其中的很多思想至今对我们的言行都有很好的指导意义。例如在“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句话中,孔子告诉我们如何正确对待已经学过的知识;在“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中,我们知道读书而不思考就会茫然无所知,只空想而不读书就必然会产生疑惑等等。

  然而,如果我们仔细阅读《论语》,除了那些我们都很熟悉的千古名句之外,我们还会找到一些能够反映时代背景的'语句。例如:“自行束脩以上,我未尝无诲焉。”它的意思是:学生主动带一束肉干来见我,我是不会不教他的。我认为,当今社会的师生关系融洽,学生尊敬老师,老师爱护学生,这些都不需要物质来衡量的,而在孔子生活的那个年代,学生要送礼才可以得到老师的赐教,这足以反映出当时封建社会的腐朽。

  再如:“朝,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誾誾如也;君在,踧踖如也,与与如也。”意思是说:孔子上朝的时候,与下大夫说话,侃侃而谈,从容不迫;与上大夫说话,态度和悦;君子在场时,说话局促不安。从中可以看出,孔子和不同等级的人说话态度明显不同,他的做法与当今以人为本、和谐社会是不相符的,充分说明孔子所处时代是一个等级分明的时代。

  此外,“从朋友之馈,虽车马,非祭肉,不拜。”的意思是说:朋友送的礼物如果只有车马,没有祭肉,孔子也不会行拜礼。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当时的人们很重视祭祀祖先,即使别人送再多的东西,如果没有祭肉,主人也不会高兴等。

  当然,虽然在《论语》中,我们看到了一些带有明显时代色彩,透露出封建社会的腐败气息的言论。但从整体上看,它带给我们更多的是做人做事的原则、治家治国道理,使我们受益匪浅。

  论语读书笔记 篇14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此章有“观过知仁”的意思。而这句话表面看来有歧义,但是其儒家的生命价值是肯定的,也是不变的。一种可能的解释就是:“仁”训为“人”;“党”为“类”。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人的过错分别归于不同的类别,所以,通过观察一个人的.过错就可以了解一个人仁还是不仁了。再有一种的解释就是:人指君子。“过”指过错。结合“苟志于仁矣,无恶也”来理解,“人之过也”的人就是君子。君子可能犯过错,各有所不同,观察君子的过错,才能知道其为仁如何。此解较为妥当。以下几种解释可资参考:

  孔安国曰:“小人不能为君子之行,非小人之过,当恕而勿责之。观过,使贤愚各当其所,则为仁矣。”

  二程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类。君子常失于厚,小人常失于薄;君子过于爱,小人过于忍。”

  尹焞曰:“于此观之,则人之仁不仁可知矣。”

  后汉吴佑谓:“掾以亲故:受污辱之名,所谓观过知仁”是也。

  朱熹按:“此亦但言人虽有过,犹可即此而知其厚薄,非谓必俟其有过,而后贤否可知也。”

  现在看来,仁与不仁是区别君子和小人的标准,然而,时过境迁,物似人非。人们的道德和法律也在不断变化,仁与不仁也不断呈现新的意义,君子小人也在以不同面貌显现。所以,因恪尽职守,理解偏差造成的失误,是君子之过;而故意知法犯法,穿凿附会,钻法律的空子则是小人之恶了。因此,我们不仅要观过知仁,还要观恶知非啊!

【论语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论语感悟《论语》读书笔记09-21

论语的读书笔记11-30

论语 读书笔记11-25

论语读书笔记11-25

《论语》读书笔记精选07-05

《论语》的读书笔记08-29

论语读书笔记06-09

《论语》读书笔记01-18

关于论语的读书笔记12-02

有关论语的读书笔记12-01